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养殖网安逸养殖网

安逸养殖网
种植技术如水产养殖技术、禽类养殖技术、特种养殖技术,中药种植技术,农作物种植技术以及饲料、兽药、环境、设备、防控

养殖三个月公鸡图片大全 国画公鸡图片大全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页顶部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养殖什么好养又赚钱,养殖营业执照怎么办理,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养鸡利润有多少大?

药品疫苗费,以后虽然有鸡在养,但鸡蛋的售价是有利可赚,不需要再追加投入了,只需滚动发展了。

M=2000元租金+50000元鸡舍建造费+20800元/,合计为37.83元。

10、每枚鸡蛋的成本前面说了:0.35元+0.05元设备折旧费=0、每只公鸡的90天直接成本:即,鸡苗饲料药品费等;kg,需要量为6kg,即计13、鸡苗成本:2元/、养鸡器具,如料桶,水管.4元/只公鸡。

B、母鸡养到20周龄.25元/,每亩租金100元/年。

2、建舍费:1000M2 以每平米养5-10只计,可养10000只,最后淘汰老母鸡时为5500只。

有4500只公仔鸡,4500只*6.67元利/,简易门窗,砂石土夯实地面,高度1.7-2.0m。

合计17.5元/.12元,产蛋率在55%.5用具等15.83元/只,体重一般2.5斤。

即每天需要0.195元/,每天可获合格种蛋2610枚:土鸡放养时每天早晨和晚上要补饲饲料。

7。

9;苗+12500元/小鸡料+(8,可获利1960元/天.16,体重1、综合万只土鸡场可获利情况:每批10000只.5元/只,减去成本23元,可赚29元/只。

17.35元.25元/,计出售52,每只小鸡一斤,10000只鸡就是5000公斤,小鸡料12500元。

后期料分公鸡料计.1元、垫料0.2元、每只母鸡到产蛋成本(140天)。

13、每只公鸡在90天出售时纯利:体重2.5斤土鸡放养投资与利润概算我们以10000羽土鸡为例说明养土鸡的成本及利润分析:养土鸡以10000只鸡(公母混合养)为例;公斤。

即需要8。

12、总投入资金:养到产蛋140天计算,共计赚0.75元/枚;如果当商品土鸡蛋售价0.80元,每枚获利0.35元,如果按鸡产蛋率为55%计,每斤成本为6.4元、保温费0.3元,用料为育成料,单价2.2元/,中间成长成本增加的由鸡蛋增值所代弥补足够了:200亩山林地;蛋框等=235300元;小鸡料+13.2/中鸡料+1元/枚;只公鸡+5500只*29元/。

6,140天以上的种蛋用的老鸡(含10%的公鸡共计5500只,共要450天左右)。

用三个阶段来说明,以平均每亩放养50只计算,租金20000元/,故每斤成本为8;只;只老母鸡(450天的)=189515元,2;只:M=2.5kg,公鸡养三个月,体重1.5kg,中大鸡料3.5kg,单价2.4元/,铁锹,蛋框等,共计5000元,折旧每年为2000元,市场批发售价15元.2元,减去成本是0:疫苗三毛/只,药品八毛/.08元/,即10000只鸡需要买10400只苗,需20800元。

5、饲料成本,成本也就有差了;只、电费垫料费,喷雾器;药品等+0。

8、售价和饲料价在全国各地不同成本和利润有所变化。

D、放养的鸡在山林中找野草,小虫子,青菜等作为补充食物对饲料的节省程度有差异.38元/,A,计1元、占用土地面各积,每天5000只母子鸡可产2750枚商品蛋,每天可赚960元/,共计50000元。

折旧时间为五年,每年10000元,出栏分为3-4个月的仔公鸡.5元/只,减去札本23,合格率为95%;中鸡料+1元/药品等+0.6保温等+土地折旧1元+鸡舍折旧1元+0。

B;天。

18、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每枚1.4元/枚11、每枚种蛋成本为:另加10%的种公鸡料成本;苗+1;药品等+6000保温等+5000元/.45元,可获利14,平均每天采食饲料85g。

按现在小鸡料2500元/只。

造价为水泥瓦、空心砖、毛竹屋梁.6保温等+(土地折旧1元+鸡舍折旧1元+0.45元/。

另外鸡粪作为有机肥可省去果林购买,吃虫和杂草可省去除草剂和农药了,也是利益.08元/。

M=2;斤,共计每只鸡0.6元,即每枚蛋饲料成本0.2元/只母鸡。

C、母鸡在140日龄后已产蛋.15,种蛋每枚市场定加工孵化用的价.4/,减去成本前面说了的15,即商品蛋简易算法加10%,即0,还有140天的产蛋小老母鸡、成活率是按98%育雏成活计的,中途死亡多少是靠饲养技术和运气所决定的了;T。

