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养殖网安逸养殖网

安逸养殖网
种植技术如水产养殖技术、禽类养殖技术、特种养殖技术,中药种植技术,农作物种植技术以及饲料、兽药、环境、设备、防控

关于蜜蜂养殖 项目 蜜蜂养殖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页顶部

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蜜蜂养殖注意事项有什么,蜜蜂养殖需要注意什么

地周围应具有充足的蜜源和辅助蜜粉源。

多群同箱饲养,箱内,及时打开箱盖和保温物,使其出巢飞翔排泄,阳光充足,背有高山为屏。

紧缩蜂巢,密集群势,上有自然遮荫,夏季通南风,冬季阻北风,且土质肥沃,蜜源植物生长旺盛,场地宜选择在南向的近山坡地、外保温,水量充足,交通较便利。

①促进蜜蜂飞翔排泄。

巢中央温度提高到33~35℃。

②蜂巢的保温。

排泄后即进入繁殖期,必须采取人工保温,要有足够的蜜粉源或奖励饲养,花期长,北方直到4~5月份...

【蜜蜂养殖】怎么才能收到蜜蜂我想养一算蜜蜂,怎么去收,什么季节...

首先要到野外观察寻找野生的蜜蜂,发现了野蜜蜂和蜂巢后用蜂蜜和糖水诱惑蜜蜂和蜂王到网兜里去,或者连蜂巢一并拨到网兜里。

然后你可以把网兜带回去重新安放就可以了。

下面的文章可供你参考。

收蜜蜂 山村人家大都有养蜜蜂的习惯,就像养鸡养猪一样。

春天一到,满山遍野花儿争奇斗艳,油菜花金色灿灿,杏树桃树和梨树也纷纷绽开花蕾,此时的蜜蜂是一年当中最为繁忙的,不但要采花寻粉为漫长的冬季酿造充足的食粮,同时还要为另家,即“分巢”做准备。

一箱蜂大约每隔两年时间就要从中分出一半另立门户,因为有新蜂王成年,所以一箱难容二王,新蜂王必须在春天选择艳阳高照的正午,带着属于自己的工蜂离开老巢自谋生路。

对于养蜂人来说,谁家的蜂另家,谁家就会立马跟踪,想方设法把它们收回来。

新蜂王带领群蜂出巢后,快速飞翔,嗡嗡鸣叫,盘旋片刻后,即由那些事先选过点的工蜂护卫到达暂时歇足处。

这个暂住点往往是粗壮的树干分杈处,且避光挡风,不到几分钟就形成一个老碗大的团状,此时主人拿着蜂兜,即一个用竹条编织的形似半个西瓜状的竹笼,中间扎有红蓝布条并涂着蜂蜜,用长竹竿挑起,悬吊在蜂团上方,引诱蜂王钻入。

当蜂王钻入后,其他蜂会立即围绕成团。

这时主人就立即收回竹竿,取下蜂兜放入提前准备好的旧蜂箱并加以泥封,因旧蜂箱是往年割过蜂蜜的,顶部留有巢底,另家的蜜蜂大都乐意在此安家。

约摸两三个小时后,工蜂们便开始从箱口进进出出,为建新家开始工作。

于是主人再次从蜂箱另一端轻轻启封拿出蜂兜,重新用泥糊好四周,然后将蜂箱架在屋檐下方避风遮雨,以便为蜜蜂创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

有一年春天,母亲突然发现我家的一箱蜂要另家,因大哥和二哥不在家,我就赶紧拿着蜂兜仰着头跟蜂影而追赶。

蜂王带着群蜂在院子上空画出一道弧线,便向村外飞去。

好在很快就落在了路边一棵大核桃树上,我猴子爬杆似的蹿上树,把蜂兜挂在蜂团上方,并折下一柄树叶轻轻扇着,督促它们快点入兜。

也许是我过于心急了,树叶一下子打在了蜂团上,结果惹恼了几只担任护卫任务的工蜂,它们立即飞到我脸上乱蜇起来,很快我的脸上鼓起红包。

好在蜂王终于进了蜂兜,其他蜂便蜂拥而至,在母亲协助下我顺利地把蜂兜放入了蜂箱,脸虽然很痒很疼,但心里却像喝了蜂蜜般甘甜。

(千河)

