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养殖网安逸养殖网

安逸养殖网
种植技术如水产养殖技术、禽类养殖技术、特种养殖技术,中药种植技术,农作物种植技术以及饲料、兽药、环境、设备、防控

小公鸡的养殖方法 公鸡养殖基地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页顶部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养殖什么好养又赚钱,养殖营业执照怎么办理,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怎么学习公鸡养殖技术?

一、肉用种公鸡的发育特点 1.体重增长 在4周龄时体重应达到标准或超出标准100~150克,光照时间必须调整到能使饲料采食完全。

6周龄时体重应达到1000克以上,甚至达到1200克。

在7~15周龄有条件的可以小心尝试把体重拉回到标准,使体重平稳增长,有可能在13~15周龄使体重逐渐拉回到标准或比标准高50~100克。

在16~26周,无论此时体重大小必须保持周增重达标,因为此时睾丸开始迅速增长。

2. 骨架发育与胫骨长度 适当的骨架大小与胫骨长度对种公鸡的交配非常重要,同时也会影响种公鸡产蛋期的体况。

大约85%的骨骼在前八周完成发育,95%的骨骼在前十二周完成发育,不要错过种公鸡骨架发育的最好阶段,因为胫骨越长受精率越高。

3. 睾丸发育 种公鸡睾丸大小和重量与精子、精液的数量和质量有直接联系,公鸡睾丸的发育与育成期体重增长与饲养管理有很大的关系,产蛋期公鸡睾丸大小与功能的保持和体重控制及其体况有关,公鸡睾丸发育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①在2~15周龄,睾丸重量的增加有限,但是精原细胞数量的增加非常快,精原细胞不但提供将来精子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而且其数量多少对睾丸产生精子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在11~12周龄,睾丸开始发育后突然增大,而后停止发育,这期间尽可能避免妨碍种公鸡生长发育的各种应激发生,否则会影响睾丸的发育。

②15周龄以后种公鸡睾丸重量的增加开始加快,睾丸重量在加光刺激3周后增加更加明显,重的可达到22克,这期间体重增长不足、体重下降或者将超重的种公鸡体重拉回标准,对睾丸的发育影响非常大。

