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养殖什么好养又赚钱,养殖营业执照怎么办理,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一亩需要投放多少蟹苗啊?
每亩投放蟹苗多少只,即蟹苗投放密度的选择,要根据水资源情况,比如水深、水流、水草多少、品种、是否放养其他鱼虾,同时兼顾水面天敌的多寡,螃蟹市场的规格需求、性别需求等。
不同水面类型放养蟹苗密度有不同,大致如下。
大型平原型水库,1.5米左右深,亩投蟹苗300只,即4斤左右;池塘、河道、苇塘、泡子、湿地等水面精养亩投10~15斤左右,大约1000只蟹苗;稻田养蟹每亩水面投放700只左右,即一平米一只蟹苗,大约8斤左右。
...
1亩地放多少小螃蟹最好
苗种投放 稻田养蟹以选择3月~4月投苗为宜,此时稻田已耕种,有利于河蟹适应环境,可避免耕地时损害苗种,提高蟹种的成活率。
最适的苗种规格为80只/kg~120只/kg,放养密度为500只/亩~600只/亩,每块田放养规格尽量一致的苗种,以利于河蟹群体蜕壳同步,便于管理和投喂。
放养的方法是:本地饲养的蟹苗运到后,稍做停留即可投放稻田;外地购进的苗种运到后,先适应3分钟~6分钟,然后放到池中浸泡1分钟~2分钟,再取出放置3分钟~5分钟,反复2次~3次,方可把蟹苗分散投入稻田,使蟹苗适应水环境。
养殖一千亩螃蟹需要多少资金
稻田养河蟹是一项新兴的水产养殖业,又是一种集约经营的方式,它可使水稻少施1次肥料,又可拉加稻谷产量,使蟹、稻获得双丰收。
稻田养河蟹具有投资少、管理方便、经济效益高等特点。
一般投放蟹苗,饲养16~17个月,亩产成蟹可达50~80千克。
如果投放幼蟹养1年,亩产成蟹可达50~70千克,亩产值达万元以上。
据研究,连续3年养蟹的稻田,耕层0~15厘米的土壤有机质提高1倍左右。
可见,稻、蟹共生的结构模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城市、郊区发展稻田河蟹养殖,对于服务“菜蓝子”工程和农村脱贫致富,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我有3300亩水面养殖螃蟹大概420一亩怎么才能赚钱
养殖产量大概100公斤/亩,1公斤卖30-40元成本,租金另外算,饲料,饲料600块1亩左右。
即扣除所有的成本,养殖青虾每亩收入也在2000元左右。
青虾养殖方法如下:1.池塘要求。
青虾耗氧量高,不耐低氧,同时,青虾又属底栖动物,游泳能力差,喜欢在池底活动。
因此,养殖青虾的池塘面积不宜太大,一般养虾池塘面积以3~8亩为宜,坡比为1∶3~1∶3.5,水深1.5米左右,池底无淤泥,水源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
苗种投放前半个月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并在每个塘内安装好增氧设施。
2.种植水草。
青虾属甲壳动物,有脱壳和互残现象。
因此,为了避免青虾发生互残现象,就必须种植一些适宜的水草来防止青虾之间相互残食。
种植的水草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种植于池边浅水带四周的水花生;另一类是种植于浅水带池塘底部的沉水植物,有轮叶黑藻、伊乐藻等,这类水草繁殖迅速,所以当池塘内水草过多时,可用人工方法捞除稀疏,使塘内水草呈星点分布最好。
一般情况下,水草的生长面积占池塘水面总面积的比例应控制在30%左右。
3.设置网片。
在虾塘中间设置10~33目的无节夏花网片,用毛竹架固定,按屋架形设置于水面下20~40厘米处,坡度为15~20度,以便青虾上下爬行,每排网片宽3~4米,长度因池而定,一般5亩左右的池塘可设2排网片。
4.苗种放养。
