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我家芦荟是什么品种?
你好,这株植物是翠叶芦荟,医学上叫库拉索芦荟。
、芦荟科普如下:【简介概述】 芦荟,又名龙角肉,多生常绿多肉质草本植物。
叶簇生,呈座状或生于茎顶,叶常披针形或叶短宽,边缘有尖齿状刺。
花序为伞形、总状、穗状、圆锥形等,色呈红、黄或具赤色斑点,花瓣六片、雌蕊六枚。
花被基部多连合成筒状。
芦荟的品种至少有300种以上,其中非洲大陆就有250种左右,马达加斯加大约有40种,其余10种分布在阿拉伯等地。
芦荟各个品种性质和形状差别很大:有的象巨大的乔木,高达20米左右,有的高度却不及10厘米,其叶子和花的形状也有许多种,栽培上各有特征,千姿百态,深得人们的喜爱。
据科学研究,发现芦荟中有不少成分对人体皮肤有良好的营养滋润作用,且刺激性少,用后舒适,对皮肤粗糙、面部皱纹、疤痕、雀斑、痤疮等均有一定疗效。
因此,其提取物可作为化妆品添加剂,配制成防晒霜、沐浴液等。
至于轻度的撞伤、挫伤、香港脚、冻伤、皮肤龟裂、疣子等,都可以使用芦荟来治疗,效果不错。
现代研究显示,其叶含芦荟大黄素、异芦荟大黄素及芦荟苦味素等,药理实验有泻下、抗癌作用。
芦荟花性寒,味苦涩,有清热、止咳、止血功效,可治疗咳嗽、吐血。
【品种介绍】 芦荟品种很多,已分类定名的有500种以上。
但目前已知有药用价值的仅十几种。
品种不同,药效成分和含量有较大差异。
主要的药用芦荟品种如下:1.木芦荟。
特征:叶细长,个子高。
向上长。
又叫木剑芦荟、直立芦荟、木本芦荟、鹿角芦荟、乔木状芦荟等,小日本称为木立芦荟。
木芦荟原产地为东南非洲,叶汁极苦。
药典中未载入,日本鬼子认为木芦荟是最好的药用芦荟品种。
在小日本进行商品化生产用木芦荟加工成芦荟干粉,可医治各种疾病。
木芦荟还可应用到食品中。
木芦荟的主要特点是,植株直立成乔木状,这也是其命名的原因。
原产地株高可这6米以上,在温室中也可长到2米左右,但单叶比较小,叶肉也较薄,适宜于加工利用。
当然不同的栽培品种其形态上有很大变化。
一般12月开出红色的圆锥形总状花序,但一般果实不成熟。
但其主干基部可不断长出侧枝,可用于分株繁殖。
生长两年以上,单叶重40克左右,老叶药效好。
内含抗癌成分,能治疗糖尿病等,被日本鬼子认为是最好的药用品种。
2.库拉索芦荟。
特征:叶片鲜绿、肥厚多汁。
向四围长。
库拉索芦荟原产于美洲西印度群岛的库拉索群岛和巴巴多斯岛,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巴巴多斯芦荟。
我国称之为翠叶芦荟,日本叫“芦荟蕃拉”。
其叶汁经干燥获得的生药叫“老芦荟”,为红色膏体,呈不透明的红褐色或暗褐色,因此也称“肝色芦荟”,载入药典中。
库拉索芦荟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较短,叶簇生于茎顶,直立或近于直立,每片重可达0.5~1.5kg,单株重可达10~20公斤,肥厚多汁;呈狭披针形,长15~36cm、宽2~6cm,先端长渐尖,基部宽阔,粉绿色,边缘有刺状小齿。
花茎单生或稍分枝,高60~90cm;总状花序疏散;小花长约2.5cm,黄色或有赤色斑点;管状小花6裂;雄蕊6,花药丁字着生;雌蕊1,3室,每室有多数胚珠。
