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养殖网安逸养殖网

安逸养殖网
种植技术如水产养殖技术、禽类养殖技术、特种养殖技术,中药种植技术,农作物种植技术以及饲料、兽药、环境、设备、防控

室内养殖黄鳝 室内养殖黄鳝设计图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页顶部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养殖什么好养又赚钱,养殖营业执照怎么办理,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野生鳝鱼能室内养殖吗

黄鳝有一种少见的疾病叫“军团症”。

所谓黄鳝的军团症,就是某一鳝池水体中,各种各样的细菌、乱七八糟的虫子和利害并存的微生物,如蚁似蜂地大量繁衍,占领了整个养殖黄鳝水体,使黄鳝百魔缠身,如军团重围,难逃死命。

“军团症”的表现症状是:黄鳝因病痛和痒痛无法忍受,而拼命上爬,宁死也不入水。

同时,在发生“军团症”时,常伴有黄鳝烂皮、烂尾、臃头、肛门红肿、打转、狂游和抽搐等各种病症。

老尹家海参温馨提示造成黄鳝“军团症”的主要原因是鳝池内缺乏日照,“军团症”发生最多的是室内养殖黄鳝池。

有些养殖黄鳝者在室内养殖黄鳝时,试图用化学药物消毒和灭虫的方法,来解决没有阳光情况下细菌、虫子军团性繁衍现象,但是,由此造成的黄鳝积累性中毒几乎是100%。

为什么呢?因为没有阳光照射的鳝池,长期依赖化学药物灭菌灭虫,造成鳝池内药物残留过高,加上没有阳光促其分解,黄鳝自然会因药害而不能生存。

因此,室内养殖黄鳝不可取

室内能养黄鳝吗?

室内养殖黄鳝不可取在室内养殖黄鳝时,如试图用化学药物消毒和灭虫的方法,来解决没有阳光情况下细菌、虫子军团性繁衍现象,由此会造成的黄鳝积累性中毒几乎是100%。

因为没有阳光照射的鳝池,如长期依赖化学药物灭菌灭虫,造成鳝池内药物残留过高,加上没有阳光促其分解,黄鳝自然会因药害而不能生存。

...

室内养殖黄鳝,要养多少才能赚得到一百万

鳝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有“赛人参”之说,同时它的药用价值也很高,在养殖品种中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价格居高不下。

现将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鳝鱼池的建造 1.水泥池 面积以30平方米~50平方米为宜,池面和底部要打磨光滑,以免鳝鱼在活动中擦伤皮肤造成各种细菌、病毒的感染,池子顶端应高出水位30厘米左右,并设置自然溢水口,出水口用网片固定以免黄鳝逃跑。

水泥池养鳝分有土和无土两种养殖方式,这两种方式都要栽种水花生或水葫芦,在炎热季节起调节水温和供鳝鱼休息之用,可全池种满只留小部分投食口。

若是有土养殖以铺20厘米~30厘米泥土为宜,泥层以上水位保持在20厘米~25厘米为宜,水过深则鳝鱼在活动中要消耗过多的能量,过浅则水体易浑浊且水温变化大;若是无土养殖水位保持在30厘米~40厘米为宜,该养殖模式的优越性在于水体消毒效果好,而有土养殖,消毒时药力较难作用到泥土中、底部,且易滋长各种寄生虫及其中间寄主,如蚂蟥、扁叶螺、椎实螺等。

