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养殖什么好养又赚钱,养殖营业执照怎么办理,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罗非鱼流水池饲养鱼种放养应怎样操作?
流水池中的鱼种投放密度虽然比普通鱼池高得多,但也受 多种因子的制约。
鱼种放养密度是根据饲养密度确定的。
以饲 养密度除以鱼种增重倍数,再除以存活率即求得鱼种放养量。
如某流水池罗非鱼的预期产量为100千克平方米,预定鱼种的增 长倍数为10,存活率为85%,求放养密度:放养密度=(100+10)+0.85 = 11. 76 千克平方米再根据鱼种的平均体重,即可换算出放养尾数。
罗非鱼流水池饲养有几种类型?
流水池饲养是饲养过程中池水不断更新,使饲养水体的水 温、水质、溶氧、光照和饲料等条件处于最佳状态。
从而实现 高密度和高产量养殖。
流水池饲养罗非鱼,大体可分下列几种 类型:①普通流水式,利用江河、湖泊、山泉和水库等天然水 源,不经过加温增氧,直接引入鱼池,用过的水不再重复使用; ②温流水式,利用工厂排出的废热水、温泉水等热力源,经过 简单处理,如降温或和其他冷水源混合调节至最佳温度,增氧 后再注入鱼池使用,鱼池排出的水也不回收利用;③循环过滤 式,将鱼池排出的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注人鱼池,反复循环 使用。
罗非鱼流水池饲养鱼池如何设计?
3到4元左右。
人工养殖技术春繁技术罗非鱼繁殖的适宜水温为22~23℃,一般在5月中旬以后自然产卵。
为抢季节,充分利用光、热与饵料资源,以提高养殖产量,必须采取人工增温,强化培育,提早春繁,使罗非鱼在4月中旬产卵孵苗。
具体措施如下。
1.亲鱼选择与培育选择成熟度好的亲鱼在3月中旬放入产卵池内加强培育,产卵池可选用越冬池。
一般每平方米产卵池放养6尾亲鱼,雌雄比例2∶1或3∶1,同时要定期换水。
2.增温与饲养管理池内水温应控制在23℃以上,水质要求肥、活、爽,投饵量可依水温、水质和鱼的生长情况而定。
一般静水池每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2%,流水池为3%。
同时,要经常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和性腺发育程度,做好各项记录。
3.产卵罗非鱼雌雄鱼体色有明显的区别,发情的雄鱼在池边游动,寻找地点做窝。
窝的形状为锅形,直径30~40厘米,深度10厘米左右。
窝建成后,雄鱼不时到雌鱼群中逗引,并拦截雌鱼入窝配对。
当水温达到22~23℃时,雌鱼便能产卵。
产卵时,雌鱼腹部靠近窝底,雄鱼守卫在窝旁,雌鱼产卵后,立即将卵吸入口内,下颌鼓突呈囊状。
雄鱼随即入窝排精,雌鱼又将精液随水吸入口内。
卵子在口腔内受精。
4.孵苗罗非鱼受精卵在雌鱼口腔内孵化,并随着雌鱼的呼吸而翻动,既得到母体的保护,又具有很好的孵化环境。
水温在30℃左右时,约4~5天孵出鱼苗;25℃时则需7天左右。
在众多的罗非鱼种苗中,比较公认的是利用罗非鱼种间杂交繁育出的种苗,这些种苗因具备杂交优势而生长速度快,个体大,耐寒性好,雄性率高等特点,而得到养殖户的普遍认可。
其商品名称主要有:奥尼、奥杂、吴郭鱼、单性罗非等。
而各个鱼苗生产单位所产的种苗,品质存在较大的差异。
养殖户应从众多的品种中,通过养殖筛选一个生长速度最快,雄性率最高的种苗放养。
我国所生产的单性罗非鱼在内,客观上都没有达到百分之百的雄性率。
在养殖生产中,或多或少都有劣质后代产出,加大了饲养密度,消耗大量的饲料,更达不到商品规格(其价值只有正常产品的20%左右,被称为猫鱼),而严重影响到罗非鱼养殖生产的产量效益。
处理这一问题,有以下措施:1.实行标粗配套分级养殖。
养殖生产者要配备足够的二级种苗标粗塘,一级种苗标粗到20~50克左右,二级种苗标粗到200~400克左右,再分拣雄性鱼下塘养成商品鱼。
这样既可以解决繁育“猫鱼”过多的问题,又可避免养殖前期的水面浪费问题。
2.人工定期清除劣质后代。
