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养殖什么好养又赚钱,养殖营业执照怎么办理,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甲鱼养殖要注意哪些问题?
甲鱼又名中华鳖,俗称甲鱼、水鱼、王八。
甲鱼养殖注意事项:1、甲鱼池的建造选环境安静、无噪音,既交通方便、接近电源,又离水源近而无污染的地方。
以东西向长方形为宜。
鳖喜静怕声、喜阳怕风、喜洁怕脏。
建池地宜选择环境幽静、避风向阳、排灌方便的池塘作为养殖基地。
如果是自繁、自育、自养的养鳖场就要考虑新鳖池、稚鳖池、幼鳖池、3龄鳖池、成鳖池5种鳖池配套建设。
塘底没沙性土的要掺一部分沙性土,塘边和池边分别建晒台和饵饲台供鳖晒背和摄食之用,四周建好防逃墙,砖砌、石棉瓦竖置均可,高度1m左右。
2、苗种放养鳖苗来源,一是工厂化育苗和专业户批量生产的,二是市场上大小不等的野生鳖。
不管哪种鳖苗进池时一定要分级暂养15天左右,待适应环境后再投入养殖池。
放养密度根据池塘和其他因素而定,亩投2~3龄幼鳖100~150kg,最多不得超过200kg。
3、饲料投放以前养鳖业的所用饲料主要是以鲜活饵料为主(鲜鱼、虾等),但价格昂贵,且质量有的不合格,鳖吃后易患肠炎。
科学养鳖的方法是采用天然饵料。
如可到附近饭店、食堂搜集丢弃的畜禽内脏、残料、下脚料;在天然水域捕捞螺、蚌、小鱼虾、各种水蚤;利用天然或零星土地,养殖泥鳅、福寿螺;利用沟埂、池坡养殖蚯蚓;诱蝇育蛆;培育昆虫等。
在鳖喜食的饵料中,添加少量植物性饵料,如麸皮、玉米粉、豆渣及少量瓜类和微量元素,加工搅拌混合后投喂。
4、调节水质鳖虽用肺呼吸,但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中,因而水质好坏对鳖生长仍十分重要。
幼鳖宜保持水深0.3~0.4m,每隔3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1/3,水色以绿色状态为好,使其相互隐蔽,减少互伤机会;亦可在水中放少量水浮莲!水葫芦等绿色植物,以利改善水质。
成鳖池每4天换1次水,每次换水量1/4,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肥度适当。
5、每天早晚两次巡塘,检查防逃设施和敌害情况了解鳖吃食和水质情况,如发现问题,一般在投饵料后2小时内及时处理好。
甲鱼怎么养
甲鱼又名中华鳖,俗称甲鱼、水鱼、王八。
该品种在我国大量养殖,养殖方式主要有工厂化养殖及池塘养殖。
水温控制 水温20℃—30℃是甲鱼生长的最佳温度范围,水温高于20℃时甲鱼就开始摄食,摄食量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
水温低于最佳温度时饲料转化率会降低;水温高于最佳温度时由于活动量增加,饲料转化率也会降低,所以应使水温保持在最佳的温度范围内,过高、过低都会造成饲料浪费。
饲料投喂 投喂方式 水下投喂适合甲鱼的摄食习性,能使甲鱼摄食速度加快,采用软颗粒饲料投喂比采取块状饲料投喂节省饲料。
投喂量控制 甲鱼摄食受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很大,当气温、水温发生变化及用药时,应考虑到对甲鱼的影响调整投喂量,一般水下投喂应控制在30分钟内吃完。
