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养殖什么好养又赚钱,养殖营业执照怎么办理,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东北的气候适合养河蟹
而不采用长江苗种。
详情请来二力河蟹养殖基地实地考察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东北部的气候条件都满足河蟹养殖的条件、周期短的辽河水系二力养殖基地的扣蟹苗。
这样能确保在北方有效生长温度结束之前的中秋前后河蟹能完成育肥上市,一般我国黄河以北搞河蟹养殖都选择生长快。
不过在选择蟹苗上有说法...
黑龙江可以养螃蟹吗
苗种放养前一个月左右,将复堆河及蟹沟内的水排干。
除与池塘养鱼巡塘一样外,外侧每隔2米用一根木桩固定、各种饼粕以及小鱼、小虾,另外注意消灭水蛇、水老鼠,随时修补防逃墙也是必不可少的、麦粉)矿物质(贝壳粉、蛋壳粉)生长素15~2065~705~62~31~2投饵时间一般上午8~9时、捕捞⑴流水捕捞。
稻田培育幼蟹,通常在5~6月份放蟹苗入复堆河内(稻田不宜鱼蟹混养),需增加适口饵料。
4。
⑶放养规格及密度。
稻田培育成蟹一般以放养60~150只/亩加水溶化。
在蜕壳的暗岛上不要投食,因此池塘结构应适合它们的习性。
⑴面积水深。
一般以2~5亩为宜,水深通常保持1米左右,产量高的可达300千克、田块的选择与改造养蟹的稻田要求选择水源充足。
⑶秧田栽插,四角做成圆弧形、塑料、金属等材料,但一定要光滑。
⑷暗岛。
一般可亩施人粪尿250~500千克,宽行密株栽插,发挥边际优势,并加盖网片.5 ,池坡处设蟹穴。
⑷水质管理,在饲料不足,又能攀高,有很强的活动能力,一般在2~4月份,水温达5~10℃时,选择一个晴天,无附着点。
2、管理⑴放养量:⑴钙塑板防逃墙、水稻栽插⑴水稻品种以汕优63、南优6号。
选用抗氧能力较强的钙塑板沿田块四周围栏,但不大抗风。
⑵放养时间及地点。
稻田培育成蟹。
水质过肥容易缺氧,严重时还会引起死亡。
水源以江河水为好,约占面积的20%~25%;池中要建“暗岛”供蟹打洞,要及时维修更换。
放蟹前还应暂养鱼试水,检验药性是否完全消失。
这种防逃墙成本很低、池塘的条件和工程要求河蟹昼伏夜出,喜溶氧高的清洁水体,怕强光,爱安静,水温10℃以上开始摄食,15℃左右蜕壳生长。
20~28℃为生长旺盛期,将蟹种放入复堆河内,常年不脱水的沤田也可。
加高加固养蟹稻田的四周田埂,埂高66厘米。
秧苗移栽前2~3天、蚯蚓、动物内脏等都可作为饵料。
一般植物性饵料投喂量不必控制。
使用年限一般只有1~2年。
也可直接将双层薄膜或油毛毡固定木桩围栏防逃,其效果较差。
进排水口的设置:根据河蟹的洄游习性,为便于捕蟹,进水口最好设在田块的西北方或西方,薄膜(或油毛毡)埋入2~3厘米:1,蟹10千克,吃食和蜕壳的场所,一般低于水面10厘米,曝晒数日,再放水5~10厘米,用生石灰75千克/、水质良好、排灌方便、保水力强、土质肥沃的中熟晚粳或杂粳田块、80~100厘米宽的芦柴箔沿田块四周埋入土下5厘米左右,缺少有机肥的地区也可用无机肥补充,总施用量以基本保证水稻全生育期的生长需要为宜。
同一块田内最好放养同一规格的蟹种,不同规格的蟹种混养时,饲料投喂一定要十分充足。
对水质调节比较困难的田块,也可搭养少量鲢鳙鱼,一般每亩复堆河放养1千克左右鲢鳙仔口鱼种。
