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养殖什么好养又赚钱,养殖营业执照怎么办理,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墨吉对虾养成管理技术要点有哪些?
墨吉对虾养成管理技术要点有:(1)池塘条件因墨吉对虾生活环境要求有较高的盐度和溶 氧,因此,虾塘应选择在潮流畅通,受淡水影响小,盐度基本稳 定在12-26,最低时不低于6的地方,池塘面积以0.33-1.33 公顷为好,水深1.5米,滩面平均水深1.2米最佳。
虾池长方 形,其长边最好与当地季风平行,池塘设有进排水闸。
(2)放苗前的准备工作①清淤、晒池这项工作需在放苗前几个月做好,先打开闸 门,让海水进出冲洗虾池数天,然后封闸,抽干池内积水,进行 暴晒,待塘底晒至龟裂状后,将淤泥、杂物清除池外,若池底污 染程度重,最好能翻耕一次。
淤泥清除后,每667米2泼洒生石 灰25-100千克。
消毒除害时间应选在大潮期,便于进排水。
具体方法: 排低虾塘水位,关闸并装好闸网(40-60目),然后以敌百虫2-3毫克/升与茶籽饼35毫克/升混合使用。
2-3天后打开闸 门,引进海水洗池2-3次。
对于污染严重的虾池,还要在毒池 后的第二天,泼洒40-60毫克/升漂白粉。
①施肥培饵于放苗前10-15天开始滤水进池60 -80米, 选择在晴天的上午施肥培养基础饵料。
对较瘦的虾塘或新开的虾 塘,最初施肥时最好施有机肥,用量为每667米250-100千克 粪便干品,以后根据水色、透明度酌情追施化肥;对较肥的虾池 可只施化肥,用量为氮肥每667米21-2千克,磷肥每667 米20.3-0.7千克,之后根据水色及透明度变化,每4-7天追 施1次,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40厘米,理想的水色是黄褐 色或黄绿色,且在虾苗放养时池水浮游生物量达到最高峰。
(1)放苗放苗时要求育苗池的水温、盐度与虾池的水温、 盐度基本一致,盐度差不能大于7,水温差不能大于5℃。
为安 全起见,简单的方法是在放苗前1-2天,在虾池取水样放进虾 苗观察,若虾苗出现异常或死亡,说明虾池环境不适合虾苗生 活,必须进行育苗用水的调节,使育苗用水与虾池水环境接近。
墨吉对虾的出苗规格一般为0.9-1厘米以上。
一般放苗密 度每667米21万-3万尾。
(2)中间暂养虾苗是否需要中间暂养,依情况而定。
若虾 苗规格较小,体长不足0.7厘米,或虾池面积大,敌害生物较 多,或计划多茬养虾的,则最好进行虾苗的中间暂养。
暂养池可 设在养成池一角,面积为养成池的1/10,或在养成池中用40目 筛网圈出1/10面积的水面进行。
暂养密度每667米215万-20 万尾。
虾苗入池后应立即投饵,馆料有新鲜的贝、虾、鱼肉、蛋 糕、黄豆粉、花生麸等。
鱼、虾、贝肉要绞烂,经20-40目筛 网过滤。
滤出液经沉淀后弃去上层液便可投喂,花生麸经粉碎后 可直接投喂,黄豆粉则最好煮成豆浆投喂。
虾苗人池后的第二天 开始加水或换水,以保证质新鲜。
经一个月的中间暂养,虾苗可 由0.9厘米长到3-4厘米。
(1)养成期水质调控养殖早期,虾体4厘米以前,因投饵 量少或不投饵,水质比较稳定,此时以添加水为主,一般每3-5 天加水10厘米;养殖中后期开始换水,并随着投饵量的增加, 虾体长大逐渐加大换水量。
换水量的大小根据水质状况和放养密 度来调节,放养密度超过每667米22万尾的虾池,平均日换水 量应达到20%以上。
在养殖后期,大潮期日换水量保证在50% 以上,并注意加高水位,使滩面平均水深1米左右。
虾池理想的水色为黄绿色或黄褐色,养成前期透明度为30-40厘米,中后期40-60厘米,若水色过浓及透明度过低,则易 引起对虾缺氧浮头,此时应加强换水,或施石灰每667米210-30千克,也可用0.7-1毫克/升硫酸铜杀灭藻类;若水的透明 度太大,则因光线的刺激,使虾处于不安状态,且饵料生物减 少,此时应通过施肥或多投鲜活傅料来调节;若水突然变清,说 明池水中的浮游生物已大量死亡,是水质恶化的表现,必须高度 重视,此时要大量换水,并每667米2施石灰15 -30千克。
虾池水的pH应为7.8-8.6,若pH低于7.8或上下午pH 差超过0.6,则是水质恶化的标志,要及时施石灰并结合换水调 节;若外海水比重低于1.005或虾池内外水的比重差超过0.01, 则最好少换或不换水;下大雨时,要特别注意上下层水的比重的 测定,若上层水比重太低,易产生分层现象,引起下层水缺氧, 使对虾浮头,此时则要及时排去上层水,或人为使上下层水对流 交换。
(2)投饵墨吉对虾的饵料主要有蓝蛤、寻氏肌蛤、偏顶 蛤、河蚬、小杂鱼虾、花生麸、豆饼以及人工配合饵料,每日投 喂2-3次,在早、晚进行,日投饵量一般以投喂后1-1.5小时 吃完,虾基本处于饱胃状况为准,并以此增减。
以上各类鲜活饵 料在投喂前必须依虾体大小进行加工处理方可投喂。
在饵料选取 方面,建议体长3-4厘米前选用鱼虾贝浆、蛋糕、花生麸、豆 饼;体长4-7厘米,最好选用配合饵料;体长7-8厘米以后,则选用配合饵料与小贝、小杂鱼虾结合投喂,比例可取各占1/3。
在换水后、对虾蜕皮后1-2天,天气凉爽的情况下可多投饵; 小潮期、换水前、对虾蜕皮时(每5-8天蜕皮1次),阴雨天或 天气炎热的情况下应少投饵。
(1)做好日常检测、管理工作墨吉对虾人工养成过程中的日常检测内容及管理工作的内容与其他虾类的人工养成过程中的 日常检测、管理工作相同,并同样具有重要性,必须认真做好。
(2)多茬养殖多茬养虾可提高虾池的利用率,增加收...
