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养殖什么好养又赚钱,养殖营业执照怎么办理,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特禽养殖包括哪些
特禽养殖包括:大雁、鸳鸯、尼古拉火鸡、贝蒂娜火鸡、孔雀苗、白腹锦鸡、红腹锦鸡、白鹇苗、贵妃鸡苗、七彩山鸡、黑凤鸡苗、 绿壳蛋鸡苗、黑天鹅苗、朗德鹅苗、樱桃谷鸭苗、绿头野鸭苗、雉鸡、乌骨鸡、肉鸽、珍珠鸡、鹌鹑、驼鸟、鹧鸪、鸸鹋等众多品种。
特禽养殖也叫珍禽养殖。
珍,是珍稀,珍禽是指区别于一般普通的家禽,较珍贵稀有,是属于国家明令禁止捕杀,予以保护的品种,珍禽养殖就是经过合法手续渠道以,国家允许的珍禽品种进行人工合法驯养及科研和经营加工利用,珍禽养殖近年来的话题一直不断,自历史以为人们对珍禽野味就比较青睐,但在那时,珍禽野味也只是有王宫朝廷和身份显贵的人们才能吃到的美味,主要也是由于当时珍禽品种比较稀少,大都靠打猎得到,不是一般老百姓能吃得到的野味。
由于中国人的传统饮食观念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高,这也就更加剧了珍禽野味市场的发展和需求了,而珍禽的养殖也就渐渐热门起来。
新疆塔城托里县怎么样?急!越具体越好,急!
托里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准噶尔盆地西侧,塔额盆地东南部。
东至克拉玛依市,西连裕民县,南与乌苏县相望,西南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北与额敏县交界。
以哈萨克族为主,还有汉、维吾尔等民族。
地势中间高,边缘低。
有达尔布特河、乌尔雪勒特河、恰勒盖河、苏吾尔河等河流。
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夏季凉爽,冬季多风雪,年均气温4.3℃,年均降水253毫米。
概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托里县位于准噶尔 盆地西北缘断山区,东至塔城市,西连裕民县,南与乌苏县相望, 西南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北与额敏县交界,地处东经82°28′一85°20′、北纬44°58′一46°24′之间,东西最长180公里,南北最宽162公里,总面积20 097平方公里。
年平均气温4.3℃,极端最高气温37.9℃,极端最低气温一36.6℃,1985年降水量253.6毫米。
总人口88340人(2003年)。
以哈萨克族为主,还有汉、维吾尔等民族。
县人民政府住所地:托里镇;邮政编码:834500;代码:654224;电话区号:0901;拼音:Tuoli Xian。
地势中间高,边缘低。
有达尔布特河、乌尔雪勒特河、恰勒盖河、苏吾尔河等河流。
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夏季凉爽,冬季多风雪,年均气温4.3℃,年均降水253毫米。
一、人口民族 托里县是以哈萨克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总人口87291人(含军马场),其中少数民族62559人(哈萨克族6014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2.3%,由哈萨克、汉、回、维吾尔等28个民族构成。
其中男性43973万人,女性43318万人;农业人口数52644万人,非农业人口数34647万人。
人口出生率11.7‰,人口死亡率5.18‰,人口自然增长率6.92‰。
二、地理位置 托里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准噶尔盆地西侧、塔额盆地南缘,亚欧大陆地理内心。
地处北纬44°58′~46°24′,东经82°28′~85°20′。
北依额敏县,南望乌苏市、精河县、博乐市,东与克拉玛依市、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为邻,西接裕民县,西南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边境线约长58公里。
县境东西长221.6公里,南北宽159.3公里,总面积21300平方公里。
县城托里镇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512公里,距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伊宁市703公里,距地区驻地塔城市123公里。
三、行政区划 托里县辖3个镇、5个乡:托里镇、铁厂沟镇、庙尔沟镇、多拉特乡、乌雪特乡、库甫乡、阿合别里斗乡、加尔巴斯乡。
县境内有:白杨河林场、老风口林场、巴尔鲁克山塔斯特林场、兵团一七零团。
