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养殖什么好养又赚钱,养殖营业执照怎么办理,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池塘养鱼一年亩产多少斤
一般一千斤左右,池塘养鱼产量 ·如何提高池塘养鱼产量效益 。
2、引进养殖新品种近年来,罗非鱼、淡水白鲳、彩虹鲷及河鲍鱼等新品种的引入,极大的提高了池塘的养殖效益。
三、强化养殖技术措施,调整放养模式,推广池塘集约化养殖技术,提高产量和效益传统的养鱼模式,即以施肥结合注水技术饲养,鱼产量、效益都... ·池塘循环微流水高产养鱼技术 近几年来,江苏省滨海市东坎特种水产养殖场应用循环微流水池塘养鱼,获得了比普通池塘养鱼产量增加一倍以上的高效益。
循环微流水养鱼是在人工控制的水体中,进行集约化高密度的强化养殖,它具有周期短、生长快、产量高、效益高、商品率高等优点。
循环微... ·池塘养鱼 池塘养鱼是我国淡水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量要占淡水养殖总产的70%以上。
养殖的品种多,面积大,产量高,技术精,效益好。
目前我国池塘养殖的青、草、鲢、鳙、鲤、鲫、鳊、罗非鱼、鲮等常规鱼类已达十多种,而池塘养殖虾、蟹、鳖、龟、蛙、黄鳝等... ·谈谈工业化养鱼新技术 可以养虾、蟹等水生动物,还可以作为高密度活储,进行超延时间差、地区差、品种差与生态差的特殊反季节经营。
工业化养鱼的第一特点是:单位面积(水体)的产量高。
传统的池塘养鱼0.067公顷产量不过500公斤左右。
配备增氧机械的精养鱼塘、年产量也只... ·池塘科学养鱼技术 可以充分利用水体的生存空间。
混,即混养。
可以把一种鱼做为主养鱼,再搭配放养其它几个品种的鱼类,如以主养鲤鱼为主的池塘,可以搭配放养一部分的鲢,鳙鱼,既不互相争食,又可提高产量。
轮,即轮捕轮放。
可以在养殖的过程中,抓大放小,捕大补小,使池塘... ·池塘养鱼技术要点 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d.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3.以下就池塘鱼类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做一要述。
池塘养鱼 池塘养鱼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鱼池... ·《池塘养鱼新技术》本书由上海水产大学雷慧僧教授等编著。
内容包括: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池塘主要水质因子及其对鱼类的影响,池塘施肥,养鱼的人工饵料,主要养殖鱼类的人工繁殖,鱼苗鱼种的培育和运输,成鱼饲养,池塘养殖特种鱼类,鱼病防治,养鱼池塘的建设等10章... ·池塘混养鱼搭配 饲养管理的主要对象。
其余数量或重量较少的混养搭配鱼类称‘配养鱼’,在饲养中不做或较少专门管理,但配养鱼也是不可缺少的种类。
一般讲,配养鱼种类多,增产效果大,而且所花成本低,收益较高。
在农村的家前屋后的池塘养殖商品鱼,如肥料来源充裕,水源不是很... ·池塘养鱼高产技术 池塘养鱼,通常是指用人工修筑的鱼池进行成鱼养殖而言。
1.在修筑池塘要选择保水保肥性能好的地方。
一般不要选在沙土地或漏水的地方。
池塘底质要平坦并向排水口略有倾斜,以便干塘捕鱼。
在池底要留有6-9 厘米厚的淤泥,起调节池塘水质肥度的作用... ·池塘养鱼模式介绍1、池塘高效养鱼模式操作要点: (1)12月底放鱼前10--15天,每亩池塘用生石灰120斤消毒。
(2)鱼种投放采用“80--20”模式放养。
即每亩投放80%名特优品种1200尾,品种选择有彭泽鲫、彩虹鲷、回鱼、黄桑鱼、加洲鲈等... ·浅水池塘养鱼技术 水深2米以下的浅水塘,不符合养鱼高产标准,要全部改造成深水塘又非一朝一夕能办到。
经过监利县渔场养鱼户多年探索,总结出一套浅水塘养鱼获得高产的经验。
现介绍如下供养鱼户参考: 1.投放大规格鱼种。
平均规格为每尾重6克~7克,亩投放量为... ·提高池塘成鱼产量 病源较少,可减少病源的寄生。
早放养可提早恢复鱼体的疲劳,提早适应新的养殖环境,有利于提早开吃。
二、多品种的放养,增加养殖种类。
池塘放养品种少,水体的利用率不高,由于鱼类的栖息水层和食性不同,养殖草食性鱼类搭配滤食性、杂食性鱼类,实施草鱼... ·池塘养鱼技术要点(1) 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d. 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3.以下就池塘鱼类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做一要述。
池塘养鱼 池塘养鱼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 ·池塘80:20养鱼新技术 技术简介:池塘80︰20是指,收获的鱼产品产量80%是由市场经济价值较高的主养鱼组成,20%的产量由配养鱼类组成,如有助于净化水质的滤食性鱼类和有助于控制野杂鱼类和其它杂食性鱼类的掠食性鱼类。
任何一种取食性养殖鱼类都可以作为占80%的主养... ·池塘养鱼技术要点(2) 应激反应的水平。
5). 在收获时,主养鱼(80%)的个体应大小均匀、达到上市规格。
7.鱼种放养密度 各地使用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因地制宜。
对于首次采用80:20池塘养鱼技术的养殖者,每亩水面收获时主养鱼的重量不超过以下的限量... ·池塘养鱼池塘设计要点 池塘形状、面积、深度和池底——池塘形状以长方形为好,东西走向,长宽比5:3为好。
池塘面积10—20亩为好。
池塘面积应按池塘深度一半处的面积统计,而我们一般指开口面积,养殖有效面积则为池水深度一半处的面...