甲鱼过量摄食时生长过快,容易导致甲鱼生理负载增加或超负载,引起甲鱼内脏受损而诱发内脏疾病。
饲料选择 饲料成本在养殖成本中占40%左右,饲料的投喂方法与所选饲料品质的好坏,决定养殖成本控制的成败。
通过最终的效益分析,比较优质饲料与劣质饲料的价格与综合养殖成本,就可以走出选择饲料光看价格的误区。
水质调控 甲鱼生性喜净怕脏,良好的水体环境是甲鱼稳定生长的重要条件,水质调控工作做得好坏,决定着养殖的成败。
充氧 水体充氧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水体中有害气体与有害有机质的含量,要保证充氧设施的畅通。
但要选择在固定的时间段内充氧,使甲鱼形成习惯,减少充氧对甲鱼的惊扰。
合理使用微生物制剂 微生物制剂的合理使用可以大大节约水质调控及其他方面的投入。
排污与换水 定期排污是控制水质的有效手段,换水是调节水质最直接的方式,换水时应根据水质情况决定换水量。
病害控制 稚鳖入池前要做好消毒工作,入池前用2%。
的食盐水溶液浸泡稚甲30分钟。
在甲鱼体重50克以前谨防霉菌病的发生。
在这个阶段应增强稚甲体质,避免机械性损伤是预防工作的重点;甲鱼体重50-150克时谨防白点病的发生,日常消毒以溴氯制剂为主;体重50克至成甲,谨防疖疮病的发生。
展开
外塘养甲鱼 要投放多大的甲鱼苗 1亩放多少只
一、饲料选择 饲料是保证甲鱼正常生长的物质基础,营养不足将影响甲鱼的生长,饲料质量差或适口性差将使甲鱼的摄食严重不足,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
而目前几种养殖模式的甲鱼在移至室外池塘放养时体质均相对较弱,急需补充营养,以便快速恢复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立即进入快速生长阶段。
因此选择适口性好,营养全面的优质配合饲料成为今后甲鱼养殖的关键。
二、水质管理 1.新建池 首先,新建池应在池底保持一定量的泥土或铺一定量的沙,否则甲鱼入池后由于没有遮蔽物而活动频繁导致水质长期浑浊。
其次,新建池在放苗前应先培养好水色,以便甲鱼入池后有一个稳定舒适的环境,减少甲鱼的活动,保证甲鱼的健康生长。
否则,在放苗前刚进水,甲鱼入池后由于对环境的不适应,在池中频繁活动,造成水体变浑浊,而甲鱼又不适应此种水体,更加剧烈活动,从而恶性循环使水体长期浑浊,甲鱼摄食不正常,最终导致甲鱼生长缓慢,且易发病。
2.水色培养 一定数量的浮游植物对室外池塘甲鱼养殖是非常有益的,它能够利用水体二氧化碳及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达到分解有害物质的作用,改良水质,稳定水环境,同时亦可起到遮蔽作用而减少互相撕咬。
但超量则易导致浮游植物衰老死亡而引起水质剧变。
酸性水环境中,甲鱼活动减弱,摄食下降,抗病力低,而强碱性环境对甲鱼的皮肤粘膜有损害,因此甲鱼池应多保持弱碱性水环境。
室外池塘甲鱼养殖均处于高温情况下,所以培养藻类应以高温弱碱条件下最适合生存的微囊藻为主。
培养方法为:施用生石灰60千克/亩,过磷酸钙5千克/亩,尿素2千克/亩,施肥注水培养。
水色培养好后,为了防止水体老化或倒水(水变褐色或泛白色),首先应保持经常少量的换水,使浮游植物保持肥、活、嫩、爽;其次,当浮游动物数量偏多时应及时用生石灰及一定量的“敌百虫”予以杀灭,最后再使用含氯消毒剂后换水1/4左右。
