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养殖网安逸养殖网

安逸养殖网
种植技术如水产养殖技术、禽类养殖技术、特种养殖技术,中药种植技术,农作物种植技术以及饲料、兽药、环境、设备、防控

云南省残疾人创业养殖的故事 农村残疾人创业故事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页顶部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养殖什么好养又赚钱,养殖营业执照怎么办理,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求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故事,200字左右。

至少5则

1.吴从军 吴从军,市审计局办公室科员,退伍军人,军事训练中受伤致右腿丧失行走能力。

他秉持“感恩社会、热爱生活、珍惜健康”的理念,不断勤奋学习业务知识,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他撰写的文章1篇获得国家审计署优秀征文奖,2篇获得南通市审计系统第一名。

他三年如一日,坚持走路和爬楼梯锻炼身体,帮助恢复功能,最终放弃双拐,独立行走。

他经常勉励自己:做一个平凡的人,一个自强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2.蒋小兰 蒋小兰,肢体残疾。

17岁时因患系统性红斑狼疮,导致双侧股骨头坏死,右手食指截肢。

病魔缠身的她,用坦然与坚强超越了生命的残缺。

20多年来,通过自学,掌握了过硬的手工编织本领,钩针、棒针技术名闻全球。

2000年,代表中国国家队赴捷克参加第五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赛,夺得钩针项目冠军;2003年,赴印度新德里参加第六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夺得钩针、手工编织两枚金牌。

回国后,她受到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中残联主席邓朴方的亲切接见。

近年来,蒋小兰先后荣获“三八红旗手”、“全国技术能手”等光荣称号。

3.陈平 陈平,丁堰镇堰南村10组村民,患严重脊椎病,但敢打敢拼,用弯曲的脊梁挺起了创业的梦想。

1996年,他和妻子承接了上海新邦公司南通地区总代理业务,贷款14万元,年经营额达到2800多万元;2008年投资850万元发展生猪养殖,年圈存量2500多头,出栏生猪1万多头,年销售额达1300多万元,实现利润320多万元。

他还对周边养猪户及时进行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给他们提供优质全价饲料和浓缩饲料及预混饲料、豆粕等,带动周边农户致富。

4.石小华 石小华,长江镇永平闸村人,6岁时因意外触电事故失去双臂,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怀呵护下,他以脚代手料理生活、学习书画、电脑技能,用泪水和汗水赢得了大家的赞许。

1994年,他在“珠峰杯”全国书画大赛上获优秀奖;1997年在“北洋杯”全国第四届残疾人文艺汇演上获特别奖;2007年参加“CCTV第六届小品大赛”获三等奖;2008年残奥会,参加北京奥组委和国家文化部联合举办的“中国故事”文艺展示活动,在“人文江苏”展厅内,他挥毫泼墨表演的口书受到中外来宾一致好评。

5.葛建兰 葛建兰,江安镇葛市村人,5岁时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导致左腿残疾。

她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凭借精湛的技术,走上服装加工和培训的创业之路,吸引周边村庄和安徽、浙江、四川、贵州、云南、辽宁等地的学生前来学艺,20多年带出800多名徒弟,并对其中的600多名孤儿、残疾儿、单亲孩子免收培训费。

2007年,她主动与镇政府、残联、计生办联系,免费培训残疾人和计生困难户的缝纫技术。

同时还出资1万元为“爱心超市”捐赠310套儿童服装。

2008年,葛建兰荣获“如皋市首届十佳爱心大使”、“南通市文明新风典型”等光荣称号。

6.缪鹏程 缪鹏程身残志坚、立志学医,在人生征途上撑起了属于自己的天空。

他把祖传技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独建如皋一所规模最大、设备最为先进的私立专科医院,开如皋私立眼科历史之先河。

