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养殖什么好养又赚钱,养殖营业执照怎么办理,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怎样在河蟹养殖池塘中套养沙塘鳢?
沙塘鳢在我国南、北方均有分布,尤以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 水域中常见。
沙塘鳢个体虽小,但因其肌间刺少,含肉量高,肉质 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从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由于天然水 域的数量日趋减少,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沙塘鳢已成为当 前具有发展潜力的名贵养殖品种之一,越来越受到养殖者的重视。
在河蟹池塘内套养沙塘鳢,可让沙塘鳢捕食池塘中的小鱼、虾,提 高河蟹饵料利用率。
沙塘鳢鱼种的放养规格为2~3厘米/尾,密 度为500~600尾/667米2,放养时间在5月份。
养殖至年底沙塘 鳢的平均规格可达75~100克/尾,产量为12~15千克/667米²左右,效益可达1 500~1 800元/667米²,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 分显著。
现以上海市松江区九峰特种水产专业合作社的经验为例,介 绍河蟹养殖池塘套养沙塘鳢的方法。
(1) 苗种放养为确保初次养殖成功,放养冬季苗种(1龄苗 种),沙塘鳢每667米2放养3.5千克,规格为40尾/千克,体长 8~10厘米。
放养时间在12月初至翌年J月初,利用河蟹上市后 河蟹池塘闲置的空间。
(2) 养殖管理沙塘鳢为肉食性鱼类,栖息在池塘底层,且喜 食活性饵料,对人工投放的杂鱼等需通过驯化后方可摄食,故在放 养苗种前期,应先行投放5千克/667米2的青虾苗(规格为3厘米 以下的秋季虾苗),市均价约为6元/千克,作为沙塘鳢的饵料虾, 促进沙塘鳢生长。
捕榜当沙塘鳢长至15~16厘米,即可作为商品鱼上市。
为提高回捕率,依据每年4~5月份沙塘鳢产卵的习性,用地笼作为捕捞工具,共计捕捞到15~20千克沙塘鳢商品鱼(15~18尾/千克),市场价在120元/千克,回捕率在85%左右。
(4) 注意事® 沙塘鳢对食物要求高,不吃野杂鱼、冰鱼等死 饵料,需通过驯化方可摄食,且投喂驯化有一定难度。
对底栖小型 鱼类、青虾、糠虾等兴趣较大,且贪食,摄食量较大,在水温5°C~ 10°C时仍能摄食生长。
沙塘鳢平时栖息于池底的洞穴、草丛中,即使干塘回捕率也不 高,只有在其繁育季节(4~5月份),用地笼易捕捞,其他季节回捕 率不高。
沙塘鳢冬季套养,避开了河蟹及青虾的主要生长期,充分利用 了河蟹池塘养殖后期池塘的空间(河蟹逐步上市)。
冬季池塘水质 稳定,饲养沙塘鳢成活率高,活性饵料充足促使其生长速度也较 快。
4~5个月的饲养期生长倍数达2倍多,短期养殖效益较稳 定,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养殖方式。
挺水植物对河蟹养殖有哪些好处?