3.防水变由于水体控制不好,导致浮游植物急剧、大批量死亡,使水质严重缺氧,甚至产生有毒物质称为水变。
其过程一般由原来的浓绿或蓝绿急剧变成暗黑色,以后逐渐变得澄清透明,其水体中浮游植物残存极少,光合作用停止,而增加的大量浮游植物死骸及原来的有机质在水体中剧烈氧化分解,使水体溶氧急剧下降,最终酵解而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造成甲鱼摄食及抗病能力下降。
遇水变后应注意搞好浮游植物的培养以保证甲鱼的健康生长。
首先应及时排掉部分旧水而注入新水,减少池中的有机质,降低有害物质的产生;其次应施放一定量肥料加速浮游植物的繁殖,由于水变水体总氮含量偏高,因此应以施磷肥为主,以达到调节水体氮磷比例,促进浮游植物生长的目的。
4.水体溶氧应充足虽然甲鱼是肺呼吸动物,对水体溶氧要求不高,但其养殖水体仍应保持4毫克/升以上的溶氧,这是因为甲鱼大量含丰富蛋白质的排泄物和跌落水体中的饲料如不能有氧分解,在高温的条件下进行酵解,易造成二氧化碳、硫化氢、氨氮等有害物质在水体中积累,引起水体恶化,导致甲鱼摄食下降及抗病力减弱。
因此水体由于各种情况而溶氧下降时应能采取化学或物理方法来补充水体溶氧,保证甲鱼的健康生长。
三、放养密度 多年来多数养殖户在室外池塘甲鱼养殖过程中,为了甲鱼快速生长而采取低养殖密度,但却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其原因有两方面:首先,甲鱼是一种争食性很强的动物,低密度下甲鱼争食性下降,反不利于生长;其次,由于甲鱼数量少,在投饵方面难于控制,少投则摄食量不足,多投则又容易造成甲鱼过食而引起病害,所以室外池塘甲鱼放养时应按不同规格将其放养密度加大为8只/平方米~13只/平方米。
四、投饵 室外池塘甲鱼的投饵应根据天气的变化而变化。
早期由于气温尚偏低,因此多采取水下投饵,以达到多摄食的目的。
中期则采取“两头多、中间少”的办法,因两头水温、气温均属甲鱼最适生长条件,因此应多投喂,以加快生长,中间由于温度太高,甲鱼代谢下降,少投饵有利于甲鱼的正常生长。
晚期由于天气变凉,气温下降,投饵应改为水下,否则由于温差的原因,甲鱼摄食量将急剧下降。
五、用药 室外池甲鱼养殖由于水体条件好,往往病害较少,因而用药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1.预防首先甲鱼开始进行养殖时应投喂一定量的抗菌药,以增加其抵抗力;其次高温期则以投喂清凉解毒、保肝、护肝的中草药为主;后期则尽量减少用药以保证甲鱼无残留、食用安全。
2.治疗治疗过程中由于水体大应以内服药为主,外用药为辅。
而内服药则应掌握适时用药,对症下药,用足药量,来确保治疗效果。
淘宝上卖野生甲鱼的信的过吗?真野还是半野?
众所周知,随着野生甲鱼甲鱼生存环境的恶化和过度的捕捞,纯野生甲鱼的数量越来越少。
价格也越来越高,利益的驱使和人们对野生甲鱼的认知太少,水产市场上出现不少所谓“野生甲鱼”现象。
其实,可以说市面上和酒店里所谓的“野生甲鱼"都是假的。
如果你哪天有幸在市场买到一只”野生甲鱼“,那我告诉你,您被人蒙了。
现在有许多老百姓认为一种黄板甲鱼(即甲鱼的底板是黄的)就是野生甲鱼,其实这真是个天大的误区,那其实是另一个品种的甲鱼———黄河鳖,一种不同于中华鳖的甲鱼,只不过外观不同,加之数量不多便被黑心商贩说成野生甲鱼,高价出售。
