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养殖什么好养又赚钱,养殖营业执照怎么办理,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养殖业可行性报告
海南方能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提供,养殖业项目可行性报告纲要。
第一部分 养殖项目总论 第二部分 养殖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可行性 第三部分 养殖项目产品深度分析 第四部分 养殖项目产品规划方案第五部分 养殖项目建设地与土建总规第六部分 养殖项目环保、节能与劳动安全方案第七部分 养殖项目组织和劳动定员第八部分 养殖项目实施进度安排第九部分 养殖项目财务评价分析第十部分 养殖项目财务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第十一部分 养殖项目风险分析及风险防控第十二部分 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养殖业可行性报告】10万头生猪养殖的可行性报告
规模的扩大而使疾病的增多、减少抗生素、抗菌性药物的使用,猪肉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生产出真正意义上的有机猪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生猪“零排放”养殖技术源于日本,是由畜禽排泄物地堆肥化处理技术演变而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以形成了稳定的技术体系,以其系统稳定、环保、成本低、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等技术优势,受到日本政府和养猪界的好评。
该技术于2005年4月份引进中国,首先在福建省莆田市优得利可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试养成功,随后在全国迅速发展起来,现已遍及我国25省,存栏数达200万头以上。
2007年12月通过国家专家小组验收,其结论为:“该技术所用酵素能使猪粪尿在猪圈内充分降解,实现清洁生产,无污水排出,同时改善了猪体内的微生态平衡,提高饮料吸收率,增强抗病能力。
与传统方法相比,投资少、饲养成本低,可适用于大、中、小型猪场。
” 经过多年的迅速发展,生猪“零排放”养殖技术,逐渐成熟,科研专家对技术原理做出了科学的解释,技术员和猪场管理人员因地制宜,在许多技术环节作了改进,使该技术更加的适用于各类型的猪场,更有效的推广应用促进养猪业规模化产业化的猛速发展。
三 项目主要内容、技术关键与优点、预期目标 1、主要技术内容 生猪“零排放”养殖技术,是一项生物技术运用于生猪生产的技术革新尝试,是一种无污染、无排放、无臭气、降低养猪成本和提高猪肉品质优势的新 型环保养猪技术。
2、 技术原理 生猪“零排放”养殖技术,是通过有益微生物的活动可促进猪对营养的吸收、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发酵床可为生猪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全面改善猪胃肠和发酵床的微生物生态系统,从而达到猪的健康、快速生长,无害转化粪便、污水和臭气排放的目的。
3、“零排放”养殖技术的优点 (1)有效改善养殖环境。
养殖场周围及舍内无粪便特有恶臭气味,无蚊蝇滋生,生猪粪便经降解后与垫料混合,垫料表层10-20cm 干燥,温度与常温一致,无异味,深层30-40cm处温度增高4-5度,有轻微发酵味。
(2)有效减少土地占用面积。
采用该项技术的养殖栏舍,不再配套建设排污管道、沼气池、化粪池、粪便蓄积坪等排污设施,减少了附属设施土地占用面积。
(3)有效减少养殖场常用劳动力。
使用该项技术的养殖场,配套改革饲料投喂系统、饮水供给系统,无需每天 清猪粪,每人可养猪800头,无需冲洗猪舍,节约用水90%以上。
(4)增强抗病能力,提高猪肉品质。
经过益生菌垫料对有害微生物抑制或杀灭,加之无有害气味和蚊蝇存在,生猪生长环境大力改善,疫病传播源和媒介减少,发病机率降低。
减少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提高了猪肉品质。
4、预期目标 (1)缩短肉猪出栏周期:生猪在150日龄左右出栏,出栏个体重100公斤左右。
(2)生猪的育成率达到98%以上; (3)每头生猪省料达15%以上; (4)单头生猪饲养成本降低60元以上; (5)年出栏生猪10万头以上。
【养殖业立项报告怎么写】作业帮
土鸡生态养殖技术研究项目报告书一、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1.项目的意义土鸡也叫草鸡、笨鸡,是指放养在山野林间、果园的肉鸡,由于其具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无公害污染,肉、蛋属绿色食品,近年来在市场上颇受人们青睐,价格不断攀升,饲养土鸡市场前景广阔.优质土鸡生态养殖技术是将传统方法和现代技术相结合,根据各地的区域特点,在荒地、林地、草原、果园、农闲地、玉米地、高粱等地规模养鸡,喂五谷杂粮,让鸡自由寻食昆虫野草,饮山泉露水,严格限制化学药品、激素、饲料添加剂等使用,以提高鸡肉的风味和品质为目的,生产出符合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的一项生产技术.采用优质土鸡生态养殖技术可对各地的土地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立体开发,生产出符合消费者需要的、风味独特、味道鲜美、品质优良的绿色食品,顺应人们喜欢土法养鸡的消费需求.