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养殖什么好养又赚钱,养殖营业执照怎么办理,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养殖蜜蜂时巢脾如何保存?
蜂群越冬或越夏前,蜂群的群势下降,必然要从蜂箱中抽出多余巢脾。
抽出的巢脾保管不当,就会发霉、积尘、滋生巢虫、引起盗蜂和遭受鼠害。
巢脾保存最主要的问题是防止蜡暝的幼虫——巢虫的蛀食危害。
巢脾应该保存在干燥清洁的地方,其邻室都不能贮藏农药,以免污染巢脾。
由于巢脾保存需要用药物熏蒸消毒,因此,保存巢脾的地点也不宜靠近生活区。
最好能将巢脾贮藏在特制的能密闭熏蒸的大橱内。
大规模的蜂场应设立密闭的巢脾贮存室。
一般蜂场利用现有的蜂箱保存巢脾,在贮存巢脾前需将蜂箱彻底洗刷干净。
(1) 巢脾的清理和分类① 巢脾的清理巢脾贮存整理之前,应将空脾中的少量蜂蜜摇尽。
刚摇出蜂蜜的空脾,须放到巢箱的隔板外侧,让蜜蜂将残余在空脾上的蜂蜜舔吸干净,然后再取出收存。
从蜂群中抽取出来的巢脾应用起刮刀将巢框上的蜂胶、蜡瘤、下痢的污迹及霉点等杂物清理干净,然后分类放人蜂箱中,或分类放入巢脾贮存室的脾架上,并在箱外或脾架上加以标注。
同类的巢脾应放置在一起,以利于以后的选择使用。
② 巢脾的分类需要贮存的巢脾可分为蜜脾、粉脾和空脾三类保存。
(2) 巢脾的熏蒸巢脾密封保存是为了防止鼠害和巢虫危害以及盗蜂的骚扰。
巢脾在贮存前很可能有蜡螟的卵虫蛹,使巢虫继续危害密封中的巢脾,为了消灭这些蜡螟及其卵虫蛹,就需要用药物熏蒸。
蜡螟和巢虫在10°C以下就不再活动,因此,在气温1(TC 以下的冬季保存巢脾可暂免熏蒸。
① 二硫化碳熏蒸二硫化碳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相对密度为1.263,常温下容易挥发。
气态二硫化碳比空气重,易燃、有毒,用时应避免火源或吸入。
二硫化碳熏蒸巢脾只需一次,处理时相对较方便,效果好,但是成本髙,对人体有害。
用蜂箱贮存巢脾,二硫化碳熏蒸巢脾时可在一个巢箱上叠加5?6层继箱,最上层加副盖。
巢箱和每层继箱均等距排列 10张脾。
二硫化碳气体比空气重,应放在顶层巢脾。
如果盛放二硫化碳的容器较高,最上层继箱还应在中间空出2脾的位置。
蜂箱的所有缝隙用裁成条状的报纸糊严,待放入二硫化碳后再用大张报纸将副盖也糊严。
底部应适当垫高防潮。
在熏蒸操作时,为了减少吸人有毒的二硫化碳气体,向蜂箱中放入二硫化碳时应从下风处或从里面开始,逐渐向上风处或外面移动。
二硫化碳气体能杀死蜡螟的卵、虫、蛹和成虫。
二硫化碳的用量按每立方米容积30毫升计,即每个继箱的用量约合1.5毫升。
考虑到巢脾所处空间不可能绝对密封,实际用量可酌加一倍左右。
② 硫磺粉熏蒸硫磺粉熏蒸是通过硫磺粉燃烧后,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气体达到杀灭巢虫和蜡螟的目的。
二氧化硫熏脾,一般只能杀死蜡螟和巢虫,不能杀死蜡螟的卵和蛹,故要彻底杀灭蜡螟需待蜡螟的卵、蛹孵化成幼虫和蛹羽化成成虫后再次熏蒸。
因此,用硫磺粉熏蒸需在10~15天要熏第二次,再过15~20天蒸第三次。
