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肉鸡怎样防疫消毒?
肉鸡防疫消毒的方法:(1)防疫不要认为养鸡区与居民区或其他鸡场的距离远, 而忽视防疫,同样要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做法是:雏鸡1日龄 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7日龄用新城疫系加传支滴鼻,14日龄 法氏囊疫苗2倍液饮水,25日龄注射新城疫油剂疫苗,同时,防治大肠杆菌病、球虫病等病。
(2)消毒消毒是切断疫病传播的有效途径。
在每批鸡出 售后彻底清除鸡棚和“野地”粪,然后用消毒剂泼洒消毒。
鸡场需设置哪些防疫和消毒设施?
具体如下:(1) 场区和场界鸡场要有明确的场界,其周围应建较 高的实体围墙或坚固的防疫沟,以防止场外人员及其他动物进入场区,传播疾病。
为了有效地切断外界的污染因素,必 要时可往沟里放水。
场内各分区间,也可设较低的围墙或小 型防疫沟,或结合绿化种植防护林带。
(2) 消毒设施消毒是养鸡场保证鸡群健康和生产正常 进行必不可少的卫生措施。
鸡场生产区应设门卫消毒室、脚踏消毒池和车辆消毒池,人员进人生产区必须经过卫生消毒 室消毒、换鞋和更衣。
大型集约化养鸡场防疫消毒制度更应 严格。
工作人员外出回场时,要在生产区外工作一周后方准进入鸡舍工作。
人员进人鸡舍时要洗手、洗澡消毒,换鞋、 帽和更衣。
一切场外运行的车辆不准进入生产区,场内应有 自备的车辆,如场外车辆必须进入生产区时,车轮一定要在消毒池内滚动1周以上。
新生犊牛消毒防疫如何进行?
猪场的防疫要求如下:① 谢绝猪场外人员参观,禁止场外车辆进人生产区。
② 进人生产区的人员,须经洗澡、消毒或经更衣室换鞋, 并脚踏消毒垫后,方可人内。
③ 进入生产区的车辆、工具、物品应先进行消毒。
① 严禁在生产区内解剖病死猪。
② 大门口、生产区门口每天至少进行1次扫除和消毒。
生产区的道路,至少每周清扫、消毒1次。
生产区的环境,至 少每季度清扫、消毒1次。
③ 猪场饲养人员每天至少打扫或清洗消毒1次饲料和饮 水的工具,每周打扫1次猪舍内的环境卫生。
④ 未经许可,各栋伺养人员不得串栋,每栋猪舍的工具、 设备应固定使用。
⑤ 猪只检查时的顺序。
a. 健康猪—体弱猪—病猪。
b. 种猪—商品猪。
c. 幼龄猪—育成猪—成年猪。
① 定期开展灭鼠、灭蚊蝇工作。
② 饲养区内不应饲荞其他畜禽动物。
养殖场怎样正确消毒
在从事养殖工作中,养殖场的消毒非常重要,但是,有些养殖户在消毒过程中,消毒剂选择不合理、消毒方法不当等导致消毒不彻底或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要使消毒达到及时杀灭病原体,有效切断传播途径的效果,控制疫情,消毒操作中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一、消毒剂选配要得当养殖者应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要求和环境条件等,使用当地兽医防疫部门推荐的消毒剂。
选购时检查其标签和说明书,以确定是否是兽医药监部门批准生产、销售的合格、有效期内的消毒剂。
同时考虑消毒剂是否具有价格低廉、易溶于水、无残毒,对被消毒物无损伤,在空气中较稳定,使用方便,对预防和扑灭的疫病有广谱、快速、高效消毒等作用。
使用中按要求采用科学的配制方法。
根据使用说明书的要求配制实际所需的浓度、适宜的温度和溶剂的选择等,药剂要现配现用,不宜久置;有些消毒药液一次配制多次使用,但应先测定有效成分含量,根据测定结果进行配制使用。
二、消毒方法要适当根据不同的消毒环境、消毒对象和被消毒物的种类等具体情况选择对其可产生高效可行的消毒方法。
一般以喷雾、浸润、饮水、熏蒸等方式进行。
另外还有火焰、高温、蒸煮、生物发酵等消毒方法。
生产中,设计科学的消毒程序,对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品种的药剂配合使用时应避免配伍禁忌。
实施消毒时,先使用稀释好的消毒药剂直接进行消毒,等作用一定时间后,清除被消毒物上的污物,特别是有机物的清理要彻底。
再用消毒药剂重复消毒一次,这样操作的效果会更好。
长期使用消毒剂要交叉用药,避免大剂量使用或长期使用同一种消毒剂,否则,易产生耐药性,甚至造成环境污染和动物产品药残超标。
因此,生产中须根据具体情况交叉用药。
三、预防性消毒要重视预防性消毒对疫病防控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应根据当地的情况定期开展消毒。
尽管有时没有发生疫病,但如果不及时消毒、净化环境,则环境中的病原体就会越积越多,病原体的数量和毒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易发疫情。
同时,消毒中还会存在盲区以及通过空气、野鸟、老鼠、周围的环境、树木等媒体传播,同样存在威胁。
因而,应经常对进出车辆、人员及物品、圈舍场所、用具等,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选择不同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进行消毒。
...