这种方式投资少,效益高,技术易于掌握,市场需求旺盛,是一项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的实用养殖技术.2.项目的必要性我们花垣县以土鸡为主的小家禽养殖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收入低.实施小家禽屠宰及深加工项目可充分利用土鸡资源优势,提高花垣县以土鸡为主小家禽的附加值和养殖户的收入,促进小家禽养殖业走向产业化、标准化,壮大小家禽养殖专合组织,保障小家禽资源永续利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牧民利用天然优质牧草进行放养,不用人工合成化学药物,做到了绿色、生态养殖.放养土鸡毛色光亮、肉质鲜美,绿色无公害,适应消费需求.鸡的售价提高了,经济效益增加了.同时,还对保护草场、土壤生态系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二、相关领域国内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1.国内外技术现状我国现代肉鸡养殖业起步较晚,大约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以前,我国肉鸡生产水平与畜牧业发达国家相比主要表现在产量少、商品率低、效益差、耗料多等特点.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肉鸡饲养业才得到迅猛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禽肉生产国.当前,我国肉鸡养殖的基础环节仍然很薄弱,肉鸡的生长速度、上市日龄、上市体重、耗料比还落后于外国.在国内,通常把由国外引进的肉鸡成为”快大型“肉鸡,因不适宜我国传统的烧、饨加工,生产这类肉鸡主要是出口.国内自己消费的主要是被称为优质鸡的某些地方品种,或地方品种与引进品种杂交选育的肉鸡.据研究,我国一些地方品种,在蛋白质与氨基酸总量或某些氨基酸含量都略高于引进品种,有优质的特性.近年来优质肉鸡生产得到不断发展,香港、广东、广西、台湾等地区,优质鸡的比重占肉鸡总体的90%以上,但其生长缓慢、体重较小,上市日龄较长,需要继续加强这类鸡的选育工作.2.我国土鸡的发展趋势我国肉鸡产业经过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20%—30%的高速度增长以后,到21世纪增长速度明显放慢,肌肉产品出口逐渐走下坡路,主要原因是疫病和公害物质残留,提高养鸡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和肉鸡产品质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了.在农区笼养蛋鸡饲养密度大,场舍密集,设施不健全,排泄物对环境污染严重,夏秋成为蚊蝇的孳生地,影响居民身心健康.发展生态养鸡,远离居民区,饲养密度低,加之环境的自然净化,可使排泄物培植土壤,变废为宝.生态放养土鸡,大量扑食多种虫体,可大幅度降低虫害的发生率,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作物和林果产量,同时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类的健康.生态放养鸡,以天然饲料为主,生态环境优良,饲草、空气、土壤等没有污染.草地是天然的绿色屏障,传染病少,家禽体质健壮,药物用量减少,无论是禽蛋还是禽肉纯属绿色食品,有益人体健康是理想的生态养殖业.推广规模化生态养土鸡,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三、项目的市场需求分析现有的市场以土鸡为主的小家禽养殖历史悠久,大多数市场土鸡具有肉质细致、肉味鲜美等特点,其中花垣湘西土鸡在全省享有盛誉,是湘西土鸡县优势特色资源,产品远销重庆、秀山、吉首、长沙、广州等大中城市,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我们花垣县是无公害肉鸡生产基地县,2009年小家禽出栏将达到50万只,实现产值1000万元,占全县畜牧业总产值的10%,家禽养殖是我县中高山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到2011年湘西土鸡养殖规模将达到100万只.依照农业部《关于加强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和省《关于实施我省农业和农村战略调整的意见》以及花垣县委、县府提出的“一果、二畜、三山珍”的产业发展战略思路,充分利用湘西土鸡资源优势,促进湘西小家禽养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壮大土鸡养殖协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花垣县农民增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财政增收以及人民群众对湘西土鸡的需求奠定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组建花垣县家禽屠宰及深加工项目是发展壮大花垣小家禽这一地方特色资源的必要措施,是资源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农民收入,切实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之一.五、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工艺路线、关键技术1.项目的研究内容疏林草地由于小区域环境幽静、林间含氧量高,昆...
