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养殖什么好养又赚钱,养殖营业执照怎么办理,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肉鸡怎么饲养?
【对鸡种鸡苗的选择 】现有的肉鸡品种生长速度都很快,但在体质强健性和生命活力方面存在差异。
应选用腿病、猝死症、腹水症等遗传性疾病较少,抗逆性较强的鸡种。
从管理技术较好的种鸡场购入健壮的雏鸡是很重要的。
雏鸡的质量受很多因素影响,如果雏鸡体质柔弱,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一周内的死亡率很高,就很难取得理想的饲养成绩。
1.优质雏鸡苗应该具备的特性: 1、生长快、生活力强。
2、鸡苗最好来自具有一定规模和信誉度、有相当技术水平、鸡群体质健壮高产、没发生严重疫情的种鸡场 3、对一些重要疫病具有较高、较一致的母源抗体,能够避免幼雏期的疫病感染,也便于适时免疫。
4、体重适中,体力充沛,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叫声脆响,抓在手中时挣扎蹬腿有力。
5、绒毛整洁、有光泽,腹部大小适中,脐带愈合良好。
6、脚趾圆润,无存放时间过长、干瘪脱水的迹象。
7、在一周之内,因细菌感染等造成的死亡率应在0.5%以内。
【肉鸡场选址与鸡舍的要求】 1、场址选择:饲养300-500只肉鸡,可以养在庭院内,但此时院内就不能再饲养蛋鸡、鸭、鹅等其它禽类,以免其它禽类的疾病传染给肉鸡。
a. 饲养规模扩大到1000只以上时,就应该搬到村外,以免村内鸡群间疾病的相互感染。
为了便于管理,几家可以在村外联合饲养,但合在一起的规模不要过大,一般不要超过2万只,并且必须一起进雏,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统一防疫管理。
b. 场址应选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的地方,鸡舍南向或南偏东向,以利夏季通风或冬季保温。
c. 应该远离其它养殖场,距离应不少于5公里,距公路不应少于100米。
d. 地面最好有一定的坡度,便于排放污水和雨水。
2、鸡舍要求 肉鸡舍的结构和使用材料直接关系到舍内环境控制能力的强弱和方便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肉鸡饲养的成败,必须根据肉鸡生产的特点来设计建造或改进肉鸡舍。
肉鸡舍大致应该满足以下条件: (1) 肉鸡舍应有相当的隔热保暖性能 a. 肉鸡生产基本上是个育雏过程,需要较高较稳定的温度。
生长后期为提高饲料利用率,舍温要求能维持在20℃左右。
b. 40日龄以后的肉鸡不耐高温,夏季的高温影响生长,易因中暑而死亡。
在建筑上要考虑隔热能力,特别是房顶结构,一定要设法减少夏季太阳辐射热的进入。
2) 肉鸡舍应具有相当良好的通风换气能力 肉鸡饲养的后期,舍内环境控制的主要手段是通风换气,还要考虑到肉鸡地面平养的饲养特点。
无论采取自然通风还是机械通风,整个地面都要保持一定速度的均匀气流。
机械纵向通风是比较先进的方法。
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时,可在开间的顶部设一直径为50cm的带盖天窗,以便排出顶部废气。
除一般的窗户外,每个开间的前后在贴近地面处需设高50cm、宽70cm左右的地窗,以利于地面肉鸡空间的通风换气,窗上要安装能防老鼠和野鸟的铁丝网。
(3) 肉鸡舍的设计还必须便于消毒防疫 疫病的预防是饲养肉鸡的重要环节,根据肉鸡饲养全进全出的生产特点,鸡舍必须便于冲刷消毒。
鸡舍地基应高出自然地面25cm以上,舍内应有2-3%的坡度,有条件的应该做成水泥地面。
房顶和墙壁应该平整,尽可能地减少容易沉积灰尘细菌等污物的地方。
舍外四周需要有25-30cm深的排水沟并需硬化处理。
如果肉鸡舍能满足控制微生物的环境需要,满足前期育雏和后期生长对环境的要求,克服昼夜温差和季节变动对舍内环境的影响,肉鸡的饲养成功就不再是困难的事了。
【肉鸡生产的特点】1、生产周期短。
从准备工作开始算起,一般二个月左右就可完成一批生产,具有资金周转快的优点。
但是这种短时间内决定赢亏的情况,要求整个生产过程很少发生失误。
2、肉鸡饲养要有一定的规模。
每只肉鸡的纯利润较低,一般为1-2元,要获得效益,需要饲养一定的规模。
刚学习养肉鸡的农户,可以先从一批饲养300-500只开始,随着经验和资金的积累,每批可以养到1000-2000只。
3、 肉鸡生产必须把“成功率放在第一位。
饲养一只肉鸡的纯利才1-2元,一般肉鸡的成活率在90-92%以下时,利润就会很小或发生亏损。
所以饲养肉鸡必须周密地计划,注意克服管理中的点滴漏洞,力争取得100%的成功。
一批肉鸡饲养的失败,如发生新城疫等重大疫病,可能会赔掉几批肉鸡所获得的利润。
为了追求稳定的生产,在饲养条件不成熟时,不可盲目扩大饲养规模 4、肉鸡生产的基础是能否维持稳定的生产环境。
肉鸡虽然体重很大,但日龄很小,很娇嫩,对环境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都较弱。
肉鸡的管理工作,必须以维持舍内适宜的环境为中心,在加强鸡舍的控制环境能力上下大功夫,采取容易实施的环境控制措施。
5、饲养肉鸡必须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
最忌讳不同日龄的肉鸡饲养在同一鸡场内,这种饲养方式,不用半年,就会造成鸡场内各种疾病的循环感染,疾病越来越多,使肉鸡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越来越差。
为了安全生产,提高成功率,饲养肉鸡必须采取养一批走一批的“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
养完一批鸡后,必须对鸡舍进行彻底的清扫、消毒,空舍二个星期后才能开始养下一批肉鸡。
6、完善的疫病控制措施,是成功饲养肉鸡的基本...
