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养殖网安逸养殖网

安逸养殖网
种植技术如水产养殖技术、禽类养殖技术、特种养殖技术,中药种植技术,农作物种植技术以及饲料、兽药、环境、设备、防控

打屁虫的养殖产量 打屁虫打屁的原理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页顶部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养殖什么好养又赚钱,养殖营业执照怎么办理,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吃打屁虫有多么好处

翘嘴红成鱼养殖模式与技术翘嘴红俗称翘嘴 、太湖白鱼等,营养丰富且可入药,市场需求量日趋增大。

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这一名贵品种,近几年我们进行了翘嘴红的苗种繁育和商品鱼养殖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将翘嘴红的成鱼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供养殖者参考。

一、养殖模式与效益分析 1. 池塘主养。

池塘面积2~10亩、水深1.2~2.5米为宜,要求池底平坦,进排水方便。

鱼种放养前,清除过多的淤泥,消毒、晒塘并改善底质,然后注水、施肥培水。

每个池塘配备1.5~3千瓦增氧机1~3台,池内四周用竹帘等材料搭建2~4个饲料台。

亩放翘嘴红 鱼种800~1200尾,要求大小均匀、体质健壮、活动力强、无伤无病,另放尾重100克的鲢鱼100尾和尾重50克的鳙鱼20尾左右。

此模式一般亩产商品鱼500千克,亩纯效益5000元左右。

2. 蟹池套养。

这是翘嘴红养殖的较佳模式,是根据河蟹和翘嘴红之间栖息习性不同而设计的,可提高水体利用率、清除蟹池中的野杂鱼,适合于以养蟹为主且养殖规模大的水面。

蟹池要求建围栏设施,有条件的可配置微孔增氧设备,每亩放养100~160只/千克的蟹种500~800只,套放15厘米以上的翘嘴红鱼种30~50尾。

此模式一般河蟹亩产量40千克,翘嘴红成鱼30~50千克,亩纯效益2000元以上。

3. 亲鱼塘搭养。

在充分利用有效水体和不影响亲鱼生长的情况下,适当搭养翘嘴红 ,既可消灭池中小杂鱼,又可增加经济收入。

翘嘴红的搭养时间一般在四大家鱼人工繁殖后,每亩搭养翘嘴红 鱼种40~50尾,亩产商品鱼20~30千克,如以鲢鱼或鳙鱼为主的亲鱼池,每亩搭养数量还可增加。

以后备亲鱼为主的池塘,可在6月底7月初每亩投放青鱼夏花鱼种1000尾,不但为翘嘴红提供鲜活饵料,少量存活下来的会成为较大规格的青鱼鱼种。

此模式每亩亲鱼池可增效500~1000元。

二、饲养管理措施 1. 饵料投喂。

翘嘴红宜投喂活饵料鱼,冰鲜鱼或粗蛋白含量达35%~40%的人工配合饲料。

饵料鱼体长应为翘嘴红体长的1/5~1/3,一般5~7天投放1次;冰鲜鱼或配合饲料每天投喂2次,日投喂量为在池鱼总重量的2%~5%,注意冰鲜鱼与配合饲料不可同时使用。

饲料要定点投喂,每次投饵一般以1小时内吃完为宜。

2. 水质调控。

翘嘴红不耐低氧,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要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池水清新,水体透明度掌握在30厘米左右,pH值7~8之间。

平时可用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适时开机增氧,改善水质环境。

8~9月份的高温季节,特别是主养池塘,需每周注换水1次,换水量为池水量的20%左右。

3. 巡塘管理。

坚持每天观察鱼体活动、水质变化及天气情况,定期检查鱼的生长情况,特别是阴雨、闷热等容易出现浮头的天气,要勤巡塘,多观察,发现有浮头预兆时及时采取增氧等措施。

平时要清除残饵、死鱼、污物等。

4. 鱼病防治。

鱼种选择在晴天投放,放养时用2%食盐水浸洗鱼种10~15分钟。

春季若发生车轮虫或指环虫等寄生虫病,可用0.5毫克/升硫酸铜防治。

细菌性鱼病可从4月开始进行预防,每隔半个月用二溴海因0.1毫克/升或溴氯海因0.2毫克/升全池泼洒消毒1次,治疗用二溴海因0.3毫克/升或溴氯海因0.45毫克/升全池泼洒,隔天再用1次。

