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养殖什么好养又赚钱,养殖营业执照怎么办理,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淡水虾的养殖
一 、 养殖设施 池塘面积以4~10亩为宜,深1~1.5米,坡比1∶2.5。
池底平坦,底质以壤土为好,池坡土质较硬,池塘保水性好,水位易调控。
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
按照高灌低排的格局,建好进排水渠,做到灌得进,排得出。
克氏螯虾逃逸能力较强,必须搞好防逃设施建设。
通常用塑料薄膜或钙塑板,沿池埂四周用竹桩或木桩支撑围起防逃。
二 、 放养前准备 1、彻底清池消毒虾苗虾种放养前20~30天,排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整修池埂,每亩用生石灰75公斤或漂白粉、漂白粉精等药物,彻底清池消毒。
2、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畜禽粪肥500~600公斤,培育轮虫和枝角类、桡足类浮游生物,为虾苗虾种提供适口饵料。
3、栽好水生植物池内栽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伊乐藻等水生植物,面积占虾池面积2/3。
同时,架设网片,或设置竹筒、塑料筒等,为克氏螯虾提供栖息、蜕壳、隐蔽场所。
三 、 虾苗虾种放养 1、养殖模式可以采用多种养殖模式。
(1)夏季放养模式。
以放养当年孵化的第一批稚虾为主,放养时间在7月中下旬,稚虾规格为0.8厘米以上。
每亩放养3万~4万尾。
(2)秋季放养模式。
以放养当年培育的大规格虾苗或虾种为主,放养时间为8月中旬至9月。
虾苗规格1.2厘米左右的,每亩放养2.5万~3万尾;虾种规格2.5~3厘米的,每亩放养1.5万~2万尾。
少部分年底可达上市规格,大部分要到翌年6~7月起捕上市,商品虾只重25克,亩产300~500公斤。
(3)冬春放养模式。
一般在12月份或翌年3~4月放养。
以放养当年不符合上市规格虾为主,规格为每公斤100~200只 ,每亩放养1.5万~2万尾。
经过冬春养殖,到6~7月起捕上市,商品虾只重可达30克,亩产400~500公斤。
2、苗种质量虾苗虾种质量要求是:(1)规格整齐。
稚虾规格在0.8厘米以上,虾种规格在3厘米左右。
同一池塘放养的虾苗虾种规格要一致,一次放足。
(2)体质健壮,附肢齐全,无病无伤,生命力强。
(3)虾苗虾种都是人工培育的。
如果是野生虾种,应经过一段时间驯养后再放养,以免相互争斗残杀。
3、注意事项:(1)冬季放养择晴天上午进行,夏季和秋季放养择晴天早晨或阴雨天进行,避免阳光暴晒。
(2)虾种放养前用3%~5%食盐水浴洗10分钟,杀灭寄生虫和致病菌。
(3)从外地购进的虾种,因离水时间较长,放养前应略作处理。
将虾种在池水内浸泡1分钟,提起搁置2~3分钟,再浸泡1分钟,如此反复2~3次,让虾种体表和鳃腔吸足水分后再放养,以提高成活率。
(4)饲养克氏螯虾的池塘,适当混养一些鲢鳙鱼,以改善水质,充分利用饵料资源。
四 、 科学投喂 克氏螯虾食性杂,且比较贪食。
饲料投喂上,把握以下三点。
1、按照克氏螯虾同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的需要,搞好饲料的组合和投喂。
克氏螯虾稚虾、幼虾阶段,以轮虫、枝角类、桡足类以及水生昆虫幼体等为食,成虾阶段则兼食动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
虾苗、虾种放养后,要适时追施肥料,培肥水质。
在8~10月克氏螯虾快速生长阶段,多喂麸皮、豆饼以及青绿饲料,适当喂给动物性饲料。
11~12月克氏螯虾越冬前,以投喂动物性饲料为主。
