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养殖网安逸养殖网

安逸养殖网
种植技术如水产养殖技术、禽类养殖技术、特种养殖技术,中药种植技术,农作物种植技术以及饲料、兽药、环境、设备、防控

鱼类养殖用具简介 鱼类养殖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页顶部

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淡水养鱼需要哪些用具

需要:时间、鱼池、饲料,以及相关的防病知识. 淡水鱼类养殖的基本概念: 淡水鱼类养殖是将鱼种投放到水体并加以一定的饲养管理,或对水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繁殖和保护,从而获得高产量鱼的生产方式。

目前中国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有30余种,根据养殖鱼类的特点,水体条件,以及养殖措施等,淡水鱼类养殖分为如下方式: 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类:温水性鱼类养殖,一般水温为15_30℃,如鲤鱼、草鱼、鲢、鳙、鲫和团头鲂等;冷水性淡水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0_20℃,如虹鳟、细鳞鱼等;热水性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8_30℃,如罗非鱼、淡水白鲳等。

2. 根据养殖水体条件,养鱼种类和规格、水域类型及养殖措施,淡水鱼类养殖又分为如下方式: a. 静水养鱼和流水养鱼 b. 单养、混养和套养 c. 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网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d. 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以下就池塘鱼类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做一要述。

池塘养鱼 池塘养鱼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鱼池条件 面积:一般成鱼池面积为5_10亩,这样易于管理。

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3_5亩为宜。

水深:一般成鱼池水深2_3米。

北方的越冬池以严寒最厚冰层以下1.5_2米为宜。

鱼苗池、孵化池水深为1.0_1.5米为宜。

鱼种池一般要求水深1.5_2.0米。

水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是养鱼的根本条件。

底质的要求:池塘底质最好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

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休整池塘,清除池底杂草、杂质、平整池塘。

清塘消毒 土法清塘:即冬季排干水,通过池底冻结、干燥和爆晒来清除敌害,改良底质。

药物清塘:可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

注水和培育水质 池塘消毒后,待药物毒性消失,即可住新水,在鱼种放养前7_10天,既投基肥,培育水质。

(三) 鱼种放养 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养鱼的一项高产措施。

大规格鱼种具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的特点。

在池塘饲养条件下,草鱼一般放养体重0.25公斤的鱼种,经过4个月饲养到秋季可达规格0.5_0.75公斤,如放养0.5_0.75公斤的可长到1.0_1.5公斤。

鲢鳙鱼一般放一龄鱼种,12_18厘米规格,到出塘可达0.5_0.75公斤。

其他鱼如鲤鱼、鲫和团头鲂都放养一龄鱼种,密度偏稀一些,规格为12_14厘米左右,经过几个月的饲养,鲤鱼可达规格0 5公斤,团头鲂150_350克,鲫鱼100克以上。

高产放养模式: 各地根据多年养殖经验,经过科学总结,制订了许多放养模式,在此不一一列举。

在此仅介绍80:20放养技术: 1. 用上述标准方法准备池塘。

2. 将规格均匀一致的能摄食颗粒饲料的鱼类(如鲫鱼)的鱼种和规格比较均匀的滤食性鱼种(如鲢鱼)放入已准备好的池塘中,大致分别占总产量的80%和20%。

3. 以一种营养完全、物理性状好的颗粒饲料,按规定的计划和方法饲喂80%的鱼类。

4. 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始终将池塘水质维持在一个不会引起鱼类应激反应的水平。

5. 在收获时,主养鱼(80%)的个体应大小均匀、达到上市规格。

鱼种放养密度 各地使用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因地制宜。

对于首次采用80:20池塘养鱼技术的养殖者,每亩水面收获时主养鱼的重量不超过以下的限量: a. 在增氧受限制、不能冲水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167公斤; b.在增氧不受限制、冲水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267公斤; c.在增氧和冲水均不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400公斤; d. 连同配养鱼20%的重量,a、b、c三类池塘的总产鱼重量分别为209公斤、333公斤和400公斤。

e. 若希望出塘平均规格为500克,则a、b、c三类池塘放养鱼总数量分别为418尾、666尾和800尾。

其中主养鱼占80%,配养鱼养鱼占20%。

池塘养鱼的饲养管理 好的管理是养殖成功的重要因素。

养殖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最大的利润。

最大的利润是通过维持生产成本与鱼种的质量和数量、饲料的质量和投喂量、环境质量之间的平衡来取得的。

科学的饲养管理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八个方面: 经常巡塘,观察池塘中鱼群动态 每天早、中、晚巡塘,黎明前观察鱼类有无浮头现象,浮头的程度如何;日间可结合投饵和测水温等工作,检查鱼活动和吃食情况。

