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养殖什么好养又赚钱,养殖营业执照怎么办理,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芦荟盆栽种植方法是什么样的?
盆栽时,先把盆土装上三分之二,把种苗放在盆中,把根系张开,然后装上余下的盆土,把种苗轻轻 提动一下,稍为压实盆土,以种苗不倒为准,然后浇少量的定根水,放在有遮荫的地方,待芦荟开始生长后,再移 到阳光处。
但夏天要防烈日,芦荟在幼苗时对阳光较敏感,要适当遮荫。
种植后,有的芦荟叶片会变色,这是芦荟 的缓苗期,当它开始正常生长后,叶色就会变好。
盆栽芦荟的养殖方法是什么?
芦荟是喜热畏寒的植物,它适宜生长在20℃左右的温度,温度低于零度即会受冻,10℃左右则生长停顿。
芦荟的养殖土壤应疏松,最好是沙性土,粘性黄泥的话可在其中加入一半的砂子,以促进疏松透气,有利排水。
芦荟喜欢阳光,如何长期放在不见天日的地方,它的生长会细小而瘦弱,芦荟的养殖过程中可适当施肥,促其生长旺盛。
1、土壤:养殖芦荟的盆土应具有排水、保水、透气和蓄肥的良好性能,排水透气性不良的土质会造成根部呼吸受阻,烂根坏死,但过多沙质的土壤往往造成水分和养分的流失,使芦荟生长不良。
常用的盆土配方是:腐殖质、园田壤土、河沙的比例为2:2:1,也可用木屑或熟煤灰代替河沙。
此外,盆土要求比较清洁卫生,栽植前可用必灭速等对土壤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2.选盆: 盆栽芦荟最好用泥盆,不宜用瓷盆和塑料盆,因为透气性差,易烂根。
用新盆前应用水浸透,否则上盆后浇水不易把盆渗透,半干半湿的盆壁会伤新根。
3、选苗:选苗也是芦荟养殖的关键,健壮的芦荟苗,应该是叶片短而厚实,颜色深绿,并带有四根以上自生根的。
4、上盆:上盆即载种到盆中,上盆应在春夏季进行,冬季不宜上盆,温度太低,不利于新根发生。
上盆前可在盆底先放一块碎瓦片,压在盆底的透水孔上,既能保持排水,又不会将盆土漏出。
上盆时,先把芦荟苗在盆中央放正,尽量让根系 舒展,填土覆盖根部后,再轻轻将苗向上提一提,并稍微压实,使根上下左右与盆土紧密接触,再将盆土加至与盆沿保持2~3厘米为止,注意尽量将苗扶正。
最后慢慢向盆内浇透水。
值得注意的是,刚上盆的芦荟不要让阳光直射,以免失水和养分过度消耗,宜放在半荫处养护,待苗生根以后才能多照阳光。
5、换盆:盆栽芦荟养殖一般1~2年就要换盆一次,每年春天4~5月和秋季9~10月进行换盆为好。
在换盆时要保持完好的土团,尽量不伤根系。
换盆以后,还需放在半阴处养护一段时间,在完全缓苗后再移到有阳光处养护。
6、温度:芦荟怕寒冷,因其原本长期生长在终年无霜的沙漠环境中。
在室温5度时时芦荟停止生长,零度时,生命过程会发生障碍,芦荟养殖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5℃,湿度应为45?5%。
7、浇水:芦荟被称为“旱不死的植物”,所以不浇少浇水一般影响不大,但如果土中积水,就会导致根烂淹死。
冬季里可15到20天浇一次水,可适当增加叶面喷水,尽量少浇水,保持盆土干燥;春季,一般5到7天浇一次水,浇水原则是不干不浇,浇则浇透;夏天,需要2到3天浇水一次,还应注意少受烈日暴晒,减少水分的损失;秋季的芦荟浇水方法基本与春季相似,同时要使盆土有干有湿。
在芦荟返青生根以前不宜多浇水,浇水的时间一般都以清晨和傍晚为好,水温以接近盆土温度为佳,切记盆栽芦荟,宁干勿湿。
8、日照:芦荟需要充分的阳光才能生长,除了初植的芦荟不宜晒太阳(养殖半个月左右的),只能在早上见见阳光外,其它时间可多晒太阳,晒得多才越生长得好。
9、肥料:要想养殖长得好,肥料是不可缺少的,芦荟可用氮磷钾及一些微量元素的肥料,而为了保证芦荟是绿色天然植物,可尽量使用发酵的有机肥,如饼肥、鸡粪、堆肥等。
10、越冬养护:如果将盆栽芦荟放在室内,一般都能安全越冬。
要牢记5℃是芦荟越冬的最低安全线,当温度在在5℃以上时,要采取一些相应的保暖措施。
冬季要尽量少浇水甚至不浇水,可适当进行叶面喷水,并尽量让盆栽芦荟多见阳光。
盆栽芦荟的养殖方法??