托里镇 辖6个社区、2个村委会:镜泉社区、拜格托别社区、喀拉盖巴斯陶社区、铁斯巴汗社区、文化街社区、复兴路社区、城效村、铁斯巴汗村。
铁厂沟镇 辖2个社区、3个村委会:利民社区、同心社区、阿勒帕萨勒干村、哈图村、南湾村。
庙尔沟镇 辖1个社区、5个村委会:团结社区、登格克村、萨尔喀木斯村、萨尔加克村、阿克开乃热村、恰勒尕依村。
阿克别里斗乡 辖9个村委会:阿克别里斗村、也格孜库勒村、航勒村、拉巴村、玛依勒村、玛依拉根村、新林村、哈拉库木村、江布勒阔拉村。
多拉特乡 辖12个村委会:多拉特村、拜亭奇村、居玛拜村、拜格托别村、阿勒玛勒村、沙依巴克村、胡吉尔台村、加朗阿什村、加玛特村、塔克勒根村、吉也克村、阿克赛村。
乌雪特乡 辖13个村委会:井什克苏村、克孜勒克亚村、哈赞库木村、莫德纳巴村、阔木托别村、喀拉苏村、旦木村、玛依哈巴克村、京什克苏中村、井什克苏中村、萨尔塔勒村、吐孜托浪格村、达尔布特村。
库普乡 辖18个村委会:库甫村、杰特窝巴村、加木布勒村、喀拉托别村、朗古特勒村、呼喀拉盖村、新村、阿克塔因恰村、布尔合斯台村、苏吾尔村、萨尔巴斯陶村、阔克哈达村、喀拉乔克村、也斯道吾列提村、也木其村、多拉特村、别拉什村、克孜勒加尔村。
白杨河林场 老风口林场 巴尔鲁克山塔斯特林场 兵团一七零团 四、经济发展 1、概况 全县有耕地面积22.76万亩;各类草场面积2 516.66万亩,其中可利用面积2 427.57万亩;林木覆盖率为4.35%。
全县国民生产总值5 292万元,社会总产值5 737万元,国民收入3 727万元,财政收入398.6万元;工、农业总产值分别为1 993.6万元和3 511.54万元;工业主要有电力、水泥、建材、农机修造等,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油料,粮食总产13 335.4吨,年末牲畜存栏52.13万头(只)。
2002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78亿元(含地块,现价,下同),完成地区下达计划的108%,同比增长10%(其中,县属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23亿元,完成年计划约100.9%,同比增长12.9%)。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9100万元,完成计划的100.6%,同比增长6.9%;第二产业完成1.3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县属完成7723万元,完成计划的100.1%,同比增长10.3%);第三产业完成1.56亿元,同比增长15.2%(其中,县属完成1.55亿元,完成计划的100.9%,同比增长18.6%)。
财政收入达到1557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18.4%,同比增长32.6%;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600元,完成年计划的101.9%,同比增加215元。
2002年,全县牲畜最高饲养量达到85.7万头(...
【有哪些因无法适应环境而濒临灭绝的动物】作业帮
1.北部白犀牛 2.白鳍豚:别名白暨、白鳍豚,白暨豚种群数量很小,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兽类,亟待加强保护..产于长江中下游湖北、安徽、江苏段的干流之中.它们大约在长江生活了2500万年,有“活化石”的美称.由于数量奇少,被列为中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3.苏门答腊虎:在野生状态下只有20只.随着40年代巴利虎和70年代里海虎的灭绝,人们预计,这一物种在不久的将来也将在地球上消失. 4.斯比克斯鹦鹉:在野生状态下,斯比克斯鹦鹉虽没有完全灭绝但已经少得不能再少.1990年寻找这种鸟的鸟类学家仅仅找到一只幸存的雄性鸟,生活在遥远的巴西东北部地区.目前被人俘获的大约31只鸟是这种鸟能够存续下去的唯一希望. 5.奥里诺科鳄鱼:是南美洲体形最大的食肉动物,也是地球上12种最濒临灭绝的物种之一. 6.僧海豹据专家估计,世界上仅有500只,生活在地中海,受到海水和海滩生态环境变坏的影响,被渔民大量捕杀. 7.微型猪:是世界上最小的猪,野猪的一种,主要生活在印度东北部.60厘米长,高约25厘米,成年猪不足10公斤.曾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大量存在,现在仅印度阿桑地区的玛纳斯国家公园拥有为数不多的几头.其基因与家猪的基因并无太大差别. 8.小嘴狐猴:世界最小的猴类,生活在马达加斯加. 9.兰.坎皮海龟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12种最濒危动物中唯一数目成增长趋势的动物.