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蛋鸡健康养殖关键技术讲座(二) 看看养蛋鸡挣不挣钱
传统行业比较稳定,但经济效益不高。
养殖有一定风险,但只要有相关技术,这个风险是可以控制的。
目前养殖品种比较多,不同地域特点不同,选的养殖品种也要有相应的变化。
具体养殖什么,要先做养殖市场调查,主要调查养殖行业整体发展情况,如养殖什么品种比较多,饲养来源怎么样、苗种能否解决、兽医等服务部门是否健全、产品销售是否通畅、能否进行深加工,如要进行大规模养殖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饲养人员能否聘到缉恭光枷叱磺癸委含莲! 关于养殖品种,现阶段比较好的有食草动物养殖(如肉牛、奶牛、肉羊等)、快大型肉鸡养殖(投资小、见效快、技术要求不高,但易受禽流感等影响)、水产品养殖(特种水产品等)。
不管什么品种,还要因地制宜。
只有在选择好养殖项目后,才能谈到养殖技术问题,可以先到养殖项目比较大的养殖场里见习(打工或学习)一阶段,了解清楚本行业发展和建设的概况再起步。
可以先聘一个养殖技术方面的顾问,设计建场。
许多专业技术也可以在网络上学习到。
可以下载一个优酷客户端,输入关键字段,搜一下,可以找到很多养殖视频讲座,下载比较方面,而且是免费的。
跳跳鱼的养殖
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Linnaeus)又称跳跳鱼、泥牛、花跳。
弹涂鱼个体虽小,但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目前市场售价约为50元/公斤,具有较大的养殖开发前景。
一、形态特征 大弹涂鱼个体小,成熟的个体长一般为80-90mm,体重为15-25g;大个体长可达120-150mm,体重达30-40g。
体侧扁,背缘平直,腹缘浅弧形,尾柄较高,体及头部均被小圆鳞。
第一背鳍颇高,基部短,有5根鳍棘延长丝状;第二背鳍鳍条较低,倒后伸达尾鳍基,腹鳍短,胸鳍,尾鳍均为尖圆形。
体蓝褐色或灰棕色,体侧上部沿背鳍基部有6-7条灰黑色的横纹,体侧及头部散布许多亮蓝色小点,腹部白色,第一背鳍深蓝色,第二背鳍蓝灰色,腹鳍浅黄色,尾鳍灰黑色。
二、习性与食性 大弹涂鱼为暖温性温热带沿岸性的小型鱼类,分布于马来西亚、朝鲜、日本、中国的南海及东海;广东主要分布于珠江口、雷州湾等地。
栖息于河口咸淡水水域,近岸滩涂处或底质烂泥的低潮区,对恶劣环境的水质耐受力强。
广盐性,喜穴居,穴一般为Y字形,由孔道、正孔口和后孔口构成。
正孔口用于进出,后孔口用于换气。
依靠胸鳍和尾栖在水面上、沙滩、岩石上爬行或跳跃;匍匐于泥涂上觅食底栖硅藻、蓝绿藻,也食少量桡足类及有机质。
三、繁殖与生长 大弹涂鱼繁殖季节为每年4-9月,每尾亲鱼可产卵1万粒左右。
卵粒呈球形,有粘性呈黄色。
夏季和秋季可看到大量的鱼苗出现在海水比重1.015以下的河口地带。
其生长速度较慢,从幼苗到成鱼一般须1-2年时间。
四、养殖与捕捞 大弹涂鱼的养殖在台湾及东南亚一些地区早已盛行,在中国大陆目前仍较少。
大弹涂鱼养殖池的结构与虱目鱼大致相同,池底一般应高出低潮线而且必须平坦,底质以粘土为佳;池内水深以5-15cm较适当,过深不利于生长;池水盐度为1.010-1.020之间;水温以24℃-30℃时生长较快;鱼苗投放前必须晒坪,施放基肥,消毒,驱除杂鱼和敌害,然后注水培养底藻。
鱼苗放养时间一般为6-9月,每公顷放养量通常为30000尾。
大弹涂鱼的生长速度,与池塘环境、底藻状况及管理技术等因素有关,捕捞收成时间为1-2年。
大弹涂鱼的捕捞可用手捉法、笼捕法和吊网法等。
手捉法是捕者找到鱼穴后,直接用手沿孔道捉取,其缺点是渔获或成活率较低。
笼捕法是捕者找到鱼穴后,用泥土封住后孔口,用鱼笼口插入正孔口,待其从正孔口出来进入鱼笼而捕获。
吊网法是利用大弹涂鱼潮水的习性,先把池水排到2cm浅或排干水池,在鱼池注水口设置吊网,利用涨潮时慢慢注水,大弹涂鱼将逆流群集进入吊网内,拉动网绳吊起捕获。
之二 大弹涂鱼土池繁殖与育种培育 游华 游克仁 一、繁殖池结构 利用原弹涂鱼养殖池17亩,池水深50-80cm,池底质为泥沙。
池内平列挖割水沟数条,每间隔2米挖一条水沟,每条水沟的规格:沟宽1米,沟深30-40米。
形成池内四周水沟环布,且各池水沟相互畅通无阻,整个育苗池为长方形,池的两候车室水沟稍深,有利于进、排水及出池鱼苗的收集。
水沟中每隔2米水平放置陶瓷制作的圆柱管1个,直径10cm,长度50cm,作为专门采集弹涂鱼的附苗器。
二、亲鱼的选择 1、亲鱼来源:目前在福建沿海水域,较难购买到上规格和能用于批量生产弹涂鱼苗种的亲鱼,亲鱼主要来源于台湾。
直接从台湾引进人工养殖2龄以上的亲鱼。