一篇关于行政管理方面的调查报告
黑龙江省双城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连续多年居黑龙江省各县(市)首位,列全国百个产粮大县(市)前10名。
2000年全市农业总产值40。
5亿元,其中农业产业化产值达到27。
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3。
5%,“九五”期间年均增长10。
8%;农民人均收入2459元,其中通过产业化实现的人均收入占63。
9%,五年间提高了31个百分点。
双城市通过农业产业化发展,正在由农业大市向畜牧业大市、加工业大市和经济强市转变。
一、现状与成效双城市把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措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一是形成了奶牛、鸡蛋和生猪三大主导产业。
奶牛业在十年间登上三个台阶,奶牛从1991年的2。
2万头,到目前奶牛存栏达13万头,户均1。
09头。
肉牛饲养量20万头,生猪饲养量51万头,家禽饲养量1054万只。
全市现已具备年提供15亿公斤粮食、8万吨肉、32万吨鲜奶、10万吨鲜蛋、7亿公斤瓜采的综合生产能力。
二是增加了农民和财政收入。
全市农民通过养奶牛人均增收480元,通过饲养家禽人均增收190元,通过养猪人均增收140元,通过酿酒、饲料加工人均增收330元,通过农民在龙头企业和市场就业人均增收80元。
2000年畜牧业过腹转化农作物秸杆90万吨,占秸杆总量的65%,仅此一项农民增收8000多万元。
农业产业化发展使农民增收有了稳定的渠道,为市财政培植了新的财源。
2000年仅雀巢公司一家就上缴税金1。
2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42%,成为市财政的支柱。
三是推进了粮食转化增值。
粮食的过腹转化和加工转化,改变了农民过去卖原粮的低效循环状态,有效地缓解了农民卖粮难。
2000年畜牧业转化粮食6亿公斤,转化增值5亿元,加工转化1亿公斤,转化增值0。
5亿元,转化粮食占总产量的46。
7%。
四是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全市专兼职从事畜牧养殖业的劳动力16。
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0%,农民离土创业人员14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51%。
二、经验与做法1.把资源优势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
双城盛产玉米、水稻、高粱和瓜菜、烤烟等作物,农业资源丰富,农蓄产品质量好。
近年来,双城市立足资源优势,把资源优势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以加快畜牧业发展为重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确立了由产粮大县向经济强县转变的发展目标。
他们反弹琵琶,抓市场、上加工业,带产业、促养殖,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通过加快发展畜牧业生产,实现。
粮食过腹增值;通过招商引资建设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实现加工增值;通过建设城市市场,培育发展中介组织,实现农产品流通增殖。
通过梯次、多次增值,增加了农业综合效益,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
2.把做强龙头企业与做大主导产业紧密结合起来。
近几年,双城市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到引进培育龙头企业上,扶持、扶强、扶大龙头企业。
在奶牛业,1990年引进了世界50强之一的瑞士雀巢公司,从那时起,千方百计扶持企业发展,帮助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大做强这个龙头企业。
该公司已三次增资扩产改造,总投资由初建时的2。
6亿元增加到了6亿元,鲜奶日加工能力由150吨增加到700吨,2001年又启动了四期扩建工程,建成投产后,日加工能力将达到1350吨。
现在双城农民每天供应雀巢公司700吨鲜奶,收入130万元。
在玉米产业上,引进了黑龙江绿色食品集团公司等7家企业,年加工转化玉米605万吨。
在小米产业上,引进黑龙江焦氏集团建设万吨小米加工企业,带动全市发展无公害谷子0。
33万公顷。
3.把完善市场体系与强化流通带动功能紧密结合起来。
双城市加强对农业产品市场的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建成了新胜蛋禽等一批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初步形成了以全国性批发市场为龙头,以区域性专业批发市场、专业市场为骨干,以城乡集贸市场和经营网点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市场年交易额达15亿元。
新胜蛋禽批发市场已与全国13个大中城市的30多家公司建立了稳定的供销关系,日销售鲜蛋600吨以上,日交易额220万元,带动全市饲养蛋鸡1000万只。
鲜蛋收购覆盖黑龙江、吉林两省10多个县(市),远销到广州、上海、江苏、福建、安徽等省市,每天销往俄罗斯鲜蛋有70吨。
市场各环节吸纳从业人员2300多人,年创收2800多万元,养鸡户年收入1亿多元,经销户收入600多万元,带动相关加工和服务业增加产值1亿多元,实现利税800多万元。
另外,全市流通经济组织发展到200多个,流通大户300余户,从事农产品营销的经纪人达2400余人,市场和流通中介组织已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牵动力量。
4.把依靠科技进步与加强基地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基地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第一车间。
双城市把依靠科技进步与加强基地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用先进技术装备基地,围绕龙头企业和市场对基地进行合理布局,培育典型,发挥示范作用,推进专业化生产和规模经营。
目前专业户发展到5。
6万户,专业村256个,专业乡(镇)9个,分别占户、村、乡(镇)总数的42%、66%和30%。
涌现出了一批奶牛生产万头乡(镇)、千头村、百头大户和蛋鸡生...