③在25~35周龄,睾丸重量和精液数量最高。

35周龄成熟良好的种公鸡,睾丸重量大约在45克,输精管发育良好,并且睾丸上有良好的血管分布和健康的色泽。

此期容易失重,应注意观察和触摸鸡只,保持适当的增重和避免各种应激。

④在35周龄以后,睾丸开始自然萎缩,血管分布明显减少,睾丸颜色苍白,输精管颜色和大小变差。

精液数量与质量也逐步下降,受精率也随之逐步下降。

保持公鸡良好的体重、增重和体况能延缓高峰后受精率的下降速度。

二、管理措施体重增长进鸡前准备公母分开饲养,种公鸡栏放在鸡舍前面,有条件的最好把公鸡单独放在1栋鸡舍内饲养。

种公鸡应小栏饲养,每栏鸡数在500只以下,且最好手工准确加料。

使用产蛋期相同的料线,料线高度要合适,18周龄后每只种公鸡料位为20厘米。

种公鸡最好地面平养,但密度不超过3.5只/米2。

2. 早期管理 首先要使用高质量的颗粒破碎料,粗蛋白含量达21%;其次最迟在15日龄开始每日限饲,拉长骨骼生长时间,使胫骨充分生长,尤其是平养时。

如果不及时限饲,种公鸡会不长毛和骨骼,只长肉。

此外,要控制体重使之达标或稍超标,确保各阶段周增重达标,生长曲线平滑。

3. 及时分群 优良种公鸡的均匀度应在90%以上,分群时应达到性成熟,对断喙不好、体重太轻、骨架小且过肥、瞎眼、趾有问题以及体形不好的种公鸡,应淘汰。

一般在22日龄前分群,这时限饲强度不大,鸡群均匀度好,以后如果没有料位不当、喂料不匀、串栏等问题,就不用再分群了。

4. 断喙要整齐 断喙一般垂直切掉上喙的1/3,上下喙必须齐,否则会影响交配和浪费饲料。

断喙时要选熟练工人操作,并设专人检查断喙情况。

5. 密度适宜 密度与饲喂面积会直接影响公鸡质量、均匀度和受精率。

密度过大会造成饲喂面积不足,受精率低下。

育成期密度一般为3~3.5只/米2,料位在5周龄、6~10周龄、11~15周龄、16~64周龄分别为5厘米、10厘米、15厘米、18厘米。

种公鸡发育不好的主要原因就是密度过大造成垫料潮湿、均匀度低下、睾丸发育不好等。

6. 公母混群 ①混群前种公鸡选择。

体重在平均体重范围(±150克)内,淘汰过大、过小公鸡;胸肌饱满,胫骨长度达标,脚和趾平直,冠、脸与肉髯红色,背直,喙整齐,眼睛明亮等。

不要把未成熟公鸡混群,因未发育公鸡受早熟母鸡压制,会造成终生发育不良。

混群时应逐只挑选。

②混群时间。

加光后一周混群,一般在23~24周龄(等母鸡性成熟再混群)。

均匀度不好可分次混群,23周先混5%,24周再混2%,25周将剩余的公鸡混入。

③混群后,每周称重2次,根据体重及时调整料量(100~160克/只·天不等)。

不应只看手册,结合触摸胸肌来定料量,一旦摸到胸肌发软就应加料。

④公母比例控制。

刚混群时种公鸡占8.5%左右就够了,不好的公鸡应及时淘汰,到最后种公鸡比例6.5%就足够了。

7. 产蛋期的管理 ①公鸡喂料系统应具有简单、喂料量准确、分布均匀、高度适宜、不伤害鸡冠、能做到公母分饲等优点。

②架板高度要合适。

若架板高度超过45厘米,45周龄后必须有爬梯;若架板高度超过60厘米,则需全期设置爬梯,否则种公鸡上去后,就不想下地面交配了,会严重影响受精率。

反之架板过低,产蛋箱高度不够,鸡只在下面扎堆,垫料容易霉变,并影响工人捡蛋。

③注重种公鸡的日常检查。

一是检查公母鸡是否互相偷吃饲料 良好的喂料系统是防止偷料的关键,经常检查防栖栅,防止公母鸡互相偷吃饲料。

每周还应检查公鸡鼻签是否正常,发现没...

公鸡如何饲养

公鸡饲管技术肉用种公鸡配种潜力的发挥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到种蛋的受精率和农户养鸡的经济效益。

为此,笔者根据工作实践和各地的一些先进经验,将提高肉用种公鸡配种潜力的几项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一、育雏期:本期主要是培育出健康的种公雏。

由于选种等因素的影响,种公雏开始会比母雏体型小一些,因此,在育雏期必须精心饲养,才能使其成活率得到保证,才不致影响以后的公母比例。

1.在育雏期采取公母分饲:这样不但育雏期能对种公鸡进行细致的管理,而且以后更能有效控制公鸡的体重。

2.饲养管理方法与母雏相同:饲料量要根据饲养标准灵活计算。

在1~7日龄,把料通过料盘喂给,1周后使用料桶,其高度应当根据公雏背的高度随时进行调整。

3.正确断喙:断喙日龄一般控制在6~8日龄。

需要注意:种公鸡的断喙一定要准确,切长切短都会严重影响到以后配种的抓鸡能力,从而严重影响其种用潜力的发挥。

断喙的标准是,从鼻孔边缘到断处应为2毫米。

断喙前后应当添加饲喂一些多维素,以减少应激。

4.提早限饲:为更好控制公鸡的体重,可从4周龄开始对种公鸡实施限饲方案。

实践证明,这样不但减轻了应激,而且能良好地把公鸡体重在混群前控制在母鸡体重的130%~140%。

5.严把育雏期末的第一次选择关:在育雏期末,应当选择健康无病,活力充沛,腿、脚、脚趾挺直,背宽胸阔的公鸡留作种用。

小公鸡去势方法有哪些?

小公鸡去势方法:一种方法是:在鸡的最后一个肋间,距背中线1厘米处,顺肋 间方向开口 1厘米左右。

用弓弦法将切口张开,再用铁丝将一根马尾导人腹腔,用马尾将睾丸系膜与背部的联结处捆扎,拉断系膜, 使睾丸脱落取出。

取出一个睾丸后再取另一个睾丸,必须把睾丸全 部取出。

如果切口小可不用缝合;切口大则需要缝合。

另一种办法 是:用小公鸡去势钳,将去势钳从切口伸人,转动90°,用钳嘴压 迫肠道;看见睾丸后,张开钳嘴,把睾丸夹住,夹断睾丸系膜,取 出睾丸。

公鸡睾丸较大时不宜采用去势钳。

饲养鸡方法

一)调节适宜温、湿度,提高雏鸡成活率。

育雏合适的温度、湿 度如下表 周 龄 育雏舍(室、箱) 内的温度°C 育雏舍(室、箱) 内相对湿度(%) 白 天 晚 上 1-2 3-4 5-6 7-8 8周龄以上 32-28 28-26 26-23 23-20 20 34-30 30-28 28-25 25-22 22 65-60 65-55 55 55 55 初出壳雏鸡个体小、娇嫩、绒毛短,保温能力低,调节体温机能也还不完善,直到3-4周龄,才逐渐完备。