2、按照克氏螯虾的生活习性和摄食特点投喂。
克氏螯虾多在夜里活动觅食,并具有争食、贪食习性。
投喂饲料要坚持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以下午一次为主,占全天投喂量70%;采取定质、定量、定时投喂方法,喂足喂匀,保证每只虾都吃饱,避免相互争食。
3、按天气、水质变化和虾活动摄食情况合理投喂。
克氏螯虾生长的适宜水温为20~32℃。
在8~10月克氏螯虾摄食量大,日投喂量可按在池虾体重的6%~10%安排,干饲料或配合饲料按2%~4%统筹,并根据天气、水质状况以及虾活动觅食情况适当增减。
连续阴雨天气或水质过浓,可以少投喂,天气晴好时适当多投喂;大批虾蜕壳时少投喂,蜕壳后多投喂;虾发病季节少投喂,生长正常时多投喂。
既要让虾吃饱吃好,又要减少浪费,提高饲料利用率。
五 、 日常管理 1、建立巡池检查制度。
每天巡池,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对策。
2、调控水质。
保持虾池溶氧量在5 克/升以上,pH值7~8.5,透明度40厘米左右。
每15~20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1/3。
每20天泼洒一次生石灰水,每次每亩用生石灰10公斤。
保持水位稳定,不能忽高忽低。
3、加强栖息蜕壳场所管理。
虾池中始终保持有较多水生植物。
大批虾蜕壳时严禁干扰,蜕壳后立即增喂优质适口饲料,防止相互残杀,促进生长。
4、防逃防病。
汛期加强检查,严防逃虾。
做好病害防治和敌害清除工作。
六 、 商品虾捕捞与运输 1、捕捞 。
可以在6~7月和11~12月集中捕捞。
先用地笼网、手抄网等工具捕捉,最后再干池捕捉。
也可以捕大留小,常年捕捞。
2、运输。
商品虾通常用泡沫塑料箱干运,也可以用塑料袋装运,或用冷藏车装运。
运输时保持虾体湿润,不要挤压,以提高运输成活率
【淡水虾养殖】海水和淡水养殖虾的区别昨天买了两斤活的养殖虾,...
淡水虾养殖种类 世界上已知虾类共有2640种,隶属于39科,和螃蟹、蟹虾和龙虾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虾的特点是有半透 明的身体,腹部柔软灵活,与扇状的尾巴相连接。
附属肢体已进化以适合游泳。
有长长的触角。
虾类的淡水养殖包括淡水虾的养殖和海虾淡化养殖,我国淡水虾的养殖品种主要有:日本沼虾、罗氏沼虾、 淡水龙虾。
日本沼虾又俗称青虾,隶属软甲亚纲,十足目,游行亚目,长臂虾科,沼虾主要分布于日本与我国. 亦是我国淡水捕捞的重要对象。
除西部高原地区以外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湖泊江河水库池塘和沟渠之中。
具有食性杂生长快繁殖力高抗病能力强等特点.青虾生存的水温在0至34℃,水温降至8℃以下进入越冬期。
产卵期在五至九月份,在水温18至20℃时开始繁殖,繁殖的虾苗经三至四个月的精心养殖后多数个体可 达四至五厘米的上市规格。
江苏、浙江、上海一带是青虾养殖和消费的主要集中地。
罗氏沼虾的原产地是印度太平洋。
罗氏沼虾随着不同的生长阶段会有不同的栖息习性。
幼体发育期须在盐度为8‰-22‰咸淡水中生存。
仔虾和成虾生活在淡水中。
生存温度为15至35℃,生长适温22至32℃。
成虾对盐度无限制,即可在淡水中生活,也可在低盐度的半咸水中生活。
且喜欢在受到潮汐影响的河流下游以及与之相通的湖泊、水渠、水田等水域生活。
池塘养殖五个月左右,体长达八至九厘米,体重达二十至二十五克。
幼虾、成虾多单独生活,多分布在水域边缘,喜攀附于水草、树枝等到物上,有时也在水中 活动。
目前我国主要养殖的淡水龙虾的品种有红蟹虾、亚比虾和克氏原蟹虾; 文档冲亿季,好礼乐相随mini ipad移动硬盘拍立得百度书包 克氏原蟹虾原产于中、南美洲和墨西哥东北部地区。