根据罗非鱼幼苗具有集群游边的特性,在其繁育季节每隔2~3天,用手抄网在塘边收集清除所繁育出来的劣质幼苗。
3.适度放养肉食性鱼类。
罗非鱼种苗放养后,适度放养一些南放大口鲶,河鲶,斑鳢等凶猛肉食性鱼类(放养规格以不能捕食放养的罗非鱼为度),以捕食罗非鱼繁育的后代。
高州市养殖户如每茬都清塘的,一般每亩混养20尾大口鲶,如不清塘的,则混养20尾斑鳢。
4.分批养殖,收成后清塘。
除了山塘小水库确无法干水清塘外。
一般的养殖池塘改变传统的抡捕抡放的方式,实行分批养殖,收成后清塘。
罗非鱼鱼苗吃什么
一般一千斤左右,池塘养鱼产量 ·如何提高池塘养鱼产量效益 。
2、引进养殖新品种近年来,罗非鱼、淡水白鲳、彩虹鲷及河鲍鱼等新品种的引入,极大的提高了池塘的养殖效益。
三、强化养殖技术措施,调整放养模式,推广池塘集约化养殖技术,提高产量和效益传统的养鱼模式,即以施肥结合注水技术饲养,鱼产量、效益都... ·池塘循环微流水高产养鱼技术 近几年来,江苏省滨海市东坎特种水产养殖场应用循环微流水池塘养鱼,获得了比普通池塘养鱼产量增加一倍以上的高效益。
循环微流水养鱼是在人工控制的水体中,进行集约化高密度的强化养殖,它具有周期短、生长快、产量高、效益高、商品率高等优点。
循环微... ·池塘养鱼 池塘养鱼是我国淡水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量要占淡水养殖总产的70%以上。
养殖的品种多,面积大,产量高,技术精,效益好。
目前我国池塘养殖的青、草、鲢、鳙、鲤、鲫、鳊、罗非鱼、鲮等常规鱼类已达十多种,而池塘养殖虾、蟹、鳖、龟、蛙、黄鳝等... ·谈谈工业化养鱼新技术 可以养虾、蟹等水生动物,还可以作为高密度活储,进行超延时间差、地区差、品种差与生态差的特殊反季节经营。
工业化养鱼的第一特点是:单位面积(水体)的产量高。
传统的池塘养鱼0.067公顷产量不过500公斤左右。
配备增氧机械的精养鱼塘、年产量也只... ·池塘科学养鱼技术 可以充分利用水体的生存空间。
混,即混养。
可以把一种鱼做为主养鱼,再搭配放养其它几个品种的鱼类,如以主养鲤鱼为主的池塘,可以搭配放养一部分的鲢,鳙鱼,既不互相争食,又可提高产量。
轮,即轮捕轮放。
可以在养殖的过程中,抓大放小,捕大补小,使池塘... ·池塘养鱼技术要点 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d.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3.以下就池塘鱼类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做一要述。
池塘养鱼 池塘养鱼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鱼池... ·《池塘养鱼新技术》本书由上海水产大学雷慧僧教授等编著。
内容包括: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池塘主要水质因子及其对鱼类的影响,池塘施肥,养鱼的人工饵料,主要养殖鱼类的人工繁殖,鱼苗鱼种的培育和运输,成鱼饲养,池塘养殖特种鱼类,鱼病防治,养鱼池塘的建设等10章... ·池塘混养鱼搭配 饲养管理的主要对象。
其余数量或重量较少的混养搭配鱼类称‘配养鱼’,在饲养中不做或较少专门管理,但配养鱼也是不可缺少的种类。
一般讲,配养鱼种类多,增产效果大,而且所花成本低,收益较高。
在农村的家前屋后的池塘养殖商品鱼,如肥料来源充裕,水源不是很... ·池塘养鱼高产技术 池塘养鱼,通常是指用人工修筑的鱼池进行成鱼养殖而言。
1.在修筑池塘要选择保水保肥性能好的地方。
一般不要选在沙土地或漏水的地方。
池塘底质要平坦并向排水口略有倾斜,以便干塘捕鱼。
在池底要留有6-9 厘米厚的淤泥,起调节池塘水质肥度的作用... ·池塘养鱼模式介绍1、池塘高效养鱼模式操作要点: (1)12月底放鱼前10--15天,每亩池塘用生石灰120斤消毒。
(2)鱼种投放采用“80--20”模式放养。
即每亩投放80%名特优品种1200尾,品种选择有彭泽鲫、彩虹鲷、回鱼、黄桑鱼、加洲鲈等... ·浅水池塘养鱼技术 水深2米以下的浅水塘,不符合养鱼高产标准,要全部改造成深水塘又非一朝一夕能办到。
