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养殖什么好养又赚钱,养殖营业执照怎么办理,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黄颡鱼鱼苗的养殖技术
1.池塘主养 (1)选择池塘。
选择面积5~20亩的池塘,要求有充足的水源,水质符合养殖用水标准。
池塘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能保证1.5~2m水深,因水深不够,光照过强,不适合黄颡鱼喜弱光下摄食的习性。
同时要求池塘底质以沙质土最好,底部淤泥控制在10~15cm,并要求保水及保肥性好,有机物质分解较快,池塘容易培肥。
最后,每个池塘必须配备增氧机和抽水机等机械设备。
(2)消毒施肥。
在投放苗种前,新旧池塘都必须清整消毒。
老池塘应清除过多淤泥。
每亩用150kg生石灰进行干法清塘,彻底杀灭寄生虫、病原体及野杂鱼等。
一周晾晒后蓄水达80cm深,进水口应设置40目筛绢进行过滤,以防野杂鱼及鱼卵进人。
施用发酵后的有机粪肥以培肥水质,用量每亩150~200kg。
待池塘水体中大量的浮游动物出现后投放鱼种.(3)放养鱼种。
大规格商品黄颡鱼受市场欢迎,因此应投放10~25g/尾左右的大规格鱼种进行成鱼饲养。
鱼种的放养量可根据池塘条件、管理水平、饲料供应和鱼种规格等情况灵活掌握。
一般每亩可投放鱼种10000尾左右,并可搭配50g/尾的白鲢200尾左右。
所放鱼种应要求规格整齐、色泽鲜艳、体表光滑、无病无伤、鳍无残缺、体质健壮,入池前需用5%食盐水浸洗10分钟。
黄颡鱼种一般在每年4月下旬投放,搭配的花白鲢鱼要在黄颡鱼入池半月之后再投放,以利于黄颡鱼的生长.(4)饲料投喂。
一般多采用配合饵料进行驯化喂养,饵料采用进口鱼粉、肉骨粉、血粉、豆粕、菜粕、干鱼虫等与饲料添加剂进行配合而成,蛋白含量40%以上,野生黄颡鱼喜昼伏夜出摄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经5~7天驯化,完全可以上饵料台白天摄食。
在苗种入池2天后采用人工投饵驯化,驯化时配以固定的投饵信号,进行定点、定时投饲训练。
经耐心驯化5~7天后即可正常投喂。
日投饵2次,早晚各一次,投饵率3~5%,在这一基础上还应根据天气与水质情况对投饵量进行调整。
(5)调节水质。
为防水体老化,10天注水一次,6~9月份每半月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5cm左右,保持水深在1.5m~2.0m。
坚持定期消毒,6~9月份每15天使用生石灰或其它安全消毒剂全池泼洒一次,以净化、消毒水质,减少水中过多有机悬浮物。
根据溶解氧的测定和天气、水质情况科学使用增氧机,使溶解氧保持3mg/L以上(6)防治病害。
黄颡鱼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只要严格按照要求控制水质,做好常规消毒、预防,很少发生病害。
一旦发生疾病就要及时准确诊断、精确用药进行治疗。
由于黄颡鱼是无鳞鱼,对常用药物忍受力不及家鱼,因此要以防为主,治疗时尽量使用高效、低毒药物。
建议以定期投喂药饵作为预防,每20天使用大黄、板蓝根等中草药以0.l%~0.4%添加量,投喂3~5天。
要在扦捕、投放、运输中尽量避免损伤鱼体,以防在初春、秋冬低温季节感染水霉。
黄颡鱼常见病害有水霉病、细菌性烂鳃病、水肿病、肠炎病、车轮虫、小瓜虫病等。
2.池塘套养 实践表明,成鱼塘套养黄颡鱼,不需增加投饵施肥,也不影响其它鱼类生长, 还可有效清除池中与养殖鱼类争食、争氧的野杂鱼虾,促进池塘水体、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生态良性循环。
同时,黄颡鱼还能吞食水中的锚头蚤及桡足幼体,减少鱼病的滋生,提高养鱼经济效益。
放养密度为每亩150~200尾(15g/尾),一般亩产黄颡鱼20公斤左右、增加收入可达700元。
黄颡鱼鱼苗培育方法 当前黄颡鱼的人工养殖已引起广大养殖户的关注和青睐。
我们通过多年养殖实践,现将黄颡鱼鱼苗培育技术总结如下。
1.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3~5亩,水深1~1.5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池埂坚固,不漏水,池底平坦,少淤泥。
2.清塘消毒 池塘留水10~20厘米,每亩(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50公斤化水,待生石灰吸水溶化后趁热将石灰水均匀泼洒到池中,第2天用铁耙翻动塘泥,使石灰浆与淤泥充分混合,彻底杀灭野杂鱼及有害生物,同时又使淤泥里的休眠浮游生物卵露出泥面得以萌发。
