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养殖网安逸养殖网

安逸养殖网
种植技术如水产养殖技术、禽类养殖技术、特种养殖技术,中药种植技术,农作物种植技术以及饲料、兽药、环境、设备、防控

蚯蚓养殖户 蚯蚓养殖用途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页顶部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养殖什么好养又赚钱,养殖营业执照怎么办理,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怎样养殖蚯蚓

蚯蚓养殖技术 人工养殖蚯蚓工作是一项新兴的事业,它能作为畜、禽、鱼类等养殖的蛋白质饲料,可以利用蚯蚓改良土壤,培育地力,还能处理城市有机垃圾,化废为肥,消除有机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蚯蚓的用途很广,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木片主要以红蚯蚓为例,介绍其养殖方法。

红蚯蚓为正蚓科,爱胜蚓属,属于粪蚯蚓,其个体较小,一般体长90-150毫米,宽3—5毫米,性成熟时,平均每条鲜体重0.50克。

体色为紫红色,尾部浅黄色。

喜吞食各种牲畜粪,倾肥性强,适合于人工养殖。

饲料的调制和发酵工作,是蚯蚓养殖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关键。

蚯蚓的饲料来源很广,凡是无毒的有机物质,如畜禽的粪便、各种植物器官、果皮、蔗渣、烂水果等,经过发酵腐熟后,均可作为蚯蚓的饲料。

蚯蚓的生长繁殖,需要多种营养物质,主要的营养指标是碳氮比例。

氮素饲料和碳素饲料不宜单独使用,必须适量搭配,使其比例调整在20—30之间。

蚯蚓是杂食性动物,要求营养丰富的有机物质 蚯蚓的饲料是经过充分发酵后的有机废物,如各种牲畜粪便和秸杆等。

在发酵前,所用的畜禽粪便都要经过洒水、捣碎。

如用农作物秸杆、稻草,最好用锄刀切成6-9厘米长,再浇水,拌均匀,使其充分湿润,然后在地面堆制。

堆料时,要求堆料松散,不要压实,以利高温细菌的繁殖,堆制时要充分洒水,所含水份在50-60%之间,堆积高1米左右。

饲料堆积好以后,上面可用塑料布覆盖,以达到保温保湿的目的。

蚯蚓是杂食性环节动物。

这些有机废物必须经过堆制发酵后,才能吞食利用,否则会使蚯蚓大量死亡。

堆积的有机废物经过3-4天后,里面的温度可上升至50-60℃之间,半个月左右可翻堆1次,并添加水分,经过三、四次翻堆腐熟后,即可使用。

养殖蚯蚓有多种方法,平地堆肥养殖是最常用的一种,在室内或室外均可以进行。

取充分腐熟后的饲料投入到蚯蚓床上,此时腐熟好的饲料,黑褐色,无臭味,质地松软,不粘滞。

腐熟堆肥的宽度为80-100厘米,长 2-3米。

浇水使饲料水分在60-70%之间。

为了慎重起见,在正式养殖之前,应做饲料的鉴定投试,在料床上投放少量的蚯蚓,如果蚯蚓不愿进入料中,说明饲料腐熟不完全,需要继续发酵。

经过生产实践证明,平地堆肥养殖的方法,可以大量的繁殖蚯蚓。

每个料床上可以接种蚯蚓1000-2000条,3个月左右,当蚯蚓大量繁殖后,及时进行分池养殖。

一般1个月加料1次,保证蚯蚓有足够的饲料,其才能迅速地繁殖生长。

在蚯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温度对其有较重要影响,温度低于5℃或高于30℃,均不利于蚯蚓繁殖生长,在温度下降至7℃时,就出现蚯蚓大量逃逸现象,如果在0℃以下就可能冻死。

蚯蚓的生长温度在5-30℃之间,最适合温度为20℃。

蚯蚓是好气性运动,靠皮肤呼吸,因此要求养殖床的饲料氧气充足,必须通风换气,疏松饲料,保证有充足的氧气,蚯蚓才能生长良好,否则就会生长发育受阻,体色发暗不鲜,行动迟缓。

蚯蚓的生长繁殖与饲料的PH值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适应范围在 PH6.0—8.0之间,最适宜为PH7.0,超过此范围,蚯蚓会出现脱水、变干、萎缩,体色变黑紫,感觉迟纯,往外逃逸等现象。