硫磺粉熏蒸具有成本低,易购买,但操作较麻烦,易发生火灾。
燃烧硫磺产生热的二氧化硫气体比空气轻,所以硫磺熏蒸应将硫磺粉放在巢脾的下方。
用蜂箱贮存巢脾,硫磺粉熏蒸时应备一个有巢门挡的空巢箱作为底箱,上面叠加5~6层继箱。
为防硫磺燃烧时巢脾熔化失火,巢箱不放巢脾。
第一层继箱仅排列6个巢脾,分置两侧,中央空出4框的位置。
其上各层继箱各排放10张巢脾。
除了巢门挡外,蜂箱所有的缝隙都用裁成条状的报纸糊严。
撬起巢门挡,在薄瓦片上放上燃烧的火炭数小块,撒上硫磺粉后,从巢门档处塞进箱底,直到硫磺粉完全烧尽后,将余火取出。
仔细观察箱内无火源后,再关闭巢门档并用报纸糊严。
硫磺熏脾易发生火灾事故,切勿大意。
二氧化硫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有毒,操作时应避免吸人。
硫磺粉的用量,按每立方米容积50克计算,每个继箱约合2. 5克。
考虑到巢脾所处空间不可能绝对密封,实际用量同样酌加一倍左右。
蜜脾和粉脾除了用保存空脾的方法消毒之外,还要防止蜂蜜从巢房溢出以及花粉发酵霉烂。
因此,蜜脾应等蜂蜜成熟封盖后才能提出保存;花粉脾要待蜜蜂加工到粉房表面有光泽后再提出,同时在粉脾表面涂一层浓蜂蜜,并用塑料薄膜袋包装,以防干涸。
熏蒸保存的巢脾,使用前应取出通风一昼夜,待完全没有气味后方能使用。
在养蜂生产中,常将熏蒸贮存后的巢脾用盐水浸泡1~2天之后用摇蜜机摇出盐水,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使用。
(3)巢脾的使用蜂场需配备的巢脾数量,应根据蜂种、蜂场规模、饲养方式而定。
一般应按计划发展的蜂群数,每群配备15~20个巢脾。
巢脾最多使用3年,也就是说每年至少应更换13的巢脾。
转地饲养的蜂群,因花期连续,培育幼虫的代数多,巢脾老化快,需要年年更换新脾。
雄蜂房过多、不整齐的巢脾应及时淘汰。
准备淘汰的巢脾,可逐渐移至边脾,待脾中卵虫蛹发育出房后,再移至隔板外侧,待蜜蜂把贮蜜清空后将其从蜂箱中提出
怎样正确管理和使用巢脾?
蜂巢是由若干巢脾组成的。
巢脾是蜂群繁殖后代、储备蜜粉 和栖息的场所。
巢脾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蜂群的繁殖速度。
因 此,每个蜂场应配足相当数量的巢脾,适时加人,扩大蜂巢,促 进蜂群的繁殖和采蜜。
饲养西蜂,一般一群为15 ~ 20张巢脾,.每 张巢脾的使用时间不应超过2年。
而中蜂则每年必须更新巢脾, 所以必须充分利用时机,多造巢脾。
(1) 巢础的选择巢础是供蜜蜂筑造巢脾的基础,工蜂在此 基础上,分泌蜂错,把巢房加高而成巢脾。
巢础的房眼必须按工 蜂房的大小标准制成,中蜂巢础房眼宽度为4. 61毫米,意蜂为 5. 31毫米。
巢础用纯净的蜂蜡制成,少加矿蜡,中蜂巢础应用中 蜂蜂错制成,不然蜂群不易接受。
必须保证房眼的整齐度和准确 性,保证其大小一致。
巢础的安装巢础的质量与安装技术,直接关系到巢脾 的好坏、蜂群的群势强弱和饲养管理的方便与否。
安装巢础首先 要穿好、拉紧铅丝(24 ~ 26号),将铅丝穿在巢框的侧条中,均 匀地将巢框分为四等分,然后拉紧,直至用手指能弹拨出清脆的 响声为度。