池塘养鱼一年亩产多少斤
一般一千斤左右,池塘养鱼产量 ·如何提高池塘养鱼产量效益。
2、引进养殖新品种近年来,罗非鱼、淡水白鲳、彩虹鲷及河鲍鱼等新品种的引入,极大的提高了池塘的养殖效益。
三、强化养殖技术措施,调整放养模式,推广池塘集约化养殖技术,提高产量和效益传统的养鱼模式,即以施肥结合注水技术饲养,鱼产量、效益都... ·池塘循环微流水高产养鱼技术 近几年来,江苏省滨海市东坎特种水产养殖场应用循环微流水池塘养鱼,获得了比普通池塘养鱼产量增加一倍以上的高效益。
循环微流水养鱼是在人工控制的水体中,进行集约化高密度的强化养殖,它具有周期短、生长快、产量高、效益高、商品率高等优点。
循环微... ·池塘养鱼 池塘养鱼是我国淡水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量要占淡水养殖总产的70%以上。
养殖的品种多,面积大,产量高,技术精,效益好。
目前我国池塘养殖的青、草、鲢、鳙、鲤、鲫、鳊、罗非鱼、鲮等常规鱼类已达十多种,而池塘养殖虾、蟹、鳖、龟、蛙、黄鳝等... ·谈谈工业化养鱼新技术可以养虾、蟹等水生动物,还可以作为高密度活储,进行超延时间差、地区差、品种差与生态差的特殊反季节经营。
工业化养鱼的第一特点是:单位面积(水体)的产量高。
传统的池塘养鱼0.067公顷产量不过500公斤左右。
配备增氧机械的精养鱼塘、年产量也只... ·池塘科学养鱼技术可以充分利用水体的生存空间。
混,即混养。
可以把一种鱼做为主养鱼,再搭配放养其它几个品种的鱼类,如以主养鲤鱼为主的池塘,可以搭配放养一部分的鲢,鳙鱼,既不互相争食,又可提高产量。
轮,即轮捕轮放。
可以在养殖的过程中,抓大放小,捕大补小,使池塘... ·池塘养鱼技术要点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d.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3.以下就池塘鱼类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做一要述。
池塘养鱼 池塘养鱼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鱼池... ·《池塘养鱼新技术》本书由上海水产大学雷慧僧教授等编著。
内容包括: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池塘主要水质因子及其对鱼类的影响,池塘施肥,养鱼的人工饵料,主要养殖鱼类的人工繁殖,鱼苗鱼种的培育和运输,成鱼饲养,池塘养殖特种鱼类,鱼病防治,养鱼池塘的建设等10章... ·池塘混养鱼搭配饲养管理的主要对象。
其余数量或重量较少的混养搭配鱼类称‘配养鱼’,在饲养中不做或较少专门管理,但配养鱼也是不可缺少的种类。
一般讲,配养鱼种类多,增产效果大,而且所花成本低,收益较高。
在农村的家前屋后的池塘养殖商品鱼,如肥料来源充裕,水源不是很... ·池塘养鱼高产技术池塘养鱼,通常是指用人工修筑的鱼池进行成鱼养殖而言。
1.在修筑池塘要选择保水保肥性能好的地方。
一般不要选在沙土地或漏水的地方。
池塘底质要平坦并向排水口略有倾斜,以便干塘捕鱼。
在池底要留有6-9 厘米厚的淤泥,起调节池塘水质肥度的作用... ·池塘养鱼模式介绍1、池塘高效养鱼模式操作要点: (1)12月底放鱼前10--15天,每亩池塘用生石灰120斤消毒。
(2)鱼种投放采用“80--20”模式放养。
即每亩投放80%名特优品种1200尾,品种选择有彭泽鲫、彩虹鲷、回鱼、黄桑鱼、加洲鲈等... ·浅水池塘养鱼技术水深2米以下的浅水塘,不符合养鱼高产标准,要全部改造成深水塘又非一朝一夕能办到。
经过监利县渔场养鱼户多年探索,总结出一套浅水塘养鱼获得高产的经验。
现介绍如下供养鱼户参考: 1.投放大规格鱼种。
平均规格为每尾重6克~7克,亩投放量为... ·提高池塘成鱼产量病源较少,可减少病源的寄生。
早放养可提早恢复鱼体的疲劳,提早适应新的养殖环境,有利于提早开吃。
二、多品种的放养,增加养殖种类。
