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养殖网安逸养殖网

安逸养殖网
种植技术如水产养殖技术、禽类养殖技术、特种养殖技术,中药种植技术,农作物种植技术以及饲料、兽药、环境、设备、防控

大棚养殖林蛙图片 林蛙养殖基地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页顶部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养殖什么好养又赚钱,养殖营业执照怎么办理,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大棚养殖林蛙】林蛙可以人工圈养吗?

中国林蛙可以人工圈养吗?可以。

因为中国林蛙有四大优势: 一是中国林蛙的自然生态分布的地域广大,这就决定了广泛养殖林蛙的可能性。

二是林蛙本身适应各地自然环境的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强。

三是养殖技术简单易学。

四是投人低,回报快,利润高。

由于以上优势的诱惑,使许多地区不具备山林水源条件的人也想人工养殖中国林蛙。

其实,无论是南方或者北方,已经有许多研究部门试验成功了中国林蛙的人工圈养方法。

这种方法就是模拟林蛙的自然生态环境,采取集约化伺养方法,实行林蛙圈养。

圈养林蛙,无非是圈地、盖棚、引水,按照林蛙的生态习性进行伺养。

圈养林蛙也有利用大棚高密度词养的。

这种词养方法回报率高,但是饲养风险也更大。

在此,我只告诉朋友们一句话,当你认真地读过了这本书后,你就知道中国林蛙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动物,应该怎样养 殖了。

无论是自然形态的地理条件下的养殖,还是模拟环境的人工养殖,它的“生态原则”一点儿也不会变。

林蛙的生态习性也是永远无法改变的。

无论你的动机和措施如何的“科学”,如果你不是顺应林蛙的自然生态习性去伺养,而是按照自己道听途说来的所谓 “科学意愿”去伺养,那么,结果只有一个,就是失败!

林蛙可以大棚工厂化养殖吗?效益怎么样/?

一、肉鸡饲养成本与利润概算分析 以每个养殖场每批饲养1万只肉鸡计算。

建设投资 1.每平方米饲养8~9只,需要大棚实用面积1200平方米。

2.每个大棚250平方米左右,需要4个大棚,每个大棚长30米、宽8.5米。

3.全部占地面积是大棚实用面积的2倍左右,因为大棚之间需要有适当间隔,则全部占地面积在2400平方米(3.6亩)左右。

4.网上平养:地面平整,距地面0.7米纵向间隔6厘米拉起钢丝,中间留出宽1.1~1.2米的走道,上铺专用塑料网。

以2米为一隔间,四周墙体用水泥砌块或砖垒出柱子,中间留出门窗,顶棚由内向外分别是一层塑料薄膜、一层草帘、一层塑料薄膜、外层挂小红瓦,共四层。

建设成本每平方米80元左右,则每个棚建设成本大约为2万元,4个棚全部建设成本约为8万元。

饲养成本 1.鸡苗购进全年平均每只需要3.5元左右。

2.以饲养42天计算,每只大约需要饲料5千克,料重比为1.85:1,全部饲料成本大约为11.4元。

3.每只鸡全程用药成本0.7元、水电成本0.2元、煤炭成本0.1元,人工成本0.4元,大约为1.4元。

以上全部成本每只合计约为16.3元,1万只肉鸡成本为16.3万元。

销售收入 以肉鸡生长到42天,体重2.7千克,每千克毛鸡全年平均8.0元,销售收入每只为21.6元,1万只肉鸡销售收入为21.6万元。

养殖利润 1.每只肉鸡饲养成本为16.3元,销售收入为21.6元,利润为5.3元,1万只肉鸭利润为5.3万元。

2.建设成本收回需要饲养1.5批肉鸡,以每年饲养5~7批,平均6批计算,当年便可收回建设投资,并有23.8万元的利润。

只供参考...

林蛙养殖前景如何

一、林蛙概述林蛙为蛙科动物中国林蛙(Rana temporaria chinensis D.),林蛙油为雌蛙乾燥输卵管。

林蛙油含有多种激素、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等成分。

味甘、咸,性平。

有补肾益精,养阴润肺等功能。

用於身体虚弱,病后失调,精神不足,心悸失眠,盗汗不止,痨嗽咳血等症。

中国林蛙主要分布於吉林、辽宁、黑龙江,特别是长白山区,蕴藏量占全国的90%以上。

生活於林区山间河流周围开阔的椴树、核桃、揪、榆、柞树以及针阔混交林和次生林间。

珲春地区是中国林蛙的主产区之一。

二、生产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林蛙人工养殖技术现基本成熟,但生产中林蛙的回捕率很低,病害近年有明显上升趋势。