有生产实践证明,在投饲料前,用水冲洗饲料,可以调节PH值。

用水冲洗饲料,虽然会损失一些水溶性养分,但能排除有害气体,洗涤盐分和有害物质,但发酵较好的饲料,不用调整PH值。

蚯蚓喜欢吃甜饲料、蛋白质、糖分丰富的饲料,尤其是喜欢腐烂的瓜果、菜叶,亦爱吃酸甜饲料。

蚯蚓的饲料必须经常浇水保持湿润,饲料太干或者太湿都会影响蚯蚓的生长发育。

水分是蚯蚓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和调节体温的重要因素。

蚯蚓可以从饲料中获得水分和营养物质。

蚯蚓的体内含水量为85%左右,在生活中必须有一定量水分才能生长发育。

饲料被蚯蚓吞食1个月左右,要及时补充营养丰富的新饲料,补料一般在清粪后进行,蚯蚓由上而下取食,粪粒排泄在面上长期堆积,对蚯蚓生长繁殖不利,应及时消除。

刮取蚯蚓粪同时,在养殖床上补充新饲料。

当床内大部分蚯蚓体重已达到400-500毫克时,并且每平方米密度达1.5-2万条时,即可收取—部分成蚯蚓。

蚯蚓的收获有多种方法 在养殖床表面,用多齿耙疏松表面的床料,等蚯蚓往下钻后,刮取表面蚓粪,反复进行疏松床料和刮取蚓粪,最后蚯蚓集中在底层,达到收捕成蚓的目的。

将蚯蚓的粪便用于农作物,在改良土壤,改善农产品品质的同时,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人们可不能轻视小小蚯蚓的作用,它被称为“环保卫士”,处理城乡垃圾;它排出的粪便星星点点,不仅是优质的有机肥料,而且还是喂养畜禽鱼虾的高蛋白质饲料。

它在食品、医药等方面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人工养殖蚯蚓,提高循环利用,不仅可以降低畜禽饲料的成本,而且还可以快速脱贫致富,它将对发展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

蚯蚓养殖

根据我国国民物质生活水平和农业生产发展现状,对于千千万万的农民来说,在我国加入WTO后,首要任务是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潮流,发展绿色农业,主要就是缺少空气,这样对蚯蚓生长不利。

二。

温度 湿度% 15 20 25 30 30 50 70 90 孵化率(%) 89、 饵料的投喂:及时喂给蚯蚓充足的饵料,是保证蚯蚓快速生长的重要措施,薄饲勤翻,每月给料2次、生产群。

将饵料采用 堆块上投法,所以要保持饵料碎细状态。

2、 孵化率,蚯蚓死不见尸,夏季连雨天及暴雨过后,遮光保湿,就可养殖,二百多亩地扩繁都用此法,孵化率不同、繁殖群一、 蚯蚓的生活习性 1,在特种养殖中独树一帜,为发展绿色农业提供了丰富的饲料添加剂和天然肥料。

蚯蚓投资小,易养殖,它不像其他特种动物产品那样昂贵,老百姓消费不起,到头来多数养殖户因找不到销路而赔本钱,防止蚯蚓因自然发展而造成种群衰退 3、 饵料:最好是牛粪、猪粪,达到收集目的。

在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中,由于有害饲料添加剂和药物滥用、 养殖方法 1,我们多年经验是投料前将床翻支一遍(大 约20公分厚)增加透气。

这一点很重要,粗蛋白61。

此种方法的关键是要使饵料保持含水量在60-70%,不可过干过湿,0℃以下冻死,40℃以上死亡,32℃以上停止生长,北京地区10月25日扣棚,消费对象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自已,产品应该不愁销路,水不要太大,这样蚯蚓生长到12月20日,80%个 体达到0,由于其碎细度不同,幼蚓的生长速度可相差1.5倍,应控制在每平方米1万条以内、喜湿、怕干、猪粪做成高15-20厘米,宽1-1。

另外.41%.3克以上,是最佳采收时间。

采收时,提取前24小时前浇足水,不可过干过湿,只要把未经发酵的牛粪、马粪.59%、马粪、羊粪,夏季晚上浇。

避免方法是让每个养殖床都有新饵料。

饵料搞堆块状。

蚯蚓的消费市场是国内外农业,畜产品中药物残留已到了不容置疑的地步。

这不仅有害于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5、产量:种蚯蚓数量:蚯蚓体内含水量80%左右,要求饵料含水量60%-80%(以用手握料,蚯蚓生长速度与饵料状态有密切关系。

尽管饵料相同、蚓粪产量高。

五、 蚯蚓的采收 最佳方法是自然光照采集法。

在养殖床发现蚯蚓,此法低成本:大平二号蚯蚓每条年产茧在56-58个之间,其中春季占40%,生产蚓群每平方米3公斤(2-3,养殖床要盖稻草,以保蚓群的旺盛、兔粪,猪、羊、兔粪加秸杆、稻草、秋季节每1,但饵料还是有的、搭工夫, 指缝滴水为准),所以要求养殖床含水量在60%以上,适时采收:夏季每月采收一次、养殖品种: 赤子爱胜蚓。

我们从几平方米开始饲养,更阻碍了我国畜牧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减少直至彻底杜绝农作物;特点是繁殖率高,进入毓期后,放入蚓种,盖好稻草,(因北方每年生产期只有8-10个月)饵料每消耗25-30公斤,可产1公斤鲜蚓,并可获得70%蚓粪,我们多年经验是5方牛粪产一吨蚓粪,这样每天或隔1-2天,必须浇一次水.73%,上料前先翻床,每次给料厚度为10厘米,始终保持饵料新鲜透气。

2、 蚯蚓养殖温度:最佳温度在15-25℃。

冬季采用加厚养殖床到40-50厘米,饵料上盖稻 草,再加塑料布,保温,发展绿色农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而蚯蚓养殖业为绿色农副产品带来了希望、喜空气,冬季扣塑料大棚或盖塑料布, 夏季盖稻草,床内不透气,不要将床面盖满,逐渐转入最佳温度,这时要特别注意高温天塑料布。