养海里螃蟹用什么水怎么喂?海蟹养殖很麻烦的,以梭子蟹为例介绍一下海蟹的养殖方法! 梭子蟹的养殖技术 国内梭子蟹人工工厂化育苗早在1987年在天津首获成功,进行人工放流,到1992年在福建江浙一带已有小规模海捕蟹苗养殖经验,到1997年在日照、赣渝开始出现大规模的工厂化人工育苗,进行虾池养殖梭子蟹,到2000年,梭子蟹池塘养殖从江浙、山东沿海风行全国。
梭子蟹养殖时间短,发展速度快,规模大,但全国梭子蟹养殖基本处于池塘粗放养殖,虾蟹混养,半精养等模式下,由于技术水平跟不上,梭子蟹的产量并不高,有的甚至管理不善造成蟹病暴发,发生大量死蟹事故。
为健康发展养殖梭子蟹事业,在此特述梭子蟹的健康养殖技术。
梭子蟹 梭子蟹 一、 场地的选择与构建 梭子蟹养殖以土池为佳,养殖场应选在沿海泥质或砂质潮间带以上的荒滩、盐碱地,一般要求潮差较大、潮流畅通,盐度较稳定、池塘进排水方便等为好,最为理想的是位于潮间带,利用潮差纳水。
池底以细沙底为佳,沙质底的池中其它生物含量较少,病毒的寄生宿主少,可减少疾病的发生。
海水盐度一般在20~35之间,pH在7.8~8.6之间,远离污染源,水质达到国家渔业水质标准,水电等设施配套齐全,交通便利。
池塘面积为5亩~20亩,单塘面积超过10亩时宜用塑料网插底将大塘分隔,以防止由于水温和水质的变化使梭子蟹集中而导致局部密度过大,造成相互残食。
水深1.5米~2米为佳,池塘水过浅不利于梭子蟹的栖息和生长。
进排水方便,在池塘四周挖宽4米、深0.5米的环沟,加高池埂1.2米,每只塘口设置进排水涵洞各1个,每两排塘口建进排水渠道各一条,设进排水闸门、拦网等。
塘底有向排水闸门的降坡度,四周堤内有两米宽左右的缓坡,以便进排水,同时也利于梭子蟹活动,边坡面积大,坡比为1:2。
池底铺设中、粗砂,用石头、混凝土制件、瓦片等设置壁障,构成梭子蟹隐蔽场所,减少蟹间自残,每汛能自然纳潮10天左右,并备有提水泵,以确保小潮时养殖水源的供应,另外要配置适量的增氧设备。
梭子蟹无打洞越堤的习性,不必设置防逃设施。
二、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1、清池与消毒 放养前两个月排干池水,根据池底的污染情况决定清池方法。
如果池底黑化层在10cm以下,可将池底翻耕,充分氧化曝晒,曝晒时间要在1个月以上;如果池底黑化层超过10cm以上,要将淤泥彻底清除出池塘。
养殖池的消毒一般选用生石灰或漂白粉,不仅能够杀灭有害生物,还能有效改善底质,生石灰用量一般为100kg/亩~150kg/亩,漂白粉(有效氯含量35%)用量一般为30ppm~50ppm。
方法是先将池内进水30cm~40cm,选择晴好天气,将消毒药物兑水化浆后全池均匀泼洒,再亩施15千克茶籽饼,清除肉食性鱼类和吞食蟹苗的水生动物,2天~3天后将水排净晾晒,直至药性消失。
一般在当年养殖结束后的秋末或初春进行清池。
2、进水与施肥 放苗前7天~10天,待消毒药物毒性消失以后用60目的筛绢网过滤进水40厘米~60厘米,然后施氮肥20毫克/升,或施发酵过的有机肥料如鸡粪等,肥效较长。
施肥方法是将发酵好的粪肥装入网眼稀疏的蛇皮袋内,将袋子放入池塘四周水体内或将袋子垂挂在进水闸周围水体中,虽然肥水时间较长,但不易污染水质,操作简单且方便。
用无机肥肥水时一般选择尿素、过磷酸钙等,全池均匀泼洒,用量一般为2kg/亩~3kg/亩,肥水后的池水颜色呈黄绿色或黄褐色,池水透明度为30cm~40cm。
或候苗源情况投放些花蛤、缢蛏等贝类作为混养品种,以利养殖中后期水质、底质调控或作为活体饵料。
三、梭子蟹种放养 1、苗种的选择 梭子蟹有青壳、黄壳、花壳、紫壳四种,以青壳蟹品质最好。
放养的蟹种要求体型正常、壳硬,体质健壮,生活力强,不易抓捕,躯体完整,步足齐全、无损伤。
2、蟹苗运输 蟹苗运输多采用干运法,也有采用塑料袋装的湿运法。
2.1、干运法 (1) 蟹苗用干运法所需自然条件 一是保持运输箱内湿润,不能干枯。
在运输途中要选择人可食用的清洁水,用喷雾器喷洒如雾状,湿润蟹苗。
二是运输时要选凉快一点的时候运,天气太热了不行,容易造成死亡。
据试验,蟹苗离水24小时,成活率达90%以上;离水36小时,成活率为60%~80%;离水48小时以后,成活率约为30%。
因此,在运输途中如果气温高、通风好、水分蒸发快,就会严重影响运输的成活率。
(2)蟹苗运输箱的制作与装运 箱体长60厘米左右,宽45厘米左右,高10厘米,箱的四个侧面要开纱窗,纱窗大为4厘米*(15~30)厘米,纱窗均用塑料纱布或者用聚乙烯丝织网制作。
网目为1毫米左右,以不跑蟹苗为宜,以能通畅的交换气体为宜。
也可用竹篾编成箩筐(50厘米*50厘米*50厘米),筐内垫上蒲包,再垫上嫩水花生枝叶,放上蟹苗(以不能爬动为宜),加盖扎牢起运。
(3)装箱注意事项 ①运输箱装运时,要防晒、防雨淋,苗小、体弱经不起这种折腾,应保持湿润、通气与阴凉。
②如果将蟹箱套叠成一大箱,大箱内也不要装得太多(5箱左右),这大箱内约装蟹苗1千克左右即可。
③设置专人使用喷雾器给蟹苗洒水。
④如路程太远,运输时间超过了36小时,建议在途中选...
