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养殖什么好养又赚钱,养殖营业执照怎么办理,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南美白对虾内陆池塘养殖培水方法是什么?
放苗前7天,进水60-70厘米,开始进行肥水。
目前肥水方法很多,有用有机肥的,但由于氮磷比例不均衡,营养盐过剩,造成池水水质不稳定,容易发生倒藻,污染池底。
较好的方法是采用微生物制剂肥水,配合水 产养殖专用肥,能够迅速繁殖单胞藻,为虾苗提供良好的天然饵料生物,增强 虾苗体质和活力。
池水水色以淡黄色、黄绿色、绿色和茶褐色为适宜,透明度25-30厘米, pH 8. 5左右。
若水中出现枝角类、桡足类最好,是虾苗下塘最理想的天然饵料。
虾苗下塘后,应适当补充追肥和加注新水。
南美白对虾养殖水系统及养殖程序如何?
应用有限水交换养殖水系统有限水交换方式实际上是一种半封闭式的用水系统。
其特点是放苗前向养殖池注满清洁的、基 本上没有病原的养殖用水后,或者养殖池经消毒清野处理注满水以 后,在放苗的养殖过程中不再进行大水量交换。
养殖用水流程为水源—蓄水池—过滤或杀灭敌害生物—养殖池4废水处理池-> 海域。
养殖前期、中期不换水,为保持水位,只添加水,不排水。
使用水质调控技术,养殖排换水和处理池、蓄水池相配合。
养殖用水经过 蓄水池沉淀、净化处理循环使用。
一种经济、简单、循环用水模式的流程为水源—蓄水池过滤、消毒养殖池—沉淀池- 生物净 化一消毒—过滤—养殖池。
南美白对虾养成期使用低盐度水有利于预防对虾白斑综合征。
对虾养殖的主要工艺程序南美白对虾养殖周期一般需要3-4个月。
就我国养虾地区来说,南北方气候有很大差别,南方的广东、广西、海南等省沿海由于全年气候温和,对虾养殖通常可以 有两个生产周期,而北方地区则只能养殖一个生产周期。
基本的养殖过程为水源进入蓄水池经沉淀、消毒、过滤后再进入已消毒的养 殖池,首先肥水繁殖基础饵料,然后放苗,经过80-120天的养殖即 可收获。
收获时排出的养殖废水经沉淀净化处理达到排放的水质标准后排入海区。
进入下一个养殖周期的准备:首先将收虾后的养殖 池内积水排干,然后封闸,清除养殖场、虾池中的污物及杂物,翻耕曝晒虾池底泥,维修堤坝、渠道、闸门等,清洗虾池底表泥沙并 翻晒池底,对养虾池消毒后才开始养殖。
南美白对虾放苗养殖纳水及繁殖如何实施?
基础饵料根据水源及水处理条件来决定蓄水 时间,如果水源比较清洁,在虾池进水前几天蓄水即可,但是如果 水源水质复杂,则需要向蓄水池进水。
对虾养殖池用水来源于蓄水池或沉淀池,并经砂滤或80目筛网过滤。
养殖池消毒结束1-2天后, 可开始纳水,繁殖基础饵料、微藻及有益生物。
主要措施是施用肥料、有益菌制剂,繁殖优良单细胞藻类及有益菌,小型底栖生物。
对新建的养殖池可施有机肥如发酵鸡粪,每亩为15〜20千克(干 重)。
水色开始变浓,添加水至1.5米。
对老虾池可施用化肥,氮磷 比为5:1,多次施用,首次加氮肥量为2-4克米以后每2〜3天施1 次,用量是首次的12。
可施有利于单胞藻繁殖的微量元素肥料、 复合化肥等。
放苗前池水透明度应在40-50厘米。
浮游植物繁殖后, 如水色又变清,应查明原因,重新肥水。
肥水期间,每天可在中午 开动1-2小时的增氧机。
纳水繁殖基础饵料,当水色及透明度达到放苗要求即可放苗,但是适当增加繁殖基础饵料的时间,对增加池 内基础饵料数量有重要作用。
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水交换方法是什么?
养殖过程控制池塘水的交换频率和交换量,既节 约水资源,又降低外来污染和病害交叉感染的风险,减少养殖对虾应激反应 和感染病害的概率。
养殖前进水至1米水位的池塘,在养殖前期(放苗1个 月内)不需添、换水,养殖中期逐渐添水至满水位,养殖后期根据池塘水质变化、对虾健康状况、水体藻相结构和密度和水源质量情况适当换水,每次 添(换)水量不宜过大,控制在池塘总水量的5%-15%为宜,尽量保持池 塘水体环境的稳定。
养殖前进水至满水位的池塘,在养殖过程实现封闭式管 理,如因水分蒸发导致水位下降,可适时添加少量水源补充水位。
养殖过程 引人的水源应经过过滤、沉淀或消毒以后再进人对虾养殖池,避免由水源带 人污染和病原。
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对水的各项指标是多少?