2.稻田养殖 先把稻田泥土挖开,埋上网箱后再把泥土放回网箱里,把网箱四角固定住,栽上水花生或水葫芦,面积以20平方米~30平方米为宜。

在网箱里不宜种植水稻等根系粗糙、发达的作物,因鳝鱼有钻土习惯,易擦伤表皮。

3.各种池塘、湖泊、水库插网养殖 即网箱无土养殖,面积以15平方米~20平方米为宜,这样便于消毒、治病,发病时可直接把网箱和鱼一起放到大的消毒容器里。

网箱里也要培育水花生或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供鳝鱼休息。

以上各种养殖模式面积不宜过大,过大则易在养殖过程中造成鳝鱼大小差异增大,不利生长。

二、选种 应选黄色且黑斑点大而密的鳝种,此种鳝种长得最快;黄色、斑点小且不规则的长得一般;黄黑色的长得较慢;而乌黑或青黑色的长得最慢,但这种苗相对较凶猛。

在选择种苗时,应注意不选有伤、电打、钓、套的苗种,而选健康、活力强、逆水游动能力强、轻轻触其尾端反应迅速的苗种。

选种时应选大小规格一致的苗种,因鳝鱼有互相残食现象,特别是在饵料不足时极易发生。

三、水温、ph值对鳝鱼的影响 黄鳝对水温的变化十分敏感,适宜生长水温为15℃~30℃,28℃时活动力最强、生长快、饵料利用率高。

在这段时间要注意饲料的投喂,让鳝鱼吃饱。

当水温低于15℃时黄鳝不摄食,进入冬眠状态。

所以在江北地带,4月份水温不稳定时,不要往池里加水和投饵诱鳝鱼出洞,以免水温度变化大造成鳝鱼疾病。

鳝鱼可采用湿法越冬,其方法是:先把水放干,保持土层湿,天冷和下雪时可加一层稻草或干草等保温,防止结冰;也可采用深水越冬法,但有个缺点,第二年天气变暖时鳝鱼活动能力增强会出洞寻找食物,但该法由于此时天气、水温尚不稳定鳝鱼易患感冒等疾病。

pH值也叫即酸碱度。

在饲养过程中,如果溶氧不足,氧化过程受抑制,饵料残渣、有机物、排泄物等逐渐积累,分解不充分,就会积存有机酸而使pH值下降,影响鳝鱼的生长,所以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换新鲜、干净的水,因鳝鱼喜欢干净的水质,平时要注意经常换水和测定pH值,鳝鱼一般适宜生活在中性或弱酸性水域里(pH值在6.5~7.2之间),换水时要注意天气和水温,每次换水以3厘米~5厘米为宜,宜先慢慢放入新鲜水后再慢慢排放老水。

发病季节也应照此处理。

因换水过快,易造成温差大,从而使鳝鱼感冒。

四、鱼池管理 1.在鱼苗放养前进行鱼池消毒 消毒时间应定在鱼苗放养以前的10天左右,因过晚可能鱼池留有残毒,过早易重新滋生细菌。

在消毒时池水保持5厘米~6厘米高,用90克/平方米~120/平方米的生石灰消毒。

消毒后的第二天最好用耙把泥和石灰乳搅合一遍,使其充分发挥作用,消毒时每隔1天~2天入放新水,排出旧水。

2.鱼苗的消毒和放养 放养前为了测定鱼池是否留有残毒,可用5厘米~10厘米的鳙鱼或鲢鱼苗按2尾/平方米~3尾/平方米作“试水鱼”,如鱼活动正常则毒性已消失,反之则应推迟放养。

放养前对鱼苗消毒采用食盐3%~5%浓度浸洗10分钟~15分钟,或2ppm~5ppm的高锰酸钾,可消除部分的病原和寄生虫,增加抗病力。

消毒时最好在阴凉处进行,避免阳光曝晒,时间可视鳝鱼苗的体质适当增减,以看苗是否出现不正常情况来判定,消毒后改放入清水中暂养以备放养,放养时要按规格大小分池,以免相互残杀。

还要注意暂养池的水温应和大鱼池(即放养池)的水温相当,两者温差以不大于3℃为宜,如相差较大,应适当调节水温。

3.饲养管理与生长 鳝鱼下池一周左右开始加入部分新水,以后隔2天~3天加水1次,每次以3厘米~5厘米为宜,使水位保持在25厘米左右,夏天天热时可适当增加换水次数,以每次放排3厘米~5厘米为宜,以免造成温差过大。

每天坚持巡池,发现生病的鳝鱼及时捞出分析病因(病鱼一般不进洞、游浮在水面)。

坚持精养,投喂做到定时、定点、定质、定量。

平时疾病预防可用1PPM漂白粉或敌百虫0.2PPM全池泼洒(90%晶体型),防病药物应多备几个品种,经常更换,以免病原体产生抗药性。

鳝鱼的生长快慢与饵料的营养成份、种类及质 量有很大关系,在传统养殖中使用小鱼、小虾、蚯蚓、河蚌、田...

