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养殖什么好养又赚钱,养殖营业执照怎么办理,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请教
建设冷水鱼养殖场,首先要选择符合养殖条件的地点,选场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养殖场的生产能力、生产效率以及经济效益,是养殖成败的关键。
所以,在选择地点时应考虑下述几个基本条件:(1) 水温常年水温变化幅度在5~20°C范围内,水量变化幅度小,基本稳定。
(2) 水源一般来讲,山涧溪流、涌泉水、地下井水、水库底排水、清澈无污染的河水可作为养殖用水。
在建场时要根据周年平均水量状况进行规划设计。
从养殖水源看,涌泉水最为理想,这是由于涌泉水清澈洁净、无污染、冬暖夏冷、周年温差变化小。
这种水既适用于成鱼养殖,又适用于孵化和苗种培育,所以历来养殖场的建设和选点,首先选择的都是涌泉水源。
涌泉水可分为流水和涌泉,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形成山涧溪流的长年不断的水源。
目前养殖场使用的水源多为这种水。
地下水也是养殖的好水源,水温恒定,悬浮物少, 水质较稳定,但水中溶氧量低,在使用地下水时需要有 个曝气过程,通过曝气,可以增加水中的溶氧量,又能 使水中的氮气等有害气体得到散发。
使用地下水都需用 机械提水,这就给养鱼增加了成本。
利用水库的排放水养殖,是值得提倡的养殖方式, 既提高了水库水的利用率,又增加了经济效益。
水库底 排水水温比较恒定,尤其是冷凉的贫营养型水库,只要 水温常年保持在5~20°C,一般养殖效果好。
在利用此 水养殖时,需设拦鱼栅,防止野杂鱼等混入。
另外,水 库中的病原体往往会带入养殖池中,这就需要加强鱼病 的防治工作。
有些地方利用河水养殖,如果水温适宜,不污染的 河水也可以进行成鱼的放养。
但河水不稳定,一是水温 随季节变化幅度大,一般的河水在夏季高温期可达到 23~24°C,甚至会更高;二是水质易变化,无法控制, 农药、污物的流人,容易引发鱼病;另外,一般的河水 到冬季都结冰,冬季的河水无法进行养鱼。
如能将涌泉 水同河水混合使用,则比较理想;特别是一些水温低的 涌泉水,通过注入温度较高的河水,使水温达到冷水鱼 的最适生长水温。
在利用河水养殖时要特别警惕水质污 染问题,要杜绝农业排放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含 有害成分的水混入。
发现这样的水要坚决避免使用。
当 水中pH在6. 5以下或8. 0以上时,说明水中溶解有不良成分,此时即应提高警偈。
(3) 溶解氧在相同的水量下,水中溶解氧量越多, 词养量越多,理想的水中溶氧量不少于10毫克升,溶氧 的饱和度达到70%~80%为好,否则在养殖期间要采取 跌水增氧或以机械增氧,这样势必要增加生产成本。
(4) 其他条件兴建养殖场除对水的要求外,还应 考虑到交通是否方便、有无电源、有无建场的场地、占 地成本费等因素。
总之,在建场之前,要充分掌握水量、水温的周年 变化情况,特别要注意夏季最高水温、冬季最低水温状 况,注意观察丰水季节的水流量和枯水季节的水流量, 了解有无洪水期,并要了解水中的溶解氧含量、酸碱度 及钙、镁硬度等。
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论证,在设计时 要注意养殖水达到自灌自排。
怎样养殖冷水鱼
1.选择良好的水源,保障适宜的水温 冷水鱼养殖的品种为鲑鳟鱼和鲟鱼两大类,它们原始生活环境分别为山涧溪流和江河,自然水域水质良好,水温低。
