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养殖什么好养又赚钱,养殖营业执照怎么办理,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设计建设水产养殖池塘时应考虑哪些结构问题?
池塘结构主要有形状、朝向、面积、深度和底型结构等。
在设计 池塘时,应考虑以下问题:(1)池塘形状主要取决于地形、养殖品种等要求,一般为长 方形,也有圆形、正方形和多角形的池塘。
长方形池塘的长宽比一 般为(2~4) : 1。
长宽比大的池塘,水流状态较好,管理操作方 便;长宽比小的池塘,池内水流状态较差,存在较大死角,不利于养殖生产。
(2) 池塘朝向一般为东西向长、南北向短。
在规划具体朝向 时,应结合场地的地形、水文、风向等因素,考虑是否有利于风力搅 动水面,增加溶氧,尽量使池面充分接受阳光照射,满足水中天然饵 料的生长需要。
在山区建造养殖场,应尽量根据地形选择背山向阳的位置。
(3) 池塘面积取决于养殖模式、品种、池塘类型和结构等。
面 积较大的池塘建设成本低,但不利于生产操作,进排水也不方便;面 积较小的池塘建设成本高,便于操作,但水面小,风力增氧和水层交 换差。
大宗鱼类养殖池塘按养殖功能不同,其面积不同。
在南方地 区,成鱼池一般5~20亩,鱼种池一般2~5亩,鱼苗池一般1~2亩;在北方地区,养鱼池的面积有所增加。
(4) 池塘水深水深是池底至水面的垂直距离,池深是指池底至 池堤顶的垂直距离。
池塘深度和水深取决于养殖需要,一般养鱼池塘 的有效水深不低于1.5米,成鱼池的深度在2. 5~3.0米,鱼种池在 2. 0~2. 5米。
北方越冬池塘的水深应达到2. 5米以上。
池埂顶面一 般要高出池中水面0. 5米左右。
水源季节性变化较大的地区,在设计建造池塘时应适当考虑加深 池塘,维持水源缺水时池塘有足够水量。
深水池塘一般是指水深超过3. 0米以上的池塘,深水池塘可以增 加单位面积的产量,节约土地,但需要解决水层交换、增氧等问题。
(5) 池底结构池塘底部要平坦,为了方便池塘排水、水体交换 和捕鱼,池底应有相应的坡度,并开挖相应的排水沟和集水坑。
池塘 底部的坡度一般为1 : (200~500),在池塘宽度方向,应使两侧向池 中心倾斜。
面积较大且长宽比较小的池塘,底部应建设主沟和支沟组 成的排水沟(图2-2)。
主沟最小纵向坡度为1 : 1 000,支沟最小纵向 坡度为1 : 200。
相邻的支沟相距一般为10~50米,主沟宽一般为 0.5~1.0米、深0.3~0.8米。
面积较大的池塘可按照回形鱼池建设,池塘底部建设有台地和沟 槽。
台地及沟槽应平整,台面应倾斜于沟,坡降为1 : (1 000~2 000),沟、台面积比一般为1: (4~5),沟深一般为0.2~ 0.5 米。
在较大的长方形池塘内坡上,为了投饵和拉网方便,一般应修建 一条宽度约0.5米平台,平台应高出水面。
水产养殖场的房屋建筑物有哪些要求?