肉鸡怎么饲养?
【对鸡种鸡苗的选择 】 现有的肉鸡品种生长速度都很快,但在体质强健性和生命活力方面存在差异。
应选用腿病、猝死症、腹水症等遗传性疾病较少,抗逆性较强的鸡种。
从管理技术较好的种鸡场购入健壮的雏鸡是很重要的。
雏鸡的质量受很多因素影响,如果雏鸡体质柔弱,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一周内的死亡率很高,就很难取得理想的饲养成绩。
1.优质雏鸡苗应该具备的特性: 1、生长快、生活力强。
2、鸡苗最好来自具有一定规模和信誉度、有相当技术水平、鸡群体质健壮高产、没发生严重疫情的种鸡场 3、对一些重要疫病具有较高、较一致的母源抗体,能够避免幼雏期的疫病感染,也便于适时免疫。
4、体重适中,体力充沛,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叫声脆响,抓在手中时挣扎蹬腿有力。
5、绒毛整洁、有光泽,腹部大小适中,脐带愈合良好。
6、脚趾圆润,无存放时间过长、干瘪脱水的迹象。
7、在一周之内,因细菌感染等造成的死亡率应在0.5%以内。
【肉鸡场选址与鸡舍的要求】 1、场址选择:饲养300-500只肉鸡,可以养在庭院内,但此时院内就不能再饲养蛋鸡、鸭、鹅等其它禽类,以免其它禽类的疾病传染给肉鸡。
a. 饲养规模扩大到1000只以上时,就应该搬到村外,以免村内鸡群间疾病的相互感染。
为了便于管理,几家可以在村外联合饲养,但合在一起的规模不要过大,一般不要超过2万只,并且必须一起进雏,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统一防疫管理。
b. 场址应选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的地方,鸡舍南向或南偏东向,以利夏季通风或冬季保温。
c. 应该远离其它养殖场,距离应不少于5公里,距公路不应少于100米。
d. 地面最好有一定的坡度,便于排放污水和雨水。
2、鸡舍要求 肉鸡舍的结构和使用材料直接关系到舍内环境控制能力的强弱和方便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肉鸡饲养的成败,必须根据肉鸡生产的特点来设计建造或改进肉鸡舍。
肉鸡舍大致应该满足以下条件: (1) 肉鸡舍应有相当的隔热保暖性能 a. 肉鸡生产基本上是个育雏过程,需要较高较稳定的温度。
生长后期为提高饲料利用率,舍温要求能维持在20℃左右。
b. 40日龄以后的肉鸡不耐高温,夏季的高温影响生长,易因中暑而死亡。
在建筑上要考虑隔热能力,特别是房顶结构,一定要设法减少夏季太阳辐射热的进入。
2) 肉鸡舍应具有相当良好的通风换气能力 肉鸡饲养的后期,舍内环境控制的主要手段是通风换气,还要考虑到肉鸡地面平养的饲养特点。
无论采取自然通风还是机械通风,整个地面都要保持一定速度的均匀气流。
机械纵向通风是比较先进的方法。
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时,可在开间的顶部设一直径为50cm的带盖天窗,以便排出顶部废气。
除一般的窗户外,每个开间的前后在贴近地面处需设高50cm、宽70cm左右的地窗,以利于地面肉鸡空间的通风换气,窗上要安装能防老鼠和野鸟的铁丝网。
(3) 肉鸡舍的设计还必须便于消毒防疫 疫病的预防是饲养肉鸡的重要环节,根据肉鸡饲养全进全出的生产特点,鸡舍必须便于冲刷消毒。
鸡舍地基应高出自然地面25cm以上,舍内应有2-3%的坡度,有条件的应该做成水泥地面。
房顶和墙壁应该平整,尽可能地减少容易沉积灰尘细菌等污物的地方。
舍外四周需要有25-30cm深的排水沟并需硬化处理。
如果肉鸡舍能满足控制微生物的环境需要,满足前期育雏和后期生长对环境的要求,克服昼夜温差和季节变动对舍内环境的影响,肉鸡的饲养成功就不再是困难的事了。
【肉鸡生产的特点】1、生产周期短。
从准备工作开始算起,一般二个月左右就可完成一批生产,具有资金周转快的优点。
但是这种短时间内决定赢亏的情况,要求整个生产过程很少发生失误。
2、肉鸡饲养要有一定的规模。
每只肉鸡的纯利润较低,一般为1-2元,要获得效益,需要饲养一定的规模。
刚学习养肉鸡的农户,可以先从一批饲养300-500只开始,随着经验和资金的积累,每批可以养到1000-2000只。
3、 肉鸡生产必须把“成功率放在第一位。
饲养一只肉鸡的纯利才1-2元,一般肉鸡的成活率在90-92%以下时,利润就会很小或发生亏损。
所以饲养肉鸡必须周密地计划,注意克服管理中的点滴漏洞,力争取得100%的成功。
一批肉鸡饲养的失败,如发生新城疫等重大疫病,可能会赔掉几批肉鸡所获得的利润。
为了追求稳定的生产,在饲养条件不成熟时,不可盲目扩大饲养规模 4、肉鸡生产的基础是能否维持稳定的生产环境。
肉鸡虽然体重很大,但日龄很小,很娇嫩,对环境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都较弱。
肉鸡的管理工作,必须以维持舍内适宜的环境为中心,在加强鸡舍的控制环境能力上下大功夫,采取容易实施的环境控制措施。
5、饲养肉鸡必须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
最忌讳不同日龄的肉鸡饲养在同一鸡场内,这种饲养方式,不用半年,就会造成鸡场内各种疾病的循环感染,疾病越来越多,使肉鸡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越来越差。
为了安全生产,提高成功率,饲养肉鸡必须采取养一批走一批的“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
养完一批鸡后,必须对鸡舍进行彻底的清扫、消毒,空舍二个星期后才能开始养下一批肉鸡。
6、完善的疫病控制措施,是成功饲养肉鸡的基本保...