需经历11-35年成长期. 10.奥瑞纳克鳄鱼仅有250-700只在野外生存.主要在古巴和委内瑞拉境内. 11.泰国猪鼻蝙蝠 12.夏威夷蜗牛 国 家 重 点 野 生 动 物 保 护 名 录 一类保护动物名录: 哺乳类: 蜂猴所有种 熊猴 台湾猴 豚尾猴 叶猴所有种 金丝猴所有种 长臂猿所有种 大熊猫 紫貂 貂熊 熊狸 云豹 豹 虎 雪豹 儒艮 白暨豚 中华白海豚 亚洲象 黑麂 野骆驼 蒙古野驴 西藏野驴 野马 鼷鹿 白唇鹿 坡鹿 梅花鹿 豚鹿 麋鹿 野牛 野牦牛 藏羚 普氏原羚 高鼻羚羊 扭角羚 台湾鬣羚 赤斑羚 塔尔羊 北山羊 河狸 马来熊 平顶猴 鸟类 短尾信天翁 白腹军舰鸟 白鹳 黑鹳 朱鹮 中华秋沙鸭 金雕 白肩雕 玉带海雕 白鹤 白尾海雕 虎头海雕 拟兀鹫 胡兀鹫 细嘴松鸡 斑尾榛鸡 雉鹑 四川山鹧鸪 绿孔雀 海南山鹧鸪 黑头角雉 红胸角雉 灰腹角雉 黄腹角雉 虹雉所有种 褐马鸡 白头鹤 蓝鹇 黑颈长尾雉 白颈长尾雉 黑长尾雉 孔雀雉 黑颈鹤 丹顶鹤 赤颈鹤 鸨所有种 遗鸥 爬行类 四爪陆龟 鼋 鳄蜥 巨蜥 蟒 扬子鳄 昆虫纲 新疆大头鱼 中华鲟 达氏鲟 白鲟 金斑啄凤蝶 肠鳃纲 多鳃孔舌形虫 黄岛长吻虫 一) 中国濒危动物的现状 1.濒危动物的存留地 中国国土面积虽然辽阔,但由于人口众多,活动范围广,使许多珍贵的野生动物被迫退缩残存在边远的山区、森林、草原、沼泽、荒漠等地区,分布区已极其狭窄.被分割成互不连接的独立群体,近亲繁殖,品种日益退化. 2.濒危动物物野外数量 濒危动物的种群数量稀少,而且继续呈下降趋势.大型动物种群个体数少,濒危程度高,数量减少较快;小型动物种群个体数较多,濒危程度尚低,野外数量减少稍慢.动物分布区域或活动区域窄的,数量下降较快,分布区域或活动区域宽的,数量下低较慢. 二)濒危原因 1.自然灾害的直接破坏,使得某些数量较少动物种群中的个体大量死亡.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食物严重缺乏使某动物种群大量饥饿致死.如大熊猫种群在1983年因主食箭竹大面积开花枯死,严重威胁大熊猫种群的生存. 2.由于人类活动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使得动物种群在地理上形成隔离的小种群,而这样的小种群最容易成为特种而且难以适应生境的剧然变化,它们一般总是最先绝灭. 3.有些处于食物链顶端的某些大型动物,如华南虎、东北虎等,由于它们的种群数量本身就不多,所以一旦遇到食物和栖息地的破坏和急剧变化,很容易变成濒危种类. 4.有较高经济价值和商业价值的野生动物,如雪豹、梅花鹿等,被人类所大量猎捕而造成濒危. 5.由于动物残留种群基因交换机遇减少,近亲繁殖而损害种群繁衍. 6.人类经济活动和现代化生产,对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和污染,导致了动物个体的受损和死亡,如白鳍豚、赤颈鹤. 三)濒危动物的保护 野生动物在受到人类经济活动干扰以前,都是以它们各自特有的生存方式来适应自然界.由于自然灾害和人类经济活动诸多影响,使得许多野生动物变为濒危动物,如何保护它们和它们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是拯救濒危动物的关键.根据占国濒危动物的现状,保护濒危动物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保护野生动物种群 保护濒危动物首先是保护它们的野外种群和个体,使它们能够在各自的分布区内满足生存的基本要求(包括食物、水、隐蔽物、栖息环境、繁殖条件等).不得惊忧和捕杀野生濒危动物,未经许可不能私自动物种群是保护濒危动物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濒危动物能否生存和延续它们的种群. 2.栖息地的保护 保护濒危动物的生存环境、取食区域、繁殖条件、求偶或迁徙通道,是恢复濒危动物种群的重点工作.中国已经建立了保护对象为野生动物的自然保护区100多处.这些保护区的建立,对保护濒危动物种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建立救护和繁殖种群 对很难在自然状态条件下繁衍或是种类数量已经达不到自然扩大种群的濒危动物.应特别批准救护繁殖单位采取人工繁殖...
濒临灭绝的生物
世界十二大濒临灭绝的动物1、北部白犀牛(Sumatran rhinocerous)。
刚果瓜兰巴(Garamba)国家公园拥有世界仅存的不足25只的北部白犀牛,北部白犀牛将可能在地球上彻底消失。
瓜兰巴国家公园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的边境上,由于当初建园的初衷就是准备把该公园申请成为世界自然遗产之一,因此建造者们不遗余力,圈起大面积的草地与树林。
瓜兰巴国家公园拥有许多世界稀有动物,例如丛林象、野牛和黑猩猩等。
当然,最珍贵的动物还要算那些数目不足25只的北部白犀牛了。