人工圈养的方法投资大,成本高,而且林蛙身体变态较明显;半野生半家养的方法看护管理有一定难度,但仍是主要发展方向。

目前商品林蛙油仍以野生资源为主,导致野生资源价格上升,消费群体仅限於少数人,属於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品种。

三、专案内容1、专案规模核心养殖基地放蛙面积3万亩,辐射带动7万亩,最终形成10万亩的全国最大的林蛙规范化放养及优质林蛙油生产与供应基地。

2、关键技术(1)林蛙孵化及提高雌化率技术(2)林蛀越冬技术(3)提高林蛙回捕率技术3、专案建设地点核心基地建在珲春市,辐射带动区为整个长白山区。

四、市场分析林蛙油不但是补肾益精、养阴润肺的重要药材,也是天然高级滋补品,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与保健功能。

随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观念的转变,人们十分重视寻求健康长寿药物。

林蛙油在我国和东南亚信誉很高,需求迫切,市场容量较大。

特别是挥春地区林地面积大,河流较多,水资源丰富,植被好,饲养林蛙条件优越,生产潜力大,发展前景广阔。

五、投资预算建3万亩林蛙规范化核心养殖基地约需投资100万元,其中:孵化池:2万元越冬地:16万元管理:2万元围栏:60万元回捕、加工:20万元六、经济效益分析3万亩林蛙基地每年可回捕雌蛙500万只,产蛙油1万千克,可获经济效益2000万元,纯经济效益1900万元。

投入产出比:1:20。

投资回收期:2年。

饮食林蛙会吃任何可以进口的无脊椎动物,但在交配季节则会禁食。

它们最喜欢吃昆虫、蜗牛、蛞蝓及蠕虫。

它们会以其长舌来捕捉猎物。

它们一生中会改变其饮食习惯,年老的林蛙只会在陆地上觅食,年青的则在水中觅食。

林蛙的蝌蚪是草食性的,只会吃藻类及一些植物,但亦会吃小量的动物。

栖息地及习性林蛙及其栖息地。

林蛙差不多全年也很活跃,只会在非常寒冷,当陆地及水也结冰的时候才会冬眠。

在英国,林蛙一般会由10月下旬至1月冬眠,并於2月才起来。

在更为恶劣的地区,如阿尔卑斯山,它们会迟至6月才会起来。

林蛙可以在流水、泥泞及叶堆中冬眠。

它们可以透过皮肤来呼吸,故可以在水中逗留较长的时间。

繁殖交配中的林蛙。

林蛙会在浅及停留的淡水中产卵,如水池,并一般在3月产卵。

成年的林蛙会聚集在水池,并争夺与雌蛙交配。

它们会彼此叫嚣,胜出的雄蛙会以前肢抓住雌蛙。

在交配的季节,雄蛙第一指的指节较为深色。

雌蛙一般比雄蛙大只,每次可以产下达4000颗蛙卵。

( 利大不等於一定要做 , 有些人只会向钱看 , 都不看看自己有没有兴趣 , 做不做得来 , 做了才知道自己根本不适合 , 后悔的是自己~ )