水产养殖场应按照生产规模、要求等,建设一定比例的生产、生 活、办公等建筑物。
建筑物的外观形式应做到协调一致、整齐美观。
生产、办公用房应按类集中布局,尽可能设在水产养殖场中心或交通 便捷的地方。
生活用房可以集中布局,也可以分散布局。
水产养殖场建筑物的占地面积,一般不超过养殖场土地面积 的 0.5%。
(1) 办公、生活房屋水产养殖场一般应建设生产办公楼、生活 宿舍和食堂等建筑物。
生产办公楼的面积应根据养殖场规模和办公人 数决定,适当留有余地,一般以1 : 667的比例配置为宜。
办公楼内 一般应设置管理、技术、财务、档案、接待办公室和水质分析与病害 防护实验室等。
(2) 库房水产养殖场应建设满足养殖场需要的渔具仓库、伺料 仓库和药品仓库。
库房面积根据养殖场的规模和生产特点决定,库房 建设应满足防潮、防盗、通风等功能。
(3) 值班房屋水产养殖场应根据场区特点和生产需要,建设一 定数量的值班房屋。
值班房屋兼有生活、仓储等功能,值班房的面积 一般为30~80米²。
(4) 大门、门卫房水产养殖场一般应建设大门和门卫房。
大门 要根据养殖场总体布局特点建设,做到简洁、实用。
大门内侧一般应建设水产养殖场标示牌。
标示牌内容包括水产养 殖场介绍、养殖场布局、养殖品种和池塘编号等。
养殖场门卫房应与场区建筑协调一致,一般在20~50米²。
江西井冈山简介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
解放前,井冈山没有独立的行政建制,是一个“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的偏僻小山村;解放后,井冈山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于1950年在茨坪设立了井冈山特别区,1959年成立省辖井冈山管理局,1981年撤局设县,1984年撤县设市,200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原井冈山市与原宁冈县合并组建新的井冈山市,2005年7月成立井冈山管理局。
全市现辖21个乡镇场和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4.97万人,总面积1297.5平方公里。
陆定一同志说:“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
”这是对井冈山的高度概括和真实写照。
井冈山既具有辉煌的历史,又有绚丽的自然风光,革命的人文景观与优美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融为一体,是一个集观光旅游、传统教育于一体的理想旅游避暑胜地,先后获得“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2001年1月又跨入了“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的行列。
市花:杜鹃花 (又名映山红)市树:红豆杉 (又名紫杉、赤柏松) 气候特点 井冈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4.2度,一月份为最冷月,平均温度3.2度,七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仅为23.9度,极端最高温度也只有34.8度;年平均降雨量1856.3毫米,年平均降雨日213天,年平均日照1511小时,平均雾日96天。
茨坪因海拔高度和四面环山的地形影响,具有冬长、夏短、秋早、春来晚的特点。
革命历史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一块“浸透着烈士鲜血的圣地”。
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建立了兰花坪。
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尤其是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
江泽民同志将它概括为24字,即: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井冈山 自然风光 井冈山不仅有丰厚的历史内涵,而且还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自然风光。
井冈山风景名胜区面积为261.43平方公里,分为11个景区,76个景点,460多个景物景观。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先后开发了茨坪、龙潭、主峰、黄洋界、茅坪、龙市等6大景区、30多处景点。
这里,千峰竞秀,万壑争流,苍茫林海,飞瀑流泉,融雄、险、秀、幽、奇为一体,峰峦、山石、溶洞、温泉、珍稀动植物、高山田园风光应有尽有。
井冈山有迄今地球上同纬度保存最好的7000多公顷次原始森林,有被联合国环境保护组织誉为全世界仅有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的覆盖率达到86%,空气质量远远超过国家一类标准,可以说井冈山就是一座“天然的大氧吧”。
国民经济 井冈山的开发建设始于50年代末。
当时的井冈山,是个不通公路、不通邮、不通电、无工业、无商业、人口仅百余人的小山村。
1957年以后,井冈山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垦殖山场,兴建公路,发掘资源,建设电站,创办工业,努力发展经济。
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该市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日趋完善的区位优势,制定了“旅游兴市”的发展战略,并不断加大改革开放步伐,经济由封闭迈向开放,由贫乏走向繁荣。
200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2.69亿元,比2000年增长6.23亿元,财政收入完成1.23亿元,比2000年增长6000万元,超出“十五”计划数2300万元,年均递增19%;全年接待游客达218.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1.2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35元,比2000年增长21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13元,比2000年增长962元。
一、二、三产业结构为18.2:30.2:51.6,“旅游兴市”发展框架已经形成。
工业从无到有,已发展工业企业80余家,并形成了造纸、瓷业、硅酸盐、花岗岩、木材加工、竹制品、土特产加工等特色工业群体。
农业生产已由传统型向科技型、开发型、集约型方向转化,特种养殖、特种水产、三高旅游农业等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初见成效,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明显提高。
旅游业已成为全市经济的主体,呈蓬勃发展趋势。
社会事业 从1959年修建第一条公路——井泰公路后,至目前境内有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市乡公路25条,交通干线有:井冈山至吉安、南昌线,井冈山至遂川、赣州线,井冈山至湖南炎陵、长沙线,井冈山至永新、萍乡线。
赣粤——泰井高速公路直达井冈山;正在建设中的吉井铁路直达井冈山新城区,并在新城区设站,预计今年年底正式通车。
邮电通讯实现了“两化一网”,程控电话和“大哥大”数次扩容,保证了井冈山与世界各地的迅速沟通。
旅游服务设施日臻完善,全市共有各类宾馆110多家,床位万余张。
其中四星级宾馆3家,三星级宾馆7家,二星级宾馆和相当于二星级的宾馆近20家,有1个网球场、4个保龄球馆(其中井秀山庄的保龄球场设备、场馆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正在走向繁荣。
1998年被评为“全国体...