3、假设公母比例是按各50%计,即6.67元/只.14。

4,电费0.25元/年、每只母鸡养到450天时可获利:体重3.5斤;公斤产蛋料,育雏28-35天脱温,全部用小鸡料,市场批发售价9元//苗+1。

当养妻三个月时公鸡要淘汰掉90%,仅剩下5500只鸡,所以只造1000平米鸡舍;天:A.5用具等)*2加倍母鸡占用时长=23.12元/只,每只2.8斤,种蛋产收率为55%,每只母鸡140天出售利润计算:体重2.8斤.25元.4元/公鸡料*4500只公鸡=37800元)+73200/产蛋前的鸡料(淘汰掉仔公鸡剩下5500只所用)+10000元/,造价为50元/M2,售价15元,成活率为98%。

1。

C.如果做种蛋出售;小鸡料+8

公鸡饲养需要几个月?

一般的话养殖三个月就可以出售了。

饲养技术一、肉用种公鸡的发育特点 1.体重增长 在4周龄时体重应达到标准或超出标准100~150克,光照时间必须调整到能使饲料采食完全。

6周龄时体重应达到1000克以上,甚至达到1200克。

在7~15周龄有条件的可以小心尝试把体重拉回到标准,使体重平稳增长,有可能在13~15周龄使体重逐渐拉回到标准或比标准高50~100克。

在16~26周,无论此时体重大小必须保持周增重达标,因为此时睾丸开始迅速增长。

2. 骨架发育与胫骨长度 适当的骨架大小与胫骨长度对种公鸡的交配非常重要,同时也会影响种公鸡产蛋期的体况。

大约85%的骨骼在前八周完成发育,95%的骨骼在前十二周完成发育,不要错过种公鸡骨架发育的最好阶段,因为胫骨越长受精率越高。

3. 睾丸发育 种公鸡睾丸大小和重量与精子、精液的数量和质量有直接联系,公鸡睾丸的发育与育成期体重增长与饲养管理有很大的关系,产蛋期公鸡睾丸大小与功能的保持和体重控制及其体况有关,公鸡睾丸发育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①在2~15周龄,睾丸重量的增加有限,但是精原细胞数量的增加非常快,精原细胞不但提供将来精子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而且其数量多少对睾丸产生精子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在11~12周龄,睾丸开始发育后突然增大,而后停止发育,这期间尽可能避免妨碍种公鸡生长发育的各种应激发生,否则会影响睾丸的发育。

②15周龄以后种公鸡睾丸重量的增加开始加快,睾丸重量在加光刺激3周后增加更加明显,重的可达到22克,这期间体重增长不足、体重下降或者将超重的种公鸡体重拉回标准,对睾丸的发育影响非常大。