什么养殖业最有前景
以下是目前最具有发展前景的10种养殖业: (1)养肉牛,创汇黄金产业 我国农作物秸秆和饲草资源丰富,发展养牛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肉牛的特点是早熟、抗病力强、繁殖力高和周转快。
一般当年产犊牛当年就可屠宰受益。
牛为草食动物,不与猪、鸡等争粮食,能大量利用牧草和稻草,作物秸秆等粗饲料,饲养成本较低,效益较丰厚。
如对8月龄~12月龄的牛进行快速肥育,3个月每头牛即可赢利200元~300元。
据专家预测,在今后几年肉牛养殖业将是一项全国性的深度开发,规模养殖,综合加工,出口创汇的黄金产业。
(2)养肉驴,发家致富产业 在我国民间,素有“天上龙肉,地上驴肉”的美称,驴肉被称为肉中极品。
据《本草纲目》记载:驴肉味甘、性凉,可解心烦,止风狂,能安心气,补血益气,治远年劳损。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驴肉蛋白质含量高于猪肉、牛肉和羊肉,脂肪含量比牛肉、猪肉低,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肉类。
驴肉含有动物胶、骨胶元、钙磷等成分,易被消化吸收,尤其是生物价值特高的亚油酸、亚麻酸的含量远远高于猪肉和狗肉,而胆固醇含量低,鲜味氨基酸含量高。
资料显示,近l0年我国驴肉产量一直呈直线上升趋势。
驴皮具有很高的医药价值,是制作“国药瑰宝—阿胶”的主要原料,售价很高,药厂大量收购,供不应求,目前却出现“有价无货”的尴尬局面。
(3)养羊业,市场前景广润 近几年来,羊肉独占食品“卖方市场”的优势,价格始终处于攀升的态势。
羊也属草食动物,易饲养,成本低,效益可观。
一般情况下,饲养1只母羊产2胎,每胎产羔2~4只,每年可获利400~600元。
(4)养肉狗,新兴高效产业 养肉狗,可为人们提供营养价值很高、具有药用和保健功能的肉食。
在《本草纲目》中就有“狗肉有补虚养气、生津壮阳、强阴补血、养颜疗伤、祛风健脾”等多种功效的记载。
现代营养学分析表明:狗肉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而且品位极佳,球蛋白比例大,能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和细胞活力,对提高机体器官功能有明显作用。
据报道,肉狗养殖的效益是养猪的4~6倍,是养鸡的3~4倍。
以一个专业户年出栏肉狗50~70只计算,可获净利1~1.5万元。
一只狗的成本,只有1头猪l/4,投入与产出比为1∶3。
可见,养肉狗是一门新兴高效产业。
(5)养瘦肉型猪,销路好多赚钱 商品猪价格波动较大,但二元、三元杂交瘦肉型猪一直销路较好。
一般情况下要比普通猪每公斤售价高1元以上,每头可多赚70~100元。
(6)养鹿业发展快,数居世界之首 鹿的食性广泛,以植物为饲料,利用农作物秸秆、皮壳等,生产的茸、肉、血、皮、尾等一次性产品,增加了养鹿户和社会财富。
当前我国的养鹿业发展很快。
全国鹿的存栏数居世界之首。
近几年来,利用鹿开发了不少系列产品,如鹿茸酒、鹿胎膏、鹿骨胶等产品,赢得了很大的市场份额。
但还需要进一步研制鹿产品的深度加工。
鹿的全身都是宝,发展养鹿业既是一门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产业,又可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和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7)养獭兔,发展前景看好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獭兔生产在国际市场上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据调查统计表明,我国许多养殖户生产1只獭兔的成本为20~30元,而在欧洲l只獭兔可卖100元以上,部分发达国家已高达300元左右。
(8)养鹅业,市场前景广阔 据统计,全国对鹅的需求量为8~9亿只,而全国的饲养量仅有6亿只左右。
在鹅肉市场消费份额中,鹅肉已从10年前的l%上升到4%,今后鹅肉市场的份额仍呈上升趋势。
因此,养鹅业值得大力发展。
(9)养肉鸽,大有市场潜力 在一般情况下,1对种鸽1年可产仔鸽8对以上,饲养l00对种鸽平均每月可获利500元,年获利可达6000元。
