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养殖什么好养又赚钱,养殖营业执照怎么办理,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养殖种植专业找人投资
一、怎样人工养殖蟾蜍1、 建场:养殖场地四周建立一至一点五米高的围墙,里面可设养殖池、 产卵池和孵化池。
饲养池周围要有草坪或菜地,供蟾蜍捕食栖息;场地中要安装照明灯,夜晚引虫类供其捕食。
2 、繁殖:蟾蜍为卵生,繁殖能力较强。
每年当水温为十摄氏度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在百分之九十时产卵,每个雌体一次产卵量为五千枚左右,卵一般成双行地排列在管状的胶质卵带内,卵带缠绕于水草上。
可将卵带放在孵化池中进行人工孵化。
孵化时水温保持在十摄氏度以上,并随时调节水深,控制水温。
遇寒流暴风雨等恶劣天气,可用塑料膜盖保温。
3、管理: 养殖蟾蜍,要根据它的不同发育阶段分池分群饲喂,保持充足的饵料。
幼蟾蜍的饵料是浮游生物,可将猪牛粪、蔬菜下脚料、屠宰场和食品厂的废弃物以及糠麸等投入池中,培植浮游生物;成蟾蜍主要以昆虫为食,可在养殖场内种植各种植物和夜间用灯光引诱昆虫,还可养殖场内堆积厩肥以孳生虫子为其提供食料。
二、怎样采集加工蟾酥1、 制酥夹:酥夹可到药材公司购置铜、铝质夹、也可自制竹夹,选取一段二十厘米长,直径五至七厘米的优质竹筒,劈成两半,在两半的同一边,用合页连接起来(铁质合页要安在竹筒外侧),再在外侧装一根拉簧,用手一握即合成筒状,手松开时,由于拉簧的拉力作用,竹筒又分成两半,这样取酥夹就做好了。
2、采集:取酥时间是每年麦收到晚秋,网捕或抓捕,然后集中取酥。
取酥时,先洗 净蟾蜍身上的泥土,凉干水分,再用酥夹夹住耳后腺,适当用力一挤,就会有白色奖液喷射到酥夹内壁上,用力不要过大,否则会造成出血,污染蟾酥使之外观品质下降,酥夹边缘过于锐利也常会引起出血,可将酥夹边缘的棱角适当打磨。
蟾蜍的左、右耳后的腺取酥完毕后,将蟾蜍放掉仍能正常生长,一般要将其放在距水塘五十米以外的田间、草坪处,切忌马上放入水中,以免伤口感染化脓而死。
有坑塘的果园、菜田,也可人工放养蟾蜍,养采结合,这样既可利用蟾蜍消灭害虫,也可采集蟾酥增加收入。
3、加工:取酥过程中,当附着在酥夹内壁上的呈胶冻状的酥浆有二十至三十克左右时,用竹片将酥浆刮成一团,在手指上沾些唾液,象捏面团似反复捏取,将酥浆团中的硬皮、硬块捏开,成均质状,再捏成直径五厘米左右的圆饼形,放在白布上阴干。
在取酥、加工及晾干过程中,酥浆不能与铁器接触,否则会变黑而影响品质。
当酥浆阴干至棕褐色或红棕色或红棕色半透明样时,即成为名贵中药蟾酥了。
关于蟾蜍脱衣技术问题蟾蜍脱衣其实并不复杂,任何人可在1-2 小时内便可学会,关键的是要掌握科学方法。
首先要选择成年、体健的蟾蜍,一般要求重量达80克以上四肢齐全,腹部、肢部无明显脱衣花纹。
其次在捕捉蟾蜍时应注意点:捕捉来的蟾蜍应散放,不宜长时间闷在袋子等物品中,对脱衣的蟾蜍不要喂任何食物,应保持养殖场池地面温度,做到每天喷二次水。
蟾蜍脱衣要有一个合适的气候环境,一般气温在20℃左右最为合适,因此4月到10 月底为蟾蜍脱衣的最佳期。
脱衣可选择室内进行,也采取人工加温的办法。
