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养殖什么好养又赚钱,养殖营业执照怎么办理,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季铵盐有什么用?
四级铵盐又称季铵盐,英文名quaternary-N 。
其作用有: 柔软、抗静电剂:主要用于纺织印染行业,此类柔软剂且有优异的柔软、抗静电、杀菌、抗黄变性能。
用量少,效果好,配制方便,配伍性好,具有极高的性价比。
絮凝剂、破乳剂:广泛用于水处理行业,作为一种无机絮凝剂增效剂用的季铵盐。
钻井液、VES压裂液、减阻剂、增稠剂:Gemin粘弹性表面活性剂主要用于石油化工行业,是一种新型的研究开发趋势。
阴离子增效剂:超支化吉米奇季铵盐打破了传统阴离子不能与阳离子兼溶的理论学说,这类产品不但能与阴离子兼溶,并且还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广泛用于阴离子增效剂农业杀菌剂、公共场所杀菌消毒、循环水杀菌灭藻剂、水产养殖杀菌消毒剂、医疗杀菌消毒剂、畜禽舍消毒剂、赤潮杀灭剂、蓝藻杀灭剂等杀菌消毒领域:Gemini季铵盐杀菌效果突出,综合成本低化学反应中的相转移催化剂:例如,矮壮素【(CH3)3NCH2CH2Cl】Cl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氯化苄基三乙基铵和硫酸氢四丁基铵都是优良的相转移催化剂剧毒毒剂:例如用作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氯化十二至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铵,对于青蛙的口服半致死量为30毫克/千克;神经碱(b)和蕈毒碱(c)都是剧毒化合物,蕈毒碱对于大鼠的静脉注射半致死量仅为0.23毫克/千克;化妆品成分中的季铵盐-15,大鼠急性毒性试验证实,其半数致死剂量为500毫克/公斤体重。
...
水产养殖池需要如何选择养殖漆?
对于广大养殖户来说,春季放养扣蟹科学合理的密度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秋季收获成蟹的规格、产量和销售价格。
以2011年中秋节前三天即9月9日胡家市场批发价格盘锦河蟹为例,100克---120克(即足二两母)为55元,而75克----99克(即足一两半母)为35元,50克---74克(足一两母)则为18元。
随着消费的日渐成熟理性,因盘锦河蟹规格的差异造成的销售价格将越加明显,不同河蟹养殖户最终的效益也明显分出高下。
有很多初次接触盘锦河蟹的养殖的热心人打来电话咨询相关问题,同时也注意到有些不良商贩为了多售扣蟹苗指导养殖户不可思议的养殖密度,为了对得起“盘锦河蟹”这四个字,避免和纠正某些破坏来之不易的“盘锦河蟹”的声誉,为盘锦河蟹养殖户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提高秋季总体收益,结合父辈邻友多年养殖经验,二力特写此文,以正视听。
放养盘锦扣蟹的密度与水体类型、天然或人工饵料、年积温等密切相关,不能造成人为过稀或者过密现象--------过稀则浪费水体资源,单位产量降低,收入不理想;密度过大,又容易导致河蟹相互争食、咬斗,争水体空间,同时河蟹的排泄物增多,造成水中融氧不足、水体污染,抑制河蟹生长。
总之,扣蟹放养必须遵循相关生长环境的生态学准则,河蟹自我的生物学准则和市场经济学准则。
自我下面针对不同水体结合其他条件针对放养扣蟹密度做细致分析说明。
盘锦二力河蟹养殖基地:0427---7787597 一、湖泊水库 湖泊水库投放盘锦扣蟹养殖是指春季或者上一年冬季结冰之前放流一龄扣蟹苗,使蟹苗经过5~6个月的生长育肥,于当年秋季河蟹成熟捕捞上市的一种养殖方式。