肉鸽主食玉米、稻谷、豆类等杂粮,饲料价格较低。
据资料表明,上海、北京、天津、武汉、广州等各大城市对乳鸽的年需求量,1996年前后就已高达100万只~300万只,近几年消费量还在不断增加。
此外,主要靠内地供货的香港市场,对乳鸽的需求量更是迅猛增长。
因此,发展肉鸽养殖;大有市场潜力。
(10)养土鸡,消费者的宠爱 大型肉鸡在我国市场需求已趋于饱和,现在城里人越来越喜欢吃“原汁原味”的土鸡。
因此,土种鸡受到消费者的宠爱,市场上不但销售畅通,售价也稳中有升,“小笨鸡”既吃虫,还吃补料,又长得快,2个月~3个月出栏上市,每公斤售价较肉鸡高2元以上。
什么养殖业最有前景
以下是目前最具有发展前景的10种养殖业:(1)养肉牛,创汇黄金产业我国农作物秸秆和饲草资源丰富,发展养牛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肉牛的特点是早熟、抗病力强、繁殖力高和周转快。
一般当年产犊牛当年就可屠宰受益。
牛为草食动物,不与猪、鸡等争粮食,能大量利用牧草和稻草,作物秸秆等粗饲料,饲养成本较低,效益较丰厚。
如对8月龄~12月龄的牛进行快速肥育,3个月每头牛即可赢利200元~300元。
据专家预测,在今后几年肉牛养殖业将是一项全国性的深度开发,规模养殖,综合加工,出口创汇的黄金产业。
(2)养肉驴,发家致富产业在我国民间,素有“天上龙肉,地上驴肉”的美称,驴肉被称为肉中极品。
据《本草纲目》记载:驴肉味甘、性凉,可解心烦,止风狂,能安心气,补血益气,治远年劳损。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驴肉蛋白质含量高于猪肉、牛肉和羊肉,脂肪含量比牛肉、猪肉低,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肉类。
驴肉含有动物胶、骨胶元、钙磷等成分,易被消化吸收,尤其是生物价值特高的亚油酸、亚麻酸的含量远远高于猪肉和狗肉,而胆固醇含量低,鲜味氨基酸含量高。
资料显示,近l0年我国驴肉产量一直呈直线上升趋势。
驴皮具有很高的医药价值,是制作“国药瑰宝—阿胶”的主要原料,售价很高,药厂大量收购,供不应求,目前却出现“有价无货”的尴尬局面。
(3)养羊业,市场前景广润近几年来,羊肉独占食品“卖方市场”的优势,价格始终处于攀升的态势。
羊也属草食动物,易饲养,成本低,效益可观。
一般情况下,饲养1只母羊产2胎,每胎产羔2~4只,每年可获利400~600元。
(4)养肉狗,新兴高效产业养肉狗,可为人们提供营养价值很高、具有药用和保健功能的肉食。
在《本草纲目》中就有“狗肉有补虚养气、生津壮阳、强阴补血、养颜疗伤、祛风健脾”等多种功效的记载。
现代营养学分析表明:狗肉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而且品位极佳,球蛋白比例大,能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和细胞活力,对提高机体器官功能有明显作用。
据报道,肉狗养殖的效益是养猪的4~6倍,是养鸡的3~4倍。
以一个专业户年出栏肉狗50~70只计算,可获净利1~1.5万元。
一只狗的成本,只有1头猪l/4,投入与产出比为1∶3。
可见,养肉狗是一门新兴高效产业。
(5)养瘦肉型猪,销路好多赚钱商品猪价格波动较大,但二元、三元杂交瘦肉型猪一直销路较好。
一般情况下要比普通猪每公斤售价高1元以上,每头可多赚70~100元。
(6)养鹿业发展快,数居世界之首鹿的食性广泛,以植物为饲料,利用农作物秸秆、皮壳等,生产的茸、肉、血、皮、尾等一次性产品,增加了养鹿户和社会财富。
当前我国的养鹿业发展很快。
全国鹿的存栏数居世界之首。
近几年来,利用鹿开发了不少系列产品,如鹿茸酒、鹿胎膏、鹿骨胶等产品,赢得了很大的市场份额。
但还需要进一步研制鹿产品的深度加工。
鹿的全身都是宝,发展养鹿业既是一门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产业,又可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和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7)养獭兔,发展前景看好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獭兔生产在国际市场上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据调查统计表明,我国许多养殖户生产1只獭兔的成本为20~30元,而在欧洲l只獭兔可卖100元以上,部分发达国家已高达300元左右。
