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养殖什么好养又赚钱,养殖营业执照怎么办理,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水产品禁用药物孔雀石绿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孔雀石绿又称苯胺绿、碱性绿,孔雀石绿易溶于 水,溶液呈绿色。
孔雀石绿对真菌等具有相当好的抑制效果和抗外寄生虫效果,且价格低廉,在水产品养殖中被广泛用于水体消毒和预防鱼病(水霉病等)。
近年来,发现孔雀石绿特别是其代谢产物在水产动物体内有明显的蓄积残留现象,在体内不容易降解,其化学官能团三苯甲烷是一类致癌物质。
孔雀石绿及其代谢产物通过鱼肉食物链传递给人类,会使人体在不知不觉中受害。
此外,人食用经孔雀石绿治疗的水产品后,对免疫系统和繁殖系统有较大的影响。
我国于2002年5月将孔雀石绿列人《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中,禁止用于所有食品动物。
抗寄生虫药就是用来杀灭家畜家禽体内外寄生虫的一类药物吗?
抗寄生虫药就是用来杀灭或驱除家畜家禽体内、体外寄生虫的一类药物。
寄生在畜禽体内和体外的寄生虫的感染是比较普遍的,而且危害很大,这是因为这些寄生虫在其生活过程中,不仅吸取畜禽(宿主)机体的营养,还会释放毒素和有毒代谢产物而破坏机体的细胞,干扰畜禽的正常生理机能,并传播病原微生物等,这些有害的作用可使畜禽大批死亡,或者引起慢性病变而影响畜禽正常生长发育,使畜禽的肉、蛋、奶、毛、皮的产量和质量下降,给畜牧业经济带来巨大损失,甚至给公共卫生造成损害。
因此,在畜禽生产中,需要使用抗寄生虫药物。
最早应用的药物多为植物性制剂如槟榔、鱼藤等,现在多用人工合成的广谱、高效、低毒的抗寄生虫药。
养猪生产中常见的禁用药物有哪些?
盐酸克仑特罗:也称克喘素,是治疗哮喘病的一种药物, 我国俗称“瘦肉精”。
被猪食用后全身都有分布,以内脏特别是 肝脏中残留最多。
人误食了含有“瘦肉精”的猪肉,可扰乱激素平衡,引起人体中毒。
临床表现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 心律失常、心慌、心悸、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症状。
性激素类:有促进性器官发育成熟、母猪催情、公猪提高 性欲、促进蛋白质合成、加快增重的作用。
己烯雌酚在人体内残 留会促进女童性早熟、男性女性化,增加女性患乳腺癌、卵巢癌的危险。
雄性激素在动物体内残留,可促进性功能亢进,易发生 自淫症。
抗生素类:大部分抗生素大多是广谱抗生素,对革兰阳 性、阴性细菌均有程度不同的抑制作用。
虽大部分未禁用,但由 于长期超量使用,动物的耐药性明显增强。
如现已被禁用的氯霉素对哺乳动物的大肠杆菌病基本失去治疗作用,且能抑制蛋白质 合成和骨髓造血功能,导致血小板减少性紫斑、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等。
呋喃唑酮:是一种毒性较大的药物。
可治肠炎、腹泻和 鸡、兔球虫病。
如长期连续使用,不执行休药期的规定,在猪、 鸡肝脏中残留,被人食用后,能引起出血综合征,其潜在危害是诱发基因变异和痛症。
安眠酮:又名甲喹酮、海米那。
有镇静、催眠作用,临床 上主要用于动物过度兴奋或惊厥,可使机体平静。
但该药副作用 较大,人误食了含有此药的猪肉,会表现出恶心、呕吐、头晕、无力,四肢及口舌麻木,个别较重患者有短时间的精神失常。
过 量中毒可出现昏迷、视神经乳头水肿、心跳过速、呼吸抑制等症状。
久吃含有此药的肉类,人体可产生耐药性。
磺胺类和喹乙醇:这两种药虽未列入《禁用清单》中, 但前者已被列入《无公害食品——猪肉》理化指标中严格控制 使用,肉中残留超标,能使人恶心、呕吐、眩晕等,抑制骨髓功能,破坏造血系统,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粒细胞 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少尿、无尿或血尿等,易产生抗药性, 易引起过敏反应。
轻者皮肤瘙痒或发生荨麻疼,重者甚至出现死 亡。
按《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药使用准则》规定,休药 期不得少于28天。
喹乙醇是一种基因毒剂和生殖腺诱变剂,促生长效果较好, 且有抗菌作用。
如在饲料中超量添加,鸡、鸭很敏感,鸡每千克 体重口服50毫克,即会中毒死亡,猪体重55千克时应禁用。
如 在肉中残留,对人的潜在危害很大,可致基因突变、致畸和致 癌。
此药休药期为35天。
什么叫抗寄生虫药?抗寄生虫药分为几类?
