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网友提供信息,养老金有1万多元。许多人看到养老金过万,十分羡慕的同时,总会说是公务员、事业编之类的。今天【小龙虾】就和大家说道说道。仔细查询就会发现有几个重要因素:上海、40年、42万。一、上海
“上海”代表了什么?先看一组数据:2021年7月1日-2022年6月30日上海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
缴费基数:10338元/月作为计算社保缴费基数 缴费基数上限:31014元/月 缴费基数下限:5975元/月
过万元的缴费基数对于在职人员来说相对较高,但是对于退休人员计算养老金的时候,会多上不少。不讨论过渡性养老金,仅仅统筹养老金就需要使用社评工资。5000元的社平工资与10000元的社评工资,差距还是很大的。简单地说,如果张三与李四所缴纳社保完全一致,只不过一个在上海退休,一个在云南退休,两者的养老金误差可能就超过1000元.因此,在上海这个经济发达地区退休,就为高养老金奠定了基础。二、40年
今年退休,工龄是40年,表面1982年就参加了工作,工龄达到40年对于一般而言还是比较少见的。统筹养老金=社平工资×缴费指数×缴费年限×1%。社平工资不同地区差异从几百到五六千元不等,年限差异最多也只是25年。工龄的影响对于统筹养老金的领取虽然不如社平工资大,但同样有着影响。因此,40年工龄也为高养老金的领取提供了一定保障。三、42万
个人账户42万是什么概念?很多人估计都没有这个概念,这里简单分析下。如果是机关事业单位,2014年改革,到今年缴费年限也不过是7年,也就是说每年养老金要进账6万元,每个月养老金就是5000元,按照300%缴纳也是达不到这个标准的。因此,此人必定不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只能是企业单位人员。企业单位从1993年开始缴纳社保。数据显示,从1993年缴费到2021年,每年按照社平工资100%缴纳,利息按照6%计算,个人账户应该在19万多一点,按照21万计算也不过是个人实际账户的一半而已。说明此人个人缴费指数不是100%,而是达到了200%左右,只有这样,个人账户的总额才能达到42万元。1993年到现在也不过才29年,此人还有11年的视同缴费年限。四、实际养老金
个人养老金=420000÷139=3021元;统筹账户养老金=10338×(1+2)÷2×40×1%=6202元;过渡性养老金=10338×1×1.2×11×1%=1364元;总养老金=3021+6202+1364=10587元!养老金确实是过万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