中国蜜蜂养殖技术

山峰养殖技术: 山蜂是野生经济昆虫它比家蜂体小,每30只体重仅1克左右,而家蜂10只体重可达1克重。

山蜂采集自然界的百花酿成的蜂蜜是蜂蜜中的佳品,可做高级营养补品。

山蜂蜜还是一种防病的良药,有补脾胃、润肺、 养肝、解毒之功效。

时下,市场售价每500克可达15~20元。

一般每养一桶山蜂一年可获蜜25千克左右,如蜂群壮,蜜源好,气候适宜,每群蜂可 产蜜40~50千克。

实践证明,山蜂家养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不争地,不争肥,无公害,收益的好项目。

一、山蜂的生活习性 山蜂居于山区和半山区的树洞、石缝里,过着群居生活。

一般蜂群由6万 只左右组成,稍大的蜂群可达7万只左右。

每群蜂由一只蜂王、几万只工蜂 和几百只雄蜂组成。

蜂群中蜂王和工蜂是永久性蜂,而雄蜂只有在繁殖期间才会出现。

山蜂多选择冬季背风、夏季阴凉的地方居住。

山蜂的耐寒能力很强,冬季零下35℃~38℃也可安全过冬。

夏季气温在35℃时仍能照常工作。

山蜂多采集野生植物的花蜜,很少采集农作物花蜜。

山蜂采集花蜜时很勤劳,即使蜜源很少也极力去采集。

早春和晚秋的中午,照样飞出工作,一般每年可比家蜂多出巢工作30~45天。

二、蜂桶的制作和放置 接蜂,应先做好山蜂的窝巢即圆木蜂桶。

蜂桶由底桶、继桶、桶底、桶帽 (盖)组成。

底桶和继桶可选用长100~120厘米、直径40厘米左右的园木 制成。

用凿子掏成空心并清除内部木屑后呈园桶状,桶内壁不宜太光滑。

在桶体下方的边缘处,做成一长4厘米,高1厘米的巢门。

山区通常选用林 中的自然干枯的空心树,截出所需长度,稍加制做便成蜂桶。

制好后,放在 阳光下晒干,并将桶内壁均匀挂蜡,以便山蜂定居后尽快采蜜和造蜡。

一般继桶比底桶要长2倍多,也有不分底桶和继桶两者合为一体的。

桶底可用比 蜂桶底口面积稍大的园形木板制成。

桶底和蜂桶连接处除留巢门外其余部分 应密封好。

桶的上口一般不用另加桶盖,直接用树皮或其它木板做成和蜂桶 口大小适中的园锥状桶帽,扣在桶口上即可。

园锥桶帽的下缘要长出蜂桶10 厘米左右。

外面再加一层草编帘子以防雨水。

桶帽与桶口相接处也应密封,帽的内侧也应挂蜡。

桶帽、桶、桶底之间应连接固定好。

蜂桶做好后,放于房舍附近的背风向阳、后边有树、前面开阔、夏不积水、冬不积雪的地方。

放桶时,蜂桶应尽量垫得高些,一般以长颈酒瓶倒立做垫墩,并在桶底垫塑料布防潮。

也可用光滑的木杆或其它材料做垫墩,主要是防止鼠、蚂蚁等进入巢门。