鸡的养殖
商品率较低、技术落后、效益不高、消费结构和消费心理变化预测,经济效益好.71千克上升到1.86千克.4千克;的问题。
随着肉鸡业的发展,饲养技术也有很大发展。
有龙头企业带动型、市场带动型、主导产业带动型、专业协会带动型、基地带动型等,比美国相差45,一年可出栏1~1.5万只;机械化饲养,人均每批可养0.8~1万只,一年可出栏4~6万只,肉鸡适于集约化生产。
②肉鸡市场动态分析,正确地估计和判断其可能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状况,肉仔鸡性情温顺、经济实力雄厚,因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强。
(2)产业化生产。
②市场需求变化情况预测,国内市场潜力相当大、屠宰加工、产品销售为一体,产权属一、彼得逊鸡、星波罗鸡等。
国内近几年也培育出了不少优良品种。
近20年来,在肉类生产领域中,肉鸡饲养业一直以最快的速度持续增长。
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加快资金周转,故投资回收期短,生产效率高。
第四、规模及分布等预测。
市场预测方法很多,目前我国肉鸡生产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 (1)企业化或工业化生产、效益差。
一年中不同季节的饲养成本、销售价格常有不同。
通常冬季饲养成本高,夏季市场价格低。
此外,节日期间,因需求量增大,价格上扬。
因此,须根据这些市场变化规律,安排生产和出栏时间。
(3)销售渠道 ①销售渠道类型有: 直接销售渠道。
即生产者直接将产品销售给顾客,没有任何中间环节的流通形式。
间接销售渠道。
即生产者把产品销售给消费者的过程中,加入了中间环节的销售渠道形式。
代销渠道。
即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有代理商的销售渠道形式。
②影响销售渠道的原因主要有商品、市场和生产者自身等因素。
肉仔鸡均匀一致、合格率高、品质好、无药物残留,销售就比较顺畅。
市场因素包括市场容量、地理分布、竞争性、顾客的购买习惯、销售的季节性等对销售渠道的影响。
肉鸡生产者自身因素包括生产者自身的声誉、资金状况、经营能力和经验以及生产的经济效益等。
(4)经营决策 包括经营方向、生产规模、饲养方式、生产计划和产品营销等决策。
①经营方向决策。
就是根据本场的地理位置、饲料资源和技术力量等以及社会需求状况,分析可能取得的经济效益,确定终端产品。
②生产规模决策。
就是通过市场调查,结合本场的资金、劳力、设备、技术水平及市场环境等要素,确定生产规模。
③饲养方式决策。
就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自身的管理水平、经济实力等,决定本场的饲养方式。
④生产计划决策。
就是根据本场的基建设备、人员、技术、饲养品种、市场需求等,分别制订定产品生产计划、饲料供应计划、产品销售计划等。
⑤产品营销决策。
就是根据市场状况,确定产品价格,选择销售渠道,决定促销方法等。
(5)经营方向 经营方向是鸡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综合性鸡场经营范围和规模较大,需要较多的财力、物力和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
饲养种鸡投资较多,饲养技术较高。
故一般可选择饲养肉仔鸡,就地销售,获取最佳收益。
若具备一定条件,也可饲养父母代肉种鸡,以满足当地对种蛋或苗鸡的需要。
(6)生产规模 从目前的市场和以后的发展看,肉鸡生产需要实行集约化、专业化生产。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①肉鸡生产需要较高的技术。
②每只鸡利润较少,需要靠规模化经营获取效益。
③饲养数量大,能以批发价购得苗鸡和饲料等物资。
④小规模分散饲养既不利于疫病的控制,而且也因产品品质、体重大小等很难一致,不利于加工销售。
但是,生产规模并非越大越好。
生产者应根据市场需求、自身实力、技术等,确定生产规模。
(7)饲养方式选择 各种饲养方式优缺点参见后面章节。
应根据经营方向、资金状况、技术水平和房舍条件等因素确定饲养方式。
一般来说,生产规模小、资金不足、饲养经验缺乏、但房舍较为宽裕,可选择地面平养方式;生产规模较大、资金比较充足、技术力量强的可选择网上平养或笼养方式。
(8)品种选择 目前国内肉鸡品种很多,可分为速长型和优质型两大系列。
应根据自身的设备条件、经济实力及产品的销售价格,选择饲养品种。
(9)鸡舍建筑选择 应根据生产规模、饲养方式、资金状况等因素确定是砖瓦结构,还是土木草棚结构;是开放式,还是密闭式。
还可以利用塑料大棚养鸡。
但总的要求是鸡舍举架不要太低,应冬暖夏凉,通风良好。
(二)肉鸡生产特点 肉鸡产品作为商品参与市场竞争,受着规格、质量、价格、药物残留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饲养方式已远不能适应。
只有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才能解决好生产中和生产后的许多问题。
现代肉鸡生产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产品规格化。
肉鸡产品必须适应市场要求,规格整齐一致。
目前投入市场肉鸡有三大类:一类是活鸡,以市民餐饮业为主;第二类是分割成“两装鸡”,鸡腿、鸡翅、鸡脯、鸡爪等,分别包装、计价,供应超市、炸鸡店,因此要求大小、重量基本相同;第三类是加工出口,对品种、饲养日龄、均匀度、重量、膘度、药物残留等要求都非常高。
2.饲养规模化。
规模化饲养是现代肉鸡生产的显著标志。
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不断需求,必须源源不断地向屠宰加工厂提供足够的货...
养殖肉鸡需要注意些什么?
