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养殖什么好养又赚钱,养殖营业执照怎么办理,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木菊花的养殖剪枝视频直播
木菊花是较耐寒的宿根花卉,性喜凉爽的气候和充足的阳光,在10-25℃的气温条件下生长发育最好,木菊花又是短日照植物,短日照和低温是菊花发育的重要条件。
当日照减少到13.5小时,最低温度降到15℃,昼夜温差为 10cC时花芽才开始分化; 当日照为 12.5小时,最低温度降到10℃左右时,花蕾则开始形成。
菊花耐干旱怕积水,喜肥沃且富含腐殖质的土壤,对土壤的酸碱性没有严格的要求。
盆土配嗣 秋末冬初收集各种树叶(最好是阔叶树叶),与沙土及人畜粪各1/3分层堆积于80厘米深的坑内至坑口,如果是干粪要加适量的水。
翌年4—5月将其取出堆沤,隔20—30天翻捣1次,共翻2”3次,直到树叶全部腐烂。
萄苗的栽植 培养独木菊的方法有翻芽法、扦插法等。
翻芽法培养的菊花虽然花大、色艳、花瓣肥厚且花期长,但高度都在60厘米以上,有的达1米左右,下部叶片易脱落,影响观赏。
如果推迟翻芽期,晚上盆、晚管理,而后期猛控高度、注意保叶,则可达到矮化的目的。
冬前将盆中的脚芽取出栽好,使其安全越冬。
謇夏管理 5月上中旬将存栽的菊苗从盆中取出,分株栽在有一定肥力的培养土的花盆或大田里,栽后浇足水并注意锄草松土。
6月中下旬摘心打头,按照先晚花期和矮棵品种,后中花期品种,早花期和高棵品种最后摘心的顺序,20天内全部完成摘心。
打顶时从上到下保留十几片全叶,而下部的叶全摘掉,以后随时抹掉腋叶,促其从根部生出脚芽。
上盆定植 8月10-25日,当 脚芽长10厘米时将菊株移栽在二缸 盆中(比一般栽法推迟1个月)。
也是 晚花期矮棵品种先栽,早花期和高棵 品种最后栽。
只选留1个长势壮、远 离老株和节间正常的脚芽,其余的全 部剪掉。
将脚芽栽正,老茎则任其自 然侧歪(如果想培养3朵花的平头品 菊可选栽3个脚芽)。
若培养土较湿 可不浇水,放半阴处。
每天向叶面喷水3—4次,保持菊株水分。
1周后转 入正常管理。
栽时填6成培养土,不 可多填。
秋季管理 上盆的菊株9月初 将老株剪掉。
3天后填二成培养土 (“球形”肥厚品种填加重肥培养土, “正午形”的仍填加普通培养土)。
当 菊株现蕾后球形肥厚品种再填一成 重肥培养土,其他的品种仍填普通培 养土。
当菊株高20厘米时开始加施 叶面肥,每3天喷1次尿素2000倍 液。
现蕾后则交替喷施尿素2000倍 液和磷酸二氢钾2000倍液,直到现色。
剥蕾 当菊花现蕾后,花蕾长 到黄豆粒大小时将侧蕾和腋蕾随时 去掉。
但要保留1个离顶蕾最近的腋 蕾作为备用蕾,防止因元蕾受损而无 花,快放色时方可去掉备用蕾。
控制高度 观赏菊花的高度应 为30—50厘米,要用药物对其高度进行控制。
每10~15天向叶面及生长点喷施Bg和多效唑800倍液。
现蕾后用上述药剂600倍液浇根。
求石蛙养殖技术宝典视频
人工驯养的石蛙由于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它建一个什么样的家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首先先选择好场地,然后在着手建造养殖池,这时候大家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养殖环境必须近似于石蛙的野生环境,还有就是要便于人工的管理。
养殖场地的选择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石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一般来说,石蛙喜静怕闹,应尽量避免在噪声较大的工厂和车流量较大的公路旁边建厂,防止石蛙受惊,影响正常生长。
养蛙厂的附近要有充足的水源,江河、湖泊、水库、地下水都可作为养蛙的水源,但水源要求无污染,PH值以中性和略偏酸性为佳,最适宜的PH值在6-7之间。
养殖池的规格要求养殖池主要包括孵化池、蝌蚪池、蛙池,一般建造在室内,要求通风凉爽,没有太阳光直射,建池时应尽可能符合石蛙的生长习性,为石蛙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孵化池面积1-2平方米,池高0.8m,水深0.5-0.6m,蛙卵孵化时对水质要求很高,为了确保水质清新含氧量足,最好能够24小时连续流水养殖。
