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养殖什么好养又赚钱,养殖营业执照怎么办理,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家禽养殖行业的发展前景
中国家禽养殖业发展前景分析 三农直通车综合报道:养鸡的行情从08年的5月份一直低迷到现在,已经整整两年了。
08年还没有感觉出危机的到来,都认为是行业的正常调整,会很快过去的。
于是大家还莺歌燕舞、歌乐生平。
09年初还有一中型家禽企业进行了扩张,到西北成立了新公司,没想到死的很掺,公司和员工入股的200万元现金一分没有带走,更糟的是企业的骨干全部心灰意冷,远走高飞了。
对养殖孵化来说,09年的春天格外的残酷,不堪回首。
到了11月份陆续有小型的饲料厂、经销上开始倒闭关门,12月就有孵化场养殖场开始停产。
2010年的3、4月停业的孵化场养殖场就更多了。
特别是规模在100万—2000万之间的孵化场。
我有几个朋友把07年的利润全吐出还欠了一屁股的债,卖房、离婚、卖车。
有一个好朋友是全国一家很优秀的家禽企业的销售部经理,在4月底的一个下午给我打电话说:“假如我能挣回亏损的80%,我就彻底退出这个行业”。
我想我也是。
造成行情低迷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行业内的过渡扩张。
包括07年暴利行情后许多养殖户把手头的利润全部投入到扩大养殖鸡舍和设备上了,比如象我;包括许多搞别的行业的有富裕资金的老板为了追求利润进入养殖业,比如网易的丁磊;更主要的是许多饲料行业、食品行业为了躲过经济危机、延伸产业链、控制终端而进行的大规模的扩张,比如六合、双汇、泰森。
2、金融危机的影响。
其主要是心里上的。
3、国内经济结构的部分行业的失控造成国内老百姓住房、看病、上学花费额太大,对未来感到不确定不踏实,不敢过度消费。
4、原料特别是玉米的工业化需求造成养殖成本的刚性增长,不可逆转,并将长期存在。
供大于求的事实已经存在,行业的优胜劣汰是在必行。
现在的中国经济正在转轨,经济结构正在调整,还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也就是说退出机制还不完善,重复建设不可避免,恶性循环。
10年包括最近11、12年没有人会笑,只有人哭,甚至放声大哭。
小声哭的是跨行进入养殖业的老板,小资本家最大的特质就是投机。
1年2年不挣钱,第三年就会坚决果断的撤出。
它们投入的是富裕资金,撤出不会对它们伤筋动骨,它们也是会最早退出这个行业的人。
因为养殖业也有养殖的本质,只有抓住行业的本质才会在行业立足。
中国的养殖业的本质只有在其中浸淫数年,会思考才能领会到。
老板如果不是从养殖业起身,没和农民打过交到,很难领会透彻。
最难退出而不得不退出的是小型企业和饲养户,全部的身家都压在了上面,但是由于大型垄断企业的扩张,生产会越来越集中,小型企业和养户在市场上、资金、技术、管理和利用国家政策上都处于劣势,竞争力会越来越差。
现在养10万只鸡的全自动鸡舍只需要2名技术工人就可以搞定,以前养户的优势立即没有了。
昨天我转了一下活鸡市场并打电话给全国的几个朋友,发现活鸡市场已经退出了大城市的中心区域,在中小城市也因为防疫、卫生等原因逐步退出。
市场空间压缩的很厉害。
失去了最主要的消费客源将使活鸡销售陷入困境。
黄羽肉鸡最主要的销售市场还是活鸡市场。
市场的逐步消亡对黄羽肉鸡来说是很现实和严峻的问题。
黄羽肉鸡行业必须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全行业方向一致进行全民范围的有影响的宣传和引导,是黄羽肉鸡走上屠宰线,走上冷链生产,建立行业壁垒,实施差异化战略,突出优质优价策略,才能使行业发展壮大,才能使我国的宝贵地方资源品种不至于被国外的洋品种掐死在襁褓中。
长江以南虽然目前还是活鸡消费,但最终还是要向工业化转变。
在最近几年内,随着我国逐步从半工业化向工业化的转变,白羽肉鸡行业还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空间,养殖户的数量将会是一个倒“V”型的曲线。
