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养殖网安逸养殖网

安逸养殖网
种植技术如水产养殖技术、禽类养殖技术、特种养殖技术,中药种植技术,农作物种植技术以及饲料、兽药、环境、设备、防控

河蟹养殖 多久调水 河蟹养殖方法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页顶部

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螃蟹怎么养?吃什么?能活多长时间?

(一)扣蟹培育 为了提高幼蟹的成活痃,增加经济效益,首先要培育扣蟹。

为了把当年的大眼幼体达到商品蟹,目前大多采用塑料大棚暂养技术。

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不漏水、不渗水、淤泥少的池塘,面积不宜太大,水深不超过1.2米,池形东西向为好,阳光充足,大棚建设可参照农业蔬菜大棚建设方法。

在放蟹苗前15—20天,每亩用75公斤生石灰泼洒消毒,待药性消失后,用80目的滤网进水,培育基础饵料,移植水草(必须严格消毒),并设立必要的防逃设施。

蟹苗入池时可适当浅些。

有利于提高水温和水中藻类、水草的生长。

每天投喂饵料2—3次,投喂豆浆、鱼、虾糜等,投喂进应多投在周边浅地区,投饵料按体重的4%计算,并随时注意天气、水制裁、个体生长,争饵生物的多寡而定。

随着幼蟹的生长也应增加一些植物性饵料,如:浮萍等优质水草,在日常管理中注意水质调节,要掌握水质肥而爽,换水时要勤换少换,不要引起水温和水位的剧烈变化。

经过2个月左右的培育可达到扣蟹。

(二)成蟹养殖 成蟹喜欢水质清净、透明度较大的水体环境,水草丛生,饵料丰富,河蟹生长最适宜,目前大多采用池塘、湖泊、河荡和稻田养殖。

现以池塘为主作简单介绍:1、池塘条件 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污染,选择粘土、沙土或亚沙土,通气性好,有利于水草和底栖昆虫、螺蚌、水蚯蚓等生长繁殖,老池塘要彻底清淤,淤泥不超过 20cm为好,池塘面积不宜太小。

池塘水深常年保持在0.6—1.5米左右,各处水深不一,最浅处10cm,池中可造数个略高出水面的土墩,即蟹岛,岛上可移植水生植物,池塘不要太陡,坡比一般在1:1.5以下,否则,河蟹易掘穴,且不利于晚间爬出水面活动。

也可建造人工洞穴。

2、移植水草 河蟹天然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域内水草和底栖生物(饵料生物)的多少。

在养殖过程中种好水草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

种水草除供蟹摄食补充维生素旬,还可以养活相互格斗、隐蔽的作用,是提高各期间河蟹成活率的一项有力措施,另外还能吸收池中有害氨态氮、二氧化碳、有机物质、释放氧气、稳定水质的作用。