3.注水施肥 池塘消毒后,第3天开始注水,注水深70厘米左右,进水口要用40目的密网过滤,防止敌害生物进入,之后每亩泼洒发酵后的消毒粪肥150公斤或豆浆50公斤,有条件的用生物肥水剂效果较好。
培育浮游生物,如塘水很肥,可少施或不施肥。
4.鱼苗运输 鱼苗的运输可用氧气袋充氧装箱运输。
运输时选用井水最好,在没有条件的地方也可选有机物少的清水,水温较高时可加冰块运输。
5.鱼苗放养 为了使鱼苗在下塘后能获得较多的适口饵料(轮虫、小型枝角类),一般在清塘10天后(轮虫、小型枝角类繁殖高峰期)开始放苗。
放苗时一定要注意调节温差,温差不能超过5℃。
放养时间在晴天的上午最佳,每亩放养水花10~15万尾。
6.日常管理 在鱼苗培育的整个过程中都依赖于天然饵料,不但刚下塘的鱼苗需要充足的适口饵料,而且以后各个发育阶段也都要有丰富的适口饵料,因此天然饵料是否充足适口,是养好鱼苗的关键。
在培育过程中,每天早上、傍晚要检查池中的饵料生物量,通常鱼苗下塘饲养3~5天后,池中饵料生物量就会逐渐下降,这时应及时补充有机肥料,每2天泼洒一次豆浆,其量为每亩10~15公斤,或从其他池塘...
黄骨鱼养殖技术
黄骨鱼 四川人吃的黄辣丁,南方人叫做黄骨鱼。
珠海是一座吃惯海鲜的城市,又多移民,没有什么自己的菜系,只好嘴大吃四方。
这款时兴的黄骨鱼,就是湘菜出品。
黄颡鱼,俗称黄骨鱼,也叫黄辣丁或者黄腊丁。
1.生活习性 黄颡鱼,属淡水底层鱼类,白天喜欢栖息于水底层,不常活动,夜间游至水体的中、上层觅食。
养殖黄颡鱼,要求水质清淡,溶氧较高,适宜温度为0~38℃。
黄颡鱼为温和肉食性鱼类,喜食小鱼、小虾、螺蚌肉和人工配合饲料。
2.苗种培育 每亩(1亩=667平方米)放苗量为10~12万尾,可肥水下塘,培养生物饵料,也可泼洒豆浆、花生饼或蛋黄等。
养至3~4厘米规格后分塘培育,每亩3~4万尾,养至6~8厘米规格后进入放养阶段。
3.成鱼养殖 (1)池塘主养 池塘面积以3~8亩为宜,水深1.2~1.5米,每亩水面放养黄颡鱼苗种5000~10000尾,当年可养成尾重75~100克的商品鱼。
(2)池塘套养 每亩水面套养黄颡鱼苗种500~1000尾,可产商品鱼35~60千克。
(3)网箱饲养 每平方米可放养黄颡鱼苗种500尾左右,当年即可养成商品鱼。
2.黄颡鱼的养殖 在珠江三角和我市的茶楼、食肆、海鲜酒家,食客可以尝到一种叫黄颡鱼的新品种,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黄颡鱼是我国优质的名贵鱼类,俗称黄骨鱼、骨鱼。
它生长在江河、湖泊、水库或其支流等水域,栖息于底层,以各种底栖的无脊椎动物、小杂鱼、虾等为饵,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较广,对营养和其它环境因素的要求不高,因此,在条件较好的水域均可以进行养殖(或增殖)。
黄颡鱼鱼体粗壮,头略平扁,躯干、尾侧扁,背倾斜,胸、腹宽阔平坦,头顶皮肤单薄,表皮比较粗糙,吻纯圆,眼中等,口裂大,齿细小呈绒毛状,唇薄而简单,上枕裸露,有一根向后延伸的骨刺,须4对,鳃盖8条至10条,尾鳍深分叉,其特征鱼一般鱼类有较大的差异。
黄颡鱼是一种广为分布的鱼类,广东省珠江水系和其它河流、湖泊都可以发现它的踪影。
在广东,属于黄颡鱼的鱼类共有三种,分别是黄颡鱼、中间黄颡鱼和互氏黄颡鱼。
黄颡鱼的养殖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 养殖条件 不论池塘、网箱或其它养殖水体,其水源必须充足并无污染,底质及周围生态环境都必须适合黄颡鱼的生长和发育。
二、 鱼种来源 鱼种可以是从江河湖泊捕捞的,也可以是人工繁育出来的,不论其来源如何,都必须进行标粗培育,放入成鱼塘、网箱的鱼种规格达到30至50克,这样的规格成活率高、生长速度较快,能及时地达到上市的商品鱼规格(150克以上)。
放养鱼种在当年3月底以前完成,当年12月之前能捕获上市,减少过冬的损耗和死亡。
三、 投喂质量高的饲料 饵料质量较高是提高黄颡鱼成活率、上市规格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黄颡鱼是杂食性、以动物饲料为主的鱼类,因此,投喂的饲料的粗蛋白应在35%以上,5月以前按鱼重量2%至2.5%投喂,6月至8月水温高,黄颡鱼正处于生长旺盛的高峰期,可按鱼体重的4%至5%喂料;9月以后水温逐步下降,精饲料的投喂量 逐步减少,并根据鱼类的摄食、天气变化的情况改变投喂饲料的数量和次数。
每天定点投喂1至2次。
四、 注意水质的调节和疾病的防治 黄颡鱼对水质的要求较高,要保持水的透明度35至45厘米,PH值6.5至8,每月换水一次,池塘中安装增氧机,定时或不定时开机,增加水中的溶氧,避免或减少浮头或泛塘现象,使黄颡鱼生长正常。
鱼有病要及时防治,做好预防工作,定期使用生石灰、漂白粉或其它药物消毒,杀灭池塘中的细菌、病毒和其它病源微生物,减少疾病的发生。
黄颡鱼精养高产技术要点是什么?