水泥池无土黄鳝养殖

养殖技术 一、黄鳝静水无土生态养殖技术的操作程序 黄鳝静水无土生态养殖技术的内容比较多,关键技术包括黄鳝浅水半人工繁殖技术、配合饲料驯化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其中鳝种筛选和处理是制约黄鳝养殖成败的关键。

二、鳝池的建造和处理 鳝池的建造要考虑到如下五个设计原则:模拟自然环境;排灌方便,利于保温;有利于驯食配合饲料;有利于防治黄鳝病虫害;防逃、易捕和方便管理。

室外静水无土养殖池面积15-20m2,室内养殖面积较小,一般为6-10 m2。

池壁高:室内20-30cm,室外40-50cm。

可用单砖砌墙,内抹水泥,壁顶用砖横砌成“T”形,也可用塑料薄膜池进行养殖。

若干个规格一致的小池串成一排,但进、排水口各自独立,防止病虫害相互传染。

鱼池形状以长方形或正方形为好。

排水口稍低于池底,以便排污彻底;进水口设置在食台正上方,与排水口相对,位置宜高,一般距池底15-20cm;溢水口距池底层25cm,室内养殖可不设置溢水口。

各水口直径约5-6cm,要罩以尼龙网,利于粪便排出又要防止黄鳝逃跑。

水泥池建好后必须进行脱碱处理。

用未脱碱的新池养殖,是许多养殖户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方法是:用磷肥(1t水用1kg磷肥)或醋酸泡一周,将浸泡水放干换清水即可;或者灌满水浸泡30d(最好放草堆沤),然后放干。

塑料薄膜池不需要进行脱碱处理。

静水无土养殖中鱼巢非常重要,各种管子、竹筒、砖隙、水草等都可以作鱼巢。

由于鳝鱼有一定的群聚性,鱼巢面积不可太小。

黄鳝鱼巢设置总的原则是:便于黄鳝自由进出,内部黑暗无光,有足够的空间。

生产中一般用废旧自行车轮胎经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作鳝巢效果比较好,轮胎放在水草下面,每个小池可放5-6个轮胎。

可用2m左右的竹筒,洞口大小视鳝体而定,适当比鳝鱼大一些为宜,每两根竹筒为一排,每池设3-5排,每排间距0.3m左右。

每排竹巢下垫砖头,使竹巢下面有较大空间,便于流水排污,为固定竹巢,最好在其洞口上方压放砖头,还起到遮光荫蔽作用。

三、水草放养 “养鱼先养水,养水先养草”, 投放水草是静水无土养殖的关键技术之一。

合理投放水草净化水质,可使鳝池换水次数减少为每月1次,节水节劳力,且能起到防暑降温、减少应激反应、提供鱼巢、防治病虫害等作用。

按“防鱼逃跑,生长快,净化水质效果好,利于鱼藏身”的标准选择水草,常见的有水花生、水葫芦、水浮莲、细绿萍等,水草种植面积不宜超过全池面积的2/3,要至少空出1/3鱼池面积来设置食台和便于黄鳝活动。

在不同季节要按一定比例合理搭配水草,夏天以水葫芦和水浮莲为主,春秋以水花生和细绿萍为主,冬天不留水草以防止黄鳝栖身水草下受冻。

一般在鳝种放养前15d投放水草,投放前要用100g/m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0.5h消毒,或用10g/m3硫酸铜溶液浸泡杀虫。

