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养殖网安逸养殖网

安逸养殖网
种植技术如水产养殖技术、禽类养殖技术、特种养殖技术,中药种植技术,农作物种植技术以及饲料、兽药、环境、设备、防控

河蟹养殖水瘪自防治 瘪掉的乒乓球热水复原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页顶部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养殖什么好养又赚钱,养殖营业执照怎么办理,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河蟹水瘪子病是什么样的?用什么药预防治疗?

河蟹是水瘪子病是江浙一带对河蟹肝胰腺坏死的俗称,主要表现为肝胰腺坏死、壳空无肉、鳃丝白脆易并发黑鳃,但是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肝胰腺坏死,因为肝胰腺是整个螃蟹最为重要的器官、同时兼顾着消化、解毒、免疫、同化营养物质的作用。

因此,要预防治疗河蟹的水瘪子病首先必须保障河蟹的肝胰腺健康。

用饲料级胆汁酸即可从根本上保障河蟹的肝胰腺健康:1、肠道是机体最大的内毒素池,内毒素可引起肠道粘膜水肿,肠绒毛顶部细胞坏死,肠通透性增加,从而破坏肠粘膜屏障功能,在肠粘膜屏障遭到破坏时,内毒素可通过肠粘膜屏障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危害机体健康。

胆汁酸可通过与内毒素的结合而阻止其从肠道吸收入门静脉,增强肠道的屏障功能,减少内毒素对肝胰腺和肠道的伤害,维护肝胰腺健康。

2、胆汁酸可将内毒素分解成无毒性的亚单位或形成微聚物,减少内毒素对肠道、肝脏乃至整个机体的危害。

3、胆汁酸可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提高河蟹对胆固醇及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利用率,促进河蟹合成蜕皮激素完成正常的蜕壳和生长。

4、胆汁酸可清除体内自由基,降低河蟹对应激的敏感性,增强抗应激能力,提高虾蟹的成活率。

河蟹“水瘪子”病有哪些主要症状?

2015年江苏部分养蟹重点地区的河蟹养殖发生了俗称“水瘪子” 的疾病,不少养殖户损失较为严重。

其主要症状为:发生“水瘪子” 病的池塘,河蟹一般活力尚好,最初出现“上草、吊网、爬岸”等行 为,吃食量明显减少。

用地笼张捕河蟹,发病蟹容易进网,附肢不坚 硬、空瘪;绝大部分病蟹仍可继续蜕壳。

解剖发现,肝胰脏有不同程 度的损害,肝脏细胞组织不同程度受损,严重者肝脏颜色呈灰白色; 河蟹腹腔积水、水肿、糜烂、萎缩;肠道无食,可见“拉黄”现象;部分河蟹底板发黄、发黑,有的病蟹鳃丝不正常。

病蟹肝胰脏腺轻微 损害的还可正常进食,中等损害的摄食量明显下降,严重损害的则完 全不吃食、空肠;出现病症后多数病蟹并不会马上死亡,但一旦发病 则往往难以治愈。

河蟹“水瘪子”病的病因是什么?

1.夏季蟹池内应放养些水花生、浮萍之类的水生植物,或种植一些芦苇、茭白等挺水植物,为河蟹提供阴凉的栖息环境。

蟹池中设置或种植水草的面积一般占整个池塘面积的30%左右,过多应及时收割,过少要及时补充。

同时,应及时捞除腐烂的水草,以免败坏水质,滋生病菌。

2.养蟹池应经常检查水质,勤换新水,及时捞除剩食和污物,保持池水清洁。

水体深度一定要保持1米以上,以防热水灼伤蟹体。

换水一般选择在傍晚至次日上午10时进行,3~5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5厘米左右深。