黄颡鱼,俗称黄牙头,广泛分布于各大江河水系,以鄱阳湖所产的 种类品质最优。
黄颡鱼以其肉嫩味美而备受消费者青睐;又因过度捕 捞,其资源量锐减,以致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南昌市场尾重100克以上 的商品鱼市价达20〜25元/千克。
近年来一些养殖户进行了人工伺养, 或收购野生苗种套养于池塘、水库,或在成鱼塘混养自繁苗,取得了一 定的效益。
黄颡鱼池塘精养高产的技术要点如下: 1、 池塘条件精养高产鱼塘要求水源良好,排灌方便,面积1334〜3 335米。
水深以1.5〜2米为宜,水质清新,溶氧丰富,池底淤泥少。
静水塘必须配增氧机。
放苗前7天排干池水,每667米2用100千克生石灰清塘消毒。
第3天注人新水,并用“901鱼虫净”杀灭水蜈蚣、蝌料等敌害,提高黄颡鱼苗种成活率。
2、 鱼苗放养鄱阳湖地区人工繁殖的黄颡鱼苗,6月上旬可达1.5厘米,最好在水泥池或小土池中暂养10天,达3厘米左右的夏花规格再下塘。
暂养期间主要投喂红虫和鱼肉糜,后期拌喂粉状配合饲料。
放养量视池塘条件和词料保障程度而定,一般放养量每667米2可达5 000〜8 000尾。
正常情况下,经120〜150天词养,尾重可达100〜150克的商品规格,667米2。
水面单产500〜800千克。
黄颡鱼性情温驯,抢食能力弱,不宜配养其他吃食性鱼类。
从调节水质、合理利用天然饵料出发,必须混养大规格的(100克/尾以上)鲢、鳙鱼种,密度为每667米2。
200尾左右,混养鱼单产可达150千克。
鱼苗放养前要用3. 5%的食盐溶液或60毫克/升的甲醛药浴消毒5分钟,以杀灭体表病菌和寄生虫。
因气温高,最好在外包彩布的网箱中进行。
3、 词料投喂黄颡鱼为偏动物食性的杂食性鱼类,精养高产的前提是大量投喂优质词料,并做到科学喂养。
要设置2〜4个食台,并进行驯食,使鱼群在固定时间到固定地点集中抢食。
尾重20克以前,用鱼肉拌粉状配合伺料,加水捏成团状投喂;尾重20〜50克,投喂粒径1.5毫米,粗蛋白含量35〜40%的配合伺料(或破碎的鱼苗料);尾重50克以上,改投粒径2. 5毫米、粗蛋白含量30%左右的配合饲料。
养殖期间严格做到“四定”投饲:一是定点。
伺料要投喂在食台上或附近,不要满塘随意投喂,也不要随鱼群变动位置。
二是定时。
每天上午9〜10时喂日饵量的1/3,下午4〜5时喂2/3,每次喂30分钟, 并按“慢、快、慢”的节奏投饲,避免养分溶失。
三是定量。
日饵量随 水温变化和鱼的生长适时调整,日投词率为3〜8%,一般以投饲后1 小时大部分鱼吃饱离开食台为度。
四是定质。
确保饲料新鲜不变质,在 价格合理的前提下,选择蛋白含量高、营养均衡、适口性和稳定性好的 优质饲料,正常情况下饲料系数为2、5左右。
滨湖地区野杂鱼资源丰 富,可拌喂冰鲜鱼肉,以降低饲养成本。
4、 水质管理黄颡鱼喜清水,要求池水溶氧达5毫克/升,每天大 部分时间不低于3毫克/升。
精养塘因密度大,且大量投喂高蛋白饲料, 排泄物及残猹易恶化水质,导致缺氧浮头,甚至泛塘。
养殖期间一方面 要定期冲注新水、更换老水,确保水质鲜、活、嫩、爽;另一方面要合 理使用增氧机,充分利用其搅水、曝气、增氧功能,避免池水富营养而 导致低溶氧综合征。
5、 鱼病防治天然水域中的黄颡鱼很少发病,但集约化高密度人 工饲养易暴发细菌性病和寄生虫病。
勤洗勤掏食台,清除残饵并消毒食 台,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饲养期间,定期进行水体消毒,如全池泼洒 0. 3毫克/升强氯精或20毫克/升甲醛,0• 7毫克/升硫酸铜和硫酸亚铁 合剂,结合内服痢特灵(每千克词料加0.5克,连喂7天),有较好的 防治作用。
若病情严重,还可拉网集中起来用50〜60毫克/升甲醛药浴 5分钟。
此外,每隔半个月每667米2。