(8)养鹅业,市场前景广阔据统计,全国对鹅的需求量为8~9亿只,而全国的饲养量仅有6亿只左右。
在鹅肉市场消费份额中,鹅肉已从10年前的l%上升到4%,今后鹅肉市场的份额仍呈上升趋势。
因此,养鹅业值得大力发展。
(9)养肉鸽,大有市场潜力在一般情况下,1对种鸽1年可产仔鸽8对以上,饲养l00对种鸽平均每月可获利500元,年获利可达6000元。
肉鸽主食玉米、稻谷、豆类等杂粮,饲料价格较低。
据资料表明,上海、北京、天津、武汉、广州等各大城市对乳鸽的年需求量,1996年前后就已高达100万只~300万只,近几年消费量还在不断增加。
此外,主要靠内地供货的香港市场,对乳鸽的需求量更是迅猛增长。
因此,发展肉鸽养殖;大有市场潜力。
(10)养土鸡,消费者的宠爱大型肉鸡在我国市场需求已趋于饱和,现在城里人越来越喜欢吃“原汁原味”的土鸡。
因此,土种鸡受到消费者的宠爱,市场上不但销售畅通,售价也稳中有升,“小笨鸡”既吃虫,还吃补料,又长得快,2个月~3个月出栏上市,每公斤售价较肉鸡高2元以上。
农村养殖兔子
兔子养殖技术 技术简介:投资养殖兔子是一项短、平、快的项目,短主要说的是饲养周期短,占用人工时间最短,从饲养技术的掌握和出成品,都是非常短,完全不占用自己的工作时间和有效时间,是农村和城乡下岗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养殖,增加家庭收入的一项很平稳致富的项目,只要我们投资一次,(既购买一次种兔、笼子)以后如果不是扩大生产,种兔子可以利用2-3年的繁殖期,利用周期长,饲料更好解决,用农作物秸秆和粮食打成颗粒料就可以啊,现在已经带动周围农户近200家通过养殖兔子致富。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獭兔(REX rabbit)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毛皮动物,其主要产品是优质的毛皮。
由于目前国际毛皮市场禁止交易和使用野生动物毛皮,而人工养殖毛皮动物中獭兔独具品质好、投资少、见效快、成本低等诸多优势。
1.2 獭兔皮制成的裘皮服装具有轻薄、柔暖、华贵、时尚的优点。
目前国际市场年需求量在5000万张以上,中国独具自然、资源、劳动廉价的生产优势,是世界主要生产国,生产量占95%以上,目前世界年产量尚不足1000万张,且近年来国内外需求量将成倍增长,因此獭兔毛皮已成为国内、国际十分紧俏的裘皮原材料商品。
1.3 獭兔除了具有毛皮价值外,獭兔肉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高蛋白、高磷脂、高氨基酸、 高消化率、低脂肪、低脂蛋白、低胆固醇、低热量四高四低的优点。
被西方发达国家称誉为“保健肉”“美容肉”“益智肉”绿色功能食品。
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向世界宣布,兔肉是人类21世纪的首选肉食品。
近几年,兔肉已在欧美发达国家严重供不应求。
1.4 兔脑、肝、胆、脾、心系珍贵的生态制药原料,其成药可防癌、抗衰老、防老年痴呆 症等用途。
骨骼可制作骨胶、骨粉、工业用途广泛。
(另附国家863重点科研成果MT成果转化报告) 1.5 兔粪和屠宰下脚料经过科学处理可加工成优质饲料,用于水产品养殖业。
也可作优质的农作物有机肥料,能改善农作物和农田生态环境污染。
大力发展獭兔养殖业具有明显的比较效益及产品优势,獭兔是食草性小动物,饲草转化率高,它不与粮食争地,不与人争粮,可零星养殖,又可适度规模养殖,可以增加广大农民就业增收致富,符合国内外诸多著名专家论证:“獭兔养殖业前景看好,产品市场潜力巨大,是二十一世纪中国农业的朝阳产业”,同时已被中国列入国家十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
经济收益分析:分析如下: 如:100只种兔子,一个月产仔兔是6-12只,是一个月一窝,用在规模生产上,是1.5个月一次,100*7=700只按最低,现在我保护价收购的是10元/斤,三个月后可以长到5-7斤/只,一只兔子可以:5*10=50元-70元/只,那一个月收入=700只*50元(70元/只)=35000元,一年呢,6窝可以吧,35000元/月*6个月=210000元/年,去掉成本和人工等70%吧,210000*70%=140000元/年,如果有资金,我们养500只种兔呢?一年50万-60万很稳定啊,虽然这个不是暴利,也不会让你一夜变富,但他可以让你稳定致富啊! 厂房条件建议: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建筑面积的大小和养殖规模,可以从几十只起步,也可以大规模的发展,投资大小不一,多投资多收益。