稻田培育幼蟹以每亩放250克左右大眼幼体为宜。
5、饲养管理⑴饵料投喂。
培育幼蟹的田块,要先肥水后放苗,蟹苗下田后,每天投喂1~2次豆浆或蛋黄,泼洒要均匀。
一星期后,逐渐改投糊状饲料,如豆饼糊、菜饼糊、麦麸糊、南瓜糊、甘薯糊及一些动物内脏剁成的糊等,并投喂足量的水草,蜕壳期间在饲料中添加适量蜕壳素。
培育成蟹的田块在清明节前后按放养50克蟹种投放50~100千克活螺蛳到复堆沟内,让其自行产卵繁殖供河蟹食用,并适当投喂一些浸泡或煮熟的小麦、玉米等植物性饵料,和增放一些绿萍。
7~10月份是河蟹生长的旺盛期,投喂饲料要做到量足、营养全面、新鲜无污染,投喂充足的动、植物性饵料,如螺蛳肉、蚌肉、蚕蛹、鱼虾、动物尸体、屠宰下脚料及水草、麦、谷、饼类等。
蟹蜕壳前后要在饲料中添加蜕壳素,也可适当增喂一些蛋壳粉、骨粉、虾壳粉等含钙多的饵料。
11月份以后,水温逐渐下降,可酌减投饵量。
每天投饵量需根据水温及上一天河蟹的摄食情况灵活掌握,一般为蟹体重的5%~10%。
投饵次数为一日两次,上午6~8时投喂1/3,下午6时左右0投喂2/3.投喂地点以沟河边的浅水倾坎上为好。
投喂应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⑵水质调节。
养蟹的稻田水中溶氧一般需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pH值7.5~8.5 。
秧苗移栽入大田时田中水位在20厘米左右,以后随着水温的升高和秧苗的生长逐步提高水位至60厘米。
5月份以后每隔7~15天换水一次,高温季节2~3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20厘米左右,换水时应注意田内外水温差不能超过3~5℃,并避免在河蟹潜伏休息和最佳摄食期间换水。
⑶日常管理。
稻田养蟹的日常管理主要是巡田检查,每天早晚各一次,查看防逃设施是否破损,进排水道是否漏水,观察河蟹的摄食、蜕壳、生长情况,及时清除适和腐烂变质的残饵。
⑷病害防治。
目前稻田养蟹疾病较少,一般以预防为主,放养时用0.2pmm孔雀石绿溶液对蟹进行药浴,养殖期间,每月用生石灰15~25千克/亩在复堆河和蟹沟内遍洒一次,并定期在饵料中拦和土霉素投喂。
对稻田养蟹危害较大的敌害有水老鼠、水蛇、青蛙、水鸟等,可采取在田边投放鼠药、安放鼠笼、鼠夹、“稻草人”及人工捕杀等多种方法进行清除。
⑸稻田管理。
养蟹的稻田一般全年生育期只施1~2次追肥,每次每亩用尿素2.5千克左右。
养蟹的稻田最好不晒田,不施农药。
6、收获⑴水稻收获。
收...
河蟹养殖养蟹池面积多少为好?
养蟹池的面积没有严格要求,实际生产中,小的池塘面积仅 几百平方米,大的达数百亩。
池塘面积适当大些,受风的面积就 大,可以增加水中溶氧,水质也易于稳定,商品河蟹色泽也好些。
不过,从便于饲养管理的角度和各地养殖效果来看,蟹池面 积过大,饲料很难做到均匀投喂,加水、换水和起捕操作上也有一定困难,越冬养殖的河蟹春季冰层刚开化时的扣蟹和秋季性成 熟的螃蟹会大量聚集顺风一侧岸边,造成死亡或者外逃现象;面积过小,水温、水质变化过快,难以保持水质的稳定,不利于河 蟹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里生长。
从近年来的养殖情况看,面积过小也影响河蟹的规格和质量。
所以,一般蟹池面积以10-30 亩为宜。
河蟹养殖中的抗菌类渔药是什么?