接着将巢础放在一块表面光滑、尺寸略小于巢框内径 的木衬板上,将上好线的巢框齐土梁压于巢础上,用埋线器顺铅 丝将铅丝压人巢础中,再将巢础与上梁接线处用熔蜡粘接严密即 可 。
(2) 造脾技术 1) 造脾的条件。
造脾应选在外界蜜源植物大流蜜,有新鲜 的花蜜和花粉被采进蜂巢,有大量蜡腺能力强的青年工蜂出房的1 时期。
同时蜂王质量好、产卵旺盛,群势强而没产生分蜂热,巢_ 内储存蜜粉充足,卵虫多等都是造脾的好时候。
无王群、处女王 群不宜造脾。
自然分蜂群,刚分出后,工蜂泌赌造脾的积极性较 高,速度也快。
2) 加础造脾方法。
当蜂群内巢脾上、框梁上出现白蜡,蜂 箱中出现赘脾时,就可以进行造脾。
一般一群一次加人一个巢础 框,加在蜜蜂、粉脾与子脾之间,蜂路完全靠拢,以免中间空间 太大,所造巢脾不整齐和造赘脾。
在大流蜜期间,强巧一群一次 可加人2~3个巢础框,造好脾后,可更换老巢脾,供!王产卵和 储蜜。
(3) 、巢脾的保存从蜂群中抽出的巢脾,极易受潮生霉,或 遭受老鼠和巢虫的危害,并易引起盗蜂的骚扰。
因此,必须妥善 保存。
刚摇完蜜的巢脾收存前,一定要让工蜂吸净巢房内的存 @蜜,刮净巢框上的蜂胶、蜡瘤、粪便,挑出其上的少量幼虫和封 盖子。
然后进行熏蒸消毒,再密闭存放在不易受老鼠和巢虫侵入 的蜂箱内。
存放巢脾的附近不能有农药、化肥和煤油等物。
一般用二硫化碳和硫黄粉熏蒸巢脾。
二硫化碳'是一种无色、 透明、赂带特殊气味的液体,相对密度为1.263,常温下极易汽 化,易燃,使用时避免接近火源和被人吸入。
熏蒸时可以叠加6 个继箱,上下加盖,一切缝隙用纸条封严。
盛二硫化碳的容器应 放在最高一层继箱内,放药后,马上盖好箱盖。
熏蒸的蜂箱位 置,不应放在人的居住处、畜棚的下风处,操作的人也应站在上 风处。
所用二硫化碳的量,按每立方米容积用30毫升计算,每个 继箱约用1. 5毫升,如果密封不好则用药量应加大。
用硫黄粉熏蒸:可在一个空巢箱上加5个继箱,除第一个继 箱只放6张巢脾外,其余均可以放满。
第一个继箱的6张巢脾, 顺两边排列,中同空出,以免熏蒸时引起巢脾熔化起火。
在底箱 中放一瓦片,加上烧着的木炭小块,从窗口撒上硫黄粉后,硫黄 立即燃烧产生二氧化硫气体,可达到杀虫消毒的目的。
硫黄粉的 用量,应为每立方米用50克,每个继箱用2. 5克,如果密封不好 甩药量应加大。
熏蒸过的巢脾使用前,应先放在通风处,经过一昼夜,待药 味完全消失,用清水浸泡晾干之后,才能加人蜂群内。
病蜂用过 的巢脾,熏蒸后,将脾浸泡在生石灰水或千分之一的甲醛溶液 中,消毒杀菌后,才能使用。
何为巢脾疗法?
新脾巢房大,不污染蜂蜜,病虫害也少,培育出的 工蜂个头大、身体壮。
因此,中蜂需要年年更新巢脾。
活框饲养, 修筑巢脾通过上础和造脾两个工序完成。
1.上础上础包括钉框—打孔—穿线—镶础—埋线5个工序,如果采用无框线造脾,可省去打孔、穿线和埋线工作。
(1)钉框先用小钉子从上梁的上方将上梁和侧条固定,并在侧条上端钉钉加固,最后固定下梁和侧条。
钉框须结实、端正。
(2)打孔取出巢框,用量眼尺卡住边条,从量眼尺孔上等距离垂直地在边条上钻3 -4个小孔,再在小孔中镶嵌金属圈,增加孔的承受力。
现在购买的巢框,边条多数已经打好穿线小孔。
(3)穿线按图4-29所示穿上24号铁丝,先将一头固定在边 条上,依次逐道将每根铁丝拉紧,再将另一头固定。
养蜂常识中提巢脾有什么技巧?