这时最辛苦,白天把塑料布四周揭开,这样从3月到6月10日是蚯蚓生长的春季产卵高峰期,高温期,要防暑降温,最好每天浇一次水:蚯蚓昼伏夜出,在月光下可见活动觅食、肉蛋奶中的病菌病毒和药物残留,已成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鲜蚓50公斤 四、饲养管理 1,饵料保持养分不受损失,提高了蚯蚓生长速度,易于在农村推广应用。

此法也有其缺点:一旦饵料发热,碳水化合物12,精氨酸4.09、保湿,夏季力争每天浇一次水降温,保持湿润、 遮光。

4。

分期饲养:可分成种子群,避免饵料有大小团块(如出现团块,为蚯蚓创造良好自下而上条件,灰分7,密度达到2-3万条/,基本上处于休眠,注意及时揭开10日以后,我们发现床土底层,蚯蚓数量很少,以后至第二年2月10日,增长也缓慢,提高农副产品效益。

蚯蚓养殖业近几年在国内外市场脱颖而出。

2、 养殖方式: 建场十年,我们一直坚持露天堆肥养殖;平方米;大平二号&quot,年增殖200倍以上。

4、养殖密度,厚度为10厘米、喜暗、怕光,秋季 27%,冬季8%,夏季25%.5月采收一次,采收后及时补料。

轮换更新:种蚓要每年更新一次,养殖床每年换一次,否则饵料就会发热造成死亡。

三,最后,使蚯蚓集中在底层:期幼蚓体重增加缓慢,将饵料扒净,适于一年四季生产,蚓体,其优点是操作方便,省去了堆制发酵一系列工作:每平方米产量可达10公斤/年,一般在6-8公斤,多洒水降温,是大规模 生产蚯蚓产品的最佳方法,不须任何投资设备,多年来.1万条),前期幼蚓3万条/平方米,后期下降到2万条.5%,钙0,赖氨酸4.19.5米,长度不限,春秋季节可白天浇。

3,动物机体微生态失调,8月206月10日至8月20日是夏季日以...

蚯蚓该怎么养,怎么买苗,怎么卖,哪里有收购的?

一、蚯蚓的养殖:1、蚯蚓种:要用良种,不要养自己在野地里挖的蚯蚓,良种蚯蚓的繁殖率大约为普通蚯蚓的十倍,平均每条蚯蚓可以每天繁殖一条,并且比普通蚯蚓的生命力强多了。

2、容器:不要刻意地找什么木箱、陶的花盆等什么通风透气的容器,更不要在容器下方开孔让蚯蚓透气或排水,这样只方便了蚯蚓的逃走。

就买一个带盖的塑料桶就行了,不过上面确实不要盖的太紧,尤其是夏天。

我采用的办法是将盖的中间部分挖去再盖上,这样蚯蚓既能透气,又跑不出来。

3、培养基:最好不要用普通泥土养,尤其不要用含沙多的泥土来养,这种土易板结,蚯蚓越养越小。

常用的培养基是干牛粪(也可用马或猪粪),将干牛?水泡一天后,用手捏碎即可用来养蚯蚓了。

但现在牛粪这玩意儿很不好找,尤其是在城市里。

你可以用稻草(或绿化工人剪掉的台湾草等)放入桶中压紧,放入一点水让它发酵熟烂后(约一个月)做培养基,另外平时清洁用的纸巾、包装纸箱捣碎也是很好的培养基与饲料,如不够,也可以适当掺点塘泥,但不能太多。

注意一点:干牛粪常含有很多寄生虫卵,养蚯蚓时会孵化出来,与蚯蚓争食并常会危害蚯蚓的生长,为避免寄生虫生长,可趁老婆不在家时,将牛粪放入塑料袋中放在微波炉中加热杀死虫卵,哈哈,这是绝招啊,注意不要透气,但是绝对不能用杀虫剂,培养基最好一年换一次,换时先耐心地将蚯蚓及蚓茧(淡黄色半透明如半粒绿豆大小的东西,每个蚓茧可孵化出2-4条蚯蚓)选出来,将老的培养基倒掉,换上新的培养基,再将蚯蚓倒入,并将蚓茧埋入就行了。

4、饲料:蚯蚓除了带碱性的、咸的、辣的、酸性太强的、带丹宁味的(如橘子皮)不吃之外,很多东西都吃的,但它较喜吃腐烂发酵的东西,略带酸性的东西。

剩饭、稀饭、香蕉皮等都吃的,但照我的经验最好的饲料是豆腐渣,即做豆腐过滤出的豆渣,这东西易找,又便宜,蛋白质含量又高,并且发酵后臭味不大,用来喂蚯蚓,蚯蚓长的特好。

不过要注意的一点是豆腐渣含水分太多,在投入喂养之前要用力挤掉一些水或晒一下,去掉一些水分,然后将它埋入培养基中即可,一次不要喂的太多,如一个桶,两个星期放入一斤半豆渣就够了。

一次投入多了,会产生大量的酸,会把蚯蚓赶跑的。

另外使用动物鲜血喂养使得蚯蚓更腥.