在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从日本引进我国,现已扩展至安徽、上海、江苏、香港、台湾等地,形成数量庞大的自然种群。
克氏原蟹虾形似虾而甲壳坚硬。
成体长约5.6-11.9cm,暗红色,甲壳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斜形条纹。
幼虾体为均匀的灰色,有时具黑色波纹。
蟹,狭长。
甲壳中部不被网眼状空隙分隔,甲壳上明显具颗粒。
可在3‰至9‰的盐度中生长;能耐40℃的高温及-15℃的低温。
繁育力强。
红蟹虾,又被称为澳洲龙虾、淡水龙虾、小龙虾。
原系澳大利亚的野生种类,1971年澳大利亚才开始进行人工养殖,外形酷似龙虾,是目前世界上优良的淡水养殖虾类之一。
该虾在河流、湖泊、池塘中都能生活,底栖、爬行,在半咸水中也能生存。
杂食性,摄食有机碎屑、水生植物、水生昆虫、小型底栖动物、发酵牛粪及人工配合饲料。
最适水温22-32℃。
极限水温4℃和37℃。
水质恶化时能爬离水体自救。
自然界较大个体为500克,人工养殖当年苗种能长到60-100克,2龄雄虾能长到280克。
可自然繁殖,在北方地 区一年产卵1-2次。
亚比虾,该虾具有较强抗干旱能力,虾和虾苗都可以在潮湿(无水)的环境下存活较长时间。
亚比虾不善游泳,多在池底爬行栖息,喜隐藏在砖石缝隙。
水草丛下,喜集群活动,昼伏夜出、不喜强光。
亚比虾存活温度范围在5—35度,适易生长温度为13—28℃,当水温超过13℃即开始摄食、生长和繁殖,水温超过30℃则会抑制生长,甚至导致死亡。
具有较强的耐低氧特性。
成虾可以在具有一定盐度(17%‰以下)的水体中生存。
亚比虾为杂食性,可以摄食植物性饵料,如青菜、谷物、植物碎屑等,也可以摄食动物性饵料,如蚯蚓、昆虫幼虫、螺蚬、小鱼虾、蝌蚪或其它肉类等。
海虾淡化养殖的品种有南美白对虾。
南美白对虾原产于中、南太平洋海岸水域的秘鲁北部至墨西哥桑诺拉,是目前世界公认的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优良虾种之一,具有抗逆性强、耐盐性广、营养要求低、出肉率高、肉味鲜美、离水存活时间长等优点。
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水温在15至38℃,最适水温22至35℃,低于18℃,摄食活动受影响,9℃以下侧卧发生死亡。
也可在盐度0.5‰至35‰的水域中生长,经淡化盐度驯化,也可在纯淡水池中养殖。
另外,刀额新对虾和斑节对虾也是海虾淡化养殖的品种。
克氏螯虾(淡水龙虾)养殖技术 一、淡水龙虾的基本习性 淡水龙虾,学名克氏螯虾,又称龙虾、大龙虾、大红虾。
该虾原产于美国,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日本传入我国,现已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
该虾属温热带淡水虾类,适应力强,繁殖率高,食性杂,生长快,抗病,耐高温,耐低氧,离水数小时也不会死亡。
虾肉味细嫩,营养丰富,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而脂肪含量较低,并含较多的原肌球蛋白和副肌球蛋白,可食部分较高。
深受国内消费者喜爱,出口量也日渐增加,销售和收购价格不断上升,养殖前景和效益均看 好。
淡水龙虾广泛生活于淡水湖泊、河流、池塘、水沟及稻田等水域,底栖生物、浮游生物及各种水草均是适 口饵料,在这些水域中生长良好。
幼虾生活在浅水区或池边,喜穴居,有时躲藏在石砾水草的隐蔽处,通常虾穴挖在大水面周岸粘土较多沼泽地芦草丛生的滩岸地带,虾穴一般圆形,向下倾斜,深达30厘米左右,且曲折方向不一。
淡水龙虾栖息地点常有季节性移动现象,春天水温上升,虾多在浅水处活动;盛夏不温较高...