池塘放养品种少,水体的利用率不高,由于鱼类的栖息水层和食性不同,养殖草食性鱼类搭配滤食性、杂食性鱼类,实施草鱼... ·池塘养鱼技术要点(1)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d. 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3.以下就池塘鱼类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做一要述。
池塘养鱼 池塘养鱼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 ·池塘80:20养鱼新技术技术简介:池塘80︰20是指,收获的鱼产品产量80%是由市场经济价值较高的主养鱼组成,20%的产量由配养鱼类组成,如有助于净化水质的滤食性鱼类和有助于控制野杂鱼类和其它杂食性鱼类的掠食性鱼类。
任何一种取食性养殖鱼类都可以作为占80%的主养... ·池塘养鱼技术要点(2)应激反应的水平。
5). 在收获时,主养鱼(80%)的个体应大小均匀、达到上市规格。
7.鱼种放养密度 各地使用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因地制宜。
对于首次采用80:20池塘养鱼技术的养殖者,每亩水面收获时主养鱼的重量不超过以下的限量... ·池塘养鱼池塘设计要点 池塘形状、面积、深度和池底——池塘形状以长方形为好,东西走向,长宽比5:3为好。
池塘面积10—20亩为好。
池塘面积应按池塘深度一半处的面积统计,而我们一般指开口面积,养殖有效面积则为池水深度一半处的面积。
...
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池塘循环水生态净化系统,一般由前处理池、人工湿 地、生态沟渠等部分组成。
(1) 处理池分为沉淀池和滤水墙两部分。
沉淀池底部设一凹型 池底,便于收集泥沙;滤水墙用120毫米空心砖砌成,内部填充30~ 50毫米的碎石。
(2) 人工湿地可由垂直下行流湿地、垂直上行流湿地、水平推 流湿地复合而成,湿地栽种植物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湿生植物,如美 人蕉、菖蒲等。
(3) 生态沟渠水体经过人工湿地后,再通过生态沟渠进一步降 解氨氮、曝气增氧,进入或流人各养殖池。
各养殖池通过交叉插管互 通,在水位差的作用下,保持整个养殖水体处于微流水状态。
将水源水或养殖废水有控制地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水源 水或养殖废水再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 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水源水或养 殖废水进行处理。
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 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 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
将水源水或养殖废水经人工湿地处理后,水体中的有毒、有害物 质被人工湿地吸收利用,从而使水体得以净化。
池塘循环水养殖多少钱
流水养鱼具有节约用地、投资少、管理方便、收益高的优点,特别适合水资源丰富、土地资源贫乏的山区或缺乏池塘、水库的地区。
流水养鱼池的面积,小则几平方米,大到1 000~2 000平方米。
养鱼的水体必须是流动的,特点是单位水体成鱼产量高。
循环流水养鱼的特点是耗水量少,可避免受环境污染;机电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高,要求保证饲料等物质供应;容易实现管理机械化和操作自动化。
1.建池布局流水养鱼池分为地面鱼池、地下鱼池、隧道鱼池、半隧道鱼池、多层鱼池和阶梯形鱼池等几种类型。
地面鱼池施工简单,排水方便;地下鱼池容易龟裂变形,施工量大,耗材料多,结构较复杂,但可降低提水扬程。
为了节约用地,可采用隧道鱼池、半隧道鱼池和多层鱼池。
在丘陵山区,可采用阶梯形鱼池。
2.建池材料建造流水鱼池的材料有混凝土或砖石、水泥、钢板、塑料、铁皮等。
大型流水鱼池大都采用钢筋混凝土建造,小型流水鱼池用砖石砌成、水泥砂浆抹缝。