北部白犀牛与非洲南部的白犀牛在基因上存在较大差异,他们曾在乌干达大量繁殖,但是由于当地政府的疏于保护而渐渐消失。
在瓜兰巴国家公园中,它们的数目曾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达到35只,在2003年4月为30只,其后有6只被杀,4只新出生,上个月,又有2只被猎杀,同时还有近千头大象被杀。
尽管象牙犀牛角等交易在全球范围内被禁止,但是黑市交易仍然热火朝天,在也门就有专门的犀牛角市场,在那里以犀牛角制成手柄的匕首是众多买家和卖家关注的焦点,是身份的象征。
2、白鳍豚: 别名白暨、白鳍豚,属于喙豚科,学名为LipotesvexilliferMiller,属于鲸目(Cetacea),白暨豚科。
识别特点为:吻突狭长,长约300毫米。
额部圆而隆起。
背鳍三角形,位于身体的3/5处,有低皮肤脊与尾鳍相连。
头顶的偏左侧有一个能启闭自如的呼吸孔。
尾鳍水平向,向缘凹入呈新月形。
截至目前,已发现的最大雌性个体长253厘米,重237千克;最大雄性个体长216厘米,重125千克。
白暨豚种群数量很小,为我国特的珍稀水生兽类,亟待加强保护。
产于长江中下游湖北、安徽、江苏段的干流之中。
喜欢群居,尤其在春天交配季节,集群行为就更明显。
每群一般2~6头。
其活动范围广,但对水文条件要求较高,经常在一个固定区域停留一段时间,待水文条件发生改变后,又迁入另一地域。
以鱼类为食。
白暨豚两年繁殖一次,每胎1仔,出生时体长80厘米左右。
它们大约在长江生活了2500万年,有“活化石”的美称。
由于数量奇少,被列为中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另外,1980年曾捕获一头雄性白鳍豚,饲养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取名“淇淇”,是世界上惟一的一头人工饲养的白鳍豚,原希望能有雌性的个体与其配对繁殖,但所饲养的一头雌性白暨豚,不多久就死去,至今一直未能如愿,2002年7月14日“淇淇”因年老去世“ 。
去世前,淇淇”体长2.07米,体重98.5公斤,年龄约25岁。
白暨豚的保护成为我国当前濒危野生动物抢救的大问题。
我国尽管对大熊猫的克隆研究已经起步,但对于同被列入中国三大濒危动物之一、享有“水中大熊猫”美誉的白暨豚而言,克隆尚存在诸多技术性困难。
3、苏门答腊虎: 生活在印尼苏门答腊岛上的苏门答腊虎,是世界上体形最小的虎种之一。
它们世代居住在岛上的雨林之中。
早在上世纪初,苏门答腊虎的家族曾一度非常兴旺。
然而,在人类的肆意捕杀下,苏门答腊虎的数量急剧减少。
据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最新的调查显示,自1998年到2002年间,每年至少有50只苏门答腊虎死于偷猎者的枪下,而在一份1999年所做的统计显示,当时生活在印度尼西亚境内的苏门答腊虎仅有400到500只。
世界动物基金会的官员表示,印尼目前这种大规模的偷猎行为,是由于其国内市场需求所造成的。
在印尼的市场上,苏门答腊虎的虎皮就是许多不法商人谋取高额利润的摇钱树,一张完整的虎皮可以卖到两千美元。
而雨林栖息地的消失,也同样威胁着苏门答腊虎的生存。
据世界银行的估计,按照目前的状况,苏门答腊岛上的雨林保护区将在2005年全部消失。
尽管如此,世界几家最大的造纸商仍在以每月上千公顷的速度吞噬着苏门答腊岛上的雨林。
一边是愈演愈烈的非法捕猎,另一边则是日益缩小的生活空间,面对如此艰难的生存环境,怎能让人们不为苏门答腊虎的命运而担心?于是,有人想起了巴厘虎和爪哇虎,这两种已经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灭绝的亚洲虎。
苏门答腊虎的命运已经引起了动物保护组织的高度关注。
日前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国际濒危野生动植物贸易大会上,专家们纷纷呼吁要加大对苏门答腊虎的保护力度,打击非法捕猎,保护正在走向灭绝边缘的苏门答腊虎。
毕竟苏门答腊虎不仅是印尼的财富,也是全世界的财富。
4.僧海豹: 世界上曾有许多种海豹,它们是鳍足目海兽中最大的一个家庭。
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海豹家族日渐萎缩,现在只剩下19种了。
就在20世纪中期以前,在加勒比海地区的诸多岛屿上还生活着一种僧海豹。
加勒比海僧海豹要比普通海豹略大些,体长在2.6~2.8米,平均体重可达400千克。
它身上没有普通海豹那样的斑点,为棕灰色或灰褐色,背部中线颜色很深,吻部短宽,额部高而圆突。
僧海豹与其他海豹一样,没有外耳,可有很好的听觉能力。
它还有一对敏锐的眼睛,不但能看清水里的东西,也能看清空中的物体。
僧海豹的体型比海狮海象更适宜在水中生活,如它的后肢不能曲向前方,这在水中运动十分重要。
还有它的身体外表平滑,几乎成了流线型,非常适合在水中快速游泳、潜水。
...
为什么要保护濒危动物?
