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养殖网安逸养殖网

安逸养殖网
种植技术如水产养殖技术、禽类养殖技术、特种养殖技术,中药种植技术,农作物种植技术以及饲料、兽药、环境、设备、防控

蝎子人工养殖新技术 青蛙人工养殖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页顶部

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蝎子的养殖技术

(一)、盆养:选内壁光滑的瓷盆或塑料盆,在盆底垫有1至2寸厚的土,拌水压平、压实,然后在土上面用砖块或瓦片或土坯垒成留有许多缝隙的假山供蝎子栖息。

(二)、箱养、没有放过化学农药的废旧包装箱均可使用,大小不限,养殖方法与盆养一样,不同的是箱内壁四周钉有2寸宽的塑料布,以防蝎子逃跑,凡是光滑面,蝎子爬不动,跑不了。

(三)、池养 、用砖池或水泥池都能养殖(室外养殖要搭棚盖,以防雨水),规格视引种数量而定,一般池长1米,宽06米,高0.5米,在池底垫有1至2寸土拌水压实,压平。

在压实的土上面又垒有蝎窝,池口四周边缘钉上条宽为2寸左右的塑料薄膜条。

(四)、坑养、坑养形式在北方较为普遍,建坑深度为1米,面积大小视投养蝎多少而定,挖好坑后,也要用瓦片和碎石垒于坑内,供蝎子活动,防逃方法参照池养防逃措施。

坑养的优点是利用坑内适度的潮湿的空气,满足蝎子对空气湿度的要求。

(五)、架养、居住条件比较紧张的养殖户,可利用空间,饲养管理也比较方便。

制造养殖架可采取任何木材作框架,规格大小根据空间位置而定,一般长3米左右,宽为0.5米,每层高0.5米,其它同池养方法一样。

(六)、墙养、房养,散养缸养参看尾面图。

(七)加温养殖 (1)、加温设备,用煤炉、火墙、电暖气、水暖气等,无论结采用那种加温方式,温度和温度都要达到要求,同时加温方式和规模取决于饲养数量,要求薄膜布封窗,不能有漏洞和缝隙,职用煤炉加温,要通过铁皮做成烟道排出烟气,为了使热量最大限度地散发在室内,管道宜长些,尽量多拐几个湾,如果饲养量大,可采用透明塑料大棚养殖,棚内用瓦片土坯等垒假山,棚体规模和构造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了加强保温,棚外可加设风障,薄膜加盖蒲帘,整个棚体要严密,蝎子对恒温要求不高,一般昼夜温差范围为5℃-8℃,根据外界气温变化及温室内的温度情况适时调节火候,增温或降温,一般白天开炉增温,晚上加足燃料即可,恒温温度在35℃-38℃,空气相对温度60%-75%(在北方加温时间长些120天-150天,在南方有的一些地方无须加温)采用加温方法,就可以打破蝎子冬眠的习性,一年四季照常生育繁殖,8-10个月仔蝎便可以长成蝎,母蝎在一年之中便可以繁殖。

(2)、常温养殖,从清明到白露是蝎子全年生长繁殖的最好时期,清明节前后气候逐渐回升,消化能力也不断加大,夏至至处暑期间活动最为活跃,是生长繁殖交配的高峰期,秋分至霜降气温逐渐下降,其间蝎子食量猛增,尽量吃饱肚子,并把所获取的脂肪性营养贮积起来,以便供给休眠期和复苏期的营养消耗,气温开始上升,蝎子开始苏醒出垫。

二、蝎子的生活习性 蝎子喜欢阴暗潮湿,怕风,怕光(活动场所偏湿些,栖息穴窝稍干燥些),昼伏夜食,下午6-8时左右活动觅食,生长繁殖的最佳温度35℃-38℃,空气相对湿度60-75%,5℃以下处于休眠状态,(零下25℃的地方,只要蝎子在窒内养殖或在1米深的地下坑养殖,都不会冻死),蝎子的寿命8-9年,生育能力6年左右,每平方米密度为800只左右。

三、饲养管理(一)、 (1)、春管:春季要注意惊蛰前后的管理,这时气温较低蝎子虽然开始复苏,但是活动能力差,消化能力不强,过早给食往往使蝎子消化不良一般5天供食一次。

(2)、夏管:夏季是蝎子的活动旺季,除注意供给足够的食物外,还要注意卫生,发现腐烂的尸体及没吃完的腐饲料清理出去,每二天投食一次,并要给水喝,把碗口大的海棉用水浸湿放在窝内或用砖头瓦片浸湿放进去都行,在养蝎室在无风的天气,应打开窗门,以便通风。

(3)、秋管:八九月份产出的幼蝎,入冬前要做好分群工作,多喂动物性饲料,增强体质,储备体内能量,其它各龄也是如此以便越冬,并要注意降低活动场地的温度。

(4)、冬管霜降以后,随着温度下降,钳蝎停止活动和吃食,开始进入冬眠,冬眠后要注意防冻工作。

(二)、不同蝎龄的管护: (1)、幼蝎的管理,小蝎出生后约5天(当35℃-32℃时)在母背上蜕第一次皮,成为二龄蝎,再经5-7天离开母背,刚离开母背的小蝎,食欲大振,投食必须充足,小蝎在48小时内便可以吃掉约20毫克的小虫,以后吃的次数减少,大约1个月内可吃小虫约6只(每只按8-10毫克计)小蝎体重增加24毫克,一般投喂小黄粉虫,小地鳖虫,或蝇子类等。

(2)、成蝎的管护,在生长的产仔的过程中,成蝎对饲料的质量和量要求比较高,这时一般以昆虫,肉食为主,增加供料的次数,7-8月母蝎陆续产仔,产后成蝎要雌雄混养便于交配。

产仔时温度一般在35-38度,在这样的温度范围内,不但产仔快,产后幼蝎成活率也高,母蝎产仔前不要受到惊挠以便顺产。

(3)、蝎子交配在一窝蝎子中,要求比例1:2即1公2母,实际蝎子交配生理是一条雄蝎1次只能和1条雌蝎或二条雌蝎子交配,蝎子生太平衡本身就公少母多,原因是在交配过程中雄蝎有时被雌蝎咬死。

四、蝎子的繁殖蝎子为卵胎生,受精卵在体内约40天完成胎胚发育,产出仔蝎,蝎在胎胚发育过程中需要温暖的环境,在临产时,第三,四足伸直,第一,二对足向内合抱,头胸部及前腹部向前倾斜近于...