三、注意事项 1. 搭建饲料台。

翘嘴红在水体的中、上层摄取食物,一般不吃沉底的饲料。

因此,可在池内离水面60~70厘米水层处,设置一个3米*3米的食台,以防饲料沉底造成浪费,败坏水质。

2. 谨慎用药。

翘嘴红对某些药物(如敌百虫、三氯异氰尿酸、生石灰等)非常敏感,尤其是混养塘口,用药时须慎之又慎。

3. 捕捞与运输。

翘嘴红性急躁,善于跳跃,在捕捞时要用竹竿把拉网举起来,使网高出水面1.4米以上,否则鱼会跳到网外。

苗种运输时,要带水操作,且水中不能混有水生生物,尤其是水生动物。

运输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较强震动、颠簸,并要防止水温变化过大过快。

希望能帮助到您!更多的技术还是建议您去买光盘。

或者书籍。

和一些养殖网站上去寻找。

螃蟹的平均产量,一亩水面大约是多少大神们帮帮忙按照正常的养殖技...

九香虫又名打屁虫,目前多数为半人工养殖,从自然界采集成虫,可在8-10月份在寄主植物上捕捉,也可在冬、春时期寻找越冬九香虫成虫,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采集。

九香虫养殖方式有三种,一种室内养殖,首先要准备好养殖木框,规格大小灵活掌握,五面加纱窗,底部开口,地面种瓜类,罩在笼内,前面开门,人可进入操作检查。

再将成虫放入笼内,有寄主植物供其取食,交屋产卵,由卵孵化出小若虫,继续在瓜苗上取食,羽化成虫后,大部分捕捉处理,加工成中药材,留少部分越冬作种虫。

另一种:室外养殖(田间养殖)方法同上,立体养殖笼加大即可。

九香虫--未来的保健食品 九香虫,俗称打屁虫等,为蝽科九香虫属动物。

九香虫除药用外,又是一香脆可口的养生食品。

于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捕捉该虫置容器内,用酒少许将其闷死或用沸水烫死,干燥后即成中药之“九香虫”。