经过监利县渔场养鱼户多年探索,总结出一套浅水塘养鱼获得高产的经验。
现介绍如下供养鱼户参考: 1.投放大规格鱼种。
平均规格为每尾重6克~7克,亩投放量为... ·提高池塘成鱼产量 病源较少,可减少病源的寄生。
早放养可提早恢复鱼体的疲劳,提早适应新的养殖环境,有利于提早开吃。
二、多品种的放养,增加养殖种类。
池塘放养品种少,水体的利用率不高,由于鱼类的栖息水层和食性不同,养殖草食性鱼类搭配滤食性、杂食性鱼类,实施草鱼... ·池塘养鱼技术要点(1) 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d. 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3.以下就池塘鱼类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做一要述。
池塘养鱼 池塘养鱼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 ·池塘80:20养鱼新技术 技术简介:池塘80︰20是指,收获的鱼产品产量80%是由市场经济价值较高的主养鱼组成,20%的产量由配养鱼类组成,如有助于净化水质的滤食性鱼类和有助于控制野杂鱼类和其它杂食性鱼类的掠食性鱼类。
任何一种取食性养殖鱼类都可以作为占80%的主养... ·池塘养鱼技术要点(2) 应激反应的水平。
5). 在收获时,主养鱼(80%)的个体应大小均匀、达到上市规格。
7.鱼种放养密度 各地使用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因地制宜。
对于首次采用80:20池塘养鱼技术的养殖者,每亩水面收获时主养鱼的重量不超过以下的限量... ·池塘养鱼池塘设计要点 池塘形状、面积、深度和池底——池塘形状以长方形为好,东西走向,长宽比5:3为好。
池塘面积10—20亩为好。
池塘面积应按池塘深度一半处的面积统计,而我们一般指开口面积,养殖有效面积则为池水深度一半处的面...
罗非鱼鱼苗吃什么
一、池塘养殖 1.池塘条件 养殖场所宜选在避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安静且交通便利的地方,池塘面积3亩~5亩,水深为1.5米~2米,池塘底泥厚度为20厘米~30厘米。
每口池塘配备1台1.5千瓦的叶轮式增氧机。
2.清塘施肥 在鱼种放养前,要清塘消毒。
一般在4月上中旬,每亩用生石灰75公斤~100公斤清塘,7天后加水至1米深,然后每亩施腐熟的粪肥300公斤~400公斤,可放入少量的绿萍或红萍。
3.鱼种放养 每年春季当水温回升,稳定在15℃以上时,开始放养冬苗。
池塘主养一般每亩放养鱼种1500尾~3000尾,同时混养鲢、鳙鱼种各40尾~70尾,以控制水质;与其他鱼混养时每亩可放养200尾~500尾。
4.饵料投喂 罗非鱼进入养殖水面后2天~3天便可开始投喂。
罗非鱼的食性很广,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可以投喂各种饲料,如小麦、玉米、饼粕等均是它的优质饲料。
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开始应为32%~35%,每天投饲量为鱼体总重量的3%~5%。
当个体规格长至200克左右,投饲量可调至鱼体总重的2%,并保证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27%~29%。
当其个体达到300克左右时,罗非鱼进入生长最快的时期,日投饲量保持在鱼体重的1%~2%,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35%以上。
每天投喂2次,时间分别在上午8时~9时和下午3时~4时。
5.日常管理 要注意日夜巡塘。
(1)每天早、中、晚测量水温、气温,每周测1次pH值,测2次透明度。
清晨、夜晚各巡塘1次。