因此在冷水鱼养殖选择水源时要选择泉水和水质清新的河水,水温10℃~18℃为宜。
以水温较高的河水为水源的养殖场夏季可补充部分地下水降低水温。
2.建设符合健康养殖需求的渔池结构 冷水鱼养殖池以长方形、四角圆钝的结构为佳,没有死角,走水合理,鱼可在全池均匀分布,渔池宽4米,长不超过15米为好。
渔池排水口设置一层拦鱼栅两层闸板,采用倒虹吸式排水,这样有利于底部污物排出,渔池供水应采用并联供水方式减少鱼体发病交叉感染机会。
渔池供水条件不好,采用串联渔池供水的应在排水口下方设沉淀池减少残饵鱼粪等代谢物对下方池鱼的危害。
3.实行科学合理的放养和投喂冷水鱼放养密度虽然可以随水交换量、溶氧量增加而加大,但放养密度在16千克/立方米以上时,由于鱼体代谢产生的代谢物将使水体中硫化氢、氨氮、硝酸氮、亚硝酸氮等水化指标上升,鱼体会感到生理上的不适,鱼体生长缓慢,抵御疾病能力将会降低。
因此,冷水鱼放养应保持在10千克~14千克/立方米范围内,这样既可充分利用水体又可提高鱼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在鱼类饲养过程中必须保证饵料成份的营养平衡和品质质量,要注意饵料投喂量的掌握,投饵量不足会造成饥饿,鱼成长参差不齐,易导致寄生性疾病发生;喂饵太多易发生残饵污染,增加氧气的消耗量及各种传染病发生机会。
必须根据水温、鱼体状况、溶氧等因素科学合理地投喂。
并且要注意饵料粒径与鱼体规格相适应,一般饵料粒径为所喂鱼口裂2/3为佳。
4.保持健康的鱼类生态环境减少鱼病发生 冷水鱼健康养殖是一项生态综合工程,保持良好鱼类生态环境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因此,冷水鱼健康养殖要做好渔池周边环境条件的改善和保持,减少周围环境对渔业生态的不良影响。
随时注意入水口有无落叶杂物流入,定期清洗池底(每周1次)防止残饵、粪便等污物的累积与藻类杂菌的孳生;饵料投喂前要过筛,筛出碎料粉,减少饵料对水环境的污染和对鱼类鳃部附着的危害;水源不足、池水水温高时,可利用增氧设备和补充地下水增加水中溶氧降低水温;对于重复利用的养殖流水可在渔池入水口处安装UV-C紫外线水体消毒杀菌设备,减少水中微生物菌群总数,避免鱼病交叉感染。
5.增加鱼体营养提高鱼类对疾病的抵抗力 冷水鱼健康养殖在保证饵料营养平衡与品质的基础上增加鱼体营养,可提高鱼类对疾病的抵抗力,因此,投喂适量营养饵料是健康养殖的必要手段之一。
①投喂无机盐营养饵将250克无机盐用水溶解后拌50千克饵料,投喂给经过长途运输和体表损伤的鱼种、成鱼。
可调节鱼体渗透压使体液移动储留正常,促进皮肤黏膜生长,加快伤口愈合。
②投喂Vc与蜂蜜营养饵将Vc10克加水溶解后和1千克蜂蜜搅匀拌100千克饵料,每10天投喂一次,可增加鱼体对蛋白质和脂肪的利用促进生长和骨骼发育。
③投喂Ve与食用油营养饵将 Ve5克与1千克油搅匀拌100千克饵料每周投喂1次,可增加鱼体对蛋白质和脂肪的利用增强鱼体抗贫血功能。
6.做好新品种引进的考察,严格检验检疫 引种时要充分认识新品种跨地区的风险,要求对引进的新品种实地考察,从无病区引种,并按要求严格检疫,引进后依照有关规定进行监督。
成鱼养殖企业购买种苗时除要实行严格的检疫和复检工作外,在购种时应遵循同一场地苗种原则,避免苗种携带的鱼病交叉感染。
7.采用正确的施药方法,做好鱼病防治 冷水鱼健康养殖在鱼病防治中除了对症下药、药量准确外,正确的施药方法是极为重要的。
鱼病防治用药分体外用药和体内用药两大类,体外用药施药方法有蘸、浸、泡,体内用药施药方法为投喂药饵。