备注:本合作社提供各种兔子的用具和销售渠道,技术常年指导,也可以先学技术和合作发展。
这是在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 科易网上帮你找到的,如果正是所需的话,可以与这项技术的提供商进行直接联系哦。
希望可以帮到你,望采纳
求一份关于《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典型调查》实践调查报告,...
This report discusses world industrial gases for the year 2006, with forecasts for 2011. Topics covered include demand by product; demand by market; production trends; regional demand overview; demand in North America, Western Europe, Asia/Pacific, and aggregate other regions; industry composition and leading participants. Product segments include nitrogen, oxygen, hydrogen, and other industrial gases; market segments include metal manufacturing and fabricating, chemical and refining, food and beverage, electronics, and other markets. This 25 page report also includes a highlights summary and a resources section.目录及图表 Table of ContentsHIGHLIGHTSINDUSTRY OVERVIEWMarket SizeMaterials SegmentationApplications SegmentationINDUSTRY TRENDS & FORECASTSMarket EnvironmentMaterials ForecastsApplications ForecastsINDUSTRY STRUCTUREIndustry CompositionIndustry LeadersRESOURCESFocus Report OverviewEach Freedonia Focus provides access to a wealth of industry insights and analysis including:Market size Product segmentation Market segmentation Product forecasts Market forecasts Industry composition Market leaders Business trends
农业养殖业的财务会计制度报告备案书怎么填?
第一种:看公司是小企业还是大企业(小型企业会计制度和大型企业会计制度)2.五五摊销法3.年限平均法4.加权平均法5.你用的是什么电算化软件6.报表有资产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利润分配表等第二种:1.财务、会计制度 小企业会计制度2.低值易耗贫摊销方法分次摊销法(分12个月摊销完毕) 3.折旧方法一般固定资产采用直线法计算机等精密设备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 4.成本核算方法材料成本采用加权平均法成本核算采用作业成本法 5.会计核算软件用友财务软件V8.11版6.会计报表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生物学研究报告初一作业,请尽快回答!急!