抗菌类渔药是指用来治疗河蟹细菌性传染病的一类药物,它对病原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
从这类渔药的来源上可以分为天然抗生素(如土霉素、庆大霉素等)、半合成抗生素(如氨苄西林、利福平等),以及人工合成的抗菌药(如喹诺酮类、磺胺类药物等)。
在河蟹养殖过程中要适时检测并掌握病原菌的耐药状况及其对各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根据药物的种类和特性,决定药物的轮换使用;避免低剂量连续使用某种药物而导致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
黑龙江适合养稻田蟹么?
从过去的养殖经验来看,黑龙江没有养蟹的传统。
主要是养蟹的小河蟹都是海生的,黑龙江属于内地,如果长途运输损失可能较大。
还有最主要的是气候条件,黑龙江夏季时间短,冬季结冰期长,即使在夏天昼夜温差也比较大,夜间水温相对较低。
再有就是不知道你家稻田在育种的时候是否采用农药浸泡种子,在种植阶段是否撒除草剂和各种农药,河蟹对这些都很敏感,它对水的质量要求比较高,如果有农药河蟹不适合生存。
不过我在电视上看到过辽宁有人试养河蟹成功了,他们好像不是在稻田,是在水面上扣大棚,用飞机航运种蟹。
这个课题你可以细致研究一下,如果能够成功前景应该很好,还可以向政府申请项目资金。
河蟹在内地价格很高,即使成本稍大,也可以在利润中赚回来。
建议可以到南方学一下养蟹的技能,主要察看一下河蟹的生产周期和生存条件,比如水温要求等。
扣大棚的方法可以借鉴一下。
现在黑龙江比较多的是稻田养鱼,特别是寒水鱼类。
河蟹养殖技术大全?怎样养好河蟹
1.夏季蟹池内应放养些水花生、浮萍之类的水生植物,或种植一些芦苇、茭白等挺水植物,为河蟹提供阴凉的栖息环境。
蟹池中设置或种植水草的面积一般占整个池塘面积的30%左右,过多应及时收割,过少要及时补充。
同时,应及时捞除腐烂的水草,以免败坏水质,滋生病菌。
2.养蟹池应经常检查水质,勤换新水,及时捞除剩食和污物,保持池水清洁。
水体深度一定要保持1米以上,以防热水灼伤蟹体。
换水一般选择在傍晚至次日上午10时进行,3~5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5厘米左右深。
水源一定要清洁、无污染。
在河蟹蜕壳期间,要增加水体钙离子含量,一般每亩水面用生石灰5~10公斤,化水后全池泼洒,15~20天泼洒一次,以利河蟹健康生长。
3.河蟹属杂食性动物,荤素均吃,并偏爱动物性饲料,如蚌、螺、小杂鱼虾等。
一般每年5~8月份,宜在蟹池中投放活螺蛳,每亩200公斤左右,供河蟹摄食。
此外,在高温时期应适当增加植物性饵料的投放比例,如投放一些河蟹喜食的浮萍、水草等。
池塘养蟹,一般每天投饵一次,在傍晚进行,以适应河蟹昼伏夜出的习性。
投饵时,应将饲料投喂在离岸1~2米处,投饵量应根据当天的水温、天气和前一天投饵后河蟹的摄食情况作相应的增减,以当天晚上吃完为宜。
4.高温期间必须每天巡查蟹池。
通过巡塘,了解河蟹的摄食活动情况,检查防逃设施,观察看有无病害和敌害。
若有河蟹逃走的痕迹,要及时堵塞堤埂的漏洞,更换损坏的防逃设施和进出水口的网罩。
大风暴雨天气,更要注意防逃。
要注意防止敌害侵袭,及时捕杀蟹池中水老鼠等敌害生物。
人工养殖的河蟹病害较多,可不定期施用生石灰、二氧化氯、纤虫净等药物,防治河蟹细菌性疾病和纤毛虫病等。
另外就是蟹池里不应和鲤鱼或黑鱼混养,因为会破坏蟹的繁殖。
5.饲养河蟹的重要设备是一个饲养箱。
商业性大量饲养是在地上控制饲养池饲养的,但以观赏为目的的饲养,必须便于观赏,饲养器应是透明的,最好是用养金鱼那样的长方形玻璃质水族箱。