在日常管理中要及时将多余的水草捞出或将过长的水草刈割,并结合鳝池消毒在草上泼洒10g/m3生石灰或0.7g/m3硫酸铜溶液,防止水草病菌感染。

四、鳝种筛选 黄鳝养殖成功的关键是种苗的质量。

目前,黄鳝规模繁殖技术尚未过关,生产中采用的苗种基本上来自野生资源。

野生黄鳝的捕捞方式很多,有笼捉、钩钓、电击、锹刨、夹捕、网抬和药捕等,有的经过多次倒手与贮运,有的野生鳝种本身带有病虫害。

因此,从市场购买的黄鳝野生苗种质量参差不齐,对其进行严格筛选在生产中非常重要。

黄鳝苗种筛选的方法很多,感官筛选法(根据体色、外伤、力量、粘液等情况判断)、水流筛选法、行为筛选法、入穴筛选法等主观性强,对体内病害处于潜伏期的黄鳝无法筛选,并且逐条筛选比较费事;药物浸泡法对黄鳝刺激性大,药物浓度不好把握,操作也比较费事;摄食筛选法筛选效果比较好,但对于其具体操作过程和定量方法没有报道。

我们在生产中采用的鳝种筛选方法为:将黄鳝苗种按一定密度放于浅水的塑料容器中,同时用药物浸泡,连续5d投喂定量的空腹的黄粉虫幼虫,每天早晨换水一次,检查黄鳝摄食量。

在18~30℃范围内,如果黄鳝平均每天摄食量超过黄鳝体重的0.5%,则保留该批苗种;如果黄鳝平均每天摄食量低于黄鳝体重的0.5%,则淘汰该批苗种。

鳝种放养时间一般在水草投放10-15d后进行。

五、黄鳝半人工繁殖技术 黄鳝半人工繁殖技术具有受精率和孵化率高、繁殖时间集中、管理方便和效益高等优点,是黄鳝规模繁殖的必然趋势。

繁殖池按照静水无土养殖要求设计建造,面积20-30m2,水草种类因地而异,包括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 Solm.)、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Griseb)、水浮莲(Pistia stratiotes)、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等。

在每年3~7月,每平方米繁殖池放养亲鳝10尾(雌:雄为6:4)。

管理方法如同静水无土生态养殖,但在繁殖季节(5~8月)加强换水次数,即7d换水1次,水深20~25cm,pH为6.0~8.5。

黄鳝产卵后及时捞出进行人工孵化,未受精卵要及时剔除。

滴水孵化的方法是:孵化器是40cm*40cm*7cm的浅盘,底部铺2cm厚消毒过的河沙,水从高处的容器滴入,从盘边壁溢出,水深保持5cm左右,日温差不超过2℃。

受精卵刚进入孵化...

暂养黄鳝有哪些较好的养殖方式?