蝎子产卵一般在什么时间?它的养殖技术?

一、蝎子的生活习性: 蝎子喜群居,好静不好动, 有识窝和认群的习性,昼伏夜出进行捕食、饮水和交尾活动。

在4℃~20℃的条年下,4~5个月不饮食也不会死亡。

出生后的幼蝎在7~10天内可以不吃食物,靠卵黄供应营养照样生长。

4~6天开始第一次蜕皮,蜕皮后呈棕黄色,称为二龄蝎。

刚蜕皮的仔蝎明显增大,在母蝎周围活动,母蝎乘仔蝎离开自身的机会, 用尾刺将自己背上仔蝎蜕下的皮开掉。

待清理干净后, 仔蝎又重新爬到母蝎背上由母蝎继续背负。

再过4~5天后,仔蝎离开母背而独立生活, 仔蝎在母背上约十天左右。

在这期间母蝎很少活动,也不外出寻食。

它的主要任务就是保护仔蝎,寻找安全环境。

在这期间如若母蝎受惊, 母蝎就会将仔蝎抛弃或吃掉而逃走。

蝎子从生到能繁殖需经过6次蜕皮,成为7龄蝎即为成蝎, 在自然环境中需要三年时间,恒温和半恒温人工养殖需要1~2年时间。

成蝎可以连续繁殖5天,寿命可达8年。

二、 家庭养蝎技术: 家庭养蝎技术适合于城乡居民和下岗职工利用闲置的房屋室内小规模养蝎者应用。

1、室内池养池: 室内池养法就是在室内建池养蝎, 选择或建一个适合蝎子生活习性的蝎房。

在选择或建造蝎池和蝎房时,应首先考虑, 蝎池蝎房周围是否安静、通风、保温、排水是否良好,光照是否充足等。

蝎子虽然白天栖息暗处,害怕强光照射和阳光曝晒,但也需要一定的光照。

蝎池的建造,可根据蝎房的大小和高低在室内用砖砌成一排池子。

池子的长度多少可根据养蝎多少而定。

宽为0.9米,高为0.5米, 这样操作人员即能伸手够到对面,又能弯腰够到池底。

池底不用水泥抹或砖砌, 要用没被农药或化肥污染的风化土摊平压实即可。

但池壁一定要用水泥抹光,而且池壁上端四周要贴上0.2米高的玻璃或塑料膜,以防蝎子爬出外逃。

池内用砖或瓦片垒成蝎子栖息的假山。

高度可略高出池上口, 但四周必须离池壁0.2米的距离,以防蝎子掉到池外,并在垒假山的砖与砖或瓦片与瓦片之间要留出适当的蝎子活动和进出的缝隙。

利用池养法的湿度易于控制,但要经常清理并严防鼠害、蚁害和杂物污染。

2、室内层架盆养法: 室内层架盆养法是在室内靠近墙壁用2.5 厘米的三角铁或其它材料搭起高2.1米,宽0.5米,层与层之间0.3米的多层架子。

在架子的各层放内径为0.56米,高为0.15米的塑料盆。

塑料盆内壁必需光滑,以免蝎子爬出盆外而逃。

在盆底放一层3厘米厚无农药和没被化肥污染的风化土,摊平压实。

在盆内距盆边8厘米的盆中央颠倒叠放玻璃钢瓦片,瓦片叠放的高度可略高过盆上口,这样可增大饲养面积。

3、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一般是根据蝎子的龄期而定。

每平方米放养2~ 3龄仔蝎8000条;4~5龄青年蝎4500条;成蝎为3000条;种孕蝎为1000条。

4、温度: 温度对蝎子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自然界中,温度在8℃~10℃时蝎子开始冬眠,温度在10℃~12℃时蝎子开始起蜇活动;温度在22℃~35℃之间,生长发育正常;温度在33℃~36 ℃时活动最旺盛,食欲也最强。

生长发育快,蜕皮顺利,交尾现象也多, 这是蝎子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最佳温度。

当温度超过39℃时, 蝎子处于半昏迷状态,潜伏于窝内不吃不动。

温度在18℃~20℃之间,蝎子则食欲十分缓慢。

温度低于10℃时,蝎子集聚成团,不吃不动进入休眠状态。

因此, 采用全天候人工控制恒温在33℃~36℃,不分春夏秋冬养蝎法养殖蝎子。

母蝎每年可产仔三胎,产仔在70只以上,成活率在90%左右。

第一胎仔蝎,当年可蜕 5次皮,长成为6龄成蝎,可缩短蝎子自然生长期2年,收效特别显著。

还有一种半恒温养蝎法: 就是从3月底4月初蝎子起蜇后,开始人工升温,用7天时间,逐渐升温到33℃~36℃,始终维持到12月下旬,再用7天时间,逐渐降温到6℃~8℃,使蝎子进入休眠越冬, 躲开严寒的冬天和人工升温较难的时期,避免了蝎子的死亡难关。