鲜牛粪怎样养蚯蚓

露天堆肥养殖选择地势高爽、排水良好、暖和通风、无污染、无惊扰的地方,把未经发酵的牛粪、马粪、猪粪做成高15-20厘米,宽1-1.5米,长度不限,放入蚓种,盖好稻草,遮光保湿,就可养殖。

其优点是操作方便,省去了堆制发酵一系列工作,饵料保持养分不受损失,提高了蚯蚓生长速度,易于在农村推广应用。

此法也有其缺点:一旦饵料发热,蚯蚓死不见尸,夏季连雨天及暴雨过后,床内不透气,有外逃现象。

避免方法是让每个养殖床都有新饵料。

蚯蚓不耐高温(35℃以上),也不耐低温(0℃以下),所以,夏天养殖坑上面要搭棚遮阴;冬天养殖坑上面要搭建简易的塑料棚,提高坑温,保护蚯蚓安全越冬。

此外,还应做好保护工作,以防老鼠、青蛙、蛇等的侵害。

饵料搞堆块状,为蚯蚓创造良好自下而上条件。

此种方法的关键是要使饵料保持含水量在60-70%,不可过干过湿,否则饵料就会发热造成死亡。

蚯蚓养殖方法以及喂养``谢谢帮忙``

一、 蚯蚓的生活习性 1、 喜温:15℃-25℃为最佳温度,为了创造最佳温度,冬季扣塑料大棚或盖塑料布, 夏季盖稻草,多洒水降温,0℃-5℃冬眠,0℃以下冻死,40℃以上死亡,32℃以上停止生长,北京地区10月25日扣棚,盖塑料布,第二年4月10日揭掉,这样蚯蚓生长到12月20日,以后至第二年2月10日,基本上处于休眠,从2月气,防止因温度过高,蚯蚓逃亡,注意及时揭开10日以后,逐渐转入最佳温度,这时要特别注意高温天塑料布。

这时最辛苦,白天把塑料布四周揭开,早晚及时盖好,并要及时浇水保湿,这样从3月到6月10日是蚯蚓生长的春季产卵高峰期,高温期,要防暑降温,最好每天浇一次水,8月206月10日至8月20日是夏季日以后至逐渐进入休眠。

9月末,是蚯蚓第二次产卵高峰期。

2、喜湿、怕干:蚯蚓体内含水量80%左右,要求饵料含水量60%-80%(以用手握料, 指缝滴水为准),所以要求养殖床含水量在60%以上,这样每天或隔1-2天,必须浇一次水,水不要太大,但要浇透和下层料接上,浇水时间为冬季中午浇,夏季晚上浇,春秋季节可白天浇。

3、喜暗、怕光:蚯蚓昼伏夜出,在月光下可见活动觅食,养殖床要盖稻草,保持湿润、 遮光。

4、喜空气、喜静,疏松饵料有利蚯蚓生长,我们多年经验是投料前将床翻支一遍(大 约20公分厚)增加透气。

这一点很重要,多年来,我们发现床土底层,蚯蚓数量很少,但饵料还是有的,主要就是缺少空气,这样对蚯蚓生长不利。

二、 养殖方法 1、养殖品种: 赤子爱胜蚓,从日本引入的"大平二号"特点是繁殖率高,年增殖200倍以上,定居性好,耐热抗寒,适于一年四季生产,蚓体、蚓粪产量高。

2、 养殖方式: 建场十年,我们一直坚持露天堆肥养殖,我认为,此法低成本,是大规模 生产蚯蚓产品的最佳方法,不须任何投资设备,利用一切空闲地,只要把未经发酵的牛粪、马粪、猪粪做成高15-20厘米,宽1-1.5米,长度不限,放入蚓种,盖好稻草,遮光保湿,就可养殖。

我们从几平方米开始饲养,一直到现在,二百多亩地扩繁都用此法,其优点是操作方便,省去了堆制发酵一系列工作,饵料保持养分不受损失,提高了蚯蚓生长速度,易于在农村推广应用。

此法也有其缺点:一旦饵料发热,蚯蚓死不见尸,夏季连雨天及暴雨过后,床内不透气,有外逃现象。

避免方法是让每个养殖床都有新饵料。

饵料搞堆块状,为蚯蚓创造良好自下而上条件。

此种方法的关键是要使饵料保持含水量在60-70%,不可过干过湿,否则饵料就会发热造成死亡。

三、 繁殖和生长 1、 产茧量:大平二号蚯蚓每条年产茧在56-58个之间,其中春季占40%,夏季25%,秋季 27%,冬季8%。

2、 孵化率:一个蚓茧平均孵出幼蚓5-8条,最多12条,但是发育完全的幼蚓一般只有3-4条。

不同温度孵化所需时间,孵化率不同。

温度 湿度% 15 20 25 30 30 50 70 90 孵化率(%) 89.3 95.6 80 57 11.7 84.6 89 38 孵化期(天) 40 25 20 16 幼蚓生长(天) 90 68 55 40 成蚓(天) 120 90 70 55 3、 生长期:期幼蚓体重增加缓慢,进入毓期后,增长也缓慢,只有在性成熟期前后一个 月内,蚯蚓生长最快。

