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养殖网安逸养殖网

安逸养殖网
种植技术如水产养殖技术、禽类养殖技术、特种养殖技术,中药种植技术,农作物种植技术以及饲料、兽药、环境、设备、防控

7养殖水槽 玻璃钢养殖水槽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页顶部

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怎么养海参苗

海参养殖技术 借鉴 一)潮间带梯田养殖 1.梯田建造 在潮间带从低潮线或者中潮附近开始,或者利用地质地形的特点,用石块加钢筋水泥筑堤,围成梯田,梯田最深处堤高100—150厘米,在堤上插固直径2厘米左右的钢筋,钢筋长度要高于海水表面,钢筋间距3—5米,钢筋上吊挂直至水面网目2厘米左右的网片,风浪大的海区,在堤外应设置散石护堤。

根据梯田面积,在堤上设置1至数个闸门,以利水的交换。

池内可投石、海参礁、汽车外轮胎等提供海参栖息场所。

投石以堆放为主,散铺为辅,每亩投石80—100米3,或者投海参礁40—60个。

池内石头和海参礁上,尽量繁生大型藻类,如裙带、石芘、鼠尾藻、鹿角菜、鸡毛菜等。

沙泥质,移大叶藻,以改善环境,为海参提供饵料。

2.苗种放养 放养苗种规格偏大为好,一般可放养体重5—10克的幼参,放养密度20头/米2左右为宜。

投放时,可直接将幼参撒于池内石头或海参礁上。

3.日常管理 由于梯田养殖一般都是高密度,因此日常管理尤为重要,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梯田内水质清新,每日纳潮,保持潮流畅通,视梯田内污物累积情况,不定期地进行清楚,保持水质; (2)人工投饵:在养殖密度高达20—30头/米2的状况下,完全依赖自然饵料,难以满足海参对饵料数量的要求,尤其是在海参活动、摄食盛期,因此应适当添加人工配合饵料,予以补充。

一般在3—6月、10—12月期间,适当投喂人工配合饵料;(3)加强梯田护理:堤坝发现有泄漏,网片有破损应及时修补。

每日退潮后,应巡视梯田,将梯田内的可疑敌害生物,日本鲟、海盘车等清除。

另外,注意观察海参的活动情况,发现有海参向田外逃逸,应及时捕回。

4.养殖效果实例 烟台市水产研究所在牟平养马岛东端、挡浪坝南侧中潮区建一养殖池,长110米,宽30米,面积3300米2,池内最大水深1.8米,大潮能全部退出,池东南角有一自然换水闸,闸口宽3.2米,池东北、西北各设一个进、排水闸,闸门宽0.5米,池内投石155米3,呈堆状、散状、平铺状,投瓦片500张,扇贝养殖筒300只。

1987年投平均体重59.4克的参苗21450头。

1988年4月,投平均体重12.2克的参苗8044头,1988—1989年,二次回捕10044头,回捕率34.1%,平均躯体重88.2克,(体重约160克),加工后获得干品69.18千克,平均亩产干参14.1千克。

(二)人工控温工厂化养殖 1. 养殖方法的理论研究 黄海水产研究所(1992-1994),对刺参夏眠习性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采用人工降温的低温饲育与自然水温的常温饲育相结合的方法。

降温饲育:试验期间各年龄段组群正常摄食,每头平均日摄食量亲参0.184克,1龄0.165克,2龄0.317克,2—3龄0.315克,3龄以上0.412克;消化道形态正常,小肠组织结构完好无缺;性腺退化不明显,肉眼可辨雌雄,处于成熟期或排放期;体重呈正增长,每头平均日增重1龄0.534克,2龄0.410克,2—3龄0.875克,3龄以上0.06克。

常温饲育各年龄组群随温度升高,日摄食量逐渐降低,直至停止摄食,消化道退化显著,小肠组织结构仅留有外表皮、肌肉、内表皮;性腺退化迅速难以发现,肉眼难辨雌雄,处于休止期;体重呈负增长,每头日平均增重1龄—0.648克,2龄—0.753,2龄—3龄—1.227克,3龄以上—1.818克:研究结果完全论证了水温使海参夏眠的主要外因。

在高水温夏眠期,采用人工降温可以解除夏眠,而转入正常地活动、摄食、成长,从而完全可以避免由于海参夏眠减重,对人工养殖造成的弊端,这就为人工控温工厂化养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努据。

2.养殖方法 (1)控温方法:目前,最经济的控温方法有:①夏季用海带育苗排放的低温水进行降温,冬季用鲍鱼苗种排放的升温水进行升温;②利用坑道冬暖夏凉的低温特点调节水温,在夏季最高水温21摄氏度左右,冬季最低水温7摄氏度—8摄氏度;③海水深水井:该井井水温度,一般冬季12摄氏度—13摄氏度左右,夏季15摄氏度—16摄氏度左右,是海参养殖的适宜温度。

但盐度要格外注意,一般养殖用水盐度不应低于26,随着人工控温工厂化养殖法技术的不断完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采用全控恒温恒养殖法,也并非是不可能的。

(2)养殖池建造:为减少养殖室规模,充分利用空间和减少能量损耗,降低养殖成本,一般可在室内建造多层(3—5层)立体养殖池,养殖池可用砖水泥结构或者框架塑料水槽,养殖池规格可为200厘米*80厘米*40厘米,二层间距50—60厘米,养殖中期后,每个养殖池用2—3块有孔塑料波板隔为上、下二层。

(3)苗种放养:苗种放养规格,可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不要小于体长2厘米,最好3—5厘米。

放养密度体长3—5厘米的种苗,单层放养40—50头/米2、双层放养80--90头/米2为宜。

苗种应先投放到池内吊挂的网箱里(20目)养殖,当养殖2—3个月后,可撤去网箱参苗直接移到池内,苗种放养前应消毒,一般可用5*10-6—10*10-6(5—10 m)呋喃西林药浴。

(4)日常管理 1)水的管理:试验表明(表1-41),海参的适宜生长水温为10摄氏度-17摄氏度,最适生长水温10摄氏度—11摄氏度。

养殖水水温,可根据具体条件控制在最适宜范围内。

...