蘸所用药物具有强烈刺激性,浓度高,一般(20~50)*10E-6,治疗体表损伤、细菌性和寄生虫性疾病。
适用于规格较小或经过长途运输的鱼种,要求将鱼放入药液中瞬间拿出。
例如:用50*10E-6的碘酊为鱼种消毒。
浸所用药物有一定刺激性,浓度较高,一般(10~15)*10E-6,治疗寄生虫性疾病、预防细菌性疾病。
适用于养殖中分池操作时,要求将分池鱼放入药液中10分钟左右捞出。
例如:用25*10E-6福尔马林溶液浸洗治疗小瓜虫病。
泡所用药物在一定浓度条件下维持相对长的时间,一般浓度5*10E-6以下1个小时左右,治疗细菌性疾病,顽固性寄生虫和病毒性疾病。
要求适当降低水体交换量及水位,在渔池上方入水口处均匀泼酒药液,然后采用滴流管定量将药剂慢慢加入进水口中维持池中药液浓度一段时间。
例如:用苯扎澳铵消毒剂2*10E-6治疗细菌性烂鳃病。
投喂药饵所用药物有中草药、抗生素、碘制剂等。
怎样养殖冷水鱼
1.选择良好的水源,保障适宜的水温 冷水鱼养殖的品种为鲑鳟鱼和鲟鱼两大类,它们原始生活环境分别为山涧溪流和江河,自然水域水质良好,水温低。
因此在冷水鱼养殖选择水源时要选择泉水和水质清新的河水,水温10℃~18℃为宜。
以水温较高的河水为水源的养殖场夏季可补充部分地下水降低水温。
2.建设符合健康养殖需求的渔池结构 冷水鱼养殖池以长方形、四角圆钝的结构为佳,没有死角,走水合理,鱼可在全池均匀分布,渔池宽4米,长不超过15米为好。
渔池排水口设置一层拦鱼栅两层闸板,采用倒虹吸式排水,这样有利于底部污物排出,渔池供水应采用并联供水方式减少鱼体发病交叉感染机会。
渔池供水条件不好,采用串联渔池供水的应在排水口下方设沉淀池减少残饵鱼粪等代谢物对下方池鱼的危害。
3.实行科学合理的放养和投喂冷水鱼放养密度虽然可以随水交换量、溶氧量增加而加大,但放养密度在16千克/立方米以上时,由于鱼体代谢产生的代谢物将使水体中硫化氢、氨氮、硝酸氮、亚硝酸氮等水化指标上升,鱼体会感到生理上的不适,鱼体生长缓慢,抵御疾病能力将会降低。
因此,冷水鱼放养应保持在10千克~14千克/立方米范围内,这样既可充分利用水体又可提高鱼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在鱼类饲养过程中必须保证饵料成份的营养平衡和品质质量,要注意饵料投喂量的掌握,投饵量不足会造成饥饿,鱼成长参差不齐,易导致寄生性疾病发生;喂饵太多易发生残饵污染,增加氧气的消耗量及各种传染病发生机会。
必须根据水温、鱼体状况、溶氧等因素科学合理地投喂。
并且要注意饵料粒径与鱼体规格相适应,一般饵料粒径为所喂鱼口裂2/3为佳。
4.保持健康的鱼类生态环境减少鱼病发生 冷水鱼健康养殖是一项生态综合工程,保持良好鱼类生态环境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因此,冷水鱼健康养殖要做好渔池周边环境条件的改善和保持,减少周围环境对渔业生态的不良影响。
随时注意入水口有无落叶杂物流入,定期清洗池底(每周1次)防止残饵、粪便等污物的累积与藻类杂菌的孳生;饵料投喂前要过筛,筛出碎料粉,减少饵料对水环境的污染和对鱼类鳃部附着的危害;水源不足、池水水温高时,可利用增氧设备和补充地下水增加水中溶氧降低水温;对于重复利用的养殖流水可在渔池入水口处安装UV-C紫外线水体消毒杀菌设备,减少水中微生物菌群总数,避免鱼病交叉感染。
5.增加鱼体营养提高鱼类对疾病的抵抗力 冷水鱼健康养殖在保证饵料营养平衡与品质的基础上增加鱼体营养,可提高鱼类对疾病的抵抗力,因此,投喂适量营养饵料是健康养殖的必要手段之一。
①投喂无机盐营养饵将250克无机盐用水溶解后拌50千克饵料,投喂给经过长途运输和体表损伤的鱼种、成鱼。
可调节鱼体渗透压使体液移动储留正常,促进皮肤黏膜生长,加快伤口愈合。