青虾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在养殖环境适宜、饵料充足的情况下,虾苗经过2个月的养殖每尾可达到3克以上的商品规格。
因此,可采用春季和夏季两次放养、一年养两茬的养殖模式。
夏季放养在7月左右进行,亩放1厘米左右的虾苗4万~6万尾,10~20天后投放少量鲢鱼种。
放养时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放养时间应选择晴天的清晨或阴天不闷热的时候进行,放养时要避开苗种脱壳高峰期。
到了8~9月还会出现一次批量产卵孵化出的小虾苗,这批虾苗到年底规格一般可长到2~3厘米,可作为春季放养苗种,一般亩放3万~5万尾。
5.投喂管理。
根据青虾的摄食生活习性,坚持四定的投喂原则。
一般每天投喂2次,时间为上午8时~9时、下午5时~7时,上午投喂总量的1/3,下午投喂总量的2/3。
饵料应投在长有水草的浅水区,并且要投撒均匀。
青虾苗种的日投喂量一般控制在3%~5%,前期以投喂细颗粒饲料为主。
随着青虾个体的增大,可适当投喂相应规格的颗粒饲料。
投喂时要细心观察青虾的吃食情况,一般每次投喂量以2~4个小时内吃完为宜。
6.水质管理。
在高温季节必须做到每周加水或换水1次,先排底层老水,再加15~20厘米深的新水。
夜间或清晨发现青虾浮头,必须开增氧机和加注新水,特别是在闷热或雷阵雨之前的天气里,应采取全天24小时加水和换水措施,保持池水呈微流水状态。
7.日常管理。
每半月用生石灰水或二溴海因、二氧化氯等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消毒处理,杀灭病菌及病原体。
同时观察青虾身上是否附着纤毛虫,可用硫酸铜水溶液全池泼洒,全池的施药浓度为0.7ppm,隔7天再用1次。
8.适时起捕。
青虾长到4~5厘米就可以起捕上市。
一般春放苗种5~7月起捕上市,夏放苗种9~11月起捕上市。
河蟹怎么养殖
1.蟹种培育 生产上把蟹苗养至5分硬币大小的小蟹,为时2~3个月。
一般苗种培育又是分两步进行的:首先把蟹苗养成第1~2期幼蟹,个体达3~4毫米;然后把第1~2期幼蟹分塘饲养至160~240只/千克的小蟹。
由于蟹苗个体小,又喜集群,对外界环境条件的适应力弱,遇到敌害等往往死亡率很高,因此生产上将蟹苗在小水体中精喂细养,人为控制有些环境条件,用10~15天时间长到第一或第二期幼蟹;成活率达80%~90%。
苗种培育一般采用水泥池、网箱和土池等。
以前两者为佳。
(1)水泥池培育幼蟹 首先要给蟹苗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
池子要经洗刷和消毒,用100ppm漂白粉消毒。
进水用40目的筛绢过滤,防止敌害生物入池。
水深为1~1.5米。
培育池内可放些芦苇、柳树根、棕榈片等作为蟹苗的栖息和隐蔽的附着物。
还可投放些苦草、紫背浮萍、马来眼子菜等水生植物,既可改善水质,又可供蟹苗栖息和摄食。
有条件的还可采用增氧设施。
在培育期间要经常换水,保持良好的水质。
每天定量定间多次投喂活饵、鱼粉等饵料。
经过15~20天饲养蟹苗可顺利变态为幼蟹,有的甚至能再变态为第二期幼蟹。
实践证明在这种条件下培育放养密度3万只/立方米时,经9天后有64%的蟹苗可蜕壳成为幼蟹(其中又有11%蜕壳为第二期幼蟹),只有6%的蟹苗仍未变态。
个体增重比例达1∶2.5~3。
(2)网箱培育幼蟹 网箱大小无严格规定,一般可用2*1*1米或4*3*1米网目大小0.5厘米左右,以不使蟹苗逃逸为度。
网箱材料为尼龙筛绢或聚乙烯网。
箱体用木架或竹框支撑。
网衣入水80厘米,顶部用网片封口,但每一小口以便放苗,投饵及管理检。
也可在网箱水上部分缝30厘米的尼龙薄膜拉挺防逃。
网箱设置在有一定流水、溶氧丰富的河流、湖泊水库或大水面池塘中。
放苗密度一般为2~3万只/立方米为宜。
投饵管理基本同水泥池培育,投饵要充足,否则会发生相互残杀现象。
对网箱要定期检查、洗刷,免得网目阻塞,影响水流。
还要防止水老鼠咬网箱。