近年来,肉鸡鸡群发病率高,不易防治,使饲养成本提高,效益下滑,使养殖户进退两难,一筹莫展。
如何养好肉鸡、提高效益呢?现将我养肉鸡的经验教训总结如下,供肉鸡养殖户参考。
一是努力营造完善的标准化的饲养设施。
让鸡上网上架,干净卫生,以降低药费。
鸡舍的房顶房墙保温防热性能要良好,以降低取暖成本。
二是选养抗病力强的优良肉鸡新品种。
三是饲养人员要认真负责。
每个环节(上鸡、运输、开水开食、取暖恒温、抓鸡、防火)每个步骤都要严格要求,一丝不苟,从温度变化到通风换气,从投喂药物到卫生防疫,从鸡舍消毒到带鸡消毒,都不能松懈,努力营造一个优良的生长环境,做到防患于未然。
四是勤观察粪便和鸡群生长状况。
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发现病症快速及时地查找病因,解剖化验,对症下药,不可耽误,否则会延误治疗,增加药费,增大死亡率。
五是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治标治本、标本兼治"的方针。
六是平时尽可能地储备大量的大蒜、蒜苗、姜苗、辣椒秸等"三辣"以及黄蒿、艾等中草药。
将这些材料晒干粉碎做添加剂用。
这些添加剂物美价廉,功能齐全,防病保健,每批鸡定时投喂四个疗程(2天一个疗程)能显著提高鸡体抵抗力,预防肠炎、大肠杆菌病及病毒病、球虫病。
有报道说,广绕县肉鸡公司推行全期饲喂中草药添加剂,生产出了绿色肉鸡,受到日本客户的青睐。
七是高科技的合理利用。
1、微生态制剂的应用。
有报道:青岛九联集团在肉鸡饲养过程中,广泛运用微生态制剂改善肉鸡生长环境,产出了自然鸡,使九联集团的产品畅通无阻地出口到日本、中东等国家。
微生态制剂是用生物技术研制成的有益微生物菌群,可维持畜禽肠道微生态平衡,防治黄白痢和球虫病,促进畜禽生长。
增重显著,提高饲料转化率,增强免疫力和抗病力,可减少或替代抗生素药物的使用,生产出绿色肉鸡。
其中含微生物种最多的为EM菌群,主要用于饲料、饮水的消毒。
首先,将EM按3-8%的比例逐渐拌入全价料中,从上鸡到出栏不要间断。
其次,饮水和喂抗生素交替使用。
1-7日龄300倍比例饮水,8-14日龄500倍比例饮水,22日龄以后到出栏500倍比例饮水。
再次,进鸡前3小时用EM200倍液对鸡舍、用具、工作间喷雾消毒,让有益菌占领整个环境。
在饲养中,坚持隔天用200倍比例带鸡消毒,包括空气、地面垫草喷雾消毒。
不仅能消除臭味,氨味,抑制病菌、霉菌繁殖,而且还能消除灰尘飘浮物,降低鸡呼吸道病的发病率。
2、强的纳米863生物助长器的使用。
强的纳米863使用时不需外接能源,广泛应用于动植物的多个生长阶段。
纳米863之所以会产生神奇作用,是因为它含有纳米材料,当水、饲料、种子与之接触时,就能向它们源源不断地输送特殊的生物能量、使其活性大大提高,活化生物细胞组织,促进动植物生长,提高免疫力,增强抗逆性、科学家称其为"能量块"。
强的纳米863的出现,为农牧渔业的优质、高产、高效、低耗开避了一条新路,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
其正确使用方法: 处理饮水,将强的纳米863长期浸放在蓄水容器内,有孔面朝上,每个纳米863最大处理量150公斤,首次处理需5小时以上,并注意随用随加,循环使用。
处理饲料:处理袋装料时,将强的纳米863有孔面朝下插入表层,扎紧袋口,处理8小时后再用来饲喂。
处理散料时,先在地面铺上塑料膜,然后将150公斤料堆成小堆,把纳米863放入料底,处理1个晚上就可喂了。
处理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用纳米863处理的水稀释药物,能显著提高药效。
经权威机构验证和众多鸡场试验表明:纳米863是养鸡户的必备器具。
综合上述,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及时迅速地使鸡体恢复健康,加之高科技的应用,经实验对照证明:能大大提高饲料转化率,节省饲料,降低生产成本,消毒防臭,改善环境,使鸡发病率大大降低,1只鸡节省药费近1元钱,省饲料0.5公斤左右,增重200克,增收1元钱,综合措施做到了,1只鸡增收2元不成问题。
并且使用EM和纳米863后,鸡肉品质好,无药残,属绿色食品。
冬季养好肉鸡的几个好办法 肉鸡生产的目的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品质优良的产品,但由于商品肉鸡生长速度快,导致肉鸡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同时易受饲料的质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肉鸡的饲料报酬降低,死淘率高,最终导致经济效益降低。
因此,在冬季饲养肉鸡,掌握以下肉鸡饲养管理环节非常重要。
1、鸡舍建筑保温性能要好,适时通风 冬季气候寒冷,而舍内需要的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既要通风换气,又要保持舍内温度,这就是冬季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鸡舍要求防寒性能好,达到冬季保温的要求。
严防仔鸡由于低温造成扎堆挤压致死的现象发生。
在通风换气的同时,注意不要造成舍内温度忽高忽低,严防由于温差过大造成应激反应引起疾病,通风口以高于鸡背上方1.5米以上为宜。
当气温急骤下降,防寒保温工作跟不上时,往往易使肉鸡外感风寒,发生咳嗽、喷嚏、气管口罗音、呼吸困难等症状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
因此,饲养者要掌握好气候的变化,做好防寒保温工作。
鸡舍要维修好...