《本草纲目》记载,该药“气味咸温、无毒。

主治膈脘滞气、脾肾亏损、壮元阳。

”我国药典也载其“归肝脾肾经,功能理气止痛、温中助阳、用于胃寒胀痛、脾胃气痛、肾虚阳痿、腰膝酸痛”。

由于九香虫在药用、食用领域有广泛开发价值,所以,九香虫的人工养殖势在必行,大有可为。

九香虫养殖技术一、生活习性。

九香虫成虫有翅能飞,其寄主植物主要是葫芦科植物,如各种瓜类的南瓜、冬瓜、西瓜、丝瓜、水瓜等。

刚孵出的若虫(幼虫)多在寄主植物蔓裂处和叶芽和叶柄上,栖息于卷褶的黄色枯叶内。

九香虫以寄主植物的汁液为食物,以成虫蛰伏在土石块下、石缝中、瓜棚或墙缝中穴内越冬。

二、养殖技术。

1.养殖方式。

九香虫以瓜类植物藤蔓的汁液为食物。

可根据养殖规模的大小及食物量的多少,采用小笼养殖或田间网罩养殖,以下介绍这两种养殖方式。

1、1 小笼养殖。

根据地形的宽窄及养殖规模决定养殖面积。

养殖笼可利用竹木或钢材,做成长6米、宽5米、高2.5米的笼架,笼架的项面和四周用尼龙纱网封罩严密,网孔大小以幼龄若虫不能逃出为宜。

笼的一侧开设一个小门,供饲养人员出入。

笼内种植南瓜、丝瓜、水瓜、冬瓜等藤蔓植物,供九香虫吸取其液汁作为食物。

这种养殖方式适宜小规模养殖。

1、2 田间网罩养殖。

罩网的大小可根据养殖地的实际情况而定,一般做成长25米、宽10米、高3米的棚架,顶部和四周用尼龙纱网封罩严密,一侧开小门供饲养人员出入。

也可根据养殖量的多少同时设几个网罩。

棚内种植各种瓜类植物,供虫取食。

2.养殖方法。

2、1 放养。

放养时,可将捕捉到的九香虫成虫作为虫种,每平方米放养100只。

在笼内或网罩内饲养,并在笼、网罩内完成交配、产卵、孵化的全部繁殖过程,一般不需要人工管理。

但养殖要注意若虫孵出后,要注意做好防御风暴袭击工作,在迎风面设置挡风屏障,以减弱风力,尤其是对1~2龄若虫,更应注意做好这项工作。

2、2 加强对寄主植物的管理。

要根据饲养量的多少,在笼罩内种植足够的瓜类植物,特别是南瓜。

平时要加强对寄生植物的管理,经常中耕除草松土,增施肥料,勤浇水,使其生长茂盛,汁液充足。

2、3 越冬管理。

九香虫以成虫越冬,每年10月至11月上旬,九香虫陆续进入冬眠。

这时在养殖笼、网罩内要设置合适的越冬场所。

一般在笼、网罩内放置石板或水泥板,板与地面之间留有一定空隙,让成虫在石板或水泥板的空隙中越冬。

地面要保持湿润,既不可干燥,又不能积水,如过于干燥,应洒水保湿,并在四周开好排水沟,防止雨水淹渍。

板上可适当铺放稻草保温,以防严寒,让成虫安全度过冬眠期。

另外,九香虫对各种农药均较敏感,应注意防止养殖场周围的农药污染。

青虾养殖每亩大概的产量是多少,每亩的成本大概多少?

养殖产量大概100公斤/亩,1公斤卖30-40元成本,租金另外算,饲料,饲料600块1亩左右。

即扣除所有的成本,养殖青虾每亩收入也在2000元左右。

青虾养殖方法如下:1.池塘要求。

青虾耗氧量高,不耐低氧,同时,青虾又属底栖动物,游泳能力差,喜欢在池底活动。

因此,养殖青虾的池塘面积不宜太大,一般养虾池塘面积以3~8亩为宜,坡比为1∶3~1∶3.5,水深1.5米左右,池底无淤泥,水源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

苗种投放前半个月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并在每个塘内安装好增氧设施。

2.种植水草。

青虾属甲壳动物,有脱壳和互残现象。

因此,为了避免青虾发生互残现象,就必须种植一些适宜的水草来防止青虾之间相互残食。

种植的水草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种植于池边浅水带四周的水花生;另一类是种植于浅水带池塘底部的沉水植物,有轮叶黑藻、伊乐藻等,这类水草繁殖迅速,所以当池塘内水草过多时,可用人工方法捞除稀疏,使塘内水草呈星点分布最好。

一般情况下,水草的生长面积占池塘水面总面积的比例应控制在30%左右。

3.设置网片。

在虾塘中间设置10~33目的无节夏花网片,用毛竹架固定,按屋架形设置于水面下20~40厘米处,坡度为15~20度,以便青虾上下爬行,每排网片宽3~4米,长度因池而定,一般5亩左右的池塘可设2排网片。

4.苗种放养。

青虾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在养殖环境适宜、饵料充足的情况下,虾苗经过2个月的养殖每尾可达到3克以上的商品规格。

因此,可采用春季和夏季两次放养、一年养两茬的养殖模式。

夏季放养在7月左右进行,亩放1厘米左右的虾苗4万~6万尾,10~20天后投放少量鲢鱼种。

放养时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放养时间应选择晴天的清晨或阴天不闷热的时候进行,放养时要避开苗种脱壳高峰期。