(2)鱼种下塘后,要保持池水呈茶褐色,透明度为25厘米~30厘米。
一般每周施肥1次,每次每亩施畜粪肥150公斤~200公斤。
在天气晴朗、水体透明度大于30厘米时可适当增加施肥量;水质过肥时,应减少或停止施肥,并注入新水。
在高温季节,一般每周换水1次~2次,每次换去池水的20%~30%。
(3)坚持健康养殖,按规程操作,预防鱼病。
苗种下池前用5%的食盐水或每升0.1毫克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体10分钟~15分钟。
每隔10天~15天,每亩用15公斤~20公斤的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调节池水pH值呈微碱性,用生物制剂改善池塘微生物结构,改良水质。
当溶氧低、鱼有轻度浮头时开增氧机。
二、稻田养殖 鱼、稻共生,能获得双丰收。
稻田套养罗非鱼时,应注意科学饲养。
1.放养准备 稻田田间工程结束后,放养前2周,每亩用75公斤~100公斤生石灰化水泼洒在鱼沟及田块中消毒,次日将沟及田底耙1遍,使石灰浆与淤泥充分混合。
放苗前1周施入发酵过的畜粪肥进行肥水,每亩用量200公斤,以培育水中天然饵料。
2.放养时间 一般在水稻插秧后5天左右,待秧苗返青时放养。
有的地方为了增加鱼类生长期,在5月中旬便将鱼种放入鱼沟中饲养,待秧苗返青后再打通鱼沟放鱼入田,也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3.放养方法 鱼种宜选择体质健壮、活动力强、无伤病、规格整齐的鱼种。
放养密度要合理,一般每亩可放规格为5厘米~6厘米的罗非鱼鱼种200尾~300尾,搭配草鱼、鲤鱼等150尾~200尾。
具体的放养量可根据稻田条件、水质环境、排灌条件及管理水平灵活掌握。
4.放养操作 鱼种入池前要进行消毒,一般用3%~5%的食盐水浸浴鱼体5分钟~10分钟。
放鱼时间应选在晴天的上午或傍晚,切忌在雨天或晴天正午放鱼。
5.投饵施肥 稻田养殖罗非一般不投饵,全靠摄取天然饵料生长。
但稻田中天然饵料有限,适宜投喂一部分饵料能加速其生长,提高产量。
每天投饵2次,投喂量可掌握在饵料2小时吃完为宜。
养鱼的稻田对施基肥和农家肥无特殊要求。
用尿素、硫酸铵等追肥,则应少量多次,一次施半块田,切忌直接在鱼沟中施肥。
三、网箱养殖 罗非鱼在网箱中可单养、主养或搭配养殖。
鱼种应以大规格为好,进箱规格一般为尾重10克~50克。
溶氧量在每升3毫克以上时,放养密度为每立方米3公斤~20公斤。
四、流水养殖 罗非鱼是目前流水高密度养殖或“工厂化”养殖的主要对象之一。
养殖池不宜过大,养成鱼一般以30平方米~50平方米为宜,维持池水溶氧量在每升3毫克以上。
集约化养殖需要投喂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其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以30%左右为宜。
日投喂5次~6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5%~3%。
罗非鱼养殖中几个关键点 在众多的罗非鱼种苗中,比较公认的是利用罗非鱼种间杂交繁育出的种苗,这些种苗因具备杂交优势而生长速度快,个体大,耐寒性好,雄性率高等特点,而得到养殖户的普遍认可。
其商品名称主要有:奥尼、奥杂、吴郭鱼、单性罗非等。
而目前各个鱼苗生产单位所产的种苗,品质存在较大的差异。
养殖户应从众多的品种中,通过养殖筛选一个生长速度最快,雄性率最高的种苗放养。
我国所生产的单性罗非鱼在内,客观上都没有达到百分之百的雄性率。
在养殖生产中,或多或少都有劣质后代产出,加大了饲养密度,消耗大量的饲料,更达不到商品规格(其价值只有正常产品的20%左右,被称为猫鱼),而严重影响到罗非鱼养殖生产的产量效益。
处理这一问题,有以下措施: 1、实行标粗配套分级养殖。
养殖生产者要配备足够的二级种苗标粗塘,一级种苗标粗到20-50克左右,二级种苗标粗到200-400克左右,再分拣雄性鱼下塘养成商品鱼。
这样既可以解决繁育“猫鱼”过...
