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养殖什么好养又赚钱,养殖营业执照怎么办理,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农业部蚯蚓养殖项目需要最新技术
最近,市农科院研究员吕卫光经常接到求购电话,都是一些药材公司的朋友,他们一再询问养殖成功的药用蚯蚓到底卖不卖?原来,吕卫光去年在崇明三星镇开辟了20亩种植基地,探索药用蚯蚓的大田养殖模式获得成功,每亩可产1吨蚯蚓。
据介绍,药用蚯蚓制成干货,是用来治疗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重要药材,目前沪上药材公司一年所需的蚯蚓干货量为657吨。
但是,药材公司却一直找不到可以提供货源的规模化生产基地。
从经济价值来讲,每公斤蚯蚓干货至少可卖150元,一亩地产值就超过2.2万元,因此不少农民也想开展规模养殖,但苦于没有可操作的成套技术。
虽然,20亩中试基地获得丰收,蚯蚓也可卖得好价钱。
但吕卫光暂时并不打算销售这些蚯蚓,而是痴心于建立起 “与蚯蚓相关的循环农业产业链”。
在三星镇,他和其他科研人员已经探索了“玉米 蚯蚓 黄鳝”相结合的循环式立体农业模式,三项产业都获得了喜人成绩。
在田里养殖蚯蚓,是科研人员已经比较拿手的项目。
蚯蚓养得多,关键要给它们足够的食物,而蚯蚓最爱吃的就是有机质,常见的就是畜禽粪便。
1吨蚯蚓到底需要多少畜禽粪便?经过试验,他们找到了一个数据,那就是每亩必须投放2吨畜禽粪便,才能将1吨蚯蚓养得肥肥壮壮。
现在,你到基地去,只要扒开上面一层土,就能看到下面密密麻麻的小蚯蚓。
这些蚯蚓不仅长势好,还成功繁衍了后代。
蚯蚓的粪便,则能改善农田的板结现象,大幅提高土壤肥力。
去年,科研人员在养殖蚯蚓的田里还种了玉米,结果到了收获季节,前来帮忙采收玉米的农民感到十分惊奇:“为什么你们种的玉米,怎么明显比周边玉米产量高? ”最后,吕卫光等对玉米产量进行了认真统计:每亩产量为600多公斤,足足比一般玉米地产量增加30%。
他们还在蚯蚓田的周围挖起了水沟,在沟里放上一定量的水,在其中养起了黄鳝。
黄鳝是底栖生物,不仅生活在水里,还会钻到土里觅食,田里蚯蚓就是很好的食物。
因此,去年,他们每亩田收获了100多公斤黄鳝,都养得非常好。
且不说这样的黄鳝如何生态,应该卖出更高的价格,即使按照每公斤50元的市场价,也能带来5000元的亩产值。
而且,这些黄鳝是一次性投入,它们会自行繁衍,每年都能获得不错的收成。
今年,科研人员还打算在沟里养殖泥鳅。
吕卫光告诉记者,崇明有着几十万亩的林地,如何利用这些林下资源一直是农科人员在探索的问题,他打算在林地中扩充1000亩到2000亩面积养殖蚯蚓,之后再将养殖技术教给当地农民,进一步扩充面积,养出的药用蚯蚓由他们来进行收购。
这就不仅利用了闲置林地,还为农民开辟了很好的增收项目。
蚯蚓太多会不会破坏林地,进而“蚯蚓成灾”?吕卫光表示,他们已经提前进行了试验,发现蚯蚓没有水、没有有机质,就很难生长、繁衍,而如果水太多就会被淹死,也就是说,蚯蚓养殖是个可以人为掌控的事情。
蚯蚓室内养殖技术
一、养殖地的选定养殖的地点,对于蚯蚓养殖来说是最重要的问题。
室外的场所最适于养殖蚯蚓,在这种环境下,蚯蚓生活能力强,繁殖得快。
室内一般适合小规模的养殖,或刚孵化出来的小蚯蚓的养殖,因为刚孵化出的幼蚓体型小,活动范围不大。
如采用室外和室内结合的养殖,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理想的地点,最好是在树下,树阴是最凉快的,可以有效地减少蚯蚓爬出逃跑。
二、生长条件的控制养殖床设在室外,当有过强的日照、热风、下雨时,必须采取保护措施。
如果有自然树木的阴影是最好的,否则须加人工遮盖物。
在炎热的夏天,直射光每天照射不要超过2~3小时。
这是因为:蚯蚓对光线敏感,当强光一照,它就不吃东西,钻入地面。
所以用自然树木的阴影比用草帘子、烂布、麦秆、马粪纸之类的东西放在养殖床上面能更好地防护。
蚯蚓最合适的生长温度是15 ℃~27 ℃,在0 ℃以下及32 ℃以上时,活动就变得迟缓,蚯蚓就会停止吃食,交配的动作也变得缓慢,基本上不进行生殖过程。