②投喂Vc与蜂蜜营养饵将Vc10克加水溶解后和1千克蜂蜜搅匀拌100千克饵料,每10天投喂一次,可增加鱼体对蛋白质和脂肪的利用促进生长和骨骼发育。
③投喂Ve与食用油营养饵将 Ve5克与1千克油搅匀拌100千克饵料每周投喂1次,可增加鱼体对蛋白质和脂肪的利用增强鱼体抗贫血功能。
6.做好新品种引进的考察,严格检验检疫 引种时要充分认识新品种跨地区的风险,要求对引进的新品种实地考察,从无病区引种,并按要求严格检疫,引进后依照有关规定进行监督。
成鱼养殖企业购买种苗时除要实行严格的检疫和复检工作外,在购种时应遵循同一场地苗种原则,避免苗种携带的鱼病交叉感染。
7.采用正确的施药方法,做好鱼病防治 冷水鱼健康养殖在鱼病防治中除了对症下药、药量准确外,正确的施药方法是极为重要的。
鱼病防治用药分体外用药和体内用药两大类,体外用药施药方法有蘸、浸、泡,体内用药施药方法为投喂药饵。
蘸所用药物具有强烈刺激性,浓度高,一般(20~50)*10E-6,治疗体表损伤、细菌性和寄生虫性疾病。
适用于规格较小或经过长途运输的鱼种,要求将鱼放入药液中瞬间拿出。
例如:用50*10E-6的碘酊为鱼种消毒。
浸所用药物有一定刺激性,浓度较高,一般(10~15)*10E-6,治疗寄生虫性疾病、预防细菌性疾病。
适用于养殖中分池操作时,要求将分池鱼放入药液中10分钟左右捞出。
例如:用25*10E-6福尔马林溶液浸洗治疗小瓜虫病。
泡所用药物在一定浓度条件下维持相对长的时间,一般浓度5*10E-6以下1个小时左右,治疗细菌性疾病,顽固性寄生虫和病毒性疾病。
要求适当降低水体交换量及水位,在渔池上方入水口处均匀泼酒药液,然后采用滴流管定量将药剂慢慢加入进水口中维持池中药液浓度一段时间。
例如:用苯扎澳铵消毒剂2*10E-6治疗细菌性烂鳃病。
投喂药饵所用药物有中草药、抗生素、碘制剂等。
冷水鱼养殖技术目前我国技术成熟的养殖冷水鱼的种类及方法
冷水鱼品种的来源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和引进培育优质虹鳟品种,如三倍体虹鳟、全雌虹鳟、道氏虹鳟、硬头鳟、金鳟等。
二是引进国外新冷水品种:如大西洋鲑、银鲑、白点鲑、山女鳟等。
三是开发我国土著冷水鱼种类养殖如红点鲑、细鳞鱼、哲罗鱼等等。
虹鳟:肉质鲜嫩,刺少、味美,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适养水温8℃-18℃。
金鳟:全身终生呈金黄色或黄色,腹部色泽稍浅,故得名金鳟。
喜栖息于清澈、水温较低、容氧量较多、流量充沛的水域中,正常生长上限温度为22℃,没有明显的下限温度。
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食用价值高,是集观赏、垂钓、美食于一身的优良品种。
硬头鳟:可在水温0.6℃-20℃的水域中生存,最适生长水温为10℃-18℃,要求水质清洁、水量充沛,氧气充足,溶解氧6毫克/升以上。
通过技术手段,可在淡水中完全生长。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能很好地适应和摄取人工投喂的全价配合饲料。
抢食凶猛,生长速度快,易于饲养管理。
大西洋鲑:其体形较虹鳟瘦长,体色银白,背部棕色或绿色,体侧布满黑色斑点。
肉质鲜美,肉色橘红,是鲑科鱼类中的大型鱼类之一。
银鲑:现可以在淡水中实现集约化养殖,银鲑体形与大西洋鲑相同,体色银白,无大的斑点。
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肉色橘红,营养和保健价值高,生长速度快。
饲养食用冷水鱼要怎样投喂?