网箱内也要放些水草之类的附着物,经过10~15天培育,同样可到第一、二期幼蟹阶段。
(3)土池培育幼蟹和蟹种 土池培育一般要有防逃设施;水源充沛,注排水方便;少淤泥不漏水;面积为0.5~1亩,水深0.8~1.2米。
在蟹苗放养前半月每亩用75千克生石灰清塘,清除敌害生物及病原体,待药性过后过滤进水再放苗。
土池四周要筑一道30厘米高的尼龙薄膜墙防逃及防敌害入内。
蟹苗刚下池时水可适当浅些(80厘米),利于浮游生物水藻和水草的生长,提供蟹苗充足的天然饵料。
蟹苗培育期间饵料以浮萍等各种水生植物为主,动物性饵料和人工配合饵料为辅。
如果饵料不足也可泼豆浆、鱼肉浆等,或喂鱼粉、糠麸之类。
根据幼蟹的生活习性,饵料一般投放于池子四周的浅水处,每天1~2次,投饵量为体重的4%。
并要注意换水。
在日常管理中还要防逃,幼蟹有攀爬的习性,特别在雨天或闷热天,水中溶氧较低,更易逃逸。
为要防青蛙、水蛇、水鸟、水鼠等敌害。
经过半个月饲养,蟹苗基本变成幼蟹。
可进一步分塘散养。
近年来温州绍兴等地试用水稻田和茭白田养蟹,已取得一定成效,这也是值得推广和普及的养殖方式。
2.成蟹养殖 河蟹从幼蟹阶段起就有穴居的生活习性,喜底栖爬行,有时还登岸觅食,也喜水草丛生、饵料丰富、水质清新的水体中生活。
为此人工养蟹就是要创造一个适宜的生态环境,以利河蟹的生活和生长。
目前人工养殖主要是采取池塘养蟹和湖泊外荡的围养两式方式,也有尝试用水泥池和稻田养蟹的。
(1)池塘养蟹 ①池塘条件:面积0.5~2亩不等,池子长方形,水深为0.6~1.8米,各处深浅不一,底质最好是粘土、沙土或亚沙土以利于河蟹打洞。
池塘近水源水未受污染、注排水方便。
池子以石壁或水泥板壁为佳,既可防逃又不会让河蟹打洞。
池中可设数个土丘、可栽培水生植物及供河蟹掘洞和爬行栖息。
②人造洞穴;河蟹在蜕壳时往往丧失抵抗外界环境的能力。
在饵料不足时会相互残杀,以致影响成活率和产量,所以要人为造成穴居隐居的环境或使其在水体中分散的密度尽量均匀。
目前常用网片或竹箔将水体分隔以达到均匀密度的作用。
网片和竹箔露出水面部分再加尼龙网等防止攀越界限。
也可用砖垒、瓦堆、柳树根、棕片及芦苇等作为河蟹的穴居处,减少相互格斗和残杀,提高成活率。
③防逃设施:防逃是河蟹养殖的技术关键之一,一般有石壁或水泥板壁防逃墙,高出塘埂60~100厘米,并加口宽25~30厘米的厂字形压口,池壁交接处做成圆弧形,防止河蟹攀爬。
压口材料为玻璃,白铁皮或水泥板。
也可在池子四周插1米高的竹箔防逃,竹箔下半段衬以尼龙薄膜,上面加盖网(盖网与竹箔成45°角)。
尼龙薄膜或聚酯塑料板也可用作防逃墙,要求薄膜高出地面60~80厘米,薄膜要埋入泥中20~25厘米以增强牢固度,每隔半米左右用竹杆或木棍将薄膜撑开形成一道防逃墙。
另外在进出水口要用网片或铁丝网拦好。
④清整池塘:清塘和进水方法同苗种培育部分。
如果清塘时间过早,在放种子前还要用拉网拉一次清野。
⑤栽培水生植物:在放蟹种前种植部分水生植物,既可作为饵料及隐居场所,又接近自然生态环...
...每亩地水面组建为500元,.2、每亩水面可在年初混合投放4公斤蟹苗...
1、水面年租金=500元苗种费用=75x4+15x20=300+300=600元饲养费=525x4+85x20=2100+1700=3800元成本=500+600+3800=4900元收益1400x4+160x20=5600+3200=8800元利润(每亩的年利润)=8800-4900=3900元2、设租a亩水面,贷款为4900a-25000元那么收益为8800a成本=4900a≤25000+250004900a≤50000a≤50000/4900≈10.20亩利润=3900a-(4900a-25000)*10%3900a-(4900a-25000)*10%=366003900a-490a+2500=366003410a=34100所以a=10亩贷款(4900x10-25000)=49000-25000=24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