到了8~9月还会出现一次批量产卵孵化出的小虾苗,这批虾苗到年底规格一般可长到2~3厘米,可作为春季放养苗种,一般亩放3万~5万尾。

5.投喂管理。

根据青虾的摄食生活习性,坚持四定的投喂原则。

一般每天投喂2次,时间为上午8时~9时、下午5时~7时,上午投喂总量的1/3,下午投喂总量的2/3。

饵料应投在长有水草的浅水区,并且要投撒均匀。

青虾苗种的日投喂量一般控制在3%~5%,前期以投喂细颗粒饲料为主。

随着青虾个体的增大,可适当投喂相应规格的颗粒饲料。

投喂时要细心观察青虾的吃食情况,一般每次投喂量以2~4个小时内吃完为宜。

6.水质管理。

在高温季节必须做到每周加水或换水1次,先排底层老水,再加15~20厘米深的新水。

夜间或清晨发现青虾浮头,必须开增氧机和加注新水,特别是在闷热或雷阵雨之前的天气里,应采取全天24小时加水和换水措施,保持池水呈微流水状态。

7.日常管理。

每半月用生石灰水或二溴海因、二氧化氯等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消毒处理,杀灭病菌及病原体。

同时观察青虾身上是否附着纤毛虫,可用硫酸铜水溶液全池泼洒,全池的施药浓度为0.7ppm,隔7天再用1次。

8.适时起捕。

青虾长到4~5厘米就可以起捕上市。

一般春放苗种5~7月起捕上市,夏放苗种9~11月起捕上市。

椿象能养殖吗

九香虫又名打屁虫,目前多数为半人工养殖,从自然界采集成虫,可在8-10月份在寄主植物上捕捉,也可在冬、春时期寻找越冬九香虫成虫,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采集。

九香虫养殖方式有三种,一种室内养殖,首先要准备好养殖木框,规格大小灵活掌握,五面加纱窗,底部开口,地面种瓜类,罩在笼内,前面开门,人可进入操作检查。

再将成虫放入笼内,有寄主植物供其取食,交屋产卵,由卵孵化出小若虫,继续在瓜苗上取食,羽化成虫后,大部分捕捉处理,加工成中药材,留少部分越冬作种虫。

另一种:室外养殖(田间养殖)方法同上,立体养殖笼加大即可。

九香虫--未来的保健食品九香虫,俗称打屁虫等,为蝽科九香虫属动物。

九香虫除药用外,又是一香脆可口的养生食品。

于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捕捉该虫置容器内,用酒少许将其闷死或用沸水烫死,干燥后即成中药之“九香虫”。