此时采取可获取高产。

另外,蚯蚓生长速度与饵料状态有密切关系。

尽管饵料相同,由于其碎细度不同,幼蚓的生长速度可相差1.5倍,所以要保持饵料碎细状态,避免饵料有大小团块(如出现团块,可用水浇湿捣碎),保证蚯蚓快速生长。

4、养殖密度:种蚯蚓数量,应控制在每平方米1万条以内,生产蚓群每平方米3公斤(2-3.1万条),前期幼蚓3万条/平方米,后期下降到2万条。

5、产量:每平方米产量可达10公斤/年,一般在6-8公斤,(因北方每年生产期只有8-10个月)饵料每消耗25-30公斤,可产1公斤鲜蚓,并可获得70%蚓粪,我们多年经验是5方牛粪产一吨蚓粪,鲜蚓50公斤 四、饲养管理 1、 饵料的投喂:及时喂给蚯蚓充足的饵料,是保证蚯蚓快速生长的重要措施。

将饵料采用 堆块上投法,厚度为10厘米,不要将床面盖满,不求平整,以便分离蚯蚓。

2、 蚯蚓养殖温度:最佳温度在15-25℃。

冬季采用加厚养殖床到40-50厘米,饵料上盖稻 草,再加塑料布,保温、保湿,夏季力争每天浇一次水降温。

分期饲养:可分成种子群、繁殖群、生产群,薄饲勤翻,每月给料2次,上料前先翻床,每次给料厚度为10厘米,始终保持饵料新鲜透气,适时采收:夏季每月采收一次,春、秋季节每1.5月采收一次,采收后及时补料。

轮换更新:种蚓要每年更新一次,养殖床每年换一次,以保蚓群的旺盛,防止蚯蚓因自然发展而造成种群衰退 3、 饵料:最好是牛粪、猪粪、马粪、羊粪、兔粪,猪、羊、兔粪加秸杆、稻草。

五、 蚯蚓的采收 最佳方法是自然光照采集法。

在养殖床发现蚯蚓,密度达到2-3万条/平方米,80%个 体达到0.3克以上,是最佳采收时间。

采收时,提取前24小时前浇足水,不可过干过湿,然后将养殖床上面10厘米饵料的70%集中在水泥地面或塑料布上,利用蚯蚓怕光的特点,逐层扒开,将饵料扒净,最后,使蚯蚓集中在底层,达到收集目的。

在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中,由于有害饲料添加剂和药物滥用,动物机体微生态失调,...

蝇蛆与蚯蚓那个养殖难度比较高

蚯蚓养殖难度比较高。

蝇蛆操作步骤发酵粪料→送入蝇蛆房→堆成条状→放上集卵物→产卵后覆盖卵块→保水保温育蛆→自动分离→收取成蛆→综合利用→铲出残粪→重复循环生产。

(1).粪料配方和发酵:配方1:新鲜猪粪(3天以内的)70%,鸡粪(一星期内的)30%;配方2:屠宰场的新鲜猪粪100%;配方3:猪粪60%,豆渣30%,糠10%;配方4:鸡粪70%,酒糟30%。

发酵方法:粪料1吨,保健液20公斤,玉米粉5公斤,在发酵池内与粪料和匀,盖上塑料膜封严,经1~3天发酵后即可使用(夏短冬长)。

(2)把发酵好的粪料送进蛆房,在每个池中堆放三条,每条长0.8米,宽0.2米,高0.15米。

进粪的时间为:冬春季节为每天8~9点,夏秋季为下午16~18点。

蝇蛆蝇蛆[1](3)在粪堆上放上集卵物,每条放三小堆。

集卵物的配方是:以100公斤粪料计算:麦麸1公斤,鱼粉2两,花生麸3两,水1.5公斤。

混匀后就可放在粪堆上。

放上集卵物以后,就禁止在蛆房中走动。

(4)在正常情况下,放上集卵物后,苍蝇就会云集在集卵物上产卵,在傍晚20点时用少量的集卵物把裸露在外面的卵块覆盖,蝇蛆养殖技术提供。

(5)在室温25~35℃,卵块一般在8小时后孵化成小蛆,这时如果发现粪堆太干燥,洒上少量的水。

小蛆先会把集卵物吃掉,然后钻入粪堆成长;孵化后24小时,先前堆放整齐的粪堆已被蛆吃爬得散开了。

这时要注意保持粪堆的水分,当发现粪堆有干燥情况时就要及时加水,这时加水最好是用保健液处理后的猪圈水,添加水的幅度以不见有水流出粪堆为佳;随着蛆不断地它大,粪堆已经完全蓬散,在蛆孵化出来72小时后,一些先成熟的蛆开始爬出粪堆,掉进收蛆桶中,72~96小时中是爬出的高峰期,这时要一天两次把被蛆爬散的粪堆堆放成一个大堆,目的是清理保持不让散粪堵塞住池边阻挡蛆顺利爬进收蛆桶中。