池塘养鱼一年亩产多少斤
一般一千斤左右,池塘养鱼产量 ·如何提高池塘养鱼产量效益。
2、引进养殖新品种近年来,罗非鱼、淡水白鲳、彩虹鲷及河鲍鱼等新品种的引入,极大的提高了池塘的养殖效益。
三、强化养殖技术措施,调整放养模式,推广池塘集约化养殖技术,提高产量和效益传统的养鱼模式,即以施肥结合注水技术饲养,鱼产量、效益都... ·池塘循环微流水高产养鱼技术 近几年来,江苏省滨海市东坎特种水产养殖场应用循环微流水池塘养鱼,获得了比普通池塘养鱼产量增加一倍以上的高效益。
循环微流水养鱼是在人工控制的水体中,进行集约化高密度的强化养殖,它具有周期短、生长快、产量高、效益高、商品率高等优点。
循环微... ·池塘养鱼 池塘养鱼是我国淡水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量要占淡水养殖总产的70%以上。
养殖的品种多,面积大,产量高,技术精,效益好。
目前我国池塘养殖的青、草、鲢、鳙、鲤、鲫、鳊、罗非鱼、鲮等常规鱼类已达十多种,而池塘养殖虾、蟹、鳖、龟、蛙、黄鳝等... ·谈谈工业化养鱼新技术可以养虾、蟹等水生动物,还可以作为高密度活储,进行超延时间差、地区差、品种差与生态差的特殊反季节经营。
工业化养鱼的第一特点是:单位面积(水体)的产量高。
传统的池塘养鱼0.067公顷产量不过500公斤左右。
配备增氧机械的精养鱼塘、年产量也只... ·池塘科学养鱼技术可以充分利用水体的生存空间。
混,即混养。
可以把一种鱼做为主养鱼,再搭配放养其它几个品种的鱼类,如以主养鲤鱼为主的池塘,可以搭配放养一部分的鲢,鳙鱼,既不互相争食,又可提高产量。
轮,即轮捕轮放。
可以在养殖的过程中,抓大放小,捕大补小,使池塘... ·池塘养鱼技术要点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d.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3.以下就池塘鱼类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做一要述。
池塘养鱼 池塘养鱼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鱼池... ·《池塘养鱼新技术》本书由上海水产大学雷慧僧教授等编著。
内容包括: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池塘主要水质因子及其对鱼类的影响,池塘施肥,养鱼的人工饵料,主要养殖鱼类的人工繁殖,鱼苗鱼种的培育和运输,成鱼饲养,池塘养殖特种鱼类,鱼病防治,养鱼池塘的建设等10章... ·池塘混养鱼搭配饲养管理的主要对象。
其余数量或重量较少的混养搭配鱼类称‘配养鱼’,在饲养中不做或较少专门管理,但配养鱼也是不可缺少的种类。
一般讲,配养鱼种类多,增产效果大,而且所花成本低,收益较高。
在农村的家前屋后的池塘养殖商品鱼,如肥料来源充裕,水源不是很... ·池塘养鱼高产技术池塘养鱼,通常是指用人工修筑的鱼池进行成鱼养殖而言。
1.在修筑池塘要选择保水保肥性能好的地方。
一般不要选在沙土地或漏水的地方。
池塘底质要平坦并向排水口略有倾斜,以便干塘捕鱼。
在池底要留有6-9 厘米厚的淤泥,起调节池塘水质肥度的作用... ·池塘养鱼模式介绍1、池塘高效养鱼模式操作要点: (1)12月底放鱼前10--15天,每亩池塘用生石灰120斤消毒。
(2)鱼种投放采用“80--20”模式放养。
即每亩投放80%名特优品种1200尾,品种选择有彭泽鲫、彩虹鲷、回鱼、黄桑鱼、加洲鲈等... ·浅水池塘养鱼技术水深2米以下的浅水塘,不符合养鱼高产标准,要全部改造成深水塘又非一朝一夕能办到。