广东珠三角城市
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广州市、深圳市 、珠海市 、汕头市 、韶关市、 河源市 、惠州市、 东莞市、 江门市 、佛山市 、湛江市 、清远市、潮州市 、揭阳市 。
广东历史渊源久远,距今13万年前就有“曲江马坝人”在此繁衍生息。
相传古为百越(粤)之地,故简称粤。
秦始皇一统中国,于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设置南海郡,治所在番禺(今广州)。
汉属交州。
三国属孙吴。
唐代在今广东、广西建置岭南道。
宋淳化四年(993年)更名广南道。
元代设广东道。
明代设广东道宣慰使司,后改为广东布政使司。
清代设广东省,相沿至今。
改革开放(1979年)以来,广东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
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利用外资、出口总值、地方税收、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经济指标,持续多年居全国各省、市(区)首位,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
广东位于中国大陆最南部,南临南海,海岸线总长3368公里,岛屿众多。
全省地处低纬度,北回归线横贯陆地中部。
地势北高南低,境内山地、平原、丘陵交错。
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主要有珠江、韩江、鉴江等。
最长的珠江由西江、北江、东江汇流而成,长2122公里,是中国第三大河流。
南海沿岸的珠江三角洲、韩江三角洲土地肥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广东是著名侨乡。
祖籍广东的华侨、华人约为2200万人,遍布世界各地。
全省有归侨、侨眷2000万人左右。
在海外影响较大的广东华侨组织有“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国际潮团联谊会”、“世界中山各中学同学恳亲大会”等。
广东毗邻港澳,祖籍广东的港澳同胞约600万人。
深圳是中国南部海滨城市。
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边深圳河与香港相联,市区距香港港岛仅45分钟车程;北部与东莞、惠州两城市接壤。
辽阔海域连接南海及太平洋,多处可建深水港,水产资源丰富。
深圳基本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为基础,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适应现代化中心城市功能”的新型产业体系。
在区域结构上,深圳业已形成的“南软北硬”、“南高北重”、“东西两翼旅游港口”的产业分工布局和特色。
南面特区内福田、罗湖、南山、盐田四区集中发展金融、物流、高新技术研发、软件、商贸等“软产业”,规划建设新型的都市产业园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会展经济,体现出高新技术、高端产业和高附加值的“三高”特点。
北面宝安、龙岗两区以“硬产业”为主,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引进关乎全市经济发展前途的大项目、基础工业项目。
东西两翼利用山海等资源优势集中发展港口经济和旅游经济。
2004年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第一经济增长点,实现产值3200亿元,增长28.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9.2%。
结构调整进展明显,以汽车、精细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为突破口的工业结构适度重型化战略全面启动,先进制造业中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增加值增长30%以上,为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奠定基础。
珠海位于广东省珠江口的西南部,在北纬21° 48′一22°27′、东经113°03′一114°19′之间。
因位于珠江注入南海之处而得名。
东与香港隔海相望,相距仅36海里,最近的牛头岛相距仅3海里;南与澳门相连,西邻新会、台山市,北与中山市接壤,距广州市约140公里。
珠海已从昔日一个经济落后的边陲小县,一跃成为新型花园城市。
一个以高科技为重点的工业体系,综合发展的外向型经济格局初具雏型;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珠海城市先后被国家、省有关部门授予“双拥模范城”、“卫生城市”、“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十佳城市”、“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十二年征兵工作全优城市”、“园林城市”、“计划生育先进城市”等多项殊荣。
汕头市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南端,东北接潮州市饶平县,北邻潮州市潮安县,西邻揭阳普宁市,西南接揭阳市惠来县,东南濒临南海。
市区距香港187海里,距台湾高雄180海里。
历来是粤东、赣南、闽西南一带的重要交通枢纽、进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素有“华南之要冲,粤东之门户”的美称。
电子信息和机械装备产业成为工业增长的亮点。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力度加大,新增工业技改项目75项。
园区经济和产业集群发展加快。
名牌带动战略取得新进展,新增中国名牌产品4个、省著名商标18件、省名牌产品15个,潮南区峡山、两英、陈店镇分别被授予“中国家居服装名镇”、“中国针织名镇”、“中国内衣名镇”称号。
新增国家免检产品1个,标准化工作被国家标准化委评为先进。
第三产业加快发展。
消费市场日趋繁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2亿元,增长14.8%。
消费结构出现新变化,住房、汽车、通讯产品和旅游休闲等消费热点增长较快。
会展业持续兴旺,汕头国际毛衫内衣交易会、塑料博览会和澄海国际玩具工艺博览会等大型展会相继举行。
旅游业稳步发展,接待过夜旅游者283万人次。
南澳岛成为全国第一个AAAA级海岛旅游区。
汕头、潮阳本地电话网顺利并网。
金融、证券、保险业稳步发展。
韶关市地处粤北,西北面...