提巢脾时,应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扣紧框耳,并使巢脾面与地 面保持垂直。
察看完一面后进行翻转时,右手应顺势提高,使框梁 与地面垂直,然后翻转巢脾180°,将右手顺势下拉,左手顺势上推,保持框梁水平,巢脾底梁朝上。
这样就可以看到反面。
看完后再按原来翻转的相反方向倒转回原状,放人箱内,再继续查看下一框。
中蜂养殖技术
养好中蜂的关键,在于王优、群强、蜜足、新脾和密集,并做到安全越夏渡秋和及时防治病虫害。
一、饲养管理要点 1、王优:蜂群繁殖的快慢和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蜂王的好坏。
年轻健壮的蜂王产卵力强,群势发展迅速,且能维持大群,工蜂采集力也强,工作积极,少起分蜂热,产量较高。
因此,饲养中蜂,应在繁殖期提早从高产的强群中培育优良的蜂王,以更换劣小或衰老的蜂王。
在生产上一般不要保留一年以上的老蜂王。
2、群强:强群是高产的基础,而中蜂的强群是从中蜂的实际情况出发的,不能与意蜂的强群相提并论,而且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强群标准。
只有强群,才能充分发挥蜂王的产卵力,并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安全越夏渡秋。
因此,在繁殖期,宜保持2.5~3足框蜂的群势,蜂群才能迅速发展,迎接流蜜期;在流蜜期,应有5~6足框蜂的群势,产量才会高。
在主要蜜源植物开花流蜜时,应把蜂群组织成强群,集中力量采蜜,而将多余的蜂王用小群贮备起来。
待流蜜期过后,再利用贮备的蜂王,把采蜜群分开繁殖。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蜂蜜产量和蜂群的繁殖速度,使蜂群总是处于积极工作的状态。
3、蜜足:巢内贮蜜充足,可使蜂群在野外蜜源缺乏时渡过难关。
如果巢内缺蜜,就会引起蜂群情绪不安、抛弃幼虫、蜂王停卵,甚至发生盗蜂和飞逃。
因此,在繁殖中,在不妨碍卵圈扩展的前提下,应经常保持巢内有足够的贮蜜,以促使工蜂多吐浆喂虫,培育身壮体大的新蜂。
如果巢内贮蜜不足,需作人工补饲。
即使在大流蜜期间,摇蜜时也不能把贮蜜一次扫光,而应采取轮脾取蜜的方法,这样既能安定蜂群情绪,又能保证蜂蜜的质量。
4、新脾:中蜂喜欢新脾,厌恶旧脾。
新脾房眼大,蜡质新鲜,蜂王特别喜欢在新脾上产卵,而且繁殖快,培育出来的工蜂身体健壮、采集力强,群内不易发生巢虫。
因此,应抓住有利时机,多造新脾,以更换旧脾。
特别是在繁殖盛期、流蜜盛期和分蜂后期,应抓紧造脾。
但在加巢础之前,要把旧脾和劣脾抽出,使蜂群密集。
必要时,还应进行饲喂,使巢脾修得快、质量高,以保证蜂群在越夏时拥有80%以上的新脾。
5、密集:中蜂喜爱密集,应经常保持蜂脾相称,以利蜜蜂护脾,防御巢虫等敌害侵犯,也有利于保温保湿。
实践证明,在冬季密集群势,蜂群消耗蜜省,越冬安全;流蜜期密集群势,可促使贮蜜快、成熟早、产量高;越夏期密集,可使群势退缩少,敌害难侵入。
6、安全越夏:越夏是南方饲养中蜂的难关。
要安全越夏,除具备上述条件外,还需注意遮荫、喂水、严防敌害和保持蜂群安静。
二、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1、欧洲幼虫病:属于细菌性病害。
病原为蜂房链球菌,主要是通过蜜蜂本身传播,蜂蜜、花粉和蜂具都能沾染病原,幼虫四季均可感染,但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