濒危动物是一项珍贵的、不可替代的、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在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发展对外关系、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一、维护生态平衡 每个物种都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员,通过食物链的关系,物种之间起到互相依存、互相牵制的作用。
一旦食物链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比如,由于无节制地猎捕蛇类,致使蛇类资源枯竭,导致森林、草原和农田鼠害在局部地区猖獗。
又如,由于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以及猎捕活体用作宠物贸易,致使食虫鸟类数量急剧减少,导致松毛虫、蝗虫等森林和农作物病虫害大面积发生。
鼠害和病虫害给农林牧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生态失衡的代价之大是无法估量的。
? 二、保证科学研究和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 濒危动物是科学研究的试验材料,在动物学、进化学、生态学、遗传学、现代医学、仿生学等学科领域里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我国驯养繁殖的数万只食蟹猴和猕猴,绝大多数都被用作实验动物或用来生产抗病防病的疫苗。
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动物园以及博物馆收藏、陈列或展出濒危动物的标本,对科研教学、宣传教育、执法活动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 三、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绝大多数濒危动物都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或观赏价值。
? (一)药用价值。
我国的传统医学就是在研究和利用野生动植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虎骨、豹骨、犀牛角、麝香、穿山甲片、赛加羚羊角、熊胆粉、海龟壳、蛤蚧、眼镜蛇毒、蟾酥等,是中医药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
1993年,为配合国际社会保护虎和犀牛的努力,我国政府禁止了对犀牛角和虎骨的贸易,为此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直接经济损失达23亿元。
? (二)食用和衣用价值。
我们的祖先在“茹毛饮血”的时代就是依靠采集或猎捕野生动植物来维持生计的。
即使到了20世纪的今天,许多动物依然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食用或衣用原料。
如鹿肉、黄羊肉、紫貂皮、黄鼬皮、豹猫皮、水獭皮、藏羚羊绒、燕窝、飞龙、鳄鱼肉、鳄鱼皮、鸵肉、蛇干、蛇皮、蛇粉等。
单就蛇类而言,1997年我国利用各类活蛇约9000吨,价值就达4亿元以上。
(三)观赏价值。
濒危动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动物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或风景名胜区招揽游客的王牌,是马戏团表演的主角,也是部分家庭养殖观赏或许多文人墨客吟诗作画的主要对象。
赴国外展出和合作研究一对大熊猫,每年至少可为国家筹集到800万元大熊猫保护基金。
另外,象牙、河马牙雕刻而成的工艺品以及孔雀、鸵鸟羽毛、蝴蝶、盘羊头骨制成的装饰品,也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
? (四)外交价值。
我国特产动物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朱huan等,既是世界级濒危动物,也是各国人民极为喜爱和渴望参观的珍稀动物。
对外赠送或赴外展出这些动物,对提高中国知名度、发展国家间政经关系、促进文化交流、增进民间友谊、宣传我国濒危动物保护管理成就、开展濒危动物合作研究、筹集濒危动物保护经费等,可以发挥奇特的作用。
(五)娱乐狩猎价值。
1998年我国批准对外狩猎了3只羚牛、23只盘羊、61只猎隼、4只白唇鹿、57只岩羊、32只藏原羚、2只北山羊、1只水鹿,共为国家筹集到濒危动物保护管理经费1170万元,还调动了当地政府和老百姓保护濒危动物的积极性,有利于解决当地的扶贫济困问题。
(六)潜在的开发价值。
物种的价值,人类目前所了解到的仅仅是其极小一部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个物种的潜在价值将会逐渐被发现和认识。
但是如果物种在被人们认识之前就已灭绝,就谈不上开发利用这些价值了。
无疑,这对我们人类来说是极大的遗憾,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来说也是一大损失。
? 由此可见,我们不仅要保护濒危动物,而且还要发展濒危动物资源,最终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
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保护濒危动物是为了永续利用濒危动物。