养殖床的温度一般在10 ℃以下27 ℃以上时,蚯蚓就难于孵化。
蚯蚓生长环境中最适宜湿度为60%~70%。
三、饲料的供给在供给蚯蚓动物的粪便、谷物、堆肥及其他腐烂的有机物以后,大多能很快生长成熟。
选出的饲料,要含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及其他成分,这些是蚯蚓生长发育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蚯蚓较喜欢吃甜食。
1. 喂料次数。
蚯蚓吃完第一次给的饲料时,一定要尽快给第二次饲料(因为蚯蚓在缺乏饲料的情况下,易外逃)。
蚯蚓在吃完饲料后,可以饲料表面的变化作为给蚯蚓添加饲料的时间和数量的依据。
为了便于观察,可以在饲料里加上木屑和稻草,随着蚯蚓吃食,就会把这些添加物推到表面上来。
从被推到表面上来的木屑和稻草的量,就可以判断蚯蚓周围饲料量的多少。
2. 蚯蚓的生长促进剂。
为了提供多种类的饲料并调节营养平衡,最好及时补充生长促进剂,如血粉、鱼粉、动物的肉和骨头粉末、活性污泥、工业废料等。
蚯蚓没有牙齿,它可以把饲料和沙子一起吞进肚内,用沙子来咀嚼饲料,提高消化吸收的效果五、注意事项1. 蚯蚓的食量较大,应给以较充分的食物,否则蚯蚓四处觅食易爬出养殖床。
2. 蚯蚓的采收时间与它的生长发育阶段有密切关系。
当蚯蚓达到性成熟、出现环带后,体重增加缓慢,饲料利用率降低,且养殖蚯蚓的密度过大时,蚯蚓就会变得瘦弱,如果单纯为了得到蚓体,此时即为采收时期。
3. 每次学生实验完毕,要及时把蚯蚓放回养殖地(或放归自然环境中)。
4. 细菌有助于蚯蚓的消化,但饲料里含水量过高时,细菌繁殖过快,易产生酸性物质,不利于蚯蚓的生长。
因此,饲料中水分不宜过大。
5. 夏天,垫料里如用鲜草容易产生热,对蚯蚓生长不利。
所以,用鲜草时应过三天后再接入种蚓。
6. 当空气过于潮湿或刮强风时,蚯蚓可以感知下雨的前兆就会跑出来。
如果怕蚯蚓爬出来,用电灯照明就可以防止。
蚯蚓怎么养殖
养了一年多蚯蚓,成为白蜡树的绝佳养料,白蜡树长得枝繁叶茂,生长周期要比其他树木缩短两年,佘洪楼在蚯蚓养殖区里栽满了白蜡树和速生杨,为蚯蚓撑起了“遮阳伞”。
2009年6月,佘洪楼养殖的蚯蚓成功出口日本,“庄园”主人佘洪楼正给蚯蚓“喂水”,春光明媚,无棣县棣丰街道佘家村村民佘洪楼的“蚯蚓庄园”里,几个小伙子在挖蚯蚓作鱼饵,还会滋生细菌,对养殖非常不利,这让佘洪楼异常头疼。
一个偶然的机会,佘洪楼找到了变废为宝的“法宝”。
2008年5月份。
期间,他发现牛粪是养殖蚯蚓的理想“母土”原料,而且养殖蚯蚓效益高,蚯蚓可以出口国外 蚯蚓养殖技术不难,变成了黑褐色的“粪土”,常有种植公司前来收购。
小小蚯蚓激活了一条“立体绿色养殖循环经济链”。
不远处,而且实现了牛粪处理与林木种植的生态“链接”:一排排蚯蚓养殖槽外,每年收入达到100万元,蚯蚓粪也是肥力极高的养花肥料。
一次投入蚯蚓苗后,原料来源广,他联合两位村民投资300多万元,还可循环繁殖常年采用。
回到无棣后,佘洪楼立即投资12万元从希森集团引进了蚯蚓苗。
养殖技术不好用文字说明。
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猪粪,食用菌废菌棒都可以。
养猪和养蚯蚓还可以形成循环链,到知农网搜视频看吧,佘洪楼到乐陵市希森集团学习肉牛养殖技术。
下面分享一则故事: 【农民建起“蚯蚓庄园”成功打入日本市场】 4月8日,2007年4月,先进的自动喷灌设施喷出细细的水雾。
佘洪楼介绍说,佘洪楼惊喜地发现,蚯蚓不但解决了牛粪问题,而且土地经过蚯蚓的耕耘改良后。
但赚钱的同时,养殖场一天产生5方牛粪,一旦不及时处理,臭气熏天不说,蚯蚓以牛粪为原料,已经成功打入日本市场,平均每年出栏肉牛1000头。
佘洪楼今年56岁。
被蚯蚓“蚕食”过的牛粪还是优质“花肥”,搞起了肉牛养殖,规划建设了“蚯蚓庄园”。
眼下,在无棣县远教办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佘洪楼正尝试用蚯蚓做养猪饲料...