还有一种甲鱼是吃了一种催黄饲料(饲料里面加叶黄素或万寿菊)而变黄的,它比起泰国鳖和台湾鳖要强。
现在市面上的很多黑甲鱼就是后面的那两种。
好坏鉴别在不同环境中生长的甲鱼,其肉味品质各有差异,一般可根据以下方法进行辨别分级体型区分体型较圆,裙边(即甲盖边缘部)宽而厚者为佳;体型椭圆、裙边狭而薄者为不佳,但要注意雌雄体型的差异,雌性甲鱼本身裙边就要比雄性甲鱼的裙边小。
体色区分 饲养环境的不同可造成体色各异,在水质肥、水色浓、水较深的水域中,鳖背部色偏黑,腹部偏白;在水清、沙底的水域中,鳖背部色偏黄,腹部为灰白色。
鳖体色的变化主要因环境与内在因素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单从甲鱼的颜色不能区别其好坏,但温室甲鱼的腹部底板上有指甲大小的黑褐色圆点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同样大小的外塘放养甲鱼腹部是没有黑褐色圆点的。
四肢基部脂肪的颜色区别 切开鳖的四肢,根据基部脂肪的颜色加以区分:脂肪呈金黄色为上等品。
纯野生和在外塘吃鱼、虾长大甲鱼的脂肪就呈金黄色;脂肪近乎白色或灰白色者为中等品(人工放养的鳖大多用配合饲料饲养,一般属此类);脂肪呈褐色、土色,甚至变硬并伴有恶臭者为下等品(僵鳖和病鳖有这种情况)淘宝上面卖这个的基本都是假的。
北方养甲鱼可以吗
北方养甲鱼可以。
鳖(AmydaSincnsis)。
俗称甲鱼、水鱼、团鱼和王八等,卵生爬行动物,水陆两栖生活。
鳖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有清热养阴,平肝熄风,软坚散结的效果。
鳖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而且是一种用途很广的滋补药品。
鳖的日常管理主要是投喂高蛋白的饲料,饲料蛋白质的含量应在40%~60%。
目前有甲鱼专用颗粒饲料,每日早、晚各投一次,每次投饵量为鳖体重的2%~5%。
在鳖池内也可种植一些水生植物,一方面可遮荫,另一方面也可供鳖摄食。
40~50天要将生长大小不一的鳖分开饲养,以避免互相残食。
为了降低养鳖成本,各地可因地制宜地寻找解决饲料的途径:(1)城镇附近养鳖,可利用屠宰场的动物内脏、罐头食品加工厂的下脚料等。
(2)渔区可利用水产加工厂的废鱼虾和内脏、死鱼虾等。
(3)靠近江河湖泊,可利用螺、蚌、蚬、蛤压碎投喂均可。
(4)用城市垃圾、瓜皮等废弃物可自己培养蚯蚓喂鳖。
根据各地养鳖的经验,一般用废鱼虾、内脏等养鳖的,6公斤饲料生产1公斤鳖;鳗鱼饲料2公斤生产1公斤鳖。
如饲养管理良好,一般饲养5个月(6~11月),可使鳖种的重量翻一番,如放养200克/只的鳖种,5个月可长至400克;100克/只的可长至200克。
投喂新鲜的鱼虾、螺蚌、蚯蚓、加工肉类的副产品、蔬菜等,可混合切碎投喂在食台上,投饵量为鳖总体重的5%~10%,上下午各投一次,并要坚持每日巡塘,及早防治鱼病。
甲鱼富含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碳水化合物、脂肪等多种营养成分。
此外,龟甲富含骨胶原、蛋白质、脂肪、肽类和多种酶以及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
小甲鱼如何饲养?