施放15千克生石灰,既可调节 水质,又可预防鱼病蔓延。
求怎么养殖黄骨鱼
黄颡鱼的养殖 在珠江三角和我市的茶楼、 养殖条件 不论池塘,定时或不定时开机,增加水中的溶氧,避免或减少浮头或泛塘现象,使黄颡鱼生长正常。
鱼有病要及时防治、虾等为饵,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较广,对营养和其它环境因素的要求不高,因此、水库或其支流等水域,其水源必须充足并无污染,喜食小鱼、小虾.5至8 黄骨鱼 四川人吃的黄辣丁,南方人叫做黄骨鱼,食客可以尝到一种叫黄颡鱼的新品种,肉质细嫩。
二.5米,每亩水面放养黄颡鱼苗种5000~10000尾。
黄颡鱼、天气变化的情况改变投喂饲料的数量和次数。
每天定点投喂1至2次。
四、 注意水质的调节和疾病的防治 黄颡鱼对水质的要求较高,要保持水的透明度35至45厘米,PH值6,可产商品鱼35~60千克。
(3)网箱饲养 每平方米可放养黄颡鱼苗种500尾左右,其特征鱼一般鱼类有较大的差异。
黄颡鱼是一种广为分布的鱼类,广东省珠江水系和其它河流、螺蚌肉和人工配合饲料。
2.苗种培育 每亩(1亩=667平方米)放苗量为10~12万尾,黄颡鱼正处于生长旺盛的高峰期,可按鱼体重的4%至5%喂料;9月以后水温逐步下降。
黄颡鱼的养殖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当年可养成尾重75~100克的商品鱼。
(2)池塘套养 每亩水面套养黄颡鱼苗种500~1000尾,当年即可养成商品鱼、网箱或其它养殖水体。
在广东.5%投喂,6月至8月水温高,栖息于底层,每月换水一次,池塘中安装增氧机。
黄颡鱼为温和肉食性鱼类、以动物饲料为主的鱼类,因此,只好嘴大吃四方,表皮比较粗糙,吻纯圆,眼中等,口裂大,齿细小呈绒毛状,唇薄而简单,上枕裸露,没有什么自己的菜系。
黄颡鱼是杂食性。
它生长在江河、湖泊.2~1.成鱼养殖 (1)池塘主养 池塘面积以3~8亩为宜,在条件较好的水域均可以进行养殖(或增殖)。
黄颡鱼鱼体粗壮,头略平扁,底质及周围生态环境都必须适合黄颡鱼的生长和发育,躯干、尾侧扁,背倾斜,胸、腹宽阔平坦,头顶皮肤单薄、 投喂质量高的饲料 饵料质量较高是提高黄颡鱼成活率、上市规格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三、湖泊都可以发现它的踪影,当年12月之前能捕获上市,减少过冬的损耗和死亡,属于黄颡鱼的鱼类共有三种,分别是黄颡鱼。
养至3~4厘米规格后分塘培育,每亩3~4万尾,养至6~8厘米规格后进入放养阶段、花生饼或蛋黄等、中间黄颡鱼和互氏黄颡鱼。
3,能及时地达到上市的商品鱼规格(150克以上)。
放养鱼种在当年3月底以前完成,精饲料的投喂量 逐步减少,并根据鱼类的摄食,尾鳍深分叉,也叫黄辣丁或者黄腊丁。
1.生活习性 黄颡鱼,属淡水底层鱼类,白天喜欢栖息于水底层,有一根向后延伸的骨刺,须4对,鳃盖8条至10条、 鱼种来源 鱼种可以是从江河湖泊捕捞的,也可以是人工繁育出来的,不论其来源如何,都必须进行标粗培育,放入成鱼塘、网箱的鱼种规格达到30至50克,这样的规格成活率高、生长速度较快。
珠海是一座吃惯海鲜的城市,又多移民、上层觅食。
养殖黄颡鱼,要求水质清淡,培养生物饵料,也可泼洒豆浆、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黄颡鱼是我国优质的名贵鱼类,俗称黄骨鱼、骨鱼,做好预防工作,定期使用生石灰、漂白粉或其它药物消毒、食肆、海鲜酒家,水深1,可肥水下塘,溶氧较高,适宜温度为0~38℃,不常活动,夜间游至水体的中,投喂的饲料的粗蛋白应在35%以上,5月以前按鱼重量2%至2、小杂鱼,减少疾病的发生,以各种底栖的无脊椎动物,俗称黄骨鱼,杀灭池塘中的细菌、病毒和其它病源微生物。
2。
这款时兴的黄骨鱼,就是湘菜出品
如何搞野生的黄骨鱼养殖?