濒危野生动植物有哪些,都有什么特点?
中国十大濒危野生动物: 1、大熊猫 大熊猫是一种以食竹为主的食肉目动物,不仅集珍稀、濒危、特产于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称。
与其同时代的古动物剑齿虎、猛犸象、巨貘等均已因冰川的侵袭而灭绝,惟有大熊猫因隐退山谷而遗存下来。
现仅分布于中国四川、陕西、甘肃约40个县境内的群山叠翠的竹林中,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
2、金丝猴 中国金丝猴包括川、滇、黔三种,大家比较熟悉的当属川金丝猴。
川金丝猴,分布于四川、陕西、湖北及甘肃,深居山林,结群生活。
背覆金丝“披风”,攀树跳跃、腾挪如飞。
金丝猴刚被命名时,因其仰鼻金发,使动物学家爱德华先生联想起欧洲十字军司令的翘鼻金发的夫人洛克安娜,于是,他便用这个美人之名命名了金丝猴—Rhinpitheius roxellanae。
3、白鳍豚 白鳍豚为中国长江中下游的特有水兽,全球豚类有70多种,淡水仅5种,中国仅此一种淡水鲸,分布狭窄,比大熊猫更古老、更稀少。
白鳍豚体态娇美、皮肤滑腻、长吻似剑、身呈纺锤。
眼小如豆、耳小像针,上下颌密布小牙130多颗,头顶左上方有一圆形鼻孔,每隔20秒出水换一次气,虽然视听能力欠佳,但其声纳系统发对超声波的回声定位能力可使它与在十几公里外的同伴取得联系。
4、华南虎 华南虎的英文为“中国虎”,是我国特有亚种,原为中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体型较小,但资格最老的一个虎种。
全球的虎仅有一种,均产于亚洲,上个世纪尚有8个亚种:孟加拉虎、东北虎、爪哇虎、华南虎、里海虎、巴厘虎、苏门达腊虎,但后三个亚种相继灭绝,中国的新疆虎(尚未搞清属于哪个亚种)是在20世纪初灭绝的。
5、朱鹮 要问中国最珍稀的鸟是什么,那朱鹮应当名列前茅。
这种被动物学家誉为“东方明珠”的美丽涉禽是一种人们一度认为已经灭绝的鸟类,它们原是东亚地区的特产鸟类,仅在中国、朝鲜、日本及俄罗斯有分布,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都失去了踪影。
难道朱鹮真的消失了吗?七十年代后期,中国鸟类学家开始寻找朱鹮,1981年终于在陕西洋县姚家沟发现2窝共7只朱鹮,轰动了世界。
6、褐马鸡 褐马鸡是一种产于中国山西庞泉沟、河北小五台山及北京门头沟的珍禽,因耳部由两个雪白的耳羽,好似长角,或有人称之为角鸡或耳鸡。
尾羽上翘后,披散垂下,如同马尾,故名马鸡,马鸡属共有4种,均产于中国,既藏马鸡、白马鸡、蓝马鸡和褐马鸡。
许多动物学家建议,应把褐马鸡定为中国国鸟。
目前,褐马鸡为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濒危”级,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7、扬子鳄 扬子鳄是中国唯一的鳄种。
全球鳄鱼共有25种,中国只有湾鳄和扬子鳄。
但是作为体型最大的鳄(10米长),湾鳄早已在几百年前灭绝了,而扬子鳄现为我国特有,也是从远古北方仅存的唯一分布在温带的孑遗种类。
8、黑颈鹤 黑颈鹤是世界上唯一一种高原鹤类,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神圣的大鸟,也是世界十五鹤中被最晚记录到的一种鹤,它是俄国探险家普热尔瓦尔斯基于1876年在中国青海湖发现的。
黑颈鹤夏季在西藏繁殖,冬季迁至云贵越冬,少数还飞越喜马拉雅山至不丹越冬。
9、藏羚羊 藏羚羊,近年极受世人瞩目,主要原因是由于1980年以来西方时装界对“藏羚绒披肩”即“沙图什”的消费需求而刺激了偷猎者的谋财害命,另外,一些采金者也在对其肆意杀戮,致使生活在生命极限的高寒地区的藏羚羊正以一年近万只的速度减少。
为打击盗猎,这几年青海、新疆、西藏的反盗猎力量林业公安一直在为保卫藏羚羊等野生动物而战斗,其中的佼佼者即“野牦牛队”,他们已经有两位英雄为此献身。
10、四不象 “四不象”为麋鹿的俗名,它是做为中国特有的湿地鹿类,曾于1900年在中国本土灭绝的,幸有少量存于欧洲,经过一个世纪的养护,种群才得以恢复。
麋鹿是湿地动物,由于对湿地生境的适应,而形成特殊的形态,即所谓的“四不象”,角似鹿非鹿、脸似马非马、蹄似牛非牛、尾似驴非驴。
麋鹿,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极危级。
特点: 1、保护野生的动物种群保护濒危动物首先是保护它们的野外种群和个体,使它们能够在各自的分布区内满足生存的基本要求(包括食物、水、隐蔽物、栖息环境,繁殖条件等);不得惊忧和捕杀野生濒危动物,未经许可不能私自捕捉和饲养野生濒危动物。
保护野外的动物种群是保护濒危动物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濒危动物能否生存和延续它们的种群。
2、栖息地的保护保护濒危动物的生存环境、取食区域、繁殖条件、求偶或迁徙通道,是恢复濒危动物种群的重点工作。
通过实践探索建立自然保护区。
寻求保护濒危动物的最有效途径。
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保护对象为野生动物的自然保护区100多处。
这些保护区的建立,对保护濒危动物种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建立救护和繁殖种群对很难在自然状态条件下繁衍或是种类数量已经达不到自然扩大种群的濒危动物,应特别批准救护繁殖单位采取人工繁殖措施和饲养的自然繁殖,为濒危动物扩大种群创造条件。
4 、减少和消除不利因素人口的增长,粮食产地的开垦,城市的扩大,湖泊、湿地的开发.森林的减少,河流...