配合饲料投喂分人工手撒和自动投饲器两种。
我国目前养殖场都是用手工投喂,可根据鱼的摄食状况灵活掌握投喂量。
自动投饲器具有省工、省力、劳动效率高的特点,适合大规模生产场家使用。
投饲时要防止给饲过量或给饲不足,要根据气候、水温、鱼的摄食状况适当掌握,要防止因给饲过多导致水质污染。
通常日投喂两次。
根据鱼的规格和水温确定日给饲量。
投喂时要耐心细致,方法得当。
投喂时每次投饲应一点一点地按一定频率把饲料投入水中,切勿把饲料一次投到水中,这样会造成饲料溶失。
对鲑鳟鱼研究发现投喂开始时摄食量大,之后迅速减少,甚至停食。
所以,鲑鳟鱼每次投喂的持续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过长饲料会沉人水底散失,饲料利用率低;过短大部分鱼尚未达八成饱。
鲑鳟鱼每次投饲持续时间应在15~20分钟之间。
怎么在鱼缸里养冷水鱼
下一块沉木,沉木先拿温水泡两天,然后下缸,之后可以在沉木上来点金丝水草,或者其他的草都行,而且可以在缸底铺沙,在沙上种上水草。
养殖冷水鱼 1.选择良好的水源,保障适宜的水温 冷水鱼养殖的品种为鲑鳟鱼和鲟鱼两大类,它们原始生活环境分别为山涧溪流和江河,自然水域水质良好,水温低。
因此在冷水鱼养殖选择水源时要选择泉水和水质清新的河水,水温10℃~18℃为宜。
以水温较高的河水为水源的养殖场夏季可补充部分地下水降低水温。
2.建设符合健康养殖需求的渔池结构 冷水鱼养殖池以长方形、四角圆钝的结构为佳,没有死角,走水合理,鱼可在全池均匀分布,渔池宽4米,长不超过15米为好。
渔池排水口设置一层拦鱼栅两层闸板,采用倒虹吸式排水,这样有利于底部污物排出,渔池供水应采用并联供水方式减少鱼体发病交叉感染机会。
渔池供水条件不好,采用串联渔池供水的应在排水口下方设沉淀池减少残饵鱼粪等代谢物对下方池鱼的危害。
3.实行科学合理的放养和投喂冷水鱼放养密度虽然可以随水交换量、溶氧量增加而加大,但放养密度在16千克/立方米以上时,由于鱼体代谢产生的代谢物将使水体中硫化氢、氨氮、硝酸氮、亚硝酸氮等水化指标上升,鱼体会感到生理上的不适,鱼体生长缓慢,抵御疾病能力将会降低。
因此,冷水鱼放养应保持在10千克~14千克/立方米范围内,这样既可充分利用水体又可提高鱼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在鱼类饲养过程中必须保证饵料成份的营养平衡和品质质量,要注意饵料投喂量的掌握,投饵量不足会造成饥饿,鱼成长参差不齐,易导致寄生性疾病发生;喂饵太多易发生残饵污染,增加氧气的消耗量及各种传染病发生机会。
必须根据水温、鱼体状况、溶氧等因素科学合理地投喂。
并且要注意饵料粒径与鱼体规格相适应,一般饵料粒径为所喂鱼口裂2/3为佳。
4.保持健康的鱼类生态环境减少鱼病发生 冷水鱼健康养殖是一项生态综合工程,保持良好鱼类生态环境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因此,冷水鱼健康养殖要做好渔池周边环境条件的改善和保持,减少周围环境对渔业生态的不良影响。
随时注意入水口有无落叶杂物流入,定期清洗池底(每周1次)防止残饵、粪便等污物的累积与藻类杂菌的孳生;饵料投喂前要过筛,筛出碎料粉,减少饵料对水环境的污染和对鱼类鳃部附着的危害;水源不足、池水水温高时,可利用增氧设备和补充地下水增加水中溶氧降低水温;对于重复利用的养殖流水可在渔池入水口处安装UV-C紫外线水体消毒杀菌设备,减少水中微生物菌群总数,避免鱼病交叉感染。