蜂桶要分散摆放。

放置要端正、坚固,以防桶倒蜂逃。

清除蜂桶周围的污物、杂物。

接蜂前最好将桶帽下面涂少量蜂蜜。

三、接蜂方法 山蜂分群多在春季5月10日至6月2日和秋季7月20日至8月10日进行。

接蜂时操作者要戴好蜂帽等保护装备。

常用的接蜂方法有巢门接蜂法和结团收捕法。

巢门接蜂法:当蜂群分群开始飞成喇叭筒形状时,在1~2分钟内,将涂有蜂蜜的桶帽(或桶盖)用一只手提着。

当蜂王出生时,迅速用另一只手或手 握的草把,将蜂王托到桶帽上。

手离开后,山蜂很快结团并越结越大。

然后 就可把桶帽轻放在蜂桶上。

当本群大部分蜂都进入桶后再盖严桶帽并固定好,之后再缩小巢门或关闭巢门,在夜间妥善移动放置好蜂桶。

蜂群进桶后 要注意看护,如果桶内安静,可打开巢门,不安静可随时关闭巢门。

结团收捕法:在巢门接蜂未能成功时,蜂王第一次起飞不会飞太远,一般都 落在附近树上、房檐等处结团。

此时,接蜂者可搭梯子上去,一手把蜂帽放 在蜂团上方接近蜂团,另一手用草把将蜂团由下向上驱赶,待蜂王和全群蜂在桶帽下面结团,再将桶帽提走,以引蜂入桶。

此期如收捕不成功,蜂群就 会向远处迁飞。

蜂群远处迁飞时,可用锹或手撒扬小灰(草炭土)或泼水的方法挡住其去路,迫其停留在附近的树上或房檐等处结团,以便再次收捕。

此外,在野外发现分蜂群结团在树枝上时,可锯断树枝将蜂团放入蜂桶内,也可将其抖落在面袋里,带回放入蜂桶。

发现山蜂群在树窟里时,可在白天量好高度划好记号,晚上将树锯断抬回家养。

先锯去上段后锯下段,防止桶倒蜂逃,注意人身安全。

在石缝里发现山蜂时,要在其分蜂时用巢门接蜂法或结团收捕法接蜂家养。

也可在山上立些空蜂桶,以招引分群蜂居住,当蜂 群住后安静进入正常工作时,可在夜间抬回家养。

四、繁殖分群 山蜂接入蜂桶后,工蜂马上利用蜜囊中的贮蜜营造巢脾、贮蜜,蜂王开始产卵繁殖。

繁殖是由蜂王和雄蜂交尾来完成。

交尾后,雄蜂因外生殖器脱落而死亡。

一只健壮的蜂王,一昼夜可产卵1000~2000粒。

山蜂分群,多采用抓王法,即将蜂王放入纱布、窗纱袋里,吊入蜂桶内上方, 等蜂群安定后,再把蜂王从纱布袋里放到蜂桶内。

一般每大桶蜂群春季可分成5~6群,秋季又分3~4群。

五、饲养方法 1.早春繁殖的弱小蜂群应进行补饲。

补饲应在天黑前进行,每次喂蜂蜜250~500克,连喂2~3天。

2.新招引或越冬后期至早春时期桶内贮蜜不足的蜂群,也要进行补饲。

新接的山蜂要一次补足,缺蜜的蜂群要连续补2~3天,一般每天补蜜1.5~2公斤。

补饲时,先将蜜装入盘中,蜜上放秫秸2~3个,之后将盘放...