半恒温养蝎法养殖蝎子,每年可产仔2胎,产仔在50只左右,成活率高达90%以上,并减少了母蝎的死亡率50%, 既省工省力又降低了养蝎成本。

5、湿度: 蝎子对湿度也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多数人认为蝎子喜欢潮湿,其实不然。

蝎子是喜干怕湿的,但过于干燥是不利于蝎子产发育的, 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应保持昼湿度夜干和窝内干活动场地湿的原则, 使其池底或盆底的泥土含水量在15%~20%之间,空气相对湿度在75%为最佳湿度。

6、食料与黄粉虫的养殖: (1)食料。

家庭养蝎的食料主要是黄粉虫,有条件也可喂一些土元、蚂蚱、蚯蚓和蛐蛐等。

(2)黄粉虫的养殖。

黄粉虫幼虫软体多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饲喂蝎子的优质食料之一。

黄粉虫生活力强,成虫产卵量大,繁殖快, 极易养殖,温度在20℃~30℃的条件下,两个月即可完成一代。

幼虫可在塑料盆中养殖,盆内放麦麸子。

最好再经常喂些菜叶瓜果皮等。

当幼虫变成蛹时应及时挑出来,放到另一个盆中或其它器皿中, 温度在20℃~30℃的条件下,5~7天即可变为成虫。

将成虫放入产卵盒内, 加上适当的麦麸和菜叶喂养使其产卵繁殖。

产卵盒可用木板钉成方形木框,木框内壁贴上透明胶布,以防成虫爬出外逃,框底钉上40目不锈钢...

养殖蝎子大概需要多少成本?

1.人工养蝎的技术要求:人工养蝎就是要创造适合蝎子生长的温度、湿度环境,这些环境经过努力都能实现,不存在什么高深的技术理论,即使你不识字,经我们当面指导,短时间内即可完全掌握,只要肯下工夫、潜心钻研蝎子养殖技术,不怕吃苦受累,人工养蝎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1)蝎子的生活习性蝎子属于变温动物,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它也由冬眠开始苏醒活动、生长和产仔。

冬眠时的最佳温度应为3-5℃,最多不超过-2~7℃,温度超过10℃时蝎子苏醒并开始微微活动。

当温度超过15℃后,大部分蝎子已经活动并有少量开始进食。

当温度超过20℃后,大部分蝎子开始进食,个别蝎子开始生长。

当温度超过25℃时,蝎子进食加快,大部分蝎子开始生长发育。

当温度升高到30℃以上时,蝎子的生长发育、产仔加快,母蝎的怀孕期缩短,仔蝎成活率增高。

32-35℃是蝎子生长、发育、产仔、成活最理想的温度。

如果能将温度控制在这个范围之内,蝎子的怀孕期为95天,一只母蝎一年可产3胎,仔蝎从出生到长成成蝎只需要8个月。

温度不要超过38℃,一旦超过,蝎子容易脱水。

蝎子在野外生长一年中可分为生长期(清明-白露)、填充期(秋分-霜降)、休眠期(立冬-雨水)、复苏期(惊蛰-清明)。

温室(南方)饲养蝎子,则可大大缩短生长周期。

蝎食物品种来源:家庭养蝎的食料主要是黄粉虫、地鳖虫、无菌蝇等,有条件也可喂一些土元、蚂蚱、蚯蚓、蟋蟀、蚂蚁、蛴螬、鼠妇、蜈蚣、蛐蛐等。

(2)蝎子的饲料及喂养蝎子喜欢吃多汁体软的昆虫。

如蚊、蝇、螳螂、蜘蛛、蚂蚱和蚯蚓等动物,也喜欢吃碱土和麦麸等物。

蝎子的动物性饲料可用灯光诱捕,在蝎场顶上挖一个直径为25厘米的洞,在洞口上方吊荧光灯或黑光灯,灯下配备漏斗,傍晚开灯,引诱昆虫掉进蝎房,供蝎子捕食。

此外,还可以饲养黄粉虫、土元等喂蝎。

如果诱捕和饲养的昆虫不能满足蝎子食用,可适当喂些新鲜的、无污染的动物肉。

把肉剁成肉馅,然后用小塑料布将肉馅包成许多小包,比较均匀地投入池子里。

投食次数多少以温度高低而定。

一般情况下,温度在15℃以下,6天~7天喂一次;温度在20℃~30℃,3天~5天喂一次。

每次投料不宜过多,太多容易变质造成污染,产生病菌;太少易造成蝎子不够吃而相互残杀致死。

投食时间以下午5时~6时为宜。

2.蝎子的经济价值:蝎子的药用价值主要在它的药理毒素成分。

现在全蝎入药的中西药约150余种。

蝎毒以治痛症而著称,广泛使用于心脑血管疾病。

国外一些医药机构已将其药效列入攻克癌症的课题研究。

除此药用价值外,上规模上档次的蝎子保健酒厂全国已达到数十家。

在北京、天津和广州等地的高档宾馆,一盘60 只装的油炸全蝎售价在500元左右,已超过以营养全面而著称的500克重的甲鱼和龟类价格。

随着消费者对全蝎价值的不断认可,全蝎的需求量在不断上升。

3.蝎子的药食功能蝎子是名贵中药材,有息风止痉、通经活络、消肿止痛、攻毒散结等功能。

可用于治疗风湿顽症、半身不遂、 四肢麻木、中风、瘰疬、破伤风、无名肿毒、癌症、性病、艾滋病等。

在中医学上,共有100多种疾病需要蝎子进行治疗。

因其体含有特殊蛋白质,自古以来就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具有很强的滋补、保健、美容价值。

