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养殖什么好养又赚钱,养殖营业执照怎么办理,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室内循环水养殖梭子蟹需要哪些条件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又被称为:陆基工厂化养殖、工厂化养殖、工业化养鱼等。
一般是指集中了相当多的设施、设备,拥有多种技术手段,使水产品处于一个相对被控制的生活环境中,处在较高强度的生产状态下,具有生产效率高、占地面积少的特点[1]。
而国外一般称为循环水(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其主要特征是水体的循环利用,它不同于普通的工厂化养殖,其综合运用机械、电子、化学、自动化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和工业化手段,控制养殖生物的生活环境,进行科学管理,从而摆脱土地和水等自然资源条件限制,是一种高密度、高单产、高投入、高效益的养殖方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实质是养殖生产的工业化,生产过程可控,可以跨季节养殖,产品像工业品一样可以有计划地均衡上市[2]。
其特点:一是用水量少,可利用较低质水源,对水资源要求较低;二是占地少,对土地资源的要求低;三是养殖密度高,单位耗水产量大;四是易于控制生长环境,鱼类(以及其他养殖种类)生长速度快,生长周期短;五是饲料利用率高;六是水循环使用,利用系数高;七是排放的废水废物少,能集中处理,对环境无压力或很小;八是不受外界气候的影响,可实现常年生产。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实现无季节差别的全天候高效生产, 实现这个预期效果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水处理工艺设施, 但同时也离不开科学有序的运营管理。
水循环系统运转的稳定性跟水循环系统的总水量平衡、生物滤池的定期维护、过滤设施的定期清洗、水质的有效监测、合理的饲料投喂策略、适宜的养殖密度、合理的养殖管理措施等都是分不开的。
所以, 水循环系统的稳定性是一个综合考量的指标, 也是实现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稳定生产运营的关键环节。
目前, 国内循环水养殖模式已在高档鱼类如半滑舌鳎、大菱鲆、石斑鱼、红鳍东方鲀(Takifugurubripes)、虹鳟等品种上有很好的应用, 国外主要应用于大西洋鲑、虹鳟、欧洲鳗、暗斑梭鲈、红点鲑、鲟、尼罗罗非鱼, 均创造了巨大的商业利润。
除了鱼类之外, 已经越来越多地将此种养殖模式应用于虾类、刺参、贝类等品种。
欧洲龙虾、凡纳滨对虾、九齿团虾、梭子蟹、皱纹盘鲍、东方牡蛎、佛罗里达苹果螺等均在循环水养殖模式中有了很好的尝试与应用, 只是养殖规模和养殖效率还有待提高。
不仅如此, 有些水产工作者在循环水养殖模式下还做了鱼贝共生、虾贝共生、虾藻共生等的有益尝试, 对水质控制、氮磷转化利用、提高综合效益等也做了相应的探讨, 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不仅可以在养殖种类上拓展, 在养殖空间上也可以大力开拓。
绍兴一家企业已实现用全人工配置海水养殖大菱鲆, 开创了循环水养殖应用前景。
在国家开创现代农业的大力支持下,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的发展空间将越来越大, 假以时日, 在中国西部边陲新疆、西藏实现海鲜的就地供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从世界范围内看,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发展的历史较短, 水处理工艺及养殖管理还不完善,有时是受成本控制限制, 所以还不能做到完全的“零排放”, 所以在实际生产运营中, 每日还是要排出一定量的污染物, 如何科学地处理这些“污染物”是摆在水产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而且, 涉及生物过滤环节, 会有 N2、N2O和CO2的排出, N2O和CO2是典型的温室气体,且N2O 对臭氧层有明显的破坏作用, 如何减少和限制这种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也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生产推广需要克服的一个问题。
尽管如此,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仍然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陆基循环水养殖模式, 是中国开创现代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核心装备的国产化、水处理工艺的成熟化、养殖管理的科学化, 集“装备工程化、技术现代化、生产工厂化、管理工业化”为一体的现代工业化养殖产业新模式将会被建立, 水产业的转型升级, 海淡水养鱼大产业的架构, 才能够实现, 而中国水产业将进入工业化养殖新时代, 届时, 中国不仅是世界水产大国, 也同样会是世界水产强国。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好像广州那边的比较多,但有些是代理的,一定要找到真正的厂家,最好是能实地去考察,不要单对比价格,我当时买的时候就去看了几家,最后是跟广州中航买的,用到现在还行,没出过什么问题。
展开
循环水养殖技术是否已经成熟?