总投资1.4亿元林蛙养殖需要基地多少亩

林蛙养殖场的建设,简单地说就是“四池一厂一圈”的建设。

四池是指孵化饲养池、变态池、晾水池和越冬池(窖),一厂是人工饵料繁育厂,一圈是指由标准化的林蛙饲养圈。

1.晾水池:它的主要作用就是为养蛙生产储备温度适宜、水量足够的生产用水。

晾水池应建在地势较高的地带,以方便池水的排放,供养蛙生产之需。

晾水池蓄水量的多少应视生产规模的大小,用水量的多少而定,但晾水池的水位不宜超过一米。

因为晾水池内储备的水,在蝌蚪孵化、饲养期间,主要是为孵化饲养池供给谁温适宜、溶解氧丰富的生常用水。

如果晾水池的水过深,池水温度相对较低,与孵化饲养池内的水温差异大,对蝌蚪的孵化与饲养不利,甚至使蝌蚪死亡。

如果蛙场内有天然的小溪、池塘、人工鱼池等,也可不建晾水池,而借用上述水体取代晾水池,供林蛙养殖生产之需。

但必须保证水质优良、无毒、无污染,水温适宜。

技术要点:水质优、水温宜、水量足、溶氧高。

2.蝌蚪孵化饲养池:主要用于蝌蚪的孵化和饲养。

建池的基本原则是经济实用,管理方便。

结合养蛙实践,现提出如下建池模式:孵化饲养池的规格:4m*2m*0.5m,池内卵团投放量:3-4团/平房米,即24—32团/池。

建蝌蚪孵化饲养池的数量可依据各自生产规模而定。

以养林蛙10万只的生产规模为例,蝌蚪孵化饲养池需建4-6个。

建池方法:在邻近晾水池附近的平坦地带,建若干个孵化饲养池。

池埂上宽30厘米,下宽40厘米,高50厘米,池底相对平坦,如果土壤保水性能差,可在池内铺设塑料薄膜,底部膜上铺3-5厘米厚的细沙。

在池壁上部留有注水管口,在池壁下部留排水管口,并在出水口处罩上网罩,防止蝌蚪逃脱。

为防止早春低温侵袭,可在池面上罩塑料棚膜,以确保蝌蚪孵化饲养顺利进行。

3.变态池:变态池是根据林蛙变态发育的生物学特性,在其变态发育阶段,为了便于林蛙的饲养与管理,使幼蛙能顺利登陆上岸,而在蛙圈中设置的水池。

设置变态池的宜处在于: ① 适时分池,有利于蝌蚪变态及管理。

② 变态池不同于其他几种池,池壁坡度要小,有利于变态之后的幼蛙登陆上岸。

③ 降低蝌蚪饲养池的蝌蚪密度。

④ 分池变态上岸,降低死亡率,提高成活率。

⑤ 圈内幼蛙分布均衡,便于饲喂和管理。

变态池应设在各蛙圈之中,每圈设一个变态池,位置通常在蛙圈的中央区域。

变态池的水面面积约10平方米左右, 池壁的坡度宜不小不大。

变态池上设供水管线,下设排水管线,排水管线应选择孔径大的,防止杂物及泥沙等阻塞管道,而影响林蛙养殖生产。

实践证明,排水管径选用4寸的下水管道效果很好。

变态池内的管道口用网罩封严,每个变态池投入蝌蚪量在20,000尾左右。

以上三池的建设和设置,是规范化林蛙养殖场所应具有的。

而在实际养蛙生产实践中,因养殖规模、养殖数量、养殖场地等诸多方面条件不同,有的养蛙户,并没有单独设置这三种池。

而是用一个多功能池兼作蝌蚪孵化饲养池、变态池和越冬前期的过渡池,效果也不错。

但这种建池方法只适用于生产规模小、养蛙数量少的养殖户。

4. 越冬池(窖):冬眠是中国林蛙的生活习性,是中国林蛙长期在自然条件下,逐渐形成的本身固有的节律性行为,是中国林蛙抵御外界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林蛙唯有冬眠,才能度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季。

人工养殖中国林蛙,特别是在我们当地人工养殖中国林蛙,尚不能打破其原有的冬眠习惯,而应依据林蛙越冬的自然环境条件,模拟创建林蛙越冬的人造环境,让林蛙在人造环境中顺利冬眠,安全越冬。

人造林蛙越冬模式有两种:一是室内越冬池越冬,一是地下越冬。

室内水池越冬模式:就是在室内建造林蛙越冬池。

这里所讲的“室内”主要是指空闲的房舍、库房、保温性能好的棚舍、猪舍等。

如果是厢房建造林蛙越冬池效果更好。

要求室内保温,能通风换气,设有增温散热设备,有电源,水源,有水源循环设备。

在上述条件具备的前提下,即可建造林蛙越冬池。

越冬池建造的规模大小,可视越冬林蛙的数量而定,基本原则是宜大不宜小,林蛙宜疏不宜密。

以平均每平方米睡眠分布500-1000只林蛙为好。

在越冬池的拟建规模规划好之后,在规划区内挖池,池深在1.20米左右。

如果是永久性越冬池,可用红砖、水泥砌池壁,池壁高与室内地面平齐。

相邻两池壁的交汇处砌成圆角。

池底用沙石和水泥铺平。

若建多个越冬池,在相邻两池的基部,留有水流通道多个。

通道处设置网罩。

池底铺10cm厚的沙石层,沙石层上铺设30cm厚的大块河卵石。

在越冬池底部的一段安放潜水泵(水泵质量好,不漏油),如果水泵的功率大,吸水力强,在吸水口加网罩,网罩的大小,以林蛙不会被吸附于网罩上为准,在与水泵相对的另一侧的地面上,用砖砌蓄水池。

蓄水池靠近越冬池一侧的下部,留出排水道,排水管道流出的水可直接流入越冬池。

在水泵的出水端和蓄水池间用相应的管道连通。

这样,林蛙越冬池内的水,在水泵做功的情况下,水就可以在越冬池→水泵→蓄水池→越冬池这一循环系统中循环流动.从而模拟出了野生林蛙流水越冬的人造环境.如果建造的不是永久性...