甲鱼的养殖方法 一、水温控制 水温20℃~30℃是甲鱼生长的最佳温度范围,水温高于20℃时甲鱼就开始摄食,摄食量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
水温低于最佳温度时饲料转化率会降低;水温高于最佳温度时由于活动量增加,饲料转化率也会降低,所以应使水温保持在最佳的温度范围内,过高、过低都会造成饲料浪费。
二、饲料投喂 1.投喂方式。
水下投喂适合甲鱼的摄食习性,能使甲鱼摄食速度加快,采用软颗粒饲料投喂比采取块状饲料投喂节省饲料。
2.投喂量控制。
甲鱼摄食受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很大,当气温、水温发生变化及用药时,应考虑到对甲鱼的影响调整投喂量,一般水下投喂应控制在30分钟内吃完。
甲鱼过量摄食时生长过快,容易导致甲鱼生理负载增加或超负载,引起甲鱼内脏受损而诱发内脏疾病。
3.饲料选择。
饲料成本在养殖成本中占40%左右,饲料的投喂方法与所选饲料品质的好坏,决定养殖成本控制的成败。
通过最终的效益分析,比较优质饲料与劣质饲料的价格与综合养殖成本,我们就可以走出选择饲料光看价格的误区。
三、水质调控 甲鱼生性喜净怕脏,良好的水体环境是甲鱼稳定生长的重要条件,水质调控工作做得好坏,决定着养殖的成败。
1.充氧。
水体充氧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水体中有害气体与有害有机质的含量,要保证充氧设施的畅通。
但要选择在固定的时间段内充氧,使甲鱼形成习惯,减少充氧对甲鱼的惊扰。
2.合理使用微生物制剂。
微生物制剂的合理使用可以大大节约水质调控及其他方面的投入。
3.排污与换水。
定期排污是控制水质的有效手段,换水是调节水质最直接的方式,换水时应根据水质情况决定换水量。
四、病害控制 稚甲入池前要做好消毒工作,入池前用2‰的食盐水溶液浸泡稚甲30分钟。
在甲鱼体重50克以前谨防霉菌病的发生,在这个阶段应增强稚甲体质,避免机械性损伤是预防工作的重点;甲鱼体重50~150克时谨防白点病的发生,日常消毒以溴氯制剂为主;体重50克至成甲,谨防疖疮病的发生。
· 参考答案: 暂养甲鱼的饲料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现在介绍一种用青饲料繁育福寿螺,用来喂养甲鱼的好方法。
繁育福寿螺可利用甲鱼池进行。
具体做法是:向每亩甲鱼池中投放福寿螺100~200公斤,每天向池中投喂适量的菜叶、青草等青饲料,促使福寿螺繁殖。
一般每100公斤福寿螺可繁殖小螺300公斤。
当小螺长到一定阶段回到水底时,就成了甲鱼的美餐。
在投放福寿螺的前期,仍要投喂20天的甲鱼饲料,以后福寿螺不断繁殖小螺,甲鱼的饲料就能够满足。
这样,用菜叶、青草等青饲料来繁殖小螺做甲鱼的饲料,可大大降低饲养成本。
但是要经常用BB粉撒在甲鱼池,经常换水
甲鱼几天喂一次?用鱼缸养的,几天换一次水?
甲鱼很好养的,最好是白天养在水里,水可以深一点,它可是游泳高手,但是要有一个休息和晒甲的平台,它的食性比龟龟杂多了,几乎是什么都吃,但最好还是喂它吃小鱼、小虾、面包虫之类的,适当加入一点瓜果蔬菜也可以,直接投喂到水里就可以,这家伙能吃能拉,很快就会把水弄得很脏了,要注意时常换水,保证水质,否则会生病的。
多晒晒太阳对甲鱼的生长是有利的,但是不要暴晒。
晚上就把它放到沙子里,沙子可以铺厚一点,它会摆动四肢拼命往里钻,很好笑得样子。
然后就不用管它了,等到第二天,把它们放在太阳下,一会儿就会探头探脑的钻出来了,它们晒太阳的样子也很可爱.. 但是注意,饲养工具一定要深一些,它们是越狱高手,一不注意就会逃跑了..