我认为在2020年左右,我国基本完成工业化经济转型后,散养户会逐渐减少消失。
规模化、集约化、垄断化的行业态势将会形成。
到那时,所从事养殖业的人员素质和收入都有很大的提升。
白羽肉鸡目前最大的问题还是“药残”问题。
环境和管理是解决其最根本的办法。
但是竞争如此激烈,生存都成问题,哪有充足的资金和心思、精力在投入呢?密度越来越大、环境越来越差、疫病越来越频繁、市场起来越低迷、效益越来越差,恶性循环。
这很大原因与国家的政策引导有关系,同时与畜牧疾控管理机构的监管有关系,同时还与龙头企业的跑马圈地大规模扩张有关系。
其实养鸡是食品行业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关系到国计民生大事,应该同别的行业一样,设置一定的准入制度。
比如说.区域养殖密度超标限制、养殖设施和环保设施制度、从业人员培训制度等来引导养殖户走上科学健康的养殖之路,防止盲目进入行业导致行业的无序化恶性竞争。
但是这需要国家下决心或出了大事后才会改变目前的肉鸡养殖品种中,817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种。
我认为在目前5-10年内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如果有一批优秀的龙头企业专注、稳健、积极的带领老百姓做的话,完全可以从白羽肉鸡市场中分割很大的市场和利润。
前提是有专业的育种公司进行认真培育,白痢检测是最基本的。
采用“公司+农户”模式进行推广,...
2017年养鸡行情何时能好?
标准化养殖场或养殖区建设、示范项目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养殖业发展向家补贴力度直较建设补贴要建设符合标准便获示范项目则需要进行申请符合条件且审批通才能获建设补贴参考:猪存栏规模500~999补贴20万;存栏规模1000~1999补贴40万;存栏规模2000~2900补贴60万;存栏规模3000及补贴80万奶牛存栏规模300~499补贴80万;存栏规模500~999补贴120万;存栏规模1000及补贴170万;肉牛存栏规模100~299补贴30万;存栏规模300及补贴50万;肉羊存栏规模300~499补贴15万;存栏规模500~999补贴25万;存栏规模1000及补贴50万家禽养殖数区并类补贴具体畜牧部门进行咨询另外由于各补贴政策所差异补贴要求与金额畜牧部门公布准,...
你好、请问2017湖北襄阳、保康、养殖家禽、最高就一万吗、不管你养...
农业产品的税收优惠关系到经营者的切身利益,但也是把“双面刃”,所以必须清楚明了。
对适用免征、减征的项目,税收法规采用了项目列举法,免征企业所得税:(1)蔬菜、谷物、薯类、油料、豆类、棉花、麻类、糖料、水果、坚果的种植;(2)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3)中药材的种植;(4)林木的培育和种植;(5)牲畜、家禽的饲养;(6)林产品的采集;(7)灌溉、农产品初加工、兽医、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8)远洋捕捞。
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9)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10)海水养殖、内陆养殖。
概括起来可以这样理解:凡是增值税免征的,一般情况下,企业所得税要么全免,要么减半,而且是免征项目多,减半项目少,企业范围在缩小。
怎样才能正确获得农业产品税收优惠?要正确获取农业产品税收优惠,理解和记住三个要领,并且能做到就行,那就是:纳入税务管理是前提,规范经营、正确核算是核心,按时报备是关键。
纳入税务管理的标志是办理税务登记,并按规定开始纳税申报。
税法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都要办理税务登记,而且不管是否有税收减免,都要正常进行纳税申报,否则,所有的减免税都不成立。