水源一定要清洁、无污染。

在河蟹蜕壳期间,要增加水体钙离子含量,一般每亩水面用生石灰5~10公斤,化水后全池泼洒,15~20天泼洒一次,以利河蟹健康生长。

3.河蟹属杂食性动物,荤素均吃,并偏爱动物性饲料,如蚌、螺、小杂鱼虾等。

一般每年5~8月份,宜在蟹池中投放活螺蛳,每亩200公斤左右,供河蟹摄食。

此外,在高温时期应适当增加植物性饵料的投放比例,如投放一些河蟹喜食的浮萍、水草等。

池塘养蟹,一般每天投饵一次,在傍晚进行,以适应河蟹昼伏夜出的习性。

投饵时,应将饲料投喂在离岸1~2米处,投饵量应根据当天的水温、天气和前一天投饵后河蟹的摄食情况作相应的增减,以当天晚上吃完为宜。

4.高温期间必须每天巡查蟹池。

通过巡塘,了解河蟹的摄食活动情况,检查防逃设施,观察看有无病害和敌害。

若有河蟹逃走的痕迹,要及时堵塞堤埂的漏洞,更换损坏的防逃设施和进出水口的网罩。

大风暴雨天气,更要注意防逃。

要注意防止敌害侵袭,及时捕杀蟹池中水老鼠等敌害生物。

人工养殖的河蟹病害较多,可不定期施用生石灰、二氧化氯、纤虫净等药物,防治河蟹细菌性疾病和纤毛虫病等。

另外就是蟹池里不应和鲤鱼或黑鱼混养,因为会破坏蟹的繁殖。

5.饲养河蟹的重要设备是一个饲养箱。

商业性大量饲养是在地上控制饲养池饲养的,但以观赏为目的的饲养,必须便于观赏,饲养器应是透明的,最好是用养金鱼那样的长方形玻璃质水族箱。

由于河蟹体形较大,需要给它有活动的余地,需要用大型的箱,其长、宽、高以90厘米*40厘米*40厘米或更大些的为适宜。

箱底先垫上2~3厘米厚的沙土,再放进14~18厘米深的清水。

箱的一头用洗净的砖块和水泥块、泥土垒成22~25厘米高的陆地,高出水面8~10厘米,作为河蟹的休息场所,并在中间留出2~3个深30~40厘米的深条形空间,洞口如鸡蛋大,作为河蟹的洞穴。

喂饲的食物量应有所节制,不能过多,否则剩余下来的残饵会污染箱内环境。

每天的投喂量,应掌握在河蟹体重的1/10左右。

投喂的次数每天喂1~2次,秋、夏季每天可喂2次,即上午8时和下午4时左右各1次。

饲料要求新鲜干净,不能喂腐败变质的肉类,虽然河蟹有吃腐败食物的爱好,但主要是由于它的活动量大,活动区域广阔,,可常在比较清洁的水体中不断呼吸和排泄。

但在小水体中饲养,没有这样的优越条件,因此,必须注意饲料的新鲜和清洁。

在1个饲养器中,作为观赏的河蟹,养的只数不宜多,一般有4~5只就够了。

因河蟹有互相争食甚至互相残杀的习性,在食物缺乏的情况下,它甚至会取自己腹部的卵来充饥。

河蟹养殖池如何防止鸟害?

水库养螃蟹防止螃蟹逃跑方法: 河蟹逃跑有一定规律。

掌握规律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能有效地防止养殖蟹逃逸。

1.蟹种在放养初期,因对新的水体环境不适应,纷纷沿蟹池四周乱爬,此时极易造成大量蟹种逃走。

可以事先在蟹池中围出1~2亩水面进行短时间暂养,待蟹种适应新水体后,再放入蟹池。

2. 蟹池中天然饵料缺乏,投喂饲料又严重不足时,河蟹会因索饵而逃逸,并可能造成河蟹互相残杀。

可以在春季每亩蟹池投放活螺蛳200公斤,让其自然繁殖,供河蟹摄食。

生长季节,加强投喂管理,日投喂2次,投喂量为存塘蟹体重的5%~10%。

饲料以动物性饲料为主,植物性饲料为辅。

3. 天气突然变化,特别是风雨交加等恶劣天气,易造成河蟹逃逸。

应在天气变化前加深水位,雨后恢复原水位。

4. 蟹池水草少,水质浓,透明度小,溶氧量低,不利于河蟹蜕壳生长,河蟹会为寻求适宜的环境而逃逸。

为此,蟹池应保持有足够的水草,水草覆盖率稳定在40%以上。

生长季节每2~3天换一次水,每15天泼洒一次生石灰,使池水溶氧量在4毫克/升以上,pH值7.5~8,透明度40~60厘米。

5.河蟹性腺发育成熟后,要进行生殖洄游,特别是霜降前后,刮西北大风或下雨时,河蟹活动频繁,纷纷沿池壁攀爬。

此时防逃极为重要,要加固防逃设施,及时起捕成熟蟹。

...