鹌鹑的防疫消毒设备有哪些?
鹌鹑疫苗接种用具有液氮罐、冰箱、连续注射器、玻璃注射器、刺种针、滴管、滴瓶、压缩空气瓶、疫苗专用喷雾器和高压消毒锅等。
手术盘、钳子、镊子、剪子也是常用工具。
鹌鹑场的鹌鹑舍、孵化厅、蛋库、用具和工作服都要定期严格消毒。
常用设施包括消毒池、消毒室、喷雾器和高压清洗机。
有条件的场家可使用火焰消毒器。
养猪怎样建立完善的卫生防疫制度?
管理中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就是经常保持圈舍的清洁卫 生,定期进行消毒、防疫和驱虫。
(1) 抓消毒消毒工作包括以下方面。
① 大环境的消毒。
② 空圈舍的消毒(产房、仔猪培育舍、育肥舍)。
③ 带猪消毒。
④ 猪场大门口设施消毒。
⑤ 圈舍门口的设施消毒。
⑥ 消毒的防护。
(2) 建立合理的防检疫程序(3) 定期驱虫(4) 处理场内的鼠害和蚊蝇
猪场防疫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主要内容有: (1)杜绝外来疫源侵袭,具体做好 ①谢绝猪贩、屠工进场选猪。
②严格饲料送货车、饲料包装袋和车辆的消毒工作。
③提高员工的防疫意识,做到进出场自觉消毒,严禁收治场外病 猪,场内严禁伺养其他动物。
④确需引种时,必须充分了解种猪场的防疫情况,引入种猪要隔离伺养1个月以上,确信无病方可进场。
⑤词喂饭店泔水须煮沸消毒。
(2)严格消毒措施消毒工作必须做到常规化、制度化、规范化。
①选择杀菌谱广、有效浓度低、作用速度快、易溶于水、性质稳 定、不易受有机物酸碱等理化因素的影响、对人畜无害的消毒药。
②应按不同消毒目的和消毒对象选用适宜的消毒药,如对某些烈 性传染病可选用烧碱、高氯制剂、过氧乙酸;消毒池可用农福、烧 碱,要求高效长效;带猪消毒、饮水消毒可用杀菌灵、百毒杀、酸碱 消毒药要交替使用。
③规范消毒制度,要求每周2次全场预防性消毒,猪出栏后彻底消毒。
(3)合理的免疫程序 防疫是规模化猪场兽医工作的重中之重, 而免疫接种又是规模化猪场综合性防疫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是构筑养猪业安全体系的重要措施之一。
制订免疫程序时应考虑下列 因素: ①母源抗体水平。
②猪的健康状况及当前抗体水平。
③疫病的发病季节和易感日龄,周边疫情和本场疫情史等。
④疫苗的保护期。
⑤疫苗可能有的不良反应。
(4)免疫接种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①按疫苗要求应冰冻或冷藏保存,以确保疫苗质量。
②严禁使用过期、变质和失真空的疫苗。
③炎热季节稀释疫苗时应注意疫苗和稀释液的温差不宜过大。
④保证注射质量,严格按操作规程规范操作。
⑤注射细菌弱毒活疫苗期间词料中停止添加抗生素。
规模猪场的 兽医防疫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做好上述工作外,还有诸如 药物净化、隔离式早期断奶、规范的兽医实验室诊断等措施,坚持 “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只有采取综合预防措施,才能收到 预期的防疫效果。
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规定畜禽养殖要具备什么条件
一、 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选址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500米以上;距离种畜禽场1000米以上;距离动物诊疗场所200米以上;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之间距离不少于500米;(二)距离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3000米以上;(三)距离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等人口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500米以上。