世界上稀有的动植物
黑颈鹤 -------------------------------------------------------------------------------- 属于鹤科,学名为 Grus nigricollis。
大型涉禽。
全长约120厘米。
体羽银灰色至近白色,羽缘沾棕色。
头顶暗红色,具稀疏黑色发状羽;头、颈的三分之二为黑色;眼下有一白斑。
飞羽黑褐色,三级飞羽黑色,延长而弯曲呈弓形,羽端分枝成丝状,尾羽灰黑色。
嘴淡绿色,脚黑色。
雌鸟上背有淡棕褐色的蓑羽。
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
通常生活在沼泽地、湖泊及河滩地带。
以绿色植物的根、芽为食,兼食软体动物、昆虫、蛙类、鱼类等。
早春3月,黑颈鹤便离开越冬地云贵高原,集群北上,飞抵青藏高原的草甸、沼泽地带,成双结对,于4月下旬开始繁殖,筑巢于沼泽地带地势较高 的草墩或泥墩上,每窝产卵l~2枚,淡青色,杂以棕褐色斑点。
孵卵期31~33天。
在四川、云南、贵州越冬;在青海、西藏,甘肃等地繁殖。
麋鹿 别名四不象,属于鹿科,学名为 Elaphurus davidianus。
体长约200厘米,体重100(雌)~200(雄)千克,因其头似马、角似鹿、尾似驴、蹄似牛而 俗称四不象。
仅雄鹿有角,颈和背比较粗壮,四肢粗大。
主蹄宽大能分开,趾间有皮健膜, 侧蹄发达,适宜在沼泽地行走。
夏毛红棕色,冬毛灰棕色;初生幼仔毛色橘红,并有白斑。
由化石资料推测,麋鹿原产于我国东部湿润的平原、盆地,北起辽宁,南到海南,西自山西、湖南,东抵东海都有分布。
为草食动物,取食多种禾草、苔草及鲜嫩树叶。
喜群居,发情期一雄多雌;通常7月份开始交配,怀孕期315~350天,每胎产1仔。
原产于辽宁、华北、黄河和长江中下游。
18世纪我国野生糜鹿种群已经灭绝,仅在北京南苑养着专供皇家狩猎的鹿群,后被八国联军洗劫一空,盗运国外。
1985年以来,我国分批从国外引回80多只,饲养于北京南苑和江苏大丰县。
在散放的江苏省大丰县已建立麋鹿自然保护区,为麋鹿在自然界恢复野生种群而开展保护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二)麋鹿是中国特有的物种,但它的正式英文学名却以外国人的姓氏命名;它曾在中国生活了数百万年,20世纪初竟在故土绝迹;20世纪80年代,它又远涉重洋,重返故乡。
麋鹿曲折的命运,使它成为世人关注的对象。
已出土的野生麋鹿化石表明,麋鹿起源于距今200多万年前,距今约1万年前到距今约3000年时最为昌盛,中国境内无论是麋鹿化石点的数目或某个化石点的标本数量都极为丰富。
但在距今约3000年的商周时期以后却迅速衰落,直到清朝初年野生麋鹿最后绝迹。
多数麋鹿专家认为,麋鹿绝迹的重要原因是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大量猎捕,造成了麋鹿种群灾难性的减少。
同时,各地许多沼泽或近海低洼荒地被开垦成为农田,使只适于在沼泽地带栖息的麋鹿没有了容身之所,成为平原地区最早的生态灾难的牺牲者。
野生麋鹿的最后栖息地是长江口附近沿海地区。
尽管麋鹿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及中部地区的长江南北,但主要分布中心仍在长江三角洲的沿海地区。
它们十分喜爱温暖湿润的沼泽水域,甚至喜欢接触海水,衔食海藻。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位于这一区域,这里麋鹿化石密集分布,从1967年至1998年先后出土麋鹿化石12处。
考古发现,1万年至4000年前人类遗址中出土的麋鹿骨骼数量,大致与家猪骨骼数量相当。
从春秋战国时期至清朝,古人对麋鹿的记述不绝于书。
它不仅是先人狩猎的对象,也是宗教仪式中的重要祭物。
《孟子》中记述,“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这证明至少在周朝,皇家的园囿中已有了驯养的麋鹿。
汉朝以后,野生麋鹿数量日益减少。
元朝建立以后,善骑射的皇族把野生麋鹿从黄海滩涂捕运到大都(北京),供皇族子孙们骑马射杀。
野生麋鹿逐渐走向灭绝。
到清朝初年,中国已只有一群约二三百只的麋鹿圈养在210平方公里的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
这时候,国际动物学界还不知道麋鹿的存在。
1865年秋季,法国博物学家兼传教士大卫在北京南郊进行动植物考察,无意中发现了南海子皇家猎苑中的麋鹿。
他立即意识到,这是一群陌生的、可能是动物分类学上尚无记录的鹿。
大卫以20两纹银为代价,买通猎苑守卒弄到了两只麋鹿,制作成标本。
1866年,他将标本寄到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被确认为从未发现的新种,而且是鹿科动物中独立的一个属。
从此,麋鹿学名被称为“大卫鹿”。
1866年之后,英、法、德、比等国的驻清公使及教会人士通过明索暗购等手段,从北京南海子猎苑弄走几十头麋鹿,饲养在各国动物园中。
1894年,北京永定河泛滥,洪水冲垮了猎苑的围墙,许多麋鹿逃散出去,成了饥民的果腹之物。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南海子麋鹿被西方列强劫杀一空,麋鹿在中国本土灭绝。
随着时间的流逝,圈养于欧洲一些动物园中的麋鹿纷纷死去,种群规模逐渐缩小。
从1898年起,英国十一世贝福特公爵出重金将原饲养在巴黎、柏林、科隆、安特卫普等地动物园中的18头麋鹿悉数买下,放养在伦敦以北占地3000英亩的乌邦寺庄园内。
这18头麋鹿成为目前地球上所有麋鹿的祖先。
二战时,这...