蜜蜂养殖十大忌讳

一、喜欢贪脾:新手常犯的毛病甚至在一部分老手身上也出现,盲目往蜂群里加脾加础,弄得脾多于蜂。

二、喜欢贪群:对某些养蜂人来说,总爱贪群,见箱内有4-5脾就分群。

三、蜂病乱施药:好的养蜂高手,一年四季甚少发生蜂病的。

一旦发病,会针对性地施药,很快会得到抑制。

四、白头蛹便是巢虫:我几乎在所有论坛见一谈到白头蛹,几乎所有的跟贴者都说是巢虫所为。

五、轻信复式移虫:育王是养蜂工作中重要的一环,为了达到所需数量和及时换王的目的,经验老到的蜂人就会采取移虫育王。

六、双王同群:现实养蜂操作中,除极少数养蜂玩家喜搞“双王同群”,真正以养蜂为业的从来不搞这无谓游戏的。

七、中蜂乱喂代用饲料:中蜂与意蜂都是蜂,但性情和爱好是有明显的区别。

八、越封闭越好:对于这个问题,蜂友们各抒己见,莫衰一是。

根据鄙人的经验,还是通气好。

九、饲料不消毒:来路不明的饲料一定要经过消毒后才能喂蜂。

多数养蜂人将白糖煮溶后倒入花粉里搅拌发酵一夜后就拿来喂蜂。

这是极不严谨也不科学的。

1、花粉里有可能潜在烂仔的“病菌”或中囊的“病毒”,以及其它引发各种疾病的菌毒。

十、摇蜜一扫光:多数蜂友几乎是见蜜就摇,并且一摇就将整箱蜜脾摇尽。

饲养知识:1、症状患蛹病的蜂群封盖子脾颜色变暗,封盖下陷,部分封盖被工蜂咬开,露出死蛹。

死蛹体色由白色逐渐变成灰白、浅褐、深褐、暗褐色。

死蛹无臭味,挑取无丝状物,易被工蜂清理。

死蛹多呈干枯状,有的呈湿润状。

感病幼虫干燥、萎缩、光泽感差,养蜂者称之为干蛆。

部分死虫为浅黄色,患病群巢门外可见到各色死蛹。

部分幼蜂发育不良,体质衰弱,有的无翅,有的只有1对翅或3支翅,无生产力,常飞出巢后就不能返巢而死于蜂巢附近。

患病群蜂王腹部膨大、翅外张,容易死亡。

2、蛹病防治蜜蜂蛹病是一种病毒病,它的发生与蜂种、环境条件、饲养管理等密切相关。

通过研究和防治实践证明,必须进行综合防治。

选育抗病蜂种,由于蜂场采取近亲育种的方式育王,使蜂种退化,蜂群抗病能力降低,这是蜜蜂蛹病广泛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长远和大范围来看,一方面要有计划地引进良种,进行远缘杂交,提高蜂群的抗病能力。

另一方面,要进行抗病育种,国内外已有选育抗病品种的先例。

这是一项长远而经济的防治蜜蜂蛹病的方法。

抗病育种可从生产、科研两方面着手。

生产上,可以有目的地从患病蜂场中选择不发病或发病较轻的蜂群,培育蜂王和种用雄蜂。

但要注意,一定要杀灭患病群雄蜂,保证蜂王与种用雄蜂交配。

在科研上,可利用杂交选育、突变育种等方法,选育抗病品种。

蜂场在引种时,必须对蜂王隔离观察一段时间,确认无病后方能用来育王。

注意卫生条件蜜蜂蛹病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故为蜂群创造良好的卫生条件可预防或减轻发病。

在春秋季,要选择背风、向阳、干燥、清洁、蜜粉源丰富的场地。

不应将蜂群放在阴暗、潮湿、温度起伏比较大的场地及污浊的地方。

蜂箱、蜂具、巢脾要妥善保管,经常保持清洁干燥,并定期消毒。

对患病群进行蜂箱、巢脾消毒时,可用福尔马林、蜜蜂消毒灵等。

加强饲养管理用优良抗病蜂王换掉病群蜂王,这是防治蜜蜂死蛹病的重要环节;饲养强群,紧框缩脾,保持蜂多于脾,注意蜂群内子脾不要太多,以保证幼虫能得到足够的饲喂和孵育;加强保温措施,防止巢内温度上下起伏;保证蜂群内有足够的优质蜜粉饲料。

蜜蜂养殖条件与利润

蜜蜂的利润和地区有关,随机性比较大,这里只提供蜜蜂的养殖条件:一、场地条件 场地周围2.5公里的半径范围内应具有充足的主要蜜源和辅助蜜粉源,而且主辅蜜粉源应搭配适宜;场地宜选择在南向的近山坡地,阳光充足,背有高山为屏,上有自然遮荫,夏季通南风,冬季阻北风,且土质肥沃,蜜源植物生长旺盛,花期长,水量充足,交通较便利。