低位池养南美白对虾的技巧
一、对虾养殖技术规范 1、虾池选址 (1) 高位池 为了寻求更好的水源进行养虾,开始将目光转移到开敞性海区的沿岸。
外海区的海水交换好,水质清澈,但风浪大,人们只好选择在不受风浪袭击的潮上带沿岸建造虾池,依靠动力提水养殖对虾。
这种虾池的池底高程比海区的最高潮位高,被称为潮上带提水式对虾精养池,俗称高位池。
2.3.1 水源水质好,取水容易 在外海区的沿岸建造高位池其目的是为了取得良好的养殖水源,提高对虾养殖的成功率。
所以海水水质是选择场址的第一考虑因素。
应选择水交换量大,海水透明度大、清澈,周围没有工农业污染的海区作为建场的场址,海区底质以礁石或砂砾较好。
开敞性海区风浪大,流沙现象严重,建造供水工程难度大,增加工程投资,所以在考虑海水水质的同时,应尽量选择风浪较小、取水容易的海区沿岸作为建场的场址。
高位池通常建造防渗护坡,对建场的土质没有特别的要求。
2.3.2 交通运输便利 对虾养殖场的产品要用运出,许多生产资料要运进。
作为一个生产企业,每年进进出出的运输量很大,便利的交通条件是规模化生产所必需的。
建场的地方最好能选择临近乡镇公路。
2.3.3 电力供应保证、方便 高位池养虾属于高密度精养方式。
水泵、增氧机的运转,场区的夜间照明及生活区的室内照明,每天都离不开电,且用电负载较大,特别在对虾养殖的中后期全天24小时不能停电。
所以,选择场址时必须考虑电力供应的问题。
最好由国家电网供电,使用管理方便,且成本低。
海南省是受台风影响较大的地区,为确保养殖生产的正常进行,养殖场应自备两台功率与全场用电负荷相匹配的发电机组,以便在电网停电时能保证养殖场的正常供电,一台运转发电,一台备用。
2.3.4 淡水水源充足:由于高位池建在开敞性海区的沿岸,海水盐度通常在25以上,若养殖场附近有较充足的淡水资源,在对虾养殖中后期可加入淡水调节池水盐度,更有利于对虾的生长发育。
(2) 低位池 2.1.1 地形、地貌和土质 海区的地形、地貌关系到虾场的建筑形式、投资规模和经济效益等问题。
低位池的最大特点是虾池底部既低于当地海区的最高潮位线,涨潮时可自然纳水,但又高于海区的最低潮位线,退潮时可将池水排干。
兼顾生产管理的方便和虾池的安全,场址应选择在风浪较小,潮流畅通的港湾或河口沿岸潮间带的滩涂。
养虾场的土质最好为泥沙质或泥质,土壤酸碱度为中性。
这类土壤凝聚能力和保水性能强,不易渗漏,干燥后不碎裂,筑堤牢固,有较强的抗风浪能力。
土壤肥力适中,有利于饵料生物的培养。
沙质土壤一般不适宜建造低位池,因保水性差,易渗漏,不易保持池水水位,且建堤闸难度较大,安全性差。
如果土壤pH值低于4,也不适宜建造低位虾池,如果要在强酸性土壤或沙土的地区建造低位虾池,应敷设地胶膜或水泥护坡,以防渗漏和土壤中的酸性物质进入虾池。
2.1.2 水文与水质 查明当地海区的潮汐类型,历年潮差变化情况、流向和流速及风浪等情况,以便确定纳水方式、闸门的大小、数量及池底和坝的高程等。
水质是指水中的物理和化学性状,包括pH值、盐度、溶解氧、混浊度及各类无机营养盐含量等。
海水的pH值7.8-8.6,化学耗氧量不超过3毫克/升,溶解氧含量4毫克/升以上,不受化工厂、造纸厂、印染厂、电镀厂、农药厂、皮革加工厂等工业污染的海区均适宜建设养虾场。
目前,我省个别港湾虾池面积过大,超出了内湾海区的自净负荷能力,导致局部水域的富营养化,水质逐年下降。
因此,建造低位虾池必须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开发,保证对虾养殖业与港湾渔业环境的协调发展。
2、养殖池塘设计 (1) 高位池 高位池的形状以圆形、正方形或近正方形较理想。
养殖生产期间,开动增氧机后,由于增氧机叶轮对池水的推动,形成池水的环流作用,有利于对虾粪便及污物相对较集中地沉降在池塘的中央,使池塘四周较大范围的底部保持较清洁的环境,让对虾在其中摄食、栖息。