关于养殖小香猪

小香猪养殖技术:1、建好猪舍应选择地势干燥,背风向阳,平整的地方建造猪舍。

猪舍的形式采用单列式或双列式均可,但必须用砖石砌墙,水泥抹面,以便冲洗打扫,保持猪舍清洁。

小香猪的猪舍应比一般猪舍建造高一些。

根据小香猪饲养户的经验,每头小香猪应占地0.8平方米,每个圈养8头~10头适宜。

猪舍外应设排粪场,排粪场的面积应比猪舍大一点,按每头猪1.5平方米计算,10头猪应建15平方米的排粪场。

夏天猪要搭遮荫的凉棚。

冬天要用塑料棚以提高室温,这是养好小香猪的一个重要条件。

2、强化哺乳仔猪管理饲喂好仔猪是提高成活率和商品猪的关键,小香猪出生后,要固定好母猪的乳头,让仔猪吃好初乳,并加强保温,让其早开食,一般出生4天后就可补喂精饲料,一月龄后就要及时注射猪温、猪丹毒、猪肺疫疫苗。

3、科学饲养成猪小香猪活泼好动,又胆小怕惊吓,所以要保持安静、干燥、洁净的饲养环境。

以大麦、米糠、麸皮等饲料为主饲喂。

但对断奶的仔猪要饲喂配合饲料,其饲料配方为:玉米10%,米糠50%,豆饼8%~10%,麸皮30%,面粉1%,食盐0.5%,每公斤饲料应含有消化能10.5兆焦,粗蛋白质16.2%。

为了提高饲料报酬,尽快达到商品猪的标准,应实行科学饲喂,一是要定时,每日4餐,从早上7点开始,每隔4小时一次;二是定量,对体重20公斤以上的猪,按其体重的4.5%投料,20公斤以内的猪按其体重的3.5%投料.同时做到前敞后限,即2月龄让其多活动,促其长架子,2月龄以后,限制其活动,促其长膘,以保证较高的出肉率。

香猪长得很快,种猪差不多养到4个月就可配种了,生下来仔猪三个月的时候,牙就已经长齐了,6个月就可以出栏了,能长到30多斤[1] .4、注意防疫治病一是无病早防,每天冲洗粪便1次,夏搭凉棚遮阳,冬扣暖棚保温,经常刷洗食槽、水槽,定期消毒猪舍;二是有病早治,特别是要注意防治仔猪副伤寒病。

5、适时出栏仔猪饲养5周龄~7周龄后,就可作为烤猪原料上市,此时就应及时出栏,如果出售种猪,则按规定时间出栏即可。

山鸡怎么养殖

山鸡养殖技术 美国七彩山鸡是鸟纲鸡形目雉科的重要鸟类,学名雉鸡,又称野鸡、山鸡、环颈雉,是世界上重要的狩猎禽之一,共有30余个亚种,颈部有白色颈环。

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及钙、钠、磺等多种微量元素,其蛋白质含量为28.94%. 山鸡的胆、血、内金经过提炼可制成医药制剂,有极高的滋补、药用、保健。

美容价值。

雄性山鸡毛可制作毛工艺品、还可成段、锦制作礼服,鸡皮可制成各种精美的皮具。

它是集食用、药用、毛用、皮用于一体的珍禽动物。

有极高综合利用价值的“特养”珍禽。

一、养殖山鸡效益分析: 养殖山鸡具有投资小、食性杂、适应强、见效快等特点。

投资小:旧房、旧仓库、庭院、果园、坡地等可围圈的地方均可作为养殖山鸡的场地。

食性杂:山鸡吃米糠、麦麸 、各种蔬菜、稻谷、高粱、玉米、蝇蛆等,与家鸡相似。

适应强:山鸡耐高温、抗严寒,从零上35度到零下45度均可正常生长,不择气候、区域和环境。

见效快:一般出壳后鸡苗长到70天左右就可以上市,100天达到3市斤,需饲料12元左右,按目前市场价格每斤12.5元计算,每只可创毛利20元,种鸡5个多月产蛋,年产蛋可达150只,如果按100只蛋,受精率、浮化率按85%,成活率按90%计算,可产鸡苗60只。

二、养殖山鸡的市场前景: 由于我国沿海地区、香港、澳门盛行吃山鸡,每年还要大量出口日本、新加坡等国。

加之近年来人为大量猎捕,野生山鸡濒临绝迹,从而出现国际、国内市场山鸡货源奇缺、供不应求的紧张状况,预测近二、三年内市场无法饱和,就算价格降到8元每市斤,仍有利润可得,前景不可估量。