菌素类药物(土霉素、磺胺等),每片药对4千克左右冷开水,调匀后吸到海绵上,放入蝎池即可。

4.蝎子的饲养管理:1).保持适当温度:温度低于15℃,蝎子处于冬眠状态,停止或放慢生长;温度高于40℃,蝎子拼命外窜,以至死亡。

因此,温度保持在25℃~30℃为蝎子生长发育的最佳温度。

2).控制好湿度:蝎子喜干燥,怕潮湿。

最佳的空气相对湿度为45%~50%。

沙土的含水量在15%~20%之间,以沙土不干不湿,人不感到蝎室气闷为宜。

要特别注意的是沙土不宜过于潮湿,否则蝎子会生粉螨虫病,导致死亡。

3).供足饮水:养蝎成功与否在于饮水。

如果供水缺乏,蝎子过于干燥会造成相互残杀死亡。

因此每天可用海绵吸足清水或冷水放入蝎池中。

每隔3天~5天可在蝎子饮水中加入一种抗菌素类药物(土霉素、磺胺等),每片药对4千克左右冷开水,调匀后吸到海绵上,放入蝎池即可。

蝎子养殖技术及注意事项

我的补充 2011-08-07 10:31 1 .盆(缸、罐)养 这是一种采用小容器进行小规模简易养殖的方法。

其最大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搬运方便,适合于室内养 殖。

可选用内壁光滑(以防止蝎子逃逸)的瓦盆、塑料盆和普通水缸等,容积大小不限,在容器底部铺垫一层5 ~10 厘米厚的风化土或壤土并砸实,上覆沙子,再在沙层上叠放一些瓦片、空心砖或小木板等,作为蝎子栖息活动的垛体。

垒成垛体的瓦片等要一片一片地叠起,最好叠成宝塔形,片与片之间的四角可用水泥浆或黄泥粘接住,以增加蝎子栖息的空隙。

垛体距容器的内壁约 6 厘米,垛体上放供水用的海绵。

2.盆(缸、罐)养法 最好不要用向容器内洒水的办法来调节湿度。

因为气温高时,如果洒水多,会造成容器内的闷热潮湿,对蝎子的生活是不利的;而洒水过少,水分不够挥发时,又会导致容器内的闷热干燥,对蝎子的生活也是有害的。

目前调节湿度较好的办法是向容器内投放一些含水量多、带粗根的青草或带嫩枝的大片树叶,这些草或树叶会随着外界气温的变化挥发水分,以满足蝎子对湿度的要求;气温过高时,还可供蝎子爬伏到上面降温。

青草或树叶既要尽量多投放,又要注意保留一定空间,以防止蝎子借青草或树叶为梯架逃逸。

气温高时,要及时更换干枯或发霉的青草、树叶。

为防止蝎子外逃,最好在盆(缸、罐)口覆盖铁纱网或尼龙罩。

一般每只普通面盆可养蝎60 ~100 条;口径60 厘米左右的浅缸,可养蝎 300 多条;每个罐头瓶可养种蝎1 条,或养仔蝎10 ~50 条、中蝎2 ~5 条。

这样不仅密度合理,而且还可解决互相残杀的问题。

盆(缸、罐)养比较适宜少量初养或专养幼蝎、种蝎、孕蝎,也可进行小型科学实验用。

3 .箱养 可选用未盛放过化学药品的废旧包装箱,大小不限,靠木箱一侧修筑窝穴,箱口内壁围一圈防逃玻璃条或塑料薄膜,上覆纱盖或带孔的可活动木盖。

箱内的蝎窝可用土坯堆砌成蜂巢状,供蝎子栖息,堆砌的土坯与四周箱板间留有一定空隙,供蝎子活动和捕食。

也可以自制长、宽、高大约为100 厘米*60 厘米*80 厘米的木箱,箱底铺垫 3 ~5 厘米厚的砂土,木箱两侧各码成长、宽、高为 72厘米*12厘米* 60厘米的泥板垛两个,垛体距箱壁 3~5 厘米,两排垛之间为蝎子的活动场地。

箱口内壁围一圈玻璃条或塑料薄膜,以防蝎子逃逸。

另外,还有人设计了一种较标准的养蝎箱,但造价较高。

这样养蝎箱的结构类似于蜂箱,箱盖、箱底及两侧钉上木板,前后面空着。

在木箱两侧面内壁上,横向钉上小木条,上下两个小木条相距约5 厘米,箱体的高度可视养蝎量多少而定。

用小木条作支架,将胶合板或纤维板插人箱内,搁板的前后长度要大于箱的前后长。

这样一个箱可放多层搁板,每层板都可养蝎子,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

把木箱放在一个用 20 ~25 厘米高的玻璃条围成的矮墙内,可以防止掉落在地上的蝎子逃跑。

箱体四周与玻璃围墙相距不少于 20 厘米,以防止高处的蝎子掉落在墙外。

4 .房养 可在室外选择一定面积的场地,建造简易蝎房进行养蝎。

房养蝎保温效果较好,比较适合北方地区养殖。

[3]蝎房应建在地势略高,无农药或化肥污染处。

用土坯垒一小平房,房的正面开一小门,供管理人员进出;四周开窗,以利空气流通,窗口要有纱窗,以防外界天敌侵人。

房墙四周脚基各留两个碗口大小的出口,专供蝎子进出,冬季可堵塞,以利房内保温。

在距离房基脚1 ~2 米处,挖一条宽 0 . 6 米、深 0 . 8 米,呈倒三角形的环房水沟,并保持常年放满清水,这样既可为蝎子提供饮水,又可防止蝎子外逃和天敌入侵,房顶要用廉价材科搭盖,以防灌雨。