在高温季节,天气突变时,鱼类易发生严重浮头,还应在半夜前后巡塘,以及时制止严重浮头,防止泛池。

除草去污,保持水质清新和池塘环境卫生,及时防除病害。

掌握池塘注排水,保持适当水量,防涝购担?乐固佑?根据情况,10_15天注水一次,以补充蒸发消耗,使鱼类有充裕舒适的活动空间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根据天、水温、季节、水质、鱼类生长和吃食情况,确定投饵量,及时做好防病工作。

做好全年饲料、肥料需求量预算和分配。

合理使用增氧机,投饵机等渔业机械,搞好维修保养和用电。

注意市场行情,及时安排出塘,有条件的地方可搞好轮捕轮放。

做好池塘日记记录和统计分析 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鱼种放养和计划收获、实际收获记录 投饵施肥记录 水质管理和鱼病记录 经济效益分析 以上是池塘养鱼技术的主要要点。

...

请介绍我国四大家鱼生活习性,及如何养殖?

我国特有的四大家鱼:鲢鱼、鳙鱼、青鱼、草鱼 鲢鱼又名白鲢、水鲢、跳鲢、鲢子。

体侧扁、稍高,呈纺锤形,头大吻短,口宽、眼小,鳞很细,体呈银白色,腹部有肉棱。

鲢鱼是人工饲养的大型淡水鱼,生长快、疾病少、产量高,多与草鱼、鲤鱼混养。

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是较宜养殖的优良鱼种之一。

(1)鲢鱼属中上层鱼。

春夏秋三季,绝大多数时间在水域的中上层游动觅食,冬季则潜至深水越冬。

(2)属于滤食性鱼类。

主要食物:鲢鱼终生以浮游生物为食,并喜吃草鱼的粪便和投放的鸡、牛粪。

对酸味食物很感兴趣,对糟食也很有胃口。

鲢鱼的饵食有明显的季节性。

春秋除浮游生物外,还大量地吃腐屑类饵料;夏季水位越低,其摄食量越大;冬季越冬少吃少动。

(3)食欲与水温成正比。

鲢鱼喜高温,最适宜的水温为23℃~32℃。

炎热的夏季,鲢鱼的食欲最为旺盛。

在北方7~8月份是钓鲢的好时机,秋分以后,天气渐凉,鲢鱼食欲有所降低,就难以钓到了。

(4)性情活泼,喜欢跳跃,有逆流而上的习性,但行动不是很敏捷,比较笨拙。

鲢鱼喜肥水,个体相仿者常常聚集群游至水域的中上层,特别是水质较肥的明水区。

(5)胆子小怕惊扰。

当受到惊扰或碰到网线时,便纷纷跳出水面越网而逃。

(6)生长速度快、产量高。

每年4~5月产卵,当年鱼可长到500~800克,三龄鱼体重可达3~4千克,最大个体可达到30千克。

(7)耐低氧能力极差,水中缺氧马上浮头,有的很快便死亡。

鳙鱼的生活习性 鳙鱼也称花鲢、黑鲢、包头鱼、胖仔,松鱼。

鳙鱼栖息在水的中上层,具有河湖洄游习性,平时多生活在有一定流速的江湖中。

性情温和,不大跳跃,行动较迟缓。

鳙鱼的食性与鲢鱼不同,它以水中的浮游动物,如轮虫、枝有类、桡足类和原生动物为主要食物,兼食多种浮游藻类。

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青鱼属。

俗称:黑鲩,青鲩,螺蛳青。

英文名:Blak carp 。

体长,略呈圆筒形,尾部侧扁,腹部圆,无腹棱。

头部稍平扁,尾部侧扁。

口端位,呈弧形。

上颌稍长于下颌。

无须。

下咽齿1行,呈臼齿状,咀嚼面光滑,无槽纹。

背鳍和臀鳍无硬刺,背鳍与腹鳍相对。

体背及体侧上半部青黑色,腹部灰白色,各鳍均呈灰黑色。

一般多在底层多螺蛳的较大水体中、下层中生活,食物以螺蛳、蚌、蚬、蛤等为主,亦捕食虾和昆虫幼虫。

生长快,2-3冬龄可达3-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70公斤,长江中常见的个体重约15-20公斤。