相对有土养殖而方言,鳝鱼无土养殖具有管理方便、驯化容易、放养密度大、经济效益高的优点。

无土养殖可分为流水无土养殖和静水无土养殖两种类型。

现将鳝鱼养殖技术的要点介绍如下: 一、鳝鱼养殖新技术中的鱼池设计 1、原则。

要遵循“防逃、易捕、进排水方便和模拟自然环境”的原则。

2、鱼池规格。

一般为6-10m2,池高度25-30cm,室外养殖池稍高。

由于鳝鱼比较温驯,只要鱼巢设置得好,没有过强的刺激,极少越墙逃逸。

可有用单砖砌墙,内抹水泥或垫塑料薄膜若干个规格的小池串成一排,但进、排水口要各自独立,防止病虫害相互传染。

3、鱼池形状,以长方形或正方形为好。

4、“三水口”(进水口、排水口、溢水口)要求。

排水口稍低于池底;进水口设置在食台正上方,与排水口相对,位置一般距池底15-20cm;溢水口距池底20cm,室内养殖可不设溢水口。

各水口直径5-6cm,要罩以尼龙网,利于粪便排出又防止鳝鱼逃逸。

5、鱼巢设计。

一般在鱼池四角处设置鱼巢,可将瓦片或断砖石块堆放一起,间隙比鱼体稍大一点,但不可太宽,也可用竹管、PVC管等代替。

另外,鱼池留出1/3面积来设置食台,可用木条、尼龙网钉成长方形框或从市场购买低矮的塑料小盘。

二鳝鱼养殖新技术中的鱼种处理 1、鱼种质量。

成鳝养殖鱼种规格要一致,宜40-80条/公斤,鱼种要健康活跃,体表无伤,鱼种体色以黄色、青黄色为好。

2、鱼种消毒。

①用3%-5%食盐水浸泡5分钟左右,但该方法刺激性强,操作时一定要谨慎;②用10ppmKMnO4溶液或8-10ppm漂白粉溶液浸泡10分钟,效果较好;③有寄生虫尤其是中华颈蛭时用0.2%敌百虫溶液浸洗10-15分钟,或用8ppm硫酸铜液浸洗5分钟。

3、高密度锻练。

放入鱼池之前,最好用大塑料盆暂养鱼种1-2天进行高密度锻炼(密度为5公斤/平方米),每3-4小时彻底换水一次。

4、放养密度。

一般为1.5-2.5公斤/平方米,技术管理水平高时密度可稍高,但不宜超过5公斤/平方米。

三、鳝鱼养殖新技术中的日常管理 1、水质管理。

室内水深保持在5-8cm,室外保持10cm左右,炎热季节可加深到15-20cm。

因水位浅,鳝鱼排泄量大,水质极易恶化。

因此,更勤换水,这是静水无土养殖的关键,一般夏季3-4天一次,春、秋季7天一次,且每次换水要彻底。

生产实践表明:彻底换水利于防治虫害且不影响鳝鱼生长发育。

2、投饵。

鱼种放养后,要用7-10天甚至更长时间,驯化鳝鱼吃食配合饲料(饲料软湿成团或用绞肉机绞成条状),吃食正常后,投饵要做到“定时、定量和定点”,并通过观察鳝鱼摄食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3、病虫害防治。