谁在养殖林蛙啊 我想养殖林蛙怎么办

注意养殖环境,注意蛙油质量,注意防骗(一)地形、地势养蛙场一般选择两边高山、中间沟谷,即农民所说的“两山夹一沟”为最好。

如果环境宽阔,必须有150—200米以上的宽度。

沟谷内要有面积大而集中的较为平坦地带,以作为修建繁殖场之用。

山岭相对高度在100米以上,以缓坡为宜。

(二)森林森林是林蛙最主要的生长地区,林蛙每年大约有5个月左右的时间是生活在森林内的。

林蛙栖息的林型主要是大面积的阔叶林,针阔混交林。

森林的层次要适宜,即乔木层要密集,达到树冠互相郁闭,林下光线较暗淡,灌木层要繁盛,以利于调节林下的光线与湿度:草本植物层和枯枝落叶层要选择植物茂盛,落叶层较厚的地方,以便为林蛙提供足够的食物和良好的栖息环境。

(三)水源水源情况是选择养蛙场的另一个重要条件。

必须在枯水季节有充足的水量即养殖场内有夏季不干涸、冬季长流水的一条或数条山间小河流,溪流以砂石或淤泥为底,水量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一般宽1—3米,深0.3—0.5米为宜。

二、繁殖场的选择与修建(一)繁殖场的选择繁殖场是林蛙繁殖的场所,从产卵到变为幼蛙,都要在繁殖场里完成。

繁殖场应设在整个养蛙场的中心地带。

选择地势平坦、面积大、向阳的地方集中修建,繁殖场要求距河流较近,可以引河水自流灌溉。

土质以保水性能好的粘土壤为宜。

繁殖场宜集中不宜分散,为了方便疏散蝌蚪,在沟谷较长的养殖场,也可建立几个繁殖场,分段饲养,做到就近繁殖,就近放养。

繁殖场距放养场最好在2000米之内,以免远距离运输,造成蝌蚪死亡。

(二)繁殖场的修建繁殖场主要是由产卵池、孵化池、饲养池、变态池四种池子组成。

前三种池子应集中修建,变态池应在养蛙场内合理分布,气温较低的地区还应建有晒水池。

1、产卵池、孵化池、饲养池。

为了能够有效地利用繁殖场,方便管理,经过试验,这三种池子可统一按饲养池标准修建。

每个池子为20—40平方米的长方形,深度为0.5米左右,池埂下宽0.4—0.5米,上宽0.3—0.4米左右,整个池埂呈梯形为宜。

池内修建一个上口50厘米、深0.3厘米左右的安全坑防止池内断水,蝌蚪死亡,池子应成排成列修建,两列水池之间要修建主水渠。

每个池子都应具有对角出、入水口和同侧出、入水口,以便根据不同生产时期采取不同灌水方法。

修建时要注意防止漏水,可用淤泥灌缝,严重的可采取池底覆盖塑料膜的方法保水,然后在池底表层铺垫砂石,防止池底污泥污染卵团。

在一些气温较低的地区,应在繁殖场的上游修建一个或几个晒水池,使河水先经过晒水池提高温度后再注入繁殖池中。

晒水池也根据地势修建,水深度在0.3—0.4米,面积根据条件宜大宜小,以能够充足供应繁殖池用水即可。

2、变态池变态池是蝌蚪变态上岸的场所,亦起到疏散的作用。

因此,变态池应在养蛙场近水处,均匀分布避免幼蛙上山时局部密度过大。

变态池应尽量修建在朝阳山坡下,因为春天气温低、阳坡比较适宜幼蛙生长。

变态池的面积以25—30平方米,池深度在50厘米左右为宜。

整个池形呈锅底形,即池梗有一定的坡度,以利于幼蛙出水上山,因为变态期蝌蚪呼吸量大,需大量灌水,保持含氧量和池水的清洁。

因此,在修建变态池时应选择有水的地方。

总投资1.4亿元林蛙养殖需要基地多少亩

林蛙养殖场的建设,简单地说就是“四池一厂一圈”的建设。

四池是指孵化饲养池、变态池、晾水池和越冬池(窖),一厂是人工饵料繁育厂,一圈是指由标准化的林蛙饲养圈。