如何在河蟹养殖池塘中套养南美白对虾呢?
河蟹养殖池塘套养南美白对虾,是近年来探索的一种新的养 殖模式。
通过上海市郊区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河蟹每667米2产 量达到65~70千克,平均规格大于150克/只;雌三雄四大规格河 蟹比例大于30%。
南美白对虾每667米2产量可达100千克以 上,且套养的南美白对虾发病率低、规格大。
2013~2014年的南 美白对虾出池规格在40尾/千克,售价达60元/千克,每667米2 利润在5 000元以上。
具体养殖方式为:2月底至3月初放养蟹种,放养规格为 100~160只/千克,密度为600~1 000只/667米2 ;6月份放养南 美白对虾,规格3厘米以上,密度8 000~10 000尾/667米2,苗种. 均一次放足。
蟹种放养前用3%~4%食盐水浸浴消毒5~8分 钟,蟹种先放人暂养区强化培育(暂养区面积占池塘面积10%~ 20%),5月份以后拆除暂养区围栏。
河蟹养殖前期,水温较低,集 中暂养便于伺养管理和池中水草生长。
其余日常管理按河蟹养殖 技术操作,待南美白对虾养殖至商品规格后,用地笼捕捞。
在河蟹养殖池塘内套养南美白对虾,以提高水体利用率和经 济效益的方式,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酒店虾和螃蟹养殖的氧气池多少钱一套
螯虾、鸟、黄鳝,为河蟹提供其他饵料缺乏的维生素,对养蟹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必须清淤改造,轻则延长蜕壳时间,影响蜕壳后的体质、适量(水草面积约占池塘面积的60%左右)、稀疏混杂移植多类群多品种,以防再让雨水冲回池塘,压倒防逃墙并引起池水浑浊,如池塘怎样养殖虾和螃蟹养鱼池塘养蟹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注意淤泥深浅原养鱼池塘淤泥都比较深而肥。
过深太肥的淤泥对养鱼不利,对原养鱼环境嘈杂的必须加以整改。
因此用生石灰清塘的养鱼池塘改养蟹必须改用漂白粉清塘、在平时巡塘时要密切注意。
四、注意敌害对原养鱼危害不大的老鼠。
五、“黑池”等问题,重者蜕壳不遂,当时就造成死亡。
因此保持养蟹池塘安静是一项必须引起非常重视的问题,仅留10厘米左右栽种水草,以保证清除病害、水质清新,但对养蟹情况就大不一样、螯虾等敌害或多或少地存在于养鱼池,养鱼户多不重视。
但对养蟹来说老鼠、泥鳅等相结合,确保有好的养蟹环境。
六、注意清塘养鱼大多提倡用生石灰清塘,无论是内渗还是外渗都必须高度重视。
因为对养蟹来说,渗水不仅是损失池水或添加“好水”等问题,而是河蟹沿“水路”逃跑,甚至引起池无蟹的空池,要彻底运出池外、水草又能生长茂盛。
清除的淤泥不能像养鱼那样置留在池塘内坡上,虽然生石灰能提供河蟹蜕壳所需钙质,但由于池塘水体pH都比较高,如再用生石灰清塘,发现引起河蟹逃跑的渗水处要及时有效地夯实、堵死、粗纤维等物质。
因此。
因此原养鱼池塘改养蟹,在池塘清整中,这对养蟹非常不利。
水草作为对河蟹生长极为重要的环境因子,势必再次提高池水的pH值,这样不利于幼蟹蜕壳、摄食:轮叶黑藻、伊乐藻、苦草、螯虾等敌害就十分可怕:一只老鼠一天能咬死、吃掉5克左右的幼蟹至少8只;一只螯虾一小时能攻击2~3只刚蜕壳的软壳蟹。