新疆建设兵团的资料
在碧波荡漾的博斯滕湖西岸,神奇的开都河宛如一条银色的“哈达”飘逸流过,广袤的焉耆盆地注入“西海”,在这河与海的交汇处,诞生了面积只有33.68平房公里景色秀丽的军垦农场,她美丽的风光,好似婀娜多姿的青春少女,温柔而美丽,热情而奔放,这就是被誉为波斯明珠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25团。
兵团农二师25团组建于1954年秋,第一批开进这亘古荒漠的1947年在山东组建的渤海教导旅教导大队,炮兵营的700多名官兵,随后一批又一批胸怀壮志,立志扎根新疆,建设边疆的河南、湖北、江苏、上海、安徽、四川等地的支边青年和转业军人,投入到这一人类屯垦戎边铸伟业的光荣事业。
他们凭着对党和人民的一颗赤胆忠心,凭着对兵团事业的一腔热血,风餐露宿,披星戴月,冒风雪,迎酷暑,斗风沙,兴水利,开荒造田,发展生产,历经千辛万苦,流血流汗,克服了前所未有的重重困难,创造了一个人间奇迹,去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
穿越沧桑,经受的是艰难,创造的是奇迹。
25团经过了51年的艰苦创业,把昔日的亘古荒漠建成了一个以农、林、牧、副、工、交、建商、科技、文卫为一体的现代化国有农场。
到2004年,25团生产总值达到5011万元,职工平均工资性收入10843元,比见场初期的1955年的331万元和348元,分别增加了15倍和31倍。
粮食单产由建场初期的105公斤提高到499公斤,增加了4.75倍。
小麦、水稻、番茄、甜菜都分别创历史最高纪录。
农机总动力达到5600千瓦,是建场初期的35倍,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达87%。
1988、1989连续两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农垦系统农机标准化管理先进单位。
岁月如歌,50年来,25团的林果业取得了令人称赞的业绩。
西瓜、哈密瓜、葡萄、早酥梨、香梨、红富士苹果等瓜果誉满海内外。
25团灌溉、排水自动化等技术在全国领先。
25团十分重视林园业的发展,建场以来累计植树7000多亩,常届林、护路林、户区林、农田防护林形成网络结构。
25团被兵团深化委授为首批农田防护林网化单位,也被誉为花园式农场。
25团多次被兵团、师评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和民族模范单位。
25团养殖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艰难曲折,有了较大发展。
截止到2004年牲畜存栏20312头,产肉552吨,养殖业产值966万元,人均占有畜3.7头。
工副业、商业、交通、建筑业、文教、卫生事业也伴随着团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谱写了一曲曲沧桑巨变的凯歌。
如今,25团沃野碧波绮丽,绿荫中高楼耸立,微风中书生朗朗,展现了25团这个璀璨明珠的现代文明。
烟波浩淼的博斯滕湖陶冶了25团人博大的胸怀和坚忍不拔的意志,源远流长的开都河孕育了这片神奇的绿洲,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勤劳、朴实、聪颖的25团人正继承发扬着“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光荣传统,为祖国边疆的稳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羊的特点是什么
羊又称为绵羊或白羊,哺乳纲、偶蹄目、牛科、羊亚科。
是人类的家畜之一。
有毛的四腿反刍动物,是羊毛的主要来源。
原为北半球山地的产物,与山羊有亲缘关系;不同之处在于体形较胖,身体丰满,体毛绵密。
头短。
雄兽有螺旋状的大角,雌兽没有角或仅有细小的角。
毛色为白色。
是牛科分布最广,成员最复杂的一个亚科,成员之间体型和习性相差较大,可以分成几个不同的族,其分法有一定的争议。
羊亚科成员多生活于高原山地,其分布中心是亚洲腹地. 牛科除了牛亚科的牛族统称为牛,羊亚科的羊族统称为羊外,其它多统称为羚羊。
羊族Caprini有4属,均是一些非常适应山地生活的动物。
绵羊属Ovis是分布最广的羊,在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山地都能见到,以角大而成螺旋形为特征,其中家畜绵羊Ovis aries因出产羊毛而被广泛饲养,亚洲中西部的赤盘羊Ovis orientalis可能是家畜绵羊的野生祖先,我国产的盘羊Ovis ammon(左图)则是绵羊属体型最大的一种。
山羊属Capra以嘴下有须为特征,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的山地,另有西敏羊Capra walie分布于非洲埃塞俄比亚的西敏,是非洲仅有的两种野羊之一,数量非常稀少。
西敏羊常被当作是羊Capra ibex(右图)的亚种,羊又称北山羊,分布广泛,我国西北也能见到。
家畜山羊Capra hircus比绵羊更能忍受恶劣的环境,被传播到世界各地,其祖先可能是中近东一带的野山羊Capra aegagrus。
非洲的另一种亚羊是蛮羊Ammotragus lervia,是蛮羊属的唯一代表,分布于北非,雄羊颈下有长须。
有两属野羊是亚洲的特产,岩羊属Pseudois有2种,岩羊Pseudois nayaur分布于我国西南部和西北南部及中亚一些山地,倭岩羊Pseudois schaeferi是较新承认的种,特产于我国西南。
塔尔羊属Hemitragus有3种,雄性身披长毛,分布于南亚和西南亚的山地,其中喜马拉雅塔尔羊Hemitragus jemlahicus也见于我国西藏最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