2004年,他竞购胜利医院并进行了大规模改扩建,医院资产超千万元。

几年来帮助近万人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让他们重见光明。

每年为贫困户、低保户、下岗工人免费手术500多人,减免医疗费10多万元。

2008年为章庄村修路捐资5万多元,为贫困老党员及孤寡老人捐款4万多元。

7.解时珠 解时珠,右上肢截肢,身患子宫癌。

丈夫因肝癌于1997年去世。

她和患有精神病的女儿、智力残疾的儿子和外甥女相依为命,一家4口人靠她做保姆的微薄收入和低保金度日。

长期以来,她一直顽强地与病魔抗争,同时还精心照料好一双残疾儿女和外甥女。

平时她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为广大残疾人树立形象,从不因自己家庭的特殊向政府伸手,受到社区、政府和邻里的一致好评,用柔肩撑起生命的半边天。

8.夏冰 夏冰,搬经小学教导处副主任。

幼年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双下肢瘫痪。

凭着顽强的毅力,自学读完高中、中专、本科全部课程,取得大专和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进入搬经小学任教后,他负责学校教育科研、行政管理和“红领巾广播站”的工作,提升了学校乃至全镇教育的整体形象;同时他积极完成市教育局、市关工委、镇党委、镇政府等上级有关部门所交给的各项工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他的100多篇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在省、市获奖,200篇文章在国家、省、市报刊发表,受到教育局的多次嘉奖。

2006年9月被评为“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2007年10月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残疾人专职委员”。

9.严学宏 严学宏,左下肢残疾,多年来他身残志不残,艰苦创业,回报社会。

他从小型编织放网起步,创办工艺品加工点,为方圆几里内剩余劳力及残疾人找到了谋生之路,带动贫困户致富;在创收10多万元后又创办了如皋欣弘电器配件有限公司,经过几年的辛苦创业和积累,为国家创税收100多万元。

他致富后不忘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先后招收残疾人3名、下岗职工24人。

10.陈山勇 陈山勇,桃园镇桃北村人,中国盲人足球队运动员。

他先后代表南通队在江苏省...

残疾人创业案例

南风集团的掌门人吴宁被人们称为轮椅上的创业英雄。

谈起吴宁的创业事迹,认识吴宁的朋友都会为他艰苦创业的精神而感动。

吴宁从小就是残疾,为了给他治病家里一贫如洗,虽然父母一直用心呵护着他,但这样行尸走肉的日子他实在是无法忍受了。

19岁时,吴宁终于决心告别深爱他的亲人,决定不再成为他们的负担,要像模像样地活着。

他从卖菜、卖西瓜、卖雪糕、卖瓜子开始,从一天只能赚10元钱起,吴宁开始了艰苦的创业。

那时,他还没有轮椅,要在一大早靠朋友把他和要卖的东西送到市场或电影院门口,晚上再推回来。

就这样,无论酷暑,还是严寒,在沈阳的大街小巷,吴宁一坐就是一整天。

那时,由于下肢瘫痪,他大小便失禁,只能在夜里吃一点点食品,不敢喝水。

碰到下雨的天气,别人能避雨,而他却走不了,只能坐在那里让大雨淋着……卖瓜子一天赚10多元,卖菜一天赚20多元,卖啤酒一天能赚100多元。

对创业者来说,“第一桶金”意味着成功和喜悦,吴宁为这“第一桶金”付出了8年的岁月,经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辛和痛苦,但是他刚毅地坚持下来了。

从1986年开始,吴宁从每天20元左右的收入中“一分一角地积攒”,到1988年终于积攒了几千元。

他租了间10多平方米的临街平房,雇了3个小伙子,毅然做起了啤酒生意。

那10多平方米的临街房,不仅是他做生意的门面,也是仓库,也是厨房,更是他住的地方。

吴宁和伙伴们在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里开拓起了自己的人生,在困苦中争取,在风雪中奔波,其中吃的苦实在难以尽述。

