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二、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适用)级数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预扣率(%) 速算扣除数1 不超过36,000元的部分 3 02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10 25203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20 169204 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 25 319205 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 30 529206 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 35 859207 超过960,000元的部分 45 181920三、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适用)级数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预扣率(%) 速算扣除数1 不超过20,000元的部分 20 02 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30 20003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40 7000四、个人所得税税率表(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级数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1 不超过3,000元的部分 3 02 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 10 2103 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 20 14104 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2660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4410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7160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 15160五、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年终奖所得)年终奖所得,将年终奖金额除以12个月,以每月平均收入金额来确定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年终奖所得税率表与工资、薪金所得的税率表相同,只是他们的计 算方式不同。级数 平均每月收入 税率(%) 速算扣除数1 不超过3,000元的部分 3 02 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 10 2103 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 20 14104 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2660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4410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7160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 15160六、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经营所得适用)级数 应纳税所得额(含税)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 税率(%) 速算扣除数1 不超过30,000元的部分 不超过28,500元的部分 5 02 超过30,000元到90,000元的部分 超过28,500元至82,500元的部分 10 15003 超过90,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超过82,500元至250,500元的部分 20 10,5004 超过300,000元至500,000元的部分 超过250,500元至390,500元的部分 30 40,5005 超过500,000元的部分 超过390,500元的部分 35 65,500七、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1、工资薪金所得;2、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4、劳务报酬所得;5、稿酬所得;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8、财产租赁所得;9、财产转让所得;10、偶然所得;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其他所得。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五)经营所得;(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财产租赁所得;(八)财产转让所得;(九)偶然所得。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中国国家税收环境极其复杂,不管是老板还是个人,虽然不是财务,但一定要有财税意识。说到税收,除了个人之外,可以说这也是所有企业需要考虑的一个大问题。就连马云和刘强东也在其中。否则,马云怎么可能没有工资,刘强东的年薪只有一元?事实上,上述节税和避税方法是《避税》一书中众多避税方法之一。本书使用了数百个真实案例,结合各种避税方法,告诉你如何正确合理地避税。说到避税,你可能会问:“纳税是一项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怎么能说合理的避税呢?“避税不是犯罪吗?我们能做什么?”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辩证地对待它。避税不同于逃税。避税是以合理的方式减少税收支出,而逃税不是对需要纳税的项目纳税。合法避税是指纳税人在尊重税法、依法纳税的前提下,采取适当措施逃避纳税义务,减少税收支出。合理避税不是逃税,它是一种正常的法律活动。合理避税不仅是财政部门的事,还需要市场、商业等各部门的配合,从签订合同、资金收付等方面入手。合理避税的知识方法,尽在下面这本书中:
当然,合理避税的方法有很多。如果你想知道更多,小编建议你可以去看看这套“避税”。如今,纳税几乎对每个人都是必要的。因此,学会合理、安全地避税是非常重要的。学会了之后,可以省很多税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