《本草纲目》记载,该药“气味咸温、无毒。

主治膈脘滞气、脾肾亏损、壮元阳。

”我国药典也载其“归肝脾肾经,功能理气止痛、温中助阳、用于胃寒胀痛、脾胃气痛、肾虚阳痿、腰膝酸痛”。

由于九香虫在药用、食用领域有广泛开发价值,所以,九香虫的人工养殖势在必行,大有可为。

九香虫养殖技术一、生活习性。

九香虫成虫有翅能飞,其寄主植物主要是葫芦科植物,如各种瓜类的南瓜、冬瓜、西瓜、丝瓜、水瓜等。

刚孵出的若虫(幼虫)多在寄主植物蔓裂处和叶芽和叶柄上,栖息于卷褶的黄色枯叶内。

九香虫以寄主植物的汁液为食物,以成虫蛰伏在土石块下、石缝中、瓜棚或墙缝中穴内越冬。

二、养殖技术。

1.养殖方式。

九香虫以瓜类植物藤蔓的汁液为食物。

可根据养殖规模的大小及食物量的多少,采用小笼养殖或田间网罩养殖,以下介绍这两种养殖方式。

1、1 小笼养殖。

根据地形的宽窄及养殖规模决定养殖面积。

养殖笼可利用竹木或钢材,做成长6米、宽5米、高2.5米的笼架,笼架的项面和四周用尼龙纱网封罩严密,网孔大小以幼龄若虫不能逃出为宜。

笼的一侧开设一个小门,供饲养人员出入。

笼内种植南瓜、丝瓜、水瓜、冬瓜等藤蔓植物,供九香虫吸取其液汁作为食物。

这种养殖方式适宜小规模养殖。

1、2 田间网罩养殖。

罩网的大小可根据养殖地的实际情况而定,一般做成长25米、宽10米、高3米的棚架,顶部和四周用尼龙纱网封罩严密,一侧开小门供饲养人员出入。

也可根据养殖量的多少同时设几个网罩。

棚内种植各种瓜类植物,供虫取食。

2.养殖方法。

2、1 放养。

放养时,可将捕捉到的九香虫成虫作为虫种,每平方米放养100只。

在笼内或网罩内饲养,并在笼、网罩内完成交配、产卵、孵化的全部繁殖过程,一般不需要人工管理。

但养殖要注意若虫孵出后,要注意做好防御风暴袭击工作,在迎风面设置挡风屏障,以减弱风力,尤其是对1~2龄若虫,更应注意做好这项工作。

2、2 加强对寄主植物的管理。

要根据饲养量的多少,在笼罩内种植足够的瓜类植物,特别是南瓜。

平时要加强对寄生植物的管理,经常中耕除草松土,增施肥料,勤浇水,使其生长茂盛,汁液充足。

2、3 越冬管理。

九香虫以成虫越冬,每年10月至11月上旬,九香虫陆续进入冬眠。

这时在养殖笼、网罩内要设置合适的越冬场所。

一般在笼、网罩内放置石板或水泥板,板与地面之间留有一定空隙,让成虫在石板或水泥板的空隙中越冬。

地面要保持湿润,既不可干燥,又不能积水,如过于干燥,应洒水保湿,并在四周开好排水沟,防止雨水淹渍。

板上可适当铺放稻草保温,以防严寒,让成虫安全度过冬眠期。

另外,九香虫对各种农药均较敏感,应注意防止养殖场周围的农药污染。

养殖小龙虾一亩地有多少产量呢

养殖小龙虾一亩地3000斤左右。

小龙虾是养在水里的,水源要求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无污染。

以壤粘土为好,池埂宽3米以上,坡度1∶2.5,水深0.8~1.5米,pH值为7.5~8.5,池塘面积不宜过大,一般3~8亩为宜,长方形,东西向。

向池中注入新水时,要用20~40目纱布过滤,防止野杂鱼及鱼卵随水流进入池中。

按照高灌低排的格局,建好进排水渠,做到灌得进,排得出。

小龙虾逃逸能力较强,必须搞好防逃设施建设。

通常用塑料薄膜、网片、钙塑板或水泥板沿池埂四周架设防逃设施,以免敌害生物进入和小龙虾逃逸。

龙虾苗种投放分为春季投放和秋季投放。

要求规格整齐、附肢齐全、无病无伤、一次放足。

放养前用5%食盐水浴洗5~10分钟,杀灭寄生虫和致病菌。

外购的虾种,因离水长途运输,入塘前应将苗种在池水内浸泡1分钟,提起搁置2~3分钟,再浸泡1分钟,如此反复2~3次,让苗种体表和鳃腔吸足水分后再放养,可以提高成活率。

从养殖户多年经验来看,外运虾苗经长途运输后成活率很低。

池内适当混养一些鲢、鳙鱼,可以改善水质,充分利用饵料资源。

1.春季投放养成虾。

3月中旬投放体长3~5厘米的幼虾5000~6000尾。

2.秋季投放育亲虾。

9月前后每亩投放500只经人工挑选的龙虾亲虾,雌雄比例3∶1。

珍珠养殖的现状

中国淡水珍珠的产量已占世界首位,但是质量并不理想。

目前,全国每年培育的稚、幼蚌近百亿只,生产育珠蚌可达5-8亿只。

如果不是因为蚌病导致的大量死亡,每年的商品珠蚌和珍珠产量可比目前高出一倍以上。

所以,提高珍珠质量,限制产量迫在眉捷。

1、技术进步中国珍珠产量的飞速增加,首先得益于钩介幼虫人工采集技术的突破和稚、幼蚌培育技术的不断进步。

虽然河蚌的人工授精、人工孵化技术尚未解决,河蚌在生产中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工繁殖。