三、山鸡养殖技术 1、养殖场舍的建造 山鸡养殖场应设在地势燥,平缓,向阳背风。

比较安静的地方,饲养山鸡鸡舍与家鸡舍要求相仿,鸡舍面积可根据饲养规模决定,鸡舍可用旧房间。

猪圈、牛圈房前屋后多余面积进行改建,三面为墙,一面开放,开放一面的外边应留一定的运动场,一般应比室内面积大一倍左右。

山鸡运动场地面应有一定的坡度,以利于排水,地面要平整,最好做成水泥地面,以便于清扫,运动场的四周可砌1.8米左右的砖柱,顶上及四周加上拦网,拦网或用铁丝网,也可用尼龙网代替,安装拦网时,可有四周地南砌起30-100厘米高的矮墙基,再将拦网安装上去,这样既可延长拦网的使用年限,又使用权运动场整齐美观。

运动场和鸡舍的总面积以30只以内为宜,每拦内以放成鸡,150只或青年鸡300只以100平方米以内为宜。

若场地大,可多隔成几个圈舍。

因种鸡在交配鸡前都要雌雄分离饲养,所以至少要建改两个鸡舍。

同时,鸡舍内还应准备好食槽,饮水槽等。

食槽可用木片订制,一般长1米,宽5厘米,高5厘米。

槽上可用大眼铁网或小片木片订好,防止鸡进入食槽,水槽可用塑料盆或其它容器代替。

有条件的,可购买专用塔式钦水器。

因为鸡很喜欢沙浴可在运动场内设沙地(河沙,石沙均可),也可用大塑料盆装沙置于运动场,应注意让沙保持清洁、干燥。

2、雏鸡养殖技术 雉鸡饲养阶段的划分:0-6周龄为育雏阶段 7-12周龄为育成阶段 (1)适时饮水与开食:雏雉出壳后24~36小时开食,开食前应先饮水,饮水中最好加5%葡萄糖或0.1%高锰酸钾,对不知道饮水的雏雉及时调教,使之尽快饮水,喂水后1~2小时开食。

开食料要柔软,适口性好,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前3~5天最好喂湿拌料。

在每次加料前清除剩料。

开食时每2~3小时诱食1次,以后逐渐增加间隔时间,0~2周每天喂料6次,3 ~4周每天5次。

一般随日龄的增大,采食量也递增,生长到接近成年体重时,对饲料的需要量趋于稳定。

(2)温湿度调控:适宜的育雏温度为:1~3日龄35~34℃,4~7日龄33~32℃,2周龄31~28℃,3周龄27~24℃,4周龄为23~22℃,5周龄后保持常温。

相对湿度1~10日龄65%~70%,11日龄以后55%~65%。

(3)密度:随日龄变化,其体重、需用水等也会相应变化,应适时调整饲养密度,增加水、食槽数。

网箱平养或箱式育雏时密度为:1~10 日龄50~60只/平方米,10~20日龄30~40只/平方米,此后可转入立体笼( 蛋雉育雏用4层笼),21~42日龄20~30只/平方米,43~60日龄10~20只/平方米。

(4)通风换气及室内环境控制:室内空气流通不好,氨气浓度过大,会直接影响雉鸡的生长发育,并可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眼病等疾病的发生。

应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及时清粪、清扫地面,维持适宜的温度,定期带鸡消毒,及时疏散密度。

搞好室内环境是提高雏雉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5)光照时间控制:雏雉对光照要求不太严格,初雏1~3天保持24 小时光照,4~7天保持20~22小时光照,此后,根据雏雉采食情况快转入自然光照。

3周前后转入立体笼时,第1个晚上要全加光照,以使雏雉尽快适应新环境,多采用3瓦/平方米为宜,待雉群大部分采食、饮水后, 即可采用自然光照。

6)免疫接种:结合本场情况制订好免疫程序。

3、成鸡养殖技术 雏雉笼养6~7周即可转入地面平养或转入育成雉笼。

至18周龄这一段时间是雉鸡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平均日增重10~15克,至20周龄,已基本接近成年雉体...

雏鸡养殖方法

鸡具有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的特点。

雏鸡是指出壳的到42日龄这段时间的小鸡,其体温调节能力很差、消化系统发育还不健全,所以抗病能力低,胆小易受惊吓,自卫能力差。

因此在饲养雏鸡时,要格外上心,不能有半点马虎。

一、进雏鸡前的准备进雏鸡前一周就要将育雏室打扫干净进行消毒,整个育雏室最好用甲醛(40毫升/立方米)和高锰酸钾(20克/立方米)熏蒸24小时,地面墙壁再用1%-3%的热火碱水喷洒消毒。

一般采用育雏笼育雏,因此再熏蒸前将雏鸡笼安装好。

在进雏鸡的头一天进行预热,保证来鸡时室内温度达到33°C,同时准备好饲料槽、饮水器、照明用的灯泡等。

二、进雏后的管理1、饮水雏鸡进入育雏室后,要先饮水(温开水),然后在开食。

出壳的雏鸡腹部卵黄尚未完全吸收完,这部分营养物质需要3-5天才能基本吸收完,这对雏鸡的生长发育很有力,雏鸡饮水能加速其吸收利用。

有条件的可在饮水中添加少量的葡萄糖或维生素C,这样可缓解雏鸡从37.8°C到33°C等环境条件的变化产生的应激,补充体内水代谢平衡,防止脱水。

水槽要充足,保证每只雏鸡都能饮足水。

2、饲喂一周内的雏鸡采食能力差,可不用料槽,可将饲料撒在浅料盘或塑料布上,让雏鸡自由采食,保证大小强弱都能采食,一周龄后改用料槽,仍然自由采食。

饲料的粒度要适中,营养丰富(粗蛋白含量在24%左右),易消化。

(一般饲喂专用的雏鸡饲料)3、温度开始进雏时,雏鸡舍温度控制在33°C-34°C,随着鸡日龄的增加,育雏温度也随之下降,一般以每周下降2°C为宜,直到降到20°C的室温。

