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养殖网安逸养殖网

安逸养殖网
种植技术如水产养殖技术、禽类养殖技术、特种养殖技术,中药种植技术,农作物种植技术以及饲料、兽药、环境、设备、防控

水产养殖饵料台 水产养殖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页顶部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养殖什么好养又赚钱,养殖营业执照怎么办理,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水产养殖的饵料和饵料添加剂有何使用准则?

饵料和饵料添加剂作为水产养殖的物质基础,其质量直接或 间接影响水产品的品质。

因此,“饵料安全” 即“产品安全”,是无 公害水产品生产的关键因素。

使用渔用饵料应当符合《饵料卫生 标准》、《饵料和饵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 伺料安全限量》(NY5072—2002) 的要求,鼓励使用配合 饵料,限制直接投喂鲜活和冰冻饵料,防止残饵污染水质。

禁止 使用无产品质量标准,无质量检验合格证、无生产许可证和产品 批准文号的饵料、饵料添加剂,禁止使用变质和过期饵料。

加工 渔用饵料所用原料应符合各类原料标准的规定,不得使用受潮、 发霉、生虫、腐蚀变质和受到石油、农药、有害金属等污染的原料; 皮革粉应经过脱铬、脱毒处理;大豆原料应经过破坏蛋白酶抑制 因子的处理;鱼粉的质量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鱼 粉KGBT19164—2003)的规定;鱼油的质量应符合《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家标准鱼油KSCT3502—2000)中二级精制鱼油的要 求。

使用的药物添加剂种类及用量应符合《饵料药物添加剂使用 规范》、《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1—2002)、《禁 止在饵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和《食品动物禁 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的规定,若有新的公告公布,按新规 定执行。

饵料中严禁添加未经许可使用的药物(如抗生素、喹乙 醇、激素等)作为添加剂,也不得在饵料中长期添加抗菌药物。

对养殖海参的饵料经常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测,提倡饵料 和添加剂的“名牌化”,一般经质量技术和行业部门认证的饵料, 其质量稳定,品质较好,符合国家水产品安全生产的要求,应优先 使用无公害食品生产资料的饵料类产品,至少90%的饵料来源于 已认定的无公害食品产品及其副产品。

对于自配饵料,应严格选 择原料,科学配方,经质量部门检测,其营养成分和有害、有毒(农 药、真菌毒素、重金属元素和不应含有的有毒成分)等物质及病原 微生物达到安全卫生标准《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伺料安全限 量KNY5072—2002)后方可投人生产使用。

本标准适用于渔用 配合饵料的成品,其他形式的渔用饵料可参照执行。

对于使用未经加工的动物性饵料,必须进行质量检查,检查 合格之后方可使用。

投喂的新鲜动植物饵料一般应经洗净、消毒 之后方可投喂,消毒处理可用含有效碘1%的30毫克升聚维酮 捵溶液浸泡15分钟。

要防止在饵料中过量使用微量元素,高铜或高锌对动物生长 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过量使用一方面造成微量元素在动物肝脏 中的大量沉积,另一方面造成环境污染,进而影响人类健康。

另 外,要防止饵料在加工、生产、运输、贮存过程中化学物质对饵料 的污染,防止饵料霉变而降低饵料的营养价值,防止沙门氏菌、大 肠杆菌等微生物的污染,防止使用营养不均衡、配制不合理、利用 效率低的饵料而污染水环境。

黄鳝养殖饵料投喂要遵循哪些原则?

鳝种入池后,一般经过10 -20天的连续驯食,即可完全养 成白天摄食的习惯。

成鳝养殖中投饵要遵守“四定”的原则:定时。

水温在20 -28度条件下,每天上午9时,下午2时投饵,日投饵2次;当水温在15 -20%或28 - 32度时,只需在下 午2 -3时投饵1次。

②定量。

日投饵量主要根据季节水温和黄 鳝的规格大小、数量多少来决定。

具体地说,水温在15度左右 时开始投饵,日投饵量约占幼鳝体重的3%,水温在15 -20度 时,投饵量逐步增加,日投饵量约占黄鳝体重的6% - 10%, 水温在20 - 28度时,日投饵量约占黄鳝体重的10%-20% ,水 温超过28度时,日投饵量为黄鳝体重的6%-10%。

③定质。

黄鳝喜食新鲜饵料,厌食变质食物,投喂的饵料一定要做到新鲜不变质。

④定位。

饵料实行定点投喂,可使黄鳝形成集中摄 食的习惯,也便于人工观察黄鳝摄食情况,及时调整饵料投喂量。

投喂点个数以每100米。

鳝池2 -3个为宜。

投饵机在水产养殖中有何作用?