因此原养鱼塘改养蟹时防害除杂必须做到放养前彻底清塘、改进加固防逃板与平时随时驱赶捕杀老鼠、沮草等水草就显得十分重要。
三、注意池埂渗水对养鱼危害不大的渗水、注意环境河蟹生性胆小,外界声音等发生强烈变化,如人和动物走近时就会影响其正常的栖息和觅食。
特别是在河蟹蜕壳过程中,如遇外界干扰,为河蟹提供栖息、注意水草多少多年养鱼的池塘大多水草极少甚至寸草不生、躲藏和蜕壳的必备场所,还能净化水质,原养鱼池塘改养蟹要及时多次。
二、觅食、避敌 展开
怎样在河蟹养殖池塘中套养青虾?
河蟹主要生长区域在池塘底层,池塘中大量的中、上层空间有 待合理开发利用,而蟹池中的大量水草又是青虾喜爱的活动和生 存场所。
青虾是我国水产养殖业主要的经济品种之一。
青虾喜栖 息于水草丛生的浅水湖泊、缓流清洁的河流岸边,其栖息的水深随 季节变化而变化。
青虾不善游泳,仅能做短距离移动,一般是在水 底或草丛中攀缘爬行。
青虾的食性广而杂,其食物组成几乎包括 了所在水体中所有它能摄食的生物和落人水体的昆虫及人工养殖 情况下投喂的各种饵料。
所以,青虾是一种很好的生态套养品种。
池塘生态养蟹,是在池塘中,模拟自然环境,种植水草,投放 螺、蚌,通过合理放养、水质调节等仿生态养殖技术进行河蟹养殖。
而此仿生态环境恰好也适合青虾的生长。
在河蟹养殖池塘中套养 青虾,河蟹产量可达60~70千克667米2,青虾产量可达15千 克667米2左右,每667米2增加效益1 000余元,养殖者的效益 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因此,利用河蟹养殖池塘中、上层水体空间,合理套养适量青 虾,做到既不影响河蟹的生长又能充分发挥河蟹池塘的剩余空间, 增加养殖者的经济收人,是一种新型的水产养殖模式,有助于推动 河蟹与青虾混养产业的发展,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丰富市场 供应,保护养殖生态环境等。
青虾具有肉质松软、味道鲜美、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是人们喜爱的名贵水产品,市场价格昂贵,具有较好的养殖前景。
1~2 月份是投放青虾种苗的季节,也称为冬、春放养虾苗。
此时放养青 虾是利用河蟹处于休眠期空闲出来的空间,青虾苗入池后,幼虾的 生长恰好避开了河蟹摄食的“威胁期”。
奸、蟹各自靠投喂的饵料 生长,减少争食残杀,形成了“和平共处”的生长环境。
春季青虾苗 的放养规格为1 000~2 000尾千克,密度为10千克 667米2。
条件好的地区可增加至15千克 667米2。
青虾的生长速度比较 快,一般经过2~3个月的养殖就能达到商品规格。
到5月份开始 用虾笼、地笼捕虾,捕大留小,至6月份捕虾基本结束。
6月底至7 月初可进行第二茬青虾养殖,每667米2放养3万尾当年虾苗。
青虾套养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优质苗种的选择、套养池塘的 整理和生态环境的营造、疾病的预防及成虾的产品质量与安全。
(1) 苗种放养选择优质的青虾苗或青虾种虾放养。
在6月 份每667米2套养3万尾青虾苗,规格在0. 7~1厘米;或在5月中 旬至6月上旬,每667米2套养300~500克抱卵虾。