性成熟为4-5龄。

4-7月在江河干流流速较高的场所繁殖,生殖后常集中于江河湾道及通江湖泊中肥育,冬季在深水处越冬。

青鱼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平原地区,长江以北较稀少;它是长江中、下游和沿江湖泊里的重要渔业资源和各湖泊、池塘中的主要养殖对象,为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

青鱼个体大,生长迅速,为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

肉质肥嫩,味鲜腴美,尤以冬令最为肥壮。

其每百克可食部分蛋白质15.8-19.5克,脂肪2.6-5.2克,热量96-125千卡,钙25-72毫克,磷171-246毫克,铁0.8-0.9毫克,硫胺素0.13毫克,核黄素0.12毫克,尼克酸0.17毫克。

青鱼肉性味甘、平,无毒,有益气化湿、和中、截疟、养肝明目、养胃的功效;主治脚气湿痹、烦闷、疟疾、血淋等症。

其胆性味苦、寒,有毒,可以泻热、消炎、明目、退翳,外用主治目赤肿痛、结膜炎、翳障、喉痹、暴聋、恶疮、白秃等症;内服能治扁桃体炎。

由于胆汁有毒,不宜滥服。

过量吞食青鱼胆会发生中毒,半小时后,轻者恶心、呕吐、腹痛、水样大便;重者腹泻后昏迷、尿少、无尿、视力模糊、巩膜黄染,继之骚动、抽搐、牙关紧闭、四肢强直、口吐白沫、两眼球上窜、呼吸深快。

如若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死亡。

草鱼:又称鲩鱼、浑鱼、草根鱼、混子。

是一种生长快,适应性较强的鱼类。

体长而扁圆,背部茶黄色,腹部呈银白色,无须、眼较小,过去在我国草鱼不能在池塘、湖泊自然产卵,而以张网天然鱼苗饲养,在成功地解决了人工繁殖技术之后,现已成为普遍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

草鱼力大性刚,天然生长的大草鱼可达一百斤以上,在家养池塘也可达二、三十斤,主食水生和陆生植物,尤以禾本科植物为多,兼食昆虫等动物性食料,常游弋在水的中层觅食,有时也在上层觅食,性情活泼,大草鱼一般不轻易到浅水区,但因它的食量较大,在水草少的河塘,也被迫到底层觅食,故也能在底层钓上草鱼。

草鱼是中上层草食性鱼类,生长速度快,二冬龄即可达五、六斤,大草鱼有重几十公斤的,是家鱼中生长最快的一种,也是垂钓大鱼者的目标。

草鱼力大,但不好惊,较贪食,虽以水陆草类为主食,也含昆虫、动物性饵料,也食粮食类饵料,较易钓获。

垂钓草鱼仍应以鲜嫩草类、藻类饵料为主,如篙笋叶、鲜草叶、番茄、红薯叶等。

活食如油葫芦、蚯蚓、蚂蚱都喜食。

钓草鱼方法一般可钓半浮水,即用大浮子方法,使钓钩悬于水中,一般可在水下一尺左右,如遇有风天气,可置于下风处,塘堰*边角处,待其觅食即可约获。

草鱼不但吃上层水草,也吃底层水草,因此常见水面水草摇动,或水下植物残屑浮起,这时将钓钩投下,也可约获。

钓...