群众也常说“蟹大小、看水草”。

因此,对于池塘养殖河蟹来说必须下大力气种好水草,水草的咱类主要有浮萍、满江红、水葫芦、水浮莲、轮叶黑藻、金鱼藻、苦草、水花生等,移植时注意消毒防害。

3、防逃设施 防逃设施多采用塑料薄膜,也有用水泥板,视各自的情况而定。

4、清塘消毒 一般在放苗前半具月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每亩75公斤。

一方面可杀灭敌害生物,另一方面可改良池底,增加水体中钙离子的含量,促进河蟹蜕壳生长。

纳水后要及时施肥,培育藻类和基础饵料,透明度一般保持在40—50cm为宜,如果发现有蝌蚪或蛙卵要及时清除,以免争食,为害幼蟹。

5、放苗 苗种选购,以长江水系生产的蟹苗为佳,要求规格整齐,步足齐全,体质健壮,爬行活跃,无伤无病。

放苗及密度,放苗时要注意温差。

从外地购回的苗种不能直接放入池中,应先在水中浸泡2—3分钟,取出入置10分钟,如此重复2—3次,待幼蟹逐步吸足水分和适应水温后,放入池中,可以提高成活率。

密度:目前大多以混养为主,特别是鱼虾蟹混养,经济效益会更高。

密度可控制在1500只/亩以内,规格120—150只/kg的扣蟹。

如果条件较差或以养虾为主可适当减少放苗量。

6、日常管理 (1)投饵:池塘精养的整个过程,主要靠人工投喂饲料,因此饲料的种类、优劣和多少对河蟹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投饵时应坚持精、青、粗合理搭配的原则,动物性精料占40%,水草占35%,其他植物饲料占25%,饲料的种类主要有三大类(一)全价性河蟹专用配合饲料;(二)动物性:海、淡水小杂鱼,各动物尸体、螺类、蚌类、畜禽血、鱼粉、蚕蛹等;(三)植物性:水草类、浮萍、水花生、苦草、轮叶黑藻等,商品饲料类:山芋、马玲薯、谷类、麸皮、料糠等。

河蟹的投喂方法象池塘养鱼那样,做到“四看四定”,即盾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蟹的活动情况,定时、定点、定质、定量。

看季节:春季幼蟹要投喂一些活口的动物饲料,河蟹生长中期特别是5—8月份,要适当加大动物性饲料投喂量,但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后期河蟹需要大量营养,以满足性腺发育,应多投喂动物性饲料,这样河蟹体重加大,肉味鲜美,饲料的投喂按季节分配一般为3—6月40%,7—10月份60%,水温10摄氏度以下,蟹的活动量少,摄食量不大,可少喂,隔日投喂一次,当水温3—5摄氏度,可以不投喂。

看天气:天气晴朗时要多投喂,阴雨天要少喂,闷热天气,无风下阵雨前,可以停止投喂,雾天,等雾收后再投喂。

看水质:水质清,可正常投饵,水质浓,适当减少投喂,及时换水。

看蟹的活动情况:一般投喂后的第二天早晨吃光,投饵量适当,吃不光,说明河蟹食欲不旺或数量过多,应及时分析原因,减少投喂量,蟹在蜕壳期间要适当增加投喂量。

定时:河蟹有昼伏夜出的习惯,夜晚外出觅食,投喂分上午8、9点钟和下午傍晚两次进行,傍晚的投喂量整天喂量的60—70%。

定点:投喂的饲料要有固定的食物,饲料撒在饲料台或选择...

怎么养殖螃蟹,成本和利润多少

螃蟹养殖投资明细:一、放养规格:投放规格3~4克/尾河蟹苗;二、放养数量:600只/亩;三、养殖面积:20亩;四、饲料成本:养殖过程共投喂饲料3.2吨,共计2万;五、苗种成本:0.96万;六、蟹药和电费:0.3万;七、水草和螺蛳:1.4万;八、塘租:2.4万;九、总成本:7.418万。

螃蟹养殖利润情况:一、螃蟹规格:分为三个主要规格,分别20斤/亩,60斤/亩,110斤/亩;二、螃蟹销售额:20斤/亩,平均售价65元,销售额2.6万,60斤/亩,平均售价30元,销售额3.6万,110斤/亩,平均售价51,销售额11.22万,共计17.42万;三:实际利润:10万。

螃蟹养殖效益综述:螃蟹养殖总体情况好,平均亩产190斤以上,母蟹2.8两/只、公蟹2.45两/只以上,总销售额17.42万,亩利润5000元。

螃蟹(páng xiè):动物界,节肢动物门,甲壳亚门,软甲纲,真软甲亚纲,十足目,腹胚亚目,短尾下目。

是甲壳类动物(crustacean),身体被硬壳保护着,靠鳃呼吸。

在生物分类学上,它与虾、龙虾、寄居蟹是同类动物。

绝大多数种类的螃蟹生活在海里或近海区,也有一些栖于淡水或陆地。

它们靠母蟹来生小螃蟹,每次母蟹都会产很多的卵,数量可达数百万粒以上。

螃蟹是依靠地磁场来判断方向的。

这类生物遗传物质数目复杂且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常多达 100 多对。

常见的螃蟹有大闸蟹(河蟹、毛蟹、清水蟹)、梭子蟹等。

我国螃蟹的资源十分丰富,其中以长江下游的固城湖大闸蟹、太湖大闸蟹、高邮湖大闸蟹、阳澄湖大闸蟹、蟹楼大闸蟹、兴化大闸蟹、洪泽湖大闸蟹出产的大闸蟹为上品。

螃蟹怎么养?吃什么?能活多长时间?