1.晾水池:它的主要作用就是为养蛙生产储备温度适宜、水量足够的生产用水。

晾水池应建在地势较高的地带,以方便池水的排放,供养蛙生产之需。

晾水池蓄水量的多少应视生产规模的大小,用水量的多少而定,但晾水池的水位不宜超过一米。

因为晾水池内储备的水,在蝌蚪孵化、饲养期间,主要是为孵化饲养池供给谁温适宜、溶解氧丰富的生常用水。

如果晾水池的水过深,池水温度相对较低,与孵化饲养池内的水温差异大,对蝌蚪的孵化与饲养不利,甚至使蝌蚪死亡。

如果蛙场内有天然的小溪、池塘、人工鱼池等,也可不建晾水池,而借用上述水体取代晾水池,供林蛙养殖生产之需。

但必须保证水质优良、无毒、无污染,水温适宜。

技术要点:水质优、水温宜、水量足、溶氧高。

2.蝌蚪孵化饲养池:主要用于蝌蚪的孵化和饲养。

建池的基本原则是经济实用,管理方便。

结合养蛙实践,现提出如下建池模式:孵化饲养池的规格:4m*2m*0.5m,池内卵团投放量:3-4团/平房米,即24—32团/池。

建蝌蚪孵化饲养池的数量可依据各自生产规模而定。

以养林蛙10万只的生产规模为例,蝌蚪孵化饲养池需建4-6个。

建池方法:在邻近晾水池附近的平坦地带,建若干个孵化饲养池。

池埂上宽30厘米,下宽40厘米,高50厘米,池底相对平坦,如果土壤保水性能差,可在池内铺设塑料薄膜,底部膜上铺3-5厘米厚的细沙。

在池壁上部留有注水管口,在池壁下部留排水管口,并在出水口处罩上网罩,防止蝌蚪逃脱。

为防止早春低温侵袭,可在池面上罩塑料棚膜,以确保蝌蚪孵化饲养顺利进行。

3.变态池:变态池是根据林蛙变态发育的生物学特性,在其变态发育阶段,为了便于林蛙的饲养与管理,使幼蛙能顺利登陆上岸,而在蛙圈中设置的水池。

设置变态池的宜处在于: ① 适时分池,有利于蝌蚪变态及管理。

② 变态池不同于其他几种池,池壁坡度要小,有利于变态之后的幼蛙登陆上岸。

③ 降低蝌蚪饲养池的蝌蚪密度。

④ 分池变态上岸,降低死亡率,提高成活率。

⑤ 圈内幼蛙分布均衡,便于饲喂和管理。

变态池应设在各蛙圈之中,每圈设一个变态池,位置通常在蛙圈的中央区域。

变态池的水面面积约10平方米左右, 池壁的坡度宜不小不大。

变态池上设供水管线,下设排水管线,排水管线应选择孔径大的,防止杂物及泥沙等阻塞管道,而影响林蛙养殖生产。

实践证明,排水管径选用4寸的下水管道效果很好。

变态池内的管道口用网罩封严,每个变态池投入蝌蚪量在20,000尾左右。

以上三池的建设和设置,是规范化林蛙养殖场所应具有的。

而在实际养蛙生产实践中,因养殖规模、养殖数量、养殖场地等诸多方面条件不同,有的养蛙户,并没有单独设置这三种池。

而是用一个多功能池兼作蝌蚪孵化饲养池、变态池和越冬前期的过渡池,效果也不错。

但这种建池方法只适用于生产规模小、养蛙数量少的养殖户。

4. 越冬池(窖):冬眠是中国林蛙的生活习性,是中国林蛙长期在自然条件下,逐渐形成的本身固有的节律性行为,是中国林蛙抵御外界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林蛙唯有冬眠,才能度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季。

人工养殖中国林蛙,特别是在我们当地人工养殖中国林蛙,尚不能打破其原有的冬眠习惯,而应依据林蛙越冬的自然环境条件,模拟创建林蛙越冬的人造环境,让林蛙在人造环境中顺利冬眠,安全越冬。