生意在众人的努力下越做越大,那一年吴宁赚了几十万元。

之后,吴宁租了150多平方米的一个门面房,在批发啤酒的同时,开起了商店,并办起了包装运输队。

生意有了点规模之后,一年的总收入有了上百万元。

用吴宁现在的话说,从1990年开始,他的公司进入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阶段,业务进一步拓宽,除了商贸公司、食品公司、运输公司外,还办起了出租车公司、建筑公司。

到1994年的时候,吴宁积累了约1000万元左右的资金。

这为他进入房地产市场打下了基础。

自2000年以来,南风集团先后投资了10多个房地产项目,并坚持“盖老百姓买得起的房子”的企业理念。

由于质量好、价格低,南风集团的地产项目成为沈阳市卖得最好的楼盘,“尽管每个项目都不大,我们公司在沈阳也不是效益最好的地产公司,但我们卖房的速度最快”。

从卖菜开始,到批发啤酒,到成立公司,再到现在将公司打造成为沈阳的一个知名品牌,吴宁所历经的角色转变难度可想而知。

由于吴宁这种自强不息地创业和为社会分忧的精神,吴宁先后获得了“全国自强模范”、“辽宁省劳动模范”、“辽宁省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并在2002年1月被选为沈阳市人大代表。

吴宁是一个平凡的人,甚至没有平凡人的基本条件,从开始创业,他走过了坎坷的每一天,但他又是不平凡的,他能够凭着顽强的意志战胜所有的困难,把一个小企业发展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企业集团,就是因为坚强地抱着“生活中我能行”的念头。

任何人创业都是艰苦的,只要有坚定的自信心,不被困难压服,不断发掘自己的潜力,即便是残疾人,也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身残坚志的故事(说的好,额外加财富悬赏)

身残志不残 闯出艳阳天——残疾人宋正潘创业的故事世纪之交,历史把目光定格在这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边陲小乡—松坪乡逐渐在世人面前变得清晰起来.在瓮安县松坪乡二类贫困村——大山村,有一个规模养猪场,这个场占地面积500余平方米,总投资17万元,现饲养种猪26头,年均出栏生猪400余头,年产值30余万元.叫人佩服的是,这个养殖场是一名肢体带残疾的人创办的,他就是36岁的农民宋正潘.宋正潘小时候就因小儿麻痹症而导致一条腿残疾,至今行走依然不便,这么多年来,他并没有被艰难行走所屈服,生活对他来说,反而更加充满信心,充满激情,他不相信命运,只相信自己,“别人能做到的,自己同样能做到,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比别人差……”,这是残疾人宋正潘的座右铭.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2005年初,通过几个朋友的鼓励支持,利用自己多年积蓄的几万元钱,并在乡政府的协调、支持下,贷了4万元款,建起了300余平米的养猪场.当年,通过自繁自养,出栏商品猪186头,产值13万余元,获利近2万元.宋正潘拿着一踏踏斩薪的钞票,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宋正潘在办养殖场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经历了很多的困难.由于经验不足,规模不大,头两年的经济效益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他认为,只有扩大养殖规模,才能抵御抗风险的能力.2007年底,他又投资5万元,扩建了200余平方米.规模上来了,但恰遇当年市场价格低迷,生产出来的产品价格始终上不去.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看书看报找资料,又不知走了多少路,最终与村里的几位养殖大户商量,建立一个生猪养殖协会,一个农民自己的营销组织,把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生产经营实现与大市场的连接起来,把生产出来的产品自己运来外地去销售,减少中间环节,得到最大的利润.就这样,即便在市场价格最低谷时期,大山村的养猪户都能够持平或略有微利.他们富裕起来了,但并没有忘了乡里乡亲.2007年,在县畜牧局、乡党委政府的组织协调下,通过瓮安县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的注入,每个大户都热心热肠地确定了自己的帮带对象,使之达到共同致富,这些对象以民政救济户为主.通过项目的实施,截止目前,养殖大户一个又一个涌现出来,大山村现在扩大养殖规模的农户有36家,正走进养殖队列的农户有16家,大山村养殖小区的养殖规模如今年已有一个很大的改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厚德以载物.宋正潘成功了,但成功的背后,他又承受了多少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辛.作为一个残疾人,他不但没有为社会、为政府增加负担,反而为国家、为社会创造利益.身残志坚,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宋正潘为自己的残疾人生不断书写着“健全”故事.