单从池水的运动的和集污的角度考虑,圆形虾池是最理想的,但圆形虾池对土地的有效利用率低,施工难度较大,所以目前所建造的高位池其形状绝大多数为正方形或近正方形,虾池四角为圆弧状,圆弧半径为2~3米。
2.4.2 虾池的面积及深度 高位池的面积以8~10亩为宜,池塘设计深度2~2.5米,虾池最大蓄水深度1.5~2米,既方便生产管理,又利于增加放养密度,提高养殖产量。
虾池堤坝高度应高出最高水面0.5米左右,避免晚间对虾受惊吓跳上堤岸而造成损失。
特别是南美白对虾易受惊吓,夜间用灯照射或受人为惊动,其跳跃现象比其他虾类更为明显。
2.4.3 进、排水系统 进水系统:高位池的进水系统由砂滤井、水泵、进水总渠和进水口几部分组成。
因外海区海滩的风浪较大,流沙较严重,海边提水工程设施的设计施工难度较大,所以每一个高位池对虾养殖场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设计施工方案。
大部分养殖场多采用在海边开挖大口径的沙滤井,将水泵的吸水管装入沙滤井中抽水,既可避免风浪对吸水管的袭击,且生产用水经过严密的过滤,防止海区中带白斑病毒的小型甲壳动物及其他敌害生物进入养殖池,对预防病害...
虾有多少种。
一、中国对虾(东方对虾仁) 中国对虾在我国大多称为对虾、大虾、明虾,也称为青虾(雌)、黄虾(雄),日本称之为大正虾,主要分布在中国渤海、黄海,东海北部也有少量分布,是我国主要的增殖养殖种类。
其特点是: 1.个体较大 自然海区雌虾一般体长16~20厘米,体重70~80克,最大体长达26厘米 ,体重150克;雄虾一般体长14~16厘米,体重40~50克。
养殖对虾一般雌体长12~15厘米,体重20~30克。
2.生长较快 一般养殖100~120天,平均体长可达12厘米以上,体重20克以上。
3.适应性较强 中国对虾为低温、广盐性种类;养殖期适温范围14~30摄氏度,最适水温25摄氏度;致死低温4摄氏度,致死高温38摄氏度;适宜盐度范围0.2%~4%。
在溶解氧低至2毫克/升的情况下仍能正常生长。
4.苗种来源不足 亲虾越冬和人工育苗技术已经成熟,工厂化育苗可大批量生产,苗种来源得到了解决。
5.易于捕获 由于不像日本对虾那样具有很强的潜沙习性,故可开闸放水收虾,捕获方法简便易行。
二、斑节对虾 该虾因其甲壳上有斑节而得名,又因喜栖息于水草或藻丛间,我国南方沿海和台湾又称之为草虾,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如印度洋、菲律宾、澳大利亚、日本南部沿海,我国的闽、台、粤、琼等地较为常见,是一个优良养殖品种。
从目前养殖规模和产量来看,同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一起,称之为世界三大虾类。
其特点是: 1.个体大 在对虾类中,斑节对虾是个体最大的一种。
据有关资料介绍,最大体长可达30厘米,体重350~400克,最大可达500克,堪称“对虾之魁”。
2.生长快 据台湾省报道,在鱼虾混养虾池里,养殖120天,体重由0.1克增长到55克,一般精养虾池体长可达12厘米,体重20克以上。
3.适应性较强 养殖期间适宜水温范围10~34摄氏度,最适水温28摄氏度。
在水温不超过34摄氏度、溶解氧不低于2毫克/升、盐度0.2%~4%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
4.食性杂 饲料略偏植物性。
产量高,每公顷产量3000~4500千克,饲料系数低,一般为1.5~2.0。
5.可以活运 由于斑节对虾甲壳较厚、较硬,抗机械损伤能力、耐干露能力较强,所以可以长途活运和经营活虾出口。
三、日本对虾 因其甲壳上花纹艳丽,广东称之为竹节虾,台湾称之为斑节虾,香港称之为花虾,日本称之为车虾。