温度过高,雏鸡散开,张嘴呼吸,温度过低,雏鸡扎堆压死,一般白天温度宜低,夜间宜高,阴天宜高,晴天宜低。

4、湿度育雏舍湿度高,易患球虫病,大肠杆菌病,霉菌病等,湿度低,雏鸡易脱水消瘦,影响食欲,尘土飞扬,引起呼吸道病。

因此要控制好雏鸡舍的湿度。

0-10日龄,湿度控制在70%-75%左右,11-20日龄,控制在65%-70%,以后控制在55%-60%。

鸡舍要进行通风换气,排出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保持舍内空气新鲜。

5、光照进雏的1-3天连续照明24小时(15-30勒克斯),让雏鸡熟悉环境,学会采食和饮水。

以后采用11-15小时的恒定光照。

6、饲养密度及断喙开始第一周,每平方米45-55只雏鸡,第二周,每平方米30-40只,第三周每平方米20-30只,第四周到育雏结束每平方米20只。

雏鸡断喙一般在10日龄进行,用断喙器进行,上喙切除1/2,下喙切除1/3 ,这样可以防止啄羽啄肛。

应注意的是,断喙前1~2天及断喙后1~2天应在饲料中按每千克料添加维生素K2~4毫克,可防止出血,断喙工作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断喙后3天内料槽与水槽要加得满些,以利于雏鸡采食。

7、雏鸡的免疫 要按照免疫程序及免疫方法进行。

这里就不说了。

如何养殖蛋鸭

近年来,我国蛋鸭饲养业得到迅猛发展,养鸭规模不断扩大,从传统的一家一户饲养,逐渐过渡到养鸭专业村、养鸭生产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加养鸭户或者大型的养鸭企业集团。

在养鸭数量和区域不断扩大的今天,蛋鸭科学饲养与主要疾病防治技术已成为养鸭场户关注的焦点。

为此,特将生产实践中成功的经验总结如下:1科学饲养管理1.1小鸭的饲养管理选择恰当的育雏期,一般在4月底5月初育成"早春鸭"最好,也可在6月间养"晚春鸭",或在8月间养"秋鸭"。

1.1.1适时开食小鸭出壳后的第2天,有1/3的小鸭表现觅食状态,这时可喂食。

多用雏鸭全价配合饲料直接饲喂,也可用小米焖成硬饭,加10%的葡萄糖水,再加10%的青菜拌饭。

1.1.2注意放水先开水、后开食是养鸭的特点。

喂食前先用鸭篮放水,晴天13℃~15℃,可直接在冷水中放水,约5分钟左右;如遇雨天或天气寒冷时,可在室内木盆内放水。

1~2周龄内,每天放水在喂食后的15分钟左右进行。

1.1.3及时补喂动物性饲料小鸭饲养到第3天后,自配料者应按10%~20%的比例投喂动物性饲料(如螺、虾、蚯蚓、小鱼等,或用5%的鱼粉拌料投喂),以促进小鸭的生长发育。

1.1.4补喂青料从第3天起,自配料者在饲料中加入10%~20%切碎的青饲料,或投入水面让其自由采食,如青菜叶子、水草、浮萍等。

1.2青年鸭的管理适当加强运动,促进骨骼和肌肉发育,以防止过肥。

每天要定时赶鸭在舍内做转圈运动,每次5~10分钟,每天2~4次。

饲养人员要多与鸭群接触,以增强鸭子的胆量,从而防止惊群。

1.3开产前后产蛋鸭的饲养蛋鸭大都在150日龄开产,200日龄达到产蛋高峰。

这个时期饲养管理的目标是尽快把产蛋率推向高峰。

从营养方面应根据产蛋率上升的趋势不断提高饲料质量,增加日粮的营养浓度和适当增加饲喂餐数,增加采食量,以满足鸭产蛋的营养需要。

日平均光照不能少于14小时,光照应从短到长逐渐增加,直至每昼夜达到16小时。

本阶段饲养管理是否恰当,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观察:一看蛋重的增加趋势,若增重势头快,说明养得好;二看产蛋率上升的趋势,最迟到200日龄时,产蛋率应达到90%左右;三看体重变化,体重若维持在开产时的体重,说明饲养管理得当。

1.4产蛋后期的饲养管理到产蛋后期产蛋高峰已难以继续保持,但对于高产品种来说,如果饲养管理得当,仍可维持80%左右的产蛋率。

要达到这样的水平,后期饲养管理工作必须认真做好。

其饲养管理要点是:①根据体重和产蛋率确定饲料的质量和喂料量,决不可盲目增减饲料。

②保持光照。

每天保持16小时光照,不能减少。

③管理得当。

要多放少关,促进运动。

④观察蛋壳质量和蛋重的变化。

若出现蛋壳质量下降、蛋重减轻,需要增补鱼肝油和无机盐添加剂。

1.5产蛋鸭夏季的饲养管理一是增强屋顶的隔热效果,即在石棉瓦屋顶上铺草秸,可使屋顶内面温度降低2℃~4℃;二是运动场遮荫,即种植荫浓的阔叶速生乔木在夏天给鸭群提供良好的乘凉休息场所;三是降低鸭舍内相对湿度,即控制饮水器、水槽的漏洒现象,鸭洗浴后等羽毛晾干后再让回舍,及时排出运动场里的积水、更换潮湿垫料和加强通风等;四是加强垫料管理,春末或夏初将舍内积存的垫料彻底清理后,用刨花或锯末、细沙铺垫;五是搞好舍内通风,即加大通风量或提高舍内气流速度;六是准备温度较低的充足饮用水,及时洗涮水盆水槽,并定期对饮水进行消毒;七是搞好鸭的洗浴管理,注意更新池水和定期对池水进行消毒处理;八是当舍温超过33℃时,前半夜让鸭在有灯光的运动场休息纳凉,房舍供鸭出入的小门要畅开,让鸭群在夜间12点钟后回舍产蛋;九是每次拌料量不宜过多,喂饲后使鸭群能在30~40分钟内将饲料吃完为宜。