驱除或杀灭体内外寄生虫的药物叫抗寄生虫药。
分为抗 原虫药、抗螺虫药、杀虫药等三类。
抗原虫药常用的有喹嘧胺(本品有两种盐,甲基硫酸喹嘧和氯化喹嘧胺。
两种盐皮下或肌肉注射后均可吸收,吸收 后迅速分布于各组织,在体内维持时间较长。
对体内锥虫除 布氏锥虫外,均有效,常用剂量5~10毫克/千克体重。
两种盐按一定比例制成的混合盐,预防效果更好,混合盐粉剂由3份硫酸盐与2份氯化物混合制成;混合注射剂硫酸盐占10%,氯化物占6.67%,皮下注射0.025%毫升/千克体重, 每3个月注射一次)、新胂凡纳明(对伊氏锥虫和马媾疫锥虫有效,发病初期用药效果较好,但对慢性病例不能根治只能减轻症状。
常用剂量10毫克/千克体重,静脉注射, 隔3~4天,重复用药一次)、三氮咪(贝尼尔、血虫净, 对梨形虫、锥虫和边缘无定形体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除治疗外还有一定的预防血孢子虫病的作用。
常用剂量2〜5 毫克千克体重,深部肌肉注射)、台盼蓝(对梨形虫有一 定的作用,但不能消除全部体内的虫体,只能控制其不发病。
常用量1〜3毫克/千克体重,静脉注射)、锥黄素 (对巴贝斯梨形虫有效,静脉注射后12~24小时血中虫体 消失。
常用量为0.5毫克/千克体重,一般注射一次,必要时可间隔24~48小时,再注射一次)、常山酮(是中药常见中的一种生物碱,对多种球虫都有效,毒性低,安全 范围大)、氯苯胍(具有广谱、高效、低毒、适口性好等 优点,对多种球虫和弓形体有效。
常用量5〜10毫克/千克体重,内服)等。
抗蠕虫药常用的有左咪唑(是人工合成的广谱驱虫药,毒性较低,主要用于驱胃肠道内线虫和肺丝虫。
除内服外, 肌肉注射、饮水给药,同样有效)、丙硫咪唑(对胃肠道线虫、肺丝虫、肝片吸虫和绦虫均有效。
本品毒性低,不良反应小,机体耐受性好。
内服5~20毫克/千克体重)、使君子 (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的干燥成熟果实,药用其种仁,可驱蛔虫。
本品毒性小,炒熟后内服,剂量为20~40克)、二 氯苯胂(对犬的毒性小,作用强,可杀灭犬心丝虫的成虫。
临用前,以注射用水溶解制成1%注射液,2.5毫克/千克体重,静脉注射,间隔4〜5天一次)、吡喹酮(是人工合成的一种驱多种绦虫和吸虫的药。
本品高效、低毒,肌肉注射的生物利用度较内服高。
常用剂量驱绦虫及其蝴虫病为2.5〜5毫克/千克体重,驱中华支睾吸虫病为75毫克/千克体重,驱肺吸虫为50毫克/千克体重,内服或肌肉注射,连用3 天)、氯硝柳胺(对犬的多头绦虫,带属绦虫的杀灭作用。
此药毒性小,安全范围大。
犬用剂量为0.1克/千克体重)、 南瓜子(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新鲜干燥成熟种子,对绦虫有先兴奋后麻痹的作用。
南瓜子本身对宿主无毒性,常与槟榔 合用,效果更好。
犬常用剂量为200~250克,一次内服)、硝氯酚(对肝片吸虫的成虫有很强的杀灭作用,具有高效、 低毒、用量小等特点。
常用剂量为硝氯酚粉(片)3~4毫 克/千克体重内服,硝氯酚注射液1~2毫升/千克体重肌注)、疏双二氯酚(对吸虫和绦虫有驱虫作用,一般对成虫 效果好。
犬常用剂量为75~100毫克/千克体重内服)、硝硫 氰胺(对钩虫、蛔虫、.日本血吸虫、鸟毕血吸虫都有效,主要作用为抗血吸虫药。
剂量为0.5毫克/千克体重)等。
杀虫药常用的有敌百虫(为广谱杀、驱虫药,不仅对多种体外寄生虫有杀灭作用,而且对多数内寄生虫都有驱虫作 用。
外用时常用浓度0.5%的溶液,进行药浴或喷洒;内服 时常用的剂量为20毫克/千克体重)、蝇毒磷(外用杀灭犬体表虱;蚤、蛾等。
本品毒性小,安全范围较大。