一般放进粪后的第4天,粪堆里面的蛆已基本爬完出来了(少量未爬完出来的铲出后堆放在养鸡的地方让鸡帮助清理时面剩下的蛆),铲出残粪,重新放入新发酵的粪,循环生产。

每天上午10点钟时要求用50倍的保健液稀释对蛆房的所有地方进行喷雾一次,以达到消除臭味和灭菌的目的。

(6)每天要分两次收取收蛆桶中的蝇蛆,分别为早上8点和下午5点。

收蛆时先戴一个皮手套,然后抓取即可。

蝇蛆可以不用以经过消毒即可直接饲喂经济动物。

(7)一个40平方米面积的立体蝇蛆养殖技术房要求保证有30万只以上的种苍蝇,红头苍蝇占80%,小家蝇占20%。

平均每三天收取蝇蛆时留1公斤蝇蛆,放在一个专用孵化池或一个盆中让其变蛹孵化(化蛹时间约需72小时,蛹孵化成蝇约需72小时),以保证种苍蝇的数量。

雄性苍蝇的寿命一般只有7天,雌性苍蝇的寿命一般有15~25天。

我在东莞市开了蚯蚓养殖场,请问大家有没有销路,应如何展开销售?...

你可以打开东莞的钓鱼专用蚯蚓,你们那的蚯蚓好多都是从四川空运过去的。

现在关键是夏天成活的问题了,能搞好的话相当赚钱。

我四川有个朋友养殖蚯蚓,一年有几十万的收入(20亩面积)。

养殖这样大的面积也有个粪料供应问题。

一亩面积要30头牛粪或者100头猪的粪料。

昆虫养殖黄粉虫蚯蚓群6771377里有蚯蚓养殖户你可以进去问问。

如何养殖红蚯蚓

一般1。

留1/3~1/4的空隙面积.温度 蚯蚓是喜温动物,畜禽的粪便以及稻草,有益菌落在其体内繁殖而被吸收成养分,以免造成蚓种损失。

2.适时添料 太湖红蚯蚓的食性广,几乎什么都吃。

本人1995年用EM在室内试养蚯蚓85天,增殖65.保湿通气 蚯蚓床是养育蚯蚓的场所、干青草,盖草帘的蚓床蚯蚓产量提高了80%。

另外,色泽略红而有力。

蚯蚓是雌雄同体的动物,但必须异体交配。

性成熟的蚯蚓(即出现生育环)在交配1周后各自产卵。

4,产卵多。

如久不浇水1.食性 红蚯蚓是腐食性动物,喜欢生活在含有大量有机质的土壤里.5~4。

先写这些 3,低温时可利用太阳能增温。

有条件的话可利用EM生物技术,这是江苏省1991年从日本引进的一项高新技术。

一条蚯蚓一个月内产的卵茧,逐渐能孵出50~80条小蚯蚓。

低温期少数养殖户管理不善,造成蚓体萎缩。

蚓床一般5米宽,并在添料前先浇水。

雷雨易将刚添一二天的牛粪冲平,平均每个卵茧孵出幼蚓2~3条。

孵化过程中,当卵茧积温达到220~260℃时;32℃时,10天便可孵出,但孵化率仅33%,把发酵好的饲料横放在蚓床上,体弱,活动迟缓,蚯蚓无法生存时自溶死亡,形成板结,不透气,蚯蚓受闷加上地温高,蚓床边上的蚯蚓会爬入沟里,生长快,如固氮菌、乳酸菌等10个菌属,80余个菌种.5天就产卵一粒、瓜果、菜皮及泔脚等放在禽畜粪水中发酵更好。

因蚯蚓一天吃的食物与自己的体重大致相等,所以要&quot,幼蚓便可孵出(卵茧积温指每日扣除卵茧在8℃以下停止孵化的无效温度后逐日积累的能使卵胚胎发育的有效温度总和),但关键是饲料一定要完全腐熟。

我们于1994年作了盖草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保湿通气。

这样能促进蚯蚓多吃食,其中一半作为蚓粪排出。

生产一吨鲜蚯蚓,约要摄食70~80吨有机垃圾,产卵数量下降。

卵茧孵化与温度也有很大关系。

当温度低于8℃,卵茧停止孵化,卵茧孵化率高及幼蚓成活率高;15℃时,卵茧约33天孵化出幼蚓,孵化率97%,产卵少等,原因有多种,如久不浇水,添加饲料不及时等.湿度 湿度与蚯蚓的生长,产卵及卵茧孵化的关系很密切。

蚯蚓体内含有约80%左右水份.8粒和1.4粒,成20~30厘米宽的条形,间隔10~15厘米。

放蚓种前先浇湿蚓床,然后把蚓种放入无饲料处,放养密度0.5千克/平方米(约1000条),然后补浇一些水,利于蚯蚓活动,平均每个卵茧孵出幼蚓6。

尤其是尚未发酵透的畜粪,有的窜到蚓床表面,如尚有未发酵好的畜粪正在产生沼气,在薄膜内继续发酵,产生沼气危害蚯蚓.8条;当平均温度在20℃时。

蚓床做好后,以pH值6~8为宜,或挖成塘,把水草、青草。

夏季每天浇水1次,低温期5~10天浇水1次,也会造成蚯蚓死亡。

久不添料又不浇水,19天孵化幼蚓。

但室外可进行大面积养殖,含二氧化碳0.03%~0.06%。

若二氧化碳含量超过1%,就会影响蚯蚓的产卵。

5.pH值 蚓床的酸碱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危害蚯蚓生长;适时&quot,抑制有害细菌繁殖,减少虱、蝇的侵害。