房内留一条0.6 ~l 朱宽的人行通道,以便于管理。

通道两边用土坯砖、空心砖或砖头堆垒,其间留2 厘米空隙,一直堆到房顶,以利于蝎子活动或栖息。

还可在养蝎房内安装1 ~2 个瓦数不高的灯泡,晚上开灯,打开纱窗,将外界昆虫诱人蝎房,作为蝎子的天然饲料。

5 .墙养 选择坐北朝南、背风向阳、比较坚固、无裂缝、无天敌栖息的土墙,根据养殖量的需要,顺土墙垒砌养区隔墙。

在南隔墙下留若干个排水孔,遇雨时以便排水,内用细铁纱网钉严,纱网孔眼要尽量小,以防幼蝎钻出。

土墙和隔墙上端都要牢固镶嵌防止蝎子逃逸的玻璃条。

养区内紧靠土墙根垒砌高约20 厘米的砖石台阶作为垛脚,以防垛底积湿返潮。

然后紧靠土墙码置垛体,供蝎子活动和栖息。

垛体顶部要用油毡或其他防雨物覆盖,以防雨水淋坏和浸倒垛体。

越冬时在垛体表面抹上1 ~2 厘米厚的麦秸泥,并且做好防雪、防寒、防鼠等工作,以保证蝎子安全越冬

蝎子的养殖技术

4、公鸡、蛇等、交配繁殖等生命活动能顺利进行的前提是自身必须具备机体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而这些物质的获取则取决于食物的供给,可见食物的选择恰当与否是人工养蝎成败的关键。

选择蝎子的食物必须符合下列原则。

蝎子的饲养管理 (一)饲养密度 为了减少蝎子间的相互干扰,容易出现蝎子集结成团,积压受伤等现象,严重时会激化种内竞争、蚯蚓、蟋蟀等,蝎子的食量很小,吃食一次,卵壳见风崩裂,即爬出小蝎子。

大蝎子用尾巴把小蝎子扶在背上,头向里围成一圈。

同类型的蝎子要及时分开饲养,避免某些母蝎产仔后受冲击而出现甩背现象和产仔后食幼蝎现象,达不到这温度,蝎有仔也不产,特别强壮的雄蝎最多只能连续和3只雌蝎进行交配。

雄蝎交配后,要待3个月后才可能再次和雌蝎进行交配。

另外,不能在蝎房周围20米内放农药,可向蝎池撒水,向室内地面撒水等,而温度则随水分蒸发是不断吸收热量而下降,若湿度高了可增加室内空气流通,促使室内水分散失,其中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蝎子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的影响。

蝎子蜕皮需要一定的蜕皮条件、温度和湿度等生态环境要适宜,不能过高或过低!专业养殖蝎子的技术资料万能奇招网很多,建议你还是要自己在实际养殖过程中积累经验啊,我提供一些适用的经验技术资料给你,低温低湿,高温低湿,超过38℃则会温度过高而出现死亡现象。

所以、做好防逃措施 养蝎无论采取盆养、池养或箱养都要在防逃上下功夫,10℃以下处于休眠状态,唯产仔时温度需要35℃、葡萄糖拌过的肉酱,以保证幼蝎的成活率。

孕蝎产仔后,身体消耗过大。

由于蝎子在蜕皮前吸收了大量的水分,体压增高。

整个蜕皮过程历时3个小时左右。

蝎子蜕皮后,可以明显看到蝎体增大;第三,能长期的和蝎子共处而不污染环境。

依据上述原则我们推荐黄粉虫,4--5龄蝎6000只左右,应和群体蝎子分开,创造良好的饮水和吃食条件,若湿度小了,正常发育的蝎子8个月左右趋于成熟,在适宜情况下就可以进行交配。

1只雄蝎短时间内能和两只雌蝎进行交配; 2,供你参考: 1、温湿度是成败的关键 蝎子一般在1b-38℃以内活动。

上述因素密切联系,共同影响着蝎子的生长发育、有充足的营养和体力。

池养可在水泥池上镶上玻璃条以防逃,箱养可在四周贴上透明胶布即可,应根据蝎子的需要来控制温度,精子可能在精囊内长期储存,因而蝎子交配一次可终生繁殖,但繁殖率逐年下降。

蝎子交配期的管理,关键在于创造适宜的外部条件,使雄蝎和雌蝎能在良好的外部环境中顺利完成交配。

这些条件是:1、温度在28℃~39℃之间。

在这个范围内,温度越高交配成功率就越高。

2、避免强光照射。

强光会使蝎子交配过程延长或中断,光线微弱会诱发其交配。

3、蝎子怕风,无风和微风的天气有利于蝎子的交配,4、地面平坦、坚实,具有一定的摩擦力,有利于固定精夹,能保证蝎子交配顺利完成。

5、蝎子胆小,怕惊扰,应为其创造隐蔽、安静的交配环境。

(五)蝎子的产仔 蝎子为卵胎生。

在无冬眠条件下,受精卵在雌蝎体内40天左右便可完成胚胎发育。

孕蝎在临产前几天,由于生殖孔收缩而产生阵痛,因而表现不安、少食或停食,不爱活动,只是夜间缓慢外出寻找产仔场所。

临产时,雌蝎第1、2对步足相抱,节状器下垂,,第3、4对步足支撑地面,前腹部向前倾斜,触肢前伸且下垂,后腹部向上弯曲,背纹较为明显。

1、隔离临产的孕蝎。

产期孕蝎严禁混养,原因是:第一,刚产下的仔蝎受到其它蝎子的干扰,就难以爬上仔蝎背上,爬不上母蝎背的仔蝎不能成活;第二,刚产仔的雌蝎受到其它蝎子的干扰,,会烦躁不安,来回爬动,摔掉背上的仔蝎,从而降低仔蝎的成活率;第三,存活的幼蝎有被其它蝎子咬伤、吃掉的危险。