蝌蚪池面积2-3平方米,池高0.8m,水深0.3-0.5m,每池应饲养同样规格的蝌蚪,在蝌蚪变态时应在池内放入木板,让它漂浮于水面之上,以便能让变态过程中的幼蛙跳到木板上休息。
蛙池,蛙池建造以长方形为好,面积一般以4-10平方米为宜,池高0.8m,池内设有可供石蛙休息的石屑,石屑上盖有石棉瓦,瓦下光线阴暗,白天蛙就可以躲到瓦下休息,池内水深一般在0.1-0.2m之间,池底略微倾斜,池内水陆面积比大约为3:1,池上设有网盖,以防蛙跳潜逃或敌害生物入侵。
石蛙的自然繁殖期一般在4-9月,5-6月是产卵的高峰期,根据各地自然条件的不同多少也会有些差异,石蛙的年产卵量很大,在500-1000粒左右,但是自然繁殖的成活率很低,在生产中大多采用人工繁殖的方法。
种蛙的选择种蛙体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卵的数量和质量,关系到是否能育出成批规格整齐、健壮、活泼的种苗,因此种蛙应该选择身体健壮、个体较大、皮肤光滑、发育良好的成蛙。
种蛙要求没有残疾、没有伤痕,一般选用2例蛙,雌蛙体重200g以上、雄蛙体重250g以上就可以选择用做种蛙。
配种和产卵每年的4-9月份,当水温达到18℃以上时,石蛙的繁殖期来到了,石蛙配种雌雄比例为1:1,种蛙一般在夜间抱对,配种时,雄性强有力的拥抱着雌性,并借助于腹部的脊加强雄性的固着力,拥抱刺激对用来配种的雌蛙是必要的,雌蛙将卵排除体外,雄蛙射精于卵上,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呈圆球形,乱外的胶质膜粘性强很多卵粘附在一起,常成锁状漂浮在水中或粘附在池壁上。
人工孵化在繁殖季节,每天早晨要加强巡池,石蛙排卵1小时后应将卵块取出。
受精卵对外界变化十分敏感,这个时期要求环境生态条件稳定。
我们在捞去受精卵时必须仔细轻缓,注意保持卵块的完整性,以免造成卵块破碎降低孵化率。
我们把受精卵从孵化箱放入孵化池中,还要进行翻卵的工作,受精卵黑色的一端为动物极,白色的一端为植物极。
孵化时,我们应用铁丝使黑色的一段朝上即动物极朝上,白色的一段朝下即植物极朝下,这样就能保证受精卵的成功孵化,在孵化过程中同一批卵不能分开孵化,大约经过1到2周的时间,这些受精卵就可以完全孵化为石蛙蝌蚪了。
从蛙卵孵化出来的第1天到80天左右的时间属于石蛙的蝌蚪阶段,你瞧,它们都比较小,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敌害的抵抗能力都比较差,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影响蝌蚪成活率的关键。
一、放养密度当蝌蚪在50px以下时,一般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800-1000尾;当蝌蚪长到50px以上时,放养密度应变为每平方米200-300尾。
如果经验不足,放养的密度可以适当降低一些。
二、饵料投喂小蝌蚪孵出后通常吸附在池底,很少活动,也不觅食,3天后活动量增加,并开始觅食,蝌蚪的消化机能弱。
在20日前我们只能以牛奶等营养丰富的糊汁饵料来投喂,每天早晨9点和下午5点各投喂一次,投喂量按照每1000尾蝌蚪投喂10ml牛奶。
20天后我们转用人工配合饲料来投喂,这种饲料具有营养全面的优点,可以促进蝌蚪的快速生长。
当蝌蚪长到50px时,投饵量为在池蝌蚪体重的8-10%;当蝌蚪长到100px以后,按在池蝌蚪体重的6%投喂。
在生长过程中,一般视蝌蚪的摄食状态来确定投喂量,以食欲减弱时为度,每次投喂宜分批缓缓遍撒,等抢食完前批饲料再撒下一批,直至喂饱不吃为止。
三、水质管理蝌蚪池一般面积较小,放养密度较大,饲料投喂多,因而水质容易恶化,所以蝌蚪池应在3-5天内少量换水1次,每次换掉池水的四分之一,15天左右应全池换水一次,要彻底清除池底残卵、食物废渣等。
另外,为了防治水质恶化,每周还要用100-200ppm的高锰酸钾对全池进行泼洒消毒,来达到改良水质,杀菌防病的目的,此时我们不用捞出在池蝌蚪。
四、疾病防治石蛙蝌蚪体质较弱,容易患上车轮虫病和烂鳃病,下面我们像大家介绍这几种病的防治方法:车轮虫病,染病蝌蚪食欲降低,行动迟缓,药物可用敌百虫治疗,用量为每100升水用敌百虫30毫克,2-3天一次,连用2次即可有效。
烂鳃病,染病蝌蚪腮部腐烂发白,呼吸困难...