(2) 养殖环境全池以种植伊乐藻为主,采用切茎分段扦插的 方法,每667米2用草10~15千克,行距5~6米,并在伊乐藻行距 间搭配种植轮叶黑藻、苦草、菹草、金鱼藻等其他沉水性植物。
全 池水草覆盖率保持在50%~60%。
(3) 水质管理水体溶氧量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池水透明 度35厘米,pH 7. 5~8. 5,氨氮0. 5毫克升以下,亚硝酸盐0. 1毫 克升以下。
每5~7天注水1次,池塘水位根据主养河蟹的要求 而定,配以底部增氧技术和定期加、换水,维护水的活力。
水质检 测有利于水环境和青虾疾病的监控与预防,应定期对水体中管理 性水质指标进行检测,指标包括水温、pH、化学需氧量、氨氮、亚硝 酸盐、钙镁离子、溶氧量等。
(4) 养殖管理以投喂颗粒饵料为主,遵循晴天多投、阴雨天 少投的原则。
活饵投放以螺蛳等底栖生物为主,每667米2年投放约600千克。
6~9月份是河蟹与青虾快速生长的阶段,根据池 塘情况适时增氧,正常天气每天开机4个小时,闷热天气开机7小 时以上。
(5) 病害防治坚持生态调节的原则,积极采取种植水草、选 育优质蟹种和青虾苗、科学投喂、水质调节等技术措施,预防和控 制疾病的发生。
每10天左右用EM菌冻干粉、芽孢杆菌、蛭弧菌 等生物制剂全池泼洒改善水质,同时用生物底质改良剂改良池塘 底质。
在河蟹养殖池塘中套养鳙鱼有何方法?
此养殖模式适合河蟹养殖池塘中野杂鱼、虾较多,但因多种因 素无法彻底清塘的地区。
鳜鱼主要以捕食池塘中的野杂鱼、虾为 食,其饵料系数为6左右。
因此,鳜鱼的放养数量要结合池塘中往 年的野杂鱼、虾数量而定。
一般情况下,在每年的6月上旬,每 667米2放养5~7厘米的鳜鱼鱼种10~15尾。
若规格太小,其捕 食野杂鱼、虾的能力较弱,则成活率低。
如果往年池塘中的野杂 鱼、虾数量很少,可以在池塘中放养部分2冬龄的鲫鱼,让其自然 繁殖,为鳜鱼提供适口的饵料鱼,一般每667米2池塘放养5~6 组鲫鱼,每组3尾,雌、雄比为2 : 1。
河蟹养殖池塘中套养鳜鱼,在管理上仍以河蟹为主,嫌鱼则以 池中的野杂鱼、虾为食,起到池塘清野的作用。
只要套养密度控制 合理,则在养殖过程中无须另外单独投喂饵料。
但鳜鱼对溶氧量 要求较高,而许多养殖者的池塘由于放养密度过大、池底淤泥偏 多、水质恶化等情况,经常造成溶氧量不足而导致鳜鱼缺氧死亡。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体中溶解氧丰富,一 般每7~10天注水1次,每次加水深5厘米左右。
另外,还要定期 使用生石灰和生物制剂改良水质,有条件的养殖者可以在池中安装微孔増氧设备以改善池塘溶氧状况。
病害防治方面要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因鳜鱼属 特种经济鱼类,河蟹为甲壳类动物,它们对不同的药物敏感性差异 较大,在用药时要小心谨慎地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要计算准确。
夏季高温季节,最好每隔15天左右使用生石灰或生物制剂改良水 体环境以降低鳜鱼和河蟹的发病率。
稻田养螃蟹?每亩要多少成本?正常情况。
亩产多少?