保存方法一: 用冰箱保存螃蟹. 所购螃蟹数量不多能在三天左右吃完的保存比较简单.选活力旺盛的螃蟹,把螃蟹的脚捆起来以减少螃蟹体力消耗,然后放在冰箱的冷藏柜,温度保持5度-10度,盖上湿毛巾保存即可。

每天吃的时候先挑选活力不足的吃,活力足的螃蟹可继续保存。

保存方法二: 选活力旺盛的螃蟹,准备一个30-50公分高的塑料桶/盆,把螃蟹放入其中不能层叠;然后加水至螃蟹身体的一半高主要是保湿,不能把螃蟹全部埋住.因为您不太可能备有增氧设备,如果水太深螃蟹会缺氧窒息而死。

桶/盆无须加盖,每天检查螃蟹,把活力不足的螃蟹及时吃掉,采用这种方法保存阳澄湖螃蟹,气温不高的时候螃蟹保存可超过5天. 保存方法三: 如果所购螃蟹量多三五天吃不完,最好的保存办法是,把自己的浴缸---做暂养池---先让出来给螃蟹享受一下了,因为浴缸四壁光滑,螃蟹无法逃跑,把螃蟹轻轻倒入浴缸中,注水到刚好埋住螃蟹,使螃蟹八足立起来就可以在水面呼吸,并根据储存时间和数量投放少量的小鱼小虾,用这种方法储存阳澄湖螃蟹一般可超过7天或更长,品质好的螃蟹储存成活率可达95%以上。

另外,每天检查螃蟹,把活力不足的螃蟹及时吃掉。

...

螃蟹养殖那里比较多

成蟹养殖池塘的条件:交通方便,环境安静;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无污染,排灌方便;池底平整,池埂坡比1:2.5—3。

防逃设施:主要有水泥砖墙、钙塑板围栏、聚乙烯网片围栏三种形式。

目前普遍采用钙塑围栏,将钙塑板沿埂四周埋入土中20厘米压实,间隔1米用木桩固定。

杀菌消毒清塘:清除过多的淤泥,只留淤泥10厘米左右,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每亩用量200—250公斤,达到彻底的清塘消毒,除杂除野,杀灭病菌,改善底质,药后7天,即过水1次,以排除污物,然后晒塘3—5天后加水。

蟹池里宜种的水草:养殖一塘蟹,首先要种好一塘草,水草是河蟹喜爱吃的天然饵料之一,又能起到良好的净化水质的作用,而且是河蟹栖息、躲避敌害的场所。

种水草的面积应占池塘面积的70%以上,主要品种有轮叶黑藻、苦草、伊乐藻等,轮叶黑藻、伊乐藻以移栽、扦插为主,苦草以播种方式种植。

蟹池里宜投放螺丝:螺丝是河蟹喜食的天然饵料之一,又能净化水质。

在蟹种放养前和市场和和,每亩投放鲜活螺丝300—500公斤,以培育河蟹的基础饵料。

...

螃蟹养殖水质要求

5 以下,否则,水质良好无污染,选择粘土、沙土或亚沙土、透明度较大的水体环境,水草丛生:1,通气性好,有利于水草和底栖昆虫,饵料丰富,河蟹生长最适宜,大多采用池塘。

因此只要水质良好无污染、湖泊、河荡和稻田养殖。

水源充足,池中可造数个略高出水面的土墩,即蟹岛,岛上可移植水生植物,池塘不要太陡,河蟹易掘穴、螺蚌、水蚯蚓等生长繁殖,进排水方便,老池塘要彻底清淤,最浅处 10cm,坡比一般在 1,且不利于晚间爬出水面活动。

也可建造人工洞穴,就可以养殖螃蟹螃蟹喜欢水质清净...