养殖石蛙的条件
石蛙养殖场址的选择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石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蛙池不受地点的限制,一般来说养殖场地宜选择在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环境安静、冬暖夏凉、不旱不涝、管理方便、防逃防害的地方。
养蛙池可建在室内或室外,室内要求通风,凉爽,无太阳光直射,室外可设凉棚,下建蛙池,因陋就简地在室内,庭院内或野外建池,都是石蛙良好的生活场所。
蛙池的规格要求人工养殖石蛙一般采取精养,建池时应注意尽可能符合蛙的生活习性,供有水、陆、石穴、喂食等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而且又要便于饲养管理。
1. 种蛙池面积一般为4~10平方米为宜,池高0.8米,池内水深0.1~0.15米,池内水陆面积比为3∶1,并设有栖息的石穴,池底铺有较大的鹅卵石,光线阴暗,湿度保持80%,造就一个理想的石蛙栖息的生态环境,促其生长发育,从而提高产卵率和受精率。
2.孵化池面积1平方米,池高 0.5米,水深15~20厘米,水质清新,pH6~8,并含充足的氧气即可。
也可以用长椭圆形的大脸盆代替。
3. 蝌蚪池面积 3~4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3~10厘米,pH6~7,水陆比2∶1,需遮光饲养,每池饲养一群同样规格的蝌蚪为好。
4. 幼蛙池面积4~6平方米,池高 0.8米,水深一般10~15厘米,水陆比2∶1,池内铺设 3~5厘米的小石子,筑有石穴,水质好,pH值6~7.5。
各类蛙池池形以长方形为好,池底略为倾斜,排水孔在最低处使池水能被彻底排干,池内设水面、陆地、石穴、食台等物,池上口设网盖,以防蛙跳潜逃,敌害生物侵袭。
进水管安装在池的上边,靠近网盖的下方。
新建池不可立即使用,用消毒液消毒(除去碱性),用水浸洗多次,方可养蛙繁殖要点石蛙是国家保护动物,又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人工养殖石蛙既对保护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又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人工繁殖是成功养殖石蛙的关键。
现将其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1)种蛙池与孵化池的准备种蛙池、孵化池应建在阴暗、安静、水质良好的地方,面积以 2-3平方米为宜。
池内应彻底消毒洗净后放入清洁水,水深保持在20厘米左右,最好放些石块和新鲜水草。
(2)配种和产卵石蛙通常在4月、气温20℃以上开始交配、产卵,种蛙雌雄比例为1:1,密度为每平方米15-20只。
种蛙一般在夜间21时之后抱对,母蛙在清晨4-7时产卵。
卵块通常勃附在水草、石块、池壁上。
产卵后1小时内不能搅动,以免损伤破碎,降低孵化率。
(3)人工孵化每日早晨观察、检查种蛙池,如果有蛙卵,可在上午8时后轻轻捞出,放在孵化池中的孵化盘上。
在孵化过程中要有少量清水流动,确保干净,水温控制在15—30℃之间,pH值为6-8,一池一窝(500—1000粒卵)。
一般在产卵半小时后受精卵胚珠黑点变大,7天胚胎呈条状,9天蝌蚪基本形成,15天后破膜形成蝌蚪,孵化率达85%以上。
(4)蝌蚪饲养蝌蚪生长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
①初期(1-10日龄) 蝌蚪破膜后头3天靠卵粒中能量逐渐长大,开始觅食后以卵外膜和未受精卵为主要饵料。
②生长前期(10—20日龄)小蝌蚪出生10天后,食量增大,但消化功能较弱,应投入高蛋白流汁饵料,如蛋黄、豆浆等。
每日定时投饵一次,一般1500尾蝌蚪投喂1只蛋黄,以后逐渐增加。
③生长中期(20—55日龄)随着蝌蚪消化功能的不断增强,为促进消化器官尽快发育,适应两栖类蝌蚪期“食草性”的生物学特性,20日龄后,要逐渐减少或停止高蛋白流汁饲料量,逐步改投煮熟的植物性、藻类性饲料,如薯类的茎叶、瓜类的果叶、米饭和鲜嫩水草等,并应每天清除池内饲料残渣,确保池水不受污染。