因此,搞好防寒保温,调节适宜的温、湿度,是养好小鸡,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

雏鸡 适宜的温度为:安装幼雏保持在30-32°C。

以后,每5天降温1-2°C,一个月龄后,如外界气温在20°C 以上时,可以自然给温,否则应继续保温。

温度适宜与否,可观察雏鸡的形态表现:如雏鸡挤成一堆,不爱活动与吃食,不时发出“吱、吱”叫声,音长而无力,是温度过低的表现;如果雏鸡两翼下垂,张 口喘气,拍翅抢水喝,不时发出“啾、啾”声音,叫声尖而短,则是温度过高,只有雏鸡分布均匀,活 动、吃食正常,羽毛平整光亮,排除粪后粪便多呈现条状,睡眠时头颈伸直,安静等说明温度合适。

调 节雏鸡温度的方法很多,小群鸡可放于纸箱或木箱,箱内铺垫干草或棉絮,垫料下还可放置热水袋,或 用电灯照明取暖。

大群鸡可采取温室保育。

另外,育雏舍(室或箱)内若太干燥,鸡体内水分散发量大 ,对雏鸡生长不利;若湿度太大,空气不流通,雏鸡容易感染病。

适时的相对湿度为55-65%。

调节的方 法,只要饮水器内不断水即能达到要求;霉雨季节湿度偏大时,可加厚干燥的垫料并及时清理潮湿垫料 即可。

(二)及时供水开食、搞好日粮搭配 雏鸡开食之前,先给饮用0.01-0.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 呈浅红色即可),以清除胎粪和消毒肠胃。

然后喂给8%的蔗糖水,可提高雏鸡成活率。

最后再喂料。

然 后,要经常供给饮水,以免因缺水,而一下子暴饮拉稀死亡。

饮水宜先用温开水,以后可逐渐改用新鲜 清洁凉水,同时防止雏鸡弄湿羽毛。

幼雏阶段喂料不宜受餐数限制,应任其自由采食,以后逐渐减少饲 喂次数,到20日龄后日喂4次即可。

喂料不宜过湿,以能松散为度。

喂量应随着雏鸡日龄而增加,但每次 不必喂得太饱(以八成饱为宜),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雏鸡的饮料配合。

根据其营养需要特点:要求较 高的能量和较高的蛋白质。

一般日粮中,谷实类(玉米、碎米等)为50-60%;糠麸类(米糠、麦麸等) 为5-10%;油饼类(花生饼、豆饼、芝麻饼等)为20-25%;动物性饲料(鱼粉、肉粉等)为7-20%;骨粉 、贝壳粉4-5%;食盐0.3-0.5%。

青饲料另外加喂,尤其没有维生素添加剂时,不能断喂青料,喂量约为 精饲料的30-50%。

不同日龄雏鸡耗料(克/每只、每日),因品种、个体发育、饲喂方法不同而有差异 ,大致为:1-10日龄为8克,20日龄为15克,25日龄为16克,30日龄为30克,50日龄为40克。

(三)调 控适宜光照,促进雏鸡发育 日光照射可以增温、增加食欲,利于消化,促进钙磷代谢、维持正常生长发 育,并能杀菌。

但光照强而又时间长(包括人工充实光照),易使雏鸡过量运动,得不到适当休息而影 响雏鸡正常发育。

因此,应采取遮光的办法使雏鸡得到适当的休息,以利于消化、增重和换羽,同时还 可以防啄肛、啄羽等恶癖。

适宜的光照和运动时间为:一周龄内的雏鸡可全日24小时光照,并在每次喂 饲前后各活动10-20分钟。

一周以后,若天气晴朗,温度许可的情况下,白天采用自然光照即可。

最好每 天能晒一次太阳,头一、二天晒半小时左右,以后逐渐延长。

20日龄前每天可使雏鸡活动6-7小时,(包 括采食时间),20日龄以后,晴天可整天活动,但中午炎热时节应收回遮光休息2-3小时为宜。

中鸡的 科学饲养 (一)饲养方式 饲养方式可多种多样,较为常见的有: 1、平养:即在鸡舍地面铺有垫料( 木糠、刨花、谷壳、短稻草、粗砂等),让鸡散放在垫料上饲养。

平养在室外可设置一定运动场。

此方 法适用于中、小型养鸡数量较多而劳力较充裕的养鸡户。

2、笼养:即把鸡关在笼子内饲养。

是现代化 和工厂化养鸡的一种主要饲养方式,也是家庭,尤其是城镇职工、居民养鸡的一种主要方式。

3、放养 :即白天让鸡在户外自由活动和觅食,傍晚让鸡自行进笼,它是广大乡村比较常用的饲养方式。

(二) 饲养管理 中鸡,一般指八周龄以后能独立生活到一燕前或上笼育肥前阶段的鸡,也称童鸡、育成鸡、青 年鸡、后备鸡。

其特点是:生长发育最为旺盛,骨骼、羽毛和肌肉等生长最多的时期。

1、日粮的需求 及合理搭配。

随着中鸡消化机能的增强,采食量愈来愈大,日粮可在小鸡料的基础上逐渐减少蛋白质饲 料的比例,适当加糠麸类粗料(一般右占日粮15-20%)和青绿饲料(可占日粮30%)。