这是一个不能越过的大前提。
对农业产品行业的减免税管理来说,除了上述普遍适用所有纳税人的规定外,还有专门针对方便农民办税的规定,核心是对农业生产者自产自销农业产品的税务管理,允许其将纳税申报、税收减免与发票开具三者一次性即时办理完毕。
在此要跟广大农民朋友强调,现实中,不少农业产品生产者,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大且应当办证的农户,经常误认为反正是免税,办不办证、报不报税没关系,只有到自己要用发票了、急了、没办法了,才去办证,还觉得“规矩”太多,手续太繁。
事实上,办证前已经产生的销售是不能免税的,而且还很可能会造成诸如“偷税”等涉税违法问题。
所以税务登记是不可省略的步骤。
农业产品的税收优惠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农业产品增值税的法定税率为13%(2017年7月1日起改为11%);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第一句话的意思是:增值税的基本税率为17%,低税率为13%。
也就是说,凡是在低税率13%的税目税率注释范围内的农业产品,对一般纳税人征增值税时,一律按13%计算(小规模纳税人按3%征收率计征)。
第二句话有三个关键词要读懂:“农业生产者”,即只有“直接从事生产的单位和个人”才有免税的资格,纯粹从事经销或贩销的就没有免税资格。
第三句话也有三个关键点:“企业”,因为是对“企业所得税”进行免征、减征,所以特指法定应缴纳企业所得税、而且是直接从事列举项目生产的生产企业才适用(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个体企业适用其他法规),大致可概括为具有法人组织的国有、集体、各类合作社、股份制、公司等性质的生产性企业。
“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所得”,实际就是前述的“农业产品”范围,经营行为的界定也一样(即“自产自销”),只不过计税依据变成了“应纳税所得额”。
“免征、减征”,免征即全免;减征即按应纳税所得额减半后乘以法定企业所得税税率25%计征企业所得税。
税收优惠政策关系着经营者的切身利益,如何利用好这把双刃剑?农业企业、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有着相当多的优惠政策,如何利用农业的税收政策规范自己项目的发展?如果巧用国家的一些政策,就可以让你省去大笔资金投入,从而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食品加工企业的税收优惠?
1998年扩大到2。
2011年; 古镇又现百年老桥▪.gif" target="_blank">http; 历史名人1简介编辑徐古镇为武汉市十大贫困乡镇之一。
5特色产业编辑徐古镇1997年从上海引进蘑菇生产项目、投资32万元新建1.5万平方米的试种基地,入长江: 25px,与大别山地区的麻城,参与菇业生产经营的菇农达到3600多户.gif); width.4万元,中流少河。
东部山区群岚起舞。
2002年生产鲜菇12800吨,加工盐水菇、保鲜菇4000吨、实现种植、加工总产值5600万元,创纯利1780万元,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特色产业。
徐古镇种植面积达到400万平方米,预计全年产鲜菇4.5万吨,实现种植总产值1.2亿元,创纯利润5000余万元。
省内外14家营销商,自营或联手镇内4家公司,11个加工厂和8家营销大户,形成了庞大的购销网络,并显现出新的特点:内外联手收购,鲜销加工并举;运输陆空并进,鲜菇直销出口;分级优质优价,购销市场火爆;现采现卖现钱,菇农增产增收。
全镇出现了一大批一年赚2万元以上的蘑菇大棚,赚十几万元以上的蘑菇大户。