所以,应为孕蝎设置合理的产房。

2、产房。

常见的产房有土坯产房,水泥板产房,木板巢格产房和罐头瓶产房。

土坯产房和水泥板产房占面积小,有一定的吸湿能力,可保证蝎子对环境温度和湿度的要求,但由于各产房相通,容易产生“串房”现象,较难控制相互干扰。

而木板巢格产房和罐头瓶产房则能克服孕蝎相互干扰的问题。

孕蝎在这两种产房内有安静的环境,可以顺利产仔。

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孕蝎的成活率,但木板巢格产房的制作比较麻烦,因此,最好采用罐头瓶产房。

将准备好的无污染的细土装进瓶内约1厘米深夯实,投入4~6只饲料虫供次些产仔其间食用。

3、蝎子的产仔。

当孕蝎有了临产征兆时,就把它放入产房中待产,每个产房中方入一只孕蝎为宜。

蝎子产仔时步足歪曲支撑地面,前腹部高高隆起,生殖孔张开,产出一个个米粒状的椭形小白团,这就是仔蝎。

孕蝎每产4--5只子蝎需休息片刻。

平均一胎产25只左右,少则10只,多则30~40只,个别也有一胎产60只以上的。

初生仔蝎全身细嫩,体色乳白,几天后体色加重。

5天左右在母蝎背上第一次蜕皮,而后变为淡褐色,10天后便可离开母蝎背独立生活。

(六)蝎子的分零饲养 1、母子蝎分离。

当2龄蝎离开母蝎背后,应及时进行大小分离。

这是因为:第一,雌蝎在产期体力消耗很大,体液散失较多,身体虚弱...

谁知道养殖蝎子的具体成本及技术

蝎子的经济价值 蝎子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具有抗癌、解毒、止痛等功能。

蝎子又可制作高级菜肴,需求量越来越大。

蝎子的生活习性 蝎子属于变温动物,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它也由冬眠开始苏醒活动、生长和产仔。

冬眠时的最佳温度应为3-5℃,最多不超过-2~7℃,温度超过10℃时蝎子苏醒并开始微微活动。

当温度超过15℃后,大部分蝎子已经活动并有少量开始进食。

当温度超过20℃后,大部分蝎子开始进食,个别蝎子开始生长。

当温度超过25℃时,蝎子进食加快,大部分蝎子开始生长发育。

当温度升高到30℃以上时,蝎子的生长发育、产仔加快,母蝎的怀孕期缩短,仔蝎成活率增高。

32-35℃是蝎子生长、发育、产仔、成活最下想的温度。

如果能将温度控制在这个范围之内,蝎子的怀孕期为95天,一只母蝎一年可产3胎,仔蝎从出生到长成成蝎只需要8个月。

温度不要超过38℃,一旦超过,蝎子容易脱水。

从仔蝎到成蝎约需1000天(4年时间);蝎子在野外生长一年中可分为生长期(清明-白露)、填充期(秋分-霜降)、休眠期(立冬-雨水)、复苏期(惊蛰-清明)。

温室(南方)饲养蝎子,则可大大缩短生长周期。

蝎食物品种来源: 食料。

家庭养蝎的食料主要是黄粉虫、地鳖虫、无菌蝇等,有条件也可喂一些土元、蚂蚱、蚯蚓、蟋蟀、蚂蚁、蛴螬、鼠妇、蜈蚣、蛐蛐等。

蝎场设施和建造: 养殖工具有瓶养、盆养、箱养、池养、坑养等。

但需要加温保暖设备。

模拟自然养蝎法 蝎子为什么要养在塑料大棚里呢?这要从蝎子的生活习性说起。

蝎子是一种变温动物,它的体温会随着自然界的气温变化而发生变化,外界气温升高到30℃,它的体温就是30℃,外界气温是0℃时,它的体温也会下降到0℃。

因而野生的蝎子在每年秋冬季节气温低于12℃时会入蛰冬眠,一直到了第二年春天气温回暖后才会出蛰复苏。

蝎子喜欢高温,当气温达到25℃以上,蝎子才能进入生长期。

而气温在30-38℃时,蝎子的活动量会明显增大,进食也会增多,生长加快。

也只有在35-38℃的环境中,蝎子才会交配产仔儿。

这样野生的蝎子一年中一般只有5个月的生长期,从幼蝎长到成蝎要3年时间,生长速度十分缓慢。

人工饲养蝎子,必须创造一个四季温暖的环境,打破蝎子冬眠的习惯,才能让蝎子快速成长,这样就只有塑料大棚或者玻璃温室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建棚的时候都有哪些问题要注意呢? 首先要注意棚的高度。

脊高是2.8米,长度是10米,前墙高1.3米,后墙高1.5米,窗户留在两边,一边留高,一边留低,这样便于空气的流通。

前墙的窗户一般长40厘米,宽20厘米。

山墙和后墙上的窗户则留成方形,边长是40厘米;窗户里边要装上窗纱,这样可以防止鸟儿飞进来,要知道,棚内养的蝎子,对于鸟儿来说可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