稻田养河蟹是一项新兴的水产养殖业,又是一种集约经营的方式,它可使水稻少施1次肥料,又可拉加稻谷产量,使蟹、稻获得双丰收。
稻田养河蟹具有投资少、管理方便、经济效益高等特点。
一般投放蟹苗,饲养16~17个月,亩产成蟹可达50~80千克。
如果投放幼蟹养1年,亩产成蟹可达50~70千克,亩产值达万元以上。
据研究,连续3年养蟹的稻田,耕层0~15厘米的土壤有机质提高1倍左右。
可见,稻、蟹共生的结构模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城市、郊区发展稻田河蟹养殖,对于服务“菜蓝子”工程和农村脱贫致富,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稻田养蟹准备 养蟹的稻田,应选择水源丰富,水质清爽无污染,进、排水方便,保水性好的单季稻田,前茬作物一经收割离田,要及时搞好规划和整修。
(1)开沟作畦:根据稻、蟹共生的需要,在稻田四周离田埂1.5~2米外开挖一条围沟,围沟中间每隔2.5米挖畦沟与围沟通连,沟宽0.5米,深0.6米。
畦面供种稻,沟内供养蟹。
(2)人造蟹洞:为避免河蟹掘穴造成水沟淤塞,在水沟沟坡离畦面25厘米处,每间隔40厘米左右,用直径12~15厘米的扁圆形棍棒,戳成与畦面成15度斜角,深20~30厘米的洞穴,供河蟹隐蔽穴居。
为防止河蟹相互格斗致残,两坡间的洞穴以交错设置为宜。
(3)清田消毒:田块整修结束后,每亩用生石灰30~35千克,化水后,全田泼洒,以杀灭敌害,预防病菌蔓延。
(4)田块的选择:养蟹稻田要求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清新,田四周筑宽1.3~1.5米、高0.8米的田埂并夯实,田埂上围起高 0.75~0.80米的钙塑板,或其它光滑的材料均可,用毛竹固定,稻田内开沟,使稻田成田字型的小块,沟宽0.8~1.2米、深0.6米,沟内种植水葫芦、浮萍等,每小块田设1~2个食台。
(5)防逃设施:河蟹善逃,因此必须筑好防逃设施。
具体方法是:沿田岸挖深沟,用砖砌或安装薄水泥板平田岸。
根据田块大小,在田里挖“井”字型或“十”字型的蟹沟。
蟹沟一般宽50厘米,深80厘米,同时也可挖几个1.5~2米见方,深80厘米的蟹溜。
防逃措施是稻田养蟹成败的关键,也是资金投放的重点。
因此,防逃材料既要牢固耐用,又要求施工严格。
通常四周田埂要用水泥板或砖块砌成两面光滑的防逃墙,墙高0.5米,墙基下埋0.2米左右,墙体三面脱空,没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在田岸上每隔2米打一根小木桩,将油毛毡竖着铺开,用铅丝或木条将油毛毡固定在木桩上。
还有一种做法是在稻田四周砌一条高1米以上,内面光滑的围墙,基部进水口4个,离水面60厘米以上处,用1条15厘米宽的硬塑料薄板,弯成弓形插入即可。
此法具有成体低、防逃性好的特点。
进、出水口要用铁丝网围拦,做到内可防蟹逃之患,外可防敌害进田。
二、稻田养蟹中水稻的管理 稻田养蟹,对水稻应选择抗病虫害、抗倒伏的品种。
采取少耕直播或常规移栽均可。
管理措施着重协调稻、蟹共生的矛盾。
(1)施肥:以有机肥为主,以减少对河蟹的毒害,另一方面有些有机肥还可作河蟹的饲料。
在施足基肥情况下,通常以饼粕作追肥为佳,尽可能减少追肥次数,尤其要减少化肥的追施次数和数量。
确需用化肥作追肥时,宜用尿素,每次亩用量控制在7.5~10千克。
最好不施过磷酸钙和碳酸氢铵,因这二种化肥对蟹种有影响,应慎重使用。
(2)水质管理:养蟹的稻田,需经常保持畦面有3~5厘米深的水,不任意改变水位或脱水烤田,确需烤田时,只能将水位降至畦面无水层止,分次进行轻烤田,防止水体过小而影响河蟹的正常蜕皮生长。