二、 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布局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场区周围建有围墙;(二)场区出入口处设置与门同宽,长4米、深0.3米以上的消毒池;(三)生产区与生活办公区分开,并有隔离设施;(四)生产区入口处设置更衣消毒室,各养殖栋舍出入口设置消毒池或者消毒垫;(五)生产区内清洁道、污染道分设;(六)生产区内各养殖栋舍之间距离在5米以上或者有隔离设施。
禽类饲养场、养殖小区内的孵化间与养殖区之间应当设置隔离设施,并配备种蛋熏蒸消毒设施,孵化间的流程应当单向,不得交叉或者回流。
三、 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应当具有下列设施设备:(一)场区入口处配置消毒设备;(二)生产区有良好的采光、通风设施设备;(三)圈舍地面和墙壁选用适宜材料,以便清洗消毒;(四)配备疫苗冷冻(冷藏)设备、消毒和诊疗等防疫设备的兽医室,或者有兽医机构为其提供相应服务;(五)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无害化处理、污水污物处理设施设备;(六)有相对独立的引入动物隔离舍和患病动物隔离舍。
四、 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应当有与其养殖规模相适应的执业兽医或者乡村兽医。
患有相关人畜共患传染病的人员不得从事动物饲养工作。
五、 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应当按规定建立免疫、用药、检疫申报、疫情报告、消毒、无害化处理、畜禽标识等制度及养殖档案。
六、 种畜禽场除符合本办法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规定外,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和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等人口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1000米以上;(二)距离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动物诊疗场所3000米以上;(三)有必要的防鼠、防鸟、防虫设施或者措施;(四)有国家规定的动物疫病的净化制度;(五)根据需要,种畜场还应当设置单独的动物精液、卵、胚胎采集等区域。
獭兔养殖技术,包括饲料配比,兔舍建设,疾病防疫,繁殖繁育等,求...
獭兔常见病的防治 病毒性出血症 俗称兔瘟,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具有传染性强、发病急、死亡高等特点,常呈暴发流行,对养兔业有巨大的威胁。
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春秋和冬季发生更为严重;不同年龄表现不一,哺乳期的子兔未见发病,幼兔2月龄以后逐渐增加对本病的易感性,青年兔和成年兔易感性最高。
防治:本病目前没有很好的办法治疗,理想的办法是免疫注射。
子兔断乳后第35天~40天开始,颈部耳后皮下注射兔瘟疫苗1毫升,60日龄时加强免疫一次,免疫期4个月~6个月。
传染性鼻炎 是由巴氏杆菌、波氏杆菌等多种病原菌所致的兔子的一种以闭眼为特征的慢性传染病。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气候多变的春秋发病率更高;所有家兔均易感,而幼兔的易感性最高,室内养兔发病率高于室外。
防治措施:建立无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繁殖群,是预防本病最可靠的方法。
一开始建立此种兔群时,即选择无临诊症状,并经鼻腔的连续细菌检验阴性而确定无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兔种,采用卫生措施,并实行经常的细菌检查。
獭兔养殖技术规程1:獭兔的繁殖技 1. 配前注意事项: 性成熟期:母兔第一次发情时间为3~4月龄;公兔4~5月龄;这期间不能配种。