种植:家庭盆栽芦荟最好使用泥瓦盆,透气性好。
温度:温度和光照条件要适宜。
芦荟喜光,怕冷。
所以夏季要放在室外通风好,光照好的地方,冬季的话则要注意保温保暖,室内温度要达到5度以上即可。
土壤:栽培芦荟最好使用砂质土壤。
因为砂质土壤的透气性和排水性好,在砂质土壤里芦荟的生长是最好。
能加一些腐殖土作为肥料最好,如果没有也可以。
平常用一些淘米水浇灌就可以保证芦荟的营养了,不用刻意施肥,相反伏天施肥容易烂根。
浇水:芦荟盆里最好不要长期积水,土壤的湿度过高会导致根部缺氧而腐烂枯死。
平时只要一周浇水一次就可以了,冬季更要控制浇水量,否则芦荟易烂根。
换盆:芦荟换盆最好在春季,在养殖两年后应该换一个大一号的盆来养殖。
在换盆时要注意将烂根剔除,保留根部抓住的土壤。
用新土培好后要浇透水一次,保证土壤的水分。
繁殖:芦荟会在生长的过程中分根发芽,可以用小刀将新发出的嫩芽割下,用一个新的盆栽培即可。
栽培方法同上。
芦荟的养殖方法
芦荟在盆栽条件下被限制在狭小的盆里,适宜生长的盆土要有保肥效、保水排水、透气等功能,酸碱度适宜中性,常用来配制盆土的材料有田泥、园泥、腐殖质(发酵、堆沤过的落叶、稻草、木屑等)、河沙或媒灰。
配制的方法是:田(园)泥、腐殖质、河沙(或媒灰)分别是4:4:2,配制时根据本地的材料来源,在不影响盆土对肥、水、气的条件下,可以适当变动。
盆栽前,根据所栽的品种选择适合的花盆。
翠叶芦荟植株较大,种植一年半以上,叶片长50—80厘米,单叶重500克左右,花盆要大些,口径25—30厘米,中国芦荟和木立芦荟植株较小,花盆的口径在20厘米左右,也可种植时先用小的花盆,待芦荟植株长到与花盆不对称时再转栽到大的花盆。
盆栽时,先把盆土装上三分之二,把种苗放在盆中,把根系张开,然后装上余下的盆土,把种苗轻轻提动一下,稍为压实盆土,以种苗不倒为准,然后浇少量的定根水,放在有遮荫的地方,待芦荟开始生长后,再移到阳光处。
但夏天要防烈日,芦荟在幼苗时对阳光较敏感,要适当遮荫。
种植后,有的芦荟叶片会变色,这是芦荟的缓苗期,当它开始正常生长后,叶色就会变好。
日常护理一、浇水 芦荟盆土要保持湿润,水太多对芦荟的根系不利,因为芦荟有耐旱怕涝的特点,需要浇水时,沿盆边轻轻地浇但不要用力冲,以免盆土容易板结,影响盆土的透气性,当盆土出现板结时,要适时松土,深度1.5厘米左右。
二、施肥 芦荟在生长过程中,单靠盆土的养分是不够的,适当施肥才能满足生长需要,肥料以有机肥较好,如花生麸(饼),肥效好,而且清洁卫生。
施用前,用水充分浸泡发酵,再用水稀释浇施,如施化肥,以0.1%的浓度浇施,施肥的次数要根据芦荟的生长情况而定,如经常需要叶片利用的,次数要多一些,一个月左右施一次。
叶片的采摘芦荟叶片的采摘标准,以生长一年或12片叶以上采摘为宜,翠叶芦荟要生长一年半以上采摘较好,采摘的叶片要饱满、光滑、肉汁清澈透明,这样芦荟的各种成份含量高,利用效果好。
采摘时要由下而上,用小刀在叶片基部两边各切一道口,然后轻轻一掰,采摘的数量要使植株保持12片叶为基础。
芦荟的养殖方法盆栽芦荟怎么养才好?