口碑好的淡水小龙虾养殖成本是多少?
池水中生物饵料不足,应提早投施有机肥,培育轮虫、足类、枝角类等生物,为口碑好的淡水小龙虾苗种提供充足的天然生物饵料。
一般投施经发酵的有机鱼肥,投施量为250公斤~350公斤667m2。
浮游生物是幼虾喜食的天然生物饵料,池中浮游生物充足,可加速幼虾的发育生长,提高成活率。
另外,投施肥料还可促进水草生长,减少青苔的发生。
,可以选择润丰龙虾种苗培育基地。
淡水虾养殖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谢谢大家
结合具体养殖条件,多大的虾,水体深度,水体负载能力,换水条件每亩放养3万~4万尾为宜。
一 、 养殖设施 池塘面积以4~10亩为宜,深1~1.5米,坡比1∶2.5。
池底平坦,底质以壤土为好,池坡土质较硬,池塘保水性好,水位易调控。
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
按照高灌低排的格局,建好进排水渠,做到灌得进,排得出。
克氏螯虾逃逸能力较强,必须搞好防逃设施建设。
通常用塑料薄膜或钙塑板,沿池埂四周用竹桩或木桩支撑围起防逃。
二 、 放养前准备 1、彻底清池消毒虾苗虾种放养前20~30天,排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整修池埂,每亩用生石灰75公斤或漂白粉、漂白粉精等药物,彻底清池消毒。
2、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畜禽粪肥500~600公斤,培育轮虫和枝角类、桡足类浮游生物,为虾苗虾种提供适口饵料。
3、栽好水生植物池内栽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伊乐藻等水生植物,面积占虾池面积2/3。
同时,架设网片,或设置竹筒、塑料筒等,为克氏螯虾提供栖息、蜕壳、隐蔽场所。
三 、 虾苗虾种放养 1、养殖模式可以采用多种养殖模式。
(1)夏季放养模式。
以放养当年孵化的第一批稚虾为主,放养时间在7月中下旬,稚虾规格为0.8厘米以上。
每亩放养3万~4万尾。
(2)秋季放养模式。
以放养当年培育的大规格虾苗或虾种为主,放养时间为8月中旬至9月。
虾苗规格1.2厘米左右的,每亩放养2.5万~3万尾;虾种规格2.5~3厘米的,每亩放养1.5万~2万尾。
少部分年底可达上市规格,大部分要到翌年6~7月起捕上市,商品虾只重25克,亩产300~500公斤。
(3)冬春放养模式。
一般在12月份或翌年3~4月放养。
以放养当年不符合上市规格虾为主,规格为每公斤100~200只 ,每亩放养1.5万~2万尾。
经过冬春养殖,到6~7月起捕上市,商品虾只重可达30克,亩产400~500公斤。
2、苗种质量虾苗虾种质量要求是:(1)规格整齐。
稚虾规格在0.8厘米以上,虾种规格在3厘米左右。
同一池塘放养的虾苗虾种规格要一致,一次放足。
(2)体质健壮,附肢齐全,无病无伤,生命力强。
(3)虾苗虾种都是人工培育的。
如果是野生虾种,应经过一段时间驯养后再放养,以免相互争斗残杀。
3、注意事项:(1)冬季放养择晴天上午进行,夏季和秋季放养择晴天早晨或阴雨天进行,避免阳光暴晒。
(2)虾种放养前用3%~5%食盐水浴洗10分钟,杀灭寄生虫和致病菌。
(3)从外地购进的虾种,因离水时间较长,放养前应略作处理。
将虾种在池水内浸泡1分钟,提起搁置2~3分钟,再浸泡1分钟,如此反复2~3次,让虾种体表和鳃腔吸足水分后再放养,以提高成活率。
