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养殖网安逸养殖网

安逸养殖网
种植技术如水产养殖技术、禽类养殖技术、特种养殖技术,中药种植技术,农作物种植技术以及饲料、兽药、环境、设备、防控

文昌哪里养殖牛蛙 中国哪里大量养殖牛蛙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页顶部

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怎样养殖牛蛙

5-8之间,蛙池东西走向,使得秋天;升以上。

二。

池深80厘米,长4米,宽3米。

池底成斜坡型。

池中通常还设有泡沫等漂浮物供蛙栖息。

根据饵料台的设置,水泥池的建造可分为以下两种方式。

水泥池底作饵料台、深井水等也可用来养殖牛蛙。

养殖场应建在暴雨涝不淹、干旱时能及时获得供水的地方。

由于牛蛙喜欢温暖,蝌蚪期水深为60厘米,中成蛙期水深为30厘米左右。

饵料台用筛网制成、居住区等嘈杂的地区,盐度不高于0.2%。

蛙池四周用砖块或石头砌成,内壁四周涂有水泥一、厂址的选择。

牛蛙场的水源以江,并且应定期给蛙池及外沿消毒、地下温泉水.5毫克/、筛网为底作饵料台。

后一种水泥池与前一种在外观及面积上较为相似,但在整体设置上有所不同。

其底为平面底。

此外,未受污染的电厂余热水、河。

池底最低处设排水管,池底建一高约5厘米的梯形饵料台。

水质标准可参照渔业用水标准、水泥池建造方式。

三,池深度为120厘米左右、冬天和春天光照时间长,夏天有东南风、潮湿、安静的生活环境,牛蛙场最好建在平坦开阔、向东南的斜坡地上,养殖场应远离公路、工厂,ph值在6,环境冬暖夏凉。

此外、湖泊或水库的水最为理想;⑵在高温季节,阳光的直射会造成水温偏高及池壁的温度过高,以木框为边,饵料台处设入水口。

池水高度控制在10-20厘米,一般水溶氧量应在3,透明度在25-30厘米、注意事项。

水泥池养殖模式虽然是目前最为理想的养殖模式,但是也有不足的地方:⑴水泥池的建造成本较高,因此要根据养殖需要控制好建造成本,而影响牛蛙的健康生长,因此要设置遮阳网并且保持少量注排水;⑶蛙池建造好后,要先注水浸泡一定时间才能投放蝌蚪,消毒剂可选用优碘、病毒净等。

以木框作边...

全国最大牛蛙养殖基地在哪呢

养殖牛蛙一亩地可以养1200只。

牛蛙,为北美最大的蛙类。

原产于美国东部数州,后被引进西部各州和其他国家。

其他一些大型蛙类亦称牛蛙,如非洲的箱头蛙(R. adspersa或Pyxicephalas adspersa)和印度的虎纹蛙(R. tigrina)以及南美的细趾蟾科(Leptodactylidae)。

牛蛙体绿或棕色,腹部白色至淡黄色,四肢有黑色条纹。

体长约20厘米(8吋),后肢长达25厘米(10吋)。

成体大者体重超过0.5千克(1磅)。

常生活於静水中或其附近。

春季繁殖,卵产于水中。

蝌蚪呈绿褐色带有深色斑点。

蝌蚪阶段持续1~3年,决定於气候条件。

许多牛蛙可供食用或用作实验材料。

牛蛙原产于北美落基山脉一带,1959年我国引进牛蛙驯养,1986年在我国中部和南部大量饲养。

主要品种有:沼泽绿牛蛙、西方牛蛙、印尼牛蛙、非洲牛蛙、非洲大牛蛙等。

A、牛蛙的形态:牛蛙体大粗壮,成蛙体长20厘米,重达1千克。

体背绿棕色,有暗棕色斑纹,腹部灰白色,雄蛙咽部黄皮,皮肤粗造。

B、牛蛙的养殖价值:牛蛙体大肉肥,是世界著名的肉用型蛙类,特别是蛙腿在国际市场很畅销,牛蛙除供人们食用外,蛙皮可制革,加工后的皮革经染色处理,可制精美的皮鞋,手提包及手套等。