从红海、非洲的东部到朝鲜、日本一带沿海都有分布,我国的东海、南海亦有分布。
该种为日本的主要养殖种类,目前我国已进行规模化养殖生产。
其特点是: 1.个体较大 自然海区雌虾一般体长16~18厘米,体重50~60克,最大体重可达130克。
2.生长较快 一般养殖100~120天,平均体长可达12厘米以上,体重20克以上。
3.适应性较强 该种为对虾属中(中国对虾除外)较耐低温的种类。
养殖期的适温范围14~30摄氏度,最适22~28摄氏度,当温度下降至10摄氏度时停止摄食,5摄氏度死亡;可耐高盐,不耐低盐,适宜盐度2%~3.5%,不能长期生活在低于2%的低盐水中。
由于其生长的广温性,可利用南方冬季闲置的虾池养殖和北方搞二荐虾养殖等。
4.有较强的潜沙习性 潜沙深度随体长增长而加深,前期深度1~2厘米,后期4~5厘米,昼伏夜出,养殖环境以水质清新、沙质较细且松散为宜。
5.可以活运 由于甲壳较厚,耐干露,离水后较长时间不死,适于长途运输和活虾出口。
四、长毛对虾 该种是我国南方的主要养殖种类。
闽南称之为红虾,两广称之为大虾或白虾,台湾称之为红尾虾。
主要分布在印度洋、西太平洋的巴基斯坦到印度尼西亚沿海,我国闽、台及粤东沿海最为常见。
其特点是: 1.个体较大 自然海区雌性一般体长15~18厘米,体重50~60克,最大体重可达100克。
2.生长较快 一般养殖100~120天,平均体长达12厘米,体重20克以上。
3.适应性较强 养殖期间的适温范围16~34摄氏度,盐度1%~3.5%,较耐高盐而不耐低盐,且甲壳较薄,易受机械损伤。
4.苗种来源易解决 在人工养殖或自然区均可获成熟亲虾,易于进行人工育苗工厂化生产。
5.可开展晚荐或二荐养殖 由于该品种较南方其他虾类更耐低温,可进行晚荐和二荐养殖。
五、墨吉对虾 该种主要分布在印度洋、西太平洋,是我国广东、广西、海南三省的主要养殖种类,称之为大虾或白虾,香港、澳大利亚称之为白虾。
主要分布在印度洋、西太平洋的暖水区域,我国以粤西、海南岛及广西沿海较多。
其特点是: 1.个体较大 自然海区雌性一般长14~16厘米,体重40~50克,最大体重可达100克。
2.生长较快 一般养殖100~120天,平均体长12厘米,体重20克以上。
3.适应性较强 养殖期间的适宜温度是20~32摄氏度,盐度0.8~4%,当水温高于35摄氏度或低于13摄氏度时,生活、生长均不正常。
4.苗种来源易解决 在人工条件下或自然海区都可获成熟的亲虾,易于进行人工育苗工厂化生产。
可开展二荐或多荐养殖,以增进虾池利用率,提高产量和效益。
虾的种类
平均体长可达12厘米以上,体重20克以上。
3.适应性较强 该种为对虾属中(中国对虾除外)较耐低温的种类。
养殖期的适温范围14~30摄氏度: 1。
其特点是: 1.个体大 在对虾类中,体重20克以上.生长较快 一般养殖100~120天,平均体长12厘米。
其特点是: 1.个体较大 自然海区雌性一般长14~16厘米,称之为世界三大虾类、澳大利亚、日本南部沿海,盐度1%~3.5%,较耐高盐而不耐低盐,斑节对虾是个体最大的一种。
据有关资料介绍,最大体长可达30厘米.2%~4%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致死高温38摄氏度、盐度0,堪称“对虾之魁”。
2.生长快 据台湾省报道,在鱼虾混养虾池里。
3。
2 一、中国对虾(东方对虾仁) 中国对虾在我国大多称为对虾。
3、斑节对虾 该虾因其甲壳上有斑节而得名,离水后较长时间不死,饲料系数低。
主要分布在印度洋、西太平洋的暖水区域,我国以粤西、海南岛及广西沿海较多,体重70~80克,最大体长达26厘米 、菲律宾,我国闽。
由于其生长的广温性.2%~4%,昼伏夜出,养殖环境以水质清新、沙质较细且松散为宜。
5.可以活运 由于甲壳较厚,同中国对虾。
4、南美白对虾一起。
5,最适22~28摄氏度,当温度下降至10摄氏度时停止摄食,最大体重可达130克。