8 无公害南美白对虾 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 前 言 本部分主要依据国家对虾卫生标准、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渔用药物安全限量和使用准则、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等标准,和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多年来科研推广成果,省内南美白对虾科研与养殖生产实践经验,并结合了省外研究成果,同时参考了对虾、河蟹等甲壳类无公害养殖技术规范等行业标准而制定的。
DB33/T 399《无公害南美白对虾》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苗种生产技术规范 ——第二部分:养殖技术规范 ——第三部分:产品质量标准 本部分为 DB33/T 399的第二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建明、何中央、张宇飞、张群杰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 Booen)养殖生产的产地环境、虾苗放养的准备工作、虾苗放养、饲养管理、水质管理、病害防治、日常管理、起捕等技术。
本部分适用于南美白对虾的池塘养殖,其它养殖方式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T 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5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0 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 环境与设施 3.1 产地环境 通电、通水、交通方便、环境无污染、淤泥少的沿海地区、咸淡水地区和淡水地区均可。
产地环境应符合GB/T 18407.4的要求。
水源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海水水质应符合NY 5052的规定,咸淡水和淡水水质应符合NY5051的规定。
3.2 设施 3.2.1 养成池 3.2.1.1 淡水池塘 面积以0.1hm2~1.0hm2为宜,为方形或长方形,水深1.2m以上。
壤土或砂土底质,池底平整不漏水。
池的两端设进、排水设施。
3.2.1.2 海水池塘 沿海地区在潮间带建虾池,应在50年一遇的标准海塘内修建为宜。
面积以0.3hm2~2.0hm2为宜,为方形或长方形,滩面水深1.0m以上为宜。
池底平整,向排水口略倾斜,比降0.2%左右,池底不漏水,必要时加防渗漏材料。
池的两端设进、排水设施。
附近最好有淡水水源。
高密度精养方式的养殖池分为泥质池塘和水泥池,泥质池塘须护坡,面积1300 m2~3500 m2,水泥池为方形或圆形,面积一般较小,具体依实际情况而定,水深一般以1.5m~2.0m为宜。
3.2.2 养成池配套设施 3.2.2.1 蓄水池 蓄水池应能完全排干,水容量为总养成水体的五分之一以上。
3.2.2.2 废水处理池 采用循环用水养殖方式,养成池排出的水须经过净化处理后,方可循环使用。
不采用循环用水养殖方式,养成池的废水,也应经处理池净化后,方可排放。
3.2.2.3 进、排水设施 在规模化养虾区,需要建设独立的进、排水渠道,协调各养虾场、养成池的进、排水。
进水口与排水口应尽量远离。
排水渠的宽度应大于进水渠,排水渠底要低于各相应虾排水闸底30cm以上。
3.2.2.4 增氧设备 对高密度精养池和咸淡水、淡水地区的养虾池,应配备增氧设备,土池可用增氧机,水泥池可用冲气泵和鼓风机,精养池每667m2配套1台,功率为0.75千瓦~1千瓦。
4 虾苗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4.1 清淤整池 收虾后,应将养成池及蓄水池、沟渠等积水排干,封闸晒池,整修塘埂、堤坝、塘底、闸门,并清除池底的杂草及污染杂物。
池中淤泥较厚的地方,应翻耕曝晒或须反复冲洗清淤,促进有机物分解和排出。
不得直接将池中淤泥搅起,直接冲入海中或外河中。
4.2 清塘消毒 清淤整池后,应清除虾池内虾的敌害生物、致病生物及携带病原的中间宿主。
常规清塘消毒药物及用量见表1。
表1常用清塘消毒药物及使用方法 渔药名称 用法与用量 休药期 天 注意事项 氧化钙(生石灰) 200 Kg/667m2~250 Kg/667m2 ≥7 不能与漂白粉、有机氯、重金属盐、有机络合物混用。
漂白粉(有效氯≥28%) 海水,40 mg/L~50 mg/L ≥5 1.勿用金属物品盛装。
2.勿与酸、铵盐、生石灰混用。
淡水,15 mg/L~20 mg/L 二氯异氰尿酸盐 5 mg/L~10 mg/L ≥10 1.勿用金属物品盛装。
2.勿与其他消毒剂混用。
茶籽饼 水深1m,60 mg/L~90 mg/L ≥7 粉碎后用水浸泡一昼夜,稀释连渣全池泼洒。
注: 清塘用药后的废水排放应注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3 虾池进水 清塘消毒结束后,在虾苗放养前7d~10d,用60目以上的袖状筛网过滤进水60cm~80cm,施肥培育基础生物饵料。
4.4 施肥培饵 4.4.1 肥料种类 一般采用尿素、过磷酸钙等化肥或复合肥和发酵鸡粪等有机肥。
4.4.2 使用方法 新塘施有机肥并结合使用无机肥,老塘可施无机肥。
有机肥应经过堆放发酵后使用,用量为100mg/L~200mg/L,氮磷无机...
水质管理稳定对养殖南美白对虾有何重要意义?