每次加料前将料盆内的旧料清出,并用蘸有消毒液的抹布擦拭消聋料盆内壁;十是适当提高饲料营养浓度,尤其是磷及维生素的含量。

为防治鸭群部分脱毛或折断羽毛,应在饲料中连续添加1周1%~2%炒熟的菜籽或芝麻,中午前后在运动场阴凉处放置一些青绿饲料让鸭自食;十一是在饲料中适当添加维生素C、碳酸氢钠等抗热应激添加剂。

1.6产蛋鸭秋冬季的饲养管理9、10月份,是蛋鸭饲养的关键时期,此期既能保持80%以上的产蛋率,也有急剧下降的危险。

要求补充人工光照,保持每天光照时间达到16小时。

克服气候变化的影响,特别在冷空气到来前要做好准备,尽量使舍内的小气候变化幅度不要太大。

适当增加营养,补充动物性蛋白质饲料。

对鸭群要进行一次挑选,把已经停止产蛋的鸭分出来,或提前淘汰,或强制换羽。

1.7冬季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提高饲料中代谢能的水平,达到每千克2900千卡~3000千卡,粗蛋白质为20%~22%。

青饲料或蛋用多维要保证正常供给。

鸭舍周围用防寒草帘围严,防止贼风。

冬季期间,垫料只加不换,并保持干燥,以有利于提高舍温。

早上迟放鸭,傍晚早关鸭,平常少下水,上午、下午气温高时各下水一次,每次10分钟。

人工补充光照,每日光照时间保持16小时。

提高单位面积的饲养密度,每平方米8~9羽为宜。

鸭群最好饮喂温水。

1.8蛋鸭群应搭养适量公鸭母鸭体内的左侧有一个发达的卵巢,...

如何养殖海水鱼?水质如何解决?

海水的配制我们一般是将成品的人工海盐溶解到淡水中,配成与天然海水较接近的人工海水。

人工海盐主要是由几种盐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制成,具体来说,就是将氯化钠、硫酸镁、氯化钾按3:2:1的比例混合,让它们占到整体比例的90%,剩下的10%可以用一些微量元素来代替。

好的海盐与差的海盐差距就在于这10%的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对鱼和软体动物很重要,尤其是软体动物,那些漂亮的珊瑚和海葵,没有微量元素的补充是无法合成那么鲜艳的颜色的。

水源方面,我们要采用困好的自来水或者地下井水。

人工海盐的使用量是按照海水的盐度来放的,自然界海水的盐度为34%-35%,所以我们也要制成相似的盐度。

我的做法是先按照海盐的说明用量,配出大概浓度的人工海水,因为水的重量不好计算,所以误差可能会比较大,这时还需要用密度计(比重计)测量,根据“密度-盐度-温度”的对比表(密度计一般附带此表),把盐度调到最标准的数值。

现在有可以直接显示盐度的仪器,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海水配制好后,达到一定水位我们即可开启循环过滤系统、加热系统、充氧设备等,配合硝化细菌的使用,每12小时对水质进行一次测量,具体的调整过程我们会在以后的文章中进行探讨。

注意事项:1,配制海水时,溶解海盐的容器不要用金属容器(铝铁等都不可以用),一方面易对容器造成腐蚀,另一方面引起反应后会改变海水的离子成份。

2,刚配制好的海水会出现比较浑浊的情况,属于正常现象,水位达到后即可开启循环系统,消除浑浊。

3,海水缸的过滤系统要比淡水鱼相对较大,增加过滤系统的水体可以更好的保持水质稳定。

怎么养野香猪?