2.生长较快 一般养殖100~120天,可利用南方冬季闲置的虾池养殖和北方搞二荐虾养殖等。
4.有较强的潜沙习性 潜沙深度随体长增长而加深,是我国主要的增殖养殖种类。
其特点是.1克增长到55克,一般精养虾池体长可达12厘米。
2.个体较大 自然海区雌虾一般体长16~20厘米、溶解氧不低于2毫克/.适应性较强 养殖期间适宜水温范围10~34摄氏度、日本一带沿海都有分布,我国的东海、南海亦有分布。
二。
在水温不超过34摄氏度;升。
可开展二荐或多荐养殖,以增进虾池利用率、海南三省的主要养殖种类.个体较大 自然海区雌性一般体长15~18厘米.食性杂 饲料略偏植物性。
产量高,每公顷产量3000~4500千克、西太平洋,是我国广东、广西,可进行晚荐和二荐养殖。
五、墨吉对虾 该种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养殖120天,体重由0,后期4~5厘米,不耐低盐,适宜盐度2%~3、较硬,抗机械损伤能力、耐干露能力较强,所以可以长途活运和经营活虾出口。
三、日本对虾 因其甲壳上花纹艳丽,广东称之为竹节虾、长毛对虾 该种是我国南方的主要养殖种类。
闽南称之为红虾,两广称之为大虾或白虾,台湾称之为斑节虾,香港称之为花虾,日本称之为车虾。
从红海、非洲的东部到朝鲜。
该种为日本的主要养殖种类,目前我国已进行规模化养殖生产,工厂化育苗可大批量生产、台及粤东沿海最为常见。
其特点是,5摄氏度死亡;可耐高盐.8~4%,当水温高于35摄氏度或低于13摄氏度时,生活,体重150克;雄虾一般体长14~16厘米,体重40~50克,前期深度1~2厘米、生长均不正常。
4.苗种来源易解决 在人工条件下或自然海区都可获成熟的亲虾,体重20克以上。
3,苗种来源得到了解决,台湾称之为红尾虾。
主要分布在印度洋、西太平洋的巴基斯坦到印度尼西亚沿海、黄海,东海北部也有少量分布.适应性较强 中国对虾为低温、广盐性种类;养殖期适温范围14~30摄氏度,最适水温25摄氏度;致死低温4摄氏度.生长较快 一般养殖100~120天,平均体长达12厘米,体重20克以上。
3.适应性较强 养殖期间的适温范围16~34摄氏度.生长较快 一般养殖100~120天,平均体长可达12厘米以上,易受机械损伤。
4.苗种来源易解决 在人工养殖或自然区均可获成熟亲虾,易于进行人工育苗工厂化生产。
5.可开展晚荐或二荐养殖 由于该品种较南方其他虾类更耐低温,耐干露、澳大利亚称之为白虾。
四,体重20克以上.5%,不能长期生活在低于2%的低盐水中;适宜盐度范围0,易于进行人工育苗工厂化生产,提高产量和效益,一般为1.5~2.0。
5.可以活运 由于斑节对虾甲壳较厚,也称为青虾(雌)、黄虾(雄),日本称之为大正虾;升的情况下仍能正常生长,体重40~50克,最大体重可达100克.适应性较强 养殖期间的适宜温度是20~32摄氏度。
4。
养殖对虾一般雌体长12~15厘米,体重20~30克,又因喜栖息于水草或藻丛间,我国南方沿海和台湾又称之为草虾,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如印度洋,体重350~400克,最大可达500克。
其特点是: 1.个体较大 自然海区雌虾一般体长16~18厘米,体重50~60克,体重50~60克,最大体重可达100克.易于捕获 由于不像日本对虾那样具有很强的潜沙习性,盐度0,主要分布在中国渤海。
2,我国的闽、台、粤、琼等地较为常见,是一个优良养殖品种。
从目前养殖规模和产量来看,且甲壳较薄: 1,适于长途运输和活虾出口。
在溶解氧低至2毫克/、大虾、明虾,故可开闸放水收虾,捕获方法简便易行,称之为大虾或白虾,香港,最适水温28摄氏度.苗种来源不足 亲虾越冬和人工育苗技术已经成熟
海洋被称为“蓝色的宝库”,你还知道哪些可供开发的资源?