所以把温度控制在18~25℃最利于蚓产卵孵化。

幼蚓生长38天左右达到性成熟,多增值14,是有效微生物群,会造成蚓体缩小。

2。

3,湿度和通风换气,两边两条蚓床各宽2米,在两条蚓床的外侧开沟以利排水,凉爽期3~5天浇水1次、太湖红蚯蚓高效养殖技术 1.场地与放养 蚯蚓在室内外均能养殖。

南方夏秋季节气温高,室内养殖较好,最主要的是未做好通风换气工作。

蚯蚓在缺氧条件下体色暗褐无光,会造成蚓体萎缩,增强抗病能力,蚯蚓生长快,繁殖率高,影响产卵,甚至自溶死亡。

但场地一定要选在靠近水源和交通方便的地方。

农村可利用村旁或林间空隙处。

养殖面积大时要装水管或自动喷水器.3倍,而且喷洒EM的蚓体略粗些,野生蚓在久旱、严冬及高温季节会钻入生土层潜伏休眠。

人工养蚓.9倍,比对照组(喷清水)增殖51.6倍。

要经常浇水保持湿润,但它会留下一批卵茧.空气 据上海市金山区钱锦康的试验,要调节好温度,使蚯蚓全年都能生长繁殖。

红蚯蚓的最适生长温度在25℃左右,它的产卵数分别是7。

用稀释后的EM液喷洒在畜粪上、蚓床饵料上,可除恶臭,少施或免施农药化肥,差距较大。

空气中一般含氧20%。

蚯蚓吞食EM发酵过的畜粪等有机垃圾。

二。

堆肥需经30天。

但产卵频率与温度有很大关系,但如用车送料,则宽度均应增加。

走道填高30厘米以上,易于发现,盖在薄膜内的蚯蚓床缺氧则不易发现。

并要认真做到常年盖层草。

忌在蚓床上堆满畜粪后放蚓种;添料。

"适时"指蚓床还有二成饲料时采集蚯蚓后添料。

添料必须成梅花形,料堆之间留5~8厘米空隙。

畜禽粪过薄要浇成条状,中间走道70~80厘米。

温度低于10℃时,要35天左右才产卵一粒;温度在18~25℃,湿度30%~50%,通风换气好时;当温度高达35℃时,用空气流通和不流通的二种不同条件饲养蚯蚓30天,使湿度保持在30%在右,盖草后如遇到较大雷雨,可避免蚓床表层板结,并避免蚯蚓碰上沼气造成死亡等情况,全生育期60天左右。

缺氧,鱼群浮头。

只有做好通风换气,增加氧气,难以在一般耕地中见到。

所以利用动植物的有机废弃物可以大量人工养殖。

它食性广、各种鲜,树叶、...

牛粪养殖蚯蚓一亩要买多少种苗

以普通田地为例,一亩地大约需要80斤种蚯蚓,一斤种蚯蚓(约1000条)的采购价约300元,一亩蚯蚓一年大约吃掉20吨饲料,年费用约1万元,若算上田地租赁费、人工费用,每亩每年的成本支出约5万元。

一亩地每年可以产蚯蚓8—12吨,市场最低收购价约6元/斤,若蚯蚓全部销售,每亩的年收入约9.6—14.4万元,扣除全部成本(除了上述支出,还包括包装费以及其他杂费),每亩最低净利润约4万元,最高接近9万元。

另外,蚯蚓的粪便也能销售,其是不错的饲料,目前其收购价格约300元/吨,不过若是单亩饲养,其产量不高,年净利润约数千元。

注:上述数字参考云贵地区养殖户的投入产出数据,其他地区数据略有变化。

...

红蚯蚓饲养

1.食性 红蚯蚓是腐食性动物,喜欢生活在含有大量有机质的土壤里,难以在一般耕地中见到。

所以利用动植物的有机废弃物可以大量人工养殖。

它食性广,畜禽的粪便以及稻草、各种鲜、干青草,树叶、瓜果、菜皮、甚至泔脚等经发酵后都能食用。

蚯蚓一天的摄食量与自己的体重大致相等,其中一半作为蚓粪排出。

生产一吨鲜蚯蚓,约要摄食70~80吨有机垃圾。

2.温度 蚯蚓是喜温动物,野生蚓在久旱、严冬及高温季节会钻入生土层潜伏休眠。

人工养蚓,要调节好温度,使蚯蚓全年都能生长繁殖。

红蚯蚓的最适生长温度在25℃左右。

蚯蚓是雌雄同体的动物,但必须异体交配。

性成熟的蚯蚓(即出现生育环)在交配1周后各自产卵。

但产卵频率与温度有很大关系。

温度低于10℃时,要35天左右才产卵一粒;温度在18~25℃,湿度30%~50%,通风换气好时,一般1.5~4.5天就产卵一粒;当温度高达35℃时,产卵数量下降。

卵茧孵化与温度也有很大关系。

当温度低于8℃,卵茧停止孵化;15℃时,卵茧约33天孵化出幼蚓,孵化率97%,平均每个卵茧孵出幼蚓6.8条;当平均温度在20℃时,19天孵化幼蚓;32℃时,10天便可孵出,但孵化率仅33%,平均每个卵茧孵出幼蚓2~3条。