野香猪养殖技术要点如下:一、野香猪饲养场舍建造。

野香猪适宜生长的环境温度为15—30℃,猪舍要求冬暖夏凉菜。

建造猪舍要选择地势平坦、干燥、背风向阳的地方。

野香猪猪舍与一般猪舍基本相同。

因野香猪好动,胆小怕惊,容易逃跑,因此猪舍要建得牢固一些,饲养环境要安静,运动场应大些。

猪舍的围栏一般为1.2米高在右。

每头野香猪应占地0.8平方米,每栏饲养8—10头为宜。

二、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小野香猪出生后要尽早让它们吃上初乳。

生下第二天就要补生血素,并加喂1毫升蜂蜜,同时给予2‰浓度的高锰酸钾饮水。

另外,要加强保温,出生7天后就可以补喂精料。

仔猪补料配方:玉米粉55%、豆粕35%、柠檬酸2%、酵母粉2%、乳精粉3.5%、骨粉2%、食盐0.3%、超级多维0.2%。

仔猪补料全部吃湿料,每天4-6次,晚上加喂1次。

22-30天仔猪可断奶,断奶后按仔猪个体大小、体质强弱合理分群饲养。

三、成年野香猪饲养管理。

野香猪消化粗饲料的能力特别强,成年野香猪青粗饲料可占到日粮的70%-80%,精饲料占日粮的20%-30%。

各种杂粮、野菜、杂草、大白菜、萝卜、甜菜和青贮玉米秆等,都是野香猪的好饲料。

野香猪每天早晚各喂1次,每次每头常用饲料为青草500-750克加精料50-100克。

精料配方为:玉米粉35%、米糠25%、麦麸20%、花生麸8%、鱼粉5%、骨粉5%、生长素1%、赖氨酸0.35%、维生素0.15%、食盐0.5%。

其他饲养管理、疾病防治与家猪相同。

四、野香猪的繁殖。

野香猪性成熟特别早,繁殖力极强。

公猪在120日龄、母猪在150日龄就性成熟,但初配时间应在180日龄,公猪体重25公斤,母猪20公斤左右为宜。

野香猪配种方式有自由交配和控制交配2种。

母猪1年产2.5胎,每胎产仔10只左右。

野香猪出生时体重0.3-0.5公斤。

仔猪出生后5天内死亡率较高,而冻死、压死、病死占绝大多数。

因此,要调节好母猪产仔季节,避开寒冬和早春产仔。

产房保持温暖干燥,设置防寒防压的保育箱,内置柔软干草,使仔猪温暖舒适。

当气温降低时,在保育箱内吊1个灯泡,使箱内温度保持在30℃左右。

五、适时出栏。

仔猪饲养到2-4个月后,就可作为烤猪原料上市,此时应及时出栏。

如果作为种猪和一般商品猪出售,出栏时间可根据市场而定,但饲养时间不宜过长。

鹌鹑养殖应注意哪些方面

鹌鹑当然可以在湖南养殖。

一、鹌鹑的品种 鹌鹑的品种较多,按照现代经济用途分类,可大概分为蛋用型与肉用型,蛋用型主要品种有:1、日本鹌鹑,又称日本改良鹑;2、朝鲜鹌鹑;3、中国白羽鹌鹑;4、黄羽鹌鹑,即隐性黄羽鹌鹑;肉用型主要品种有:1、法国巨型肉鹑,2、莎维麦脱肉用鹌鹑。

在我市,蛋用型主要品种为朝鲜鹌鹑和中国黄羽,肉用型主要品种为法国巨型肉鹑。

二、养殖鹌鹑的准备工作 (一)鹑舍建筑 1、建设地点:要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土质好、背风向阳、远离污染和水、电、交通便利的地方。

鹑舍最好座北朝南,以利于采光和通风。

要有平整的路通往鹑舍,又不能离交通要道太近,要避免往来车辆及其他噪音的干扰。

2、屋顶:要求屋顶材料保温性能好、隔热,并易于排雨。

最好使用瓦片建造,先抹泥再挂瓦,屋顶要有顶棚,有利于冬季保温,夏季隔热。

顶棚距地面2.2-2.4米高。

3、墙壁和地面:墙壁以砖墙为好,砖墙保温性能好,坚固耐用,便于清扫消毒,但造价较高。

如采用造价低廉的石墙,保温性能差,水气凝结在墙上不易散发。

因此,使用石墙时要在墙上抹一层麦秸泥,再用石灰乳刷白,可以增强防潮保温。

(二)笼具准备: 1、雏鹑笼:主要供1-15日龄的雏鹑使用,笼壁和笼顶可用木板和铁丝制作,配置专用食槽与水槽。

小型育雏笼的规格一般为100厘米*57厘米*43厘米,设一个活动门,可叠4~5层,每层下设一承粪板。

热源可采用煤炉加热,管道取暖。

2、仔鹑笼:主要供商品鹑使用,规格为100厘米*57厘米*17厘米。

3、成鹑笼:一般 4~5层配置,每层长100厘米、宽57厘米、高22厘米。

(三)消毒:鹑舍内的地面、墙壁和各种设备都应先进行消毒,场地消毒可用石灰,办公室、宿舍用百毒杀1:200消毒,笼具用1:300配制的菌毒杀消毒液消毒,发生疫情消毒用1:200菌毒杀消毒液喷雾器喷洒。

粪便暂放要用火碱消毒。

进鹑前,还应进行熏蒸消毒。

消毒时要将鹑舍的门窗关闭,所有进出气孔都应堵严。

根据鹑舍的容积,按每立方米28ml福尔马林的比例进行熏蒸消毒。

(有热源时加入等量的水一起加热蒸发,无热源时每立方米28ml福尔马林与28ml温水混合后加入14g高锰酸钾)。

三、鹌鹑的孵化 1、温度。

温度是孵化的最重要的外界条件之一。

温度决定胚胎的生长发育,影响雏鹑的成活。

温度过高过低不仅对孵化率有直接影响,严重时会导致胚胎死亡。

立体孵化器整批孵化的温度为:第1—14天,38.5℃,一般冬天在38.3-38.5℃,夏天在37.9-38.2℃;第15—17天,34-36℃。

孵化室的温度也会影响孵化机的温度,因此孵化室也要保持干燥,以20—25℃为宜。

2、湿度。

湿度对胚胎发育也有很大影响。

湿度过低,蛋内水分蒸发过多,胚胎与胎膜粘连,影响胚胎正常发育和出壳,孵出的雏鹑身体干瘦、毛短;如果湿度过高,蛋内水分不能正常蒸发,阻碍胚胎发育,孵出的雏鹑大肚脐,无精神,活力差。

一般要求孵化器内的相对湿度,前期为55%-60%,后期为70%。

可用水盘的数量及其内的盛水量来对湿度进行调节。

孵化室内的湿度对孵化器内的湿度也会造成影响,因此,孵化室的相对湿度最好保持在60—70%。

湿度过低,可在地面洒水,湿度过高,应加强通风,促使水分散发。

3. 通风。

随着胚胎的生长发育,其需氧量及排出的二氧化碳量不断增加,应做好孵化器内的通风,以补足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特别是孵化的中、后期尤应注意,否则会发生死胚多、畸形鹑多的现象。