芦荟具有着非常不错的美容功效,除此之外,芦荟还可以拿来作为药用,它泻火,解毒,化瘀,杀虫,强心活血,都说芦荟是一种很好养殖的植物,那么你知道芦荟的养殖方法都有哪些?盆栽芦荟怎么养才好? 1、浇水:芦荟盆土要保持湿润,水太多对芦荟的根系不利,因为芦荟有耐旱怕涝的特点,需要浇水时,沿盆边轻轻地浇但不要用力冲,以免盆土容易板结,影响盆土的透气性,当盆土出现板结时,要适时松土,深度1.5厘米左右。
2、施肥:芦荟在生长过程中,单靠盆土的养分是不够的,适当施肥才能满足生长需要,肥料以有机肥较好,如花生麸(饼),肥效好,而且清洁卫生。
施用前,用水充分浸泡发酵,再用水稀释浇施,如施化肥,以0.1%的浓度浇施,施肥的次数要根据芦荟的生长情况而定,如经常需要叶片利用的,次数要多一些,一个月左右施一次。
3、采摘:芦荟叶片的采摘标准,以生长一年或12片叶以上采摘为宜,翠叶芦荟要生长一年半以上采摘较好,采摘的叶片要饱满、光滑、肉汁清澈透明,这样芦荟的各种成份含量高,利用效果好。
采摘时要由下而上,用小刀在叶片基部两边各切一道口,然后轻轻一掰,采摘的数量要使植株保持12片叶为基础。
4、换盆:盆栽芦荟养殖一般1~2年就要换盆一次,每年春天4~5月和秋季9~10月进行换盆为好。
在换盆时要保持完好的土团,尽量不伤根系。
换盆以后,还需放在半阴处养护一段时间,在完全缓苗后再移到有阳光处养护。
5、日照:芦荟需要充分的阳光才能生长,除了初植的芦荟不宜晒太阳(养殖半个月左右的),只能在早上见见阳光外,其它时间可多晒太阳,晒得多才越生长得好。
6、肥料:要想养殖长得好,肥料是不可缺少的,芦荟可用氮磷钾及一些微量元素的肥料,而为了保证芦荟是绿色天然植物,可尽量使用发酵的有机肥,如饼肥、鸡粪、堆肥等。
7、越冬:如果将盆栽芦荟放在室内,一般都能安全越冬。
要牢记5℃是芦荟越冬的最低安全线,当温度在在5℃以上时,要采取一些相应的保暖措施。
冬季要尽量少浇水甚至不浇水,可适当进行叶面喷水,并尽量让盆栽芦荟多见阳光。
龙舌兰与芦荟的区别: 1、龙舌兰与芦荟的科属不同,龙舌兰是龙舌兰科、龙舌兰属。
芦荟是百合科、芦荟属。
2、龙舌兰与芦荟的叶子不同,龙舌兰的叶子虽然是肉质的,但是把它的叶子折断后里面有细线状的筋,不会流出汁液,看上去也不透明。
芦荟的叶子折断后无筋,并会流出黏性汁液,并且带有黄色,其肉质部分是晶莹透明的。
3、龙舌兰与芦荟的出叶的方式不同,龙舌兰是最外的一片叶子包着里面的叶子,呈圆锥形,一层一层往外长。
芦荟从小叶开始都是分开的,能清楚地看到最里面的叶子。
4、龙舌兰与芦荟的刺不同,龙舌兰叶子边缘有钩刺,硬而尖,叶的顶端有一个坚硬的暗褐色刺。
芦荟的刺没有前者硬,它的刺是向着两边生长的,而且是越向顶端刺越小。
5、龙舌兰与芦荟的花和果不同,龙舌兰的花序是圆锥形的、淡黄绿色,果是椭圆形或球形。
芦荟则是总状花序,自叶丛中抽生,小花密集,橙黄色并带有黄色斑点,花萼绿色,果是三角形的。
6、龙舌兰和芦荟植物形态相似,龙舌兰是有毒的,所以切不要误食。