要以预防为主。

静水无土养殖的主要病虫害有毛细线虫病、肠炎病、细菌性烂尾病、打印病和赤皮病等。

驯化吃食成功后,要立即着手药物(如敌百虫、驱虫净)拌饵进行杀灭。

其他病害的防治方法如同有土养殖。

4、越冬。

相对而言,室内越夏容易。

室外养殖一定要考虑遮荫,高温时要采取加深水位、用地下水调节温度等措施。

5、越冬。

一般越冬在有土养殖池进行,分为带水和不带水越冬两种。

带水越冬水深20cm左右,但要放草、树枝等物防止全池结冰。

不带水越冬即在鳝冬眠前排尽水,泥层保持湿润,上盖稻草等保温物即可安全越冬。

有条件的地方,冬天室内温度保持在15℃以上,使鳝鱼打破休眠,冬季仍可生长,春节前后出售商品鳝,这样经济效益更为理想

养黄鳝赚钱吗要怎么养

养殖黄鳝在全国已经形成一个比较庞大的产业。

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养殖黄鳝年产值超过亿元的县、市已经超过20个。

没有比较发丰厚的利润,是不可能有这么多人去养殖的。

按照常规,投入2万元养殖黄鳝,可以养殖30-40个左右的网箱,一般年利润在也2万元左右。

养殖黄鳝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是一个高风险的项目,其主要风险也就是技术风险。

如果当地尚没有人把黄鳝养殖得很好,为了降低风险,建议在开展前找一个比较可靠地地方系统学习一下养殖黄鳝的技术经验。

黄鳝是合鳃目合鳃科黄鳝属的鱼类,又称鳝鱼、尤蛇、蛇鱼、血鳝。

黄鳝生活于水体底层,喜穴居,常在湖沼、河流、塘堰、沟渠及稻田等水底或堤埂处挖穴栖居。

黄鳝洞长约为体长的3倍左右,洞内弯曲交叉。

每个沿穴一般有两个以上洞穴。

洞穴出口常在接近水面处,以便它将头伸出呼吸空气。

黄鳝的活动习性是昼伏夜出,即白天静卧洞内,晚上出洞觅食。

可根据此习性进行夜间捕捉。

黄鳝的鳃呈退化状态,主要依靠表皮和辅助呼吸器官直接从空气中呼吸氧气。

因此在氧气含量很低的水中也能正常生活,据此,人工养殖的密度可以加大。

黄鳝体表的粘液丰富,只要保持体表潮湿,就不会死亡,因此运输十分方便。

黄鳝的食性以底栖动物性食物为主,如水蚯蚓、螺蚌、蝌蚪、小型鱼虾等。

另外也摄食一些腐屑和藻类、瓜菜等。

黄鳝的繁殖习性有许多特殊之处。

雌黄鳝生殖腺左右大小不一,右侧发达,左侧退化。

一般2龄鱼可达性成熟。

黄鳝繁殖最大的特点是有“性逆转”现象。

从胚胎期间到第一次性成熟是雌性个体,产卵后的卵巢逐渐变为精巢,第二次性成熟时则排出精子,以后终生为雄性。

若以黄鳝的长度来划分,则体长在22厘米以下者全为雌性;36厘米左右,雌雄个体数各占1半;53厘米以上的个体,则全部为雄性。

黄鳝的产卵期在4~8月,怀卵量较少,一般为500粒左右。

产卵时亲鱼常在其穴居的洞口吐泡沫,卵就产在洞口附近的水生植物根部或石缝间,泡沫有保持鱼卵的作用。

受精卵一般8天左右孵出幼鱼,孵出后12天左右,幼鱼可主动游泳、觅食,这期间的幼鱼靠雌雄亲鱼保护,依靠卵黄囊营养。

黄鳝的生长较缓慢,1龄鱼可长至20厘米,2龄鱼长至30厘米,3龄鱼可长至40厘米。

人工养殖的黄鳝,其生长速度与饵料充足与否有关,在饵料充足的情况下,一般要比自然界中生长得快。

黄鳝的活动与水温有密切关系,其生长的适宜水温是15~30℃。

水温低于10℃时停止摄食,进入冬眠;水温开至15℃以上,开始正常捕食;当水温超过30℃时,钻入洞穴度夏。

一、静水池饲养法 静水池饲养的特点是水体交换量小,池底有泥土供黄鳝打洞或人工设置物体供黄鳝栖息。

饲养池的位置选择应是背风向阳,有良好水源,形状可长方形或椭圆形,大小根据饲养规模而定。

池子结构有水泥池和土池两种。

水泥池通常有地上式、地下式和半地下式三种,地上式水泥池水温随季节变化较大,对养鳝不利,地下式和半地下式较多采用。

土池的建筑要选择土质坚硬的地点,最好在池底和池壁铺一层油毡,并且边角都要铺严,然后在油毡上铺土20厘米(池壁)和10厘米(池底),这样,既可防止池水渗漏,也可防黄鳝打洞逃逸。