提醒:目前已有少数人利用人们发财心切的心理,以传授技术、回收蟾衣为诱饵,诈骗钱财、坑害于人,敬请有关人员注意识别,莫要上当。
蟾蜍养殖可行性报告
前景广阔的新型养殖业。
二、蟾蜍养殖效益分析 蟾蜍俗名癞蛤蟆、保水良好但偏瘦的稻田作养殖场。
养殖场要用砖砌筑1.5米高的围墙,也可用薄膜或纱网作围墙,还可用铁丝或小山编制而成,以防蟾蜍逃遁。
稻田进口宜用塑料纱网作水闸,以拦阴蝌蚪外逃。
二、引种在养殖量很小的情况下,种蟾主要靠捕捉。
成体蟾蜍多在3月底或4月上旬陆续离开冬眠洞穴,缓缓爬出水域。
蟾蜍喜温暖、阴暗、潮湿的环境,通常白天栖息在沟边的草丛、土穴之中,或者屋后的砖瓦、石孔等阴暗潮湿之地,一般不易找到。
下雨天或雨后,在河边的空地上或田园小路旁,往往很容易捕捉到。
春耕时节,在油菜地、绿肥地里以及秧田的小路上出现的蟾蜍也较多,这时可大量捕捉。
在天气温暖、风静的夜晚,是捕捉蟾蜍的最好时期。
每天傍晚天黑后2小时左右直到次日天亮,蟾蜍出来捕食昆虫,随时都可捉到蟾蜍,这时候蟾蜍最多的地方是房前屋后的空地上,尤其每晚半夜更活跃,有时几个小时就可捉到几十斤至几百斤的蟾蜍。
捕捉方法是,用较宽的竹夹轻轻夹住蟾蜍,装入竹篓或留有缝隙的木箱内,不要装入塑料袋闭容器中,以防闷死。
晚上捕捉,可用三节电池的手电筒强光照射着蟾蜍,它就不会轻易跑掉。
由于蟾蜍肢较短,跳跃能力差,一般都是缓慢爬行,因此只要发现,捕捉是很容易的,种蟾雌雄搭配比例,一般以3雌1雄为宜。
受精率可达90%以上。
放养密度每平方米1-2对。
三、饲养蟾蜍的食料主要是昆虫,小型昆虫有粘虫、蚂蚁、蚜虫、蚊虫、蝽象、金龟子、象鼻虫、小地老虎、甲虫等;大型昆虫如蝼帖,大青叶蝉等。
人工饲养可用黑光灯诱虫或人工捕虫解决其饲种问题。
此外,繁殖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也可解决蟾蜍的主食,也将猪、牛、人粪尿、蔬菜下脚料、厨房废水、屠宰场和食品厂的废弃物、肥水或糠等投入繁殖和饲养田内,以培养水质,促进藻类和浮游生物生长。
还可以人工捕捉和打捞蝇粗,以满足其食用。
四、繁殖每年2月底至3月,水温在11~15℃时,中华大蟾蜍即交配产卵,从冬眠中苏醒的蟾蜍,一般黄昏多集中在水塘岸边或水生植物及漂浮物上,雄体时而呜叫,时而移动身体,寻找雌体,雌体闻声而至。
蟾蜍的繁殖能力很强,一只成年蟾蜍一年可产卵3-5千粒。
人工繁殖要及时采卵,并将采得的卵尽快从水桶中放到饲养池塘或水田繁殖基地,以免堆积太久而闷死。
放卵密度,一般每亩放500个卵带,每带平均2600粒卵,即每亩放卵130万粒左右。
在水温18-24℃的条件下,受精卵经过3昼夜即可孵化成小蝌蚪,刚孵出的小蝌蚪,体形似鱼,有尾和外鳃。
待蝌蚪开口后,即可用煮热的蛋黄、馒头渣和菜叶等混合喂养。
大约经过一个月后,可见到蝌蚪先出后肢,前肢芽被鳃盖隐盖住,从外形观察则不明显,后肢发育完备后,尾开始萎缩前出现前肢,蝌蚪内鳃逐渐萎缩,开始用肺呼吸,尾也逐渐变短而消失,背面出现疣状腺体,这就是经过变态后的幼蟾。
幼蟾以小昆虫为食,喂养与成体基本相同问:蟾蜍类中药材价值蟾衣【功能主治】 食道癌、肝癌、胃癌、肺癌、肠癌、鼻咽癌、宫颈癌、乳腺癌、淋巴癌、恶性肿瘤等。
临床有效率达95%以上。
蟾酥:【功能主治】解毒,止痛,消肿,强心。
用于恶性肿瘤,痈疽疔疮,咽喉肿痛,慢性骨髓炎,小儿疳积,心衰,风,虫牙痛。