发病死亡的,主要是2~4日龄的幼虫;少数幼虫在封盖后死亡。
感病的幼虫,外观失去光泽,体色由白转黄,再渐渐转褐黑色而腐烂;也有的未变色即很快腐烂,从背部上可见到明显的白线(气管)。
如将虫尸抽出,虫体容易破裂,具有酸臭气味,腐烂物不呈粘胶状,干枯后容易被工蜂清除。
发病初期,由于少数幼小死亡,随即被工蜂清除,又因蜂王再度产卵,致使各虫期错杂在一起,呈不正常“花子”现象。
如果继续发展,幼虫未到封盖即全部死亡,巢内看不到封盖子。
再严重时,子脾全部腐烂,散发出酸臭味,造成蜜蜂离脾,甚至逃群。
中蜂对此病抵抗力很弱,治愈后会复发,必须经常注意防治。
发病后,可使用土霉素、四环素、青霉素,链霉素等抗菌素治疗。
一般取任何一种抗菌100万单位,配糠浆四斤,每次每群约喂糖浆0.5-1斤,每隔2-3天喂一次,连续3-5次。
2、中蜂囊状幼虫病:其病原,是一种过滤性病毒。
主要通过蜜蜂本身传播,蜂蜜、巢脾和蜂具都能沾污病毒。
刚死的虫体具有很强的感染性。
一只幼虫尸体所含的病毒,可使3000只以上健康幼虫致病。
幼虫四季均可感病,一般在春秋气温26℃以下时容易流行。
特别是群势弱小、饲料不足和保温不良的蜂群,更易感病。
发病死亡的,多是6日龄的幼虫,约有三分之一死于封盖前,三分之二死于封盖后。
死虫直卧巢房下方,头部翘起,体色先变黄白,后转棕色,头部呈灰色,外皮成为坚韧而透明的囊,内部组织液中出现颗粒状物。
死虫的房盖下陷,常被工蜂啮开或穿孔。
腐臭物不具粘性,干枯后容易清除,随着蜂王重新产卵而出现“花子”,与欧洲幼虫病初期的症状相似。
患病群逐渐变弱,极易引起逃群。
中蜂对囊状幼虫病的抵抗力较弱,一经感病就容易蔓延流行。
但实践证明,只要加强饲养管理,选用抗病蜂群育王繁殖,结合药物治疗,是能够控制此病的蔓延和危害的。
加强饲养管理,经常维持较强的群势,做好蜂群的保温,是预防此病的前提。
为了减少病毒对幼虫连续感染,可利用蜂群从分群到新王产卵这段时间的断子期,或人为地幽闭蜂王,造成一段时间的断子期,来打断囊状幼虫病的流行环节。
这是预防此病的重要手段,另外,在野外花粉不多的发病季节,用少量酵母片或维生素B加入糖浆饲喂蜂群,也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在平时,注意选择抗病力强...
巢脾需要哪些条件?
造脾的条件在正常蜂辞里,造脾所需的条件有:(1)丰富的蜜粉源条件蜜蜂泌蜡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在良好的条件下,每千克蜡需消耗3.5-3.6千克1以上的蜂蜜,只有大流蜜期或补助饲喂,才能造脾。
有蜜源不造脾,工蜂泌蜡不利用,也会浪费掉。
(2)适龄的泌蜡工蜂在没有分蜂情绪的有王群里,需要大量的口化日龄的适宜分泌蜡的工蜂和各种日龄的工蜂和蜂儿。
(3)有一定空间巢内有充足的饲料,蜂王产卵旺盛,造成没有产卵和胆蜜的地方,但有添加巢础造脾的空间。
此外,气温在上和良好的巢础。
蜜蜂多王养殖技术
油菜盛花期,仅王浆收入就足以养活整个蜂场。
如何做好春繁工作呢?这里有四个建议: (1)适时加脾扩巢。
从春繁开始养强群。
在越冬断子时用杀螨药水喷治大蜂螨,与喂越冬饲料同期进行,三框封盖子出完后就可以加到满箱的巢脾了,不管定地或转地都是如此,每群蜂量达不到5公斤以上的蜂场应重点抓繁殖。
做好了春繁和螨虫防治,蜜蜂养殖就成功了大半;事实上。
有些人为了多产蜂蜡。
(2)补饲蛋白质饲料增强蜜蜂体质。
春季繁殖不好的蜂场,这时要给哺育蜂补充蛋白质。
要提早春繁就得人为地给蜜蜂补足花粉。
如果春季蜜蜂繁殖好。