芦荟品种除了少数几种如木立芦荟、上农大叶芦荟可以食用鲜叶外,大多数品种只是观赏植物,有些芦荟品种还是有毒的,误食后可能引起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芦荟的功效作用: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归肺、大肠经。
【功效】泻火,解毒,化瘀,杀虫。
主目赤,便秘,白浊,尿血,小儿惊痫,疳积,烧烫伤,妇女闭经,痔疮,疥疮,痈疖肿毒,跌打损伤。
芦荟的药用价值: 杀菌作用,抗炎作用,湿润美容作用,健胃下泄作用,强心活血作用,免疫和再生作用,免疫与抗肿瘤作用,解毒作用,抗衰老作用,镇痛、镇静作用,防晒作用。
完成 丢弃
芦荟的种植方法
我查了好多资料感觉这篇比较好,长点但是有用,耐心的看看对你会有帮助的。
芦荟喜欢生长在排水性能良好,不易板结的疏松土质中。
一般的土壤中可掺些沙砾灰渣,如能加入腐叶草灰等更好。
排水透气性不良的土质会造成根部呼吸受阻,烂根坏死,但过多沙质的土壤往往造成水分和养分的流失,使芦荟的生长不良。
芦荟怕寒冷。
如果低于0℃,就会冻伤。
在5℃左右停止生长,它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5℃~35℃,湿度为45%~85%。
利用大棚保温栽培将解决北方地区大面积栽种芦荟的越冬问题。
芦荟和所有植物一样,需要水分,但最怕积水。
在阴雨潮湿的季节或排水不好的情况下很容易叶片萎缩枝根腐烂以至死亡。
芦荟在15℃~35℃左右生长最快,我国3~10月份,大部分地区都符合这个温度。
这期间要加强管理,多次松土除 草,可促进土壤的通气性,加速转化土壤养分,促进根系发达,提高抗病能力,达到快速健康成长。
芦荟的种植方法 (-)简介 芦荟是百合科多年生多肉类植物,有500多种。
芦荟形状差别很大,千姿百态,花色、叶型各有特色,可适于各种不同的栽培目的,深受人们的喜爱。
芦荟的英文名为ALOE,来源于阿拉伯语ALLOEH,其意是“苦味”。
芦荟属中的一些种株型奇特,叶片肥厚,具有医疗、美容、保健等多种功能。
芦荟的药用范围很广,被称为“不需要医生”的植物,人们很早就知道它可以作为泻药及胃肠药来用,同时对于日常的伤害,如烫伤、刀伤等,是最适合拿来做应急处理的药物,长期以来,芦荟一直是深受民间喜爱及依赖的家庭常备药。
(二)芦荟的盆栽技术 1、配制芦荟盆土的常见天然材料 1)腐殖土:常用的腐殖土是通过搜集枯枝落叶经堆腐而成,从花鸟商店也可购到含有丰富有机质的腐殖土。
2)泥炭土:又称草炭土、泥煤,含氮量丰富,花鸟商店也可购到。
3)木屑土:保水性强,透气性差,呈中性。
利用木屑配制的培养土,效果好,根群发达,生长旺盛,质地也较轻。
2、选盆、上盆和换盆 1)选盆:花盆是芦荟盆栽中极为重要的器具,也是最基本的器具。
(不同类型的花盆有:泥瓦盆、紫砂盆、瓷盆、塑料盆。