就目前情况分析,工业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和设备日益成熟。
循环水养殖设备企业发展较快,如广州中航在循环水养殖设备领域已经有6年以上的经验了,累积的客户也越来越多,已经是这个行业的佼佼者了,在发展循环水养殖上,政府也设立了专项扶植资金,鼓励传统养殖企业转向循环水养殖模式,鼓励投资者进入环保型的循环水养殖行业。
有用过的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吗,可以给一点建议我吗?
首先要了解清楚这个行业的前景如何,是否可以盈利,不要麻木跟从,不仅要对系统进行了解,还要熟悉养殖鱼类的生活习性。
循环水养殖系统最难的就是养殖水循环使用,更简单的说就是将水净化的更加彻底,实现循环利用。
循环水养殖系统主要是解决水中ph值、氨氮、亚硝酸盐、溶解氧不足、鱼病的问题。
因此能解决以上问题的系统,就是值得我们去选择的。
但最好是去实地考察,去厂里面看看,去看看做的项目,这是最重要的。
目前遇见过做的比较好的、有一定业绩的企业主要有广州中航,他们是做循环水养殖的企业,跟河南鸿志农业有限公司建成内陆第一套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
目前遇见过做的比较好的、有一定业绩的企业主要有广州中航,他们是做循环水养殖的企业,跟河南鸿志农业有限公司建成内陆第一套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
循环水养鱼是骗局吗?
不是骗局。
循环水养鱼前提:正常8-10亩建一个养鱼槽,3个槽子大概在25-30亩。
基础设施和养殖设备全部完善好大概需要25-30万。
每个养鱼槽子大约在8-10万,有许多是共用系统。
科技养殖,高产出伴随的是高投入,使用该技术养殖是有一定的门槛的。
循环水养殖前景如何?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发展的历史较短, 水处理工艺及养殖管理还不完善,有时是受成本控制限制;三是养殖密度高,从世界范围内看, 中国不仅是世界水产大国, 也同样会是世界水产强国,可利用较低质水源,对水资源要求较低, 才能够实现, 而中国水产业将进入工业化养殖新时代;二是占地少;六是水循环使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又被称为;四是易于控制生长环境,鱼类(以及其他养殖种类)生长速度快,生长周期短;五是饲料利用率高, 所以还不能做到完全的“零排放”,尽管如此:陆基工厂化养殖;七是排放的废水废物少,能集中处理,对环境无压力或很小;八是不受外界气候的影响,可实现常年生产。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调研显示、工厂化养殖,利用系数高, 集“装备工程化、技术现代化、生产工厂化、管理工业化”为一体的现代工业化养殖产业新模式将会被建立, 水产业的转型升级, 海淡水养鱼大产业的架构,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仍然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陆基循环水养殖模式, 是中国开创现代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化养鱼等。
其特点:一是用水量少, 届时,对土地资源的要求低。
随着核心装备的国产化、水处理工艺的成熟化、养殖管理的科学化,单位耗水产量大
请问什么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有什么优势
一是用水量少,可利用较低质水源,对水资源要求较低;二是占地少,对土地资源的要求低;三是养殖密度高,单位耗水产量大;四是易于控制生长环境,鱼类(以及其他养殖种类)生长速度快,生长周期短;五是饲料利用率高;六是水循环使用,利用系数高;七是排放的废水废物少,能集中处理,对环境无压力或很小;八是不受外界气候的影响,可实现常年生产。
循环水养殖设备都有那些?