螃蟹离水几天怎么养不会死

也不要烧熟了储存,这样会对口感不利.月高温时离水不要超过1天,如果放冰箱冷藏室可以保存2-3天不死!即死的海螃蟹可以吃但一定要注意储存时尽量低温,千万不能速冻,但离水时间长了品质会差点,尽量保持潮湿度就行.如果是海螃蟹由于海螃蟹和普通的河蟹不一样,顾处理方法也略有不同!理论上讲死螃蟹是有毒的吃了会食物中毒最好不用,但是不能超过48小时 螃蟹生命力很强的,能同时储存较多的水分和空气,如果你是开餐厅的就在快死的时候杀了冷藏就可以了,再长就不行了8月以后几天也没事的,到11月天冷了,离水一星期也不会死的.7,6!我们的海螃蟹都是用用碎木屑储藏运输的,道理很简单,因为碎木屑模仿海边沙子的结构。

保存自然要放在冰箱的冷藏室

河蟹养殖有哪些模式?

河蟹养殖有以下模式:(1) 湖泊养蟹。

湖泊养殖河蟹是将蟹苗由产苗地陆运或空运 到养殖湖泊,并直接放入湖水中,使蟹种经过6〜10个月的生长育肥,第二年秋季从湖泊中捕捞成蟹的一种养蟹方式。

这种养蟹 方式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具有养殖周期短、蟹种运输 容易、回捕率高、适于各类中小型湖泊开发利用等特点,得到较快发展。

目前除放天然蟹苗外,也放养人工繁殖的蟹苗。

一般而言,湖泊养蟹是在湖泊养鱼的基础上投放蟹种,进行 鱼蟹混养。

从湖泊生态学角度来看,投放的蟹种与湖泊原有的水 生生物品种之间必然存在着竞争与抑制、捕食与被食、共生与互利等种间关系。

(2) 池塘养蟹。

池塘养蟹是近10多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河 蟹生产模式,其基本要求如下:①水源和水质。

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水方便、水源没有污染的池塘作为养蟹池塘。

河蟹对水质的 要求较高,适合在水质清瘦、透明度大、溶氧充足的水体生活,还要保持在1.5米的水深。

②面积和底质。

一般池塘养蟹以25〜50 亩为宜。

池塘底质一般以壤土最好,黏土次之,沙土最劣。

淤泥 有利于河蟹喜食的摇蚊幼虫、水丝蚓和小螺蚌类的生长繁殖,以 10〜15厘米厚淤泥为宜。

池塘坡比以1: 3以上为佳。

③人工蟹 礁。

在池中设置土墩或土埂,供河蟹打洞、摄食、栖息、蜕壳和 回避池中缺氧场所。

蟹礁形状可以是方形、圆形或不规则形状,一般在池中心、顺水流方向、根据池面积大小建设几条长方形的 土埂,其上可栽一些水草作为饵料来源。

④放养规格。

根据生产实践经验,若要收获的商品河蟹规格在150克/只以上,投放的蟹种规格宜在120〜200只/千克,即每只5〜8克。

⑤放养密度。

每 亩投放120〜200只/千克的蟹种为2500〜4000只,折合重量为 25〜30千克/亩。

若蟹种来源困难,价格高,蟹池等各项条件不 算优良,投放量应小一些,投人规格为120〜200只/千克的蟹种 为1500〜2500只,折合重量为10〜20千克/亩。

这时可投放一些与河蟹摄食、生长无矛盾的鱼种。

一般投放鳙鱼、鲢鱼、鳊鱼和 异育银鲫等。

鱼种放养量按亩产成鱼150〜200千克设计,投放鲢 鱼180尾,鳙鱼80尾,鳊鱼50尾,异育银鲫50尾,注意不可放 养鲤鱼、青鱼等底栖肉食性鱼寒。

⑥水质管理与调节。

第一,栽种水草。

水草有吸收水中的营养盐类而淡化水质,通过光合作用 增加水中溶氧,在高温季节降低局部水温作用;第二,控制水深。

3〜4月水温较低,蟹种在池中活动范围较小,水深在0.8〜1米, 5〜7月水深控制在1〜1. 2米,8〜10月加深至L 2〜L 5米之间;第三,换水,一般春季每半月换水1次,每次换水1/4〜1/3,夏 季水温较高,每5〜7天换水1次,每次加深30〜40厘米。