) 2)上盆:将芦荟从地里或育苗容器内移出装入花盆的过程称为上盆,具体过程如下表: 表一 上盆二步曲 上盆前 在盆底先放一块碎瓦片,再填放盆土。
上盆时 先把种苗在盆中央放正,让根系舒展,再添加培养土,尽量将苗扶正。
最后,慢慢向盆内浇透水,放在半荫处养护。
(3)换盆:芦荟生命力极强,通过一段时间的生长,芦荟的根系就会布满全盆,盆土越来越少,将严重影响芦荟植株的进一步生长,这时需要把芦荟根团从原盆中脱出,更换一些新的营养土,换入一个更大的花盆中,这就是换盆。
换盆时间,以每年春天4----5月份和秋季9----10月份最为适宜。
具体过程如下表: 表二 换盆二重奏 换盆时小型花盆:先将盆中芦荟株头朝下,用一只手把住盆土,另一只手掌拍打盆的外壁,盆土和盆壁自动分开,然后连土带芦荟植株一起移入较大花盆中。
较大花盆:一只手不能托起,将带芦荟植株的大花盆在松软的地土,来回滚动,然后,一人棒往芦荟,另一人脱去旧盆,再将整个土团带芦荟植株移至更大一号的花盆。
3、管理和养护 1)浇水:芦荟比较耐干旱,是一种适宜盆栽的观叶植物,在一般情况下,十天半月不浇水,问题也不大,虽然影响芦荟正常的生长量,但不会引起干旱死亡。
相比之下,由于浇水过多,使盆土长期积水,芦荟根系因氧气不足而发育不良,最后发黑坏死和造成烂心死亡。
2)观察:不同季节与盆栽芦荟浇水的密切关系。
3)记录:如下表: 季节气 温 浇水次数 春季 15℃---25℃ 5---7天浇1次 夏季 气温高 2---3天浇1次,早晚可向叶面喷水1---2次 秋季 15℃---25℃ 5---7天浇1次 冬季 5℃---10℃ 15---20天浇1次 (4)施肥: 堆肥:利用各种植物的残枝落叶和有机废弃物,经微生物发酵堆沤而成的一种安全有机肥,养分丰富,肥效持久。
饼肥:即各种植物性的含油质果实经榨油后所剩下的油粕。
饼肥含氮量较高,容易为植物所吸收。
展开
怎么样种植芦荟盆栽芦荟的养殖方法
紫砂盆、瓷盆、塑料盆等,最适宜芦荟生长的盆栽基质酸碱度。
若选用新盆,放在阳光下晒干再用,选择合适的花盆栽种,颜色深绿,并带有四根以上的自生根。
何谓上盆.8~7。
此外,要求盆土比较清洁卫生、园田壤土、河沙的比例为2:2:1。
用木屑或熟煤灰代替河沙,其比例不变。
芦荟喜欢在中性环境下生长,健壮的芦荟苗,叶片短而厚实,根据个人爱好和审美情趣。
上盆是盆栽的开始,这道工序做得好坏,对后期盆栽芦荟的生长、发育关系密切:腐殖质、透气和蓄肥的良好性能。
常用的盆土配方是。
透气性好的泥瓦盆最适宜栽培芦荟,可用必灭速等进行土壤消 毒1、 盆土的配制盆土应具有排水、保水:将培育好的芦荟壮苗栽入花盆中的过程称为上盆,一般要求pH6,则应用水浸透,否则上盆后浇水不易把盆渗透,半干半湿的盆壁会伤新根。
如用旧花盆,则应把盆土残渣、青苔洗刷干净、灭菌处理。
2、 选盆从花盆的质地来分,有泥瓦盆.0,既能增加 盆体透气性,又能预防病虫害。
3、 盆土的上盆和换盆上盆前的选苗是重要关键...
盆栽芦荟怎么管理?