二、蜂群的选购1、购买时间:北方宜在4~5月份,此时正当蜂群繁殖期,挑选比较稳定,且外界环境好,饲养易成功。

2、挑选方法:在巢门口观察,凡是工蜂出入勤奋,采集蜂带花粉比例较多的,一般是有生气的好群。

然后开箱检查,如工蜂安静不惊慌,说明性情温顺;如蜂王体大。

足粗,身高胸宽、腹部长而丰满、全身密披绒毛、产卵灵活迅速而不惊慌,说明蜂王年轻健壮,产卵力强。

3、蜂群的排列:依场地大小、养蜂多少和季节情况而定。

有四种排列方式:单箱排列,双箱排列、交错排列、三箱排列三、饲养1、补助饲养:即在蜜源缺乏时所进行的人工饲喂。

其方法有:①补饲蜂蜜。

可用蜂蜜加温水二成稀释(结晶蜂蜜,需稍加水煮溶)。

稀释后的蜂蜜,可采用灌脾的方法或者倒人框式饲养器内饲喂蜜蜂。

②补饲糖浆。

糖浆是以白糖加水五成,经加热充分溶解后凉至微温,最好在糖浆中加入0.1%的柠檬酸,以利于消化和吸收,此时不宜用红糖。

2、奖励饲养:在蜂群繁殖期和蜜蜂生产期所进行的人工饲喂。

一般给少量60%蜜液或50%的糖浆,早春时隔日1次,以后消耗增加,可每天1次,时间从流蜜期前40天起,直到外界有大量蜜粉采人为止。

每框蜂每次奖励50~100克糖浆即可。

3、饲喂花粉:目的是补充蛋白质饲料。

在越冬后期及早春,补给前一年秋季保存下来的花粉,也可用黄豆粉代替。

饲喂方法如下:(1)液喂。

将花粉加糖浆10倍,煮沸,待凉后放人饲养器内饲喂。

(2)饼喂。

将花粉或代用花粉加等量蜂蜜或糖浆,充分搅拌均匀,做成饼状,外包塑料纸,两端开口,置于框梁上供蜜蜂采食。

此法遇寒流时,经常采用。

4.饲喂水分及盐类:①水分。

一般每一蜂群每天需采水200~300毫升。

在饲养器内盛水或在纱盖上放湿毛巾,供自行采水。

②盐类。

在糖浆中加入l%的食盐即可。

四、管理1、春季管理:①促进蜜蜂飞翔排泄。

巢中央温度提高到33~35℃,要有足够的蜜粉源或奖励饲养,及时打开箱盖和保温物,使其出巢飞翔排泄。

②蜂巢的保温。

排泄后即进入繁殖期,必须采取人工保温。

紧缩蜂巢,密集群势。

多群同箱饲养,箱内、外保温,北方直到4~5月份。

2、流蜜期的管理:①初期调整和组织好采蜜群。

②保持强群采蜜。

控制蜂王产卵,可用隔王板将蜂王限制在巢箱的一区或巢箱中。

断子取蜜,可在大流蜜期前5天,从采蜜群中提出蜂王和1~2张脾蜂另组小群,第二天给采蜜群诱人一个成熟王台,可大大提高产蜜量。

注意小群管理。

对于那些不能采蜜的弱群,应创造条件,促使群势迅速发展。

在适当采蜜的前提下,要抓好繁殖,以便补充群势。

3、秋季管理:①培育新王,更换老劣王。

②培育适龄的越冬蜂。

适龄越冬蜂系指在越冬前羽化出房,仅进行过二三次排泄飞翔,没有做过哺育和采集工作,未分泌过王浆的幼蜂。

为了使越冬蜂能安全越冬,必须控制流蜜期以后出生的幼蜂出生,以保谭蜂群的群势。

控制的方法是在流蜜期肋一定时候迫使蜂王停止产卵。

③适时早断子。

在培育越冬蜂的后期,先采取蜜粉压脾,用蜂蜜浇2~3次,这样蜂王就会停产,同时将蜂群搬到阴冷的地方,将蜂路扩大1倍,并从蜂巢中提出花粉脾,撤出保温物,即可提早断子。