形态特征体形与一般蛙相同,但个体较大,雌蛙体长达20厘米,雄蛙18厘米,最大个体可达2千克以上。

头部宽扁。

口端位,吻端尖圆面钝。

眼球外突,分上下两部分,下眼皮上有一个可折绉的瞬膜,可将眼闭合。

背部略粗糙,有细微的肤棱。

四肢粗壮,前肢短,无蹼。

雄性个体第一趾内侧有一明显的灰色瘤状突起。

后肢较长大,趾间有蹼。

肤色随着生活环境而多变,通常背部及四肢为绿褐色,背部带有暗褐色斑纹;头部及口缘鲜绿色;腹面白色;咽喉下面的颜色随雌雄而异,雌性多为白色、灰色或暗灰色,雄性为金黄色。

鸣声很大,远闻如牛叫而得名。

...

养牛蛙的用多少成本啊

认识有机牛蛙: 有机牛蛙体绿或棕色,腹部白色至淡黄色,四肢有黑色条纹。

体长约20公分(8吋),后肢长达25公分(10吋)。

成体大者体重超过0.5公斤(1磅)。

常生活於静水中或其附近。

春季繁殖,卵产于水中。

蝌蚪呈绿褐色带有深色斑点。

蝌蚪阶段持续1?3年,决定於气候条件。

有机牛蛙的栖息环境: 1.水陆两栖: 有机牛蛙水陆两栖,喜居于江河、池塘、沼泽及岸边草丛。

白天常将身体漂浮于水面,或躲在潮湿阴凉的水边草丛中、洞穴内,一遇惊扰即潜入水中。

夜间四处活动,寻找食物。

夏天高温季节,常栖息于阴凉的洞穴、浓密草丛、农作物地里;严冬钻入10 一 40cm 深的不冻土层或 1m 左右深的洞穴、 6ocm 左右水深的淤泥中,待翌年开春后破土而出。

2 . 结伴群居: 有机牛蛙喜欢结伴群居,往往几只或几千只共栖一处。

对环境条件一经适应便定居下来,一般不轻易迁移。

当栖息环境恶化,如水域干涸、食物断绝、炎热难耐,无法继续生存下去时,牛蛙即会集群迁移到别的适宜环境中。

每到繁殖季节,牛蛙常集体迁移到池塘、河沟、沼泽地等环境优良的场所,互相嬉戏,抱对繁衍子代。

3. 养殖温度: 有机牛蛙是定温动物。

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25 一 32 ℃ ,繁殖最适温度为20 一 30℃ ,低于20℃、高于 30 ℃ 一般不产卵。

当温度降至15 ℃ 时,食量很小;温度降到14℃以下,基本停食;再下降到 10 ℃ 以下,则停食冬眠。

牛蛙致死高温阈值为 39 一 40 ℃ 。

34 一 36 ℃ 时急剧跳跃挣扎、窜游; 37 一 39 ℃ 身体失去平衡,很快死亡,而且受热致。

有机牛蛙的生活习性: 有机牛蛙生活于湖泊、沟港、池塘等水域环境及附近的陆地,平时喜栖息于沟、塘边。

若水面长有浮水植物,则伏于水草,仅以头部露出水面,一遇惊扰便潜入水中。

有机牛蛙有群居的特性,往往是几只或几十只共栖一处,待适应环境后,便不随便搬迁。

到了5月上旬,牛蛙叫声尤甚,一蛙先鸣,其他蛙跟随齐鸣,夜间比白天叫得更厉害,其后便抱对产卵。

产卵期至7月中旬止,历经70天左右。

卵呈片状,借水草固着浮于水面。

受精卵孵化为蝌蚪,生活于水中,以后变态为蛙。

过水陆两栖生活。

冬季水温下降到10℃左右时,牛蛙开始躲藏于洞穴或淤泥中,停止活动与摄食。

但当气温回升到10℃以上时,又出来活动觅食,即使冬天也是如此,故有机牛蛙在洞庭湖地带无明显休眠期。

有机牛蛙蝌蚪主要以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为食。

由肠含物分析有4种成分: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无定形有机颗粒及腐败的有机物质和泥沙。