有的流水鱼池采用预制板建成,预制板可用塑料、钢板、玻璃钢、水泥等材料制作,只要不漏水,又不会在水中产生有毒物质,均可采用。
鱼池颜色宜为暗色。
3.池体大小大型流水鱼池面积为1 000~2 000平方米,小型流水鱼池仅几十平方米。
大型流水鱼池大都根据自然地形条件开挖而成。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目前趋向于采用小型流水鱼池,可提高生产周转率,便于管理,容易调节流量,饲料利用率较高。
4.池体形状流水鱼池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八角形及环道形等多种形状。
正方形、长方形鱼池可以充分利用地面,施工容易,容易捕捞成鱼,但换水不均匀,水流有分层现象,故池子水深只能为0.9~1米,并且难以彻底排污,池底有积污的死角,必须配备专门的吸污机械。
近年来,国内外建造的流水鱼池多趋向于圆形。
其优点是换水均匀,水流无分层现象,无死角,能自动集污并可彻底排污,水深可达2米,养鱼效率高,但施工难度较大,最大缺点是室内面积利用率低5.排水和排污设施流水养鱼需要不断交换池水,进多少水就必须排多少水,以保证池水不断更新并维持稳定的水位。
在高密度饲养的情况下,鱼类的粪便、残料及其他有机碎屑沉积量很大,会消耗池水溶解氧并败坏水质。
因此,排水和排污的效果如何,是影响流水养鱼产量的重要因素。
(1)长方形鱼池的排水、排污长方形鱼池排污比圆形鱼池困难,比较有效的是“V”形双坡集污排污方式,即池底纵向倾斜坡度为1/100,横向双坡,坡度视鱼池宽度而定,为5%~10%,中间设有一条集污沟,上面用打孔的铁皮或预留出水孔的水泥预制板覆盖,既可排水又可用做拦鱼栅。
出水孔面积之和约为阀门断面面积的80%~85%。
排水、排污均通过出水孔,排水时可带走部分沉积物,排污时打开阀门,使集污沟内形成负压,将沟内及池底的沉积物吸出。
鱼池正常水位由溢水墙或直立式管道控制。
(2)圆形鱼池的排水、排污圆形鱼池的排水、排污方法与长方形鱼池相似。
池底向中心倾斜5%~10%,中间保留25厘米*25厘米(视鱼池大小和卧管口径而定)的方孔,上面罩扣铁锅状拦鱼栅。
自池中心的方孔至池外敷设一条卧管,外接三通接头,垂直方向连接竖管或溢水井,水平方向接阀门通向排污沟。
平时排水由竖管或溢水井排出,带走部分沉积物并维持水位恒定,污物由阀门排出(图25)
什么叫流水养鱼技术
流水养鱼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字面意思就是在流水中养鱼,流水可以分为自然流水和人工流水两种形式。
自然流水就是在自然水域中流动的水,一般是河流和海洋,在河中和海中架设养殖浮笩或者网箱进行的养殖方式就是自然流水养殖;人工流水一般是工厂化养殖,就是在工厂化养殖的池塘中人工制造水流进行的养殖方式
哪里能学习低碳高效循环流水养殖技术
池塘循环水养鱼是将多个池塘以“田”字形或“一”字形用管道 串联起来,通过水泵或潜水泵抽取一个池塘的水 到另一个池塘,或通过沟渠进入另一个池塘,造成多个池塘因水位 差和连通原理,循环往复,从而推进池塘水体上下对流交换,充分 发挥浮游植物光合造氧作用,促进物质良性转化,提高能量转换效果,改良池塘环境,达到增产的目的。
池塘循环水养鱼的产量高低与水的交换量有密切关系。
根据池塘大小、容水量多少而确定一定的交换量,再确定水泵大小(出水量)。
池间连通管道和沟渠大小应与水泵口径相匹配,一般连通管道直经应为水泵口径的3〜4倍,以便使进出水平衡,同时还要使进水口位于水层底部,出水口紧靠水面以下。
此外,参与循环的池塘大小应基本一致,避免相差太大。
池塘循环水养鱼,具有一定的能耗,这是与提高鱼产量相一致 的。
为了节省能源,在夜间可以停机,暂停水循环;白天日出后,开 始循环,中午和下午加强循环,可以收到既节省能源又可促进鱼类 生长之目的。
循环水是否易于传播鱼病,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般看来,一池发病会传播到其他鱼池是传统养鱼常发生的问题。
对于池塘循环水养鱼,由于环境的改善,一般有利于预防鱼病。
但由于可变因素较多,加上有些细菌性和病毒性鱼病传染性极大,因此在鱼病流行季节和对某些传染性较大的鱼病,同样应当进行预防,发病时积极治疗。
有池塘养鱼技术大全吗?