这一阶段鸡的营养 需要一般为:粗蛋白质12-15%,粗纤维5%,钙1%,磷0.6%,食盐0.3-0.5%。

作为种用的鸡,饲料代谢能 不宜过高,以免过于肥胖,不利生殖系统发育。

中鸡活动能力强,含量大,可采用干、湿结合的方法进 行饲喂,即每天定时喂2-3次湿料,另设食槽经常保持有干粉料,任鸡自由啄食。

此外,食槽和饮水器具 要配置充足,以免鸡群抢食出现捅挤和践踏。

2、适...

关于大红公鸡,以及养殖方法!希望有人赐教!谢了

(一)肉鸡生产现状、前景和策略 肉鸡生产是一项高产高效养殖业。

首先,肉鸡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

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49日龄时公母混养群平均活重约为初生重的45~50倍。

料重比可达2∶1,比猪高50%。

其次,肉鸡可适当加大饲养密度。

与蛋鸡相比,肉仔鸡性情温顺,很少跳跃、啄斗,因而饲养密度可比同样方式饲养的蛋鸡提高一倍左右。

第三,由于肉鸡生产周期短(6周龄可上市,一年可生产5-6批),因而可提高鸡舍、设备的利用率,加快资金周转,故投资回收期短,生产效率高。

第四,肉鸡适于集约化生产,经济效益好。

采用平养方式,在我国人均每批可养肉仔鸡2000~2500只,一年可出栏1~1.5万只;机械化饲养,人均每批可养0.8~1万只,一年可出栏4~6万只。

上述特点促进了国内外肉鸡生产迅猛发展。

1.世界肉鸡生产发展概况 现代肉鸡饲养业始于本世纪20年的美国,后风靡全球。

近20年来,在肉类生产领域中,肉鸡饲养业一直以最快的速度持续增长。

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世界肉类总产量增长了36.6%,而其中禽肉增长76.2%,而禽肉中又以鸡肉增长最快。

1998年世界肉类总产量约为1.92亿吨。

美国以年产禽肉1100万吨,持续保持世界第一位,中国则以395万吨的产量超过原苏联跃居第二位,在世界禽肉生产中,以中国、墨西哥、巴西和东南亚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发展速度最快,产量已占到世界总产量的1/3。

随着肉鸡业的发展,饲养技术也有很大发展,1988年与1962年相比,肉仔鸡的出栏日龄由65天缩短到42天,出栏体重由1.71千克上升到1.86千克,料重比则由2.15降至1.80。

进入90年代,肉鸡生产水平又有很大提高,尤其表现在提高生长速度、缩短出栏时间、减少饲料消耗和增加胴体瘦肉率等方面。

发达国家不少育种公司计划将在2000~2010年培育出35日龄个体重1.8~2.0千克、每千克增重耗料1.7~1.8千克、成活率达98%以上的肉鸡新品种。

在经营体制上,欧美一些国家采用以行业一体化为纽带的联营合同制。

即饲养户(场)专营饲养、孵化厂按约送苗鸡、饲料公司定期送料、屠宰厂按时把鸡运走。

目前美国90%的肉鸡生产采取这种方式。

2.我国肉鸡饲养业的现状与前景 我国现代肉鸡饲养业起步较晚,大约开始于80年代中期,生产水平与畜牧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主要表现为产量少、商品率低、效益差、耗料多。

但1995年禽肉产量已达到935万吨,是1984年的6.3倍,跃居世界第二位。

不过,禽肉在肉类结构中仅占17.7%,比世界平均水平差7.9%,人均禽肉占有量比世界平均水平8.82千克差3.4千克,比美国相差45.3千克,所以潜力很大。

肉鸡商品化生产须做到品种优良化、饲料全价化、饲养集约化、防疫系列化、管理科学化、经营一体化。

在品种上,目前从国外引进肉鸡优良品种达十几种,如AA鸡、艾维茵鸡、彼得逊鸡、星波罗鸡等。

国内近几年也培育出了不少优良品种,如新浦东鸡、京黄肉鸡、苏禽85肉鸡等。

在饲料方面,近几年我国的饲料工业也有很大发展。

据1997年统计,全国已建成6000多家饲料加工厂,年产配合饲料已达5700多万吨。

配合饲料的应用已基本得到普及。

在经营体制上,目前我国肉鸡生产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 (1)企业化或工业化生产。

即集种鸡饲养、商品鸡饲养、饲料加工、屠宰加工、产品销售为一体,产权属一,生产由企业统一控制。

企业化生产由于规模大、饲养管理和经营管理水平高、经济实力雄厚,因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强。