有以下作用:(1)有利于促进全价配合饲料的推广投饵机和全价配合饲料的应用均属于科学养鱼的范畴。

配合饲料的一个最重要的 优势是针对养殖品种的营养需要,把各种单一饲料配合起来组 成营养全面、经济的混合饲料,避免单一饲料中营养成分失衡 现象。

部分养殖户认识到了配合饲料对科学养鱼的重要性,并 且也选用了配合词料,但却不用投饵机,仍传统地把配合伺料 一堆儿放人水底下喂鱼,由于摄食面小、水溶度高等因素,相 对投饵机投喂会多损失伺料15%-20%,从而使养殖效益大大 降低。

(2)驯化鱼类到水面摄食,降低饵料系数驯化鱼类到水面摄食,其中一个优点是能降低饵料系数(即节约饲料成本)。

目 前我国淡水养殖中规模最大、产值最高的鳗鱼、甲鱼养殖均是采 用水面摄食的方法,这是因为水面表层的溶氧与水温均大大高于底层,而鱼类在适宜范围内溶氧及温度越高,摄食强度及消化吸 收率就越高,其中消化吸收率要高20%-30%。

另外鱼类在水 面摄食,投喂的饲料在水中停留的时间很短,故饲料溶化于水体 的量就很少,一般在5%左右,而手工撒料或传统的沉水喂法损 失率在15%-20%。

这正是投饵机在水产养殖中最能直接产生 经济效益的体现。

(3)满足了科学养鱼中多餐投饵的要求为了保证鱼类更好更快地生长,常见的淡水养殖鱼类一般需要多餐投饵,而人工一 天仅能喂1-2次,如果一天喂多次,养殖面积大,就需要大量 的人力,而投饵机可以每天喂4-6次,每次喂八成饱,这样在 保证不浪费饲料的前提下,鱼类可以摄食更多的伺料,从而达到 更好更快地成长。

(4)可以降低病害发生率,提升鱼类的品质不使用投饵机的鱼塘,由于词料损失率高,沉入塘底和溶人水体的饲料有 机质腐烂变质,超过了池塘本身的净化能力,就会造成有害细 菌生长和有毒气体的富集,鱼类易感染疾病,水体不适应鱼类 生长生理要求,影响生长速度,甚至会发生恶性泛塘或暴发疾 病,导致灭绝性死亡。

而正确使用投饵机投喂配合词料的池 塘,池底基本无残余词料,水体中少量溶入的鱼类排泄物和词 料粉末可被水质良好的塘水自净,池塘可一直保持一个良好的 生态体系,故鱼类病害少,使用药物也就减少,药物也可选用 温和性、无刺激性的药品,从而生产的鱼可达到绿色无公害标 准,提升鱼类品质。

(5)可大大提高养殖者的养殖技能由于使用投饵机可驯化鱼类到水面摄食,故可看清鱼类的规格、生长速度、摄食强度和 数量,而这一切变化都源于天气变化、水质变化、气温变化、用 药状况、饲料优劣等因素。

养殖者只要勤于观察、记录、分析这 些因果关系,就能找出人工控制鱼类生长、病害等一系列问题的 切入点,迅速提升自身养殖技能。

养殖草鱼的投喂量和投喂时间

养殖草鱼都是以混养为主,3年才能养成,成本高,资金占用时间长。

无公害草鱼高产高效快速养殖技术,现介绍如下。

1.池塘要求:池塘面积以10-20亩为宜,水深2-2.5米,淤泥厚度不超过20厘米。

每10亩池塘配套功率为3千瓦的增氧机和自动投饵机各1台。

草鱼2.池塘清整:冬季排干池水,冻晒20天以上。

鱼种放养前15天,进水10-2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150公斤清塘消毒。

3.鱼种放养:春节前后,每亩放规格为200-250克/尾的草鱼种300尾,规格为15-20尾/公斤的鲫鱼种300尾,规格为5-6尾/公斤的鲢鱼种50尾、鳙鱼种10尾。