人造林蛙越冬模式有两种:一是室内越冬池越冬,一是地下越冬。

室内水池越冬模式:就是在室内建造林蛙越冬池。

这里所讲的“室内”主要是指空闲的房舍、库房、保温性能好的棚舍、猪舍等。

如果是厢房建造林蛙越冬池效果更好。

要求室内保温,能通风换气,设有增温散热设备,有电源,水源,有水源循环设备。

在上述条件具备的前提下,即可建造林蛙越冬池。

越冬池建造的规模大小,可视越冬林蛙的数量而定,基本原则是宜大不宜小,林蛙宜疏不宜密。

以平均每平方米睡眠分布500-1000只林蛙为好。

在越冬池的拟建规模规划好之后,在规划区内挖池,池深在1.20米左右。

如果是永久性越冬池,可用红砖、水泥砌池壁,池壁高与室内地面平齐。

相邻两池壁的交汇处砌成圆角。

池底用沙石和水泥铺平。

若建多个越冬池,在相邻两池的基部,留有水流通道多个。

通道处设置网罩。

池底铺10cm厚的沙石层,沙石层上铺设30cm厚的大块河卵石。

在越冬池底部的一段安放潜水泵(水泵质量好,不漏油),如果水泵的功率大,吸水力强,在吸水口加网罩,网罩的大小,以林蛙不会被吸附于网罩上为准,在与水泵相对的另一侧的地面上,用砖砌蓄水池。

蓄水池靠近越冬池一侧的下部,留出排水道,排水管道流出的水可直接流入越冬池。

在水泵的出水端和蓄水池间用相应的管道连通。

这样,林蛙越冬池内的水,在水泵做功的情况下,水就可以在越冬池→水泵→蓄水池→越冬池这一循环系统中循环流动.从而模拟出了野生林蛙流水越冬的人造环境.如果建造的不是永久性的林蛙越冬池...

林蛙是怎么养殖的

中国林蛙价值及养殖前景分析 中国林蛙(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

1940年波进和宫林将我国东北、华北和华西等地的林蛙合并为一个亚种——欧洲林蛙,中国亚种。

它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各省,如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

在安徽、江苏、四川、湖北、山西、陕西、宁夏、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等省区也有分布,以东北三省为主要产区。

中国林蛙是我国名贵的集药用、食用、保健于一身的蛙类,与猴头、熊掌、飞龙并称“四大山珍”,被誉为深山老林珍品,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国家环保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我国从50年代开始进行林蛙人工养殖管理和围栏养殖试验,到80年代末期,已建立了一套成熟的半人工养殖体系,90年代以来,对全人工养殖进行了试验性研究,从而使林蛙生产进入了集约化、产业化、高密度、短周期的新阶段。

中国林蛙人工养殖的广泛开展,不仅满足了市场对蛤蟆油的需求,同时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林蛙价值 1.1 药用价值 林蛙油即雌性林蛙的输卵管,是名贵的中药材,尤其是中国林蛙,其体大,含油量高。

林蛙油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蛙醇,具有“补肾益精、润肺养阴”的功效。

专治肾虚气弱、精力耗损、记忆力减退、妇产出血、产后缺乳及神经衰弱等症。

我国中医认为,可治疗“小儿疝气、止痛、去劳劣、解湿毒、利水消肿、虚劳咳嗽”,具有养肺滋肾之特效。

目前,人们还从卵巢中提取出了可制备抗昏迷药的物质,其已运用到临床实验当中。

另外,一种具有医疗广谱抗菌作用的分子肽也从林蛙皮中成功提取,其正处于实验室实验阶段。

1.2 营养价值 林蛙油的蛋白质含量为76%,其中含有20余种氨基酸,其次为脂肪和糖类。

另外还有多种矿物质:钙5.75%、磷0.0525%、铁14.65%、钾16.52%、钠3.56%;富含维生素A、B、C和多种激素,含热能347大卡/100g。

林蛙称得上是美味佳肴,实为经济很高的食兼用动物资源。

蛙肉、蛙籽为餐桌上的佳肴;蛙皮富含质酸,其是良好的保湿因子,在养生、美容保健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内脏及骨骼可做饲料。

1.3 经济价值 雄性成蛙的价格为1元/只;雌性成蛙的价格为7~15元/只。

目前,在黑龙江铁力市,林蛙油价格为2800~4200元/kg,在南方市场,其价格更高;林蛙油在国际市场一直供不应求,其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其价格已达1500美元/kg, 1.4社会价值 我国东北地区是林蛙的天然分布区,而且森林资源丰富,因此东北的林蛙是哈士蟆中最优质的品种,尤其是林蛙油,更是纯天然的名贵药材。