常用 0.05%浓度的药液进行药浴或喷淋)、三氯杀虫酯(对蚊、 蝇和体表寄生虫均有良好的杀灭作用。
常用1%乳剂喷洒体 表面)、除虫菊(为菊科植物白花除虫菊的干燥花序。
杀虫 作用极为迅速,对多数昆虫有效。
在宿主体内吸收快,排泄快,一般无残留,毒性亦小。
1%~3%乳剂或煤油浸出液,外用)等。
使用抗寄生虫药时,应当注意什么样的问题?
使用抗寄生虫药时,应当注意以下问题:(1) 因地制宜。
合理选用抗寄生虫药。
合理选用抗寄生虫药 是综合防治寄生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在选择药物时不仅要了解 寄生虫种类、寄生部位、严重程度、流行病学资料等,更应了解动物 品种、性别、年龄、体质、病理过程、词养管理条件等对药物作用反 应的差异,从而才能结合本地、本场的具体情况,选用理想的抗寄 生虫药,以获得最佳防治效果。
(2) 结合实际。
选择适用剂型和给药途径。
为提高抗虫效果,减轻毒性和给药方便,使用抗寄生虫药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合 的剂型和给药途径。
通常驱除消化道寄生虫宜选用内服剂型,消化道以外的寄生 虫可选择注射剂,而体外寄生虫以外用剂型为妥。
为投药方便,大 群禽群可选择预混剂混饲或饮水投药法,杀灭体外寄生虫目前多 选药浴、浇泼和喷雾给药法。
(1) 防患于未然,避免药物中毒事故。
一般来说,日前除聚醚 类抗生素驱虫药对动物安全范围较窄外,大多数抗寄生虫药,在规 定剂量范围内,对动物都较安全,即使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亦都能 耐过,但用药不当,如剂量过大、疗程太长、用法不妥时亦会引起严 重的不良反应,甚至中毒死亡。
因此,对本地、本场还未使用过的 较新型的抗寄生虫药时,为防意外,在大规模防治前,应先把禽群 中少数具有代表性动物(即不同年龄、性别、体况)进行预试,取得 经验后,再进行全群驱虫,以防不测。
(2) 密切注意,防止产生耐药虫株。
随着抗寄生班药的广泛应 用,世界各地均已发现耐药虫株,这是使用抗寄生虫药值得注意的 重大问题。
耐药虫株一旦出现,不仅对某种药物具耐受性,使驱虫 效果降低或丧失,甚至还出现交叉耐药现象,给寄生虫防治带来极 大困难。
现已证实,产生耐药虫株多与小剂量(低浓度)长期和反 复使用有关。
因此,在制定驱虫计划时,应定期更换或交替使用不 同类型的抗寄生虫药,以减少耐药虫株的出现。
(3) 注重环境保护,保证人体健康。
通常抗寄生虫药对人体都 存在一定的危害性,因此,在使用药物时,应尽力避免药物与人体 直接接触,采取必要防护措施,避免因使用药物而引起对人体的刺 激、过敏、甚至中毒死亡等事放发生。
某些药物还会污染环境,因此,接触这些药物的容器、用具、必 须妥善处理,以免造成环境污染,遗留后患。
为保证人体健康;世界各国均对抗寄生虫药在动物产品(如 肉、蛋等)中的残留量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制定了最高残留限量和休药期规定。
我国对此亦有若干具体规定,应按章执行。
防治畜禽寄生虫病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使 用抗寄生虫药仅是综合防治措施中一个重要环节而已。
因此,对 寄生虫病应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如加强词养管理,消除各种致病 因素,搞好禽舍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寄生虫的传染媒介和中间 宿主。
什么叫抗寄生虫药?抗寄生虫药可分为哪几类?