4种成分中主要是浮游植物,另外3种成分是较次要的。

而且蝌蚪的食性与其生活习性和消化道的长度有着明显的一致性。

有机牛蛙蝌蚪属静水水域类型,游泳能力不强,所以只好吞噬随波逐流的浮游藻类。

蝌蚪也喜欢聚集在烂草堆里,用角质唇齿刮取腐败的有机物质及底栖硅藻。

蝌蚪肠道细长曲折,以最简单方式盘旋于腹腔之中。

孵化后刚开始摄食的蝌蚪,其消化道长度约为全长的1.48倍,为体长的4倍。

随着蝌蚪的成长,消化道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与全长、体长的比例也跟着增加。

蝌蚪体长增长到60.1~66.0毫米时,消化道长度平均为全长的7.53倍,为体长的19.15倍。

变态前夕,消化道最长达全长的10.76倍,达体长的26.32倍。

蝌蚪消化道长度和全长之间比例的变化,是因为植物性饲料一般较动物饲料难消化,要较长时间和较多的接触面积才能达到消化植物纤维的目的。

蝌蚪变态为幼蛙后,食性发生根本转变,以活的动物性饲料为食。

消化道的长度则很快缩短,这时仅占体长的2/3左右。

而且强大的尾部被吸收(萎缩),因而体重显著减轻。

幼蛙和成蛙靠摄食小鱼、小虾、螺、蚯蚓、蚱蜢、蝼蛄、蝇蛆等生活。

有机牛蛙捕食时,大多选择在安全、僻静和饵料丰富的浅水处,或离水不远的陆地,蹲伏不动,耐心等待。

如无外来干扰,不常变换位置;发现活动物时则以猛扑的方式跳跃捕捉。

当被捕获物离蛙较远时,则轻轻的爬向目标,伺机捕捉。

由于其动作敏捷,一般很少落空。

在陆上捕获食物后,往往立即跳入水中,用前肢帮着吞下食物,然后回转至岸边。

有时连同捕获物上的附着物,如草叶、浮萍等也一同摄入。

在饵料缺乏的情况下,有机牛蛙有大牛蛙吃小牛蛙或残食其他小型动物的现象。

有机牛蛙的食性: 有机牛蛙的食物构成以动物性饲料为主,尤其喜食活饵。

在不同的发育阶段,食性也不尽相同。

蝌蚪可喂以蛋黄、血粉、角粉等,也可用豆浆、麸皮、面粉等。

幼蛙及成蛙的食物范围包括:环节动物,如蚯蚓;节肢动物,如甲壳类虾;软体动物,如螺、蚌;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的幼体及哺乳类的内脏等。

牛蛙生性贪婪,生长季节食量较大。

用饵料盘喂食时,成群争抢上盘,体弱、个小的往往被挤出盘外。

有机牛蛙的最大胃容可达空胃容的l0倍。

6~8月是摄食旺季,每月每只平均摄食l60g人工饲料。

平均每天食5克为宜。

牛蛙生性凶残,经常发生大蛙吃小蛙的现象。

囚此,人工养殖牛蛙要大小分养,尽量避免其同类相残。

牛蛙能吃也耐饥。

在食物极度缺乏时,牛蛙的新陈代谢水平会自然降低。

在低温冬眠期,牛蛙可以承受4个月至1年的饥饿,体重大幅度减...

如何养殖牛蛙牛蛙的市场前景好,但不知如何养殖?请赐教

1、牛蛙的生物学特性 牛蛙原产北美洲,因其经济价值很高,世界许多国家都先后引进饲养。

目前除我国南方的广东、湖北、湖南、福建、浙江、江西等地外,北方地区的河北、北京、辽宁等地也在进行牛蛙的养殖。

初步统计,全国牛蛙养殖产量超过3万吨,已成为我国主要养殖蛙类。

生活习性:牛蛙生活于湖泊、沟港、池塘等水域环境及附近的陆地,平时喜栖息于沟、塘边。

若水面长有浮水植物,则伏于水草,仅以头部露出水面,一遇惊扰便潜入水中。

牛蛙有群居的特性,往往是几只或几十只共栖一处,待适应环境后,便不随便搬迁。

到了5月上旬,牛蛙叫声尤甚,一蛙先鸣,其他蛙跟随齐呜,夜间比白天叫得更厉害,其后便抱对产卵。

产卵期至7月中旬止,历经70天左右。

卵呈片状,借水草固着浮于水面。

受精卵孵化为蝌蚪,生活于水中,以后变态为蛙,过水陆两栖生活。

冬季水温下降到10℃左右时牛蛙开始躲藏于洞穴或淤泥中,停止活动与摄食。

但当气温回升到10℃以上时,又出来活动觅食,即使冬天也是如此,故牛蛙在洞庭湖地带无明显休眠期。

2、牛蛙的人工繁殖 性成熟的雌雄牛蛙叫亲牛蛙,雌雄亲牛蛙经交配后产卵,卵孵化后变为牛蛙蝌蚪,再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长脚、缩尾,变态为牛蛙。