蟾蜍:【功能主治】治疗恶性肿瘤,慢性气管炎,化毒,杀虫,定痛。
水肿,恶疮,强心利尿,水肿腹水,白喉。
蟾胆【功能主治】出处《吉林中草药》主治 “治气管炎。
”蟾舌【功能主治】《纲目拾遗》“拔疔。
”蟾肝【功能主治】痈疽疔毒,取(蟾蜍)肝敖之,数易亦愈。
”蟾头【功能主治】:小儿疳积,手足干瘦,腹胀筋起,鼻痒,晕沉多睡。
干蟾【功能主治】破结,消疳积、行水、解毒、杀虫、定痛。
用于疔疮,发背,阴疽瘰疠,水肿,恶疮,小儿疳积。
问:蟾衣药用的作用蟾蜍衣,简称蟾衣,又名蟾壳、蟾蜕,即由二栖动物类脱下之表皮衣,极薄一层,比糖衣还薄的,颜色似蟾蜍。
据上海科技出版社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中医学》载:蟾蜍,味腥、温,有毒。
归心经,具有解毒、止痛、开窍等功效。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编《癌症独特秘方》中载:蟾皮性味腥、凉、微毒,功能解毒、利水、消胀、主治各种肿癌。
1999年经上海交大量子医学检测,特别对癌症、肝硬化、糖尿病、疼痛诸症的治疗有效含量成份超8千量价上(凡有8千量价以上有免疫功能成份)。
华夏出版社《中华医药全典》中载:蟾衣毒较轻,主要用于疮疡肿毒及小儿疳积,现代常用治肿瘤。
远方出版社《中草药大全》中介绍,蟾衣可治癌、白血病、淋巴瘤等。
据民间应用调查,蟾衣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镇静、利尿、壮阳、抗感冒病毒的功效,并对肝腹水、癌症有显效,对乙肝大三阳、小三阳可转阴,还能迅速有效地增强体质和提高免疫功能,促进人本代谢自然平衡。
服法请遵医嘱。
一般服用蟾衣,可把蟾衣通过80℃以上烘干燥、消毒,然后碾成末即可服用。
也可加水煎汗服用。
因此,蟾衣有着利用开发的广阔前景。
问:我做蟾蜍养殖后采集出来的蟾衣卖到哪里去?答:吉林市昌邑区永发蟾蜍...
农村适合养殖蟾蜍吗?
蟾蜍药用价值:蟾蜍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经济动物。
其全身是宝,蟾酥、干蟾、蟾衣、蟾头、蟾舌、蟾肝、蟾胆等均为名贵药材。
市场广阔。
一只母蟾蜍每年可产卵3000科到5000科,经过人工饲养一年后每只蟾蜍可达75克重。
人工养殖蟾蜍采集蟾蜍制品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我们提倡在稻田、水库、池塘、菜园,荒地等场地养殖蟾蜍,以蟾治虫,以虫养蟾,可达到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可谓一举多得。
前景很好。
一只活蟾蜍每年的4月到10月可取蟾衣,每月至少可蜕衣两张,1000只蟾蜍6个月可产蟾衣12000张,按蟾衣单重0.3克计算,可产蟾衣3.6公斤,按整衣率80%,可产整张蟾衣2.88公斤,最低1万元/公斤,创值28800元;产薄衣0.72公斤,最低6千元/公斤,创值4320元,即1000只蟾蜍利用一年采集蟾衣可获利33120元。
如当地蟾蜍个体大,野生蟾蜍多效益将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