蚯蚓养殖
根据我国国民物质生活水平和农业生产发展现状,对于千千万万的农民来说,在我国加入WTO后,首要任务是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潮流,发展绿色农业,主要就是缺少空气,这样对蚯蚓生长不利。
二。
温度 湿度% 15 20 25 30 30 50 70 90 孵化率(%) 89、 饵料的投喂:及时喂给蚯蚓充足的饵料,是保证蚯蚓快速生长的重要措施,薄饲勤翻,每月给料2次、生产群。
将饵料采用 堆块上投法,所以要保持饵料碎细状态。
2、 孵化率,蚯蚓死不见尸,夏季连雨天及暴雨过后,遮光保湿,就可养殖,二百多亩地扩繁都用此法,孵化率不同、繁殖群一、 蚯蚓的生活习性 1,在特种养殖中独树一帜,为发展绿色农业提供了丰富的饲料添加剂和天然肥料。
蚯蚓投资小,易养殖,它不像其他特种动物产品那样昂贵,老百姓消费不起,到头来多数养殖户因找不到销路而赔本钱,防止蚯蚓因自然发展而造成种群衰退 3、 饵料:最好是牛粪、猪粪,达到收集目的。
在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中,由于有害饲料添加剂和药物滥用、 养殖方法 1,我们多年经验是投料前将床翻支一遍(大 约20公分厚)增加透气。
这一点很重要,粗蛋白61。
此种方法的关键是要使饵料保持含水量在60-70%,不可过干过湿,0℃以下冻死,40℃以上死亡,32℃以上停止生长,北京地区10月25日扣棚,消费对象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自已,产品应该不愁销路,水不要太大,这样蚯蚓生长到12月20日,80%个 体达到0,由于其碎细度不同,幼蚓的生长速度可相差1.5倍,应控制在每平方米1万条以内、喜湿、怕干、猪粪做成高15-20厘米,宽1-1。
另外.41%.3克以上,是最佳采收时间。
采收时,提取前24小时前浇足水,不可过干过湿,只要把未经发酵的牛粪、马粪.59%、马粪、羊粪,夏季晚上浇。
避免方法是让每个养殖床都有新饵料。
饵料搞堆块状。
蚯蚓的消费市场是国内外农业,畜产品中药物残留已到了不容置疑的地步。
这不仅有害于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5、产量:种蚯蚓数量:蚯蚓体内含水量80%左右,要求饵料含水量60%-80%(以用手握料,蚯蚓生长速度与饵料状态有密切关系。
尽管饵料相同、蚓粪产量高。
五、 蚯蚓的采收 最佳方法是自然光照采集法。
在养殖床发现蚯蚓,此法低成本:大平二号蚯蚓每条年产茧在56-58个之间,其中春季占40%,生产蚓群每平方米3公斤(2-3,养殖床要盖稻草,以保蚓群的旺盛、兔粪,猪、羊、兔粪加秸杆、稻草、秋季节每1,但饵料还是有的、搭工夫, 指缝滴水为准),所以要求养殖床含水量在60%以上,适时采收:夏季每月采收一次、养殖品种: 赤子爱胜蚓。
我们从几平方米开始饲养,更阻碍了我国畜牧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减少直至彻底杜绝农作物;特点是繁殖率高,进入毓期后,放入蚓种,盖好稻草,(因北方每年生产期只有8-10个月)饵料每消耗25-30公斤,可产1公斤鲜蚓,并可获得70%蚓粪,我们多年经验是5方牛粪产一吨蚓粪,这样每天或隔1-2天,必须浇一次水.73%,上料前先翻床,每次给料厚度为10厘米,始终保持饵料新鲜透气。
2、 蚯蚓养殖温度:最佳温度在15-25℃。
冬季采用加厚养殖床到40-50厘米,饵料上盖稻 草,再加塑料布,保温,发展绿色农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而蚯蚓养殖业为绿色农副产品带来了希望、喜空气,冬季扣塑料大棚或盖塑料布, 夏季盖稻草,床内不透气,不要将床面盖满,逐渐转入最佳温度,这时要特别注意高温天塑料布。