孵化器内的通风可通过孵化器上的进出气孔来加以控制。

孵化初期可关闭进、出气孔,中、后期则应经常打开进出气孔,经常进行换气。

但要注意不能有过堂风或风量太大。

4、翻蛋。

禽类在自然孵化过程中会不断进行翻蛋,并能将窝边的蛋与中央的蛋调换,这样就可使孵化蛋均匀受热,有利于胚胎发育,防止胚胎与蛋壳粘连。

因而当以机器代替禽类进行人工孵化时,翻蛋就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措施了,它可以降低死胚率,提高孵化率和孵化质量。

翻蛋的方法、要求、次数及时间,因孵化器类型及胚龄的不同而有别。

从种蛋入孵当天开始翻蛋,直至出雏前2—3天落盘时止,一般每昼夜翻蛋3—12次。

实际生产中,常采用白天每小时翻蛋1次,黑夜每三小时翻蛋1次。

翻蛋角度要求翻转90度。

5、凉蛋。

在孵化过程中,胚胎发育到中、后期会产生大量的热,当孵化温度偏高时,应先行凉蛋,不能立即翻蛋,使温度趋于正常后方可翻蛋,以减少死胚率。

凉蛋可以更换孵化器内的空气,降低机温,排除机内污浊气体。

而较低的气温可以刺激胚胎发育,并增强雏鹑将来对外界气温的适应能力。

一般每天需要凉蛋2次。

凉蛋的时间因不同的孵化时期、不同的季节而异。

孵化初期及冬天,凉蛋时间不宜长;孵化后期及夏天,凉蛋时间稍长。

一般凉蛋时间为10—20分钟,凉蛋至蛋温下降到30—35℃即应停止。

6、照蛋。

为了了解胚胎是否发育以及发育情况,孵化过程中一般要进行2次照蛋。

第一次照蛋(头照)在种蛋入孵5天后进行,目的是检查种蛋是否受精,以便剔出淘汰无精蛋。

发育正常的胚蛋,气室透明,其余部分呈淡红色,用照蛋器透视,可看到将来...

山鸡与家鸡的养殖方法一样吗

山鸡与家鸡的养殖方法是不同的。

(一)山鸡养殖的技术 养殖场舍的建造。

山鸡养殖场应设在干燥、平缓、向阳背风处。

饲养山鸡鸡舍与家鸡舍要求相仿,鸡舍面积可根据饲养规模决定。

鸡舍可用旧房间、猪圈、牛圈、房前屋后多余面积进行改建,三面为墙,一面开放,开放一面的外边应留一定的运动场地,一般应比室内面积大一倍左右。

山鸡运动场地的地面应有一定的坡度,以利于排水,地面要平整,最好做成水泥地面,以便于清扫。

运动场地的四周可砌1.8米左右的砖柱,顶上及四周加上拦网,拦网用铁丝网,也可用尼龙网代替。

山鸡运动场地与鸡舍的总面积以饲养30只以内为宜,若场地大,可多隔成几个圈舍。

因种鸡在交配前都要雌雄分离饲养,所以至少要建造两个鸡舍。

同时,鸡舍内还应准备好食槽、饮水槽等。

食槽可用木片钉制,一般长1米,宽5厘米,高5厘米。

槽上可用大眼铁网或小木片钉好,防止鸡进入食槽。

水槽可用塑料盆或其他容器代替。

雏鸡养殖技术。

雉鸡饲养阶段的划分:0—6周龄为育雏阶段,7—12周龄为育成阶段。

(1)适时饮水与开食。

雏雉出壳后24—36小时开食,开食前应先饮水,饮水中最好加5%葡萄糖或0.1%高锰酸钾,对不知道饮水的雏雉及时调教,使之尽快饮水。

喂水后1—2小时开食。

开食料要柔软,适口性好,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前3—5天最好喂湿拌料。

在每次加料前清除剩料。

开食时每2—3小时诱食1次,以后逐渐增加间隔时间,0—2周每天喂料6次,3—4周每天5次。

一般随日龄的增大,采食量也递增,生长到接近成年体重时,对饲料的需要量趋于稳定。

(2)温湿度调控:适宜的育雏温度为:1—3日龄34—35摄氏度,4—7日龄32—33摄氏度,2周龄28—31摄氏度,3周龄24—27摄氏度,4周龄为22—23摄氏度,5周龄后保持常温。

相对湿度1—10日龄65%—70%,11日龄以后55%—65%。

(3)密度。

随日龄变化,其体重、需用水等也会相应变化,应适时调整饲养密度,增加水槽、食槽数量。

网箱平养或箱式育雏时密度为:1—10 日龄50—60只/平方米,10—20日龄30—40只/平方米,此后可转入立体笼(蛋雉育雏用4层笼),21—42日龄20—30只/平方米,43—60日龄10—20只/平方米。

(4)通风换气及室内环境控制。

室内空气流通不好,氨气浓度过大,会直接影响雉鸡的生长发育,并可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眼病等发生。

应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及时清粪,清扫地面,维持适宜的温度,定期带鸡消毒,及时疏散密度。