是什么朝代才有了农村与城镇的区分
明代才有了农村与城镇的区分。
明清时期由于政府摊丁入亩和地丁银等制度。
导致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极大的放松。
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又为已经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提供了劳动力基础。
所以社会经济大发展。
所以,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区域经济的发展。
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特点。
中国地域辽阔,南北东西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发展背景各不相同。
明清时期各区域的发展轨迹与特点也有较大的差异,从而形成几个颇具特色的经济区。
第二,商品流通的发展。
从明代到清代,全国商品流通的范围和规模均有大幅度的增长,流通格局也有很大的变化。
商品流通的发展是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中又一显著特点。
第三,城乡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
城、乡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是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
这一城乡市场网络体系,可分为流通枢纽城市、中等商业城镇和农村集市三大层级。
流通枢纽城市,主要是指作为全国性或大区域的流通枢纽的城市,其贸易范围一般多能覆盖数省或十数省,并多为中央一级的税关所在地。
明代南北物资交流主要依赖京杭大运河,流通枢纽城市也多集中在运河沿线;清代,沿海、长江航运逐渐取代运河成为全国最主要的流通干线,沿海、沿江一批重要的流通枢纽城市迅速崛起,如上海、天津、广州、厦门、重庆、汉口、九江等等,这些城市大多成为鸦片战争后的第一批通商口岸。
所谓中等商业城镇,这里主要指作为地区性商业中心在商品流通中发挥着承上启下作用的城镇,其贸易范围至少应能覆盖一两个府、十来个县,或者更大些。
如山东的济宁、聊城、胶州、黄县、烟台、潍县、周村;河南的开封、洛阳、周口、社旗、朱仙镇、北舞渡;江西的赣州、大庾、樟树、吴城、河口、玉山等等。
其他各省此类中等商业城镇的发展也大体相同,少则数个,多者可达十余个。
农村集市的发展,是明清时期经济发展中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
中国历史上农村集市起源很早,但它的大规模发展是在明中叶以后,嘉靖万历年间已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农村集市网。
明末清初的战乱天灾使这一刚刚发展起来的集市网遭到很大破坏,康熙、雍正年间逐渐恢复,乾隆、道光年间进入一个持续、稳定的发展阶段。
据统计,清代中叶全国集市总数至少可达22000~25000个,集市密度大体在每100平方公里1~2集,平均交易半径4~6公里。
也就是说,小农赴集贸易一般只需1~2小时的路程,步行半日即可往返;山区距离稍远,一日也可从容往返。
农村集市网的形成,是明清时期城、乡市场网络体系形成中十分关键的一环。
正是由于这一集市网的形成,才使得城、乡市场联结成为一个整体。
农村,不同于城市、城镇而从事农业的农民聚居地。
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
相对于城市的称谓,指农业区,有集镇、村落,以农业产业(自然经济和第一产业)为主,包括各种农场(包括畜牧和水产养殖场)、林场(林业生产区)、园艺和蔬菜生产等。
跟人口集中的城镇比较,农村地区人口呈散落居住。
在进入工业化社会之前,社会中大部分的人口居住在农村。
农村渐渐消失,城市越来越多,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分宜澳鑫大酒店#是不是在网上预定的才能评论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
解放前,井冈山没有独立的行政建制,是一个“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的偏僻小山村;解放后,井冈山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于1950年在茨坪设立了井冈山特别区,1959年成立省辖井冈山管理局,1981年撤局设县,1984年撤县设市,200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原井冈山市与原宁冈县合并组建新的井冈山市,2005年7月成立井冈山管理局。
全市现辖21个乡镇场和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4.97万人,总面积1297.5平方公里。
陆定一同志说:“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
”这是对井冈山的高度概括和真实写照。
井冈山既具有辉煌的历史,又有绚丽的自然风光,革命的人文景观与优美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融为一体,是一个集观光旅游、传统教育于一体的理想旅游避暑胜地,先后获得“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2001年1月又跨入了“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的行列。