东北森林资源丰富,适宜林蛙养殖的林分50%以上,在林蛙资源日益锐减,林蛙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我们大力开发林区林蛙资源,培养、扶持林蛙养殖业,对于繁荣林区经济,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宽人员分流渠道,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等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1.5 生态效益 据统计,1只林蛙1年能捕食各种害虫3万多只。

它专食活动的昆虫活蠕虫,通过胃检发现,林蛙胃中出现的食物种类达6纲13目近60种,其中以昆虫纲为主。

主要为翘翅目、直翅目、同翅目、双翅目、半翅目,其次为蛛形纲蜘蛛目,软体类的田螺和蜗牛。

林蛙主要生活在针阔混交林下,林区害虫可满足其生长所需的大量食物。

林蛙几乎不加选择地捕获力所能及的所有昆虫,因此林蛙又有著名的“森林卫士”之称,尤其对于林区森林虫害的防治来说,有着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2 中国林蛙养殖前景 2.1 技术方面 我国林蛙养殖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随着人们对林蛙需求量的日益增加,以及野生林蛙数量的急剧减少,林蛙在国内国际市场一直供不应求,于是人工养殖在各地逐渐兴起,并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及20世纪90年代末,先后兴起了两次养殖高潮。

在林蛙养殖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由于养蛙户技术经验缺乏,以及一些人的盲目炒种等原因,养殖失败例子不断出现。

于是,许多人纷纷怀疑林蛙人工养殖,甚至有些人一谈林蛙养殖,就称人工养殖全是骗子。

但是,从我们铁力的实际养殖情况来看,以上看法都是片面的,甚至有些偏激。

最近几年,铁力市在东北林业大学专家的指导下,经过不断的摸索试验,已基本解决了林蛙养殖过程中的主要难题。

截止至2004年底,铁力市有全人工林蛙养殖场103户,2004年铁力市各养殖户一共投放卵团48000余团,孵化出的蝌蚪2900万尾,平均孵化率60%,变态幼蛙约为2000万只,平均变态率约为70%,一龄幼蛙总数约为2160万只,到2005年秋季,二龄成蛙存活1000万只,存活率为46%。

与半人工养殖3%的回捕率相比,全人工养殖回收率提高了近15倍。

在实际养殖过程中,也出现了林蛙死亡,有的甚至全部死亡的情况,但是,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发现,这些主要都是由于养蛙户经验不足,或人工管理措施不周全,以及疾病预防不及时造成的。

因此,从铁力的实际情况来看,林蛙全人工养殖在技术环节是完全可行。

2.2 质量方面 目前,许多人对全人工养殖林蛙的蛙油质量提出疑义,他们指出,由于人工养...

养林蛙须要什么环境

中国林蛙全人工养殖也叫圈养,是针对半人工养殖而言的,是利用人工办法在林蛙的整个生长过程中,推行一套人工养殖技术措施,达到人工养殖目的。

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和广大养蛙户经验的总结,证明了人工养蛙的技术是成功的,尚有一些技术问题有待继续研究解决和完善,人工养殖的林蛙二年成熟,达到商品蛙标准的占总数85%以上,按放养数量回捕率达46%以上,雌蛙占总数的80%以上,比野生蛙群高30-40%。

经检测人工养殖的林蛙质量与野生林蛙的质量无差异。

所以人工养蛙的产业发展较快,已在东北三省和其它地方发展起来。

人工养蛙主要技术环节都有哪些? 首先解决林蛙的饲料问题。

目前,以黄粉虫为主体饲料,以自然昆虫和幼小动物为辅助饲料;选择山间溪流两侧平地或农田、菜地、庭院作养蛙场地;设置围栏解决逃逸和天敌危害;设遮阴、培育植被和充足水源,模拟林下生态环境;推行快速育蛙和雌性诱变技术,提高养殖效益;推广多种有效的越冬办法,解决人工贮蛙大量死亡的问题;研究解决林蛙病害及防治办法,提高养蛙成活率。

下面详细介绍: (一)场地的选择及建设 人工养蛙的场地面积较小,但建筑设施较多,养殖密度大,需要集约化经营管理,尤其是要满足林蛙特殊需要的水陆两栖环境条件。

在山林区养蛙场必须选择在气候湿润、接近自然的环境,比半人养殖要求严格,同处一地要有水池、草地、灌丛和树林等多层次遮阴的环境。

场地的类型不同,决定采取放养方式不同,一般露天养蛙圈开放式养蛙,需要选择在山间平地,场内有溪流贯通或溪流从一侧通过,要求在大片森林附近,场内有疏林灌丛和草地,土壤肥沃,腐殖质层厚,有较好的地被物,有的场内要有搭头草甸或暖泉水流,有三面环山,背风向阳,交通方便,附近无高大建筑物和公路铁路。