螃蟹养殖技术?

淡水螃蟹养殖技术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0c29210100cxx5.html螃蟹养殖技术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0c29210100cxx4.html螃蟹的生态养殖技术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0c29210100cxx7.html螃蟹水库围拦养殖技术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0c29210100cxx8.html固城湖螃蟹生态养殖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0c29210100cxxa.html河蟹健康养殖技术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0c29210100cxxa.html河蟹养殖技术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0c29210100cxxf.html河蟹成蟹养殖技术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0c29210100cxxh.html...

如何进行水库围网河蟹养殖?

水库种类较多,应选择适合河蟹生长特性的水草型水库养殖 河蟹。

我国具有较多的水库资源,水库在蓄水抗旱、灌溉农作物以 及发电等方面均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的水 产养殖者在原来水库养鱼的基础上开展了其他水产品的养殖试验,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调整了水库水产养殖结构,真正达到 了“利用资源,以库养库,富裕库区,繁荣经济”的目的。

水库实际 上是一座人工湖泊,它在生态环境上与湖泊很相似。

利用水库养 蟹,已在我国北方和南方一些地区得到了开展。

在湖泊养蟹效益 的影响下,20世纪80年代末,河北、安徽和浙江等省逐渐开展了 水库养蟹。

(1) 养蟹水库的选择以平原型67公顷以下的水库为好,这 类水库水面宽广,水体较浅,沿岸带长,滩地水草较多,光照时间较 长。

67公顷以下的多为中、小型水库,可利用库滩、库湾、浅汊水 域,实行网拦或围网养蟹。

水位变动幅度较大的山峪型水库,容易 干涸的水库,或有冷泉的水库,均不宜养蟹。

水库与湖泊相比,具 有水生植物少,水体较深,底栖动物少,而且水位落差大等特点。

丘陵地区的中、小型水库,也能养蟹。

特大型山谷水库,一般不宜 养蟹,这类水库水深,水生生物少,水温低,河蟹生长慢,捕捞也困 难。

水位变化幅度大,水交换量大的小型水库,特别是7~9月份 这3个月内因农业灌溉而易干涸的小型水库,则完全不能养蟹。

水库要求年平均水位落差变幅小,水位比较稳定,在水草比较 多的库湾、浅滩、库汊,确定适当面积,采用网拦投喂精养,拦网高 度应高出常年平均水位1米以上,每隔一定距离用毛竹、树木或水 泥杆打一固定桩,增强拦网牢度,防止风浪将拦网吹倒。

幼蟹投放 前,设法清除养蟹水域内的敌害生物。

(2) 蟹种的放养放养面积根据水库条件因水制宜,蟹种放养 时不能完全按照湖泊养蟹的方法进行,加之水库水生生物量较少 及水位不稳定等特点,所以水库养蟹的放养量应低于湖泊养蟹的 放养量。

中、小型水库的水草覆盖率和生物量,一般比面积相当的 中、小型湖泊低。

河蟹苗种放养密度可按水草实际覆盖率或生物 量,折合成有效养殖面积,再对照相应湖泊的投放密度进行养殖。

成蟹养殖时,如果计划捕捞规格为150克/只,则蟹种放养规格为5~10克/只,放养量为每公顷300~500只;蟹种养殖时,大眼幼 体放养规格为14万~16万只/千克,每公顷放养量为2 000~ 3 000 只。

(3) 管理与捕榜为保证当年成蟹上市的商品规格,必须派专 人精心管理,加强巡库检查,暴雨季节做好防洪、防逃,防止淹没拦 网,检査拦网是否有损坏,发现破损应及时修复。