野生鱼和养殖鱼的区别

野生鱼与养殖鱼内在差异比较大,这种内在差别除了味道,还包内脏特征等方面的区别。

1、养殖鱼类由于饲料充足,营养丰富,所以,一般都膘肥体壮,而野生鱼由于在自然环境里充分竞争,有上顿没下顿,常常体型消瘦苗条。

2、人工饲养鱼类体内脂肪含量很高,不但腹腔和鱼肠堆满脂肪,连鱼皮下都可能是厚厚一层脂肪,甚至鱼腩都是脂肪为主。

而野生鱼类由于食物匮乏,往往体内脂肪含量很低,鱼肠和腹腔脂肪比较少,鱼肉上的脂肪更少。

3、养殖鱼类由于饲料高脂肪,会导致高胆固醇,胆囊很大,胆汁多且颜色浓重。

野生鱼类胆囊小一些,且胆汁没有那么多,颜色相对淡一些。

4、养殖鱼类由于食用人工混合制作的高脂肪高蛋白饲料,且食量大,定期投喂,消化吸收率低,因此,排泄物往往是黑乎乎的,且腥臭味很重。

而野生鱼类由于食用纯天然食物,且食物量少,消化很充分,排便颜色浅,腥臭味淡很多。

仔细观察鱼池里的水质情况,就能有所察觉。

野生鱼和养殖鱼的区别

且食量大,定期投喂,所以,他们一整天都在不断卖“野生鱼”,却没有看到他们的捕鱼人。

5.野生鱼是捕捞得来。

而野生鱼类由于食用纯天然食物,且食物量少,消化很充分,排便颜色浅,腥臭味淡很多,个头差异不大,一部分作假手段不高明的贩子,可以这样看出他们的坑骗门道。

一些鱼贩手段高明,往往会跑到江边冒充野生鱼,或是团伙作案。

此外,养殖鱼类由于饲料高脂肪,会导致高胆固醇,胆囊很大,网上也很多这种经验介绍,而野生鱼由于在自然环境里充分竞争,有上顿没下顿,所以,并不会脱色到水里,常常体型消瘦苗条。

当然。

综上所述,光靠肤色分辨野生鱼类和养殖鱼类是不大靠谱的,很多水产专家都能在商贩的“技术”手段下中招晚节不保,普通大众靠肤色分辨多数只有上当的份。

1.体型是判断野生鱼和养殖鱼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养殖鱼类由于饲料充足,而养殖鱼的膘肥体壮是通体均匀的肥胖,也要看情况,一般都膘肥体壮。

其实,就我个人的接触到的商贩和实际养鱼经历来说,野生鱼类各地都畅销,对于很多种类的鱼,这种经验并不靠谱,个头不一,而养殖鱼往往是分批次养殖捕捞,这招能骗过多数消费者。

另一招就是最直接最快捷的。

很多地方渔民为了证明自己捕捞的鱼类是生鲜河鱼江鱼,往往捕捞后就在江边或是码头上售卖,鱼肠和腹腔脂肪比较少,鱼肉上的脂肪更少,在那些冒充野生鱼的摊子上,我们往往看到增氧泵在供氧,而野生鱼类则没有黑膜,或是黑膜很浅。

多数鱼类的肤色往往能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为了卖相和冒充野生鱼类,就必须要人工供氧。

因此.养殖鱼类和野生鱼类体内脂肪含量是区分二者的重要依据,很多商贩有办法把人工养殖鱼的肤色改变。

常见的一种办法是把养殖鱼类放到河流里跟野生鱼类混养十天半月,当看不出二者的肤色区别时,只在摊档上放少量鱼,就捞起来当野生鱼卖,甚至鱼腩都是脂肪为主。

而野生鱼类由于食物匮乏,往往体内脂肪含量很低。

对于养殖鱼类,如果摊主对鱼进行饥饿处理,就是在清水里养几天不投食,那这招就基本失灵了。

一些猴急的商贩,马上进货马上卖,这样的养殖鱼冒充野生鱼,只要一宰杀,细心的消费者都可以看出门道,捅破鱼肠观察其中的未消化食物和消化残渣,就能发现鱼饲料的踪影,往往不需要人工供氧。

3,消化吸收率低,因此,往往品种多,因此,很少会销往外地,大量本地不出产的鱼类号称野生鱼上市,很可能是养殖鱼冒充的,也能骗过不少消费者,又拿一点出来。

4.野生鱼往往生存能力很强,只要密度不是很大,那就是用颜料给养殖鱼染色,颜料来源很广泛,比如黄泥水、红泥水、高岭土泥浆水等,也可以直接用化工染料。

养殖鱼类由于食用人工混合制作的高脂肪高蛋白饲料,排泄物往往是黑乎乎的,且腥臭味很重,鱼肚里往往有一层颜色很深的黑膜。

很多人认为人工染色会脱色,在鱼池里会发现有颜料颜色,其实,错了,大肚子只体现子啊腹腔部,而养殖鱼由于生存能力差,在产卵期一些野生的雌鱼由于一肚子鱼卵,显得肚子比较大,不懂的消费者也会误认为是膘肥体壮,这种鱼类皮肤染色不简单的涂一下。

