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养殖网安逸养殖网

安逸养殖网
种植技术如水产养殖技术、禽类养殖技术、特种养殖技术,中药种植技术,农作物种植技术以及饲料、兽药、环境、设备、防控

企业负责人的职责是什么_企业主要负责人法定职责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页顶部

近期天气逐渐炎热,气温升高,各地频发的火灾敲响了安全的警钟。

今年因为疫情,各行各业不景气,企业若因疏于管理造成意外消防(安全生产)事故,这对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一旦发生消防(安全生产)事故,由此给企业带来的法律责任风险是巨大的。

今天的这篇文章,就和大家一起探讨关于企业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问题。

一、企业发生消防事故有哪些法律风险种类?

无论是《消防法》还是《安全生产法》,都有明确规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有维护本单位消防、安全生产的法定义务。

违反该义务,就会给企业及相关责任人带来多种法律责任风险。

法定的法律风险种类有三种:分别是行政类法律风险、民事赔偿法律风险和刑事法律风险,我们逐一来看。

 

//

1.行政类风险。企业的消防管理责任主要包括五个方面:行政处罚,信用记录影响,资格、资质评定和审查,合规审查。

(1)行政处罚。如果企业违反《消防法》规定的消防安全职责,可能会面临被据以罚款的风险。

(2)信用记录影响。企业对消防安全管理是否达标,将直接影响到企业自身社会信用和优惠政策的申领。

(3)资格、资质评定和审查。对高新技术企业来说,需在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前一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否则无法认定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

(4)合规审查。“安全环保,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完善企业生产规范和安全环保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违规问题”也是企业合规管理的重点内容。

 

//

2. 民事赔偿。对于发生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经济损失,根据火灾起因、蔓延扩大以及对损失造成的作用大小,企业还需要在诉讼中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员工发生伤亡的,企业还可能承担工伤责任。

 

//

3.刑事责任。目前在消防安全事故中,常见的罪名就是消防责任事故罪,具体是指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此外,涉及消防(安全生产)事故的还有失火罪、放火罪、重大责任事故罪、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危险作业罪等。

如果管理人员是党员、企业为国企的,还将被追究党政纪、组织责任等。

同时,对于此类犯罪不再仅限于法定代表人、职业经理人等,还包括对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等人员,以及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

二、企业如何做好消防安全管理?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是第一责任人。

不同行业在不同的法律法规中有不同的要求。

概而言之,企业在在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职责方面,可以从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应对三个层面落实。

1.“事前预防”是关键——建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分级风险管控。

(1)制定适合本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防范于未然。

《安全生产法》第四条规定,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大对安全生产资金、物资、技术、人员的投入保障力度,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

因此,建议企业根据自身行业特点,结合工艺流程、生产设备等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

(2)分级风险管控制度和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要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定期组织开展风险辨识评估,严格落实分级管控措施:企业需要制定风险清单,对各类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估。

与此同时,企业还需要设置不同的管控层级和措施。

针对和识别不同的安全风险,设置级别,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负责落实管控,逐级落实具体管控措施

(3)“第一责任人”应加强安全生产学习。

根据“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原则,对于生产经营单位的管理层而言,“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要加强安全生产学习。

企业分管相关职能的负责人,也是第一责任人,对其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4)建议购买安全生产责任保险,高危行业领域的要求强制购买。

高危行业领域主要包括八大类行业: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民用爆炸物品、金属冶炼、渔业生产。

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保障范围,包括企业的从业员工,还包括第三方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相关救援救护、事故鉴定、法律诉讼等费用。

企业购买保险后,还可以要求保险机构提供事故预防的服务,如帮助企业查找风险隐患。

2.“事中控制”是核心——在生产经营和商业交易中,落实安全管控。

(1)应当签订专门的安全协议,或者在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如果企业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发包或者出租给其他单位的,企业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合同中约定具体条款,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企业还应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安全检查,并督促对方整改。否则,如企业未能做到该义务的,需要承担相关法律后果。

(2)对员工开展安全培训和入职培训,监督安全作业

《安全生产法》强调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因此安全生产是所有从业人员日常工作的常态化要求。

建议企业开展定期培训和考核,未通过考核的员工不得上岗作业。同时,加强教育宣传,明确违反法律后果的严重性。

向员工宣传违反安全责任的后果:包括批评教育、处分、甚至刑事责任。

(3)为员工提供劳动保护措施。

尤其是工作环境存在粉尘、噪声、重金属等职业病危害风险的企业,应给员工提供符合标准的劳动保护措施,并安排定期体检。

3.“事后应对”——加强危机处置,及时亡羊补牢。

(1)制定应急预案,强化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需要企业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各分管负责人应当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企业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中包括:

■迅速控制危险源,组织抢救遇险人员;

■根据事故危害程度,组织现场人员撤离或者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

■及时通知可能受到事故影响的单位和人员;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危害扩大和次生、衍生灾害发生;

■根据需要请求邻近的应急救援队伍参加救援,并向参加救援的应急救援队伍提供相关技术资料、信息和处置方法。

(2)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尽快报告事故情况,一小时内上报至有关部门。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报告程序如下: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向本企业负责人报告;

企业负责人接报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对迟报行为面临罚款、处分,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留守、保护事故现场和相关证据。

企业负责人应该留在事故发生地,保护证据、配合调查和救援,不能擅离职守、逃匿。

总之,消防安全(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的法定职责,必须把消防安全管理纳入到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中去。

建议企业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完善安全生产合规制度体系,更重要的是培养规则的法律思维,为企业化解风险。

赞一下
安逸养殖网
上一篇: 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_律师豁免权的具体规定
下一篇: 返回列表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页底部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