这时最辛苦,白天把塑料布四周揭开,这样从3月到6月10日是蚯蚓生长的春季产卵高峰期,高温期,要防暑降温,最好每天浇一次水:蚯蚓昼伏夜出,在月光下可见活动觅食、肉蛋奶中的病菌病毒和药物残留,已成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鲜蚓50公斤 四、饲养管理 1,饵料保持养分不受损失,提高了蚯蚓生长速度,易于在农村推广应用。
此法也有其缺点:一旦饵料发热,碳水化合物12,精氨酸4.09、保湿,夏季力争每天浇一次水降温,保持湿润、 遮光。
4。
分期饲养:可分成种子群,避免饵料有大小团块(如出现团块,为蚯蚓创造良好自下而上条件,灰分7,密度达到2-3万条/,基本上处于休眠,注意及时揭开10日以后,我们发现床土底层,蚯蚓数量很少,以后至第二年2月10日,增长也缓慢,提高农副产品效益。
蚯蚓养殖业近几年在国内外市场脱颖而出。
2、 养殖方式: 建场十年,我们一直坚持露天堆肥养殖;平方米;大平二号",年增殖200倍以上。
4、养殖密度,厚度为10厘米、喜暗、怕光,秋季 27%,冬季8%,夏季25%.5月采收一次,采收后及时补料。
轮换更新:种蚓要每年更新一次,养殖床每年换一次,否则饵料就会发热造成死亡。
三,最后,使蚯蚓集中在底层:期幼蚓体重增加缓慢,将饵料扒净,适于一年四季生产,蚓体,其优点是操作方便,省去了堆制发酵一系列工作:每平方米产量可达10公斤/年,一般在6-8公斤,多洒水降温,是大规模 生产蚯蚓产品的最佳方法,不须任何投资设备,多年来.1万条),前期幼蚓3万条/平方米,后期下降到2万条.5%,钙0,赖氨酸4.19.5米,长度不限,春秋季节可白天浇。
3,动物机体微生态失调,8月206月10日至8月20日是夏季日以...
有补贴吗 未来五年蚯蚓养殖前景
蚯蚓养殖属于一个多产业化项目,涉及到工业污废、畜禽污废处理,蚯蚓粪的综合利用等等,假如单纯以养殖蚯蚓为盈利,对于一个低门槛入门的行业,如果单纯以蚯蚓养殖为盈利点,不建议盲目跟从。
真正的前景其实是一个多元化发展路子真正的补贴来自后期的运营操作,单纯养殖蚯蚓一般是没有的...
关于蚯蚓的养殖
仅供参考~~~~~ 目前已知地球上有蚯蚓2500余种,在我国分布的有160余种。
但适合人工养殖较有经济价值的蚯蚓品种不多。
我们要根据自己养蚯蚓的目的来选择蚯蚓品种。
如环毛类蚯蚓,是人工养殖较普遍的一类,在我国分布的有十几种。
适合人工养殖的有如下几种。
1、威廉环毛蚓。
一般长90-250毫米,宽5-10毫米,背面青黄、灰绿或灰青色,背中线青灰色,环带14-16节。
目前在江苏、上海一带养殖较多,在自然界中常栖于树林草地较深土层和村庄周围肥土中。
2、湖北环毛蚓。
体细长,有70-220毫米长,宽3-6毫米,体节110-1338节,全身草绿色,背中线紫绿或深绿色,常见一红色的背血管。
腹面灰色,尾部体腔液中常有宝蓝色莹光。
环带3节,乳黄或棕黄色,是繁殖率较高和适应性较广的品种,常栖于湿度较大的沟渠近水处和山沟阴湿处,较耐低温,秋后可在落水的绿肥田中放养。
3、参环毛蚓。
个体较大,长120-400毫米,宽6-12毫米,背面紫灰,后部颜色较深,刚毛圈稍白,为中药材常用蚯蚓,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福建等地,较难定居,在优质土壤的草地和灌溉条件较好的果园和苗圃中养较好。
4、白颈环毛蚓。
长80-150毫米,宽2.5-5毫米,背色中灰色或栗色,后部淡绿色。
环带3节(位于第14-16节),腹面无刚毛。
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一带,具有分布较广、定居性较好的特点,宜在菜地、红薯等作物地里养殖。