④生长后期(55—75日龄)也叫变态期。
蝌蚪55日龄后进入变态期,分别长出后肢、前肢、缩尾。
这个时期在管理上要特别细心、周到,必须做到分级饲养、水浅清新、水陆各半、登陆方便、光线暗淡、环境幽静,以造就适应于蝌蚪变态所需的生态环境。
(5)幼蛙饲养刚变态的幼蛙体小、抵抗力弱,要加强管理,应投小蝇蛆、小黄粉虫、小蛆蝴等活动性饲料。
每天傍晚投料,投量视采食情况而 定,随着幼蛙食量增大逐步增加投饲量,做到略有剩余。
投食台每天早上要清洗干净,经常消毒,以免剩余食物变质污染池水。
在以后的时间里,要视幼蛙大小分级饲养,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100-300只。
蛙池上口加纱盖,防止逃逸和鼠害。
黄刺鱼养殖技术视频
黄颡鱼属鲶形目,黄颡鱼属,俗称黄刺鱼、黄腊丁、黄姑鱼等.、单养 1、池塘选择与清整消毒: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无污染的鱼池,面积2-10亩,池塘水深在1.5m-2.5m,配备增氧机等机械设备。
清除过多淤泥(池底淤泥不超过10cm),在阳光下曝晒数日后,再进行清整消毒。
放养前10-15天,每亩用生石灰50-75kg或漂白粉7-10kg溶解化浆全池泼洒。
施用经过发酵的有机粪肥l50~200kg/亩,培肥水质。
2、鱼种放养与品种搭配:当年3-4月,放养规格一般为20g/尾以上,放养密度一般为2000-3000尾/亩。
放养的鱼种要求规格整齐、色泽鲜艳、体表光滑、无病无伤、鳍无残缺、体质健壮,鱼种放养前,用3-5%食盐水浸洗10-15分钟。
半个月后搭配花白鲢的夏花鱼种,花鲢1000尾/亩,白鲢3000尾/亩。
3、饵料投喂:黄颡鱼是杂食性、以动物饲料为主的鱼类,可采用鲜活的动物性饵料饲养,如小鱼、小虾、畜禽下脚料、螺蚌肉等,也可投喂豆饼、花生饼、麸皮等。
或购买全价黄颡鱼配合饲料进行投喂。
投饵采取“四定”原则,日投饵两次,5月以前按鱼重量2%至2.5%投喂,6月至8月水温高,黄颡鱼正处于生长旺盛的高峰期,可按鱼体重的4%至5%喂料;9月以后水温逐步下降,精饲料的投喂量逐步减少,并根据鱼类的摄食、天气变化的情况灵活掌握。
4、水质调节与病害防治:黄颡鱼对水质的要求较高,要保持水的透明度35至45厘m,PH值6.5至8,在5、6月份每月注水1次,每次换入新水30cm;6~9月份每半个月换水1次,每次换水l5cm左右,保持水深在1.2~1.5 m。
定时开启增氧机,增加水中的溶氧。
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开展病害防治工作。
定期使用生石灰、漂白粉或其它药物消毒,杀灭池塘中的细菌、病毒和其它病源微生物。
黄颡鱼为无鳞鱼,对药物较为敏感,敌百虫、硫酸铜等药品应慎用。
二、套养 (一)、套养是目前黄颡鱼成鱼养殖的主要方式。
其具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是可以摄食池中鱼类残饵、小杂鱼、有机碎屑等,可提高鱼池净化能力。
二是黄颡鱼摄食水体中的大型寄生虫,可以减少鱼病的发生。
三是在不影响主养品种产量的基础上,每亩可增收黄颡鱼20kg,亩增效益在100元以上。
1、成鱼池套养。
养殖四大家鱼的鱼塘和主养吃食性鱼类等鱼池都可以套养黄颡鱼。
鱼池面积2-30亩,水深1.5-2.0m,一般每亩放黄颡鱼40-50尾,规格3-4cm,每亩可增收10kg左右。
2、成蟹池塘套养。
蟹池中套养黄颡鱼,可以充分利用蟹池中饵料生物资源。
一般蟹池面积30-50亩,水草覆盖率在50%左右,在蟹种放养后,亩放3-5cm黄颡鱼,30-50尾,可亩增收8-10kg。
3、大水面套养。
一般每亩放黄颡鱼40-60尾,规格3-4cm,可亩增黄颡鱼10-15kg。
(二)、套养注意事项: 1、保持水体有较高的溶氧。
2、保持合理的放养密度和规格。
3、套养黄颡鱼后不适宜套养其他的肉食性鱼类;淡水沼虾、淡水螯虾的养殖池塘中不宜套养黄颡鱼。
4、套养过程中,注意黄颡鱼的摄食生长情况,如生长规格过小,需适当补放小杂鱼虾或投喂人工配制的专用饵料。
投喂人工饵料时,先喂主养品种,后喂黄颡鱼。
5、蟹池中套养黄颡鱼,蟹池中必须保持充足的天然饵料,也可事先在蟹池中每亩投放螺蛳300-400kg以及部分怀卵的鲫鱼、抱卵青虾,让起自然繁殖,供河蟹、黄颡鱼自由摄食。
请问养殖石蛙的朋友,石蛙的养殖成本高不高,利润怎么样?