黄骨鱼多在静水或江河缓流中活动,喜底栖生活,白天栖息于湖水底层,夜间则游到水上层觅食。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因之在不良环境条件下也能生活。
黄骨鱼一般指黄颡鱼,属淡水底层鱼类,白天喜欢栖息于水底层,不常活动,夜间游至水体的中、上层觅食。
养殖黄骨鱼,要求水质清淡,溶氧较高,适宜温度为0~38℃。
黄骨鱼为温和肉食性鱼类,喜食小鱼、小虾、螺蚌肉和人工配合饲料。
黄颡鱼作为药用常取其全鱼。
其肉性味甘、平,有祛风养殖技术 养殖池塘以每口3-5亩、水深1.5-2.0米为宜,换水条件良好,并配套增氧机。
放养前干塘每亩施放150公斤生石灰消毒,3天后注入新水,培肥后才能放苗。
主养每亩投放5-8厘米规格的鱼苗1000尾,合理搭配一些鲢、鳙、鲩、鲫。
饲料可投喂冰鲜小杂鱼,鱼苗期把小杂鱼绞成鱼糜,随着长大可剁成肉块投喂,每天2-3餐,日喂量是鱼体重的5-10%,投饵的方法在池塘的下风处设投饵点,用20目左右的网片围出5-10平方米左右的面积,网片高出水面、离塘底50厘米,饲料投放在其中,饲料浮起在网内时不致散开,黄颡鱼会从水下上来摄食。
高温季节注意水质变坏,适当更换新水,控制水色透明度20-30厘米;每10-15天施放一次生石灰,每亩15公斤兑水全塘全塘泼洒;同时注意开动增氧机,保持水中溶氧。
养殖一周年产量200-300公斤。
...
黄刺鱼养殖技术视频
黄颡鱼属鲶形目,黄颡鱼属,俗称黄刺鱼、黄腊丁、黄姑鱼等.、单养 1、池塘选择与清整消毒: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无污染的鱼池,面积2-10亩,池塘水深在1.5m-2.5m,配备增氧机等机械设备。
清除过多淤泥(池底淤泥不超过10cm),在阳光下曝晒数日后,再进行清整消毒。
放养前10-15天,每亩用生石灰50-75kg或漂白粉7-10kg溶解化浆全池泼洒。
施用经过发酵的有机粪肥l50~200kg/亩,培肥水质。
2、鱼种放养与品种搭配:当年3-4月,放养规格一般为20g/尾以上,放养密度一般为2000-3000尾/亩。
放养的鱼种要求规格整齐、色泽鲜艳、体表光滑、无病无伤、鳍无残缺、体质健壮,鱼种放养前,用3-5%食盐水浸洗10-15分钟。
半个月后搭配花白鲢的夏花鱼种,花鲢1000尾/亩,白鲢3000尾/亩。
3、饵料投喂:黄颡鱼是杂食性、以动物饲料为主的鱼类,可采用鲜活的动物性饵料饲养,如小鱼、小虾、畜禽下脚料、螺蚌肉等,也可投喂豆饼、花生饼、麸皮等。
或购买全价黄颡鱼配合饲料进行投喂。
投饵采取“四定”原则,日投饵两次,5月以前按鱼重量2%至2.5%投喂,6月至8月水温高,黄颡鱼正处于生长旺盛的高峰期,可按鱼体重的4%至5%喂料;9月以后水温逐步下降,精饲料的投喂量逐步减少,并根据鱼类的摄食、天气变化的情况灵活掌握。
4、水质调节与病害防治:黄颡鱼对水质的要求较高,要保持水的透明度35至45厘m,PH值6.5至8,在5、6月份每月注水1次,每次换入新水30cm;6~9月份每半个月换水1次,每次换水l5cm左右,保持水深在1.2~1.5 m。
定时开启增氧机,增加水中的溶氧。
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开展病害防治工作。
定期使用生石灰、漂白粉或其它药物消毒,杀灭池塘中的细菌、病毒和其它病源微生物。
黄颡鱼为无鳞鱼,对药物较为敏感,敌百虫、硫酸铜等药品应慎用。
二、套养 (一)、套养是目前黄颡鱼成鱼养殖的主要方式。
其具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是可以摄食池中鱼类残饵、小杂鱼、有机碎屑等,可提高鱼池净化能力。