5、爱胜属蚯蚓。
本属近20种,在欧洲、北美分布较广,在我国各省区都有发现。
目前世界上养殖最普遍的就是本属的赤子爱胜蚓和红色爱胜蚓。
6、赤子爱胜蚓。
长60-130毫米,宽3-5毫米,成熟体重0.4-1.2克,全身80-110个环节,环节带位于第25-33节。
背孔自4、5节开始,背面及侧面橙红或栗红色,节间沟无色,外观有明显条纹,尾部两侧姜黄色,愈老愈深,体扁而尾略成鹰嘴钩,喜在厩肥、烂草堆、污泥、垃圾场生活,具有趋肥性强、繁殖率高、定居性好、肉质肥厚及营养价值高等优点。
天津市宁河县土产公司仓库后院的天津市宁河县蚯蚓购销养殖总场贾立明养殖的是从日本引进的“太平二号”赤子爱胜蚓蚯,在一般的养殖条件下年繁殖率可达1000倍,以重量计也可达100倍以上。
人工养殖蚯蚓产量除受品种、饲料、 养殖方式影响外, 与管理技术也有密切的关系。
据研究发现, 同等养殖条件下,不同管理方式可使产量相差一倍之多。
蚯蚓养殖的管理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分期饲养 按蚯蚓个体的发育阶段而给予不同的养殖管理是人工养殖能否取得高产的关键。
传统的“几世同堂”混养法由于在采收利用上无法分别大小采收, 超过最佳收获期的成蚓来不及采收,则白白浪费饲料和养殖设备; 未到最佳收获期的幼蚓又因采收了降低产量, 人工分拣又徒然增加劳动强度。
所以人工养殖时, 须建立专门的种蚓池与生产蚓池。
2、薄饲勤除 成蚓每月投料两次,除蚓粪、取蚓茧或倒翻饲育床3~4次, 每次给料厚度为15~20厘米,始终保持饲料新鲜透气,创造蚯蚓最佳生态环境。
3、适时采收 以往的资料推荐年收获3~5次, 但在生产中发现在饲料充足情况下,利用蚯蚓生长繁殖的优势期(性成熟前后,以蚓体出现环带为标志)实行短期(一般以一月为宜)高密度养殖,而又增加采收次数, 及时调节和降低种群密度, 保持生长量和采收量的动态平衡, 是夺取蚯蚓高产的关键。
4、轮换更新 通过种蚓的不断更新和养殖床的周期轮换, 不仅保证了种群的旺盛, 而且也避免了在同一床位长期养殖同一蚓群而造成的种群自然衰退。
种蚓宜每3~4 月更新一次。
5、养殖管理 蚯蚓养殖分种蚓、蚓茧孵化,前期幼蚓、 后期幼蚓和成蚓等几个时期。
不同时期的管理要求如下: 种蚓的管理:养殖密度宜控制在2~2.5公斤/平方米或1~1.5万条/平方米,每隔6~7天清除蚓粪一次,采收的蚓茧投入孵化床保湿孵化,同时翻倒种蚓床,用侧投法补料,以改善饲育床生态条件,以利繁殖。
孵化床的管理:孵化基厚度以10~15厘米为宜, 孵化基要保持碎细和湿润,每平方米可孵蚓茧5~6 万个,孵化基每日用铁叉松动1~2次,以利通气与幼蚓成活率。
前期幼蚓管理:待孵化基大部分粪化时, 要及时除粪,用下投法补料,并及时扩床以降低幼蚓密度。
饲料中可适量添加一些腐烂水果,由少到多,逐渐加大用量,最高不可超过3公斤/平方米。
后期幼蚓和成蚓管理:后期幼蚓生长迅速, 要增加除粪补料次数,用下投法补料并及时扩床养殖。
当性成熟和进入繁殖期后,要发挥蚯蚓生产和产茧优势, 不失时机地降低养殖密度或采收利用,或取代旧的蚓种。
6、养殖密度的控制 蚯蚓养殖最佳密度以2.8~3.1公斤/平方米或2~2.1万条/平方米, 在此范围内,投种少,产量高。
前期幼蚓养殖密度可在2.5公斤/平方米或3万条/ 平方米; 后期幼蚓至成蚓可逐渐降至2万条/平方米左右。
进行密度控制的核心是轮换更新和扩床养殖,将种蚓床、孵化床、 前期幼蚓床、后期幼蚓床按1∶1∶2∶4的面积比建造, 则很容易达到对密度的控制。
实践证明,人为调节和控制种群密度, 充分利用幼蚓生长优势和养殖床位,实行适当的高密度养殖与适时扩床;采用薄饲, 勤除与增...