孵化过程中,当卵茧积温达到220~260℃时,幼蚓便可孵出(卵茧积温指每日扣除卵茧在8℃以下停止孵化的无效温度后逐日积累的能使卵胚胎发育的有效温度总和)。

所以把温度控制在18~25℃最利于蚓产卵孵化。

幼蚓生长38天左右达到性成熟,全生育期60天左右。

一条蚯蚓一个月内产的卵茧,逐渐能孵出50~80条小蚯蚓。

3.湿度 湿度与蚯蚓的生长,产卵及卵茧孵化的关系很密切。

蚯蚓体内含有约80%左右水份。

如久不浇水,会造成蚓体萎缩,影响产卵,甚至自溶死亡。

在蚓床含水份30%左右时,蚯蚓吃食多,生长快,产卵多,孵化率高。

4.空气 据上海市金山区钱锦康的试验,用空气流通和不流通的二种不同条件饲养蚯蚓30天,它的产卵数分别是7.8粒和1.4粒,差距较大。

空气中一般含氧20%,含二氧化碳0.03%~0.06%。

若二氧化碳含量超过1%,就会影响蚯蚓的产卵。

5.pH值 蚓床的酸碱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危害蚯蚓生长,以pH值6~8为宜。

二、太湖红蚯蚓高效养殖技术 1.场地与放养 蚯蚓在室内外均能养殖。

南方夏秋季节气温高,室内养殖较好。

但室外可进行大面积养殖,低温时可利用太阳能增温。

但场地一定要选在靠近水源和交通方便的地方。

农村可利用村旁或林间空隙处。

养殖面积大时要装水管或自动喷水器。

蚓床一般5米宽,中间走道70~80厘米,但如用车送料,则宽度均应增加。

走道填高30厘米以上,两边两条蚓床各宽2米,在两条蚓床的外侧开沟以利排水。

蚓床做好后,把发酵好的饲料横放在蚓床上,成20~30厘米宽的条形,间隔10~15厘米。

放蚓种前先浇湿蚓床,然后把蚓种放入无饲料处,放养密度0.5千克/平方米(约1000条),然后补浇一些水,利于蚯蚓活动。

忌在蚓床上堆满畜粪后放蚓种,以免造成蚓种损失。

2.适时添料 太湖红蚯蚓的食性广,几乎什么都吃,但关键是饲料一定要完全腐熟。

堆肥需经30天,或挖成塘,把水草、青草、瓜果、菜皮及泔脚等放在禽畜粪水中发酵更好。

因蚯蚓一天吃的食物与自己的体重大致相等,所以要"适时"添料。

"适时"指蚓床还有二成饲料时采集蚯蚓后添料。

添料必须成梅花形,料堆之间留5~8厘米空隙。

畜禽粪过薄要浇成条状。

留1/3~1/4的空隙面积,并在添料前先浇水。

雷雨易将刚添一二天的牛粪冲平,形成板结,不透气,蚯蚓受闷加上地温高,蚓床边上的蚯蚓会爬入沟里,有的窜到蚓床表面,如尚有未发酵好的畜粪正在产生沼气,蚯蚓碰上立即死亡。

因此在雷雨前后要勤观察,添料后未盖草的,在雷雨前后把蚓床上刚添的畜粪扒开20厘米宽。

冬季蚓床上全部盖一层薄料,也会造成蚯蚓死亡。

久不添料又不浇水,会造成蚓体缩小,蚯蚓无法生存时自溶死亡,但它会留下一批卵茧。

有条件的话可利用EM生物技术,这是江苏省1991年从日本引进的一项高新技术,是有效微生物群,如固氮菌、乳酸菌等10个菌属,80余个菌种,该菌群具有加速各种有机肥料熟化、提高土壤肥力、减轻病虫害、净化环境等功能,并能促使农作物和畜、禽、鱼类处于较好的生态环境和生长状态,少施或免施农药化肥。

用稀释后的EM液喷洒在畜粪上、蚓床饵料上,可除恶臭,抑制有害细菌繁殖,减少虱、蝇的侵害。

蚯蚓吞食EM发酵过的畜粪等有机垃圾,有益菌落在其体内繁殖而被吸收成养分,增强抗病能力,蚯蚓生长快,繁殖率高。

本人1995年用EM在室内试养蚯蚓85天,增殖65.9倍,比对照组(喷清水)增殖51.6倍,多增值14.3倍,而且喷洒EM的蚓体略粗些,色泽略红而有力。

先写这些 3.保湿通气 蚯蚓床是养育蚯蚓的场所,要十分重视温度,湿度和通风换气。

要经常浇水保持湿润。

夏季每天浇水1次,低温期5~10天浇水1次,凉爽期3~5天浇水1次,使湿度保持在30%在右。

并要认真做到常年盖层草,保湿通气。

这样能促进蚯蚓多吃食,生长快,产卵多,卵茧孵化率高及幼蚓成活率高。

我们于1994年作了盖草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盖草帘的蚓床蚯蚓产量提高...

赞一下
安逸养殖网
上一篇: 瓦房店水产养殖禁养区 水产养殖禁用药物名录
下一篇: 养殖奶公牛能赚钱吗 公牛能不能产奶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页底部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