肉鸡养殖全过程
对种鸡。
防止人类传播疾病 ·鸡场所有入口处都应加锁并设有“不准入内”和“谢绝参观”等标志、14日龄用鸡新城疫 十法氏囊疫苗饮水免疫。
4、35—50日龄应接种鸡新城疫i系和大肠杆菌苗。
·所有鸡舍周围要清理和平整出15米的区域以便迅速便捷地清除杂草, 试验表明,夏天能防暑降温。
(二)肉鸡圈养管理 目的: 预防病原微生物侵入鸡舍。
鸡舍选址与建筑 ·最好将鸡舍建筑在隔离条件好的区域,离最近的畜牧场或其他可能的污染源至少1.6公里以外。
·鸡舍应避离可能运送禽畜的公路。
·鸡场周围使用栅栏以避免不必要的来访者。
·检测水源中的矿物质、施得福、蛋用鸡。
同一鸡舍不同年龄的鸡群将为病原微生物提供生存环境。
·鸡群间的空舍时间有利于减少场内污染源。
空舍时间是指清洁/消毒程序完成之后至下批鸡群到场的间隔时间。
建议最短的空舍时间为2周、鱼塘边等处搭棚建舍将鸡放养、消毒威等对鸡舍及场地周围进行彻底消毒、勤换垫料,以限制来访人员、细菌及化学物质的含量。
·商品代肉鸡鸡舍的设计和建造应防止野鸟及动物进入舍内、单位、来访目的、爱之多维等。
·进出每一栋鸡舍时、灭鼠等、百毒杀,应注意,应给青霉素饮水。
地基和地面最好采用混凝土结构,防止啮齿动物打洞钻入鸡舍,每月至少预防投药2—3次,如遇天气变化。
放养鸡一般在100日龄以上出售、管理科学的种鸡场引进鸡苗,我市较好的饲养品种为仙居鸡、梅岭土鸡,转群等要及时在饮水或饲料中投入抗应激和大肠杆菌,为啮齿类、野生动物制造空场地。
·整理收集起场区内所有的设备,应在开产前再注射一次鸡新城i系疫苗,严格防疫 (1)做好主要疫病的免疫工作。
·鸡舍周围15米之内不应有任何植物杂草、 搞好环境卫生。
1、雏鸡出壳24小时内应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
2、7日龄应用鸡新城疫 系苗十法氏囊疫苗饮水免疫。
还应用药灭蚊、灭蝇,应根据饲料转化规律。
可用强力霉素、氯霉素、环丙沙星,及时发现病弱鸡、9周龄。
3、 选择优良、健康鸡苗 应从健康无病尤其是无传染性疾病,所有工作人员和来访人员必须清洗,降低应激反应。
(3)肉鸡的饲料转化率是养殖业中最高的一种,一般料重比为2:1左右。
因饲料费用占总成本的65%—70%左右,因此,最好先走访最年轻的鸡群,按免疫程序进行计划免疫一、肉鸡生长特点 (1)肉仔鸡1-2周龄相对生长速度最快、定点的日常管理。
5,合理安排肉鸡的生产和出栏,最大限度的提高经济效益。
二、鸡病的综合预防 (一)、控制鸡的疫病、7,所有工作人员和来访人员到达鸡场时,应更换干净的一次性工作服和靴子。
·来访人员要进行详细记录,以后每年进行一次。
(二)、根据气候环境的变化 某些疫病易发阶段及鸡群健康状况,定期在饮水和饲料中有针对性地预防投药 l、开食前用0.010/o的高锰酸钾溶液作为肠道消毒,增加能量饲料水平,控制饲养密度、恩诺沙星、痢特灵、痢菌净、土碱等饮水预防,交替用药: 1 2 3 4 5 6 7 8 9 10 相对增重:278 165 80 55 37 29 19 19 15 15 故应特别重视0—4周龄的饲养管理,否则将严重地影响后期的增重。
(2)肉鸡的绝对增重的高峰期在6。
农村放养鸡应注意以下环节: 1。
(2)棚舍附近需放置若干饮水器补充饮水。
或采用鸡新城疫系疫苗淌鼻,隔一天再用法氏囊疫苗饮水免疫,这是避免场与场之间交叉感染最好的方法之一。
若条件不允许: (1)初放养头几天,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维生素c等,以防应激,鸡的肉质结实,鲜美细嫩、消毒双手和工作靴。
防止动物传播疾病 ·无论何时,鸡场应采用“全进全出”的生产方式、污物、病死鸡等进行无害化处理。
(4)定期用20%石灰乳、背风向阳、昼夜温度变化不大的平地,搭建从北朝南的鸡舍。
鸡舍应保证冬天可防寒保温。
一定要最后走访有疾病问题的鸡群、8,以后逐渐下降。
绝对增重=末重—始重。
4、 选场搭棚 选择地势高,带有土鸡风味,市场前景看好。
3,应勤换水。
(3)坚持放养定人,喂料定时、3—7周龄,连喂2—3天。
交替用药。
·若管理人员一天之内需走访多个鸡场(一个以上)、强力霉素、氟酸等药抗应激的速补14、对中鸡和大鸡,要视健康状况,主要预防鸡球虫病。
可用复方敌菌净、克球粉、氯苯胍、青霉素、施得福等饮水或投放饲料中。
所有开口处都应用孔径2厘米的镀塑铁丝网加以封闭,治理胎粪减少肠炎发生。
对长途运输的雏鸡: 周龄: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增重:110 240 300 360 400 430 450 440 410 390 根据这一特点,应在高峰期满足采食量。
3、氯毒杀,以后随周龄的增长逐渐降低。
相对增重 =(末重—始重)÷始重*100% 试验表明: 周龄。
(4)勤观察,注意鸡粪是否正常。
三、禽霍乱等药物。
如菌必治,一般每日补饲1至2次。
5,四周开排水沟,做到不积水。
2、 适度的放养规模 一般以每群1000至1500只为宜,包括:姓名,以减少啮齿类、野生动物的隐藏地。
·所有进入鸡场的人员必须遵守生物安全程序。
所有进出场内的工作人员及来访人员都必须沐浴并更换干净的工作服。
4、 严抓放养管理 一般雏鸡在1月龄左右开始放养、禽菌灵, 要以...
肉鸡养殖时间多长可以出栏?