经过监利县渔场养鱼户多年探索,总结出一套浅水塘养鱼获得高产的经验。
现介绍如下供养鱼户参考: 1.投放大规格鱼种。
平均规格为每尾重6克~7克,亩投放量为... ·提高池塘成鱼产量病源较少,可减少病源的寄生。
早放养可提早恢复鱼体的疲劳,提早适应新的养殖环境,有利于提早开吃。
二、多品种的放养,增加养殖种类。
池塘放养品种少,水体的利用率不高,由于鱼类的栖息水层和食性不同,养殖草食性鱼类搭配滤食性、杂食性鱼类,实施草鱼... ·池塘养鱼技术要点(1)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d. 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3.以下就池塘鱼类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做一要述。
池塘养鱼 池塘养鱼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 ·池塘80:20养鱼新技术技术简介:池塘80︰20是指,收获的鱼产品产量80%是由市场经济价值较高的主养鱼组成,20%的产量由配养鱼类组成,如有助于净化水质的滤食性鱼类和有助于控制野杂鱼类和其它杂食性鱼类的掠食性鱼类。
任何一种取食性养殖鱼类都可以作为占80%的主养... ·池塘养鱼技术要点(2)应激反应的水平。
5). 在收获时,主养鱼(80%)的个体应大小均匀、达到上市规格。
7.鱼种放养密度 各地使用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因地制宜。
对于首次采用80:20池塘养鱼技术的养殖者,每亩水面收获时主养鱼的重量不超过以下的限量... ·池塘养鱼池塘设计要点 池塘形状、面积、深度和池底——池塘形状以长方形为好,东西走向,长宽比5:3为好。
池塘面积10—20亩为好。
池塘面积应按池塘深度一半处的面积统计,而我们一般指开口面积,养殖有效面积则为池水深度一半处的面积。
...
淡水白鲳的饲养管理
淡水白鲳是上世纪80年代引进我国大陆饲养的淡水养殖鱼种。
由于其肉质好、生长速度快、粗养易管、市场销量大的优点而深受广大养殖户的喜欢。
但由于淡水白鲳属暖水性鱼类,生长适温为15-30℃,当水温低于12℃或高于36℃时,都会冻死或灼伤。
所以,淡水白鲳鱼苗越的饲养要注意下列几个技术要点。
淡水白鲳越冬期间(即11月下旬到次年2月下旬),饲养管理到位与否,直接影响到春片的成活率和整体经济效益。
所以,管理应注意:1.饲料投喂。
当水温在20℃以上时,饲料的日投喂量应把握在鱼体重的4%-5%,分上下午投喂;一般用花生肉麸或含粗蛋白30%以上的饲料,浸泡后使用。
当水温在15-20℃左右时,每日投饲量占鱼体重的2%-3%,下午投喂即可。
水温低于15℃不必投饲。
饲料应投喂在防寒棚内固定的位置上,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投放。
2.水质管理。
由于冬季气温低,池塘中的新陈代谢缓慢,所以,池水易变清,往往透明度大于30厘米。
此时,池塘中应适当投放些经发酵后的鸡粪或猪粪,使其水质变成“绿、嫩、爽”;透明度在20厘米左右即可。
3.病害防治。
淡水白鲳越冬期间危害较大的主要是水霉病和小瓜虫病,(1)水霉病。
此病由于鱼体机械操作损伤或冻伤后,水霉动孢子入侵伤口,吸取鱼体皮肤内的营养而萌发,并迅速生长;菌丝一端像树根一样吸附在鱼体皮肤组织内,其余大部分暴露在体表外面。
水霉菌丝呈白色棉絮状在水中飘动,肉眼可见。