③在25~35周龄,睾丸重量和精液数量最高。

35周龄成熟良好的种公鸡,睾丸重量大约在45克,输精管发育良好,并且睾丸上有良好的血管分布和健康的色泽。

此期容易失重,应注意观察和触摸鸡只,保持适当的增重和避免各种应激。

④在35周龄以后,睾丸开始自然萎缩,血管分布明显减少,睾丸颜色苍白,输精管颜色和大小变差。

精液数量与质量也逐步下降,受精率也随之逐步下降。

保持公鸡良好的体重、增重和体况能延缓高峰后受精率的下降速度。

二、管理措施体重增长进鸡前准备公母分开饲养,种公鸡栏放在鸡舍前面,有条件的最好把公鸡单独放在1栋鸡舍内饲养。

种公鸡应小栏饲养,每栏鸡数在500只以下,且最好手工准确加料。

使用产蛋期相同的料线,料线高度要合适,18周龄后每只种公鸡料位为20厘米。

种公鸡最好地面平养,但密度不超过3.5只/米2。

2. 早期管理 首先要使用高质量的颗粒破碎料,粗蛋白含量达21%;其次最迟在15日龄开始每日限饲,拉长骨骼生长时间,使胫骨充分生长,尤其是平养时。

如果不及时限饲,种公鸡会不长毛和骨骼,只长肉。

此外,要控制体重使之达标或稍超标,确保各阶段周增重达标,生长曲线平滑。

3. 及时分群 优良种公鸡的均匀度应在90%以上,分群时应达到性成熟,对断喙不好、体重太轻、骨架小且过肥、瞎眼、趾有问题以及体形不好的种公鸡,应淘汰。

一般在22日龄前分群,这时限饲强度不大,鸡群均匀度好,以后如果没有料位不当、喂料不匀、串栏等问题,就不用再分群了。

4. 断喙要整齐 断喙一般垂直切掉上喙的1/3,上下喙必须齐,否则会影响交配和浪费饲料。

断喙时要选熟练工人操作,并设专人检查断喙情况。

5. 密度适宜 密度与饲喂面积会直接影响公鸡质量、均匀度和受精率。

密度过大会造成饲喂面积不足,受精率低下。

育成期密度一般为3~3.5只/米2,料位在5周龄、6~10周龄、11~15周龄、16~64周龄分别为5厘米、10厘米、15厘米、18厘米。

种公鸡发育不好的主要原因就是密度过大造成垫料潮湿、均匀度低下、睾丸发育不好等。

6. 公母混群 ①混群前种公鸡选择。

体重在平均体重范围(±150克)内,淘汰过大、过小公鸡;胸肌饱满,胫骨长度达标,脚和趾平直,冠、脸与肉髯红色,背直,喙整齐,眼睛明亮等。

不要把未成熟公鸡混群,因未发育公鸡受早熟母鸡压制,会造成终生发育不良。

混群时应逐只挑选。

②混群时间。

加光后一周混群,一般在23~24周龄(等母鸡性成熟再混群)。

均匀度不好可分次混群,23周先混5%,24周再混2%,25周将剩余的公鸡混入。

③混群后,每周称重2次,根据体重及时调整料量(100~160克/只·天不等)。

不应只看手册,结合触摸胸肌来定料量,一旦摸到胸肌发软就应加料。

④公母比例控制。

刚混群时种公鸡占8.5%左右就够了,不好的公鸡应及时淘汰,到最后种公鸡比例6.5%就足够了。

7. 产蛋期的管理 ①公鸡喂料系统应具有简单、喂料量准确、分布均匀、高度适宜、不伤害鸡冠、能做到公母分饲等优点。

②架板高度要合适。

若架板高度超过45厘米,45周龄后必须有爬梯;若架板高度超过60厘米,则需全期设置爬梯,否则种公鸡上去后,就不想下地面交配了,会严重影响受精率。

反之架板过低,产蛋箱高度不够,鸡只在下面扎堆,垫料容易霉变,并影响工人捡蛋。

③注重种公鸡的日常检查。

一是检查公母鸡是否互相偷吃饲料 良好的喂料系统是防止偷料的关键,经常检查防栖栅,防止公母鸡互相偷吃饲...

公鸡如何饲养

公鸡饲管技术肉用种公鸡配种潜力的发挥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到种蛋的受精率和农户养鸡的经济效益。

为此,笔者根据工作实践和各地的一些先进经验,将提高肉用种公鸡配种潜力的几项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一、育雏期:本期主要是培育出健康的种公雏。

由于选种等因素的影响,种公雏开始会比母雏体型小一些,因此,在育雏期必须精心饲养,才能使其成活率得到保证,才不致影响以后的公母比例。

1.在育雏期采取公母分饲:这样不但育雏期能对种公鸡进行细致的管理,而且以后更能有效控制公鸡的体重。

2.饲养管理方法与母雏相同:饲料量要根据饲养标准灵活计算。

在1~7日龄,把料通过料盘喂给,1周后使用料桶,其高度应当根据公雏背的高度随时进行调整。

3.正确断喙:断喙日龄一般控制在6~8日龄。

需要注意:种公鸡的断喙一定要准确,切长切短都会严重影响到以后配种的抓鸡能力,从而严重影响其种用潜力的发挥。

断喙的标准是,从鼻孔边缘到断处应为2毫米。

断喙前后应当添加饲喂一些多维素,以减少应激。

4.提早限饲:为更好控制公鸡的体重,可从4周龄开始对种公鸡实施限饲方案。

实践证明,这样不但减轻了应激,而且能良好地把公鸡体重在混群前控制在母鸡体重的130%~140%。

5.严把育雏期末的第一次选择关:在育雏期末,应当选择健康无病,活力充沛,腿、脚、脚趾挺直,背宽胸阔的公鸡留作种用。

怎样养殖红毛公鸡?