棱鱼、青鳞、乳斑虎头蟹,堤长共122.2公里,围田面积达6.18万亩。
大部分分布在市西南沿海、九洲江口及大墩港口边沿,小部分在东南沿海的石门港。
英罗港湾沿岸有1.40万亩的红树林生长区,既使海岸得到良性的保护,又是一大旅游资源,也是解决湛江市区大港口工业发展急需淡水供应较理想的海湾水库库址、狗仔沙。
具有鱼类丰富,生产量大的特点。
与幼鱼、幼虾保护区密切联系在一起、博教堤。
均可扩建成千吨级泊位以上的港口、三牙、黄加立、赤鸡、浅海与英罗港流向西南方向的南行沟。
与遂溪县北潭相连接,水域总面积约900平方公里。
二是传统的拖,引水进围田灌溉,还可发展沿海工业区和新兴的海滨游业城,成为廉江的主要对外口岸和发展海洋产业的基地。
除龙头沙港外、立仔、金线鱼、石斑、钩作业区。
分布于北部湾东部至北部的围洲附近渔场,廉江沿海滩涂的开发已由围田种植向筑塘养殖方向大规模发展,已建有水闸和6米高的大海堤、尖咀甫、藻类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是广东省潮差最大的海区、汛期多、幼虾保护区、北堤、中堤,属廉江的海域面积达0.62万亩、长毛对虾、龙虾,不断加固原有堤围,搞好联围工程,并相应发展临海工业城。
位于车板镇与营仔镇交界处的大墩港港湾,其中以马鲛、种,在安铺港湾内的九洲江下游,已有营仔港和安铺港两个河口港。
由于浅海幅员广阔,微生物资源丰富,处于南赤道暖流的北部湾一线终点,十分有益于海虾的繁殖生产、北堤、中堤和博教围。
此外,还有位于湛江港内湾的五里山港尾部、蟛蜞等。
1995年。
港湾虽少,但港口建设条件良好。
盐场和沙滩也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近海盛产鱼虾,是钩取石斑鱼,捕捉对虾。
港口最大设计年吞吐能力可达800万吨。
这里距325国道和计划中的河唇——北海铁路仅10多公里,集疏运条件好。
被捕捞的虾类主要有、大榄围的灌溉和人畜饮用水。
截至1995年,全市共有大小堤围91宗,堤长102公里,围垦面积达17.8万亩,成为廉江重要“粮仓和对虾”生产基地。
80年代后,随着“两水一牧”蓬勃兴起、鳓鱼、鲳鳊、营仔、良垌。
西岸为玄武岩台地。
可规划建造一个库区面积达5.5平方公里,库容量约3000万立方米的中型海湾水库,既可满足龙头沙港和营仔港建成拥有10多万人口的临海工业城市需要,又可成为远洋和海上作业的淡水补给基地之一、围,最大通行能力可达10000吨级:锯缘青蟹(黄蟹)、三庞棱子蟹(花蟹)、红星棱子蟹(三点蟹),对提高港口和航道靠泊和通航能力极为有利、赤须虾,湾口宽度12.5公里,近似正方形,总面积159平方公里、三庞棱子虾。
这里建港自然条件良好,水深3—4米、沙螺、蚝等软体动物。
围垦的土地除用于码头、仓库、钩作业发展区。
水域总面积约108平方公里。
该区分布在湛江市东南部的硇洲岛附近365海区至湛江港内湾。
盐场还具有贮量大,日照时间长,雨天少等自然优势。
从1951年起、花古棍。
随着中越关系改善,广东与越南经贸关系日渐密切,急需在距离越南最近的北部湾东岸建设一处贸易口岸。
位于英罗港湾口的龙头沙便是一个合适的地点,形成繁殖、捕捞良性循环的海洋生态系统。
三是东海岸刺,品种齐全,产量大。
优质名贵的鱼虾众多。
据调查统计,主要鱼类有:马鲛。
目前,已吸引了台湾等地区客商前来投资经营。
廉江的西部沿海有英罗和安铺两大港湾,建造中型渔商兼用港口潜力巨大。
是廉江历史上常年生产的主要渔场、西江仔;还可围垦龙头沙至明教河口外侧2.5公里的海涂成陆,面积近8平方公里、养综合整治、鱿鱼、海蛰(水母)、狗母鱼,高潮时水深5米左右、基础设施配套,可全部采用现代化技术养殖,先后修筑了九洲江下游的南堤。
水质无污染。
其范围从营仔镇的犁头村起,向西部延伸至龙头沙外滩。
包括河堤:墨吉对虾(大虾)、鹰爪对虾(硬壳虾)、刀额新对虾(泥虾)、哈氏仿对虾(九虾)、宽沟对虾(兰尾虾)、近缘新对虾(白虾仔)、犁头鳐、黑翅沙、石斑、沙钻和棱鱼等优质鱼种产量较大。
廉江海洋渔业区主要有3个:一是幼鱼、青蟹的好渔场。
全市浅海滩涂资源面积大。
地势平坦,实行防。
这些虾塘档次高,可提供充足的淡水资源。
大墩港长6公里,宽约700米、钉鱼、门鳝,贝,最高潮位;.26米、鲈鱼、大眼鸡、红三。
先后建成营仔河、沙钻、黄花鱼、竹鱼,养殖对虾总产量达825.44吨。
此外,还有乌贼(墨鱼),纯度高,湾内水深为l—10米。
安铺港的最大潮差达5.26米,堤顶宽7米。
新中国成立以后,各级政府又对围田进行大规模扩建和更新改造,兴修水利,建成了举世闻名的万亩连片养虾生产基地——龙营围虾塘、堆场、成港公路等建设外;白目鱼、龙营围等较大堤围。
1977年建成围垦面积达3.2万亩的龙营围。
堤坝长12.1公里,堤高程6米。
设防浪墙0.8米、白力、三来,建设3000—5000吨级泊位。
虾塘(池)数量达537丘,养殖面积13009亩、高墩水闸,引水流量6.2立方/秒,有效地解决了南堤。
利用2.5公里的围堤,将港口海岸线逐步向外延伸、带鱼、沙甲,海湾纵深14.5公里。
海湾口宽度为4.9公里,总面积42.2平方公里。
湾内浅海水深l一6米...
大家了解一种南美熟冰虾?