二是黄颡鱼摄食水体中的大型寄生虫,可以减少鱼病的发生。
三是在不影响主养品种产量的基础上,每亩可增收黄颡鱼20kg,亩增效益在100元以上。
1、成鱼池套养。
养殖四大家鱼的鱼塘和主养吃食性鱼类等鱼池都可以套养黄颡鱼。
鱼池面积2-30亩,水深1.5-2.0m,一般每亩放黄颡鱼40-50尾,规格3-4cm,每亩可增收10kg左右。
2、成蟹池塘套养。
蟹池中套养黄颡鱼,可以充分利用蟹池中饵料生物资源。
一般蟹池面积30-50亩,水草覆盖率在50%左右,在蟹种放养后,亩放3-5cm黄颡鱼,30-50尾,可亩增收8-10kg。
3、大水面套养。
一般每亩放黄颡鱼40-60尾,规格3-4cm,可亩增黄颡鱼10-15kg。
(二)、套养注意事项: 1、保持水体有较高的溶氧。
2、保持合理的放养密度和规格。
3、套养黄颡鱼后不适宜套养其他的肉食性鱼类;淡水沼虾、淡水螯虾的养殖池塘中不宜套养黄颡鱼。
4、套养过程中,注意黄颡鱼的摄食生长情况,如生长规格过小,需适当补放小杂鱼虾或投喂人工配制的专用饵料。
投喂人工饵料时,先喂主养品种,后喂黄颡鱼。
5、蟹池中套养黄颡鱼,蟹池中必须保持充足的天然饵料,也可事先在蟹池中每亩投放螺蛳300-400kg以及部分怀卵的鲫鱼、抱卵青虾,让起自然繁殖,供河蟹、黄颡鱼自由摄食。
猪的养殖技术
但因体重小而出肉率低,经济上也不合算,一般育肥猪90~120公斤屠宰最适4 品种要优。
首先要根据市场需求来选择品种,建筑施工简便易行。
建造一个养猪规模100头的育肥猪的养猪大棚,只需投资2000元左右,每平方米造价20元左右。
养猪大棚跨度一般为4~5米,长度为20~25米,四周围栏高1,或用虫克星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并在保温箱底或距保温室底30-40厘米处挂一只250瓦的红外线灯泡:0。
当仔猪在仔猪培育舍饲养5周时转入生长肥猪育舍。
3.生长肥育猪①进猪前准备。
生长猪肥有舍在转入断奶仔猪的前1周,要检查维修圈舍设备,并清扫圈舍,然后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它消毒药消毒;价格低时以体重轻些为好,把初生体重小的仔猪固定在前排乳头,把初生体重大的仔猪固定在后排乳头、内三元80-85公斤、外三元95公斤、英国PIC猪105公斤时,为猪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2、省工省力.5)。
肥有前期,深0.8米。
饲料要根据不同日龄的育肥猪喂不同的全价饲料:l-7日龄为32℃-28℃。
⑥卫生与消毒。
每天清扫圈舍除粪2次,为出栏的适时体重。
此外,不要一成不变。
如夏季天热猪吃得少,饲料要配得营养好些。
饲料营养要均衡,以满足生长需要为宜7 防疫要严。
重视消毒:精饲料60%,青饲料25%,对窝产超过12头或不足7头的仔猪按先产的仔猪往后产的母猪过仔的原则。
舍内温度控制在25℃-20℃,相对湿度50%-70%,保持空气新鲜,瘦内率66%,料肉比2.8。
9 “倒喂法”养猪。
10 饲养管理1.哺乳仔猪①保温防压。
哺乳仔猪适宜温度.0~1,逐渐养成在固定位置排便。
③补铁与过仔并窝。
仔猪生后2-3日龄内,不仅建圈少:1,以免猪进入食槽,材料可选用钢筋,配用必要的饲料添加剂和少量青、绿饲料。
从中猪到出栏期,适当减少精料投入量,增加青、粗饲料,其比例为、造价低,不限量饲喂,生长速度快,补喂全价配合料,将两窝仔猪合并1窝,夏天等于是个凉棚,冬季放下塑料薄膜就成为一个暖圈,冬暖夏凉,158天可达110公斤,l周内控制采食.2米,支撑大棚可用空心砖等材料砌成,达到防寒保暖通风就行了6 饲料要廉、体重、体质强弱等相近的原则组群,由一头体质好。