池塘养鱼 开放分类: 养殖业池塘养鱼pond culture 在人工修建或天然形成的静水池中从事的鱼类养殖。
又称内塘养鱼。
池塘水体较小,易于人工控制,管理方便,可采用综合技术措施进行精养,以提高单位水域的产量。
生产过程分四个阶段,通过人工繁殖取得鱼苗,当年或翌年将鱼苗培育成鱼种,鱼种养一定时间成商品鱼?部分鱼继续培育成亲鱼。
也可根据需要专门从事其中一个阶段的养殖生产。
中国池塘养鱼的养殖面积、单产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世界上进行池塘养鱼的国家主要有印度、东南亚诸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
池塘养鱼主要饲养技术包括混养和密养、轮捕轮放、日常管理和综合经营。
混养和密养 在同一池塘里混养和合理密养习性不同、食性各异或同一种类而规格不同的鱼种,是中国池塘养鱼技术的核心。
鲢、鳙生活在水体上层,草鱼、团头鲂生活在水体中、下层,青鱼、鲮鱼、鲤、鲫、非鲫等生活在水体底层。
将这些不同种类的鱼混养在同一池塘中时,不但可增加池塘单位面积的放养量,而且由于各种鱼类所需的饵料不同,能充分利用池塘中的各种饵料资源,产生互利关系,又防止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改善池塘生产条件。
将同一种类不同规格的鱼进行混养,可在生产食用鱼的同时生产大规格鱼种,从而减少培育鱼种的池塘,扩大了食用鱼的饲养面积。
在合理的密度范围内,只要水温适宜、水质良好、混养鱼类的比例和放养鱼种的规格适当、饵料质优充足、饲养管理细致,就会提高产量。
轮捕轮放 即一次放足鱼种,饲养一个时期后,分批捕出其中部分达到商品规格的成鱼,再适当补充鱼种。
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池塘单位水体始终保持适宜的密度,从而提高单位面积的鱼产量。
日常管理 控制池水颜色是日常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
豆绿、茶褐等良好水色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标明池水中的浮游植物是以隐藻、硅藻及其他藻类为优质种群,如这些藻类形成水华,表明各种营养盐类充足,代谢中间产物分解快,溶氧状况良好。
为使水色良好需适时适量施肥和注入新水,排出池水。
饵料主要是水草、旱草和藻类,另补充配合饵料、油饼类、谷类和糠麸或田螺、贝类等。
投饵要适时、适量、定点,以便检查鱼类摄食情况。
施肥的目的在于培养池中的浮游生物,以禽、畜肥和绿肥为主。
高产精养池内由于鱼类放养密度大,投饵施肥量多,易导致溶氧量下降,威胁鱼类生存,必须及时注入新水或氧气,以避免鱼类泛池、浮头现象发生。
综合经营 中国常以池塘养鱼为主,与家畜、家禽饲养、养蚕、种菜等综合经营,以充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废弃物,节约能源,维持生态平衡,提高经济效益。
如广东的桑基,蔗基、果基,鱼塘,就是在鱼池堤埂植桑、桑叶喂蚕、蚕沙和蚕蛹等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桑,使鱼、桑、蚕都能很好生长,形成水陆相互促进的多种经营的良性循环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如何加强池塘养殖中的水质管理与控制技术?
随着养殖模式和养殖品种的不断增加或改进,“肥”、“活”、 “嫩”、“爽”的水环境质量也有了新的内涵。
针对我国池塘养殖中 常常出现与水密切相关的一些问题,应根据周边实际环境情况,加 强水源控制,切断一切污染源;加强水环境调控,走生态、无公害对虾健康养殖之路;严格遵守药物使用制度;加强饲料监管及进货 渠道,选用合格达标的营养饲料;加强员工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养殖的管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确保养殖成功。
当在养殖生产过程中发现水体中有机物过多时,一般是通过物 理、化学方法将水体中大量有机物沉淀下来,然后加入氧化底改 剂,或者施用EM菌、光合细菌,再植入新的藻种,加快池塘的能 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生态调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