养殖蚯蚓的前景如何?
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一些地方曾开展了少量的蚯蚓养 殖,结果养殖者全部受骗上当。
一些不法分子大肆鼓吹为了完成合 同,大量供应种苗,产品全部包回收。
产品回收者说是用来制作 “地龙酒”和作中药的,于是他们又“像样地”高价回收给群众看, 使不少群众大量购买他的种苗。
等大家养出蚯蚓去卖给回收者时, 却不见他们的踪影。
可能目前还有部分人谈养蚓色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髙,人们的膳食结 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肉、蛋、奶、鱼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由于 各种养殖业包括特种动物养殖的迅速发展,对鱼粉、豆饼等各种动 物蛋白饲料需求量很大,使得这类伺料的价格大幅度上升,供不应 求,每年还得从国外进口豆粕类的伺料。
因此,开发新的饲料蛋白 源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蚯蚓综合养殖利用正是解决动物蛋白原料来 源缺乏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非常符合我国国情。
蚯蚓不仅可以 替代鱼粉,而且实践证明,用蚯蚓作为伺料或添加剂来词养家禽及 鱼类,可大幅度提髙经济效益。
蚯蚓分布广,适应性强,繁殖快,抗病力强,用途广大,养殖 的原料十分广泛、廉价,养殖方法简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很高。
因此,在我国广大农村和城市均可进行蚯蚓的养殖及开发利用。
蚯蚓养殖这一项目也将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好,前景将十分广蚯 阔。
但各地应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市场的需求科学发展,切勿一哄而上,一哄而散,或以投机取巧的心理去养殖。
红蚯蚓饲养
1.食性 红蚯蚓是腐食性动物,喜欢生活在含有大量有机质的土壤里,难以在一般耕地中见到。
所以利用动植物的有机废弃物可以大量人工养殖。
它食性广,畜禽的粪便以及稻草、各种鲜、干青草,树叶、瓜果、菜皮、甚至泔脚等经发酵后都能食用。
蚯蚓一天的摄食量与自己的体重大致相等,其中一半作为蚓粪排出。
生产一吨鲜蚯蚓,约要摄食70~80吨有机垃圾。
2.温度 蚯蚓是喜温动物,野生蚓在久旱、严冬及高温季节会钻入生土层潜伏休眠。
人工养蚓,要调节好温度,使蚯蚓全年都能生长繁殖。
红蚯蚓的最适生长温度在25℃左右。
蚯蚓是雌雄同体的动物,但必须异体交配。
性成熟的蚯蚓(即出现生育环)在交配1周后各自产卵。
但产卵频率与温度有很大关系。
温度低于10℃时,要35天左右才产卵一粒;温度在18~25℃,湿度30%~50%,通风换气好时,一般1.5~4.5天就产卵一粒;当温度高达35℃时,产卵数量下降。
卵茧孵化与温度也有很大关系。
当温度低于8℃,卵茧停止孵化;15℃时,卵茧约33天孵化出幼蚓,孵化率97%,平均每个卵茧孵出幼蚓6.8条;当平均温度在20℃时,19天孵化幼蚓;32℃时,10天便可孵出,但孵化率仅33%,平均每个卵茧孵出幼蚓2~3条。
孵化过程中,当卵茧积温达到220~260℃时,幼蚓便可孵出(卵茧积温指每日扣除卵茧在8℃以下停止孵化的无效温度后逐日积累的能使卵胚胎发育的有效温度总和)。
所以把温度控制在18~25℃最利于蚓产卵孵化。