(4)饲养克氏螯虾的池塘,适当混养一些鲢鳙鱼,以改善水质,充分利用饵料资源。
四 、 科学投喂 克氏螯虾食性杂,且比较贪食。
饲料投喂上,把握以下三点。
1、按照克氏螯虾同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的需要,搞好饲料的组合和投喂。
克氏螯虾稚虾、幼虾阶段,以轮虫、枝角类、桡足类以及水生昆虫幼体等为食,成虾阶段则兼食动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
虾苗、虾种放养后,要适时追施肥料,培肥水质。
在8~10月克氏螯虾快速生长阶段,多喂麸皮、豆饼以及青绿饲料,适当喂给动物性饲料。
11~12月克氏螯虾越冬前,以投喂动物性饲料为主。
2、按照克氏螯虾的生活习性和摄食特点投喂。
克氏螯虾多在夜里活动觅食,并具有争食、贪食习性。
投喂饲料要坚持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以下午一次为主,占全天投喂量70%;采取定质、定量、定时投喂方法,喂足喂匀,保证每只虾都吃饱,避免相互争食。
3、按天气、水质变化和虾活动摄食情况合理投喂。
克氏螯虾生长的适宜水温为20~32℃。
在8~10月克氏螯虾摄食量大,日投喂量可按在池虾体重的6%~10%安排,干饲料或配合饲料按2%~4%统筹,并根据天气、水质状况以及虾活动觅食情况适当增减。
连续阴雨天气或水质过浓,可以少投喂,天气晴好时适当多投喂;大批虾蜕壳时少投喂,蜕壳后多投喂;虾发病季节少投喂,生长正常时多投喂。
既要让虾吃饱吃好,又要减少浪费,提高饲料利用率。
五 、 日常管理 1、建立巡池检查制度。
每天巡池,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对策。
2、调控水质。
保持虾池溶氧量在5 克/升以上,pH值7~8.5,透明度40厘米左右。
每15~20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1/3。
每20天泼洒一次生石灰水,每次每亩用生石灰10公斤。
保持水位稳定,不能忽高忽低。
3、加强栖息蜕壳场所管理。
虾池中始终保持有较多水生植物。
大批虾蜕壳时严禁干扰,蜕壳后立即增喂优质适口饲料,防止相互残杀,促进生长。
4、防逃防病。
汛期加强检查,严防逃虾。
做好病害防治和敌害清除工作。
六 、 商品虾捕捞与运输 1、捕捞 。
可以在6~7月和11~12月集中捕捞。
先用地笼网、手抄网等工具捕捉,最后再干池捕捉。
也可以捕大留小,常年捕捞。
2、运输。
商品虾通常用泡沫塑料箱干运,也可以用塑料袋装运,或用冷藏车装运。
运输时保持虾体湿润,不要挤压,以提高运输成活率
有没有养殖淡水虾的
一、养殖条件。
1. 水泥池水面不宜过大,适宜水面1~2亩,水深1~15米,具有完善的排进水系统和增氧系统。
塘底略有坡度,无渗漏,并修好防逃设施。
2. 放养前必须清塘(干法)清除杂物、杂草,以免塘内留有敌害和病原体,每亩水面用生石灰150~200公斤消毒。
最好在池底和池壁上刷海峡养殖漆,可以防漏防后续的污染。
还可以保证水质酸碱度。
3. 要求水体上有水生植物,约占水面1/3,可种植水草,如轮黑叶藻、菹草等,同时在塘底应设置有砖块、石块及竹筒等隐蔽物体供其栖息穴居。
二、虾苗放养。
1. 石灰水消毒待7~10天水质正常后即可放苗,对水温要求比较高,适宜的生长水温20℃~30℃,低于15℃时很少摄食。