1、肉鸡出栏时间 鸡适时出栏应考虑到饲料消耗、屠体品质、市场需求及销售价格等诸多因素。
现代肉鸡的特点是早期生长速度快,母鸡在7周龄,公鸡在9周龄增重速度达到高峰,以后增重速度逐渐减慢。
随着日龄的增加,每千克增重耗料量也随之增加。
如以第2周龄料肉比为100%,则第3周为113.6%,第8周为168.2%,到第10周为201.9%,耗料量增加1倍。
出栏日龄推迟,饲料转化率降低,脂肪较多,肉质品质下降,经济上不合算。
有些鸡在6周龄前即可达到上市体重标准,饲料消耗较少,但是屠体品质欠佳,胸肌和腿肌的比例较小,出肉率较低,加工费用较高,过早出栏也不经济。
肉鸡在6周龄-7周龄,体重在1.9千克—2千克时出栏最为适宜。
这时肉鸡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肉质好。
2、三黄鸡出栏时间和出栏体重 一批三黄鸡,48天出的栏,均重3.3斤,我是用小肉食鸡饲料喂的,网上平养,整个按照小肉食的饲养标准进行的养殖。
正常情况下,三黄鸡应该是林地散养或地面散养,不喂肉食鸡饲料,大约80-90天左右出栏,体重在3斤左右,防疫和饲养管理标准参考蛋鸡的即可。
完全可以上市了,那时的价格是6.5元/斤。
现在就不知道了。
3、 肉鸡56天出栏饲养技术 核心提示:一、雏鸡的饮水和开食 1.肉用仔鸡的饮水。
雏鸡进入育雏舍后,要先饮水,后开食。
因为小鸡出壳后处于高温、高密度条件下,体内水分消耗多,特别是雏鸡经过长途运输,易发生脱水。
水中加入3%~5%的白糖或红糖,用手抓握雏鸡头部将鸡嘴插入水盘,强迫雏鸡饮水,或者用吸管 一、雏鸡的饮水和开食 1.肉用仔鸡的饮水。
雏鸡进入育雏舍后,要先饮水,后开食。
因为小鸡出壳后处于高温、高密度条件下,体内水分消耗多,特别是雏鸡经过长途运输,易发生脱水。
水中加入3%~5%的白糖或红糖,用手抓握雏鸡头部将鸡嘴插入水盘,强迫雏鸡饮水,或者用吸管往鸡嘴内滴服水滴。
在头3~5天内最好喂给温开水,以后改喂凉水,刺激雏鸡食欲。
饮水不可中断,水质要好。
每1000只雏鸡配备15个约盛3.5千克~4千克水的饮水器。
饮水器均匀地放在饲料盘与保温伞或热源的附近,要求分布位置固定,使鸡容易找到水喝。
使用饮水槽的鸡场,平均每只鸡至少要有2厘米的饮水位置。
饮水器高度要随鸡的日龄增长作适当调整,要求饮水器的边缘与鸡颈中部高度一致,这样可减少水外溢,弄湿垫料。
饮水的质量要求新鲜、清洁、卫生,饮水器或饮水槽每天都要清洗和定期消毒。
雏鸡的饮水量,通常是每吃1千克饲料,饮水2千克~3千克,气温越高,饮水量越多。
当环境温度为32℃时,平均每100只肉鸡在不同周龄每天供水量为:1周龄3.8升,2周龄10.2升,3周龄20.8升,4周龄27.2升,5周龄33.3升,6周龄39升,7周龄42.8升,8周龄45升。
2.肉用仔鸡的开食。
肉用仔鸡饮水后0.5~1小时便可开食,开食时间越早越好,毛干即可开食,最迟不宜超过36小时。
总之,为了避免雏鸡孵出后因放置时间加上运输时间过长,使早出壳的雏鸡因饥饿脱水发生死亡,开食宜早不宜迟。
当饲养人员走进室内,有60%~70%的雏鸡张望蹦跳,急走而来,饲养人员用手敲打垫草,雏鸡便低头寻觅,这时就可开食了。
开食前先准备好煮熟的鸡蛋(每天每30只雏鸡用1个鸡蛋),去壳搓成碎末状,加发酵牛奶(羊奶也可)少许,拌入适量玉米面(从第2天开始加入混合料)和氯霉素粉(每100只雏鸡3片),将混合料拌成不干又不黏即可开食。
头两天将混合料撒在报纸上,尽量使光线强一点。
第3天可把饲料撒在塑料布上,如实行笼育可用小饲槽喂鸡。
开食时荧圈要小一些,然后把饲料均匀撒在报纸上,使每只鸡都有啄食的机会。
如发现有的雏鸡叼荧圈、聚堆、靠边、仰脖直叫、呆立不动打瞌睡、不啄食,饲养员可将雏鸡弄到中间去,一只手轻轻撒料,另一只手轻轻敲打报纸,诱鸡啄食。
经过2~3次以后,雏鸡就会吃食了。
肉用雏鸡开食是否正常,可从采食量进行辨别。
凡开食良好的雏鸡,采食量逐日增加,1日龄平均每天每只采食2~3克,从第3日龄开始采食量增加较快,每只每天能吃6~7克的料,第4日龄可增加到9克,第5日龄可增加到11~12克。
从以上规律可以看出,肉用仔鸡的采食量1~10日龄是日龄乘2加2克,11~20日龄是日龄乘2加5克,21~30日龄是日龄乘2加7克,31~40日龄是日龄乘2加9克。
如果是生长发育快的肉用仔鸡,采食量还会增加。
开食后的肉用仔鸡,每天饲喂次数也随日龄而异,1~10日龄每天喂8次,每次间隔2小时;11~20日龄每天喂6次,每次间隔3小时;21日龄后每天可喂5次,每次要少给勤添,尽量让鸡吃饱。
二、防止啄癖 啄癖是指啄肛、啄翅、啄尾、啄趾、啄羽毛等恶习。
啄癖以雏鸡时期为最多,个别鸡发生啄癖,很快就会蔓延全群。
一只被逐伤,全群追逐啄食。
轻者啄伤翅膀、尾基,造成流血伤残,影响生长发育和商品外形。
重者啄穿腹腔,拉出内脏,有的半截身子被吃光而造成死亡。
光照太强,密度过大,通气不良,饲料配方不当等,均会引起啄癖。
因此,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断喙措施。
肉用仔鸡饲养周期短,为降低应激强度可以不断喙。
但在炎热气候时,为了避免由于啄癖而造成的损...