有条件的可以用 双层拦网,在第一道拦网外2~5米处,再加一道拦网,防逃效果更 加理想。

为提髙回捕率,应当提前捕捞,因为拦网防逃效果是有限 的。

捕捞的渔具、渔法,可仿照湖泊捕蟹进行,一般所用的捕蟹工 具,有蟹簖、丝网和张网等。

另外,河蟹掘洞会不会对水库大坝的安全产生不良影响,这是 众多水库管理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实践证明,河蟹对水库大坝的 安全未发现有不良影响。

水库大坝的建筑结构,一般也不利于河 蟹掘洞。

作为大坝内侧的迎水坡,为防风浪对水坝的冲刷,建坝时 一般都采用石头护坡,再加上水泥勾缝,这就给河蟹的掘洞増加了 难度;而且,由于水库上游的水草及底栖动物比下游多,上游的水 体较下游大坝附近要浅得多,下游的环境不利于河蟹的生长,这样 也就减少了河蟹在下游大坝掘洞的可能。

河蟹养殖如何做防逃?

病原的存在是蟹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消灭和减少病原是做好蟹病预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措施如下: (1)加强苗种检疫 从外地引入亲蟹或蟹种时,应严格把关,检验合格后方可引入。

首先,要对蟹种生产区疫情有清楚的了解,不能从疫情严重的地区引种;其次,要严格挑选,把伤、残、病蟹拒之门外,发生病情应立即隔离,防止疾病蔓延。

(2)把好清塘消毒关 清塘消毒是控制环境病原体的基础工作。

蟹池经长期的投饵、施肥,积累了大量的残饵和排泄物,底层严重缺氧,大量有机物无法氧化分解,导致病原体的孳生繁衍。

因此,利用养殖冬闲期彻底清淤、晒塘、清塘消毒就显得特别重要。

清淤是保持底层淤泥10厘米左右,清除过多淤泥;晒塘,排干池水,曝晒15天以上至池底出现裂纹;清塘,一般可用生石灰(75千克/亩)干法清塘或漂白粉25千克/亩带水20厘米清塘。

必须强调指出的是,清塘的生石灰必须是块状品,切不可使用已潮解的消石灰或水解好的熟石灰。

漂白粉在应用前要测定一下有效氯的含量,使用剂量必须计算准确,使用时操作者要注意防护以确保安全。

(3)定期消毒池水 养殖期间随着河蟹的排泄物增多而恶化,硫化氢、亚硝酸盐、氨氮增高,使病原微生物等大量萌发,所以必须做好定期消毒工作。

池水消毒目前常用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强氯精、捵制剂等,生产中常用漂白粉与生石灰交替消毒,效果较好,但应注意使用程序,漂白粉泼洒7天后再用生石灰或两者交替使用,比较合理。

(4)饲料保存与消毒 投喂的饲料应保持新鲜、清洁。

颗粒饲料要保存在通风、干燥处,不要靠墙堆放,要避免阳光照射,同时要注意保质期,一般生产6周内使用完毕。

动物性饲料要求新鲜、不变质,使用前需采用10毫克/升的二氧化氯溶液浸泡消毒10~20分钟,或用3%~5%食盐水中浸泡消毒5~10分钟。

消毒后的饵料,均应采用清水浸洗清洗后投喂。

(5)工具消毒 养蟹管理中的工具因直接和养殖对象接触,往往是河蟹病传播的媒介。

因此,发病蟹池所用的工具应与其他蟹池使用的工具分开,避免将病原体从一个蟹池带到另一个蟹池。

如果工具缺乏,无法分开时,应将发病蟹池的工具采用20毫克/升的漂白粉消毒处理后再使用。

大型工具可在阳光下曝晒后使用;平时应保持工具清洁,做好定期消毒工作。

赞一下
安逸养殖网
上一篇: 黄鳝养殖箱' 黄鳝网箱养殖技术
下一篇: 尸鳖能养殖吗 世界上真的有尸鳖吗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页底部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