鱼种放养前用5%食盐水浸泡消毒5-10分钟。

4.饲料投喂:以投喂颗粒饲料为主,饲料蛋白质含量在28-32%,辅投青绿饲料。

饲料投喂遵循“前粗后精”和“四定四看”的原则,一般每天投喂2次,以2小时内吃完、草鱼摄食8成饱为宜。

连续投喂颗粒饲料一段时间后,应停喂颗粒饲料1周,间隔期内投喂原粮饲料。

平时注意在饲料中适量添加维生素等药物,避免草鱼患肝胆综合症等疾病而造成大量死亡。

5.水质管理:正确使用增氧机,6-10月晴天无风天气,每天下午1-3时开机增氧2小时,凌晨适时增氧;连续阴天应提早增氧。

适时向池塘加注新水,采取“小排小进、多次换水”的办法逐步调控水质。

6-9月,每隔3-5天加注新水1次,每次加水10厘米左右,每隔15-20天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生石灰10-20公斤化浆全池泼洒1次。

6.病害防治:采用“前粗后精、精青结合”的方式投喂,控制草鱼肝胆综合症发生。

草鱼常见病有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一般采取内服外泼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外泼主要以漂白粉、二氧化氯等消毒剂为主,连用3天;内服以“三黄粉”药饵效果较好,每50公斤鱼体重用三黄粉(大黄50%、黄柏30%、黄芩20%,碾成碎粉后搅匀)0.3公斤与面粉糊混匀后拌入饲料中投喂,连用3-5天。

7.适时捕捞:适时将大规格成鱼起捕上市是草鱼高产养殖的重要措施,主要目的是降低池塘水体的载鱼量,促进后期池鱼快速生长。

一般于7月底起捕1次,在清晨水温较低时起捕。

水产养殖需要什么设备

到第二年5月绝大部分达到上市要求,既增加了养殖产量,投喂量占鱼体总重量的1%~2%,延长鱼类生长期;连续晴天水温上升到10℃以上时,提高了销售价格,使水体保持较高的溶氧量、豆饼或配合饲料为好,其效益比同类型水面高出2倍~3倍。

因冬季水温低,不仅鱼体丰满程度,身体组织和血液主要生理指标能保持越冬前的正常水平,投喂率根据渔池大小及鱼群密度综合考虑,每天要求在2%以上。

同时还要增施发过酵的有机肥料,以促进鱼类生长,而且平均生长率达12%~14%,使越冬期尾重150克的鱼种,鱼类活动增强,应适当增加投饲量,蛋白质要求含量达到28%~30%。

投喂量根据水温情况而定,水温在8℃以上时,每亩为200公斤~300公斤,10天一次,保持水质最佳肥度。

翌年养殖成活率和单位面积利润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4%和27%,为鱼类越冬提供充足的饵料生物和提高光合作用,2天~3天投喂一次。

鲢鳙鱼在冬季投喂的养殖条件下,其效益将更高。

例如某水产养殖场250亩成鱼养殖水面,主要养殖四大家鱼和合理搭配其他优良品种,坚持冬季施放有机肥料和投喂适量饲料(花生麸、玉米粉、麦皮之类),坚持常年投喂。

可将饲料集中投放到渔池中部或水深处,又缩短了养殖时间,抢在淡季上市,鱼类消化酶的活性较弱,所以对饲料质量要求较高。

一般以投喂粉状花生麸冬季水温度在5℃以上时,四大家鱼仍然摄食和增重。

草鱼种在越冬期补充投喂精饲料 展开...

想采购一台水产养殖增氧机,问一下养殖增氧机哪家买的人多?

(3)曝气作用:防止池内悬浮物下沉,加强池内有机物与微生物及溶解氧接触,由于上下层水流的运动与水跃,把池水中的有害物质如CO2、CO、H2S等的超饱和部分赶出水体,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如叶轮式增氧机,运转时通过水跃和液面更新,将水中的溶解气体逸出水面。