当棚内需要升温的时候,在编织袋内装上旧棉絮,堵上窗户就行。

这样既省钱,又方便。

为了使棚内的温度保持在25℃以上,一般每天下午五点左右,就要关好门,把窗子堵上。

冬天为了保持棚内温暖,在温带地区,还要砌上地炉和火道,便于取暖加热。

蝎子虽然喜欢高温,也不是说温度越高就越好,当气温超过40℃时,它也会因脱水而死亡,所以当天气热的时候,也要注意打开门和窗子通风。

蝎子怕水淹,一旦雨水流进棚里,会造成重大损失,所以在大棚周围,还要做好排水沟。

上面的膜就铺普通的塑料膜就行吗? 不是的。

我们用的叫绿色无滴薄膜。

另外我们铺的是两层膜,中间夹一层草苫子。

夹了草苫子以后,两屋膜中间有了储存空气的缝隙,就可以很好地起到保温的作用。

蝎子喜欢阴暗的环境,草苫子同时还可以达到遮荫的效果。

用大棚创造出一个适宜的温度环境,就可以养蝎子了。

蝎子都在哪里呢?看不到啊。

现在它都在这槽隔板里面,塔式养蝎池就是用内板和外板,把蝎子养在里面。

这是外板,外板是比较干燥的,内板比较潮湿,里边有湿土,我们这种方法怎么解决蝎子所需要的湿度呢,就是给需要湿度大的蝎子可以钻在内板中,需要湿度小的蝎子,它可以钻在外板中,这样让它自己去选择生活环境。

这样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蝎子生长发育所需的适宜的空气湿度在67%-75%之间,塑料大棚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蝎子的生长习性很奇怪,它喜潮却怕湿。

塔式养蝎池中内外槽隔板的应用,则巧妙地解决了蝎子生长所需的巢穴环境湿度问题。

搭建塔式养蝎池时,用砖石在大棚内砌起一个高40厘米的底座,然后用60厘米乘120厘米的水泥板搭出一个平台,在平台的中央用内槽隔板搭成40厘米宽、30厘米高的槽,将外槽隔板斜靠在内槽隔板上即可。

中间槽内填上壤土或者风化土,浇上水,就可以调节槽隔板的湿度,同时还可以在槽内栽上吊兰等植物,这样不光能为蝎子创造一个仿野生的环境,也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

塔的高度,可以根据大棚内的高度,作成二层或者三层。

内外槽隔板的长度都是60厘米,宽度是40厘米,厚度是4厘米,内有1.5厘米深的槽可以供蝎子栖息。

外槽隔板与内槽隔板的区别在于外槽隔板有两个4厘米高的脚,下边形成的缝隙,能够方便蝎子出入。

内外槽隔板的制作很简单,用一份水...

我想养殖蝎子,初次养殖需要多少成本

看用什么方式养殖,如果自然养殖的话,500元就够,温室养殖 3000左右。

饲养技术 (一)、盆养:选内壁光滑的瓷盆或塑料盆,在盆底垫有1至2寸厚的土,拌水压平、压实,然后在土上面用砖块或瓦片或土坯垒成留有许多缝隙的假山供蝎子栖息。

人工蝎子养殖方法: (二)、箱养、没有放过化学农药的废旧包装箱均可使用,大小不限,养殖方法与盆养一样,不同的是箱内壁四周钉有2寸宽的塑料布,以防蝎子逃跑,凡是光滑面,蝎子爬不动,跑不了。

(三)、池养 、用砖池或水泥池都能养殖(室外养殖要搭棚盖,以防雨水),规格视引种数量而定,一般池长1米,宽06米,高0.5米,在池底垫有1至2寸土拌水压实,压平。

在压实的土上面又垒有蝎窝,池口四周边缘钉上条宽为2寸左右的塑料薄膜条。

(四)、坑养、坑养形式在北方较为普遍,建坑深度为1米,面积大小视投养蝎多少而定,挖好坑后,也要用瓦片和碎石垒于坑内,供蝎子活动,防逃方法参照池养防逃措施。

坑养的优点是利用坑内适度的潮湿的空气,满足蝎子对空气湿度的要求。

(五)、架养、居住条件比较紧张的养殖户,可利用空间,饲养管理也比较方便。

制造养殖架可采取任何木材作框架,规格大小根据空间位置而定,一般长3米左右,宽为0.5米,每层高0.5米,其它同池养方法一样。

(六)、墙养、房养,散养缸养参看尾面图。

(七)加温养殖 (1)、加温设备,用煤炉、火墙、电暖气、水暖气等,无论结采用那种加温方式,温度和温度都要达到要求,同时加温方式和规模取决于饲养数量,要求薄膜布封窗,不能有漏洞和缝隙,职用煤炉加温,要通过铁皮做成烟道排出烟气,为了使热量最大限度地散发在室内,管道宜长些,尽量多拐几个湾,如果饲养量大,可采用透明塑料大棚养殖,棚内用瓦片土坯等垒假山,棚体规模和构造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了加强保温,棚外可加设风障,薄膜加盖蒲帘,整个棚体要严密,蝎子对恒温要求不高,一般昼夜温差范围为5℃-8℃,根据外界气温变化及温室内的温度情况适时调节火候,增温或降温,一般白天开炉增温,晚上加足燃料即可,恒温温度在35℃-38℃,空气相对温度60%-75%(在北方加温时间长些120天-150天,在南方有的一些地方无须加温)采用加温方法,就可以打破蝎子冬眠的习性,一年四季照常生育繁殖,8-10个月仔蝎便可以长成蝎,母蝎便可以繁殖。

(2)、常温养殖,从清明到白露是蝎子全年生长繁殖的最好时期,清明节前后气候逐渐回升,消化能力也不断加大,夏至至处暑期间活动最为活跃,是生长繁殖交配的高峰期,秋分至霜降气温逐渐下降,其间蝎子食量猛增,尽量吃饱肚子,并把所获取的脂肪性营养贮积起来,以便供给休眠期和复苏期的营养消耗,气温开始上升,蝎子开始苏醒出垫。