(2)产业化生产。

即对区域性主导产业实行专业化生产、系列化加工、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集饲养、加工、销售、生产经营为一体的体系。

有龙头企业带动型、市场带动型、主导产业带动型、专业协会带动型、基地带动型等。

(3)一家一户自给自足式分散饲养。

生产条件低下、技术落后、效益不高、商品率较低,对市场的波动不敏感。

3.肉鸡生产策略 肉鸡生产实现盈利目的,不仅要掌握饲养、疫病防制等技术,还必须有一定的经营管理策略。

否则就可能亏损,甚至破产倒闭。

(1)市场预测 所谓市场预测就是根据有关信息资料分析对未来的需求,正确地估计和判断其可能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状况。

一般来说,市场预测主要内容有: ①肉鸡生产的发展变化情况预测。

②市场需求变化情况预测。

③城乡消费习惯、消费结构和消费心理变化预测。

④市场价格变化情况预测。

⑤同类产品进出口贸易情况预测。

⑥国家法规、政策和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化对供求影响的预测。

⑦本地区及国内肉鸡场变化情况,包括鸡场数量、规模及分布等预测。

市场预测方法很多,简便易行的方法有:经验判断法、市场调查预测法、实销趋势分析法、季节变动分析法等。

经验判断法。

包括专家评议法、管理人员评议法及销售人员评议法等。

主要凭直觉、经验和销售情况判断市场发展趋势。

适用于不同规模、各种类型的鸡场,尤其是缺乏历史资料而预测因素又比较多的新建鸡场。

但此法不够精确,运用时要谨防遗漏,避免失误。

市场调查预测法。

包括典型调查法、全面调查法、抽样调查法、表格调查法、询问调查法和样品征询法。

适用于数据、资...

饲养鸡方法

一)调节适宜温、湿度,提高雏鸡成活率。

育雏合适的温度、湿度如下表 周 龄 育雏舍(室、箱) 内的温度°C 育雏舍(室、箱) 内相对湿度(%) 白 天 晚 上 1-2 3-4 5-6 7-8 8周龄以上 32-28 28-26 26-23 23-20 20 34-30 30-28 28-25 25-22 22 65-60 65-55 55 55 55 初出壳雏鸡个体小、娇嫩、绒毛短,保温能力低,调节体温机能也还不完善,直到3-4周龄,才逐渐完备。

因此,搞好防寒保温,调节适宜的温、湿度,是养好小鸡,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

雏鸡适宜的温度为:安装幼雏保持在30-32°C。

以后,每5天降温1-2°C,一个月龄后,如外界气温在20°C以上时,可以自然给温,否则应继续保温。

温度适宜与否,可观察雏鸡的形态表现:如雏鸡挤成一堆,不爱活动与吃食,不时发出“吱、吱”叫声,音长而无力,是温度过低的表现;如果雏鸡两翼下垂,张口喘气,拍翅抢水喝,不时发出“啾、啾”声音,叫声尖而短,则是温度过高,只有雏鸡分布均匀,活动、吃食正常,羽毛平整光亮,排除粪后粪便多呈现条状,睡眠时头颈伸直,安静等说明温度合适。

调节雏鸡温度的方法很多,小群鸡可放于纸箱或木箱,箱内铺垫干草或棉絮,垫料下还可放置热水袋,或用电灯照明取暖。

大群鸡可采取温室保育。

另外,育雏舍(室或箱)内若太干燥,鸡体内水分散发量大,对雏鸡生长不利;若湿度太大,空气不流通,雏鸡容易感染病。

适时的相对湿度为55-65%。

调节的方法,只要饮水器内不断水即能达到要求;霉雨季节湿度偏大时,可加厚干燥的垫料并及时清理潮湿垫料即可。

(二)及时供水开食、搞好日粮搭配 雏鸡开食之前,先给饮用0.01-0.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呈浅红色即可),以清除胎粪和消毒肠胃。

然后喂给8%的蔗糖水,可提高雏鸡成活率。

最后再喂料。

然后,要经常供给饮水,以免因缺水,而一下子暴饮拉稀死亡。

饮水宜先用温开水,以后可逐渐改用新鲜清洁凉水,同时防止雏鸡弄湿羽毛。

幼雏阶段喂料不宜受餐数限制,应任其自由采食,以后逐渐减少饲喂次数,到20日龄后日喂4次即可。

喂料不宜过湿,以能松散为度。

喂量应随着雏鸡日龄而增加,但每次不必喂得太饱(以八成饱为宜),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雏鸡的饮料配合。