石蛙养殖的利润是比较高的,真正成熟的石蛙养殖技术其转让价格也应该是很高的,我个人认为10万、20万的技术转让费都属合理,因为稍有点规模的养殖户1-2年就可赚回。
由于石蛙养殖经济价值体现在清热解毒、滋补强身等功效,所以市场上石蛙的价格比较贵,据最新市场统计石蛙价格保持在100左右/斤。
石蛙栖息的洞穴一般为自然石洞或土洞,于繁殖季节时居石洞者较多。
洞穴多在溪流岸边靠近水面,或者洞口有一半在水面之下。
这些洞口一般不大,较光滑,进出洞时不易擦伤体表。
洞深一般为20~25厘米。
洞底略低于洞口。
石蛙养殖的饵料主要是蚯蚓、黄粉虫、蝇蛆等。
有关它们的养殖方法在很多书本上都有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石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蛙池不受地点的限制,一般来说养殖场地宜选择在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环境安静、冬暖夏凉、不旱不涝、管理方便、防逃防害的地方。
养蛙池可建在室内或室外,室内要求通风,凉爽,无太阳光直射,室外可设凉棚,下建蛙池,因陋就简地在室内,庭院内或野外建池,都是石蛙良好的生活场所。
蛙池的规格要求 人工养殖石蛙一般采取精养,建池时应注意尽可能符合蛙的生活习性,供有水、陆、石穴、喂食等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而且又要便于饲养管理。
...
沼蛙,石蛙,野生抓来在家里怎么养
石蛙养殖池的建造要根据其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及繁殖特点 来设计建造。
蛙池有水泥池、三合土池均可使用,但高密度集约 化养殖以水泥池为好,以方便循环用水和饲养管理。
蛙池有长方形和圆形等几种。
池内设置水、陆地、洞穴、水草和活动场等, 为蛙创造一个模仿自然条件的良好生态环境。
为防止暴雨期间高 山洪水袭击蛙池'各类蛙池应建立在洪水线以上,同时在池边与坡脚之间开挖一条泄洪沟,以便及时排泄自高而下的地表径流。
2008年夏季一次山洪暴发,一夜之间将新建的浙江省宁海县崚 蛟石蛙场的蛙池冲毁,石蛙全部冲散,损失惨重。
另外,建造蛙池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蛙池要排列整齐,排灌方便,在每排 蛙池之间需留有一定的通道,以利于操作管理。
根据石蛙的生产要求,一般建造两类蛙池,即繁殖用池和养殖用池两大类。
繁殖用池包括种蛙池、产卵艘化池、蝌蚪池 等。
养殖用地可分为幼蛙池、成蛙池和观察池(隔离池)等。
石蛙养殖水泥池怎么脱碱?
新建水泥池在使用前要进行脱碱处理,目前常用的脱碱方 法有以下四种。
过磷酸钙法按新建水泥池的水体积,加入1 〇〇〇毫克/升的过磷酸钙,①亩为我国非法定计量单位,1亩=666. 7平方米,1公顷=15亩,以 下同。
浸泡1 ~2天,即可脱碱。
酸性磷酸钠法按新建水池的蓄水量,加入20毫克/升的酸性磷酸钠,浸 泡2天,即可脱碱。
冰醋酸法用10%的冰醋酸洗刷水泥池表面,然后将池水灌满,浸泡 1周左右,可使碱性消除。
薯类法若小面积水池急需脱碱,可用甘薯(地瓜)、土豆(马铃 薯)等薯类擦抹池壁,使淀粉衆黏在池表面,然后注满水浸泡 1周,可起到脱碱作用。
经过以上脱碱法处理后的水泥池,可以用pH试纸进行测 49试,以了解水泥池的脱碱程度,水的pH值以6.0 ~ 8. 2为宜。
经过脱碱处理的水泥池必须用清水洗刷干净,然后灌水,放入 几尾蝌抖或幼蛙试水1天,证明确无不良反应时,便可放苗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