无论是水泥池还是土池,都要设有良好的进、排水设施,进排水管管径在4~10厘米,池内端口设塑料网或铁丝网防逃。

成鳝池建好后,要注水清池,其目的有两个:一是看它是否漏水;二是利用水吸收清除水泥和三合土中的有害物质。

新池注排水3~5次,每次浸泡2~3天,可基本将有害物质清除干净。

10天后,在排干水的池底铺放20~30厘米厚的肥泥,肥泥用青草、厩肥、土壤混匀后沤制而成。

池底肥泥铺好后,在池中种植水生植物,如水浮莲、水花生、水葫芦等,供鳝池降温和黄鳝隐藏栖息。

黄鳝池水深保持10厘米为宜,最多不要超过20厘米。

在鳝苗放养前7天,应对鱼池进行清整消毒,每平方米水面用0.2千克生石灰,均匀泼洒全池。

消毒后清洁水灌满全池。

在放养时鳝苗运输容器中的水温与鱼池中的水温不能相差过大(3~5℃)。

鳝鱼的放养密度根据鳝苗规模大小、饲养管理条件及饲料来源的多少等因素决定。

一般在小型鱼池中养黄鳝,以每平方米放养鳝苗2~5千克为好。

放养的规模大,数量可相应减少,放养的规模小,数量可相应增加。

饲料充足可多放些,饲料不足可少放些。

因黄鳝有大吃小互相残杀的习性,因此在放养时要大小规模分池放养。

一定要选择体质健壮、无伤无病、规格整齐的鳝苗放养,切忌大小混养。

放养的规模最好为每尾鳝苗体重在20克左右,过小过大均不好。

在鱼池中高密度养黄鳝也和运输时一样,在放养鳝苗的同时,也要适当放养一些泥鳅,在泥鳅上下窜动时可增加水中溶氧,并可防止黄鳝互相缠绕。

不同生长阶段的黄鳝应投喂不同的饲料,以保证其营养需要。

刚孵出4~5天的幼苗,主要投喂水蚤、熟蛋黄、豆浆等,其中以水中培养的活水蚤、活轮虫最佳。

因此这时主要应培肥水质,使鱼池中有充足的水蚤和轮虫供鳝苗摄食。

如鳝苗放养密度较大,也可另池培育或到自然水域捞取水蚤供鳝苗摄食。

以后随着鳝鱼的长大,可逐渐投喂蚯蚓...