2. 水体应保持高溶氧,溶解氧应在50毫克以上。
水体透明度应在30~40厘米。
PH值7.0~8.5。
放养1.5~3.5厘米的虾苗,放养密度为4000~7000尾/亩3. 淡水龙虾是底栖甲壳动物,适当混养中上层滤食性鱼类,不仅可改善龙虾的生长环境,而且可作塘内缺氧的指示鱼类。
但不要混养肉食性和吃食性鱼类,以免影响龙虾生长。
海淡水养殖虾的区别
海淡虾的区别有这些:海虾以白虾为主要品种,淡水虾以沼虾为主要品种,它们都属于长臂虾科,外形非常相似,但其滋味和质感却颇有差别,因此市场价格也相差较大。
白虾又名晃虾、江秃、迎春虾,全身披以甲壳,腹部的第二节甲壳覆盖在第一节腹甲的外面,有两条较短的细须,身体白色透明,微有蓝色或红色小斑点,外壳很薄,但比较硬,虾身略呈侧扁,壳脊略呈棱边。
沼虾又名青虾、柴虾,全身也披以甲壳,但步足前有螯,呈钳状,特别是第二对步足非常粗大,其长度超过体长的2倍以上,并强壮有力,可用来攻击和防御敌害。
虾体呈青绿色,带有棕色斑纹,外壳很薄而且较软,虾身呈圆柱形,壳脊圆润状。
虾肉呈半透明玉色,烹调后双白虾晶莹明亮,口感更富于弹性和滑爽肥嫩。
另外,沼虾头胸部宽大,与身体之比大于白虾。
虾胸也远比白虾丰满肥腴。
一亩地养殖多少淡水虾?
结合具体养殖条件,多大的虾,水体深度,水体负载能力,换水条件每亩放养3万~4万尾为宜。
一 、 养殖设施池塘面积以4~10亩为宜,深1~1.5米,坡比1∶2.5。
池底平坦,底质以壤土为好,池坡土质较硬,池塘保水性好,水位易调控。
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
按照高灌低排的格局,建好进排水渠,做到灌得进,排得出。
克氏螯虾逃逸能力较强,必须搞好防逃设施建设。
通常用塑料薄膜或钙塑板,沿池埂四周用竹桩或木桩支撑围起防逃。
二 、 放养前准备 1、彻底清池消毒虾苗虾种放养前20~30天,排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整修池埂,每亩用生石灰75公斤或漂白粉、漂白粉精等药物,彻底清池消毒。
2、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畜禽粪肥500~600公斤,培育轮虫和枝角类、桡足类浮游生物,为虾苗虾种提供适口饵料。
3、栽好水生植物池内栽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伊乐藻等水生植物,面积占虾池面积2/3。
同时,架设网片,或设置竹筒、塑料筒等,为克氏螯虾提供栖息、蜕壳、隐蔽场所。
三 、 虾苗虾种放养 1、养殖模式可以采用多种养殖模式。
(1)夏季放养模式。
以放养当年孵化的第一批稚虾为主,放养时间在7月中下旬,稚虾规格为0.8厘米以上。
每亩放养3万~4万尾。
(2)秋季放养模式。
以放养当年培育的大规格虾苗或虾种为主,放养时间为8月中旬至9月。
虾苗规格1.2厘米左右的,每亩放养2.5万~3万尾;虾种规格2.5~3厘米的,每亩放养1.5万~2万尾。
少部分年底可达上市规格,大部分要到翌年6~7月起捕上市,商品虾只重25克,亩产300~500公斤。
(3)冬春放养模式。
一般在12月份或翌年3~4月放养。
以放养当年不符合上市规格虾为主,规格为每公斤100~200只 ,每亩放养1.5万~2万尾。
经过冬春养殖,到6~7月起捕上市,商品虾只重可达30克,亩产400~500公斤。
2、苗种质量虾苗虾种质量要求是:(1)规格整齐。
稚虾规格在0.8厘米以上,虾种规格在3厘米左右。