由于河蟹体形较大,需要给它有活动的余地,需要用大型的箱,其长、宽、高以90厘米*40厘米*40厘米或更大些的为适宜。
箱底先垫上2~3厘米厚的沙土,再放进14~18厘米深的清水。
箱的一头用洗净的砖块和水泥块、泥土垒成22~25厘米高的陆地,高出水面8~10厘米,作为河蟹的休息场所,并在中间留出2~3个深30~40厘米的深条形空间,洞口如鸡蛋大,作为河蟹的洞穴。
喂饲的食物量应有所节制,不能过多,否则剩余下来的残饵会污染箱内环境。
每天的投喂量,应掌握在河蟹体重的1/10左右。
投喂的次数每天喂1~2次,秋、夏季每天可喂2次,即上午8时和下午4时左右各1次。
饲料要求新鲜干净,不能喂腐败变质的肉类,虽然河蟹有吃腐败食物的爱好,但主要是由于它的活动量大,活动区域广阔,,可常在比较清洁的水体中不断呼吸和排泄。
但在小水体中饲养,没有这样的优越条件,因此,必须注意饲料的新鲜和清洁。
在1个饲养器中,作为观赏的河蟹,养的只数不宜多,一般有4~5只就够了。
因河蟹有互相争食甚至互相残杀的习性,在食物缺乏的情况下,它甚至会取自己腹部的卵来充饥。
河蟹养殖时常用的活饵料有哪些?
人工养殖条件下,根据饵料来源和河蟹喜食程度,常用的有螺 蛳、河蚬、蚌、水蚯蚓、野杂鱼、昆虫、浮游动植物、水草等。
(1) 螺媾我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常栖息于冬暖夏凉、底土 柔软、饵料丰富的沟渠、水田、湖泊、池塘和腐殖质较多的河流中, 以藻类及其他植物的表皮为食。
其最适生长水温为20°C~25°C, 水温在15°C以下和30°C以上时即停止摄食活动。
10°C以下时即 人土进入冬眠状态,当水温升至15°C以上时又出穴摄食。
雌螺个体大而圆,头部左右两触角大小相同且向前方伸展;雄 螺个体小而长,头部右触角较左触角粗而短,末端向右内方向弯 曲,其弯曲部即为生殖器。
每年4月份、5月份和10月份为螺蛳的繁殖季节,一般每胎可产仔螺20~30个,多者可达40~60个,1年中可产150个以 上,产后经2~3周,仔螺重达0.025克,即可开始摄食,一般1年 后又可繁殖后代。
螺蛳是河蟹喜食的动物性饵料。
河蟹养殖池塘 投喂螺蛳,一方面可以替代小杂鱼,减少小杂鱼的投喂量;另一方 面可以起到净化池塘水质的作用。
(2) 河鲜是软体动物门、蚌科的一类动物的统称,分布于淡 水湖泊、河流、池塘等底部,半埋在泥沙中。
蚌体后端的出人水管 外露,水可流入流出外套腔,借以完成摄食、呼吸及排出粪便和代 谢产物等功能,滤食水体中的微小生物及有机物颗粒等。
河蚌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氏、维生素B2。
河蚌每100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 10. 9克、钙248毫克、铁26. 6毫克、锌6. 23毫克、磷305毫克、维 生素A 243微克、砸20. 24微克、胡萝卜素2. 3微克,还含有较多 的核黄素和其他营养物质,总能量可达20. 71兆焦/千克。
河蚌肉 是河蟹喜食的动物性饵料,河蚌还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3) 水姐蝴又名红丝虫、赤线虫,属环节动物中的水生寡毛 类,体色呈鲜红色或青灰色。
它们多生活在江河流域的岸边或河 底的污泥中,密集于污泥表层,一端固定在污泥中,一端伸出污泥 在水中颤动,一遇到惊动,立刻缩回污泥中。
水蚯蚓的营养价值极 高,投喂前要在清水中反复漂洗,是河蟹非常喜食的饵料。
河蟹养殖有哪些模式?