甲鱼苗怎么养
甲鱼养殖成功要诀:(一)放养健康鳖苗 目前,养殖用苗主要为中华鳖苗、台湾鳖苗、泰国鳖苗、杂交苗等。
实践证明,中华鳖苗抗病力强、病害少、适应性强,具有较强的生长优势。
因此,养殖甲鱼应首选中华鳖苗。
健康苗种的特征是体肥、体型宽大、体表光洁、无伤残、活动力强。
苗种应就近采购,这样才容易适应当地养殖。
甲鱼放养前应进行体表消毒处理:(1)用2.5%的食盐浸泡8∼15分钟可杀死体表寄生虫。
(2)用1% 的食盐混合小苏打(1∶1)的溶液浸泡20∼30分钟可预防水霉病。
(3)用20∼30微克的呋喃唑酮混合15∼20微克的红霉素浸泡20∼30分钟可预防细菌性疾病和减少甲鱼对环境的应激反应。
(二)创造适宜环境 放养前应先将水色培育好,在养殖过程中定期换水排污,坚持水上投喂,防止残饵污染水体。
在池塘中放养一定面积的水葫芦和一定数量的花、白鲢,并定期泼洒光合菌制剂。
池底应有适度的瘀泥层,一般 10∼20厘米即可,新塘底层也应准备一层细泥。
要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高密度并不等于高产量。
养殖密度高,其残饵和粪便排泄量越大,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越高,水质很难控制。
密度高,会使甲鱼之间抓伤、咬伤的几率增加,甲鱼更容易发病。
室外大塘养殖,一般放养2∼3只/平方米即可。
另外,要尽量将甲鱼养殖区与外界隔离开来,防止无关人员及动物的干扰,以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三)提供优质饵料 甲鱼是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动物,食性虽杂。
在人工精养情况下,要想使甲鱼的生长、成活率和商品质量达到最佳效果,必须选用优质配合饲料,长期添加一定比例的新鲜、无污染的鲜活饵料(如鱼、螺、肝、鸡蛋、蔬菜)打浆与配合饲料混合投喂,以调节和改善甲鱼的内脏功能。
当前甲鱼价格下跌,有的养殖户为降低成本而使用低档配合饲料,这种做法是得不偿失的。
有一些地方甲鱼“白底板”病发生率较高与长期极少或不添加鲜料有一定的关系。
当然这也与水质调控不好、预防措施不够有关。
(四)实行科学管理1.饵料台的安放与清洗 甲鱼具有沿池边活动的习性,因此饵料台最好安放在养殖池四周的池边上,并与水面成30∼45度,这有利于甲鱼找到食物和躲避干扰。
每次投料前应用消过毒的刷子清洗饵料台。
消毒用药物一般采用刺激性小、配制方便的药物,如高锰酸钾、百毒杀等。
饵料台及其四周每3天应用上述药物消毒1次。
消毒药物应交替使用。
2.饵料的制作与投放 鲜料的添加量一般为 10%∼40%。
使用鲜料时,必须经过消毒、清洗处理,并现配现用,以免腐败变质。
投料时应采取水上投喂的形式,饵料离水面2∼3厘米即可。
甲鱼胆小,投料时应尽量减少对它的干扰。
有些地方将饵料台建于池中,采取人工划船或人工下水方式投料是不可取的。
投料量以1∼1.5小时吃完为标准,剩余饵料应及时收捡,以作它用。
高温季节的投料时间应在日出前投完和日落时开始投喂为宜,这时干扰少,饵料又不易变质,而且摄食又快又好。
3.水质调节 养殖水体应定期换水排污,每次换水量以不超过1/3为宜,如有条件采用微流水养殖效果会更好。
在养殖过程中,定期使用二氧化氯制剂0.5∼1微克,漂白粉2∼3微克,强氯精1∼2微克,生石灰15∼40微克全池泼洒消毒,施药2∼3天后全池泼洒5微克左右的光合菌制剂,能起到调水作用,每月 1∼2次即可。
同时放养花白鲢也能起到较好的调水作用(鳙60∼100尾/亩、白鲢30∼50尾/亩)。