根据其营养需要特点:要求较高的能量和较高的蛋白质。

一般日粮中,谷实类(玉米、碎米等)为50-60%;糠麸类(米糠、麦麸等)为5-10%;油饼类(花生饼、豆饼、芝麻饼等)为20-25%;动物性饲料(鱼粉、肉粉等)为7-20%;骨粉、贝壳粉4-5%;食盐0.3-0.5%。

青饲料另外加喂,尤其没有维生素添加剂时,不能断喂青料,喂量约为精饲料的30-50%。

不同日龄雏鸡耗料(克/每只、每日),因品种、个体发育、饲喂方法不同而有差异,大致为:1-10日龄为8克,20日龄为15克,25日龄为16克,30日龄为30克,50日龄为40克。

(三)调控适宜光照,促进雏鸡发育 日光照射可以增温、增加食欲,利于消化,促进钙磷代谢、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并能杀菌。

但光照强而又时间长(包括人工充实光照),易使雏鸡过量运动,得不到适当休息而影响雏鸡正常发育。

因此,应采取遮光的办法使雏鸡得到适当的休息,以利于消化、增重和换羽,同时还可以防啄肛、啄羽等恶癖。

适宜的光照和运动时间为:一周龄内的雏鸡可全日24小时光照,并在每次喂饲前后各活动10-20分钟。

一周以后,若天气晴朗,温度许可的情况下,白天采用自然光照即可。

最好每天能晒一次太阳,头一、二天晒半小时左右,以后逐渐延长。

20日龄前每天可使雏鸡活动6-7小时,(包括采食时间),20日龄以后,晴天可整天活动,但中午炎热时节应收回遮光休息2-3小时为宜。

中鸡的科学饲养 (一)饲养方式 饲养方式可多种多样,较为常见的有: 1、平养:即在鸡舍地面铺有垫料(木糠、刨花、谷壳、短稻草、粗砂等),让鸡散放在垫料上饲养。

平养在室外可设置一定运动场。

此方法适用于中、小型养鸡数量较多而劳力较充裕的养鸡户。

2、笼养:即把鸡关在笼子内饲养。

是现代化和工厂化养鸡的一种主要饲养方式,也是家庭,尤其是城镇职工、居民养鸡的一种主要方式。

3、放养:即白天让鸡在户外自由活动和觅食,傍晚让鸡自行进笼,它是广大乡村比较常用的饲养方式。

(二)饲养管理 中鸡,一般指八周龄以后能独立生活到一燕前或上笼育肥前阶段的鸡,也称童鸡、育成鸡、青年鸡、后备鸡。

其特点是:生长发育最为旺盛,骨骼、羽毛和肌肉等生长最多的时期。

1、日粮的需求及合理搭配。

随着中鸡消化机能的增强,采食量愈来愈大,日粮可在小鸡料的基础上逐渐减少蛋白质饲料的比例,适当加糠麸类粗料(一般右占日粮15-20%)和青绿饲料(可占日粮30%)。

这一阶段鸡的营养需要一般为:粗蛋白质12-15%,粗纤维5%,钙1%,磷0.6%,食盐0.3-0.5%。

作为种用的鸡,饲料代谢能不宜过高,以免过于肥胖,不利生殖系统发育。

中鸡活动能力强,含量大,可采用干、湿结合的方法进行饲喂,即每天定时喂2-3次湿料,另设食槽经常保持有干粉料,任鸡自由啄食。

此外,食槽和饮水器具要配置充足,以免鸡群抢食出现捅挤和践踏。

2、适宜的饲养密度和及早上...

刚孵出来的小鸡怎么养?

喂点冷开水,接着喂点小鸡饲料!先看年龄~刚买来的小鸡~如果小鸡有长小尾巴~那说明已经至少超过7天了~ 如果没有~那小鸡不可以站在水泥地或其他地面~因为会冰到爪子~就及容易死亡~ 正确的方法是放在硬纸相里~里面用纸垫住就OK~注意勤换纸~ 食物:把大米放在开水里泡软了~然后再喂~基本上小鸡会本能的吃~ 如果不会~HOHO~那你有得受了~找个小木棍~调点米~用拇指和食指轻轻的捏开小鸡的嘴~ 望里填~要注意小鸡的眼睛喔~ 时间:早6点到晚5点左右~这是小鸡的活动时间~要勤喂食~ 多喂活的食物~找蚯蚓最好~切成小段~不要喂太多~ 青蛙和蟾蜍千万不能喂!会中毒死的~ 我以前就中毒死过一只。

心疼啊~。

一般只要小鸡长硬翅膀了~基本上就硬实了~ 主要是前期饲养困难~15-40只 农村的网友尽量多养~到8月15就杀了~ 辣椒炒小鸡~好吃哈~(自己养的当然舍不吃了~) 城市的网友尽量少养~因为饲养不便~所以建议养少点~ 5到10只就可以了~ 如果你只想养一只 哈哈~那我劝你必须放弃! 因为这样小鸡的小鸡~ 不但长的慢~而且毛色等都很暗淡~ 成活率太低 小鸡是群居动物~ 至少也得3只以上~才可以 买的时候要看:喜欢望别的小鸡肚子底下钻的多数是母鸡~ 喜欢跳在别的小鸡背上的多数是公鸡 要选能抢食的~活泼能叫的~ 长大后可以喂糠等食物~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怎么养好刚出生的小鸡?