市花:杜鹃花 (又名映山红)市树:红豆杉 (又名紫杉、赤柏松) 气候特点 井冈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4.2度,一月份为最冷月,平均温度3.2度,七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仅为23.9度,极端最高温度也只有34.8度;年平均降雨量1856.3毫米,年平均降雨日213天,年平均日照1511小时,平均雾日96天。
茨坪因海拔高度和四面环山的地形影响,具有冬长、夏短、秋早、春来晚的特点。
革命历史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一块“浸透着烈士鲜血的圣地”。
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建立了兰花坪。
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尤其是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
江泽民同志将它概括为24字,即: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井冈山 自然风光 井冈山不仅有丰厚的历史内涵,而且还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自然风光。
井冈山风景名胜区面积为261.43平方公里,分为11个景区,76个景点,460多个景物景观。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先后开发了茨坪、龙潭、主峰、黄洋界、茅坪、龙市等6大景区、30多处景点。
这里,千峰竞秀,万壑争流,苍茫林海,飞瀑流泉,融雄、险、秀、幽、奇为一体,峰峦、山石、溶洞、温泉、珍稀动植物、高山田园风光应有尽有。
井冈山有迄今地球上同纬度保存最好的7000多公顷次原始森林,有被联合国环境保护组织誉为全世界仅有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的覆盖率达到86%,空气质量远远超过国家一类标准,可以说井冈山就是一座“天然的大氧吧”。
国民经济 井冈山的开发建设始于50年代末。
当时的井冈山,是个不通公路、不通邮、不通电、无工业、无商业、人口仅百余人的小山村。
1957年以后,井冈山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垦殖山场,兴建公路,发掘资源,建设电站,创办工业,努力发展经济。
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该市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日趋完善的区位优势,制定了“旅游兴市”的发展战略,并不断加大改革开放步伐,经济由封闭迈向开放,由贫乏走向繁荣。
200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2.69亿元,比2000年增长6.23亿元,财政收入完成1.23亿元,比2000年增长6000万元,超出“十五”计划数2300万元,年均递增19%;全年接待游客达218.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1.2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35元,比2000年增长21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13元,比2000年增长962元。
一、二、三产业结构为18.2:30.2:51.6,“旅游兴市”发展框架已经形成。
工业从无到有,已发展工业企业80余家,并形成了造纸、瓷业、硅酸盐、花岗岩、木材加工、竹制品、土特产加工等特色工业群体。
农业生产已由传统型向科技型、开发型、集约型方向转化,特种养殖、特种水产、三高旅游农业等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初见成效,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明显提高。
旅游业已成为全市经济的主体,呈蓬勃发展趋势。
社会事业 从1959年修建第一条公路——井泰公路后,至目前境内有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市乡公路25条,交通干线有:井冈山至吉安、南昌线,井冈山至遂川、赣州线,井冈山至湖南炎陵、长沙线,井冈山至永新、萍乡线。
赣粤——泰井高速公路直达井冈山;正在建设中的吉井铁路直达井冈山新城区,并在新城区设站,预计今年年底正式通车。
邮电通讯实现了“两化一网”,程控电话和“大哥大”数次扩容,保证了井冈山与世界各地的迅速沟通。
旅游服务设施日臻完善,全市共有各类宾馆110多家,床位万余张。
其中四星级宾馆3家,三星级宾馆7家,二星级宾馆和相当于二星级的宾馆近20家,有1个网球场、4个保龄球馆(其中井秀山庄的保龄球场设备、场馆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正在走向繁荣。
1998年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市”...
煨汤店一般都有些什么小吃或者也是像酒店一样也做菜?还是单单的卖...