4.水面种青,搭建晒背台 在池塘中离饵料台1米左右处围一个1.5米长宽的框,种植水葫芦,水葫芦根系发达,能吸收水中的有害物质而起到调水的作用,还有利于甲鱼隐藏、晒背、乘凉等。
池塘边坡地较少的养殖池应在池中搭建晒背台。
5.定时巡塘,及时清除病死甲鱼 巡塘是为了及时了解甲鱼摄食、生长活动、病害及池塘水质、设施等情况。
池中死甲鱼应及时捞出深埋或焚化,病甲鱼也应及时隔离治疗。
工具应专用,并定期消毒。
严防发病区的工具与健康区的混用,以免造成疾病的交叉感染。
(五)完善防病体系1.建设符合生态要求的养殖设施条件,包括养殖工程设施、水源和水质管理等内容。
2.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和日常操作,使用优质、全价、多样化和无病原污染的饲料。
3.选用健康的苗种养殖。
尽量做到就地培育稚、幼苗,同时尽量避免引入外地苗特别是进口苗,以防止病原体的继发性感染。
既使引入,也必须进行严格检疫和隔离观察。
4.搞好日常卫生管理,建立相对封闭的生产体系,切断病原体的入侵途径,同时根据甲鱼病害的发生季节和特点,定期(每月2次,1次持续5天左右)投喂具有健胃促长、清热解毒、提高免疫力的中草药和一些营养性补充剂。
在发病的高峰期再添加一些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并适当延长药饵投喂时间。
甲鱼因其本身的生命力、抗病力都很强,一旦表现出发病时就已表明发病个体已有一定数量,甲鱼在发病初期是不易被发现的。
因此,定期防病,及时治疗,是甲鱼养殖成功的必要手段。
甲鱼苗怎么养
甲鱼养殖成功要诀:(一)放养健康鳖苗目前,养殖用苗主要为中华鳖苗、台湾鳖苗、泰国鳖苗、杂交苗等。
实践证明,中华鳖苗抗病力强、病害少、适应性强,具有较强的生长优势。
因此,养殖甲鱼应首选中华鳖苗。
健康苗种的特征是体肥、体型宽大、体表光洁、无伤残、活动力强。
苗种应就近采购,这样才容易适应当地养殖。
甲鱼放养前应进行体表消毒处理:(1)用2.5%的食盐浸泡8∼15分钟可杀死体表寄生虫。
(2)用1% 的食盐混合小苏打(1∶1)的溶液浸泡20∼30分钟可预防水霉病。
(3)用20∼30微克的呋喃唑酮混合15∼20微克的红霉素浸泡20∼30分钟可预防细菌性疾病和减少甲鱼对环境的应激反应。
(二)创造适宜环境放养前应先将水色培育好,在养殖过程中定期换水排污,坚持水上投喂,防止残饵污染水体。
在池塘中放养一定面积的水葫芦和一定数量的花、白鲢,并定期泼洒光合菌制剂。
池底应有适度的瘀泥层,一般 10∼20厘米即可,新塘底层也应准备一层细泥。
要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高密度并不等于高产量。
养殖密度高,其残饵和粪便排泄量越大,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越高,水质很难控制。
密度高,会使甲鱼之间抓伤、咬伤的几率增加,甲鱼更容易发病。
室外大塘养殖,一般放养2∼3只/平方米即可。
另外,要尽量将甲鱼养殖区与外界隔离开来,防止无关人员及动物的干扰,以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三)提供优质饵料甲鱼是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动物,食性虽杂。
在人工精养情况下,要想使甲鱼的生长、成活率和商品质量达到最佳效果,必须选用优质配合饲料,长期添加一定比例的新鲜、无污染的鲜活饵料(如鱼、螺、肝、鸡蛋、蔬菜)打浆与配合饲料混合投喂,以调节和改善甲鱼的内脏功能。
当前甲鱼价格下跌,有的养殖户为降低成本而使用低档配合饲料,这种做法是得不偿失的。