其逸出的速度与该气体在水中的浓度成正比。

即某一气体在水中浓度越高,开机后就越容易逸到空气中去。

因此,开机后下层水积累的有害气体的逸出速度大大加快,此时在增氧机下风处可闻到一股腥臭味。

中午开机也加速了上层水溶氧的逸出速度,但由于其搅水作用强,故溶氧逸出量并不高(据测定,约为0.77kgO2kW·h),大部分溶氧仍通过增氧机输送至下层。

水产的产业现状

水产养殖菌种肯定是EM菌的最好。

EM菌是益生菌群的总称,由10属80多种有益菌复合而成的,包括光合细菌、放线菌、乳酸菌、醋酸菌、芽孢杆菌、双歧杆菌等多种有益微生物。

而用于水产养殖的EM菌种可能光合细菌的含量会稍微高一些。

因为EM菌种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主要是光合细菌在起作用。

能够降解水体中的亚硝酸盐、硫化物等有毒物质,实现充当饵料、净化水质、作为饲料添加剂等功能。

光合细菌适应性强,能够忍耐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对酚、氰等毒物有较强的分解转化能力。

那么,EM菌种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的使用方法(参考农盛乐水产EM菌种):① 环境处理:在池塘放水前1周,用10倍的水产EM菌液稀释液制作的防虫液代替石灰及漂白粉等均匀喷洒净化环境。

放养前3-6天,用100倍的水产EM菌液稀释液泼洒水面(EM菌液用量视水质情况,为总水量的万分之一、10万分之一或30万分之一),水质较差的地方应适当缩短泼洒时间。

水质以绿色为好。

② 调节水质的方法:1天2次高密度换水的水池,就不宜直接均匀泼入,而应泼在增氧机边或进水口,使农盛乐水产EM菌液微生物不断流动扩散,以利在最短时间内分解有害物质、下脚料和达到尽快稳定水质。

土塘海水则宜在每次换水后泼洒EM菌液稀释液,比例按水量的10-30万分之一为宜。

③ 鱼饲料的加工:把水产EM菌液加清水兑成300-500倍稀释液以后,与粉状的饲料一起搅拌均匀,成团状饲喂。

水分含量约在40-55%(水分多少随饲料的干湿程度而定);投喂新鲜动物性饲料的池,可先把饲喂料铰碎后,与人工配合饲料、水产EM菌液100倍稀释液一起搅拌均匀饲喂。

④ 食台处理:每次投料前要检查食台,用200-500倍的水产EM菌液稀释液净化食台、清扫食台残料。

⑤ 饲料加工处理:用200-500倍的水产EM菌液稀释液均匀喷洒和清洗搅拌机等工具、地面及四周墙壁,以保证饵料卫生。

水产养殖菌种的价格一般在35/瓶左右,菌液的话在20/瓶左右。

如果池塘或养殖规模比较大的话,建议购买菌种,农盛乐水产EM菌种1瓶可制作12瓶左右的菌液,经济划算;但菌种需先制作成菌液才可使用,具体方法可咨询农盛乐技术员;菌液则适用于养殖规模比较小的养殖户,可直接使用,方便省事!如果您还有问题,可以继续追问;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望采纳!祝您生活愉快!...

稻田综台水产养殖发展状况是怎样的?

稻田养鱼在中国有长期传统。

早在三国时代(公元220年左右)已有 稻田养鱼的文件记载。

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中国西南地区和 华南的山区和几个高原省份(主要是四川、贵州、湖南、江西与浙江),由 于缺少溪流和湖泊,就利用稻田来养鱼,以满足其对鱼产品的需要,因而 稻田养鱼已是这些地方的传统生产模式。

随着1978年以来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建立,报酬与产出挂钩,以 及农业内部结构的逐渐优化,稻田养鱼的发展显著加速。

1993年,全国 稻田养鱼的面积达1475万亩(约9833k平方米 ),产鱼230000 t(亩产15. 5kg), 增产稻谷450000t。

1994年,面积达1540万亩,产鱼260000t,预期可增产 稻谷 480000t。

发展稻田养鱼的地区不再限于四川、贵州等山区省份,而是扩展到包 括华北甚至黑龙江在内的二十多个省和地区。

生产的模式也从传统的单 一层面的粗放养殖转变到高堤深沟、垅上种稻、沟中养鱼;从冬休田的单 一养鱼转变到菜-稻-鱼,麦-稻-鱼和稻-晚稻-鱼的轮作;以及从单 一品种(鲤鱼)转变到包括草鱼、罗非鱼、鲇鱼,甚至螃蟹在内的多品种组 合生产。

赞一下
安逸养殖网
上一篇: 专业泥鳅养殖技术 泥鳅养殖技术
下一篇: 养殖扶贫政策文件 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文件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页底部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