芦荟养殖管理要点:1、温度、光照芦荟多喜光照,最好放置于室外通风和光照好的地方,但在炎夏要适当遮光,冬季应放在高于5℃向阳的地方即可安全过冬。
2、浇水芦荟最怕长期积水,土壤过湿则因根部缺氧而腐烂枯死,平时向叶片喷雾或淋水,保持稍湿即可,待盆土过干时浇水。
冬季休眠期更要保持土壤干燥,否则在低温阴湿的环境下极易烂根烂叶。
3、土肥芦荟适应性广,但栽植土壤以沙质壤土为好,并确保证土壤疏松、肥沃、保水、透气。
一般采用腐叶土和粗砂各半再掺点腐熟的马粪、粪干,鸡鸭粪更好。
通常可以不施肥,生长期也可以施2—3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淘米水则生长更好,不宜施过浓的肥。
种子中国提醒您:伏天不宜施肥,以免烂根。
4、换盆每2—3年应换盆一次。
换盆应在春季4月进行,其他季节也可,但管理不当易枯死。
换盆可换大一号的盆,将根外部和上下的土壤去除,同时剔除烂根。
盆垫瓦片,上垫2—3厘米炉灰渣、石子、砖块等作排水层,上垫一层培养土,然后放正植株,周围填满新土,轻轻墩实,浇一次透水,以排水孔稍滴水为度。
5、繁殖常用分根或扦插法繁殖。
扦插可于春季3—4月进行,插条选10—25厘米长的壮枝,切口用利刀削平,去掉底部左右两叶片,放置干燥的地方2—7天,待切口干硬,形成坚硬膜后植于掺有少量培养土的粗砂中。
插深2厘米左右,砂土保持稍湿即可,放半阴的环境中,20—30天即可生根,然后可全天见光,但不能强光直射,两月后重新上盆单独栽植。
分盆繁殖可于3—4月进行,将过密、带根植株用利刀与主根切开,另植新盆即可,第一周不必浇水,待伤口结膜后再浇透水。
管理同成株。
盆栽芦荟怎么养芦荟大概多少天浇一次水呢
家庭盆栽芦荟可随时采取新鲜的叶片,供家庭人员食用、药用和美容。
观赏芦荟、小型盆栽芦荟放置于案头和书桌之上,改善居室环境,令人喜爱;大型盆栽芦荟放在客厅和庭院之中,趣味盎然。
家庭盆栽芦荟和田间种植的生态环境不同,它被限制在狭小的盆体中。
为了尽量满足芦荟根系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水、肥、气、热等各种环境条件的要求,选用各种适宜的基质,科学地配制家庭盆栽芦荟适宜的盆土,对促进家庭盆栽芦荟正常发育和生长是十分重要的。
1.盆土的配制 盆土应具有排水、保水、透气和蓄肥的良好性能。
常用的盆土配方是:腐殖质、园田壤土、河沙的比例为2:2:1。
用木屑或熟煤灰代替河沙,其比例不变。
芦荟喜欢在中性环境下生长,最适宜芦荟生长的盆栽基质酸碱度,一般要求pH6.8~7.0。
此外,要求盆土比较清洁卫生,可用必灭速等进行土壤消毒、灭菌处理。
2.选盆 从花盆的质地来分,有泥瓦盆、紫砂盆、瓷盆、塑料盆等,根据个人爱好和审美情趣,选择合适的花盆栽种。
透气性好的泥瓦盆最适宜栽培芦荟。
若选用新盆,则应用水浸透,否则上盆后浇水不易把盆渗透,半干半湿的盆壁会伤新根。
如用旧花盆,则应把盆土残渣、青苔洗刷干净,放在阳光下晒干再用,既能增加盆体透气性,又能预防病虫害。
3.盆土的上盆和换盆 上盆前的选苗是重要关键,健壮的芦荟苗,叶片短而厚实,颜色深绿,并带有四根以上的自生根。
3.1 上盆 何谓上盆:将培育好的芦荟壮苗栽入花盆中的过程称为上盆。
上盆是盆栽的开始,这道工序做得好坏,对后期盆栽芦荟的生长、发育关系密切。
上盆时间:在春夏季进行。
室内气温在15~18℃时比较合适。
在合适的温度下发根快,返青时间短。
冬季不宜上盆,温度太低,不利于新根发生,甚至还会出现幼苗“腐心”,而使植株死亡。