一些鱼贩为了坑骗消费者。

仔细观察鱼池里的水质情况,就能有所察觉,号称野生鱼骗消费者,这样很多人就看不出门道了。

6.随着人们追求纯天然食物的观念增强,营养丰富,所以,很多市民也前往购买。

其实,这种由于生产后代而导致野生鱼大肚子,细心是能看出来的。

2,每人带一小部分鱼到江边码头与大街小巷去卖,卖完了再去藏货地拿货。

现在的鱼饲料都是高脂肪高蛋白组成,且喂食充足,因此.野生鱼数量有限,颜色相对淡一些,人工饲养鱼类体内脂肪含量很高,不但腹腔和鱼肠堆满脂肪,连鱼皮下都可能是厚厚一层脂肪。

腹膜也是区分野生鱼类和养殖鱼类的依据。

养殖鱼类由于饲料和生活环境的原因,胆汁多且颜色浓重。

野生鱼类胆囊小一些,且胆汁没有那么多,而养殖鱼类则数量庞大。

如果一个鱼贩摊主一天到晚都在大量卖野生鱼。

但一些无良商贩看中了其中的商机,会用不同品种和不同规格的养殖鱼来冒充野生鱼,于情于理都有作假的可能,往往把大量养殖鱼藏起来,等骗卖完了,一旦脱离了鱼塘。

一些鱼贩就是看准本地不出产答:有的人说通过鱼类的体表颜色即可判断养殖鱼和野生鱼 展开

鱼塘养殖鱼技术?

鱼种放养 鱼种是成鱼养殖的物质基础,鱼种放养是成鱼养殖的一个关键环节。

鱼种的来源、鱼种的质量、种类的搭配和放养密度等因素,对成鱼的产量都有重要的影响。

一、鱼种的来源 一般生产规模较小的个体专业户,成鱼养殖所需的鱼种多半是从当地的苗种场购买,但对于生产规模较大的国营或集体渔场来说,成鱼养殖所需要的鱼种,最好能由本单位生产解决。

这样就可根据市场的需要,养殖适销对路的商品鱼,并且能够减少外购鱼种运输上的麻烦,保证生产中所需鱼种的数量的质量。

二、鱼种的质量 成鱼养殖中,对鱼种的要求是数量充足、品种齐全、体质健壮、无伤无病等。

(一)鱼种规格 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提高成鱼养殖产量的一项有效措施。

因为大鱼种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和成活率高等优点。

南方地区,由于气候温和,鱼类生长期较长,所以几种主要养殖鱼类的生产周期均为两年,放养的鱼种都是1龄鱼种,大都要求全长16-20厘米,体重50克以上。

例如广东地区,利用鳙鱼生长快及易捕捞的特点,一年中养成数批食用鱼,故鳙鱼种规格要求较大,一般在0.1-0.5公斤,经过40-60天饲养可长到1.25-1.5公斤;鲢鱼放养量较少,鱼种规格在50克左右,养成0.75-1.25公斤;底层鱼类以鲮鱼为主,因鲮鱼生长较慢,食用规格较小,但群体产量高,故放养密度较大,鱼种规格也较小,一般12.5-25克或42-62.5克,经一年或半年饲养可长到125-250克;草鱼鱼种规格一般250克左右,出塘规格1-1.5公斤;青、鲤、鳊放养量很少。

(二)鱼种的体质 鱼种的体质好坏可从体重和外观两方面加以判断。

质量好的鱼种从外观上看,质量好的鱼种特点是:规格整齐,肌肉丰满,色泽鲜艳,没有病伤和游动活泼。

鱼种放养前的准备没有养过鱼的自然塘、养鱼一年以上的精养塘或粗养塘,都要在放养鱼种之前,先进行全面的修整和消然后才能放养鱼种。

具体做法与苗种池相 同。

放养计划中鲢、鳙占较大比重的池塘,以经过清塘消毒以后1-2天,就应当施放基肥, 先培肥水质,然后再放养鱼种。

肥水塘或养鱼多年的池塘,池底淤泥较多,一般施基肥较少或不施 基肥。

冬季放养的池塘,池水应一次加到最大深度,以便鱼种在深水中越冬;春季放养的池塘,如果水源可靠、排灌方便,在清塘后初次向鱼池灌水时,不宜灌得太深,使水深达到70-80厚厘米即可。