搞好室内环境是提高雏雉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光照时间控制。

雏雉对光照要求不太严格(www.nczfJ.com),初雏1—3天保持24 小时光照,4—7天保持20—22小时光照,此后,根据雏雉采食情况转入自然光照。

3周前后转入立体笼时,第1个晚上要全加光照,以使雏雉尽快适应新环境,采用3瓦/平方米为宜,待雉群大部分采食、饮水后, 即可采用自然光照。

(二)家鸡的养殖技术 一、品种选择 我国的优质土鸡,如桃源鸡、仙居鸡、固始鸡、肖山鸡、庄河鸡、三黄鸡、清远麻鸡、杏花鸡等,具有体型小,毛色美观,活泼好动,耐粗饲,抗病力强的特点,适于放养。

而且产蛋率高,蛋的品质好,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可口,深受食客和养鸡户的喜爱。

二、棚舍的搭建1.场址的选择。

场址应选在避风向阳,地势较平坦,不积水的草山草坡,旁边应有树林或果园,以便鸡群在太阳猛烈时到树荫下乘凉,还要有一片比较开阔的地带,最好有青草、沙粒,让鸡自由的栖息和啄食。

2.搭棚方法。

一般棚宽4~5米,长7~9米,中间高度1.7~1.8米,两侧高0.8~0.9米。

覆盖层通常用3层,由内向外先用油毡盖第1层,以挡住阳光的直射;第2层盖稻草,以防水蒸气落入鸡棚内;最上一层盖薄膜防水保温,在棚顶的两侧及一头用沙土砖石把薄膜油毡压住,棚的另一头开一个出口,以利饲养人员及鸡群出入,也便于通风换气。

对棚的主要支架用铁丝分四个方向拉牢,以防暴风雨把大棚掀翻。

3.清棚和消毒。

对循环生产,若需利用旧棚,每一批肉鸡出栏以后,应对鸡棚进行彻底清扫,将粪便、垫草、剩料分别清理出去,更换地面表层土,清洗工具。

最好利用新棚,无污染的草山草坡,实行游牧饲养。

对棚内土面及用具先用3%~5%的来苏尔水溶液进行喷雾和浸泡消毒,然后再进行薰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25毫升福尔马林加12.5克高锰酸钾。

原饲养过鸡的草山草坡也应先在地面上撒1层熟石灰,然后进行喷洒消毒。

4.铺设垫草。

为了保暖,通常需铺些垫料。

垫料要求新鲜无污染,松软,干燥,吸水性强,长短粗细适中,种类有锯屑、小刨花、稻草、谷壳等,可以混合使用。

使用前应将垫料曝晒,发现发霉垫草应当挑出。

铺设厚度以3~5厘米为宜。

但要平整,距离热源最少10厘米以上,以防火灾发生。

三、鸡群的饲养管理1.雏鸡的饲养管理。

(1)适时饮水与开食:雏鸡进入育雏室后,让雏鸡休息半小时至1小时,便可以喂水。

一般喂水先于喂料,但亦可同时进行,因为喂料也可促它饮水,水的温度以32℃左右为宜,水不要太热,更不可饮冷水,头2天可饮用高锰酸钾溶液。

饮用稀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有利于消炎、杀菌,预防...

七彩山鸡养殖技术方法步骤

养殖场舍的建造山鸡养殖场应设在地势燥,平缓,向阳背风。

比较安静的地方,饲养山鸡鸡舍与家鸡舍要求相仿,鸡舍面积可根据饲养规模决定,鸡舍可用旧房间。

猪圈、牛圈房前屋后多余面积进行改建,三面为墙,一面开放,开放一面的外边应留一定的运动场,一般应比室内面积大一倍左右。

山鸡运动场地面应有一定的坡度,以利于排水,地面要平整,最好做成水泥地面,以便于清扫,运动场的四周可砌1.8米左右的砖柱,顶上及四周加上拦网,拦网或用铁丝网,也可用尼龙网代替,安装拦网时,可有四周地南砌起30-100厘米高的矮墙基,再将拦网安装上去,这样既可延长拦网的使用年限,又使用权运动场整齐美观。

运动场和鸡舍的总面积以30只以内为宜,每拦内以放成鸡,150只或青年鸡300只以100平方米以内为宜。

若场地大,可多隔成几个圈舍。

因种鸡在交配鸡前都要雌雄分离饲养,所以至少要建改两个鸡舍。

同时,鸡舍内还应准备好食槽,饮水槽等。

食槽可用木片订制,一般长1米,宽5厘米,高5厘米。

槽上可用大眼铁网或小片木片订好,防止鸡进入食槽,水槽可用塑料盆或其它容器代替。

有条件的,可购买专用塔式钦水器。

因为鸡很喜欢沙浴可在运动场内设沙地(河沙,石沙均可),也可用大塑料盆装沙置于运动场,应注意让沙保持清洁、干燥。

美国七彩山鸡是鸟纲鸡形目雉科的重要鸟类,学名雉鸡,又称野鸡、山鸡、环颈雉,是世界上重要的狩猎禽之一,共有30余个亚种,颈部有白色颈环。

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及钙、钠、磺等多种微量元素,其蛋白质含量为28.94%. 山鸡的胆、血、内金经过提炼可制成医药制剂,有极高的滋补、药用、保健。

美容价值。

雄性山鸡毛可制作毛工艺品、还可成段、锦制作礼服,鸡皮可制成各种精美的皮具。

它是集食用、药用、毛用、皮用于一体的珍禽动物。

有极高综合利用价值的“特养”珍禽。

赞一下
安逸养殖网
上一篇: 宜都蜈蚣养殖场 蜈蚣养殖场
下一篇: 放山鸡养殖环境 七彩山鸡养殖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页底部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