适合各类大中小型湖泊水库的开发利用等特点。
湖泊水库养蟹是在原来鱼类、软体动物和水草等水生生物添加河蟹种群,从而达到预期的成蟹规格与产量。
投放的扣蟹与原有的水生生物之间必然存在竞争与抑制、捕食与被捕食、共生与共利的种间关系。
作为养殖户,就面临着如何处理好种内和种间各种关系。
水草和底栖动物都是盘锦河蟹食谱中不可缺少的生物品种,水草同时又是河蟹栖息隐蔽的场所。
草鱼是摄食水草为主的鱼类,鲤鱼鲫鱼鲶鱼狗鱼等其他肉食性鱼类食用底栖动物能力很强,这样河蟹与草鱼、鲤鱼就是食物方面的竞争对象。
竞争的结果就是个体大,食量大,性格相对焦躁的草鱼占优势,而经济价值较高的盘锦河蟹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与其他鱼类也存在竞争关系,这就是种间关系的竞争与抑制。
同时河蟹种内也存在竞争关系,放养密度大,对食物的竞争程度也大,还会出现相互残杀的现象。
保护湖泊水库生物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水草是草型湖泊的水生生物的主要组成,它在养蟹湖泊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利于河蟹的觅食隐蔽脱壳生长等种种生命活动。
一些小型产粘卵的鱼类将卵粘在水草叶上,也能成为河蟹的饵料。
各种水草通过光合作用增加水中溶解氧,将游离状态的钙磷等无机物和有机质在叶片中沉淀下来,当河蟹摄食这些水草时候,实际上就摄入了生长发育所必须的无机盐类。
适当投放扣蟹数量也是保护水生资源,避免破坏性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养殖河蟹的良性循环。
根据相关数据,黄河以北东起黑龙江省的黑河西至新疆喀什地区,根据湖泊水库的水草覆盖率水生动物的多少,在每年的4--5月份或者上一年结冰之前,一次放足,亩(小亩,即667㎡,以下同)投规格在60---120只/斤的扣蟹300只---400只最为合适,若采用人工粗养,可放到500--800只。
秋季回补规格能达到2两左右。
同时要每养殖三年河蟹停养1--2年,以便于湖泊水库生态环境得到及时的恢复。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块生荒水面能出三年好螃蟹的道理。
由于有些湖泊水库水体较深,温度较低,有的河蟹当年没有捕捞上来,第二年还会脱壳生长,秋季则出现规格较大的成蟹,有的甚至能达到400克。
所以,如果不是自己的水体时,承包养殖河蟹的地块最好不低于三年! 二、池塘沼泽等中浅水体 辽河流域、黄河流域、黑龙江流域、塔里木河流域,在广大的有水流过的大小池塘沼泽水泡盐碱地溪流等都有很多盘锦河蟹生长的充足条件。
采用粗放养殖的盘锦河蟹在无人工喂养的条件下秋季采用合理的投放密度都可以达到2两,大的能达到大的甚至达到三四两。
池塘沼泽等中浅水体养蟹一般是养鱼池或者芦苇荡,沼泽地等稍加改造后进行。
要求水质清新,附近无污染源,水量充沛,不同时空水位在0.3--2米,总面积较大(一般不低于10亩),底质质量黑壤土>粘土>沙土。
3--5月份养殖区域经过彻底清塘消毒放水,水温稳定在4-5°以上考虑投放扣蟹苗。
根据多年全国各地放养扣蟹经验,黑吉辽内蒙冀鲁豫宁夏新疆晋陕甘,最适合投放的扣蟹规格为60~120头,即每个重5~8克,极少部分黑龙江北部高寒地区采用20~60头。
规格过大,容易脱完一次壳就达到性成熟,过小则影响成活率和成蟹规格。
池塘沼泽等中浅水区域多是粗放养殖,强烈建议投放密度不宜过大,否则往往因为水体空间氧气养料不足而自相残杀,或者因水质变坏导致疾病增加以致死亡或者由于空间的竞争而使收获规格过小,效益低下,造成经济损失和失去养殖信心,所谓高兴而养,...