论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人类,作为地球的主人,自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周围的地理环境发生着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人类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需要不断地向周围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以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又将废弃物排放于地理环境之中;另一方面,环境根据自身的规律在不停地形成和转化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它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并不在乎人类的存在,不为人类的主观需求而改变其客观属性,也不为人类的有目的活动而改变自己发展的过程,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殊关系。
所谓对立,即人类的主观需求和有目的活动,同环境的客观属性和发展规律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
人类必须认识环境,必须遵循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从事生产和活动,不然,就必然会遭到环境的报复和惩罚,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就会随之发生。
所谓统一,即人类以环境为载体,总是在一定的环境空间存在,人类的活动总是同其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
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环境的塑造者,人类的活动不可能无止境地向环境索取,也不可能永远不加限制地在向环境排放废弃物。
当人类的行为遭到环境的报复而影响到人类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时,人类就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所能允许的范围。
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就是在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发展起来的。
当人类刚从动物分化出来,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就已处于初级的状态。
早期的人类已懂得猎取食物、取火、制衣、穴居,在各种环境中进行着生存竞争。
然而,因其活动能力有限,只能以生活活动和自己的生理代谢过程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这时,人类同环境之间的矛盾尚不突出,人们的努力目标仅是适应环境、利用环境,而很少有意识地改变环境。
随着人类活动能力的增强,使用的工具也日益改善,人类开始懂得改变环境,学会了农耕、养殖、穿衣、住房,人口得以大量的增加,特别是进入了农业文明时代,人们将大片的荒山、草地辟为良田,水利事业的发展,又为农业的丰收提供了保证。
然而,在其发展的背后,与环境的矛盾却显得突出起来。
由于不节制地毁林垦荒,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草原的毁灭招致荒漠的扩张,不合理的引水灌溉又造成土壤盐化的形成。
这些矛盾的激化,曾使繁荣一时的巴比伦文明古国变为一片沙荒,也使玛雅人经受不住干旱、洪水、风沙的侵袭,而不得不丢弃自己亲手创造的文明,离开了故乡,……这就是早期的环境问题。
遗憾的是,人们并没有引起警觉,并未认识到这是环境的报复。
当时,人类生产力尚不发达,对环境的破坏尚不明显,环境问题尚未达到危及人类生存的地步,故人类仍是我行我素。
到了现代工业时代,情况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人类的数量、生活范围和规模等已是今非昔比,“人定胜天”的思想占据了人们的头脑,人类在对环境进行改造的同时,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加剧。
与此同时,环境的结构组成、物质循环的方式和强度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环境问题随之明朗起来,现代工业使大量埋藏在地下的矿产资源被开采出来,投入环境之中,并随着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又把废气、废水、废渣排放出来,其中许多废弃物难以处理、同化,使之对人体及生物造成难以忍受的危害。
随着这些有害废弃物的不断累加,造成了环境质量的逐步恶化,使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
现代工业还带来了人口问题、城市化问题,农业现代化也派生出来许多方面的环境问题。
可见,人类在发挥其积极作用,创造高度物质文明之时,也同样给环境带来消极的副作用,从1934年美国的“黑风暴”到我国大跃进年代内蒙古的“人造荒漠”;从60年代的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事件、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以至当今世界性的人口的剧增、森林锐减、臭氧层出现空洞等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无一不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
这些都是人类与环境对立关系的具体体现。
当然,有对立,必有统一。
从古人类的被动适应,到现代人的有意识地改造环境,使之能适应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无不体现出人与环境的统一关系。
人类从树栖到穴居,从穴居到屋居,从采集自然食物到发展农耕、畜牧等,这些都是人类适应环境的过程,应该说,这也是人与环境的统一过程。
随着危及人类生存的现代环境问题的出现,人类开始反省自己,并作出了一系列的反应,诸如封山、造林、种草、建立自然保护区、重视对资源的控制开发和对环境的治理等等,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更能适应环境的发展规律。
特别是人类依靠自身的智慧和能力。
不断地改造着环境,创造出更能适应人类生存发展、又与环境协调的空间,以达到统一关系的最高境界,例如:英国的“雾都改观”、美国的“死河复活”、日本的“花园工厂”、中国的“三北”防护林带和700多处自然保护区等等,都说明了人类活动与环境关系的统一和改善。
值得庆幸的是,保护环境,促进生态平衡已成为当今世界人类的共识。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与环境”会议,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并通过了《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