这样水温容易升高,有利于水质转肥和鱼群的摄食成长。

以后再随着水温升高和鱼体的长大逐步加大,直到7月份加到最大深度。

三、鱼种放养时间和注意事项 1.放养时间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可采取冬放(12月初-1月底),也可以春放(3月中、上旬),在水温6-10℃的时候进行放养。

因为在低温下鱼类活动能力差,容易捕捞,操作过程中不易受伤。

冬放的好处是可以免去鱼种并塘越冬的手续,使鱼种较早适应成鱼塘的环境条件,延长生长时间。

春放的好处是可将成鱼塘的池水排干进行冬休。

各地可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和池塘条件灵活掌握。

2.注意事项 ①操作要细心,避免损伤鱼体; ②选择晴天放养,以便操作和运输; ③为防止传染鱼病,应对鱼种进行药物浸洗消毒; ④鱼种放养工作要列表记录,以便今后查阅。

成鱼饲养管理 一切养鱼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措施,最后都要通过池塘的日常管理工作才能发挥作用。

日常管理的基本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施肥与投饵 实行混养密放的精养鱼塘,必须大量施肥和投喂人工饲料,才能获得高产稳产。

因此,施肥与投饵就成为池塘日常管理的中心工作 。

(一)施肥 鱼种放养以后,在整个成鱼养殖阶段,都要根据池塘的水质情况,适时进行追肥。

施追肥的目的是为了不断补充水中的营养物质,为鲢、鳙等肥水鱼繁殖天然饵料。

施追肥应按照三看施肥的办法,掌握适时、均匀和少量、多次的原则。

具体做法可参照亲鱼培育中的方法。

要使池水保持肥、活、嫩、爽,透明度在25-30厘米之间。

对主养鲢、鳙鱼的池塘,应狠抓两头(即春、秋两个季节)培水。

6月份以前池水透明度可达到25厘米左右。

因为春、秋两季的水温较低,适宜浮游生物繁殖,也有利于鲢、鳙鱼的生长,故可大量施用各种有机肥。

各种粪肥在晴天中午泼洒效果较好,但要注意避开食场。

在肥源不足的单位,可就地取材,大量采用各种绿肥沤肥,这是解决商品鱼基地肥源不足的有效途径。

在鱼类快速生长的夏季(7-9月),由于水温较高,投饲量又大,水质一般都较肥,可少施或不施追肥。

此时水中含氮量较高,含磷量很低,氮、磷比例严重失调。

若要施追肥,则以晴天泼洒磷肥效果较好,不仅对促进浮游植物生长,提高池塘生产力有重要作用,而且又不易败坏水质,对池鱼有利。

一般每隔15天左右可施磷肥一次,每亩平均水深1米,每次施鱼特灵3.3公斤或过磷酸钙10公斤。

先将磷肥用水溶解,选择晴天上午9-10点全池泼洒。

施肥当天不能搅动池水(包括拉网、加水、开动增氧机等),以延长磷肥在水中的悬浮时间,降低塘泥等胶体的吸附和固定。

(二)投饵 1.全年投饵量和各月投饵计划 (1)全年的饲料用量 已经养过几年鱼的单位,如果条件没有什么变化,一般可根据以往几年的经验来大致确...

鱼类立体养殖有哪些缺点?

水产上单一品种养殖比较少见,通常是在温室内工厂化养殖对虾,中华鳖之类高附加值的名特优水产品。

户外水域则不可行。

1,单一品种高密度养殖会导致水质迅速恶化。

国内的淡水水产养殖中,白鲢摄食浮游植物,鳙鱼摄食浮游动物,而浮游动物又摄食浮游植物,吃食鱼类的排泄物以及排遗物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为浮游植物提供营养,通过合理搭配几种鱼类的养殖密度,构建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

2,多品种混养可以充分利用水体,鲢鱅是上层鱼,青鱼草鱼是中层鱼,鲤鱼鲫鱼是底层鱼,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吃食鱼的边际收益接近0.3,至于缺点,高密度养殖主要还是水质易恶化,鱼发病率高,鱼容易缺氧。

如@农莹所说就是技术问题。

其实很容易解决,合理使用增氧机,微生态制剂改水,经常换水,做好鱼病常规预防即可,内容太多,兹不详述。

【养殖鱼】养殖鱼与野生鱼如何区分?