想转行做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听说这种工厂化水产养殖未来很可观,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又被称为:陆基工厂化养殖、工厂化养殖、工业化养鱼等。
一般是指集中了相当多的设施、设备,拥有多种技术手段,使水产品处于一个相对被控制的生活环境中,处在较高强度的生产状态下,具有生产效率高、占地面积少的特点[1]。
而国外一般称为循环水(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其主要特征是水体的循环利用,它不同于普通的工厂化养殖,其综合运用机械、电子、化学、自动化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和工业化手段,控制养殖生物的生活环境,进行科学管理,从而摆脱土地和水等自然资源条件限制,是一种高密度、高单产、高投入、高效益的养殖方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实质是养殖生产的工业化,生产过程可控,可以跨季节养殖,产品像工业品一样可以有计划地均衡上市[2]。
其特点:一是用水量少,可利用较低质水源,对水资源要求较低;二是占地少,对土地资源的要求低;三是养殖密度高,单位耗水产量大;四是易于控制生长环境,鱼类(以及其他养殖种类)生长速度快,生长周期短;五是饲料利用率高;六是水循环使用,利用系数高;七是排放的废水废物少,能集中处理,对环境无压力或很小;八是不受外界气候的影响,可实现常年生产。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实现无季节差别的全天候高效生产, 实现这个预期效果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水处理工艺设施, 但同时也离不开科学有序的运营管理。
水循环系统运转的稳定性跟水循环系统的总水量平衡、生物滤池的定期维护、过滤设施的定期清洗、水质的有效监测、合理的饲料投喂策略、适宜的养殖密度、合理的养殖管理措施等都是分不开的。
所以, 水循环系统的稳定性是一个综合考量的指标, 也是实现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稳定生产运营的关键环节。
目前, 国内循环水养殖模式已在高档鱼类如半滑舌鳎、大菱鲆、石斑鱼、红鳍东方鲀(Takifugurubripes)、虹鳟等品种上有很好的应用, 国外主要应用于大西洋鲑、虹鳟、欧洲鳗、暗斑梭鲈、红点鲑、鲟、尼罗罗非鱼, 均创造了巨大的商业利润。
除了鱼类之外, 已经越来越多地将此种养殖模式应用于虾类、刺参、贝类等品种。
欧洲龙虾、凡纳滨对虾、九齿团虾、梭子蟹、皱纹盘鲍、东方牡蛎、佛罗里达苹果螺等均在循环水养殖模式中有了很好的尝试与应用, 只是养殖规模和养殖效率还有待提高。
不仅如此, 有些水产工作者在循环水养殖模式下还做了鱼贝共生、虾贝共生、虾藻共生等的有益尝试, 对水质控制、氮磷转化利用、提高综合效益等也做了相应的探讨, 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不仅可以在养殖种类上拓展, 在养殖空间上也可以大力开拓。
绍兴一家企业已实现用全人工配置海水养殖大菱鲆, 开创了循环水养殖应用前景。
在国家开创现代农业的大力支持下,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的发展空间将越来越大, 假以时日, 在中国西部边陲新疆、西藏实现海鲜的就地供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从世界范围内看,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发展的历史较短, 水处理工艺及养殖管理还不完善,有时是受成本控制限制, 所以还不能做到完全的“零排放”, 所以在实际生产运营中, 每日还是要排出一定量的污染物, 如何科学地处理这些“污染物”是摆在水产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而且, 涉及生物过滤环节, 会有 N2、N2O和CO2的排出, N2O和CO2是典型的温室气体,且N2O 对臭氧层有明显的破坏作用, 如何减少和限制这种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也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生产推广需要克服的一个问题。
尽管如此,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仍然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陆基循环水养殖模式, 是中国开创现代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核心装备的国产化、水处理工艺的成熟化、养殖管理的科学化, 集“装备工程化、技术现代化、生产工厂化、管理工业化”为一体的现代工业化养殖产业新模式将会被建立, 水产业的转型升级, 海淡水养鱼大产业的架构, 才能够实现, 而中国水产业将进入工业化养殖新时代, 届时, 中国不仅是世界水产大国, 也同样会是世界水产强国。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好像广州那边的比较多,但有些是代理的,一定要找到真正的厂家,最好是能实地去考察,不要单对比价格,我当时买的时候就去看了几家,最后是跟广州中航买的,用到现在还行,没出过什么问题。