河蟹养殖有以下模式:(1) 湖泊养蟹。
湖泊养殖河蟹是将蟹苗由产苗地陆运或空运 到养殖湖泊,并直接放入湖水中,使蟹种经过6〜10个月的生长育肥,第二年秋季从湖泊中捕捞成蟹的一种养蟹方式。
这种养蟹 方式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具有养殖周期短、蟹种运输 容易、回捕率高、适于各类中小型湖泊开发利用等特点,得到较快发展。
目前除放天然蟹苗外,也放养人工繁殖的蟹苗。
一般而言,湖泊养蟹是在湖泊养鱼的基础上投放蟹种,进行 鱼蟹混养。
从湖泊生态学角度来看,投放的蟹种与湖泊原有的水 生生物品种之间必然存在着竞争与抑制、捕食与被食、共生与互利等种间关系。
(2) 池塘养蟹。
池塘养蟹是近10多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河 蟹生产模式,其基本要求如下:①水源和水质。
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水方便、水源没有污染的池塘作为养蟹池塘。
河蟹对水质的 要求较高,适合在水质清瘦、透明度大、溶氧充足的水体生活,还要保持在1.5米的水深。
②面积和底质。
一般池塘养蟹以25〜50 亩为宜。
池塘底质一般以壤土最好,黏土次之,沙土最劣。
淤泥 有利于河蟹喜食的摇蚊幼虫、水丝蚓和小螺蚌类的生长繁殖,以 10〜15厘米厚淤泥为宜。
池塘坡比以1: 3以上为佳。
③人工蟹 礁。
在池中设置土墩或土埂,供河蟹打洞、摄食、栖息、蜕壳和 回避池中缺氧场所。
蟹礁形状可以是方形、圆形或不规则形状,一般在池中心、顺水流方向、根据池面积大小建设几条长方形的 土埂,其上可栽一些水草作为饵料来源。
④放养规格。
根据生产实践经验,若要收获的商品河蟹规格在150克/只以上,投放的蟹种规格宜在120〜200只/千克,即每只5〜8克。
⑤放养密度。
每 亩投放120〜200只/千克的蟹种为2500〜4000只,折合重量为 25〜30千克/亩。
若蟹种来源困难,价格高,蟹池等各项条件不 算优良,投放量应小一些,投人规格为120〜200只/千克的蟹种 为1500〜2500只,折合重量为10〜20千克/亩。
这时可投放一些与河蟹摄食、生长无矛盾的鱼种。
一般投放鳙鱼、鲢鱼、鳊鱼和 异育银鲫等。
鱼种放养量按亩产成鱼150〜200千克设计,投放鲢 鱼180尾,鳙鱼80尾,鳊鱼50尾,异育银鲫50尾,注意不可放 养鲤鱼、青鱼等底栖肉食性鱼寒。
⑥水质管理与调节。
第一,栽种水草。
水草有吸收水中的营养盐类而淡化水质,通过光合作用 增加水中溶氧,在高温季节降低局部水温作用;第二,控制水深。
3〜4月水温较低,蟹种在池中活动范围较小,水深在0.8〜1米, 5〜7月水深控制在1〜1. 2米,8〜10月加深至L 2〜L 5米之间;第三,换水,一般春季每半月换水1次,每次换水1/4〜1/3,夏 季水温较高,每5〜7天换水1次,每次加深30〜40厘米。
换水 原则是先排后灌或边排边灌。
第四,泼洒生石灰。
一般在生长季节每20〜30天施用1次生石灰,每次每亩用15〜20千克,化水后全池泼洒。
(3) 稻田养蟹。
利用稻田种稻的浅水环境,辅以适当的工程 措施和技术工艺,在稻田中养殖河蟹,达到稻谷和河蟹双增收的一种养殖方式。
稻田养蟹将种植业和养殖业进行有机结合,使稻 谷和河蟹在同一环境中共生互利,达到减少病害、提高稻谷和河蟹商品质量的目的。