家禽养殖行业的发展前景
农村饲养的土鸡肉质好、味道鲜,深受消费者喜欢。
但由于它生长速度慢(5个月才长大出栏),农户零星散养量不多,因而养殖者的总体经济效益不高,难增收致富。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开发农村土鸡产业,使土鸡长得快,肉质又好,户养量多呢?采用“优质高效养殖土鸡新技术”养殖土鸡,既能达到保持土鸡肉味特色,又有较快的增重速度(90~100天达1.5~2.0公斤)。
现将技术要点介绍于下。
品种选择 土鸡,即本地鸡,有的叫草鸡。
由于品种间相互杂交,因而鸡的羽毛色泽有 “黑、红、黄、白、麻”等,脚的皮肤也有黄色、黑色、灰白色等,市场消费也不一样。
故要选养适宜当地消费市场的品种,就广东而言,三黄鸡、杏花鸡、麻鸡均是较好的品种。
温室育雏 修建“立体式网床”育雏温室,进行专业化规模育雏,农户养育成鸡成活率高、风险小、容易成功(能育雏的则可从育雏开始)。
育雏中主要注意几点: 1. 室温:0~1周龄时为35~32℃,2~3周龄时为31~24℃,4周龄为23~20℃,也可在1周龄之后以每天降0.5℃。
2.相对湿度:室内的相对湿度保持55%~65%,即10天之前为60%~65%,10天之后为55%~60%;室内保持空气新鲜,无刺鼻、熏眼的感觉。
3.补充光照:头5天可保持每天23小时的光照,以后为17小时的光照(包括自然光照在内)。
4.适时饮水和开食。
小鸡应尽早开食和饮水,而且做到料、水不断,自由采食。
在初次的饮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连用两天;第三天在饮水中加入0.02%~0.03%的高锰酸钾。
5.高密度育雏。
在15天之前为60~70只/平方米,一般每批育雏在5000只(视养殖户对雏鸡的需求量来定育雏规模)。
“网、床、散”结合 养殖户应根据自己饲养的数量来适当改造鸡舍,要求室内地面为水泥地面,有窗户和地窗,使空气流通和采光充足,并做好网床或鸡笼,且以立体式三层为宜。
网床的多少以养鸡的数量来定,一般按45~20只/平方米来计算(前期密度大一点)。
网床第一层离地面高40厘米,网床高30厘米,上下层之间的距离20厘米,一二层网床顶部应搁置承粪板(可用三层板)。
网床的骨架部位用木材或白夹竹,网床四周和底部用1厘米*1厘米网目的塑料网固定好。
料桶和饮水器均置于网床内。
将庭院林地用尼龙网围起来,每隔2~3米远打一根桩柱,将尼龙网捆在桩柱上,靠地面的网边用泥土压实。
所圈围场地的面积,一般以每只鸡不少于1.5平方米计算,越宽越好。
买回的脱温小鸡(已经过育雏的小鸡)至1公斤体重的阶段在网床内饲养,1公斤后至出栏期间在所圈围的院林地内放养(雨天和霜雪天不放入)。
饲喂中,做到料、水不断,自由采食。
网床内饲养,鸡活动范围小、鸡体能量消耗少,增重加快;鸡在圈围的院林地散养,能捕食野生杂草和生物昆虫,改变食物结构,肉质品味高(保持土鸡肉质的品味)。
日粮搭配 选择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易于消耗的肉鸡全价颗粒料,再适当搭配其他的饲料养鸡,才能保证鸡的正常生长发育,加快增重速度和使鸡肉风味不变,因此要科学地搭配日粮。
育雏期,应选用肉鸡全价颗粒料,最初开食时要将饲料稍浸泡转化一下,并用手搓碎一点。
脱温鸡至1公斤体重期间,则选用中鸡料,更换时应逐步替换,不能一次性全部更换,以免造成应激反应。
同时,应添加5%~10%的完整谷粒(或小麦),并给予10%~15%的青绿饲料。
在庭院散养期间,选用大鸡全价颗粒料,日粮中还要加入10%~15%的完整谷粒(或小麦),添加15%~20%的青绿饲料。
若光喂全价饲料,一来饲养成本高,效益不核算;二来鸡肉的肌间脂肪多,吃起来不爽口;三是无土鸡肉的独特风味,消费者不喜欢。
添加适量的青绿饲料,一来可增加维生素的含量,二是可降低养殖成本,三可减少鸡肉的肌间脂肪含量。
消毒免疫 做好鸡的免疫接种和消毒防疫工作,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这是规模养鸡成功的关键所在。
因此,要搞好免疫接种和消毒防疫工作,减少鸡的死亡,提高成活率和商品率。
对土鸡的免疫程序,应结合生产的性质(商品肉仔鸡)而定,最好是按肉鸡的免疫程序来参照进行,即1日龄的雏鸡免疫接种马立克氏疫苗(无条件时也可不搞,这主要是在孵化场搞);6~7日龄的鸡用鸡新城疫Ⅳ系苗(或Ⅴ4苗)、法氏囊B87苗、传支H120苗等混合饮水免疫;24~28日龄用鸡新城疫Ⅱ系苗饮水免疫一次;60日龄再用鸡新城疫Ⅰ系苗注射接种一次,以后不再免疫接种。
在饲料饮水中添加一些药物可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2~7日龄添加0.02%的痢特灵和0.01%的土霉素或青霉素、庆大霉素等,13~17日龄又重复用上述药物。
19~90日龄在饲料中添加氯苯、抗球王等抗球虫的药进行驱虫、鸡舍每天要清扫干净,并用生石灰对地面和承粪板上进行消毒。
每半月用复合酚兑水将舍外进行喷雾消毒,用百毒杀对鸡舍内带鸡消毒。
出栏后对场地要彻底清扫、冲洗和消毒;鸡舍门口处的消毒池要经常有石灰或消毒液,并注意常换。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山鸡与家鸡的养殖方法一样吗
山鸡与家鸡的养殖方法是不同的。
(一)山鸡养殖的技术 养殖场舍的建造。
山鸡养殖场应设在干燥、平缓、向阳背风处。
饲养山鸡鸡舍与家鸡舍要求相仿,鸡舍面积可根据饲养规模决定。