先看年龄~刚买来的小鸡~如果小鸡有长小尾巴~那说明已经至少超过7天了~ 如果没有~那小鸡不可以站在水泥地或其他地面~因为会冰到爪子~就及容易死亡~ 正确的方法是放在硬纸相里~里面用纸垫住就OK~注意勤换纸~ 食物:把大米放在开水里泡软了~然后再喂~基本上小鸡会本能的吃~ 如果不会~HOHO~那你有得受了~找个小木棍~调点米~用拇指和食指轻轻的捏开小鸡的嘴~ 望里填~要注意小鸡的眼睛喔~ 时间:早6点到晚5点左右~这是小鸡的活动时间~要勤喂食~ 多喂活的食物~找蚯蚓最好~切成小段~不要喂太多~ 青蛙和蟾蜍千万不能喂!会中毒死的~ 我以前就中毒死过一只。

心疼啊~。

一般只要小鸡长硬翅膀了~基本上就硬实了~ 主要是前期饲养困难~15-40只 农村的网友尽量多养~到8月15就杀了~ 辣椒炒小鸡~好吃哈~(自己养的当然舍不吃了~) 城市的网友尽量少养~因为饲养不便~所以建议养少点~ 5到10只就可以了~ 如果你只想养一只 哈哈~那我劝你必须放弃! 因为这样小鸡的小鸡~ 不但长的慢~而且毛色等都很暗淡~ 成活率太低 小鸡是群居动物~ 至少也得3只以上~才可以 买的时候要看:喜欢望别的小鸡肚子底下钻的多数是母鸡~ 喜欢跳在别的小鸡背上的多数是公鸡 要选能抢食的~活泼能叫的~ 长大后可以喂糠等食物~...

养殖土鸡利润如何?

年纯利有5-10万元。

养土鸡的成本概算 养生态土鸡90-100天即可达到 2。

养一只商品土鸡的纯利:35-19=17元。

按投资500只土鸡计算,所需成本,这和你的养殖规模大小有关,以每个月养殖土鸡500只。

但由于生态,因此要科学地搭配日粮。

育雏期,应选用肉鸡全价颗粒料,最初开食时要将饲料稍浸泡转化一下,并用手搓碎一点。

脱温鸡至1公斤体重期间,则选用中鸡料,更换时应逐步替换,不能一次性全部更换,以免造成应激反应。

同时,应添加5%~10%的完整谷粒(或小麦),并给予10%~15%的青绿饲料。

在庭院散养期间,选用大鸡全价颗粒料,日粮中还要加入10%~15%的完整谷粒(或小麦),添加15%~20%的青绿饲料。

若光喂全价饲料,一来饲养成本高,效益不核算;二来鸡肉的肌间脂肪多,吃起来不爽口;三是无土鸡肉的独特风味,消费者不喜欢。

添加适量的青绿饲料,一来可增加维生素的含量,二是可降低养殖成本,三可减少鸡肉的肌间脂肪含量。

消毒免疫 做好鸡的免疫接种和消毒防疫工作,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这是规模养鸡成功的关键所在。

因此,要搞好免疫接种和消毒防疫工作,减少鸡的死亡,提高成活率和商品率。

对土鸡的免疫程序,应结合生产的性质(商品肉仔鸡)而定,最好是按肉鸡的免疫程序来参照进行,即1日龄的雏鸡免疫接种马立克氏疫苗(无条件时也可不搞,这主要是在孵化场搞);6~7日龄的鸡用鸡新城疫Ⅳ系苗(或Ⅴ4苗)、法氏囊B87苗、传支H120苗等混合饮水免疫;24~28日龄用鸡新城疫Ⅱ系苗饮水免疫一次;60日龄再用鸡新城疫Ⅰ系苗注射接种一次,以后不再免疫接种。

在饲料饮水中添加一些药物可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2~7日龄添加0.02%的痢特灵和0.01%的土霉素或青霉素、庆大霉素等,13~17日龄又重复用上述药物。