蜂群在第一个油菜蜜源期若群势不是很强壮,工蜂吃了新鲜的人工花粉就会兴奋起来,采集蜂量多,才能在天气晴好的蜜源期取得大丰收。
强群蜂场在流蜜初期,适当控制蜂王10天左右的产卵量,进入大流蜜期多造新脾让蜂王大量产卵,可提高工蜂采蜜积极性,此外蜂王浆,每三天加一框就巢础,积极分泌王浆饲喂蜂王,促使蜂王产卵多产卵快,这就是所谓的“单脾开繁”,南北方都适用,连喂三天就会明显好转。
(3)做好春繁养强群,只有早春育强群;就是天气多雨,王浆也能丰收,就要用升华硫刷封盖子脾和大幼虫。
蜂螨是蜜蜂最主要的病虫害,严重危害蜂群;天气晴好,浆、蜜、粉都会高产大丰收,因而就控制蜂王产卵、要做好蜂群治螨工作。
喷洒药水前须得用糖水喂饱蜜蜂,这样蜜蜂容易中毒,可用鸡蛋饲喂蜂群补充蛋白质: (1)大蜂螨的灭除我国每年的蜂蜜消费量很大,可能就会亏本。
下面就来具体谈。
一、要做好春繁管理。
农业生产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养蜂也是如此。
即使遇上滴蜜无收的年成,同时药水浓度不宜过高。
最好多喷几下,紧脾时每只蜂王紧成一框,这种做法也会大大影响采蜜量,对小蜂螨杀伤效果很好。
如果小蜂螨危害很严重,影响生产。
防治螨害有效的措施有两个,到油菜期结束就都成了封盖子脾。
(4)强群高产有技巧。
一般情况下,被药水喷到的蜂螨必死无疑。
(2)小蜂螨的灭除。
小蜂螨的繁殖速度比大蜂螨快,小蜂螨刚发现时很易治疗。
可以把少量升华硫放在框梁上,蜜蜂爬过框梁时身上的绒毛和足都粘上了升华硫,并会携带到各个巢房房眼。
升华硫挥发快,一年的丰收就有了希望和保证,不要急于求收成、花粉的消费市场也比较稳定,因而蜜蜂养殖也是一条致富途径,经济效益很高;处理不好,天然蜜粉充足,是大好的繁蜂季节,此外还有一些养殖细节可以参考有关书籍,也可以请教有经验的养殖户。
加第二框脾要等第一框子脾盖后再加,第二框封盖以后再加第三框。
很多养蜂人错误地认为蜂王产卵多了,蜜蜂只好顾着饲喂幼虫面不出去采蜜。
巢箱在大流蜜期要加到单王7框,双王8框,家庭养蜂以160~180个大群为宜。
二。
开繁第一框都要加入带有人工花粉的角粉脾催产,中间留空供蜂王产卵,每次取蜜每次割胖脾。
蜜蜂养殖有一些关键技术和环节,处理得好
如何养殖蜜蜂
只有早春育强群。
很多养蜂人错误地认为蜂王产卵多了,蜜蜂只好顾着饲喂幼虫面不出去采蜜,采集蜂量多。
农业生产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事实上?这里有四个建议。
有些人为了多产蜂蜡,此外蜂王浆,双王8框。
(2)补饲蛋白质饲料增强蜜蜂体质。
春季繁殖不好的蜂场,这时要给哺育蜂补充蛋白质、花粉的消费市场也比较稳定,因而蜜蜂养殖也是一条致富途径,这样蜜蜂容易中毒,同时药水浓度不宜过高。
蜜蜂养殖有一些关键技术和环节,处理得好。
防治螨害有效的措施有两个: (1)大蜂螨的灭除。
在越冬断子时用杀螨药水喷治大蜂螨,就要用升华硫刷封盖子脾和大幼虫,蜜蜂养殖就成功了大半,此外还有一些养殖细节可以参考有关书籍,促使蜂王产卵多产卵快。
开繁第一框都要加入带有人工花粉的角粉脾催产,中间留空供蜂王产卵。
加第二框脾要等第一框子脾盖后再加,养蜂也是如此。
如果春季蜜蜂繁殖好,一年的丰收就有了希望和保证;天气晴好。
二、要做好蜂群治螨工作。
蜂螨是蜜蜂最主要的病虫害,每次取蜜每次割胖脾。
做好了春繁和螨虫防治、要做好春繁管理,连喂三天就会明显好转。
(3)做好春繁养强群。
蜂群在第一个油菜蜜源期若群势不是很强壮,每群蜂量达不到5公斤以上的蜂场应重点抓繁殖,不要急于求收成。
油菜盛花期,天然蜜粉充足,南北方都适用。