鱼体寄生水霉菌后,会表现出烦躁不安,由于菌丝吸取鱼体表皮内的组织营养,加之细菌感染伤口,使表皮组织坏死,病鱼因瘦弱而逐渐死亡。
防治方法:①鱼苗投放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可减少此病的发生。
②拉网捕捞操作时需小心细致,不使鱼体受伤,寒冬雨雪天有个别鱼冻伤,切勿下塘捕捞,干扰鱼群。
③可用0.1ppm的高锰酸钾溶液全池泼洒,隔天一次,连续两次即可。
(2)小瓜虫病,也称白点病。
患病鱼体体表有许多小白点,可使鱼体表面分泌大量黏液,并在寄生部位形成孢囊;如果病原体寄生在眼角膜,可导致鱼失明;患病鱼表现为急躁不安,集群围绕池边游动,并不断地和其它物体摩擦或跳出水面,鱼消瘦发黑,鳃丝充血,呼吸困难,不久即大批死亡。
小瓜虫病的病原体是多子小瓜虫,适于15-25℃的水温生长、发育。
防治方法:①池塘要用生石灰彻底消毒,水泥池、玻璃容器、塑料容器等也要用高锰酸钾或漂白粉消毒。
②可用干辣椒加干姜片治疗。
每亩水面均1米深可用100克干姜片,加500-1000克清水,煮沸后熬10分钟,再停火20-30分钟;然后,又煮沸熬10分钟,再停火半小时后;加入250克干辣椒和2000克清水,再煮沸熬10分种;最后,连渣带汁兑水10公斤全池均匀泼洒,每天一次,连续两天即可治愈。
4.其它事项。
淡水白鲳越冬期间,尽量不要下池干忧鱼群,避免撞伤;严禁使用敌百虫等药物;否则会全池死亡,损失不可挽回。
1.亲鱼培育:越冬培育池选用能保温的土池,水温控制在20~26℃,溶氧不低于2mg/升。
越冬期间投喂的人工颗粒饲料含蛋白质一般为30%左右,日投喂量为亲鱼体重的2~3%,每隔2~3天投喂麦芽和青菜各一次,每次喂量为体重的1%。
开春以后,亲鱼由越冬池转入强化培育池。
鱼池面积适当扩大,同时搭配少量鳙鱼、草鱼种,日投饲量扩大到亲鱼体重的8%,隔日适当投喂些麦芽、青菜、西瓜皮等作为辅助食料。
在快接近催产的一段时间,应加强流水刺激,每天向亲鱼池中冲水两次,能使亲鱼性腺加快成熟,提高催产效果。
为加快亲鱼的性腺发育,可采用药物进行人工催熟,即亲鱼在2龄时就开始注射催熟激素,用hcg和lrh-a混合进行腹腔注射,如此不但能促使亲鱼性腺提早成熟,并且催产效果也好。
2.催情产卵:选择体表光滑,腹部有明显卵巢轮廓,而且泄殖孔有微红的雌鱼催产。
不要求腹部松软,因为淡水白鲳与家鱼不同,其腹部肋间骨粗大,腹部始终是梗硬的。
用挖卵器取卵检查,卵粒要求呈园形、大小均匀、放入显核液中能使卵粒分离,卵核有一半以上偏心。
雄鱼只要大部分能挤出少量精液,一般都可以进行催产。
亲鱼注射催情激素放入产卵池后,要保持冲水刺激,水温在26~30℃,效应时间为6~8小时。
雌、雄鱼发情明显,追逐激烈,产卵前亲鱼有时还发出“咯、咯”的声音。
这就说明已经开始交配产卵,马上就可以捞到受精卵孵化。
3.人工孵化:由于淡水白鲳卵在流水中呈半浮性状态,因此可采用家鱼的人工孵化环道或孵化缸进行孵化,但流水的速度要比孵化家鱼卵时快些,才能使卵粒不至于下沉,并均匀地翻动,以保证较高的孵化率。
当水温28℃左右时,鱼苗约需22小时可出膜。
当水温在28~30℃时,从受精卵开始孵化到鱼苗出现腰点肠管形成,大约需要5~6天时间。
孵化用水要严格过滤,以防带入剑水蚤,对鱼卵和鱼苗造成较大的危害。
因为淡水白鲳对敌百虫药物敏感,其它药物又很难杀灭剑水蚤。
1.鱼苗培育:一般用土池培育,也可用水泥池。
土池在鱼苗下塘前要彻底清理和消毒,待毒性消失后,清水放入淡水白鲳鱼苗,其密度一般每667平方米10~20万尾为宜。
鱼苗下池7天内,先采用豆浆喂养法,辅助投喂鸡鸭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