01
厘清几个基础问题1. 谁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缔约双方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均可以解除劳动合同。2. 有哪些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劳动合同的解除方式有两种,分为协商解除和单方解除。3. 劳动合同解除后的补偿与赔偿有什么区别?补偿,是指经济补偿,即当劳动合同依法解除时,由用人单位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补偿;赔偿,是指赔偿金,即对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惩罚。02
补偿和赔偿如何计算1. 经济补偿的计算方式(《劳动合同法》No.47):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分为三个档次:①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最高不超过12年);②不满6个月—半个月工资;③6个月以上不满1年按1年计算。此外,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被调动到新的用人单位工作,而原来的用人单位没有支付经济补偿,那么劳动者与新用人单位解除合同时可以将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一并算上。注: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但不得高于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2. 赔偿金的计算方式(《劳动合同法》No.87):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计算。一般来说,经济补偿与赔偿金属于并列关系,不能同时适用,但是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没有依法支付经济补偿,则可以起诉到法院要求加付赔偿金(金额为应付金额的50%—100%)。03
劳动合同的8大解除类型一、劳动者视角1.劳动者提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法》No.36)【无经济补偿】协商一致,且因劳动者主动提出(劳动者已经提前有所安排)所以没有补偿。因此也衍生出部分用人单位采取“冷暴力”协商,迫使劳动者签署解除合同协议。2.劳动者单方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法》No.37)【无经济补偿】需提前30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试用期为提前3日),由于已经有了一个月的交接缓冲期(该月工资照拿),因此不存在补偿。3.劳动者单方任意解除(《劳动合同法》No.38)【有经济补偿】任意解除一般发生在用人单位存在违法的行为,如未按时发工资、交社保等,任意解除仍然需要通知用人单位,只是没有30天限制。但如存在强迫劳动、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时,可以立即解除,无需事先告知。二、用人单位视角4.用人单位提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法》No.46)【有经济补偿】虽然也是协商一致,但是因用人单位提出,仓促之间劳动者很难安排妥当,所以有补偿。5.用人单位单方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法》No.40)【有经济补偿】此种情况也称为“无过失性辞退”,一般出现在不能胜任工作或无法就变更合同达成一致。用人单位需提前30日书面通知,或者额外支付1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费”。6.用人单位单方任意解除(《劳动合同法》No.39)【无经济补偿】此种情况也称为“过失性辞退”,一般发生在劳动者存在试用期不合格、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刑事犯罪等情形时,由于劳动者存在严重过错,故没有补偿。7.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劳动合同法》No.41)【有经济补偿】经济性裁员需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一般发生在用人单位经营困难或破产重整时,裁员规模在20人(或职工人数10%)以上。此种情况下仍需保障劳动者权益,同时符合条件的劳动者还享有优先留用、优先招用的权利。8.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法》No.48)【有赔偿金】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有赔偿金。合同还能继续履行的,劳动者也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03
其他补充前述讨论的都是劳动合同“解除”的范畴,不包括劳动合同的“终止”(《劳动合同法》No.44)。劳动合同的终止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合同期满;劳动者开始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劳动者死亡,或者宣告死亡(失踪);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等。在其中三种情况时是有经济补偿的: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吊销营业执照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期满终止(除非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条件被劳动者拒绝续订)。同时,违法终止劳动合同有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