如果场内原有水池、塘坝旧房层等设施就更为理想。

另一种场地是在城镇、村屯居民区附近,可选用肥沃的农田、菜田或宽阔的庭院,也可以利用废弃厂址或蔬菜保护地。

这种场地要采用遮阴或全封闭网棚养蛙形式,切忌在没有遮阴的场地养蛙。

养蛙场的建设原则是模拟林下生态环境,满足林蛙在森林中生活对温度、湿度阳光和食物等条件的要求。

实例证明,模拟的养蛙场越像林下自然环境,养蛙就越有可能成功,收效越大。

蛙场的基本建设有两项,即繁殖场和养蛙场。

1、林蛙繁殖场的建设 人工养蛙繁殖场与半人工养蛙繁殖场不同,通常把林蛙的产卵,孵化和蝌蚪饲养三池合一,也就是一池三用,占地面积小,放养密度大,要求修建的水池标准高,成列连片,便于管理。

一种是土池子。

场地土质不渗漏,按3米宽、6米长或4米宽、10米长,池深20-30厘米,周围埂高30厘米,埂的内侧坡度要缓,以利幼蛙上岸时爬行,减少掉在水中淹死;池底平实,中央留有埚底坑,根据繁殖蝌蚪数量确定建水池数量,按顺序排成1-2列,池间留有步道。

另一种是利用塑料薄膜铺底,上面放5厘米的泥土或砂土,周边在埂的外侧压实。

为了灌排水方便,要水池修在地平面以上,池底整平之后,池的周边用木料钉起来或用砖砌起来,边沿高30厘米,池底和同边上塑料膜防止渗漏,池底放泥沙,水池的大小形状依场地和放养数量而定。

为了提早孵化,延长材蛙的生长时间,把水池修在塑料大棚内,池宽3米,每个池长5-6米,池深220-30厘米,几个池子连在一起,用塑料膜铺底。

蝌蚪繁殖期用水量较大,场地水源一定要保证,最好使用井水,采用常流水串灌方式,使池水呈流动状态。

蝌蚪的变态池建在养蛙圈中。

2、养蛙场的建设 养蛙场包括围栏、养蛙圈和越冬池(窖) (1)围栏 是把林蛙的繁殖场和养殖场围在一起。

永久性围栏采用砖墙、水泥板、稀土板和石棉瓦等坚固耐用材料,围栏的墙基要先铲平,墙基深30厘米以上,围栏板块接头要严实合缝,高60-80厘米,顶部要设向内折90度的角沿,长10厘米,墙外设一套电猫防鼠,电猫铁线距墙面和地面各5-8厘米。

乌害严重地方要在鸟群经常出现地方设粘鸟网。

如投资力度较大,围栏的材料利用铁筛网效果最好。

在围栏的四周要种草植树,以阔叶树品种为宜。

临时性围栏是利用塑料薄膜、纱网和纺织布等,用木柱固定,每年换一次材料,一般高度为0.8-1.0米,围栏修建办法与半人工养殖的围栏一样。

(2)养蛙圈的建设 养蛙圈是养殖幼蛙和成蛙的专用圈舍,养蛙圈分为永久性圈与临时性圈两种,根据投资能力和养蛙规模决定。

永久性圈又分为露天开放式和全封闭网棚式两种。

开放式永久露天养蛙圈的围墙用砖、石块等材米砌成,墙高70厘米,墙顶部向内外两侧出沿,与立墙垂直,顶沿长各10厘米,圈的大小一般以5*10米为宜,按顺序排成两行,中间利用一道立墙,形成一个养蛙小区,区间留有1-2米作业道,道两侧栽植两行树,以杨、柳树为宜,也可种植一些高秆作物,如向日葵等。

简易临时性养蛙圈建设与永久性圈相同,只是利用材料不同,主要利用塑料布与木柱构造。

每个养蛙区设一套电猫防御天敌。

养蛙圈的灌溉设备有渠道或管道,喷水设备或微喷设备,圈内修建蝌蚪变态池,变态池的面积占养蛙圈的20%左右、有的兼作蝌蚪饲养...

赞一下
安逸养殖网
上一篇: 米山镇孔雀养殖户 孔雀养殖户怎么找销售
下一篇: 水产养殖投饵记录表 水产养殖记录表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页底部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