初配年龄:以体重为准,达到标准体重的70%即可;(参考下表) 体型 性成熟(月龄) 初配月龄 初配体重(千克) 中型 3.5~4.5 6~7 3.0以上 小型 3.0~3.5 5~6 2.0以上 种兔利用年限:种公兔为2~3年,种母兔为2~2.5年.类 2. 发情特点: 产后发情早,母兔一般产后即发情,产后12~24小时配种受胎率高(称为频密繁殖)。
断乳后普遍发情,此时配种均受胎率很好。
但产后8-12天配种也有一定受胎率(半频密繁殖)。
3. 配种技术 时机是关键:主要观察母兔阴道粘膜,正常阴道粘膜为苍白色,较干燥;刚开始发情时,阴道粘膜为粉红色,逐渐变为深红色,后期为黑紫色。
配种一般在发情中期阴道粘膜呈大红色时,俗话说:粉红早,黑紫迟,大红正当时。
人工辅助交配:交配一般在公兔笼中,首先移出食槽、水盆,母兔后阴剪污毛、消毒,笼底垫纤维板,将母兔放入公兔笼中配种,配后猛击母兔臀部一掌,放回原笼。
4. 注意事项: 公兔不配母兔时,更换一只公兔,但需母兔离开公兔笼后5-10分钟再找另一只; 夏季在清晨或夜间,冬季在中午,春秋在日出或日落前后喂后半小时进行; 配后母兔排尿应补配; 公兔连配2-3天休息一次。
5. 妊娠诊断: 摸胎法: 摸胎一般于配种后10-12天进行; 最好空腹时进行; 切忌用力硬捏,确定后母兔妊娠后不再轻易摸胎; 6. 催情方法:如果母兔不发情,可采用如下方法催情: 孕马血清50-80单位或乙烯雌酚0.75-1ml,2-3天发情配种; 维生素E1-2丸/只·日,连续3-5天; 将母兔放入公兔笼中1小时,4-6小时后多发情; 外阴涂2%医用碘酒或清凉油; 光照时间控制在14小时以上。
7. 诱导分娩: 母兔如果超过产期而不产仔,有的母兔有食仔癖,需要在人工监护下产仔;寒冷季节为防止夜间产仔仔兔冻死,需要调整到白天产仔,可采用诱导分娩技术。
方法如下: 拔毛:乳头周围2厘米。
吮乳:产后5-10天,5只以上正常仔兔,6小时以上没吃奶仔兔吃待产母兔奶3-5分钟。
按摩:干净的温毛巾,拧干后放于右手,在母兔腹下按摩0.5-1分钟,放入产箱。
观察及护理:一般6-12分钟即可分娩。
诱导分娩技术对母兔是一种应激,不能乱用。
8. 接产及催乳:接产时的注意事项, 产箱无异味,环境安静,白天产仔者要遮光。
产仔过程中准备温麸皮盐水汤或红糖水,母兔产仔后可及时补充体力,防止因母兔口渴而食仔。
产后6小时内检查仔兔吃奶情况,如仔兔未吃上初乳要强制母兔补乳。
催乳方法 喂胡萝卜等多汁饲料; 豆浆200克加红糖10克,煮沸晾温后饮用,一日一次; 催乳片每只每日喂3-4片; 芝麻一小撮,花生米10粒,食母生3-5片,捣烂喂服,每日一次。
9. 獭兔的繁殖障碍: 不孕和不育: 母兔不育:母兔不育分为不发情和不怀孕,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如下: 先天性的,如生殖器官畸形; 机能性的,如激素用量过大; 营养性的,包括过肥和过瘦,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等; 疾病性,如螺旋体病、子宫炎、输卵管炎、阴道炎、李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 公兔不育: 生殖器官异常,如隐睾、小睾等; 营养不良或过剩; 疾病; 环境温度过高,环境温度达到30℃时,公兔即失去生精能力,而环境改善后恢复需要40-50天。
10. 獭兔流产的预防: 流产的原因: 机械性流产:摸胎、捕捉、挤压等; 中毒性流产:霉饲料中毒、农药中毒、棉酚中毒、大量采食青贮饲料或酒糟等; 精神性流产:噪音、动物闯入、陌生人接近、追赶等; 疾病性流产:副伤寒、李氏杆菌病或肠炎、便秘等; 营养性流产:饲料供给量不足、膘情太差、缺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
流产的防治: 贯彻以防为主的方针; 治疗:有流产征兆的,注射黄体酮15mg/次; 流产兔应加强护理,投喂抗生素预防子宫炎及阴道炎; 让母兔安静休息,补充高营养饲料,以使母兔早日恢复配种。
11. 提高獭兔繁殖力的措施: 温度:外界温度超过30℃,公兔生精能力下降;低温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