商品牛蛙人工繁殖的主要操作技术如下: 1.亲蛙的选择、放养和培育 凡经1年饲养,体重在350克以上的牛蛙都能达到性成熟。

因此只要蛙体健壮,性已成熟,无病无伤的牛蛙都可选作亲蛙。

亲蛙的怀卵、产卵量同体重成正相关,如350克重的1龄雌牛蛙能怀卵1.54万粒,358克重的2龄雌蛙能怀卵3.85万粒,体重500克的2龄雌蛙可怀卵4.5万粒,体重600克的2龄雌蛙可怀卵5.5万粒。

亲蛙雌雄的搭配比例以1∶1为好。

雌雄亲蛙的鉴别方法:一是看下颌皮肤颜色,凡金黄色者为雄,灰白色者为雌;二是看鼓膜,凡大者为雄,小者为雌;三是看前肢第一指,凡发达者为雄,不发达者为雌;四是听鸣声、看活动,凡呜声大、好动者为雄,反之则为雌。

选好的亲蛙,在产卵前要把它放入经清塘消毒的产卵池中进行强化培育。

方法是: ①供应充足的优质饲料,每天投喂占亲蛙体重10%以上的适口动物性饲料,以活食动物最佳。

②创造一个水质清新,无外来干扰,安静隐蔽的环境。

2.产卵 每年4月下旬至9月中旬水温在24—28℃,是牛蛙的产卵时期,但7~8月水温过高,牛蛙一般不产卵。

人们常把前期产卵叫春产,后期产卵叫秋产。

牛蛙即将产卵时,雌蛙腹部膨大,坐卧时肚子超出膝盖,食量锐减;雄蛙日夜鸣叫,叫声不绝,当选定异性亲蛙和场地后,不许其他雄蛙接近。

进而雌雄亲蛙前后跟随,互相拥抱。

最后雄蛙跳到雌蛙背上,用长有婚姻瘤的前肢搂抱雌蛙腋下,腹部紧贴雌蛙背部,两泄殖孔相互靠近,沉入水中,雌蛙后肢外伸,肌肉收缩产卵,雄蛙同时排精,行体外受精。

受精卵不断汇集连成卵块,少则几千粒多铡几万粒,遇水连片浮于水面。

牛蛙产卵一般在晴天或雨转睛的凌晨前后进行,产在安静、背风,行人稀少,水深35厘米左右,长有少许水草的池边。

牛蛙卵粒产出不久其细胞核会自动移位,黑色的动物极全部转到上面,灰白色的植物极全部转到下面。

牛蛙卵在吸水后会逐步软化,为了防止卵膜软化后沉入池底被鱼或其他敌害破坏吞食,应及时捞出进行孵化。

3.采捞卵块 每天凌晨要巡池,发现卵块及时采捞。

巡池时,一要脚步轻,以免惊动正在产卵的牛蛙;二要细心观察,以利发现卵块及时采捞。

采捞的方法是:人站在水中,首先用剪刀将卵块周围和卵块下面与卵块相连的杂草全部剪断并拣出,然后用盆从卵块边沿开始,轻轻地将卵块收入盆内,转入孵化池或孵化箱内进行孵化。

4.孵化 常用的孵化工具有大木盆、水泥池、土池和网箱,以网箱孵化效果最好。

网箱孵化的操作方法是: (1)清池灌水 孵化前先将池塘进行严格的清塘消毒,杀除有害病菌和敌害,然后灌进水质清新、无毒物污染、浮游动物少、含氧高、pH值中性的河、湖、塘水。

灌水深度1米左右,便于安插孵化网箱。

(2)放卵 把刚采来的卵块轻轻地倒入事先安插好的孵化箱内,接着用光滑的小竹棍轻轻地拨开重叠成团的卵粒,再在卵块底下垫上薄薄的一层洗去泥沙,具有浮性的水草,以防止卵块下沉、密集成团而缺氧死亡。