(3)病虫害防治:河蟹尤其是蟹苗对农药比较敏感,所以凡养蟹的稻田,在选用抗病虫害水稻品种的前提下,应尽量避免使用农药,也要注意不可让周围农田的药剂水流入。
如必须使用农药时,应选择高效低毒的农药。
可采用三种办法施药: 一是选用乐果、杀虫脒、叶蝉散、稻瘟净、井岗霉素等对河蟹毒性低的农药; 二是准确掌握水稻病虫发生时间及其规律,对症下药,或选择几种农药混合喷施,进行兼治,扩大防治对象,以减少用药次数; 三是用药方法要喷施,施药时应先灌水,改药液泼洒为喷雾,改高容量粗喷雾为低容量细喷雾或弥雾。
尽量减少农药散落地表水面,施药后结合换水,进行1次套灌,确保田间水体清新,避免农药污染造成蟹死亡。
另外采取隔日喷施。
用药后要加强观察,发现河蟹有回避反应(出洞乱爬),应及时换水。
三、稻田养蟹中河蟹的饲养管理 (1)种植水草:水稻播种或定植后,水沟水面要及时种植细绿萍、水葫芦、水浮莲等水生植物,供河蟹作青饵料,也可供河蟹活动和栖息的场所。
(2)蟹种放养:6月上旬,向田中进水30厘米深,插秧1~2天后,将规格为每千克100~200只,体质健壮、肢体完整的蟹种放入田中,放养量每亩 2000~2400只。
放养时要均匀,防止局部蟹种过密而互相格斗致残,影响成活率。
(3)投喂饵料:河蟹以蚯蚓、螺蚬、低值贝类、小鱼、虾等饵料为主,搭配畜禽饲用的高质量混合饵料,或玉米、小麦、南瓜丝、谷类等植物性饵料。
每天投饵量为河蟹总个体重的5%~8%,并视田间剩饵的多少再确定翌日的投饵数量和品种。
投饵定时在下午傍晚为好,定位...
有专业人士,种植水稻,养螃蟹的吗?
如汕优63,规格整齐,体质健壮。
墙顶要砌“倒檐”。
四、水稻的栽插 1,但商品蟹的规格偏小一些,用钢筋水泥预制成一定规格的水泥板,沿稻田四周铺设,水泥板埋入土内 20— 30cm、饵料种类 稻田养殖河蟹,其饵料种类主要有三大类:①动物性饵料。
蟹沟通常由环沟,效益高。
这种模式周期短;②粗饲料:谷类,草类占 40%、山芋、马铃著、玉米,性腺成熟的蟹比例是否过大。
特别注意的是不能用性成熟的蟹和小巷蟹做蟹种,否则会引起重大经济损失。
三称重是采取随机取样的方法称重过数,凡规格在120—160只/公斤,规格比较整齐,植物性粗饲料占 30%,水陆草保持经常性、方便于河蟹援食。
月投饵占稻田河蟹体重百分比详见下表一,以提高运输成活率。
六、稻田养蟹模式及蟹种投放 在投放蟹种之前,以每只均重乘其全田河蟹的总数,即为河蟹当月的总体重。
养殖至5—6月估死亡率为10%;7—8月;估死亡率20%;9—10月估死亡率30O左右。
3、投饵方法 河蟹不同于其它水产品,因其活动方式、时间、摄食方式等具有一定的特点。
针对其特点,我们提出河蟹的“四定”技术,即“定时、定点、定量、定质”。
①定时: 河蟹的摄食强度随季节、水温的变化而变化。
在春夏两季水温上升15度以上时,河蟹摄食能力增加,适时每天投喂一次。
水温15℃以下时,河蟹活动、援食减少,可隔日或数日投喂一次。
因为河蟹昼伏夜出活动等,故投饵应在傍晚前后。
②定点: 养成给河蟹定点吃食,即可节省饲料,又可观察河蟹吃食,活动等情况。
一般亩选择5个左右的投饵点或台。
投饵点或台应选在坡度较大、底质较硬的地方,面积约0.5平方米。
饵料台可用芦苇一张平铺,一端搭在池埂边,另一端用竹杆搭在池中;或取水花生一丛2平方米,四周用草绳围住,剪掉水花生丛上的枝头即可。
③定质: 稻田养蟹要坚持精、青、粗饲料合理搭配。
原则上3—5月份,动物性精饵相对多投喂一些,主要喂小鱼虾、动物尸体及下脚料、螺蚌肉,小麦和少量嫩草与蔬菜叶。
动物性饵料要研成细末状,便于河蟹摄食。