循环水养殖设备包括:鱼池:PP鱼池,现在很多人都在使用PP鱼池,主要是方便移动,维护简单,而且耐用性好。
过滤设备1.全自动滚筒微滤系统中航环保滚筒微滤机适用于海淡水养殖前期水处理的固体颗粒过滤,广泛应用于固液分离场合。
2.蛋白质分离器蛋白质离器是中航环保最新研制出的设备,其作用能快速将水中的残饵、粪便等有机物在未分解为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之前将其去除掉。
3.生物过滤系统去除养殖污水中氨/氮、亚硝酸、硝酸盐、硫化氰等有害物质,净化水质杀菌消毒设备1.紫外线杀菌器迅速有效地杀灭各种细菌、病毒等微生物,通过光解作用,能有效降解水中的氯化物。
2.臭氧一体机以空气为原料生成臭氧,杀菌消毒、杀藻、除色、除臭味和氧化有机物温控系统冷暖水机:冷却和加热循环用水增氧系统1.制氧机从空中用物理的方法从空气中抽取高浓度的氧气。
在常温下获取氧气。
2.溶氧锥:混合纯氧到水里水质监测系统:主要是监测水中的PH、溶解氧、盐度、水位等指标,保证养殖产品的生长安全
室内小型化自动循环水产养殖草鱼成本多少
水库养鱼高产技术 1 、综合养殖模式 小型水库综合养殖主要是建立一个以鱼为主,畜禽为辅的水陆有机结合的生态养殖体系,即建立库边建舍养猪、鸭、鸡或鹅,水中养鱼的立体综合体系。
猪、鸭、鹅粪入库肥水,可增加水中的有机物含量,促进浮游生物的繁衍生长,为鱼提供丰富的饵料,使物质能量得以多重利用,形成良性循环。
一般每亩养鱼500尾-600尾可养猪7头至10头,养鸭20只或养鹅10只。
水库中浮游生物数量多,滤食性鱼类的饵料较丰富,而滤食鱼类中以鲢、鳙生长最快,个体大,苗种来源广,是主要放养对象。
为充分利用其它饵料资源,还可放养食底栖动物为主的杂食性鲤、鲫和草食性(如草鱼、鳊、鲂等)鱼种,但注意不宜多放,更不可作为主体鱼进行放养。
鲢鳙鱼是上层鱼,食用水中的浮游生物为主。
鲢鱼体重每增加500克,摄食过程中可吸收氮气14.5克,磷0.6克,碳水化合物57.8克,鲢鱼每长0.5公斤肉,就可消耗7.5-10公斤藻类。
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确保水质安全作用。
鳙鱼又称花鲢、胖头鱼,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也食部分浮游植物,可以抑制水体中的轮虫,其体重每增长500克,在摄食过程中可吸收氮14.9克,磷0.85克,碳水化合物60.75克。
鲢鱼、鳙鱼被称为水体的“过滤器”。
青鱼常栖息在水体的中下层,系食肉性鱼类,多摄食昆虫幼体、螺蚬、幼蚌等。
在水库中放养青鱼一方面可以抑制螺、蚌大量生长,确保有一个良好的水体环境,另一方面青鱼生长快,个体大,可以增加产出效益。
鳊鱼、鲂鱼是中层鱼,水体中的碎屑和藻类都是这两种鱼的主要食物。
鲤鱼、鲫鱼是自然生产的土著鱼类,它们生活在水的底层,摄食水体底层的残饵和腐殖质,可清除大部分残余的有机物,大大减少水体底层有机物,腐化分解释放的污染物。
也是水底名副其实的“清洁工”。
另外,水体中乌鳢、鲶鱼等凶猛性鱼类也算得上水体中的除杂先锋,能大量摄食水体中的野杂鱼、病鱼、死鱼、动物腐尸等,可以有效控制水体中的野杂鱼虾的大量生长繁殖,防止病、死鱼等污染水质,减少耗氧因素。