展开
什么植物能抑制藻类过度生长吗
一、藻类是什麽? 藻类一词有时很难加以定义,为方便起见,在此将藻类定义为具叶绿体,以光合作用为营养方式之单细胞或多细胞最小植物。
藻类的种类非常多,不过却具有若干共同的特性,例如藉著光合作用利二氧化碳来生产有机物,故属於自营性 ( Autotrophic ) 生物;生长密度自水面向下递减,主要光线越来越弱之故;大量繁殖会耗掉水中二氧化碳,使 pH 值上升,但在黑暗中会耗掉水中溶氧,放出二氧化碳使 pH 值下降;以及会吸收水中的营养元素,如氮 ( 常以 NO3-形式吸收 )、磷 ( 常以磷酸盐形式吸收 )、硫 ( 常以 SO42- 之形式吸收 ),和一些微量元素如钠、钾、钙、镁、铁、铜、钼等。
藻类的组织分化甚少,不具真正的根、茎、叶。
因种类的不同,藻类的色泽及形体差异很大,不过在一般养殖池中主要以呈绿色的藻类居多。
又依藻类的生长方式不一,有些微小的藻类漂浮在水中称浮游藻,有些附著在其他生物或无生物体上生活称固著藻。
浮游藻通常多属於单细胞,而肉眼无法明视;固著藻虽有不同生长形态,但以丝状藻占绝大部份,且多为多细胞藻类。
浮游性单细胞藻类具有利用太阳能效率高、生长繁殖迅速、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和容易在一般养殖池中大量滋生等重要特性,因而较受到重视。
相较之下,固著性多细胞丝状藻类因繁殖较慢,通常仅著生於池岸或浅水域之底床,对水质之影响较小。
职事之故,普通在讨论养殖池中藻类过度生长之控制时,主要是以浮游藻为探讨的对象。
二、藻类与水产养殖的关系如何? 近年来国内养殖事业为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以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往往采用高密度集约饲养,并大量使用人工饵料,结果连带亦让养殖环境容易受到破坏。
其中最为人诟病的是池水中藻类过度生长所衍生的水质恶化问题,若不加以控制及改善,一旦发生这个问题,将对养殖生物造成危害。
在养殖池中发生藻类是很正常的事。
事实上,在鱼类养殖方面,养殖池中有适当而足够的藻类是必须的,理由是藻类不仅能吸收水中的无机盐类,提供良好的水质环境,亦可做为天然饵食给鱼类食用。
故在水产养殖中,藻类既参与了对水质的净化,藻体本身又可为鱼虾的饵料,从而构成了水环境中物质循环和食物链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不容视。
但是,一般业者极可能因投入过多饲料等人为污染或其他原因,使得藻类繁生过多,严重时甚至产生藻华( Algae bloom ) 的现象。
所谓藻华是指池水因藻类过度繁殖而呈现藻色的景观,它主要是由一些单细胞藻类大量增殖所引起的。
例如,一些单细胞绿藻一旦形成藻华,则水色将明显转变为绿色,这种现象也称「水绿」。
藻华对养殖环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主要有二:(1)由於藻类增殖量太多,在夜间会消耗大量的氧气,造成池水溶氧不足,导致养殖生物缺氧甚至死亡。
(2)藻体死亡被微生物分解,造成水质恶化直接对养殖生物的生存构成严重的威胁。
这些不良的影响,一般称为「藻害」。
藻华的形成与水中累积太多的硝酸盐及磷酸盐有密切的关系,这些营养盐主要来自於食物的残饵及鱼虾排池物受水中微生物分解而产生。
若能定期实施局部性换水,以减少水中的硝酸盐及磷酸盐之浓度,间接可减少藻华之发生机会。
因此一般业者面对此问题时,多以换水的方式解决。
然而,当受限於水源短缺而无法经常实施局部换水时,如何防止藻害的形成,将是一个十分具挑战性的技术性问题。
藻害一旦形成,不仅是新手当会感到束手无策,就是老手也会大伤脑筋。
因为至目前为止,尚无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马上将藻类消灭,而不伤害到水中其他生物的。
因此在兼顾其他水中生物的安全考量之下,乃衍生了许多除藻的方法,一般可将它们归类为:(1)机械控制法、(2)化学控制法、(3)生物控制法。
这些方法将在以下三节分别论述。
三、何谓机械控制法? 机械控制法又称物理控制法,它是一种最安全的方法。
这个方法基本是徒手或使用工具、设备等将水中的藻类除掉。
对丝状藻而言,使用本法具有某种程度的时效,可以将大部份的丝状藻从水中移走。
但对单细胞藻类则效果极为有限,即使运用机械过滤方式来处理,不仅既费电力,且过滤微细藻类的效率也不佳。
机械控制法特别有利於著生在岸边的丝状藻之移除,但对於水底丝状藻的移除,则较为困难,因为它们不容易被发现。
使用过滤设备要滤除微细藻类时,因受到处理效率的限制,也只能应用於小池子,故本法并不能真正解决藻害问题。
此外,在水产养殖之经营上,本法与另外两法相较,甚费劳力或电力。
因此为减低养殖的费用,利用化学控制法乃成为最经济且方便的方法。
四、何谓化学控制法? 化学控制法是一种最有效但却是最不安全的方法。
这个方法基本上是使用化学药品或称为除藻剂将水中藻类除掉的方法。
绝大部份的业者均用此法来控制过度生长的藻类,虽然它的安全性堪虑,但因比机械控制法较为经济得多,故仍然受到业者欢迎。
本法之使用,理论上应由有能力与有技术的人员来担任比较适合,因为化学藻药品处理的成败,要看除藻剂的品质与种类、所要控制藻类的种类、鱼的安全性、施用的时间与技术,以及使用时...