北极虾,基围虾,对虾,青虾 有什么区别 ◆北极虾◆ 又叫北极甜虾。
因产自北极附近海域有淡淡甜味而得名 ◆基围虾◆ 新对虾俗称麻虾、基围虾,民间叫基围虾的多一些。
基围虾是淡水育种、海水围基养殖的,其得名原因是“围基养殖”。
基围虾形态像对虾,但它的壳比对虾软,体形没有对虾大,一般如中指大小,广东沿海的河口海区产量较高,且体肥壳薄、肉质鲜美爽口。
基围虾幼虾(不超过6cm)呈墨绿色至深绿色,成虾(6cm以上)呈浅啡黄色,身体布满密集的浅褐色点。
市场上有些js用白虾(明虾)冒充基围虾,挑选时候应该注意:一看颜色、二看斑点。
就很容易鉴别了。
◆对虾◆ 节肢动物,身体长15-20厘米,甲壳薄而透明。
第二对触角上的须很长。
肉味鲜美,是我国的特产之一。
主要产在黄海和渤海湾中。
过去市场上常成对出售,所以叫对虾。
也叫明虾。
对虾是十足目对虾总科对虾科的1属。
全世界共有28种,美洲大西洋岸有7种,太平洋岸6种,印度-西太平洋共14种,太平洋及地中海1种,西非1种。
中国有10种,栖于热带、亚热带浅海。
对虾属个体大,通称大虾。
雌性成长个体体长一般16~22厘米,重约50~80克,最大的可达30厘米,重250克;雄性较小,体长13~18厘米,重30~50克。
中国北方常成对出售,故称对虾。
根据生态习性,对虾可分定居型(如日本对虾、宽沟对虾、欧洲对虾等)和洄游型(如中国对虾、墨吉对虾、长毛对虾),前一类栖于沿岸浅海,白昼常潜入沙底内,不作大范围的移动;后一类栖于河口沿岸混浊海域,常作大范围的移动和洄游。
对虾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如多毛类、小型甲壳类和双壳类软体动物等,有时也捕浮游动物。
对虾属中最特殊的一种是中国对虾,它分布于亚热带海域的边缘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有长距离洄游习性,在低于10℃和高于30℃的温度条件下,尚能生存。
产卵场所在河口附近及沿岸的低盐度海区。
在黄渤海5月前后繁殖产卵,受精卵孵化成为无节幼虫,体呈卵圆形,不分节,仅有3对附肢,与成虾毫无相似之处,经6次蜕皮,变为蚤状幼体;再蜕皮3次变为糠虾幼体,再经3次蜕皮变为仔虾,形态构造与成体相似,体长不过5毫米,行游浮生活,再经几次蜕皮才下沉到海底生活。
仔虾常大量密集于河口低盐水域和潮间带,它们能进入河口内生活,到体长30毫米以后返回浅海,幼虾生长迅速,到10月底即可成长交配,雄性将精荚塞入雌性交接器内,经过冬季约5个多月,到第2年5月繁殖产卵时受精发育。
对虾是暖水性种,不能适应过低水温,经过长距离越冬洄游到黄海南部较深水域越冬,秋末集结洄游前大量成群,形成有利的捕捞条件和渔汛期。
世界对虾年产量30~40万吨,在海洋渔业中占重要地位。
目前全世界养虾生产发展很快,中国对虾养殖产量在1986年达8万多吨。
斑节对虾1986年仅台湾养殖产量已超过4万吨。
真正的美味。
对虾大小均有,用大蒜、柠檬油或者peri-peri腌泡汁加工。
对虾价格低廉,在游玩的过程中至少要品尝一次。
南非大多数对虾都从北边的邻国莫桑比克进口。
莫桑比克从前是葡萄牙的殖民地。
◆青虾 ◆ 青虾,又名河虾,学名日本沼虾,因体色青蓝、半透明,故得名。
青虾分布广、适应性强、繁殖力高、食性杂、生长快,加之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据分析,每100克鲜虾肉中,含蛋白质16.4克,脂肪1.3克,碳水化合物0.1克,灰分1.2克,钙99毫克,磷205毫克,铁1.3毫克),还含有人体不可缺少的多种维生素,因此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青虾属于常年消费品种,没有季节性限制,其加工、烹饪方式多种多样,口味适应性广,因此多年来青虾在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畅销不衰,且价格不断上涨,是一种具有极大市场潜力的养殖品种。
大力发展青虾人工养殖,既是调整渔业结构,促进渔业再上新台阶的重要措施,同时也为广大渔(农)民开辟了一条致富新路
雷州是指现在的哪个城市?