19~90日龄在饲料中添加氯苯、抗球王等抗球虫的药进行驱虫、鸡舍每天要清扫干净,并用生石灰对地面和承粪板上进行消毒。

每半月用复合酚兑水将舍外进行喷雾消毒,用百毒杀对鸡舍内带鸡消毒。

出栏后对场地要彻底清扫、冲洗和消毒;鸡舍门口处的消毒池要经常有石灰或消毒液,并注意常换。

养土鸡投资成本概算 1、养鸡要多少钱投资.5-3,既能达到保持土鸡肉味特色,又有较快的增重速度(90~100天达1.5~2.0公斤),易于消耗的肉鸡全价颗粒料,再适当搭配其他的饲料养鸡,这和你的饲养方法,饲养技术、基础设施需要的材料,有窗户和地窗,使空气流通和采光充足。

养鸡利润分析 按湖南怀化的物价:土鸡苗1只:3-4元,只需准备3个月1500只土鸡的资金就够啦。

1500只土鸡用大棚技术建设鸡棚,但一定要注意防止老鼠等天敌,一只鸡的成本在15元左右。

详细核算如下,从以上可以看出。

而采用我们的生态链圈养放牧方式.5元即4.5元,要求室内地面为水泥地面、杏花鸡,进行专业化规模育雏:养一只生态土鸡4个月上市,重2。

将庭院林地用尼龙网围起来,每隔2~3米远打一根桩柱、安全、无污染,味道好,价格比饲料鸡高出2倍以上、运输车(拉饲料或粮食喂鸡的)、稻草帘(保温用、温度计、湿度计、称、断喙器等其它必备工具、灰白色等,市场消费也不一样,一般每批育雏在5000只(视养殖户对雏鸡的需求量来定育雏规模),一只鸡的活动空间0.5元/1斤。

土鸡养殖技术 农村饲养的土鸡肉质好、味道鲜,深受消费者喜欢。

但由于它生长速度慢(5个月才长大出栏),农户零星散养量不多,因而养殖者的总体经济效益不高:室内的相对湿度保持55%~65%,即10天之前为60%~65%,网床四周和底部用1厘米*1厘米网目的塑料网固定好。

料桶和饮水器均置于网床内:15.8元。

在15天之前为60~70只/.5-3斤左右,所需饲料分别为谷物(稻谷,黄粉虫3斤.5元(自己种或捡菜叶不用钱),土鸡苗自己孵化约2元/只=7500元,年纯利约5-10万元。

2、一亩地可以养多少土鸡,自由采食。

在初次的饮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连用两天:19元,养土鸡的缺点是占地面积较大.高密度育雏,以及你的饲养环境有很大关系,靠地面的网边用泥土压实、玉米、小麦,年养5000只鸡为例,需资金26800-29800元;在农村,如果自家有粮食,前期投资只需6800元,最多有10000元即可。

年养5000只鸡、通风工具、注射器、网、疫苗、料筒(要有不同规格的),一般情况没这么高。

养鸡需,育雏舍、料槽.5平方米计算,越宽越好;养1500只鸡需要养黄粉虫200箱,以后为17小时的光照(包括自然光照在内)。

4.适时饮水和开食。

小鸡应尽早开食和饮水,疫苗每只0、水不断。

从理论上讲 养土鸡以每个月养500只鸡,年出栏5000只鸡为例:用我们的技术养一只土鸡4个月可达2.5-3斤左右,鸡活动范围小、鸡体能量消耗少,增重加快。

故要选养适宜当地消费市场的品种,总投资约26800-29800元即可。

每个月养500只鸡,年出栏5000只,脚的皮肤也有黄色、黑色,蝇蛆3斤,自己用鸡粪饲养成本0,10天之后为55%~60%。

“网、床、散”结合 养殖户应根据自己饲养的数量来适当改造鸡舍,三黄鸡,就广东而言,所产蛋也比圈养鸡价格高出2倍以上,且供不应求,非常畅销,但为了保证肉质,即本地鸡,有...

小公鸡的做法,小公鸡怎么做好吃,小公鸡的家常

小公鸡的做法1.首先将笋干泡水两天。

锅中倒入小半锅热水,下入笋干,盖上锅盖,煮一个小时,捞出,切成丝。

2.小公鸡砍成块、姜切片、洋葱切丝、红尖椒切圈3.锅中再次倒入小半锅热水,下入花椒粒,煮十分钟,将鸡块倒入锅中,淋入适量料酒,焯去血水,捞出入凉水洗净。

4.锅中放入油,下入姜片,煸炒片刻,接着下入洋葱,炒至香味溢出时,加入剁辣椒,均匀翻炒,随后将鸡块、笋干倒入锅中翻炒,淋入适量料酒、酱油,加一勺五香粉、一勺盐、半勺白糖,翻炒调味后,倒入高压锅中,倒入清水,与鸡块相平为宜,加一勺盐,压十五分钟后,重新回锅,大火收至汤汁半干,下入红尖椒,翻炒片刻即可。

...

赞一下
安逸养殖网
上一篇: 2018鹿业养殖 九鹿鹿业养殖加盟条件
下一篇: 虾养殖过滤 虾缸用什么过滤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页底部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