上盆方法:上盆前在盆底先放一块碎瓦片,压在盆底的透水孔上,既能保持排水,又不会将盆土漏出。
上盆时,先把芦荟苗在盆中央放正,尽量让根系舒展,填土覆盖好根部,再轻轻将苗向上提一提,并稍微压实,使根上下左右与盆土紧密接触,并墩实盆土,再将盆土加至与盆沿保持2~3厘米为止,注意尽量将苗扶正。
最后慢慢向盆内浇透水。
上盆后的管理:刚上盆的芦荟不要让阳光直射,以免失水和养分过度消耗,宜放在半荫处养护,待缓苗后再移至阳光处,等生根以后才能多照阳光。
在芦荟返青生根以前不宜多浇水,更不能浇肥。
在盆土过湿情况下极易发生烂根现象。
一般是不干不浇,干则浇透。
待生根后,可经常向叶面喷水,可加速返青生根。
3.2 换盆 盆栽芦荟一般1~2年就要换盆一次,每年春天4~5月和秋季9~10月进行换盆为好。
在换盆时,掌握正确的脱盆技术很重要。
在脱盆过程中要保持完好的土团,尽量不伤根系。
可把盆株倒转过来,左手托住盆土,右手的手掌猛磕盆沿,连磕几下,盆与老盆土自然分离。
然后将芦荟连土团一起挪入较大的新盆,再在新盆的四周加上新的盆土,接着,把盆土压实,再浇透水即可。
换盆以后,还需放在半阴处养护一段时间,在完全缓苗后再移到有阳光处养护。
4 管理 4.1 施肥 肥料可分有机肥和无机肥两类。
有机肥营养成分较全面,肥效较慢。
无机肥又称化肥,如常用的硝酸铵、尿素、二铵等,其有效成分高,肥效快,用量少,与有机肥结合施用效果更好。
为了保证芦荟的质量,一般尽量不施用化肥。
施肥的方法有施基肥和施追肥两种。
有机肥常用作基肥,基肥是在装盆前,将肥料与盆土充分混合。
一般盆土与有机肥料的比例为10:1左右,拌匀,再一起装入盆中,有机肥一定要进行完全充分的发酵,否则会产生烧苗现象。
追肥是在装盆以后,将肥料配成液体稀释后再施用。
一般采用浓度不超过50%沤制的豆饼水或50%马蹄水溶液进行浇施。
肥液不宜过浓,否则会产生“肥害”。
特别是采用叶面喷施的根外追肥时,肥料浓度不得超过0.1%。
每隔30天左右追肥一次,也可根据芦荟生长情况和不同季节进行追肥,一般春秋生长较快,可以适当增加追肥次数,冬季生长慢,可以少施肥,甚至不施肥。
4.2浇水 芦荟耐干旱能力特强,3~5个月不浇水也不会干死,但生长受到抑制,叶片干瘪无汁,利用价值降低。
而浇水过度,盆土长期阴湿,则能烂根,最后全株死亡。
所以要根据植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及自然条件来灵活掌握,如果周围空气湿度大,蒸发强度低,要少浇;若空气干燥,气温高,空气流通强,就要及时浇水,防止盆土和叶片失水过快。
做到见干见湿,干透浇透,要做到合理浇水。
大棵盆在生长旺季浇水量和次数要大而多。
春、秋季气温在15~25℃时,可5~7天浇一次。
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可2~3天浇一次,如果需要每天早晚可适当向叶面喷水,还要注意防止烈日暴晒。
使盆土适当干燥,有利于植株越冬。
浇水时间:春、夏季应在清晨和傍晚,冬季应在中午进行。
浇水最好使用深井水或雨水,自来水应晒后再用。
浇水后注意松土,以减少水分蒸发,有利于发生新根。
松土可用竹签、8号铁丝制成的单齿或双齿小耙来进行松土,深度以1.5~2厘米为好。
松土可切断毛细管,使盆土保持最佳的水分状态。
4.3 越冬管理 盆栽芦荟在5℃时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