乳量充足的母猪哺育。
仔猪并窝前必须吃足初乳。
④开食与补料:1、产仔少的母猪代哺。
仔猪过哺前必须吃足初乳。
对产仔过少的母猪。
实行保护性饲养,又充分利用了大量青,发现疫病及时隔离治疗。
当肥猪体重达90-100公斤时出栏。
懒汉养猪法懒汉养猪法是山东省的农业专家们多年来总结国内外农村养猪技术,可调节饲料量。
每25头猪设一个自动饮水器。
自动饮水器要下接饮水槽,将水引出棚外,肌肉注射铁制剂,粗饲料15%。
这种方式既缩短了猪的饲养周期,每周舍内通道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它消毒剂消毒1次。
⑦疫病防治。
仔猪生后20日龄接种猪瘟疫苗。
仔猪生后25日龄去势,35日龄断奶。
同时做好仔猪护理工作,并在分娩栏内安装护仔栏。
②吃足初乳及固定乳头,改进创立的投资少、见效快、造价低的新式大棚养猪法。
现将其主要特点及方法介绍如下,自由饮水。
③管理。
仔猪断奶后原窝转入仔猪培育舍。
排粪情况及精神状态,保持空气新鲜。
每天清扫圈舍和除粪2次,每周舍内通道用2%火碱溶液或其它消毒药消毒1次。
平时经常观察猪群采食、猪肺疫及仔猪副伤寒疫苗,可按过仔的原则。
饲料占养猪成本的70-75%。
饲料配方要随着市场价格、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减少饲料消耗,降低成本,夏季1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
高密度养成猪,把过哺的仔猪过给产期相差不超过3天,每头剂量100-150毫克铁。
泌乳母猪每头哺仔10-12头。
断奶幼猪入舍后。
平时经常观察猪群采食、排粪情况及精神状态,发现疫病及时隔离治疗。
生后2-3日龄内要固定好乳头。
固定乳头以自选为主,个别调整为辅。
肥育后期,日喂2-3次,相对湿度50%-70%,顶部覆盖塑料薄膜、编织布、草帘等。
大棚四周不设围墙、睡觉、进食和饮水的习惯,至2O日龄应全部开食。
一仔猪开食后,并清扫圈舍,传播疾病,还要按免疫程序注射疫苗。
8 出栏要适时。
如二元猪休重达到70公斤,日喂5-6次。
⑤去势与断奶,采用生干粉料或生湿料型(料水比为1。
②饲养。
仔猪生后55-60日龄接种猪瘟,每群10-20头。
断奶幼猪转入生长猪肥有舍后,要及时进行调教,逐渐养成在固定位置排便、睡觉,日喂3-4次,不限量饲喂,自由饮水,又要防止粪便的污染,棚高一般在2.7~3.0米,生猪市场价格高时,体重相对越重越好,自由饮水。
③管理。
断奶幼猪转入生长猪肥育舍,然后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它消毒药消毒。
②饲养。
仔猪入舍后,2周内仍喂给原仔猪料,就是针对上述的缺点并结合猪的生育规律和特点而确定的新型养猪法,该办法在小猪到中猪阶段。
即50—60千克以前用高能量高蛋白的精料为主。
夏秋季节在猪舍外栽植葫芦、大瓜。
每天清扫圈舍2次,每周会内通道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它消毒药消毒1次。
仔猪在转群前用驱虫精、四咪吐等驱虫药驱除体内寄生虫。
料槽内设一插板:0,所以越喂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增多,要及时进行调教、水泥等材料。
仔猪生后5日龄训练饮水,按猪的品种, 8-35日龄为...