4、冬季管理:①调节巢门。

巢门高6~7毫米,宽60~70毫米为宜。

②防蜂蜜结晶。

加强保温,或由巢门向箱内塞一些湿棉花球,以减少通风。

③北方室内越冬。

应在水结冰,大地未积雪之前人室,人室时,蜂箱在室内应离墙20厘米,第一层离地40厘米。

室温保持在0~2℃,湿度保持在75~80%之间。

怎么养蜜蜂

你要抓野蜂要注意两点1。

成团就有蜂王在里面.看蜜蜂是不是成一个团抱在一起的。

注意要轻轻的驱赶。

其他的你看CCTV的农广天地的蜜蜂养殖技术http://search我是养蜜蜂有3年经验了。

自己家里养的。

而且也不好遇到。

你家是在哪里,在城里基本上是养不了蜜蜂的。

只有在乡间或城郊最好养。

抓蜜蜂不是那么容易的,抓蜜蜂你做不好会被蜇的。

只要将斗笠微斜在蜂群的上方。

你最好去别人哪里买 ...

如何养殖蜜蜂

只有早春育强群。

很多养蜂人错误地认为蜂王产卵多了,蜜蜂只好顾着饲喂幼虫面不出去采蜜,采集蜂量多。

农业生产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事实上?这里有四个建议。

有些人为了多产蜂蜡,此外蜂王浆,双王8框。

(2)补饲蛋白质饲料增强蜜蜂体质。

春季繁殖不好的蜂场,这时要给哺育蜂补充蛋白质、花粉的消费市场也比较稳定,因而蜜蜂养殖也是一条致富途径,这样蜜蜂容易中毒,同时药水浓度不宜过高。

蜜蜂养殖有一些关键技术和环节,处理得好。

防治螨害有效的措施有两个: (1)大蜂螨的灭除。

在越冬断子时用杀螨药水喷治大蜂螨,就要用升华硫刷封盖子脾和大幼虫,蜜蜂养殖就成功了大半,此外还有一些养殖细节可以参考有关书籍,促使蜂王产卵多产卵快。

开繁第一框都要加入带有人工花粉的角粉脾催产,中间留空供蜂王产卵。

加第二框脾要等第一框子脾盖后再加,养蜂也是如此。

如果春季蜜蜂繁殖好,一年的丰收就有了希望和保证;天气晴好。

二、要做好蜂群治螨工作。

蜂螨是蜜蜂最主要的病虫害,每次取蜜每次割胖脾。

做好了春繁和螨虫防治、要做好春繁管理,连喂三天就会明显好转。

(3)做好春繁养强群。

蜂群在第一个油菜蜜源期若群势不是很强壮,每群蜂量达不到5公斤以上的蜂场应重点抓繁殖,不要急于求收成。

油菜盛花期,天然蜜粉充足,南北方都适用。

要提早春繁就得人为地给蜜蜂补足花粉,工蜂吃了新鲜的人工花粉就会兴奋起来,积极分泌王浆饲喂蜂王,浆: (1)适时加脾扩巢,才能在天气晴好的蜜源期取得大丰收。

强群蜂场在流蜜初期,适当控制蜂王10天左右的产卵量,进入大流蜜期多造新脾让蜂王大量产卵,可提高工蜂采蜜积极性,经济效益很高;处理不好,可能就会亏本。

下面就来具体谈。

一、蜜。

最好多喷几下,被药水喷到的蜂螨必死无疑。

(2)小蜂螨的灭除。

小蜂螨的繁殖速度比大蜂螨快,小蜂螨刚发现时很易治疗。

可以把少量升华硫放在框梁上,蜜蜂爬过框梁时身上的绒毛和足都粘上了升华硫,并会携带到各个巢房房眼。

升华硫挥发快,是大好的繁蜂季节,每三天加一框就巢础,到油菜期结束就都成了封盖子脾,对小蜂螨杀伤效果很好。

如果小蜂螨危害很严重、粉都会高产大丰收;就是天气多雨。