水产养殖到底有没有前途
在水产企业里还是很有前途的。
在江南一带很有发展前途。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
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
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
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
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
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
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水产养殖产量增长迅速,在水产业中的比重也正在日益提高。
水产养殖中国淡水养殖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
公元前5世纪已有《养鱼经》问世。
淡水养殖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池塘精养鲤科鱼类,以投饵、施肥取得高产,并将各种不同食性的鱼类进行混养,以充分发挥水体生产力。
另一类型是在湖泊、水库、河沟、水稻田等大、中型水域中放养苗种,主要依靠天然饵料获得水产品。
1986年全国淡水养殖面积约4600万亩(约占可养面积的61%),其中池塘占35%,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和珠江三角洲;湖泊占17%,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和东北、内蒙古地区;水库占37%,分布全国;河沟占9%,主要在江苏、浙江水网地区。
淡水养殖总产量多年来一直居世界首位,近来每年以22%左右的速度递增,1986年产量为295万吨,占全国水产总产量的36%。
其中池塘占74%,水库占 8%,其余为湖泊、河沟和水稻田的产量。
中国淡水养殖对象除传统的鲤科鱼类外,近年来还增加了非鲫、虹鳟、银鲑、白鲫、罗氏沼虾、中华绒螯蟹、淡水珍珠贝等。
人工繁殖技术和网箱培育方法的采用,为养殖提供了大量苗种。
水产养殖的各种图片(7张) 中国的海水养殖也有较久的历史,宋代已有人工培育珍珠、插竹养牡蛎和藻类养殖的记载。
1986年已进行海水养殖的浅海、滩涂面积为488万亩(占可供养殖面积2000万亩的24%),产量为85.8万吨,占全国水产总产量的10%。
其中海带占23.7%,紫菜占1.6%,贻贝占24.5%,牡蛎占6.4%,蛏和蚶占17.5%。
此外还养殖鲻、鲮、鲈、遮目鱼、对虾、海水珍珠、鲍、扇贝、海参等。
...
水产养殖预防水质污染,疾病蔓延用什么杀菌消毒
1 将培养容器或场地清洗干净;2 接入适合培养的水源半吨,自来水可以提前一天准备好,加入一瓶营养盐,搅拌均匀;3 加入2瓶超浓缩藻,大概72小时藻长起来后,再接入半吨水,并补入1瓶营养盐;4、2-3天后可收获藻液。
注意事项:1、容器或场地保持干净,选择晴天上午接种扩培;2、使用温度计,每天测量水温2次,温度低于20度或高于30度需及时加温或改善遮阴;3、保证场地有适当光照,小球藻最适光照为5000-10000lx,如是大型的孵化场地,...
养殖南美白对虾应该如何处理“倒藻”现象 放什么肥塘
养殖南美白对虾处理“倒藻”现象的方法: 检测pH值,如果偏低,用生石灰水泼洒调节;注意增氧,特别是南美白对虾规格较大或密度较大时,同时投放抗应激和解毒的药物;补充新水,肥塘;检测水中是否有大量原生动物,如果是则应先杀灭后再肥塘;有时绿色的水体变混浊后,其中会有大量的甲藻,水色是黄泥色的,此时应用灭藻剂来处理,再考虑肥水;切忌盲目施放肥料、底改和活菌,以致延误时机并加大处理难度。
“倒藻”就是养殖水体中的藻类大量或全部死亡,导致水色骤然变清、变浊甚至于变红(硅藻)。
南美白对虾养殖初期个体尚小时水色会变清,相反则会变浊。
其中变浊又有黄浊、白浊和粉绿色混浊之分。
如果处理不善,“倒藻”会导致养殖对虾缺氧、发病甚至大量死亡。
发生“倒藻”的原因有几个方面。
一是气温的突变。
二是人为管理不当,包括施肥补肥时机把握不好,换添水的时间、数量不对,换添水之后没有及时保肥,消毒药用量和时间不妥等。
发生“倒藻” 时,水体理化因子和浮游生物短时间内发生很大的变化。
一是水中少了进行光合作用的藻类,溶解氧下降,二氧化碳增加,导致pH值迅速下降,一般会在7.5以下。
二,由于大量死藻的分解,会加大氧的消耗,产生氨氮和亚硝酸盐。
而池塘本身的自净细菌不能及时分解大量的死藻,特别是遇上阴雨天时更明显。
三,水中的原生动物大量繁殖起来,反过来抑制藻类的生长。
四,缺乏藻类的沉降作用,水中悬浮物(微尘、粪便、死藻等)成混浊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