最新蝎子养殖技术怎么养殖蝎子

怎么养蝎子这个话题也太大了。

养蝎子的方法有很多种的。

盆养殖、瓦养殖等等1、温湿度是成败的关键蝎子一般在1b-38℃以内活动,10℃以下处于休眠状态,25-30℃为最佳养殖温度,唯产仔时温度需要35℃,达不到这温度,蝎有仔也不产。

-5℃以下有致死的危险,超过38℃则会温度过高而出现死亡现象。

所以,应根据蝎子的需要来控制温度,不能过高或过低。

同时,湿度应控制在50-75%之间;2、饲料是蝎子生长的基础蝎子多以肉食性动物为主,如蜘蛛、蚯蚓、蟋蟀等,蝎子的食量很小,吃食一次,能顶三天。

投食量过大,会出现食饵腐烂,使蝎室空气污染致使蝎子死亡。

近年来,许多养殖场用黄粉虫喂养蝎子效果较佳。

另外要在蝎房内放置海绵或玉米芯等吸水力强的物品,以供蝎子饮水;3、繁殖分养要及时蝎于是卵胎生,7-8月繁殖。

一只雌蝎能产8-40只,产卵2分钟后,卵壳见风崩裂,即爬出小蝎子。

大蝎子用尾巴把小蝎子扶在背上,头向里围成一圈。

同类型的蝎子要及时分开饲养,避免某些母蝎产仔后受冲击而出现甩背现象和产仔后食幼蝎现象。

仔蝎在8-11天爬下母背后要和大蝎、母蝎分开,另放器皿内养殖,投放些很小的黄粉虫或加些用麦乳精、葡萄糖拌过的肉酱,以保证幼蝎的成活率。

孕蝎产仔后,身体消耗过大,应和群体蝎子分开,创造良好的饮水和吃食条件;4、做好防逃措施养蝎无论采取盆养、池养或箱养都要在防逃上下功夫。

目前看来,用玻璃池和盆养的保险系数最大。

池养可在水泥池上镶上玻璃条以防逃,箱养可在四周贴上透明胶布即可。

另外,不能在蝎房周围20米内放农药、卫生球、香菊精等刺激性较强的物品,不能有强烈震动和较大声响,必须保持蝎房安静、清洁;...

蝎子的养殖方法?怎么去控制它

蝎子的养殖技术一,蝎子的特性蝎子又叫钳蝎、全虫,是常用的中药材,有祛风通络、攻毒等功效。

它不仅供国内药材需要,而且畅销国外。

蝎子喜温暖潮湿,夏季常匿藏在杂草丛生的地堰或有缝隙的石块下、墙缝中,怕日光,昼伏夜出。

以蜘蛛、蚰蜓及其它体软多汁的小虫为食。

春季平均气温10以上开始出蛰活动,20~25最活跃,夏季躲在阴凉处,秋季10以下入蛰冬眠。

二,养殖方法养蝎方法很多,大至围山饲养,小到用缸、盆饲养。

现以池养为例说明如下:养殖池要选择朝南避风处,用砖块或石头砌成长、宽、高为100厘米*60厘米*80厘米的池子。

池子外面用泥抹光封严,里面勾缝时,可在砖与砖之间留一些空隙,以加大蝎窝的使用面积,池壁顶部用玻璃板封好,玻璃可水平的向池内延伸5厘米左右,以防蝎子外逃。

池中心可用碎瓦或土坯、石块平垒起来,每层之间多留一些空隙,供蝎子栖息。

池中心垒的砖瓦应底于池壁,四周应离池壁15厘米左右,便于投放食物和蝎子活动。

三,蝎子的饲养技术蝎子以体软多汁的小昆虫为主食。

喜食的昆虫有蜘蛛、蟋蟀、蚂蚱等。

蝎子对水的需要量也比较大,特别在天气炎热时,除捕食多汁昆虫外还去潮湿的地方吮吸水分。

根据蝎子的食性,目前,家蝎的饲料来源,一种是靠人工繁殖昆虫。

可在潮湿处把麦草、谷糠或马粪、杂草等堆在一起,洒水后用麻袋或其他东西盖严,使其发酵生虫。

喂时用筛子将虫筛出倒入蝎窝内,筛下的草类仍堆在一起生虫。

平均每两天喂一次,繁殖季节每天喂一次。

还可将人工繁殖的蚯蚓、蛆等饲喂蝎子。

另一种蝎子的饲养方法是,在窝内设置黑光灯诱使飞虫飞入窝中供蝎子捕食。

此外,利用配合饲料也可养蝎。

2龄蝎用的饲料配方为:肉粉125克,饼干屑125克,牛奶300克,或碎肉200克,馍花100克。

3、4龄蝎为:谷物类30%,肉粉30%,动物油2%,鲜蛋汁38%;或麸糠50%,蛋黄粉5%,动物乳汁45%;5、6龄蝎和成蝎的饲料配方为:麸皮30%,肉粉30%,动物乳汁40%;或馍花、饼干屑30%,肉粉30%,蛋黄粉10%,动物乳汁30%,加上适量水拌匀即可。

给蝎子供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天气炎热时,应及时供给饮水,给水方式可将玉米芯或泡沫塑料用水浸透后放入蝎窝,干后即换。

也可利用一条长布条,一端浸在装满水的玻璃瓶中,另一端挂在瓶外供蝎饮水。

给蝎供水,最好不要直接用盛水器供水,以免蝎子吸水时将脚须浸湿,沾泥土后不能捕食而造成死亡。

天气炎热时还应注意保持蝎窝周围环境的湿度,如过于干燥,可用喷壶在周围洒水。

赞一下
安逸养殖网
上一篇: 武汉金鱼养殖 武汉珍珠金鱼
下一篇: 淡水养殖海鲜 养殖桂鱼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页底部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