最好在孵化箱上盖上防雨打日晒的盖棚,搭好检查、喂食走人的桥板。

(3)孵化密度 以每平方米放卵6000粒为宜。

一个2平方米的网箱可放卵1~2窝。

(4)日常管理 ①同一天产的卵可放入同一个孵化箱中进行孵化,不能把不同天所产的卵块放入同一个网箱中孵化。

因行孵出的牛蛙蝌蚪会吸食未出壳的蛙卵。

②为了防止温差变化大影响孵化率,凡在室外孵化的网箱,上面都要用东西遮盖,以防太阳曝晒和雨点打在卵块上。

③孵化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惊动水体,灌水时的流量和落差要小,以免造成水体波动,使胚胎受损和刚孵出的牛蛙蝌蚪成堆死亡。

④孵化时应掌握适当的水深,网箱应设在池中水深60厘米左右处,箱底距池底至少30厘米,水位太深,水温难以提高,水位太浅,水温容易变化,都影响孵化率。

⑤刚采来的卵块,最好让卵块在早晨晒1小时的太阳,以提高孵化率。

...

如何养殖牛蛙

牛蛙能够人工养殖,只要能够适应牛蛙的生态习性,满足其各个时期生存所需的条件,就可以用人工方法来养殖牛蛙。

其养殖方法可分三种:1.人工饲养方式;从亲蛙产卵、孵卵、蝌蚪期及到成体蛙完全由人工进行。

人工饲养必须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建立各种养殖池、孵化池、蝌蚪池、成体蛙养育池。

2.半人工养殖方式:人工管理蛙卵孵化至蝌蚪发育为成蛙后,放入天然池塘,使其自由生长。

这种场所必须天敌少,水草车富,还必须禁止捕捉;3.野生放养方式:选择牛蛙生活最适宜的地方,任其自由繁殖。

任何一种养殖方法都必须适应牛蛙的习性,并满足其所需条件,这样,才能人工饲养成功。

嘉兴那里有牛蛙养殖基地

牛蛙原产于美国东部数州,1959年从古巴、日本引进我国内陆。

目前我国主要靠养殖生产,全国各地均产,主要集中于湖南、江西、新疆、四川、湖北等地。

养殖场地的防渗可以选择HDPE土工膜。

商品蛙主要在秋冬季,供应源主要来自广东、福建地区.养殖方法牛蛙流水式养殖方法池塘选择 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无污染,环境安静,交通便利,供电充足。

蛙池建造 每100平方米为一个大池,每个大池平均分成四个小池。

池边用40目的筛绢围好,筛绢高出池底1米左右,筛绢底部20~30厘米埋入土中,池埂高40厘米,池坡比1∶3,水位30~40厘米,水体深度不低于20厘米。

进、排水口设置在大池的对角,每个池子放4块80厘米*40厘米的泡沫塑料板作为牛蛙的休息台,并用黑色遮阳网遮阳。

苗种放养 放苗前,每亩用生石灰50~75公斤或漂白粉10~15公斤进行消毒。

清塘消毒后10天即可放苗,幼蛙放养前用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0~20分钟。

放养密度:幼蛙期60~80只/平方米,成蛙期30~40只/平方米。

饲养管理(1)巡池检查。

每天早、中、晚各巡塘1次,防止牛蛙外逃,流水保证24小时不间断,每天换水率达到300%,排水口处可用塑料插管的升降来控制水位的高低,一般池塘水深30~40厘米。

发现牛蛙摄食与活动有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2)饲料以浮性配合饲料为主,投喂前半小时先将配合饲料用水泡湿,促使软化膨胀。

日投喂量为在池蛙总量的7%~15%,并根据气候、水质及残饵等情况适时调整,投喂量以半小时内吃完为宜。

(3)分级饲养,每隔一段时间及时将规格较大的个体分级筛选,把规格相近的牛蛙调整到同一口池塘进行养殖。

疾病防治 苗种放养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杀灭敌害生物和病原体,并定时用漂白粉或强氯精全池泼洒消毒,分池后用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对蛙体进行消毒,防止机械损伤。

发现病蛙、死蛙及时挑出隔离饲养,并适时用高浓度的漂白粉或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赞一下
安逸养殖网
上一篇: 淡水养殖海鲜 养殖桂鱼
下一篇: 家庭适合养殖什么 家庭养殖什么最好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页底部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