酒泉育才学校八年级生物期中试卷 姓名:一. 解释名词 1.关节: 2.脱臼: 3.生态平衡: 4.完全变态发育: 5.动物的行为:二.填空 1.动物的种类多种多样,目前已知的大约有( )种,这些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动物,另一类是( )。
2.动物的运动方式是:水中的以( )为主,空中的以( )为主,陆地上的以( )、( )、( )等为主。
3.鱼类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是( ),二是( )。
4哺乳动物的心脏分为四个腔即:( )( )( ) ( )。
5.昆虫的身体分为( )( )( )三部分。
6.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如( )( )( )( )等。
从获得行为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 )行为和( )行为。
7.家兔的牙齿可分为( )和( ).三.填出关节的结构名称2.画出骨骼肌的解构图并填出结构名称四.简答题1.蚯蚓与人类的关系2.鸟类适于飞翔的结构特点3.海马身体侧扁,全身无鳞,躯干被骨板包围,有脊柱,在水中能以直立状前进,有鱼鮨,用鳃呼吸,终身生活在水中。
海马是鱼吗?4.动物社会性为的意义?5.你认为动物在自然界中有那些作用?2007年福建省南平市初中学业考试地理试题亲爱的同学们,两年的地理学习,我们共同领略过斗转星移、风云变化、名山大川、异域风。
在这份试卷的天地里,拿出您火山一般的热情、春风微雨一般的细致,绽发出喷泉奔腾般的智慧,交出您美丽的答卷。
一. 选择题1.小明到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旅游时,他两脚跨在本初子午线地标的两侧,张开双手表示东经和西经,此时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变化的规律是A.没有变化 B.度数减少 C.度数增大 D.变化无规律2.世界万物都在不断运动着,其中地球绕太阳不停地公转,它的周期是A.12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一年3.当你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时,你选择的导游图应当是A.比例尺尽可能小的地图 B.世界地图 C.中国地图 D.比例尺尽可能大的地图4.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
这一记载说明A.太行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升起来的 B.太行山今后将从陆地转变为海洋C.今天的海螺、海蚌是从陆地进入海洋的 D.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陆地上的5.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对人类活动最为有利的组合是A. ——晾晒衣服 B. ——体育锻炼 C. ——播种小麦 D. ——高空作业6.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集中居住形成了A.乡村 B.城市 C.家庭 D.聚落7.在欧洲人的餐桌上,常见的食品是A.米饭 B.牛排与奶酪 C.馒头 D.油条与豆浆8.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费国和废弃物排放国是A.美国 B.澳大利亚 C.加拿大 D.巴西9.读右“日本经济结构图”,关于日本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A.农业发达且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B.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 C.工业水平比较低 D.商业、建筑业占绝对优势10.下面是小飞同学在网上学习中收集到的一些精美图片,其中属于法国的是11.拉丁美洲的主要人种是A.黑种人 B.白种人 C.黄种人 D.混血种人12.从海陆位置来看,以下国家同我国相似,都具有海陆兼备特征的是A.蒙古 B.日本 C.英国 D.印度13.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既沟通了东西交通,又产生了巨大水能,这是因为A.山区面积广大 B.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地形复杂多样 D.山脉纵横交错,大致呈网格状分布14.诗歌《敕勒歌》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以下哪个地形区的景色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华北平原15.下列几个省区的名称,排序和图序相符的是A.①湖北省 ②广东省 ③云南省 B.①广东省 ②云南省 ③湖北省 C.①广东省 ②湖北省 ③云南省 D.①云南省 ②湖北省 ③广东省16.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耕地 B.石油 C.水能 D.太阳能17.今年放寒假的时候,小明去了哈尔滨滑雪,小刘则去了海南岛领略海岛风情,下面是他们拍摄的两幅照片,你认为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的影响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地势的影响18.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下面不合适的行为是A.在西藏建立水产品加工基地 B.在内蒙古建立皮毛、乳制品加工厂 C.在黑龙江省建立豆制品加工基地 D.在山东大力开展海洋水产养殖19.下列地理景观与其对应的地区搭配,正确的是A.水乡——华北平原 B.茶园——山东丘陵 C.林海雪原——大兴安岭 D.沙滩椰林——西双版纳20.下面关于台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 B.最高山峰是黄岗山 C.经济以“进口-加工-出口”型为主 D.居民的祖籍以福建为主二、读图综合题(有8大题,共计60分)21.学会探索(6分):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现在,科学家不仅精确的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而且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在上面划分了经线、纬线,利用经纬网来确定地球表面的任一点的位置。
请读下图完成要求:(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其平均半径为千米。
图中字母A表示_____;字母B表示_______。
(2)请根据图提出两个问题,只提问,不必回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学会看图: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