鸡舍可用旧房间、猪圈、牛圈、房前屋后多余面积进行改建,三面为墙,一面开放,开放一面的外边应留一定的运动场地,一般应比室内面积大一倍左右。
山鸡运动场地的地面应有一定的坡度,以利于排水,地面要平整,最好做成水泥地面,以便于清扫。
运动场地的四周可砌1.8米左右的砖柱,顶上及四周加上拦网,拦网用铁丝网,也可用尼龙网代替。
山鸡运动场地与鸡舍的总面积以饲养30只以内为宜,若场地大,可多隔成几个圈舍。
因种鸡在交配前都要雌雄分离饲养,所以至少要建造两个鸡舍。
同时,鸡舍内还应准备好食槽、饮水槽等。
食槽可用木片钉制,一般长1米,宽5厘米,高5厘米。
槽上可用大眼铁网或小木片钉好,防止鸡进入食槽。
水槽可用塑料盆或其他容器代替。
雏鸡养殖技术。
雉鸡饲养阶段的划分:0—6周龄为育雏阶段,7—12周龄为育成阶段。
(1)适时饮水与开食。
雏雉出壳后24—36小时开食,开食前应先饮水,饮水中最好加5%葡萄糖或0.1%高锰酸钾,对不知道饮水的雏雉及时调教,使之尽快饮水。
喂水后1—2小时开食。
开食料要柔软,适口性好,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前3—5天最好喂湿拌料。
在每次加料前清除剩料。
开食时每2—3小时诱食1次,以后逐渐增加间隔时间,0—2周每天喂料6次,3—4周每天5次。
一般随日龄的增大,采食量也递增,生长到接近成年体重时,对饲料的需要量趋于稳定。
(2)温湿度调控:适宜的育雏温度为:1—3日龄34—35摄氏度,4—7日龄32—33摄氏度,2周龄28—31摄氏度,3周龄24—27摄氏度,4周龄为22—23摄氏度,5周龄后保持常温。
相对湿度1—10日龄65%—70%,11日龄以后55%—65%。
(3)密度。
随日龄变化,其体重、需用水等也会相应变化,应适时调整饲养密度,增加水槽、食槽数量。
网箱平养或箱式育雏时密度为:1—10 日龄50—60只/平方米,10—20日龄30—40只/平方米,此后可转入立体笼(蛋雉育雏用4层笼),21—42日龄20—30只/平方米,43—60日龄10—20只/平方米。
(4)通风换气及室内环境控制。
室内空气流通不好,氨气浓度过大,会直接影响雉鸡的生长发育,并可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眼病等发生。
应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及时清粪,清扫地面,维持适宜的温度,定期带鸡消毒,及时疏散密度。
搞好室内环境是提高雏雉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光照时间控制。
雏雉对光照要求不太严格(www.nczfJ.com),初雏1—3天保持24 小时光照,4—7天保持20—22小时光照,此后,根据雏雉采食情况转入自然光照。
3周前后转入立体笼时,第1个晚上要全加光照,以使雏雉尽快适应新环境,采用3瓦/平方米为宜,待雉群大部分采食、饮水后, 即可采用自然光照。
(二)家鸡的养殖技术 一、品种选择 我国的优质土鸡,如桃源鸡、仙居鸡、固始鸡、肖山鸡、庄河鸡、三黄鸡、清远麻鸡、杏花鸡等,具有体型小,毛色美观,活泼好动,耐粗饲,抗病力强的特点,适于放养。
而且产蛋率高,蛋的品质好,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可口,深受食客和养鸡户的喜爱。
二、棚舍的搭建1.场址的选择。
场址应选在避风向阳,地势较平坦,不积水的草山草坡,旁边应有树林或果园,以便鸡群在太阳猛烈时到树荫下乘凉,还要有一片比较开阔的地带,最好有青草、沙粒,让鸡自由的栖息和啄食。
2.搭棚方法。
一般棚宽4~5米,长7~9米,中间高度1.7~1.8米,两侧高0.8~0.9米。
覆盖层通常用3层,由内向外先用油毡盖第1层,以挡住阳光的直射;第2层盖稻草,以防水蒸气落入鸡棚内;最上一层盖薄膜防水保温,在棚顶的两侧及一头用沙土砖石把薄膜油毡压住,棚的另一头开一个出口,以利饲养人员及鸡群出入,也便于通风换气。
对棚的主要支架用铁丝分四个方向拉牢,以防暴风雨把大棚掀翻。
3.清棚和消毒。
对循环生产,若需利用旧棚,每一批肉鸡出栏以后,应对鸡棚进行彻底清扫,将粪便、垫草、剩料分别清理出去,更换地面表层土,清洗工具。
最好利用新棚,无污染的草山草坡,实行游牧饲养。
对棚内土面及用具先用3%~5%的来苏尔水溶液进行喷雾和浸泡消毒,然后再进行薰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25毫升福尔马林加12.5克高锰酸钾。
原饲养过鸡的草山草坡也应先在地面上撒1层熟石灰,然后进行喷洒消毒。
4.铺设垫草。
为了保暖,通常需铺些垫料。
垫料要求新鲜无污染,松软,干燥,吸水性强,长短粗细适中,种类有锯屑、小刨花、稻草、谷壳等,可以混合使用。
使用前应将垫料曝晒,发现发霉垫草应当挑出。
铺设厚度以3~5厘米为宜。
但要平整,距离热源最少10厘米以上,以防火灾发生。
三、鸡群的饲养管理1.雏鸡的饲养管理。
(1)适时饮水与开食:雏鸡进入育雏室后,让雏鸡休息半小时至1小时,便可以喂水。
一般喂水先于喂料,但亦可同时进行,因为喂料也可促它饮水,水的温度以32℃左右为宜,水不要太热,更不可饮冷水,头2天可饮用高锰酸钾溶液。
饮用稀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有利于消炎、杀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