稻田养蟹具有一系列不同于池塘和湖泊水体养蟹的特点。
①稻田水位较浅,一般只有3〜7厘米,深者不过15厘米,而且 水位的升降变化是根据水稻不同发育阶段的需要而变化。
要注意 养蟹稻田要加高和加宽田埂,尽量提高水位。
②由于稻田水浅, 水温受气温影响较大。
河蟹成蟹适宜的生长水温条件为10°C〜 30°C,22°C〜28°C是河蟹生长最适水温,当水温在l0°C以下或 30°C以上时,河蟹摄食能力明显减弱,水温达到39°C时,河蟹昏 迷并逐渐死亡。
解决办法是开挖蟹沟和蟹溜。
③在稻禾生长茂密 的稻田中,虽然受日光照射的影响较小,但受气温的影响较大。
因此,为了使河蟹顺利蜕壳生长,除开挖一定量的蟹沟和蟹溜外, 还应增加冲换水频率,高温季节几乎要每天冲换1次水。
怎样进行湖泊围网河蟹养殖?
湖泊养殖主要是在大水面水域用围网的形式,进行河蟹养殖 的一种方式,所以养殖技术、围网设计和选址尤为重要。
根据围网 网目大小选择蟹种规格,蟹种放养数量为300~1 000只667米2 不等,与围网大小和水域条件相关。
(1) 网围的选址选择水深1~1. 5米,水位落差不超过2米, 水流通畅、缓慢,水流速度在0. 01~0. 05米秒,风浪较少,水域开 阔的地方,水质应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KNY 5051—2001)的规定,底质平坦,淤泥较少,螺、蚬等底栖动物丰富, 水草茂盛,覆盖率不低于30%。
远离各种污染源,避开主航道和 各类企业的排污口。
(2) 网围设计① 面积网围面积根据水域环境条件及养殖者的管理水平和 投资额等情况而定,以13 340~66 700米2为宜。
② 网高以网围水域常年平均水深为基础,增加1~L 5米为 设计网高。
依据洪水期水深,做好加高的备用网。
③ 围网形状围网的形状影响水体交换、成蟹捕捞、网围成 本、网围区等。
围网养蟹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水流的畅通。
单个网围的形状宜设计成圆形,这种形状具有抗风能力强、省材料 等优点;多个网围在一起,宜设计成方形,但四角应设计成圆弧形, 防止形成“死角”。
④ 网衣围网采用双层结构,内、外层间距1~2米。
网衣由 3X3聚乙烯网线编织、网目为2. 4~2. 7厘米的网片缝合而成。
网衣上端、中间、下端分别装5X12聚乙烯网线制成的纲绳,装纲 的缩结系数为0.65,下纲装石笼,内层网上纲接0.8~1米呈“7 ” 字形盖网,网目大小与网衣相同,盖网折角处装纲绳。
⑤ 石笼用网目为1.2~1.5厘米的聚乙烯网片缝合成直径 为10~15厘米的圆筒,里面装人直径为3~4厘米的石块。
每米 石笼重8~10千克,石笼两端封口,连接下纲沉人湖底,人泥20厘 米深。
⑥ 桩为木桩或竹粧。
木桩直径7~8厘米,竹桩选用根部直 径为10~12厘米、梢部直径不小于3厘米的材料。
桩入泥0. 5~ 1米深,高出正常水位1. 5米,间距2~4米。
⑦ 地笼用直径4毫米的钢筋围成50厘米边长的方形框架, 用网目为1厘米的网片制成有口的长条形龙梢网,每条30~40 格,设置在内、外两层拦网之间。
(3) 围网南工施工前将必需的材料如网片、石笼、木粧或毛 竹、网线、船只等准备就绪,当围网地点、形状、面积确定后,即可按 预定计划施工。