6—9月份是河蟹生长的旺季,各种植物性饲料大量出现,要适当增加谷类、南瓜、西瓜皮等和水草,同时也搭配一定的动物性饵料,约占总饵料的30%。
养殖后期10月份以后,是河蟹肥育和积聚蟹黄的重要时期,各种动物性精饵要占50%左右,主要是小鱼虾、螺蚌肉、煮熟的山芋。
④定量: 每次投饵前检查上次投饵吃食情况,灵活掌握,具体可参见表一。
4、水质调控 稻田养蟹,由于水位较浅,要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就要坚持勤换水。
水位过浅时要适时加水,水质过浓则应更换新水。
正常情况下,稻田中水深保持5—10CCI即可。
注意换水时温差不要过大,一般宜在上午 10— 11时,待河水与稻田水温接近时进行。
换水次数,4—6月份每周1次,换水量1/5,7一8月每周2—3次,每次换水l/3, 9月份后每5—10天换一次,每次换水l/4。
调节水质另一个有效办法是定期施生石灰,一般每半月施一次,每亩用量15公斤左右,注意施生石灰的面积按蟹沟、田间沟、暂养池等的面积来计算的。
定期施生石灰,即可调节池水的PH值,改良水质,又可增加池水钙的含量。
河蟹一生要蜕10多次壳,河蟹甲壳主要成份就是钙。
所以河蟹对钙的需求较大。
5、水草移植 为了增加河蟹适口的植物性饵料,提供良好的栖息、蜕壳场所,应在蟹沟、暂养池内移栽轮对黑藻。
苦草等沉水植物,移植水带种数量以布满蟹沟、暂养池为限。
如被河蟹吃完,应及时补裁。
使蟹沟、暂养池内始终保持有丰盛的水草,起到供作饵料、保护河蟹、促进生长的作用。
6、病害敌害防治 在蟹病流行季节到来之前,用药拌饵投喂,以预防蟹病的发生,另外每亩(按蟹沟等的水面)用10一15公斤生石灰泼洒,起到消毒防病作用。
河蟹的敌害主要有水老鼠、水蛇、青蛙、蜡输水蜈蚣等,除对养蟹沟、暂养池清池消毒外,发现敌害要及时清除,进排水口要用密眼网封好,严防敌害进入。
八、田间管理技术 l、合理施肥: 施肥的原则是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提倡化肥基施,追肥深施和根外追肥。
化肥应选择硫酸铰10公斤o欠或尿素5公斤八次。
最好追肥在窄行中,以利水稻生长。
2、科学使用农药: ①选择对口农药。
稻瘟病——用三环吐、多菌灵,不用稻瘟散; 纹枯病——用井冈霉素,不用稻脚青; 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用杀虫双、杀虫眯,慎用杀螟松、甲基1605等。
②掌握农药的安全用量:根据病虫害的情况,比安全用量低10—30%。
③采用适宜的施药方法:细喷雾或弥雾的雾滴直径在25Hrn以下,雾喷在稻株上有较好的粘附力,流落到田水中的农药少,应提倡用这样的喷雾方法施农药。
④注意农药的施用时间:宜在早、晚进行。
水稻抽穗扬花期应在下午4时后进行。
⑤施药后应及时换人新鲜水,或深灌水。
⑥施药时尽量把河廉施人蟹沟和暂养池内。
九、收割与起捕 l、收割水稻时,为防止收割水稻时伤害河蟹,可选通过多次进排水使河蟹集中到蟹沟、暂养池中,然后再收割水稻。
2、河蟹的起捕: ①利用河蟹夜晚上滩、趋光的习性捕捞。
②利用地笼网具等工具捕捞。
③放干蟹...
使用中科海蟹公寓养殖,一般需要配套哪些水质净化设备?
建议用户使用如下设备对水质进行处理:1、使用微滤机和高速砂缸进行粗过滤;2、使用蛋白质分离器进行气浮浓缩可溶性物质(仅适用于海水品种);3、使用生物塔或生物包分解氨氮等有害物质;4、使用紫外线杀菌器消毒杀菌;5、使用制冷或加热等设备调整水温,以实现全年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