2 、科学放养鱼种 早春季节,水温6~10℃时进行放养。
放养需在晴暖天进行,入水时应缓慢倾倒,让其自由游入水中。
入库前对鱼种进行消毒防病,消毒方法,一般采取6~7ppm硫酸铜液浸洗20~30分钟或用1%小苏打、3%食盐合剂浸洗5~10分钟。
投放大规格、多品种、足量的优质鱼苗(种)是小型水库养鱼获得高产的关键。
鲢、鳙鱼 50 ~ 75 克 / 尾,草鱼 70 ~ 100 克 / 尾,鲤、鳊鱼 50 克 / 尾,鲫鱼 30 克 / 尾。
多品种混养 根据鱼类彼此间食性和生活水层的不同进行选择和搭配。
其搭配比例为:鲢、鳙鱼 50% ,草、鳊鱼 26% ,鲤、鲫鱼 24% 。
鱼种放养量要根据水库条件而定,但不要超过水体的承受能力,实行合理密养。
一般每亩水面放养 500 尾左右。
3 、鱼种放养密度和搭配比例,通常是通过渔获物分析,根据某种鱼放养后的生长情况,逐年对密度加以调整,使之逐步趋于合理。
在鱼种规格13.2厘米,放养鱼种回捕率约40%,商品鱼的起捕率达到70%左右,成鱼起捕标准1千克/尾的情况下,不同营养类型的大、中型水库每年鱼种的放养密度和搭配比例:鱼产力(千克/亩):富营养型水库:30~40,中营养型水库:20~30,贫营养型水库:15~20;放养密度(尾/亩):富营养型水库:110~140,中营养型水库:80~110,贫营养型水库:50~80;鲢鱼的搭配比例(%):富营养型水库:35~40,中营养型水库:30~35,贫营养型水库:25~30;鳙鱼搭配比例(%):富营养型水库:50~55,中营养型水库:55~60,贫营养型水库:60~65;草、鲤、鳊、鲴等搭配比例(%):富营养型水库:5~15,中营养型水库:5~15,贫营养型水库:5~15。
在水库渔业生产中,如放库鱼种的规格不到13.2厘米或回捕率达不到40%,或2~3龄的鲢、鳙个体生长已超过1千克,则鱼类的放养量应适当增加,反之,则应适当减少。
同理,若当年起捕率达不到70%,则下一年度的鱼种放养量亦应适当减少,反之,则应适当增加。
养殖鱼类搭配比例的调整新市场营销法则 助推企业成长 电子商务营销 食品餐饮营销 建筑房产营销 消费品营销亦需因库制宜。
有的水库,水土保持较差,库水经常混浊,则鲢、鳙的搭养比例可适当减少,草鱼、鲤、鲫的搭养比例可适当增加。
至于作为主养鱼类的鲢和鳙之间的混养比例须根据同龄鱼的生长速度调整。
若同龄鳙的个体生长显著快于鲢,则鳙搭养比例适当增加;反之,鲢的放养比例应适当增加。
许多高产水库的渔业生产实践表明,大型水库鳙的放养比例一般以大于鲢为佳。
4、合理投饵和施肥 小型水库养鱼要获得高产、高效,单靠水库中的天然饵料是不够的,必须增投人工饵料。
饲料来源有猪、鸭粪、青饲料及化肥等。
配套饲养禽畜,利用禽畜粪便养鱼。
禽畜栏舍最好建在水库的上游,可使肥料和水中繁殖的天然饵料随水流逐渐扩散,均匀分布,不至于过量积累而造成污染。
每个禽畜栏舍的饲养量不宜过多。
猪、鸭粪一般不直接施放,要先经发酵,但少量的猪粪可采用水力冲入库内。
以每667平方米水面配套养猪1~2头或鸡、鸭各20只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