三角形蒴果,室背开裂。
花期2~3月。
三年以上老叶药效成分高。
叶肉粘胶物质占总叶重的65%~75%,是药用、保健、美容的主要品种。
因叶肉成分中有一种腥味,口感略差。
3.皂草芦荟。
又名皂质芦荟、花叶芦荟 皂草芦荟的叶汁如肥皂水一样,十分滑腻;叶片薄,其上花纹和斑点极多。
皂草芦荟也未被载入药典,但被证明外用治疗风湿症效果很好,新鲜叶汁也有一定护肤作用。
皂草芦荟的形态特点是,茎高30cm左右,叶片比木芦荟大。
耐寒性较强,地下有发达的葡匐茎,可用于繁殖新植株用。
皂质芦荟有许多变种,如广叶皂质芦荟,主要用于观赏,叶上有白色条斑,纹理清楚,叶片较阔,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皂质芦荟最明显的特征是叶正背面生长有不规则的白黄色斑纹,从幼苗到成株斑纹不褪。
几乎无茎,叶从生。
春开橙色花。
和其它大多数芦荟不同之处是叶中几乎不含芦荟大黄素,所以无苦味,无通便效果。
对外伤、皮肤病、美容效果好,很少有皮肤过敏反应。
叶肉碱性强,内服易引起“烧心”,对溃疡病治疗效果明显。
4.中国芦荟。
又称斑纹芦荟。
又名油葱,蔑草、龙蔑草、龙角、乌七。
中国芦荟是库拉索芦荟的变种,学术界称之为中国芦荟或华芦荟。
因所含蒽醌类物质较少,是理想的食用芦荟种。
已载入我国药典,其叶汁干燥品为不规则团块破碎的颗粒,棕褐色或黑绿色。
在中国云南元江地区、福建闽南和广东沿海有一定面积栽培,东南亚诸国都有种植,主要是海外华人较多地区。
其特点是,茎较短;叶簇生,螺旋状排列,叶面有白色斑纹,叶肉质肥厚,狭披针形,长10~20cm、厚5~8mm,先端渐尖,边缘有刺状小齿,基部阔而抱茎。
花茎单生或分枝,高60~90cm;为总状花序,疏散型;花梗长约2.5cm,花黄色或有紫色斑点,具膜质苞片;花筒6裂;雄蕊6,花药2室,背部着生;子房二位,花柱线形。
蒴果呈三角形,长约8mm。
花期7~8月。
分蘖能力极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我国民间有此变种普遍栽培。
据分析,中国芦荟的叶肉多糖成...
芦荟的养殖注意事项有哪些?
芦荟的养殖注意事项: 1、夏季浇水需注意。
芦荟喜光耐热,但在夏季温度高、降水少时也要防止干旱,适当地浇水可让芦荟快速成长。
浇水造成不能过量,一般5~10天浇一次即可。
2、芦荟施肥。
肥料对任何植物都是不可缺少的。
芦荟不仅需要氮磷钾,还需要一些微量元素。
为保证芦荟是绿色天然植物,要尽量使用发酵的有机肥,饼肥、鸡粪、堆肥都可以,蛆蚓粪肥更适合种植芦荟。
3、种苗繁殖。
芦荟的种苗繁殖以无性繁殖为主, 繁殖方法有分株繁殖和插株繁殖,繁殖季节宜在春秋进行。
分株繁殖是指当芦荟的分蘖苗在5片叶以上时,把幼苗小心拨起,尽量不要损伤根系,移栽到其他地方或花盆上。
插株繁殖是指切取芦荟侧枝15厘米左右,放在通风遮荫处两三天,当切口收缩干后,插植到其它地方或花盆,再遮荫一个月,此期间尽量不要浇水,当插株开始生长时,再移到所放的地方,这时开始浇水。
经多年生长的芦荟老株,长到一定的高度后,容易出现倒伏现象,影响观赏,因此在叶基7厘米处切断,采用插株法,可使芦荟老株重新焕发青春。
哪种芦荟美容效果最好?库拉索芦荟怎么样?自己能养吗?