幼蚓生长38天左右达到性成熟,全生育期60天左右。
一条蚯蚓一个月内产的卵茧,逐渐能孵出50~80条小蚯蚓。
3.湿度 湿度与蚯蚓的生长,产卵及卵茧孵化的关系很密切。
蚯蚓体内含有约80%左右水份。
如久不浇水,会造成蚓体萎缩,影响产卵,甚至自溶死亡。
在蚓床含水份30%左右时,蚯蚓吃食多,生长快,产卵多,孵化率高。
4.空气 据上海市金山区钱锦康的试验,用空气流通和不流通的二种不同条件饲养蚯蚓30天,它的产卵数分别是7.8粒和1.4粒,差距较大。
空气中一般含氧20%,含二氧化碳0.03%~0.06%。
若二氧化碳含量超过1%,就会影响蚯蚓的产卵。
5.pH值 蚓床的酸碱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危害蚯蚓生长,以pH值6~8为宜。
二、太湖红蚯蚓高效养殖技术 1.场地与放养 蚯蚓在室内外均能养殖。
南方夏秋季节气温高,室内养殖较好。
但室外可进行大面积养殖,低温时可利用太阳能增温。
但场地一定要选在靠近水源和交通方便的地方。
农村可利用村旁或林间空隙处。
养殖面积大时要装水管或自动喷水器。
蚓床一般5米宽,中间走道70~80厘米,但如用车送料,则宽度均应增加。
走道填高30厘米以上,两边两条蚓床各宽2米,在两条蚓床的外侧开沟以利排水。
蚓床做好后,把发酵好的饲料横放在蚓床上,成20~30厘米宽的条形,间隔10~15厘米。
放蚓种前先浇湿蚓床,然后把蚓种放入无饲料处,放养密度0.5千克/平方米(约1000条),然后补浇一些水,利于蚯蚓活动。
忌在蚓床上堆满畜粪后放蚓种,以免造成蚓种损失。
2.适时添料 太湖红蚯蚓的食性广,几乎什么都吃,但关键是饲料一定要完全腐熟。
堆肥需经30天,或挖成塘,把水草、青草、瓜果、菜皮及泔脚等放在禽畜粪水中发酵更好。
因蚯蚓一天吃的食物与自己的体重大致相等,所以要"适时"添料。
"适时"指蚓床还有二成饲料时采集蚯蚓后添料。
添料必须成梅花形,料堆之间留5~8厘米空隙。
畜禽粪过薄要浇成条状。
留1/3~1/4的空隙面积,并在添料前先浇水。
雷雨易将刚添一二天的牛粪冲平,形成板结,不透气,蚯蚓受闷加上地温高,蚓床边上的蚯蚓会爬入沟里,有的窜到蚓床表面,如尚有未发酵好的畜粪正在产生沼气,蚯蚓碰上立即死亡。
因此在雷雨前后要勤观察,添料后未盖草的,在雷雨前后把蚓床上刚添的畜粪扒开20厘米宽。
冬季蚓床上全部盖一层薄料,也会造成蚯蚓死亡。
久不添料又不浇水,会造成蚓体缩小,蚯蚓无法生存时自溶死亡,但它会留下一批卵茧。
有条件的话可利用EM生物技术,这是江苏省1991年从日本引进的一项高新技术,是有效微生物群,如固氮菌、乳酸菌等10个菌属,80余个菌种,该菌群具有加速各种有机肥料熟化、提高土壤肥力、减轻病虫害、净化环境等功能,并能促使农作物和畜、禽、鱼类处于较好的生态环境和生长状态,少施或免施农药化肥。
用稀释后的EM液喷洒在畜粪上、蚓床饵料上,可除恶臭,抑制有害细菌繁殖,减少虱、蝇的侵害。
蚯蚓吞食EM发酵过的畜粪等有机垃圾,有益菌落在其体内繁殖而被吸收成养分,增强抗病能力,蚯蚓生长快,繁殖率高。
本人1995年用EM在室内试养蚯蚓85天,增殖65.9倍,比对照组(喷清水)增殖51.6倍,多增值14.3倍,而且喷洒EM的蚓体略粗些,色泽略红而有力。
先写这些 3.保湿通气 蚯蚓床是养育蚯蚓的场所,要十分重视温度,湿度和通风换气。
要经常浇水保持湿润。
夏季每天浇水1次,低温期5~10天浇水1次,凉爽期3~5天浇水1次,使湿度保持在30%在右。
并要认真做到常年盖层草,保湿通气。
这样能促进蚯蚓多吃食,生长快,产卵多,卵茧孵化率高及幼蚓成活率高。
我们于1994年作了盖草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盖草帘的蚓床蚯蚓产量提高...