你好:■以下内容都是我的经验,希望你满意,祝你养鱼成功!o(∩_∩)o■锦鲤,草金鱼,孔雀鱼,吻嘴鱼,月光鱼,红剑鱼,玛丽鱼,斑马鱼,虎皮鱼,红绿灯,这些都是很好养的观赏鱼,适合初学者养,呵呵。

养鱼做到以下内容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很简洁的:1.一周换一次水,不要换水太勤。

2.建议在鱼缸里养些水草。

3.把水温调至26~28度之间。

4.每次换水撒些盐,预防疾病。

5.让鱼保持在半饥饿状态,这样鱼会更加活跃。

6.换水时如果使用自来水要把水暴晒三天。

7.适当晒太阳。

8.水温要恒定。

9.可以给小鱼喂切碎的水蚯蚓或弄碎的鸡蛋黄。

■孔雀鱼,月光鱼,红剑鱼,玛丽,这几种鱼只要冬天保持好水温,是可以繁殖的,1个月左右1次,可以生20~80尾。

最适合初学者养殖。

答案补充凶猛的一般都是大型观赏鱼,不适合初学者养殖的

哪些鱼类国家禁止养殖

目前没有准确法规规定禁养鱼类食人鱼,雀鳝,河豚,都是禁售鱼类。

一般禁售都是地方性条例,禁售原因有1涉及污染的鱼,农药残留或者重金属污染等2凶残鱼类,例如食人鲳,因为慢慢在观赏鱼市场形成规模,所以明令禁养雀鳝随凶恶剧毒,但没有形成养殖规模,目前只是列为危险鱼类河豚血液卵巢剧毒,列为禁售鱼类,但是养着玩好像没有规定。

热带观赏鱼的养殖

浸浴时间长短根据水温高低而定,可杀灭大多数病菌和寄生虫。

一些买鱼人告诉记者,孔雀鱼之所以受欢迎,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性情温和而活泼、有效,并且来源方便,因此要喂养鱼喜欢的饲料,挑选孔雀鱼的原则和选购其他鱼没什么大的分别、游泳活泼的雄鱼个体、杂食性3种类别。

(6)电热管。

如果在饲养多种不同种类的鱼时,必须考虑每种鱼适存的空间,一般每对只要几元钱就可以买到。

但对于初养热带鱼的人、线虫等活饵,但是不适合繁殖,因温度太低引发的白点病及水质因残食腐败或鱼粪污物分解变坏所致等,在绿褐色的身体上掺杂着红、橙、黄、绿、青、蓝、紫各种色彩,仿佛天上的彩虹一般,因此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彩虹鱼。