2016云南省残疾人贷款创业优惠政策

1.残疾人种植业、养殖业大户,从事工商服务业并取得工商营业执照,办理税务登记证的,连续经营半年以上,给予3000~8000元的一次性补助(已享受过同类扶持政策的不重复补助)。

2.高校、中职类学校残疾人毕业生自主创业,当年被确认为区、市、省级残疾人扶贫基地的,按照区级3万元、市级6万元、省级15万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创业补助;复核达标的区、市、省级扶贫基地,每年按照区级1万元、市级2万元、省级3万元予以补助。

3.残疾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国家资格证书,给予培训费补助,1500元内(含1500元)的给予全额补助,超过1500元的部分补助50%,五年内每人培训费用累计不超3000元。

4.对残疾人扶贫基地、庇护产品实体店和辅助性就业机构贷款贴息,贷款限额100万元,50万元贷款额度内给予全额贴息,超出部分按50%贴息,贴息利率可在基础利率的基础上上浮3个百分点,以上贷款贴息期限不超过3年。

一个肢体残疾人想创业35岁,一级肢残,有一棵自强不息的心.自幼走

1、杨佩——无臂也想飞 杨佩,女,汉族,1990年生,肢体残疾,陕西省平利县人。

9岁时遭高压电击,虽然失去双臂,但始终乐观向上,不向命运屈服。

如今小杨佩跟随母亲远赴北京打工,心中一直有个愿望,待有了一笔钱后,要继续学习深造,然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她特别喜爱唱歌、跳舞,希望将来能拥有一个自己的残疾人艺术团。

家住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兴隆镇蒙溪街村的杨佩,身上有很多不安分因子。

村里的变压器放在村中央,孩子们来来往往总喜欢拉着高压线线杆的斜拉线玩,9岁那年,一天吃过午饭上学去的她走到变压器前时,习惯地用手拉了拉斜拉线,但她没有想到这次斜拉线已经松开并碰上了高压线。

命运在一瞬间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

截肢对于还没开启自己绚丽人生的她来说,意味着学业的废弃和生活的无着。

从那以后,家里更困难了,父母只好另作安排:父亲带着弟弟留在家里,而母亲带着她选择了外出打工挣钱。

没了手,连自己的生活都很难自理,更不用说打工赚钱了。

小杨佩自己慢慢练以脚代手,练就了一双灵活的双脚。

但现实又实在是太残酷,没有一家单位肯接纳无手的杨佩,无奈之下,她选择了乞讨的生活。

杨佩很清楚残疾人要自立,必须先要自强、自信。

自强就得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如果没有专长,就不能找到工作,即使有了工作,迟早也会被淘汰。

她想根据自身的条件,去寻找适合自己的专业,然后努力学习、钻研,使自己在社会上有所作为。

她现在的乞讨是在聚资,她的梦想是攒够了钱,去完成自己的学业,使自己有文化有知识,做一个残而不废的人。

她最喜欢做的事是跳舞,她的梦想是做一个艺术家,一个无臂的舞蹈家。

杨佩从未失去对生活的梦想并坚信能从逆境中熬过来。

她是平凡的,平凡得就如路边的一棵小草,默默无闻;她又是不凡的,能够在逆境中追求精神上的升华,哪怕乞讨,也是为了飞翔 2、黄宇——赢得美好生活的“玻璃娃娃” 黄宇,男,汉族,1967年生,肢体残疾,中共党员,上海市徐汇区人,现上海“小雨亭”刻字工艺品商社经理,系上海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