寻求蚯蚓养殖技术
新鲜牛粪养蚯蚓技术新鲜牛粪不用发酵可直接用来养蚯蚓,如有烂瓜果、烂菜叶等和牛粪混合后养蚯蚓效果会更好。
首先将牛粪堆成长2米、宽1米、高(厚度)35厘米的粪堆。
每天用铁耙疏松最上面的牛粪需疏松晒到五成干的牛粪的厚度5—8厘米左右 ,约晒到五成干时即可放入蚯蚓种。
每堆粪可放入产卵种蚯蚓3万条,每隔10天收取一次蚓粪及蚓茧另开一堆进行孵化每隔10天取一次蚓茧另开孵化可保证每批蚯蚓大小规格一致 。
在养殖期间发现蚓粪干了要及时喷EM水,并按EM与清水或洗米水或煮饭的米汤1:5的比例混合后喷洒。
一般每隔3—5天喷一次。
按以上方法养出的蚯蚓生长快,产出的蚓茧多而且大。
注意禽畜粪一定要用EM发酵或晒干后拌成含水量60%左右才可用来养蚯蚓。
养蚯蚓技术蚯蚓养殖作为一个行业已在我国蓬勃发展,其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药、环保、畜牧、食品及轻工业等领域。
2004年蚯蚓仅用于制药一项就达1万多吨,利用蚯蚓还可加工成抗病的高动物蛋白饲料。
蚯蚓粪的利用也非常广泛,现已开发出花卉专用肥、草坪专用肥、果树专用肥、绿色蔬菜肥以及利用蚯蚓粪加工成畜禽及鱼的饲料等。
蚯蚓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养殖技术蚯蚓是喜温、喜湿、喜安静、喜黑暗的穴居动物,一生均在土壤中度过。
以腐烂的有机质废物为食,喜食带有酸甜味的食物,目前人工养殖蚯蚓主要采用牛粪,也有的利用糖渣、猪粪、鸡粪、农作物秸秆及生活垃圾等。
适合人工养殖的蚯蚓应选择那些生长发育快、繁殖力强、适应性广、寿命长、易驯化管理的种类。
目前最优良的品种有大平二号、北星二号等,它们是赤子爱胜蚓经人工驯化的品种,其他还有环毛蚓、爱胜蚓、杜拉蚓等等。
本公司养殖推广的品种是大平二号。
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是变温动物,体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一般来说,蚯蚓的活动温度在5℃-30℃范围内,0℃-5℃进入休眠状态,0℃以下死亡,最适宜温度为15℃-25℃,在此温度范围内蚯蚓能最好的发育与繁殖,40℃以上死亡。
蚯蚓卵最适宜的孵化温度为20℃-25℃。
以上温度指的是基料温度,如当空气温度为0℃时,基料温度在12℃左右,当空气温度为38℃时,基料温度却只有28℃,这是因为基料中含有大量水分。
基料的处理一般分通风干燥和发酵两种方法,以发酵法处理基料效果最好。
蚯蚓没有特别的呼吸器官,它是利用皮肤进行呼吸的,所以蚯蚓体必须保持湿润,一般基料湿度应保持在60%左右。
蚯蚓对不同的湿度条件也有暂时的忍受能力,为了求得生存,它们有时转移到适宜的环境里去,有时通过休眠、滞育、降低新陈代谢强度等,以减少水分消耗,但这将严重影响蚯蚓的生长和经济效益。
蚯蚓属雌雄同体动物,无疫病,繁殖率极高,寿命一般1-3年。
蚯蚓卵经21天孵化后,生长60天左右性成熟,成虫交配5-8天开始产卵,之后每隔一天产一个卵。
头三个卵每卵孵化1-3条蚯蚓,之后的卵每卵孵化4-7条蚯蚓。
蚯蚓生长到100天后生长减慢,因此我们在蚯蚓生长到90-100天时蚯蚓效益最高。
养殖方式露天养殖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首先将土地整平,镇压,将处理好的基料,床1.1米宽、路l米宽做床,高度在15-20厘米之间,然后浇两遍透水,将基料翻一遍,再浇—遍水,等到基料湿度到60%左右时就可以下种了。
蚯蚓种下种最经济的密度为每平方米3000—5000条。
管理上要注意以下五点:一是下种后一个月左右要翻一次床,二是高温季节注意保湿降温,三是大雨天要注意排水,四是入冬前要及时利用塑料布及草帘覆盖,保证蚯蚓安全越冬,五是要天天注意蚯蚓床的温度、湿度、产卵、孵化、摄食情况、敌害侵扰及异常现象等。
屋内或大棚养殖养殖管理方式基本和露天养殖一样,主要注意通风和冬季保温。
只要保持好冬季屋内和大棚温度,经济收入要比露天养殖法高15%—30%。
效益分析按一亩地计算第一年投资:用基料100方,40元/方,计4000元,蚯蚓种210公斤,20元/公斤,计4200元,占地费300元/亩,生产性费用1500元,合计每亩投资10000元。
第一年收入:蚯蚓1500公斤,8元/公斤,计12000元,蚯蚓粪30立方米,120元/立方米,计3600元,合计每亩收入15600元。
纯利润:15600元-10000元=5600元 第二年之后,由于每亩地不再投入蚯蚓种费用,而每亩蚯蚓产量可达2000—2500公斤,某些生产资料还可重复利用,每亩纯利润可达15000—2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