家禽的寄生虫种类繁多,分布较广,感染普遍,如防治不利,常 会给家禽业造成重大损失。
抗寄生虫药是用于驱除和杀灭家禽体 内外寄生虫的药物。
根据药物抗虫作用和寄生虫分类,可将抗寄 生虫药分为以下3类:(1) 抗蠕虫药:又称驱虫药。
根据蠕虫的种类,又可将此类药 物分为驱线虫药、驱绦虫药、驱吸虫药和抗血吸虫药。
(2) 抗原虫药:包括抗球虫药、抗锥虫药、抗梨形虫药和抗滴虫药等。
(3) 杀虫药:又称杀昆虫药和杀蜱螨药。
抗寄生虫药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抗寄生虫药种类繁多,化学结构和作用不同,因此作用机理亦 各不相同。
此外,迄今对某些寄生虫的生理生化系统尚未完全了 解,故药物的作用机理也不完全清楚,已初步弄清的,大概可归纳 为如下几方面:(1) 抑制虫体内的某些酶:不少抗寄生虫药通过抑制虫体内酶 的活性,而使虫体的代谢过程发生障碍。
例如,左旋咪唑、硫双二 氯酚、硝硫氰胺和硝氯酚等,能抑制虫体内的琥珀酸脱氢酶(延胡 索酸还原酶)的活性,阻碍延胡索酸还原为琥珀酸,阻断了 ATP 的产生,导致虫体缺乏能量而致死;有机磷酸酯类能与胆碱酯酶结 合,使酶丧失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使虫体内乙酰胆碱蓄积,引起 虫体兴奋、痉挛,最后麻痹死亡。
(2) 干扰虫体的代谢:某些抗寄生虫药能直接干扰虫体的物质 代谢过程,例如苯并咪唑类药物能抑制虫体微管蛋白的合成,影响 酶的分泌,抑制虫体对葡萄糖的利用,引起虫体死亡;三氮脒能抑 制动基体DNA的合成,而抑制原虫的生长繁殖;氯硝柳胺能干扰 虫体氧化磷酸化过程,影响ATP的合成,使绦虫缺乏能量,头节 脱离肠壁而排出体外;氨丙啉的化学结构与硫胺相似,故在球虫的 代谢过程中可取代硫胺而使虫体代谢不能正常进行。
(3) 作用于虫体的神经肌肉系统:有些抗寄生虫药可直接作用 于虫体的神经肌肉系统,影响其运动功能或导致虫体麻痹死亡。
例如哌嗪有箭毒样作用,使虫体肌细胞膜超极化,引起弛缓性麻 痹;阿维菌素类则能促进7-氨基丁酸(GABA)的释放,使神经肌肉 传递受阻,导致虫体产生弛缓性麻痹,最终可引起虫体死亡或排出体外;噻嘧啶能与虫体的胆碱受体结合,产生与乙酰胆碱相似的作 用,引起虫体肌肉强烈收缩,导致痉挛性麻痹。
(1) 干扰虫体内离子的平衡或转运:聚醚类抗球虫药能与钠、 钾、钙等金属阳离子形成亲脂性复合物,使其能自由穿过细胞膜, 使子孢子和裂殖子中的阳离子大量蓄积,导致水分过多地进人细 胞,使细胞膨胀变形,细胞膜破裂,引起虫体死亡。
理想的抗寄生虫药,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自从1907年化学合成胂凡纳明(606)后,为抗感染的化学治 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从此,抗寄生虫药的品种,数量不断增加,特 别是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研制合成了许多新品种, 使抗寄生虫药的生产和应用取得了很大成绩。