选择无病害和无损伤的大小体,一般要求体长20-23cm,体重160-200g。
2、亲鱼运输:直接从台湾弹涂鱼苗种场采购亲鱼200尾,其中雄性占10%。
采用塑料薄膜袋充入氧气包装,每4尾亲鱼装1小袋,由台湾港运至该育苗场共计10个小时,成活率达98%。
3、雌雄鉴别:弹涂鱼雌雄异体,亲鱼在非繁殖季节雌雄鉴别比较困难。
繁殖季节可从其泄殖孔的外观区别雌雄:雌鱼泄殖孔色红而圆,鱼体有满,卵巢呈黄色,卵为粘性卵;雄鱼泄殖孔狭小延长呈尖状,鱼体瘦长。
三、亲鱼的培育 亲鱼入池前应先做好培育池的晒池、清除敌害等清池消毒工作。
每立方水体可用1.5g漂白粉配液洒池消毒。
当年6月15日亲鱼采用青霉素消毒处理4-5分钟后,即可投放繁殖池培育。
池水温度27℃-28℃,比重1.013。
初期亲鱼摄食以繁殖池内的底栖硅藻为主,之后可投喂米糠和生台素(台湾产品)。
要保持水质清鲜,溶氧丰富,一般不必每天投喂,日换水量依据气候情况而定,宜以微流水促使其性腺发育。
四、产卵与孵化 亲鱼经过1个多月的精养和培育,既不通过人工进行性腺催熟,又未采取人工激素催产,只在孵化池内达到性腺逐渐自然成熟,至7月29日开始第一批产卵(分多批产卵),产卵时间持续16天,到8月14日结束。
经随机抽样计数,产卵330多万粒,平均每尾亲鱼产卵1.5万粒。
孵化期间池水比重1.013,水温26℃-27℃。
五、苗种的培育 每一批亲鱼产卵后的第4天,均能孵化出鱼苗。
刚孵出的鱼苗,主要摄食繁殖池中的浮游动植物,投喂适量豆浆为辅,且每天遍洒投喂1次,以补充天然饵料的不足。
每天换水1次,换水量为30%-50%。
经过60-70天的精心培育,鱼种体长一般可达1cm以上,成活率45%,共培育出苗种150多万亩。
六、苗种的运输 采用塑料薄膜袋充入氧气包装车运。
每袋装水...
农业新技术有哪些?
一是探索研究型技术:主要是生物技术。
二是应用性实用性技术:是最近制订颁布的技术标准、技术规程。
三是组装型技术:主要指适应农业发展方式需要所采用的技术集成,如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中所采用的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技术,立体种养技术;发展节本高效农业采用的省工免耕技术等。
《农业新技术》是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所主办的技术性刊物,于2002年8月由《北京农业科学》更名而来,从学术性刊物转变为技术性刊物,直接面向“三农”,成为以应用为主的传播先进生产力的媒介。
该刊立足北方地区,面向全国农业生产以宣传介绍、普及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为重点,力求全面反映农业生产各方面的最新动态。
主要栏目:专家论坛、生产顾问、国外农业、新技术讲座、读者服务台、农业环保、大田农艺、果蔬世界、特种种养、畜禽饲养、水产养殖、植物保护、土壤肥料、优新品种等。
读者对象:农业科技工作者,农技推广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农村种植养殖专业户,广大农民。
按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
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
确需引用个人通信时,可将通信者姓名和通信时间写在括号内插入正文相应处。
不得引用未公开发表的文章作为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中的作者,第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出前3名,后加“,等”或者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如:西文加“,et al”;日文加“,他”)。
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
参考文献为期刊者均须著录起止页。
电子文献要标注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标志并置于方括号内,如: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联机网络[OL]。
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核对无误,按文内引用先后顺序排列于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