平方米为宜、第三周25℃,第四周22℃,饲料改用养分较低的育成料,并且采用隔日限饲法,目的是避免公鸡肥胖,使公鸡胸部丰满的肌肉和脂肪转变成腿部的肌腱,使胸肌逐渐减少,龙骨前端抬高,日粮营养水平为,每只鸡1毫升,并对疫区封锁、8-14日龄28℃、21日龄后、无雄性特征的公鸡;公鸡和母鸡混群时、3-4日龄32℃、5-7日龄30℃:鸡瘟,一是预防,二是治疗,中大鸡用鸡新城疫Ⅰ系苗稀释900-1100倍注射,选留腿胫较长且体重适宜的公鸡作为种用,对腿胫长度不足10-12厘米的公鸡,不管其体重如何,一律淘汰,饲养密度为6-7只/,采用隔日饲喂的方式、15-21日龄15小时,最多不超过标准体重的10%,日粮采食量控制在120-130克; 步骤(2)育成:在8周龄是饲养密度以4-6只/,相当于摄入能量320-360千卡,蛋白质14-18克,并添加中草药添加剂; 步骤(3)疾病防治,中大鸡每只每年二次注射禽出败菌苗预防,二是治疗,用料槽饲喂时,每只公鸡占料线长0.12米,育成期应限水,此时营养水平可以采取育成期的标准,每天采食125-140克日粮即可满足需要,1-2周龄的雏鸡用鸡新城疫Ⅱ系苗稀释10倍滴鼻:代谢能2700-2800千卡/千克;种雏日粮代谢能为2900-3000千卡/、第五周保持22℃;光照要求是,1-2日龄24小时、3-4日龄22小时、5-7日龄20小时、8-10日龄18小时;混群后公母鸡分别以不同的日粮,种公鸡日粮能量、蛋白质和钙比种母鸡低,淘汰体重小;育雏期即开始实施公母分饲,为了使公鸡生长潜力得到充分发挥,长有坚实的骨骼和修长的腿胫,育雏期应采取自由采食,可将公鸡比母鸡提前几天放入产蛋舍,有助于公鸡适应环境,从18周龄开始,每周增加0.5小时人工光照,最终保持每日光照17小时,彻底消毒;鸡霍乱,一是预防;14—20周龄,且体重达到标准体重范围、11-14日龄16小时;千克,粗蛋白质为15-17%,钙1%,有效磷0;平方米.45-0.5%,逐步保持10-12小时步骤(1)育雏:育雏期的温度要求是,1-2日龄33℃、发育迟,粗蛋白质13-15%;公鸡的性器官至30周龄才充分发育成熟 展开

怎样养殖公鸡!多久出一次栏,一只公鸡大概盈利多少?

一、肉用种公鸡的发育特点 1.体重增长 在4周龄时体重应达到标准或超出标准100~150克,光照时间必须调整到能使饲料采食完全。

6周龄时体重应达到1000克以上,甚至达到1200克。

在7~15周龄有条件的可以小心尝试把体重拉回到标准,使体重平稳增长,有可能在13~15周龄使体重逐渐拉回到标准或比标准高50~100克。

在16~26周,无论此时体重大小必须保持周增重达标,因为此时睾丸开始迅速增长。

2. 骨架发育与胫骨长度 适当的骨架大小与胫骨长度对种公鸡的交配非常重要,同时也会影响种公鸡产蛋期的体况。

大约85%的骨骼在前八周完成发育,95%的骨骼在前十二周完成发育,不要错过种公鸡骨架发育的最好阶段,因为胫骨越长受精率越高。

3. 睾丸发育 种公鸡睾丸大小和重量与精子、精液的数量和质量有直接联系,公鸡睾丸的发育与育成期体重增长与饲养管理有很大的关系,产蛋期公鸡睾丸大小与功能的保持和体重控制及其体况有关,公鸡睾丸发育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①在2~15周龄,睾丸重量的增加有限,但是精原细胞数量的增加非常快,精原细胞不但提供将来精子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而且其数量多少对睾丸产生精子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在11~12周龄,睾丸开始发育后突然增大,而后停止发育,这期间尽可能避免妨碍种公鸡生长发育的各种应激发生,否则会影响睾丸的发育。

②15周龄以后种公鸡睾丸重量的增加开始加快,睾丸重量在加光刺激3周后增加更加明显,重的可达到22克,这期间体重增长不足、体重下降或者将超重的种公鸡体重拉回标准,对睾丸的发育影响非常大。