但在生产中已能从钩介幼虫的采集开始进行大规模培育稚、幼蚌,从而使手术蚌的来源有了根本保证。

这项技术的普及推广,使大江南北的农民很快掌握,而且已经完全做到了规模化生产。

其次,专业从事手术操作的女工队伍已经形成。

在湖南汉寿、安徽贵池、芜湖等地的有此乡镇已成了手术操作工的产地,每个乡镇的手术操作工就可达上万人。

育珠手术已成了当地劳务输出的重要途径,通过师傅教徒弟式的发展,手术操作工队伍稳定、壮大,并得以延续,使手术操作环节的人力有了保障。

第三,蚌病控制技术已经突破,育珠蚌养殖技术有了一定提高。

培育浮游生物、肥水养殖育珠蚌的技术借鉴了“施肥养鱼”的池塘养殖技术模式。

在生产管理上,主要是改穿孔吊养方式为“网袋、网夹”的笼养方式。

在大规模生产中,网箱培育手术蚌技术的改革进步,使当年育苗、当年手术育珠有了可能,缩短了珍珠育成周期。

2、存在的问题河蚌育珠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也带来了不少问题。

目前,珍珠生产已不再是获得巨额利润的项目,暴利的年代已经过去。

但是,多年育珠生产的高盈利性,使从业者无视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盲目生产仍在继续。

⑴中国的珍珠产业协会还不健全,有些地方或成了半官方的组织,缺乏行业协调和自律,珍珠的生产完全无序化,限制产量和提高质量任重而道远。

⑵由于珍珠产量的不断增加,整个市场对珍珠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虽然珍珠深加工技术也在进步,珍珠产品的用途更加广泛,但是低档珍珠仍会面临过剩。

“大、光、圆、艳”的标准内涵也在不断变化。

所以在群众性生产中,通过延长养殖周期来提高优质珠的比例,是适应市场的唯一途径,这在客观上也起到了限制年产量的效果。

但是珍珠业界尚未做到主动地、自觉地限制珍珠产量。

⑶通过成熟珠蚌采集钩介幼虫以培育稚、幼蚌的方法沿用多年,导致三角帆蚌种质退化日趋严重。

珍珠蚌生产性能和抗病力不断下降。

⑷手术操作工缺乏正规培训,新技术、新工艺难以推广应用。

操作工队伍劳动、用工等管理更无从谈起。

育珠手术操作的季节性,使操作工队伍保持“候鸟式”的流动性,这是育珠业生产方式落后的又一集中表现。

⑸养殖生产中,不仅仅是普通农民和中小养殖场,即使是大公司,落后的生产管理仍十分普遍。

珍珠企业和大多数养蚌农民一样缺乏科技意识,“广种薄收、听天由命”仍然是育珠生产管理的主导思想。

河蚌育珠行业技术标准的制订和推广刚刚开始,工作还相当艰巨。

3、解决问题的途径淡水珍珠生产尚未进入“微利时代”,但我们也要防患未然,使该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①应从种质资源抓起,加强蚌种选育工作。

②应从操作工队伍管理入手,积极推广手术新工艺和系统化消毒技术。

③通过政府、行业协会等途径宣传、培训,提高河蚌育珠业主的科技意识。

推广普及科学的养蚌育珠技术理论和知识。

④推广群体控制技术,使河蚌育珠业整体成活率有所提高。

⑤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发挥协会作用,自觉限制珍珠年产量、努力提高珍珠质量。

⑥进一步开展大直径正圆淡水有核珍珠的应用性研究。

⑦进一步开发利用低档珍珠,拓宽用途。

赞一下 1
安逸养殖网
上一篇: 彩虹竹芋养殖方法 竹芋的养殖方法
下一篇: 文山那里有养殖野鸡厂 文山印刷厂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页底部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