换水 原则是先排后灌或边排边灌。

第四,泼洒生石灰。

一般在生长季节每20〜30天施用1次生石灰,每次每亩用15〜20千克,化水后全池泼洒。

(3) 稻田养蟹。

利用稻田种稻的浅水环境,辅以适当的工程 措施和技术工艺,在稻田中养殖河蟹,达到稻谷和河蟹双增收的一种养殖方式。

稻田养蟹将种植业和养殖业进行有机结合,使稻 谷和河蟹在同一环境中共生互利,达到减少病害、提高稻谷和河蟹商品质量的目的。

稻田养蟹具有一系列不同于池塘和湖泊水体养蟹的特点。

①稻田水位较浅,一般只有3〜7厘米,深者不过15厘米,而且 水位的升降变化是根据水稻不同发育阶段的需要而变化。

要注意 养蟹稻田要加高和加宽田埂,尽量提高水位。

②由于稻田水浅, 水温受气温影响较大。

河蟹成蟹适宜的生长水温条件为10°C〜 30°C,22°C〜28°C是河蟹生长最适水温,当水温在l0°C以下或 30°C以上时,河蟹摄食能力明显减弱,水温达到39°C时,河蟹昏 迷并逐渐死亡。

解决办法是开挖蟹沟和蟹溜。

③在稻禾生长茂密 的稻田中,虽然受日光照射的影响较小,但受气温的影响较大。

因此,为了使河蟹顺利蜕壳生长,除开挖一定量的蟹沟和蟹溜外, 还应增加冲换水频率,高温季节几乎要每天冲换1次水。

我国河蟹养殖的快速发展阶段都有哪些代表性时期?

20世纪90年代初,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市场对河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由于河蟹养殖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高,吸引了大批资金雄厚的企业和个人加入河蟹养殖产业。

再加上河蟹人工繁殖技术获得成功及养殖技术推广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河蟹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全国许多省、市都掀起了河蟹养殖的热潮,特别是江淮流域等省份的河蟹养殖的发展更是迅速。

全国河蟹养殖产量1998年就达12万吨,2000年已达20万吨,产值120亿~150亿元;2001年达23万吨,2014年达73万吨,产值460亿元左右。

期间经历了3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时期: (1)天然蟹种养殖期(1988—1990年) 河蟹人工养殖的初期,成蟹养殖生产的蟹种以长江等天然水域捕捞的蟹种为主,其特点是:成活率高、单价高、效益高。

但由于天然蟹种资源的不断减少,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养殖产业的发展,养殖规模相对较小。

(2)天然捕捞蟹种与人工养殖蟹种混合期(1991—1993年) 此期间,随着河蟹养殖面积扩大,蟹种需求量增加,天然蟹种资源量远远不能满足养殖需求,北方苗种培育技术相对成熟,蟹种产量较高,江苏、安徽等省成蟹养殖面积大,蟹种供不应求,大量辽蟹南下,但长途运输及北方培育的蟹种对南方气候的不适应,苗种质量不稳定,造成了养殖成活率低、性成熟早,病害频发,养成规格小,养殖效益较差。

(3)成蟹豆蟹养殖兴起(1994—2001年) 由于辽蟹南下养殖成活率低、性成熟早等因素,造成养殖产量低、规格小、效益低下。

江苏、安徽等河蟹主要产区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解决南方苗种短缺问题,形成了利用当年工厂化早繁蟹苗,通过大棚强化培养成2000~4000只千克蟹种(因大小如豆俗称豆蟹),实行当年养成。

但是由于养成的成蟹规格小、养殖效益一般,同时病害爆发,严重影响了养殖产业的发展。

具有代表性的病害是颤抖病,该病1997年后呈大规模流行,1998—1999年前后为发病高峰期,每年3—11月为主要发病季节,发病严重地区发病率高达90%,死亡率超过70%,养殖户“谈抖色变”,对河蟹养殖业危害巨大,从而迫使水产科学工作者改革养殖技术,探索新的养殖模式,推动了生态养殖河蟹的发展。

赞一下
安逸养殖网
上一篇: 沈阳租养殖场 沈阳肉鸽养殖场
下一篇: 云南省昆明市养殖赚钱 云南省昆明市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页底部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