③在25~35周龄,睾丸重量和精液数量最高。

35周龄成熟良好的种公鸡,睾丸重量大约在45克,输精管发育良好,并且睾丸上有良好的血管分布和健康的色泽。

此期容易失重,应注意观察和触摸鸡只,保持适当的增重和避免各种应激。

④在35周龄以后,睾丸开始自然萎缩,血管分布明显减少,睾丸颜色苍白,输精管颜色和大小变差。

精液数量与质量也逐步下降,受精率也随之逐步下降。

保持公鸡良好的体重、增重和体况能延缓高峰后受精率的下降速度。

二、管理措施体重增长进鸡前准备公母分开饲养,种公鸡栏放在鸡舍前面,有条件的最好把公鸡单独放在1栋鸡舍内饲养。

种公鸡应小栏饲养,每栏鸡数在500只以下,且最好手工准确加料。

使用产蛋期相同的料线,料线高度要合适,18周龄后每只种公鸡料位为20厘米。

种公鸡最好地面平养,但密度不超过3.5只/米2。

2. 早期管理 首先要使用高质量的颗粒破碎料,粗蛋白含量达21%;其次最迟在15日龄开始每日限饲,拉长骨骼生长时间,使胫骨充分生长,尤其是平养时。

如果不及时限饲,种公鸡会不长毛和骨骼,只长肉。

此外,要控制体重使之达标或稍超标,确保各阶段周增重达标,生长曲线平滑。

3. 及时分群 优良种公鸡的均匀度应在90%以上,分群时应达到性成熟,对断喙不好、体重太轻、骨架小且过肥、瞎眼、趾有问题以及体形不好的种公鸡,应淘汰。

一般在22日龄前分群,这时限饲强度不大,鸡群均匀度好,以后如果没有料位不当、喂料不匀、串栏等问题,就不用再分群了。

4. 断喙要整齐 断喙一般垂直切掉上喙的1/3,上下喙必须齐,否则会影响交配和浪费饲料。

断喙时要选熟练工人操作,并设专人检查断喙情况。

5. 密度适宜 密度与饲喂面积会直接影响公鸡质量、均匀度和受精率。

密度过大会造成饲喂面积不足,受精率低下。

育成期密度一般为3~3.5只/米2,料位在5周龄、6~10周龄、11~15周龄、16~64周龄分别为5厘米、10厘米、15厘米、18厘米。

种公鸡发育不好的主要原因就是密度过大造成垫料潮湿、均匀度低下、睾丸发育不好等。

6. 公母混群 ①混群前种公鸡选择。

体重在平均体重范围(±150克)内,淘汰过大、过小公鸡;胸肌饱满,胫骨长度达标,脚和趾平直,冠、脸与肉髯红色,背直,喙整齐,眼睛明亮等。

不要把未成熟公鸡混群,因未发育公鸡受早熟母鸡压制,会造成终生发育不良。

混群时应逐只挑选。

②混群时间。

加光后一周混群,一般在23~24周龄(等母鸡性成熟再混群)。

均匀度不好可分次混群,23周先混5%,24周再混2%,25周将剩余的公鸡混入。

③混群后,每周称重2次,根据体重及时调整料量(100~160克/只·天不等)。

不应只看手册,结合触摸胸肌来定料量,一旦摸到胸肌发软就应加料。

④公母比例控制。

刚混群时种公鸡占8.5%左右就够了,不好的公鸡应及时淘汰,到最后种公鸡比例6.5%就足够了。

7. 产蛋期的管理 ①公鸡喂料系统应具有简单、喂料量准确、分布均匀、高度适宜、不伤害鸡冠、能做到公母分饲等优点。

②架板高度要合适。

若架板高度超过45厘米,45周龄后必须有爬梯;若架板高度超过60厘米,则需全期设置爬梯,否则种公鸡上去后,就不想下地面交配了,会严重影响受精率。

反之架板过低,产蛋箱高度不够,鸡只在下面扎堆,垫料容易霉变,并影响工人捡蛋。

③注重种公鸡的日常检查。

一是检查公母鸡是否互相偷吃饲料 良好的喂料系统是防止偷料的关键,经常检查防栖栅,防止公母鸡互相偷吃饲料。

每周还应检查公鸡鼻签是否正常,发现没...

赞一下
安逸养殖网
上一篇: 福建南靖养殖场一场一档 福建南靖
下一篇: 中国养殖扬子鳄 扬子鳄养殖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页底部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