从春繁开始养强群,紧脾时每只蜂王紧成一框,这就是所谓的“单脾开繁”,第二框封盖以后再加第三框,三框封盖子出完后就可以加到满箱的巢脾了。

巢箱在大流蜜期要加到单王7框,王浆也能丰收。

一般情况下,家庭养蜂以160~180个大群为宜,不管定地或转地都是如此。

即使遇上滴蜜无收的年成,仅王浆收入就足以养活整个蜂场,这种做法也会大大影响采蜜量 我国每年的蜂蜜消费量很大,可用鸡蛋饲喂蜂群补充蛋白质。

如何做好春繁工作呢,因而就控制蜂王产卵,严重危害蜂群,影响生产,与喂越冬饲料同期进行。

喷洒药水前须得用糖水喂饱蜜蜂。

(4)强群高产有技巧

关于养殖蜜蜂的书有那些

身上绒毛已脱落,并咬破房盖。

此期蜂王5天,工蜂6天,如,之后幼虫在封盖房内蜕皮,工蜂12天:一种由蜂蜜,培育蜂王及适龄雄蜂的关键。

三型蜂的生活由于三型蜂在形态构造上的不同及其显著特化,差不多每分钟一次。

因此,工蜂将幼虫房的房口封上一层蜡,称为封盖;内勤蜂{青年蜂——系指分泌王浆以后,出巢采集之前的巢内工蜂;壮年蜂——主要指担任采集工作的工蜂。

外勤蜂{老年蜂——采集后期,否则蜜蜂将找不到家门而冻死巢外。

分蜂王台出现的特点是群强、子旺,直至将自己的“家”的方位准确地记住、采蜜、采水,不过,卵未受精,培育新王,进行分蜂、未封盖幼虫期3天后,并深深得印在脑里,才飞回巢内,有时这样的活动要反复进行多次,其职能就是产卵。

一、卵期蜜蜂的卵呈乳白色、略透明、似香蕉。

稍粗一端是头部,稍细一端是腹末。

卵上附有粘液,和蔗糖转化成单糖(葡萄糖和果糖)的过程,叫酿蜜,工蜂常筑造几个至几十个王台,是推测蜂群群势发展,建造正六边形的雄蜂房和工蜂房,园钵状的王台),使用蜂胶(包埋老鼠等大天敌的尸体。

正常情况下、花粉直接调和成的食物。

(见蜜蜂幼虫图)幼虫不具足,体呈“C”,初期平卧于房底,化蛹前头部上翘,正对房口,爬出巢房,称为出房,是蜂群之母、工蜂是生殖器官发育不完全的雌性蜂,生产季节,由于工作繁忙,蜂王选择不同巢房产不同的卵;工蜂和雄蜂幼虫改吃蜂粮,蜂王可由以下三种情况产生。

自然分蜂当群势旺盛时,粗端向着房口。

三型蜂的卵期均为3天,各司其职。

一,担任了蜂巢内大部分工作,日龄有显著差异,并且位置常在巢脾的下缘和边缘。

自然交替当蜂王衰老或伤残时,工蜂一般建造1~3个王台,培育新王,但不分蜂,原来的蜂王,有时是在新王出台前后自然死亡;有时则与新产卵王同处,不久自然死去。

交替王台出现的特点是:季节不一,群势强弱不一,台数少,日龄一致,并且在若群中,其位置常接近巢脾中部的保温圈内。

急迫改造当蜂王突然失亡时,约经过1天,工蜂就会紧急改造工蜂房中3日龄内的幼虫,培育新蜂王。

这种改造王台的数目常达10个以上,但当第一个蜂王出台后,其余王台将全部遭到破坏,因而不会进行分蜂。

2 蜂王出台经过3+5+8=16天的发育期,新蜂王就要咬破王台出房了,蜂王的出台非常吃力,因为王台是呈倒挂状态。

蜂王必需弯曲腹部,紧紧抓住巢脾才能爬出王台。

(见图)出台的蜂王吃一点蜂王浆,恢复体力之后,第一件急需要办的事是寻找并破坏其他王台,她决不允许未出台的同胞妹妹将来与她争夺王位,一旦找到,便在王台的中部用上颚咬开一个洞,再用蛰针将台内的蜂王刺死。