蘑菇产业的发展显示了巨大的带动效应:带动了10多种农副产品的综合利用,连过去不被人重视的塘泥、牛粪、茅草也得到充分利用;带动了富余劳动力就业,一年进菇棚打工的劳力达到12万人次,连一个上了年纪的妇女做些剪菇柄的手工活一天能刨上15块钱左右;带动了二、三产业的发展,搞活了全镇1000余台大、小运输车辆,围绕菇业服务的各种专业户上千户,全镇蘑菇生产带动的经济效益达到1650万元。
6旅游景点编辑将军山地处武汉市新洲区徐古镇,属大别山脉,海拔675米,与大崎、接天诸峰构成了大别山在湖北境内的主峰,为武汉市最高山峰,素有“武汉第一山”之称。
是新洲区与团风县、麻城市交界处,离新洲城区三十余公里。
人们对它的地理位置有:“一脚踏三县”和“鸡鸣三县闻”的说法。
将军山东连大崎、接天二山峰,相互呼应;与西南诸山相对高差二三百多米。
临空俯瞰,它像一只巨大的金盆,故山顶有古寨名曰“金盆寨”。
金盆寨亦是“蕲黄四十八寨”之一。
新修的盘山公路可直达半山腰,环山近看峭岩削壁,绝谷深幽,树高林密,山峰峻秀,溪流淙淙,奇石古洞隐于峰峦;绝顶远眺,三地景色尽收眼底,原野梯田层层,沟坝交错,农舍星罗棋布。
山上有将军洞、九龙洞、情侣洞、仙人洞、望仙台及自然形成的仙人石、鳊鱼石、青蛙石、鹰嘴石、试剑石、风动石和传说中的巨人足迹等。
据清代光绪黄州府志载:“将军山,峰甚峻,有巨人足迹。
”明代诗人、黄冈知县、湖广总督瑞徵曾作《登将军山绝顶》诗云:非关性癖耽邱壑,何事猿腾绝顶过。
千岭遥翻红日出,万松深护白云拖。
雄图尚说争蛮触,猛气惊看印薜萝。
满眼巉崖烟雾冷,好将谈笑释干戈。
将军山一带,地处大别山南,东邻英(山)罗(田),入安徽;北上红(安)麻(城)到河南,可直入大别山腹地。
西望长江,是鄂豫皖水、陆两路通向武汉的咽喉要地,战略地位十分独特,历为兵家必争之地。
上世纪初至新中国建立的历次革命战争时期,这里都是革命根据地,一直是新洲地区革命火种保存、积蓄之地。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这里是中共黄冈中心县委常驻地之一。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后,武汉、黄州等较发达地区的中共党组织遭到全面破坏,将军山地区由于山高林密,易于活动,部分党员奔赴江西南昌参加“八一起义”,为贯彻执行党的“八七会议”精神,部分党员和农会骨干参加冈东回龙山暴动,中共党组织在这里反而赢得了较大的发展。
7相关报道编辑古镇又现百年老桥“我们这里有座石桥,估计有100多岁了”,新洲区徐古镇柳河村银河湾村民赵师傅致电本报反映。
[1] 2月14日,本报25版报道了徐古镇柳河村范家咀湾一石桥已有90岁高龄,在当地引起关注。
而据报料人赵师傅介绍,像这样古老的石桥,在当地就有三四座。
他所指的这一座石桥,是一座横跨当地柳河支流的拱桥,位于银河湾境内。
这座桥宽2.44米,弧长4.7米,桥身由条石砌成。
据当地人称,条石之间用于粘合的,是用石灰与糯米调成的,“历百年而不坏”。
据该湾一74岁老人戴荣清介绍,他小时候曾听说这座桥建于光绪末年,由当地赵、余、黄三人出资兴建,方便了一方百姓。
当地村民希望,政府部门能将此桥列入文物保护名单,并刻碑立传记录其历史。
而据新洲区文物管理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该区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已将此桥列入申报市级文物保护的名单,目前正在审批中,“据初步判断,这座桥应是建于清朝末年”。
徐古山顶小村走上致富快车道2011年3月29日上午, 新洲区徐古镇琵琶垴村的山坡上,几千只土鸡在松林中觅食,几十只黑山羊在山致富快车道坡上吃草,种养大户方进明告诉记者:“这种散养的土鸡和黑山羊根本不愁卖,俏得很。
”琵琶垴是新洲徐古镇东南部的一个山顶小村,海拔400多米,与麻城交界,从武汉驱车要2个小时才能抵达。
这个小村只有146户,550多人。
3个自然湾分布在三个山脊上,以前进出十分不便,离最近的小集市沙河也要跋涉8公里。
全村耕地不到210亩,种一季水稻维持全村人的基本口粮,集体经济几乎空白,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