先按照设计要求打好桩,单块网片在岸上拼成 20~30米长的大网片,上纲缝接盖网,下纲缝接石笼,用船运至围 网地点沿桩下网,一边下网一边将大网片拼接成整个围网,石笼沉 入湖底,中间腰纲、上纲固定在桩上,使网衣绷直。
内层桩上端间 隔1~2根桩向内侧横向捆缚长1米的木桩或毛竹,用于固定盖 网。
在内、外层网围之间设置地笼,以检查逃蟹情况。
围网养殖管理以防盗、防逃为主,每天沿围网四周检查是否有 被河蟹等咬破的网目,如有应及时修补。
因围网设在开阔的湖面 上,所以晚上应加强值班等工作。
怎样调节河蟹养殖池塘的水质与藻相?
养殖池塘的水质好坏直接影响河蟹的养殖经济效益,当池塘 水质败坏,病原体数量增多时,河蟹机体的免疫防御系统无法应付,机体无法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机体器官无法发挥正常功能, 即发生病变。
所以,控制病原体是水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池塘良好生态环境的建立,是河蟹养殖的主要措施之一。
河 蟹池塘中种植丰富的水草,移植适量的螺蛳资源,为保护河蟹池塘 水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池塘水体有益藻类占绝对优势时, 河蟹就能正常生长。
高溶氧量的水体与稳定的有益藻相,pH正 常稳定,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甲烷、重金属等均在可控范围内, 养殖对象在这种环境里才能健康生长。
反之,水质条件差,藻相不 稳定,则水体中有毒害的物质就会增加,溶氧量偏低,pH不稳定, 养殖对象容易发生应激病变。
养殖水体适量的肥度能培育良好的 藻相,良好的藻相既能解毒、净水(吸收水体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 化水体),又能产氧(水体中的溶解氧主要是藻类和水草经过光合 作用产生的)。
在河蟹养殖过程中由于大量投喂饵料、有机物分解、天气原因 等诸多因素,经常导致有害藻类暴发、水质恶化,针对不同情况应 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调节。
池塘底部缺氧、河蟹在池底爬动或下雨引起的水体浑浊,可以 先使用增氧剂增加水体溶氧量,然后全池泼洒絮凝剂凝固水体悬 浮有机物,调节水质。
天气突变或藻相突变(“倒藻”或“转水”),水色清淡,河蟹缺氧 在清晨上草时,可先施用“速效增氧剂”缓解河蟹缺氧状况,然后使 用生物合成肥培育水质。
藻类过盛的池塘,部分藻类在缺氧条件下,会产生藻毒素,此 类物质会影响河蟹正常发育、生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目前主要 采取分次、分批在下风向杀灭有毒藻类并大量换水的方法。
藻类 生长严重的池塘建议采用杀青苔药物或硫酸铜分点、分批多次泼 洒,再用生物合成肥加生物制剂进行水体中藻相、菌相的生态 调节。
水草腐烂,水体亚硝酸盐含量超标,导致河蟹中毒死亡,建议 使用芽孢杆菌进行调节,每周使用1次。
水体pH超过9时,可适量使用漂白粉调节,再配合使用底质 改良剂或具有降碱性能的生物制剂调节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