5.增加鱼体营养提高鱼类对疾病的抵抗力 冷水鱼健康养殖在保证饵料营养平衡与品质的基础上增加鱼体营养,可提高鱼类对疾病的抵抗力,因此,投喂适量营养饵料是健康养殖的必要手段之一。
①投喂无机盐营养饵将250克无机盐用水溶解后拌50千克饵料,投喂给经过长途运输和体表损伤的鱼种、成鱼。
可调节鱼体渗透压使体液移动储留正常,促进皮肤黏膜生长,加快伤口愈合。
②投喂Vc与蜂蜜营养饵将Vc10克加水溶解后和1千克蜂蜜搅匀拌100千克饵料,每10天投喂一次,可增加鱼体对蛋白质和脂肪的利用促进生长和骨骼发育。
③投喂Ve与食用油营养饵将 Ve5克与1千克油搅匀拌100千克饵料每周投喂1次,可增加鱼体对蛋白质和脂肪的利用增强鱼体抗贫血功能。
6.做好新品种引进的考察,严格检验检疫 引种时要充分认识新品种跨地区的风险,要求对引进的新品种实地考察,从无病区引种,并按要求严格检疫,引进后依照有关规定进行监督。
成鱼养殖企业购买种苗时除要实行严格的检疫和复检工作外,在购种时应遵循同一场地苗种原则,避免苗种携带的鱼病交叉感染。
7.采用正确的施药方法,做好鱼病防治 冷水鱼健康养殖在鱼病防治中除了对症下药、药量准确外,正确的施药方法是极为重要的。
鱼病防治用药分体外用药和体内用药两大类,体外用药施药方法有蘸、浸、泡,体内用药施药方法为投喂药饵。
蘸所用药物具有强烈刺激性,浓度高,一般(20~50)*10E-6,治疗体表损伤、细菌性和寄生虫性疾病。
适用于规格较小或经过长途运输的鱼种,要求将鱼放入药液中瞬间拿出。
例如:用50*10E-6的碘酊为鱼种消毒。
浸所用药物有一定刺激性,浓度较高,一般(10~15)*10E-6,治疗寄生虫性疾病、预防细菌性疾病。
适用于养殖中分池操作时,要求将分池鱼放入药液中10分钟左右捞出。
例如:用25*10E-6福尔马林溶液浸洗治疗小瓜虫病。
泡所用药物在一定浓度条件下维持相对长的时间,一般浓度5*10E-6以下1个小时左右,治疗细菌性疾病,顽固性寄生虫和病毒性疾病。
要求适当降低水体交换量及水位,在渔池上方入水口处均匀泼酒药液,然后采用滴流管定量将药剂慢慢加入进水口中维持池中药液浓度一段时间。
例如:用苯扎澳铵消毒剂2*10E-6治疗细菌性烂鳃病。
投喂药饵所用药物有中草药、抗生素、碘制剂等。
冷水鱼好养还是热水鱼好养??
冷水鱼,就是金鱼锦鲤之类的,这类鱼都非常好养。
只要一般的自来水,每周换水就可以。
你可以从便宜的入手,以后逐渐养好的锦鲤。
热带鱼,可以先养“中国斗鱼”,其中又以“蓝叉”最好养~自来水养殖,不用加温。
现在夏天,也可以养孔雀鱼,夏天养孔雀比较容易繁殖。
但是孔雀属于上层鱼,平视鱼缸的时候,几乎看不到他们~ 热带鱼对温度要求高点还好养,保持好温度卫生还是挺容易的。
冷水鱼在低温时容易生寄生虫水霉病什么的挺讨厌一般的鱼缸里面,可以放一只清道夫,他们喜欢吃散落在底层的鱼食,能保持鱼缸干净。
养鱼的水一定要至少太阳下面晒3个小时哦~ 鱼饲料,不要买那种红色绿色的小颗粒,那种饲料对鱼不好 。
还是要买干净的瓶装饲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