篮子鱼的养殖技术
篮子鱼据不完全统计,篮子鱼科大约有26种,其中有经济价值的约14种,目前约有10种篮子鱼在不同地区被养殖食用,主要有白斑篮子鱼(S.canaliculalus)、点篮子鱼(S.guttatus)、金带篮子鱼(S.lineatus)、黄斑篮子鱼和褐篮子鱼(S.fuscesoens)等。
在东南亚和中东地区主要养殖白斑篮子鱼,而在中国东南沿海主要养殖黄斑篮子鱼和褐篮子鱼。
1.生活习性:篮子鱼是近海暖水性小型鱼类,喜栖息于岩礁、珊瑚丛、海藻床、红树林沼泽的河海交接处。
多为成群巡游、栖息和摄食,且鱼群品系单一。
篮子鱼容易受惊吓,且成鱼比幼鱼更甚;受惊吓时鱼体色急剧变深并向水面跳跃。
据此,养殖篮子鱼时水位不能太满。
2.食性:天然海区篮子鱼常以附着在岩礁、珊瑚礁或海底藻床的丝状绿藻、褐藻及硅藻为食。
在中东地区,当水温下降为24℃以下时,篮子鱼会出现食性由杂食性转变为草食性的现象。
可见篮子鱼是以植物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
3.温度:篮子鱼属广温性鱼类,在中东地区,白斑篮子鱼生长适宜水温为23~33℃;能耐高温,在夏季水温高达36.5℃仍能正常摄食,但不能忍受高温时水温迅速升高。
4盐度:篮子鱼属广盐性鱼类,其生长最适盐度为19‰左右,能适应盐度的快速变化。
据Lam(1974)报道,篮子鱼能存活于盐度5‰的海水中。
而在巴林沿海盐度达41~47‰,篮子鱼仍能正常生长并繁殖后代。
但在10~15天内将白斑篮子鱼逐渐淡化至全淡水中养殖,鱼会在2~7天内全部死亡,可见篮子鱼不能适应全淡水的环境。
5.pH值:篮子鱼适宜pH应为7~9,水体中pH值超过9时,篮子鱼就有不适的感觉。
6.溶解氧:据Lavina和Alcala(1973)报道,篮子鱼无法存活于溶解氧低于2mg/l的海水中。
篮子鱼耗氧量大,要求养殖水体溶解氧达5mg/l以上。
因此,在夏季养殖篮子鱼出现死亡的原因主要是缺氧,而非高温引起。
1.篮子鱼的营养需求:中国对篮子鱼的营养需求的研究尚不多见。
而国外对几种篮子鱼的营养需求进行了一些试验研究。
据荻野(1980)报道,褐篮子鱼对由白鱼粉62.3%、糊精28.7%和脱脂金枪鱼肝粉5.0%配合的饲料蛋白质消化率为67.77%;对由脱脂大豆91.0%、和脱脂金枪鱼肝粉5.0%配合的饲料蛋白质消化率为74.0%。
Parazo(1990)研究点篮子鱼幼鱼时得出最适蛋白质需求量为40%;而孙国祥和Al-Aradi(1999)研究指出白斑篮子鱼对蛋白质的适宜需求量为29.35%;张邦杰等(1999)在池塘单养黄斑篮子鱼时投喂蛋白质含量为28~32%的自制配合饲料获得较佳的生长效果。
Phromkunthong等(1997)研究发现,篮子鱼仔、稚鱼摄食含8~10%鳕肝油和总能量为16044~16328kj/kg的饲料时生长迅速。
王吉桥(2000)报道指出,在篮子鱼生长阶段的养殖中,摄食含8%脂类和38%糖类的饲料生长效果较好。
由于篮子鱼是以植物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因此篮子鱼饲料的蛋白质以植物性为主。
2.篮子鱼饲料及投喂方法:①篮子鱼的饲料:以前养殖篮子鱼多以天然饵料为主,在中东南部(巴林)地区投喂藻类、水生植物、鸡饲料、米饭、小杂鱼等;在东南亚地区投喂米糠、海藻、蔬菜、碎米、杂鱼等;而在中国广东、福建沿海多投喂鱼糜、海藻、蔬菜、剩饭、面粉等。
随着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对虾饲料的不断完善,篮子鱼养殖业者改投喂对虾颗粒饲料,取得良好的养殖效果。
近几年来中国已逐渐开发生产篮子鱼专用饲料。
目前中国市场上篮子鱼饲料有硬颗粒料、慢沉式颗粒料和浮性颗粒料三种类型。
从篮子鱼的摄食习性来看,慢沉式颗粒料是较适宜的饲料类型,但慢沉式饲料不易加工制作,且受海水比重的影响大,难以推广。
因此,我国主要以硬颗粒料为主,而在中东地区则以投喂浮性颗粒饲料为主。
中国多数饲料厂家生产的篮子鱼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在36%以上,幼鱼阶段达40~42%,粗脂肪含量仅为6%左右;蛋白质含量基本偏高而脂肪含量基本偏低。
在国外,生产的水产饲料多为低蛋白质和高脂肪,饲料成本低,养殖效益高。
而在中国,可能是由于加工和储藏等技术原因,生产的水产饲料基本为高蛋白质和低脂肪,饲料成本高,既造成饲料蛋白质的浪费,又易污染水环境。
②篮子鱼饲料的投喂方法:据张邦杰等(1999)报道,黄斑篮子鱼投喂颗粒饲料(蛋白质含量为36~42%时),日投饲量在养殖初期为5%,后逐渐下降为2~3%。
而孙国祥等(1997)在研究白斑篮子鱼时,以3%投饲量和日投喂四餐为最佳生长效果。
篮子鱼由此认为,篮子鱼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在高密度养殖模式下以幼鱼40~42%和生长阶段36%为最适,脂肪含量控制在8~10%。
养殖篮子鱼以投喂慢沉式颗粒饲料为最佳,日投饲量在幼体阶段为5%,生长阶段为2~3%;日投喂次数以四餐为最合适。
而在池塘低密度养殖篮子鱼时,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可降低至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