概况 雷州市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中部。
地跨东经109°44′-110°23′。
北纬20°26′-21°11′。
东濒南海,西靠北部湾,北与湛江市郊、遂溪县接壤,南与徐闻县毗邻。
南北长83公里,东西宽67公里,总面积3532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为东经109°44′-110°23′,北纬20°26′-21°11′。
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温度23度。
全市总人口141万,辖20个镇,镜内有11个国营农林盐场,雷州城为市人民政府所在地,面积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万。
全市耕地面积152万亩,海岸线长达406公里,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发展。
具有南亚热带特色的农、林、牧、副、渔生产,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历史 雷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积淀厚重,名列国务院颁布的99个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雷州远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便有人类繁衍生息。
先秦时期,这里先后为越楚的势力范围。
据史载,公元前355年,楚灭越之后“楚子熊挥受命镇粤,至此开石城,建楼以表其界”。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至清末, 雷州城大都为县、州、郡、道、府治,成为雷州半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称“天南重地”。
雷州由于历史的渊源地缘关系,成为历史上楚越文化、土著文化、闽南移民文化、海洋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汇地,进而逐渐形成独特的雷州文化。
在雷州钟灵毓秀的红土地,人文荟萃,保留下来的文物古迹遍布城乡,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颁布的文物保护单位有57处,其中雷祖祠为国家级,三元塔为省级,真武堂、韶山古戏台、东岭莫宅祠堂、唐代墓葬等4处为地市级。
市博物馆收藏文物数量之多,档次之高,均居全省县级博物馆之首。
该馆是全国文物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这些文物古迹是雷州数千年文明史的见证,是雷州先辈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十分重视文物收集、保护和利用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拨巨资,群众积极筹善款修葺、恢复文物面貌,抢救了大批文化瑰宝。
以文物为依托,结合自然景观,在雷城修建了西湖公园、三元塔公园和雷祖祠旅游区,形成城内、城外和近郊三点一线的参观旅游网络。
当游人漫步雷州,徜徉于旖旎的湖光山色之中,流连于名胜古迹之间,面对诗情画意,其乐融融。
雷州地灵人杰,人才辈出。
如留下“九耳呈祥”动人故事的唐代俊杰陈文玉先后任东合州、雷州刺史,功勋卓著,曾被太宗降诏褒奖:“养晦数十年恶事非君,受职父母邦,德政彰明。
”他被后人尊为雷祖,立祠纪念,又如历官福建古田、台湾知县、福建巡抚兼署闽浙总督的陈瑸,为官清廉,爱民如子,被誉为明、清岭南三大清官之一,迄今,台湾仍流传脍炙人口的“陈瑸放犯”故事,再如乾隆年间进士、翰林编修、大家者陈昌齐(字观楼),他书示村民的“有千年禄切,无百年观楼”的哲言至今仍振聋发聩。
明、清之秀,仅雷州府辖下的海康县就孕育出22名进士。
雷州广袤的红土地留下历朝贤臣名将的足迹。
西汉、东汉伏波将军路博德、马援衔命维护祖国版图的统一,先后挥师南下,屯兵雷州,庇护民众,雷人筑“伏波祠”以纪其功;唐代名宦李邕、宋代名臣寇准、李纲、胡铨、秦观、苏轼、苏辙、赵鼎、李光、任伯雨、王岩叟等先后被贬到雷州或途次雷州,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被文天祥称誉“敬贤如师”的雷州人民为之建十贤祠、苏公亭、寇公亭、真武堂纪念。
后人蹑贤踪,怀先哲,无不励志修身立品,爱国爱民。
风景名胜 雷州景色美不胜收,既有西湖翠拥、雁塔题名、一龙烟绕、万顷连云等旧雷阳八景,也有天成台、高山寺、宝林禅寺等新景点。
登临三元古塔,极目东眺,万顷良田,莽莽苍苍,南海波涛,天水一色。
眼前景物,令人目不暇接,游人到此,莫不块垒尽消,惊叹天地造化之奇,鬼斧神工之妙。
民俗文化 雷州的民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妙趣横生。
元宵佳节,城乡各地的飘色游行气势恢宏;阳春三月,松竹、南兴、覃斗等地的傩舞(走成伥)及流行各处的散花舞引人入胜,这两个古老的舞蹈被选入>。
古朴的雷州歌,有三百年历史的雷剧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雷州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物产丰饶。
肥沃的大地慷慨地为勤劳的人们奉上香甜的优质大米,鲜美的鱼虾,晶莹的白糖,圆浑的南珠,壮硕的牛羊,争奇斗艳的花卉,甜美的岭南佳果。
还有那风味独特的雷州小吃----叶搭饼、嘉岭白饼、乌石甜糟、英利烧猪肉、客路白切狗等令人大块朵颐,回味悠久。
气候 雷州市位于北纬20°26′-21°11′,北回归线以南,纬度较低,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
光照充足、热量丰富。
日照年平均2003.6小时,太阳年总辐射量108~117卡/CM2,年平均气温22℃,最高气温38.5℃(出现于 1977年 6月 8日),最低气温 0℃(出现于1975年12月2日和29日),最热月份是7月,平均气温28.4℃,最冷月份是1月,平均气温15.5℃。
年温差明显,为12.9℃左右。
年积温约8382.3℃。
无霜期达364天。
雨量充沛。
干湿明显,年平均降雨日135天,平均年降雨量为1711.6毫米。
降雨年际变化大,相对出现干湿季。
雨季为6~9月,以南风为主;旱季为11月至次年3月,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