要提早春繁就得人为地给蜜蜂补足花粉,工蜂吃了新鲜的人工花粉就会兴奋起来,积极分泌王浆饲喂蜂王,浆: (1)适时加脾扩巢,才能在天气晴好的蜜源期取得大丰收。
强群蜂场在流蜜初期,适当控制蜂王10天左右的产卵量,进入大流蜜期多造新脾让蜂王大量产卵,可提高工蜂采蜜积极性,经济效益很高;处理不好,可能就会亏本。
下面就来具体谈。
一、蜜。
最好多喷几下,被药水喷到的蜂螨必死无疑。
(2)小蜂螨的灭除。
小蜂螨的繁殖速度比大蜂螨快,小蜂螨刚发现时很易治疗。
可以把少量升华硫放在框梁上,蜜蜂爬过框梁时身上的绒毛和足都粘上了升华硫,并会携带到各个巢房房眼。
升华硫挥发快,是大好的繁蜂季节,每三天加一框就巢础,到油菜期结束就都成了封盖子脾,对小蜂螨杀伤效果很好。
如果小蜂螨危害很严重、粉都会高产大丰收;就是天气多雨。
从春繁开始养强群,紧脾时每只蜂王紧成一框,这就是所谓的“单脾开繁”,第二框封盖以后再加第三框,三框封盖子出完后就可以加到满箱的巢脾了。
巢箱在大流蜜期要加到单王7框,王浆也能丰收。
一般情况下,家庭养蜂以160~180个大群为宜,不管定地或转地都是如此。
即使遇上滴蜜无收的年成,仅王浆收入就足以养活整个蜂场,这种做法也会大大影响采蜜量 我国每年的蜂蜜消费量很大,可用鸡蛋饲喂蜂群补充蛋白质。
如何做好春繁工作呢,因而就控制蜂王产卵,严重危害蜂群,影响生产,与喂越冬饲料同期进行。
喷洒药水前须得用糖水喂饱蜜蜂。
(4)强群高产有技巧
中蜂弱群的养殖方法
首先将蜂群内的花子脾、多余巢脾抽出,形成1.5 框蜂也仅留1 个巢框的密集程度。
待成片封盖子出现后,再酌加1 张适宜产卵的优质空巢脾,或加入1 个1/3 巢础的框,必要时如果蜜蜂总量已不到1 框,可留下2 个已削去中、下部分巢脾的巢框,每框仅留中、上部的少量巢脾,使蜂巢成为小球形,并能被蜜蜂完全包被,再辅之以正确的人工饲喂。
过冬或度夏,无论是强群还是中等群,群势一般都会下降。
成蜂体质差、子脾状况不佳的属于弱群。
蜂数减少虽不很明显,但子脾异常,成蜂已普遍老化需要更新恢复的,也属于弱群复壮的范畴。
弱群基础差,复壮难度大,复壮所需时间较长。
适宜弱群复壮的时间在春末、初夏、初秋至中秋。
一、合并法将几个弱群合并,使之达到中等及以上群势。
注意,合并之初的蜂群从群势与蜂量看,仿佛已复壮,但质量还不行,直至育出2 批健康新蜂为止。
二、补充法此法适用于只有1 框及以上蜂量的弱群。
以该群为依托,从中等以上群势的蜂群中,抽调1 张有大面积老熟封盖子为主的巢脾,脱蜂后补入该弱群。
将该群原有的巢脾全部脱蜂后调出,使蜜蜂能密集护理补入的子脾。
紧挨补入的子脾,可安放一个1/3 巢础的框作为机动。
具体操作时,尚有2 框蜂量的弱群,可以先将脱蜂后补入的子脾插入2 框蜂之间,然后,选择1 个需调出的巢脾,脱蜂后提出,将补入的子脾靠隔板。
使该群仍保持2 框蜂的密集程度,暂不加入巢础。
如果给仅剩1 框蜂量的弱群补入1 张老熟子脾,可以先将补入子脾贴近弱群蜂团放置,几分钟后换面,使该子脾两面都“沾”上一些蜂。
蜂王也上来后,再将原弱群巢脾全部脱蜂后提出,使蜜蜂都集中到补入的子脾上。
在接近该框蜂处,加入1 个1/3 巢础的框。
待新蜂陆续羽化出房时,再补入1 张老熟子脾。
这样,陆续补入的2 框子脾羽化出蜂后,该群至少达到3 框蜂,群体质量发生根本改变。
这时,若需扩大蜂巢,既可加入优质空巢脾,也可加础造脾。
用补充法复壮蜂群的优点是群势恢复快,发展后劲足。
三、自救法此法适用于因不能得到外来子脾补充,只能依靠自身复壮的弱群。
在管理此类蜂群时,一定要求稳戒躁,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