目前,理想的抗寄 生虫药,要求具备广谱、高效、低毒的条件•,无致癌、致突变、致畸胎 的“三致”作用;除此之外,尚要求具备投药方便、适口性好、剂量小、无残毒残留和不易产生耐药性等条件,这些是衡量抗寄生虫药 的临床价值标准,也是选用抗寄生虫药的基本原则。
(1) 安全。
良好的抗寄生虫药,应该是对寄生虫有强大的毒 性,而对宿主无毒或毒性很低。
其化疗指数或称为安全指数(最大 耐受量最低有效量)越大,表示药物对机体的毒性愈小,而疗效愈 高。
一般认为安全指数必须要大于3时,才有临床应用意义。
凡 是对虫体毒性大、对宿主毒性小或无毒性的抗寄生虫药是安全的。
(2) 高效。
高效的抗寄生虫药,应该是使用小剂量即能起到满 意的效果。
所谓高效的抗寄生虫药,应当是对成虫、幼虫甚至虫卵 均有较高的驱杀效果。
驱为效果的判定标准,临床丨•.是以驱净率 来衡量,高效抗寄生虫药在使用单剂一次投服的驱净率,应达到 50%以上,但目前较好的抗寄生虫药,仅对成虫有较好的效果,对 未成熟虫体效果很差,且多数为无效。
因此,希望对成虫、未成熟 虫体以及虫卵均有良好的效果,这样可以避免成虫驱除后,又要等 到幼虫成熟后再驱虫,因而可延长二次驱虫的间隔时间。
(3) 广谱。
广谱是指驱虫范围广。
家畜受寄生虫侵袭多属混 合感染,因此,使用广谱驱虫杀虫药,在兽医临床上就显得更为重 要。
但目前已有的广谱驱虫药,以广谱驱线虫药而言,也不是对所 有的线虫都有作用,更谈不上对绦虫,吸虫等有效。
故在混合感染 时,除选用广谱驱虫药外,还应根据感染范围,并用几种驱虫药,以 达到治疗混合感染的目的。
(4) 具有适于群体给药的理化特性。
①以内服途径给药的驱 内寄生虫药应无味、无特臭、适口性好,可混饲给药。
若还能溶于 水,则更为理想,可将药物混饮给药。
②用于注射给药者,对局部 应无刺激性。
③杀外寄生虫药应能溶于一定溶媒中,以喷雾等方 法群体杀灭外寄生虫。
④更为理想的广谱抗寄生虫药在溶于一定 溶媒中后,以浇淋方法给药或涂擦于动物皮肤上,既能杀灭外寄生 虫,又能在透皮吸收后,驱杀内寄生虫。
(5) 价格低廉。
可在畜牧生产上大规模推广应用。
(1) 无残留。
食品动物应用后,药物不残留于肉、蛋及其制品 中,或可通过遵守休药期等措施,控制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
实际上,完全符合上述条件的抗寄生虫药目前还很少,所以, 以比较接近这几个条件的药物,作为选择的目标。
中兽药是否可作为抗寄生虫药物使用?
中兽药作为祖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一些方剂具有很好 的抗寄生虫作用,我国民间使用艾叶驱虫就是中药抗寄生虫的有力证 明。
在中药方剂中,不乏驱虫良药,如万应散,药性猛烈、攻逐力强, 驱虫效果极佳。
驱虫散,对胃肠道寄生虫驱杀效果也很好。
肝蛭散对 肝片吸虫感染有很好的疗效。
近年来,随着中药研究的深人,很多研 究者也在尝试以传统驱虫中药为原料,提取其中的杀虫成分,以提高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