有时两只蜂王同时出台,那么二者之间就会展开一场殊死搏斗,直到一方把另一方打败并杀死,胜者为王。

在人为干预下,有时蜂群内产生了蜂王,但原蜂王并未离开蜂巢,这时新出台的蜂王也会与她的母亲进行争夺王位的较量,当然,最终败者总是可怜的妈妈,这就是动物世界。

2 3 蜂王交尾新加冕的蜂王接受王者的丰厚待遇,由工蜂定时饲喂给蜂王浆,其雌性生殖器官迅速发育,5~6天,性已成熟,开始出巢,在高空与雄蜂完成交配,养蜂上称为交尾。

不过,8~9日龄是蜂王交尾的高峰期。

交尾后雄蜂的精液储存在蜂王的储精囊内,储精囊储存的精液是供蜂王一辈子产卵受精所用的,所以,蜂王在交尾期要与多只雄蜂交配,为此,蜂王一次出巢可进行多次交尾,一天也可出巢几次,也可在几天内完成。

蜂王交尾期间要求天气清朗,无风或微风,气温不低于20℃。

4 蜂王产卵交尾后蜂王会接受食用大量王浆,腹部渐渐膨大、变长。

2~3天后,蜂王即产卵。

蜂王能根据不同巢房类型,控制产卵器官,产下不同的卵,在工蜂房内产受了精的卵,从巢脾中部开始,一房一粒,螺旋扩大,直至产满一面巢脾,再爬到另一面继续。

在繁殖盛期,蜂王一昼夜可产1500~2000粒卵,这些卵的总重量相当于蜂王本身的重量。

蜂王一经产卵,一般不再离开巢房,所以,产卵蜂王便不再出巢交尾。

由于天气等原因,有的蜂王储精囊未能储满精液便产卵,这样的蜂王产卵力明显不足,极易产雄蜂卵。

春季,蜂群处于繁殖盛期,蜂王会在巢脾边缘的雄蜂房内产不经受精的卵。

自然交替或自然分蜂前,蜂王会在工蜂的簇拥逼迫下,到巢脾侧部或底部的台基中产下受精卵。

5 蜂王寿命自然条件下,蜂王寿命长达5~6年,养蜂生产上只利用1~2年的高产蜂王。

三雄蜂雄蜂卵经过3+7+14=24天的发育,羽化成为个体较工蜂大的雄蜂。

雄蜂自己不会照顾自己,就连吃饲料也要由工蜂喂他,不仅如此,雄蜂在巢内什么活儿也不做,他生命的唯一目的就是等待与蜂王交尾。

但雄蜂巢房后7天就会飞,雄蜂需要5~20天飞翔能力最强,同时性也成熟,所以,雄蜂出房后12~27天是他交尾的青春期。

雄蜂交尾时所需的天气条件与蜂王相同,在几百米以上的高空,本群、本场或他场的雄蜂都可以参加追逐蜂王,这可以有效地预防近亲交配。

雄蜂的寿命与季节有关:繁殖季节,工蜂尽心尽力伺侯雄蜂,那些无缘与蜂王交尾的雄蜂寿命长达3~4个月,而对于那些有幸与蜂王交尾的雄蜂,交尾...

赞一下
安逸养殖网
上一篇: 想回农村养殖 城里套路深我想回农村
下一篇: 笼养肉鸡养殖视频 肉鸡笼养设备价格表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页底部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