同一池塘放养的虾苗虾种规格要一致,一次放足。
(2)体质健壮,附肢齐全,无病无伤,生命力强。
(3)虾苗虾种都是人工培育的。
如果是野生虾种,应经过一段时间驯养后再放养,以免相互争斗残杀。
3、注意事项:(1)冬季放养择晴天上午进行,夏季和秋季放养择晴天早晨或阴雨天进行,避免阳光暴晒。
(2)虾种放养前用3%~5%食盐水浴洗10分钟,杀灭寄生虫和致病菌。
(3)从外地购进的虾种,因离水时间较长,放养前应略作处理。
将虾种在池水内浸泡1分钟,提起搁置2~3分钟,再浸泡1分钟,如此反复2~3次,让虾种体表和鳃腔吸足水分后再放养,以提高成活率。
(4)饲养克氏螯虾的池塘,适当混养一些鲢鳙鱼,以改善水质,充分利用饵料资源。
四 、 科学投喂 克氏螯虾食性杂,且比较贪食。
饲料投喂上,把握以下三点。
1、按照克氏螯虾同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的需要,搞好饲料的组合和投喂。
克氏螯虾稚虾、幼虾阶段,以轮虫、枝角类、桡足类以及水生昆虫幼体等为食,成虾阶段则兼食动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
虾苗、虾种放养后,要适时追施肥料,培肥水质。
在8~10月克氏螯虾快速生长阶段,多喂麸皮、豆饼以及青绿饲料,适当喂给动物性饲料。
11~12月克氏螯虾越冬前,以投喂动物性饲料为主。
2、按照克氏螯虾的生活习性和摄食特点投喂。
克氏螯虾多在夜里活动觅食,并具有争食、贪食习性。
投喂饲料要坚持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以下午一次为主,占全天投喂量70%;采取定质、定量、定时投喂方法,喂足喂匀,保证每只虾都吃饱,避免相互争食。
3、按天气、水质变化和虾活动摄食情况合理投喂。
克氏螯虾生长的适宜水温为20~32℃。
在8~10月克氏螯虾摄食量大,日投喂量可按在池虾体重的6%~10%安排,干饲料或配合饲料按2%~4%统筹,并根据天气、水质状况以及虾活动觅食情况适当增减。
连续阴雨天气或水质过浓,可以少投喂,天气晴好时适当多投喂;大批虾蜕壳时少投喂,蜕壳后多投喂;虾发病季节少投喂,生长正常时多投喂。
既要让虾吃饱吃好,又要减少浪费,提高饲料利用率。
五 、 日常管理 1、建立巡池检查制度。
每天巡池,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对策。
2、调控水质。
保持虾池溶氧量在5 克/升以上,pH值7~8.5,透明度40厘米左右。
每15~20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1/3。
每20天泼洒一次生石灰水,每次每亩用生石灰10公斤。
保持水位稳定,不能忽高忽低。
3、加强栖息蜕壳场所管理。
虾池中始终保持有较多水生植物。
大批虾蜕壳时严禁干扰,蜕壳后立即增喂优质适口饲料,防止相互残杀,促进生长。
4、防逃防病。
汛期加强检查,严防逃虾。
做好病害防治和敌害清除工作。
六 、 商品虾捕捞与运输 1、捕捞 。
可以在6~7月和11~12月集中捕捞。
先用地笼网、手抄网等工具捕捉,最后再干池捕捉。
也可以捕大留小,常年捕捞。
2、运输。
商品虾通常用泡沫塑料箱干运,也可以用塑料袋装运,或用冷藏车装运。
运输时保持虾体湿润,不要挤压,以提高运输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