同时,如果水体中生长有足够数量的有益细菌(如硝化细菌)就会把有毒的氨氮和亚硝酸盐分解成无毒的物质(硝酸盐)。

因此,储存在可口可乐瓶中备用。

(3)温度计,可以挑选颜色艳丽、尾鳍长大养热带鱼的必需用装备 (1)鱼缸。

一般纯种的孔雀鱼个体较大,再用吸管或针筒吸取30毫升高锰酸钾药液加入10公斤水中。

此外,还要避免水温的急剧变化,一般允许变化的温度范围为2度、尾鳍较大且舒展。

饲养孔雀鱼的水族箱最好不要太大,要求饲养水面比较宽阔,并且要与饲养的数目保持正常的比例;②培养足够数量的硝化细菌,分解水体中有毒的氨氮和亚硝酸盐。

具体的处理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使用水处理循环设备。

大型、中型鱼缸使用循环过滤设备,小型鱼缸可使用生化棉。

商品化的水处理循环过滤设备的种类很多,有内置式,外置式等,也可以自己制造,大致的结构由三部分组成。

①不锈钢或塑料制成的圆筒形外壳;②圆筒内放过滤棉、石英砂、塑料生化球或生化陶瓷环等;③小型水泵及道管。

过滤棉、石英砂的作用是把水体中大颗粒有机物截留下来,因此经常需要清洗。

生化球和陶瓷环的作用是作为培养有益细菌的载体,用专业的术语来说是培养生物膜,主要是培养足够数量的有益细菌,把水体中有毒的氨氮和亚硝酸盐分解为无毒的硝酸盐。

小型鱼缸可配备1-2只生化棉和一个充气泵。

生化棉兼有过滤固体有机物和培养细菌的功能。

第二种,是定期添加有益细菌。

有益细菌的品种很多,常见的有光合细菌、硝化细菌、芽孢杆菌等。

市场上销售的产品大多数是复合菌。

如一种日本产的叫EM的产品,有四大类80多种菌种组成。

有人做过试验,定期添加有益细菌,鱼缸中的水可以一年不换水 养殖热带鱼的一些必备条件 一、水 1、 水质 自然界里所有的水或多或少都含有不同的化学成分,有些化学物质会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和生存,热带鱼对水的要求比较高。

自来水、河水、井水、湖水等都可以直接养金鱼,但是却不能用来直接养热带鱼,否则鱼就会得病以至死亡。

所谓水质,主要是指水的硬度和酸碱度。

水的硬度是根据水中含钙、镁、铁盐的含量多少而定的。

分为硬水、软水和中性水井水、泉水多属于硬水;自来水、河水则大多数属于中性水;雨水属于软水。

养殖热带鱼应该使用中性水,但城市中的自来水虽说酸碱度基本合乎热带鱼生活的要求,但由于水厂在处理水时经常要加一些化学成分的消毒剂和净化剂,应此水中常含有⒘康穆绕?图畹某煞郑?美囱?惚匦虢?写?恚?S米罴虻サ陌旆ň褪橇郎狗ǎ?唇??诹胰障律?/span>2~3天,或者是在阴凉缺光处晾一周才可以使用。

2、 换水 鱼在生存中要不断进行新陈代谢,要不断排泄粪便,喂鱼的饵料也在不断的氧化和腐烂,这些都会影响水质,所以要经常及时地给鱼缸换水,以保持水质清新。

换水分为部分换水和全部换水。

部分换水也交兑水。

兑水就是从鱼缸中抽出多少水就应补充多少水,兑水不需要将鱼和水草等从缸中捞出,一般兑水多少以每次不超过鱼缸总水量的四分之一为宜。

兑水时要注意新加入的水的水温,尽可能地和原鱼缸的水温一致。

兑水的次数,秋冬季节每周一至二次,春夏季节每周二到三次,具体次数多少要根据鱼缸中的水的浑浊度而定,过滤条件好的水质清晰的可适当减少次数,过滤条件差的可适当增加次数,但不能过于频繁,否则鱼会生病。

二、温度 温度是热带鱼生存的最重要的条件,没有合适的水温鱼就无法生存,热带鱼对水的温度要求比较苛刻,热带鱼对水的温度也极为敏感。

热带鱼生活的水温一般在20~30℃为宜。

但不同种类的热带鱼对水温要求也有差异。

如孔雀鱼、红剑鱼、黑玛丽等鱼种可以忍耐10℃左右的水温而不死亡,而燕鱼、虎皮鱼等水温低于18℃时就会死亡。

绝大多数热带鱼对水温及其敏感,水温变化±2℃与就会得感冒,水温长期上下波动不稳定,鱼就会患各种疾病,因此,要尽量地保持水温的恒定。

水温也不能过高,水温高水中的菌类会繁殖过快而影响水质。

大多数鱼生活的正常温度在20~24℃为宜,繁殖水温在25~28℃为宜。

控制水温常用两种方式,分为自然控制和人工控制。

自然控制就是将鱼缸放置在朝阳的房间里,让鱼缸接受阳光,以增加水温。

鱼缸体积的一些水温变化相对小一些,反之,鱼缸小水就少水温变化就大,在房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让鱼缸大一些为好。

人工控制水温主要是利用火炉、...

赞一下
安逸养殖网
上一篇: 2016怀化土狗养殖场 土狗养殖场建设图
下一篇: 曲阜养殖补贴政策 农村养殖业补贴政策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页底部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