有一些地方甲鱼“白底板”病发生率较高与长期极少或不添加鲜料有一定的关系。
当然这也与水质调控不好、预防措施不够有关。
(四)实行科学管理1.饵料台的安放与清洗 甲鱼具有沿池边活动的习性,因此饵料台最好安放在养殖池四周的池边上,并与水面成30∼45度,这有利于甲鱼找到食物和躲避干扰。
每次投料前应用消过毒的刷子清洗饵料台。
消毒用药物一般采用刺激性小、配制方便的药物,如高锰酸钾、百毒杀等。
饵料台及其四周每3天应用上述药物消毒1次。
消毒药物应交替使用。
2.饵料的制作与投放 鲜料的添加量一般为 10%∼40%。
使用鲜料时,必须经过消毒、清洗处理,并现配现用,以免腐败变质。
投料时应采取水上投喂的形式,饵料离水面2∼3厘米即可。
甲鱼胆小,投料时应尽量减少对它的干扰。
有些地方将饵料台建于池中,采取人工划船或人工下水方式投料是不可取的。
投料量以1∼1.5小时吃完为标准,剩余饵料应及时收捡,以作它用。
高温季节的投料时间应在日出前投完和日落时开始投喂为宜,这时干扰少,饵料又不易变质,而且摄食又快又好。
3.水质调节 养殖水体应定期换水排污,每次换水量以不超过1/3为宜,如有条件采用微流水养殖效果会更好。
在养殖过程中,定期使用二氧化氯制剂0.5∼1微克,漂白粉2∼3微克,强氯精1∼2微克,生石灰15∼40微克全池泼洒消毒,施药2∼3天后全池泼洒5微克左右的光合菌制剂,能起到调水作用,每月 1∼2次即可。
同时放养花白鲢也能起到较好的调水作用(鳙60∼100尾/亩、白鲢30∼50尾/亩)。
4.水面种青,搭建晒背台 在池塘中离饵料台1米左右处围一个1.5米长宽的框,种植水葫芦,水葫芦根系发达,能吸收水中的有害物质而起到调水的作用,还有利于甲鱼隐藏、晒背、乘凉等。
池塘边坡地较少的养殖池应在池中搭建晒背台。
5.定时巡塘,及时清除病死甲鱼 巡塘是为了及时了解甲鱼摄食、生长活动、病害及池塘水质、设施等情况。
池中死甲鱼应及时捞出深埋或焚化,病甲鱼也应及时隔离治疗。
工具应专用,并定期消毒。
严防发病区的工具与健康区的混用,以免造成疾病的交叉感染。
(五)完善防病体系1.建设符合生态要求的养殖设施条件,包括养殖工程设施、水源和水质管理等内容。
2.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和日常操作,使用优质、全价、多样化和无病原污染的饲料。
3.选用健康的苗种养殖。
尽量做到就地培育稚、幼苗,同时尽量避免引入外地苗特别是进口苗,以防止病原体的继发性感染。
既使引入,也必须进行严格检疫和隔离观察。
4.搞好日常卫生管理,建立相对封闭的生产体系,切断病原体的入侵途径,同时根据甲鱼病害的发生季节和特点,定期(每月2次,1次持续5天左右)投喂具有健胃促长、清热解毒、提高免疫力的中草药和一些营养性补充剂。
在发病的高峰期再添加一些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并适当延长药饵投喂时间。
甲鱼因其本身的生命力、抗病力都很强,一旦表现出发病时就已表明发病个体已有一定数量,甲鱼在发病初期是不易被发现的。
因此,定期防病,及时治疗,是甲鱼养殖成功的必要手段。
【甲、乙两人连续6年对某县农村甲鱼养殖业的规模(产量)进行调...
(1)由图可知,直线 经过(1,1)和(6,2)可求得 ,∴ ,同理可得第二年甲鱼池的个数为26个,全县出产甲鱼的总数为 (万只)---------------- 6分(2)规模缩小。
原因是:第一年出产甲鱼总数30万只,而第6年出产甲鱼总数为20万只。
--------------------- 8分(3)设第 年规模最大,即求 的最大值当 时, 最大即第二年规模最大,为31.2万只。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