南美白对虾养殖适宜的池水pH值范围是7.9-8.5,整个养殖过程都要求池水pH值保持稳定,pH值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虾的生长。
解决方法:池水pH值过高,可施用降碱菌(醋酸菌及乳酸菌制剂)或工业醋酸调节;pH值过低,可施用熟石灰调节;若pH值不稳定,上午和下午变化差值太大,可施用大理石粉、白云石粉(碳酸钙)和小苏打,以提高水体的缓冲能力。
投放虾苗前的水质培养养虾池清池消毒后进入经过滤的海水,使虾池水位达1~1.2米左右,然后封闸消毒。
可用“鱼安”或“强氯精”2~3ppm或漂白粉20ppm进行消毒。
如果池水夜间出现发光,可用“虾苗清”,或“灭光保水灵”处理。
消毒3~4天后,施肥培水。
培水可选择浮游生物生长素、“肥水王”等,也可用尿素、磷肥。
肥料用量多少应视虾池的底质和水深情况而定。
投苗前水质培养的标准要使水色达到茶褐色、黄绿色,透明度在40厘米左右,pH值8.5~9.0,晚间或早上可以看到成群的浮游动物活动。
达到以上标准后可以投放虾苗。
投苗前可用少量虾苗先行试水,2天后观察虾苗活动正常后再投苗。
投苗后中期水质调控投放虾苗一个月后,随着虾苗的生长,其食性转向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为主。
而浮游生物在虾池的作用,主要是调节水体的环境,调控透明度等,因此必须控制浮游动物的生长。
由于投喂人工饲料不断增加,池内残饵相应增多,加上虾的排泄物和池内浮游生物死亡形成有机物的沉积,使虾池变“肥”,此时要设法减“肥”。
调控的方法:一是观察到水色较深、透明度过低时,可向池内泼洒一些氧化消毒剂,把池底沉积的有毒物质氧化,降低毒性。
同时可杀死一些藻类,降低池水“肥”度。
二是添加新水,最好是加注清洁的淡水。
后期水质调控对虾养殖进入后期(60天以后),一要准确掌握和控制投饵量,不要超量投饵。
二要清底排污,有中间排污的池塘要勤排污。
没有中间排污的池塘,可安装吸污泵,把池底污物吸抽出池外。
但要注意吸污方法,不要把池水搞成“翻底”。
三要在清污后泼洒一些池底净、沸石粉、白石粉等改善池底环境的物质并泼洒氧化消毒剂。
四要在消毒3~4天后投放一些有益活菌,净化水质。
肉眼观察,后期的水质的标准达到:水深褐色而不浊、不浑,闻到藻味而不臭,手感较清爽而不粘稠。
经实践证明,目前增氧效果最好、耗能最低的增氧机和增氧方式是鼓风机管道式底部充气增氧和水面水车式增氧机结合,形成立体增氧,此种方法使池中溶氧均匀充足,可促进对虾健康生长。
养殖南美白对虾时,经常遇到暗绿浓绿的水,该怎么调水?那种水最适...
(1)沿池边泼洒杀藻剂:一般为含氯制剂或硫酸铜、络合铜等铜制剂。
此法有一定的效果,但缺点是对南美白对虾的刺激大,尤其是铜制剂会抑制虾的生长;另外一旦用量过大,容易造成转水,而且蓝藻大量死亡后分解产生的毒素进一步加剧了对虾的危害,易引起事故发生。
(2)大量进水:一些养殖户在生产中发现,有时通过大量换水(尤其是河水)可以使蓝藻死亡。
其实原理很简单,由于蓝藻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差,由于已经适应了原来的环境,一旦水环境突然改变,引起不适,就会造成大量死亡,造成人为的转水。
(3)在蓝藻集中的地方泼洒杀藻药物,杀灭蓝藻,需要注意的是,要泼洒对南美白对虾刺激小的药物,泼洒后还应注意使用天时好乳酸菌水剂解毒,减少蓝藻死亡后对南美白对虾造成的伤害
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混合养殖培水方法是什么?
老化池塘用芽孢杆菌和米糠(或麸皮)混合后加水浸泡,充氧发酵12小时,制成生物肥。
选择晴天的上午,使用生物肥,配合无机复合肥进行培水。
正常3-4天后,可见一定水色。
池底比较干净的新池,适量使用 经过发酵处理的有机肥,每亩5千克;配合芽孢杆菌和藻类生长素进行培水。
水色呈豆绿色或黄绿色,这时表明池中已繁殖了相当的基础饵料。
基础饵料培养得好与差,将直接影响到虾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因此,肥水是虾类养殖 的一个重要环节。
若水色不够理想,可再追施肥1次(施肥应根据水色,少量 多次,避免一次量大,藻类暴长无法控制)。
当水的透明度在50-60厘米,pH7. 5-8. 5,氨氮0.5毫克升以下,硫化氢0.01毫克升以下,亚硝酸盐0.04毫克升以下,溶氧量5-6毫克升时 即可试水。
即用网袋挂在池塘中,放入50-100尾虾苗,24小时后成活率在 95 %以上即可大批放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