死水塘黄鳝养殖可以吗

死水塘可以养殖黄鳝,但相对而言,流动性好的水塘养殖黄鳝效益更高。

黄鳝的养殖方法: 苗种放养是鳝鱼养殖生产中的重要一环。

要搞好鳝鱼的人工养殖,就应坚持多种渠道解决苗种的来源,采取科学的饲养方法,获取好的产量和较佳的经济效益。

(1)苗种的来源。

主要靠采捕或购买天然幼鳝。

春天,气温回升是捕捉鳝种的最好季节,其他季节可利用黄鳝夜间觅食的习性来捕捉。

捕苗方法以鳝笼诱捕和手捉为好。

此外,捞取黄鳝受精卵,进行人工卵化,培育黄鳝苗,也是一个好办法。

(2)苗种的质量。

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可作为苗种。

那些用钩捕受伤的,放养后成活率低,即使不死,生长也相当缓慢。

因此,一般不宜选用。

在捕捉鳝鱼种苗时,不要用铁丝钩伤鳝鱼。

如在市场上购买,则不能买用糖精、火汤喂过的鳝苗。

(3)苗种规格。

苗种规格一般以每千克20~40尾为宜。

这种规格的苗种整齐,生活力强,放养后成活率高,增重快,产量高。

鳝种规格过小,摄食能力差,增重不快,当年不能收益。

放养的苗种要注意规格整齐,大小要尽可以能一致,不能悬殊太大,不同规格的苗种最好能分池分能饲养,以免争食和互相残杀,影响生长和成活率。

黄鳝和品种很多,大体上可分为黄、白、青、赤、黑几种,其中生命力最强的是青、黄两种,脊侧和劲部黄色的也为优良。

为了确保养殖产量高效益,在发展黄鳝养殖生产上要逐步做到选优去劣,培育和使用优良品种。

(4)放养时间和放养密度。

放养时间要早,以早春头批捕捉的黄鳝苗种放养为佳。

黄鳝经越冬后,体内营养仅能维护生命,开春后,需大量摄食,食量大且食性广。

因此,要尽量提早放苗,便于驯化,提早开食,延长生长期 。

放养密度因鳝池大小,饵料来源,苗种规格以及饲养管理等不同而异。

人工养殖黄鳝,放养密度可稍大些,每平方米放养体重25克的幼鳝100~150尾,即每平方米放养幼鳝2.5~4千克。

放养的规格较大,密度可相应减少。

反之,则可相应地增加。

如饵料充足,也可多放些。

家庭养殖一般每平方米放养量以2.5千克为好, 池中可搭配放养一些泥鳅。

无土生态养殖 相对有土养殖而言,鳝鱼无土养殖具有管理方便、驯化容易、放养密度大、经济效益高的优点。

无土养殖可分为流水无土养殖和静水无土养殖两种类型。

现将鳝鱼静水无土养殖技术的要点介绍如下。

(1)鱼池设计 ①原则要遵循“防逃、易捕、进排水方便和模拟自然环境”的原则。

②鱼池规格一般为6-10平方米,池高度25-30厘米,室外养殖池稍高。

由于鳝鱼比较温驯,只要鱼巢设置得好,没有过强的刺激,极少越墙逃逸。

可有用单砖砌墙,内抹水泥或垫塑料薄膜,若干个规格的小池串成一排,但进、排水口要各自独立,防止病虫害相互传染。

③鱼池形状以长方形或正方形为好。

④“三水口”(进水口、排水口、溢水口)要求排水口稍低于池底;进水口设置在食台正上方,与排水口相对,位置一般距池底15-20厘米;溢水口距池底20厘米,室内养殖可不设溢水口。

各水口直径5--6厘米,要罩以尼龙网,利于粪便排出又防止鳝鱼逃逸。

⑤鱼巢设计-般在鱼池四角处设置鱼巢,可将瓦片或断砖石块堆放-起,间隙比鱼体稍大一点,但不可太宽,也可用竹管、PC管等代替。

另外,鱼池留出1/3面积来设置食台,可用木条、尼龙网钉成长方形框或从市场购买低矮的塑料小盘。

(2)鱼种处理 ①鱼种质量 成鳝养殖鱼种规格要一致,宜40-80条/千克,鱼种要健康活跃,体表无伤,鱼种体色以黄色、青黄色为好。

②鱼种消毒 a.用3%~5%食盐水浸泡5分钟左右,但该方法刺激性强,操作时一定要谨慎;b.用10微克/克高锰酸钾溶液或8-10微克/克漂白粉溶液浸泡10分钟,效果较好;c.有寄生虫尤其是中华颈蛙时用。

.2%敌百虫溶液浸洗10-15分钟,或用8微克/克硫酸铜液浸洗5分钟。

③高密度锻炼放人鱼池之前,最好用大塑料盆暂养鱼种1-2天进行高密度锻炼(密度为5千克/平方米),每3-4小时彻底换水一次。

④放养密度一般为1.5-2.5千克/平方米,技术管理水平高时密度可稍高,但不宜超过5千克/平方米。

(3)日常管理 ①水质管理室内水深保持在5-8厘米,室外保持10厘米左右,炎热季节可加深到15-20厘米。

因水位浅,鳝鱼排泄量大,水质极易恶化。

因此,更勤换水,这是静水无土养殖的关键,一般夏季3-4天一次,春、秋季7天一次,且每次换水要彻底。

生产实践表明,彻底换水利于防治虫害且不影响鳝鱼生长发育。

②投饵鱼种放养后,要用7-10天甚至更长时间驯化鳝鱼吃食配合饲料(饲料软湿成团或用绞肉机绞成条状),吃食正常后,投饵要做到“定时、定量和定点”,并通过观察鳝鱼摄食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③病虫害防治要以预防为主,静水无土养殖的主要病虫离有毛细线虫病、肠炎病、细菌性烂尾病、打印病和赤皮病等。

驯化吃食成功后,要立即着手药物(如敌百虫、驱虫净)拌饵进行杀灭。

其他病害的防治方法如同有土养殖。

④越夏相对而言,室内越夏容易。

室外养殖-定要考虑遮荫,高温时要采取加深水位、用地下水调节温度等措施。

⑤越冬一般越冬在有土养殖池进行,分为带水和不带水越冬两种。

带水越冬水深20厘米左右,但要放...

赞一下
安逸养殖网
上一篇: 长垣养殖 长垣搬迁最新消息
下一篇: 大闸蟹养殖枝术 大闸蟹怎么养殖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页底部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