他先天性成骨不全,导致下肢严重残疾,没有进过一天校门,参加远程大学教育,取得了英语自考多项单科结业证书。

1991年创办“小雨亭”刻字社,从100元的启动资金滚动发展,现已成为年营业额60余万元的中型服务企业;解决了15名残疾人和下岗工人就业,曾被评为上海市肢残人百强明星和自强模范。

在繁华的大上海长乐路,有一家刻字工艺品商社名叫小雨亭。

创办这家小雨亭的主人叫黄宇,先天性成骨不全,连打喷嚏或在床上翻身都可能骨折,严重的话,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他的生命就像玻璃一样脆弱,成了“玻璃娃娃”。

黄宇十三四岁时,30多年来他至少骨折过40多次,导致全身畸形,其痛苦令人难以忍受! 黄宇母亲是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梦云,六十年代曾在《智取威虎山》中扮演李勇奇母亲。

儿子将永远是个残疾人,她内心的酸痛只有自己体味。

为了给儿子治病,她带着小宇跑遍了北京、上海所有的大小医院,但专家都说目前还没有治愈的希望。

由于肌肉萎缩,也无法整形,儿子两条腿和肢体的其他部分渐渐地都弯曲变形了。

残疾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小宇不能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学习,非常痛苦,但他也认识到痛苦伤心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坦然地去面对残疾,勇敢地去抗争,生活才能美好。

知识丰富了他的精神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黄宇开始要学一门技术以谋生,终于在一家刻图章的小店当起了学徒。

虽然工资只有36元钱,却拥有了第一份工作,日复一日他风雨无阻地上班,因为这是他融入社会自食其力的开始。

一干就是5年,功夫不负有心人,黄宇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为他的创业奠定了基础。

他说:“机会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任何摆在你面前的机会都不要错过。

”1991年,他萌发了自己创业的念头,得到父母和朋友的支持,创办了“小雨亭”刻字工艺品商社。

开业至今,经过17年的发展,现在拥有两家门市部、一间工作室,面积加起来也有200多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30余万元,一年的营额将近70万,公司共有12名员工,一半是残疾人。

对于这点,黄宇有他自己的想法:“生意场上各种各样的企业家很多,如果单单跟别人比每月能赚多少钱,我远远比不过别人,但是能够帮助身边的残疾朋友,真正做一件对社会有益的事,对我这样的残疾人来说,比赚钱有着更大的意义。

”黄宇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先后担任上海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市残联青年委员会主任,2002年被评为上海市自强模范,2003年被评为徐汇“十佳青年”。

2004年春,黄宇与一位温柔贤惠、楚楚可人的上海市坐式排球运动员共结连理,迎来了美好的生活。

3、李智华——“足艺”大学生 李智华,女,汉族,1984年生,肢体残疾,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人,西安欧亚学院艺术设计系本科在读。

一场大火失去了双臂,她没上过高中,通过顽强学习,考上了大专又专升本,现备考2008年书法系的硕士研究生。

2005年4月初,国家教育部、中国残联、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发出通知,号召全国青少年向身残志坚的李智华学...

云南大理有残疾人创业贷款扶持项目吗?

对养殖业的具体优惠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养殖业用地按种植业用地对待。

养殖业用水用电按种植业计算征收费用。

金融部门对养殖业小额贷款要放开,加大信贷力度,可以实行联户担保。

对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畜禽生产企业、优势畜产品产区、奶牛养殖小区和各类规模养殖场,有不同的项目支持,但需要申报。

2007年将给予20个300头以上新建标准化高产奶牛养殖小区每个25万元的资金作为补贴。

对于养猪户,每头能繁母猪补贴50元,补贴款由中央和各级政府承担。

能繁母猪的保险保费为60元,由中央和各级政府承担80%,20%由养猪户承担。

因发生重大疫病而捕杀的按有关规定将给予补偿。

赞一下
安逸养殖网
上一篇: 绥宁县雪峰山竹鼠养殖专业合作社 竹鼠养殖
下一篇: 养殖灵芝有农药残留吗 金骏眉有农药残留吗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页底部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