库拉索芦荟中富含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花点垂下。
库拉索芦荟是目前应用在食品、药品和美容方面最广泛的品种,现在中国使用库拉索芦荟生产的化妆品主要有植荟之源库拉索芦荟又称蕃拉芦荟,须根系,茎干短,叶簇生在茎顶、上农大叶芦荟等,厚2-5厘米,先端渐尖,如中国芦荟,叶子四周长菜刺状小齿。
其花茎单生,长有两三个高60-120厘米的分枝。
总状花序散疏,基部宽阔;叶子呈粉绿色,在库拉索芦荟中、海南岛也都有大面积商业化栽培,主要用于提取芦荟原汁,布有白色斑点,随叶片的生长斑点逐渐消失,现在美洲栽培最多,日本、平衡、抗粉刺、保湿等作用,在欧洲,通过issofree技术对库拉索芦荟的活性成分进行提取,经常应用于抗粉刺类高端护肤品、芦荟是中药老芦荟的的原植物、完美、昭贵等等。
后来由于人工选择的结果。
此种芦荟原产于非洲北部地区、韩国和中国台湾,该成分具有杀菌消炎,又选出不少变种、芦荟大黄素甙(Aloin,Barbaloin)等功能性活性成分,宽4-15厘米。
叶长30-70厘米。
叶 呈螺旋状排列,厚肥汁浓...
芦荟有多少种类?什么样的芦荟是可以食用的?如何分辨。
一、种类 芦荟的种类很多,大约有500多个品种。
通常将芦荟划分为十大类:木本芦荟、单茎芦荟、多茎芦荟、灌木芦荟、藤本芦荟、无茎芦荟、斑点芦荟、斑纹芦荟、矮生芦荟、草芦荟。
芦荟原产于非洲热带干旱地区,分布几乎遍及世界各地。
在印度和马来西亚一带、非洲大陆和热带地区都有野生芦荟分布。
在中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有栽培,也有野生状态的芦荟存在。
芦荟的野生品种至少有300种以上,其中非洲大陆就有250种左右,马达加斯加约有40种,其余10种分布在阿拉伯等地。
二、2013年为止,被确认能用于食品、化妆品和医药保健品的只有六个品种,即库拉索芦荟、中国芦荟、木立芦荟和开普芦荟等。
1、中国芦荟 是库拉索芦荟的变种,又名中华芦荟。
中国芦荟茎短,叶近簇生,幼苗叶成两列,叶面叶背都有白色斑点。
叶子长成后,白斑不褪。
叶子长约35厘米,宽5-6厘米,植株形似翠叶芦荟。
闽南的中国芦荟植株个体明显比翠叶芦荟小。
产地: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台湾等省。
还有在云南元江地区、海南和雷州岛。
特性: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嫩叶可做芦荟色拉的原料食用。
2、上农大叶芦荟 上农大叶芦荟是从库拉索芦荟中培育出的变异品种。
上农大叶芦荟的叶片被有白色蜡粉,叶色翠嫩,叶片最大可达85厘米、宽12厘米,叶肉洁白丰厚无苦味,生长速度快,宜于保护,但在盆载条件下分蘖能力弱小,主枝不分枝。
产地: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
特性:上农大叶芦荟它外观挺拔青翠,叶肉肥厚,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在抗癌、美容等方面有独特疗效。
3、木立芦荟 木立芦荟又名小木芦荟。
它很早就被视为民间药草而广受欢迎的芦荟就是指这种木立芦荟。
产地:产地在南非。
在医学上,木立芦荟已经被检验出具有很多有效成份,是一种公认最有效的品种。
特性:可用于医学、美容和食用。
5、开普芦荟 开普芦荟这是一个大型品种群,高度达6米,茎杆木质化,叶30-50片,簇生茎顶,叶子大而坚硬,带有尖刺,叶深绿色至蓝绿色,被白粉。
无侧枝,兹药与兹柱外露,用种子繁殖。
特性:可用于医学上。
世界各国的许多药典中记录的芦荟都是开普芦荟。
它是一种传统的药用植物。
6、皂质芦荟 皂质芦荟须根系,无茎,叶簇生于基部,但所含黏性叶汁不如库拉索芦荟丰富。
多用于观赏,沿无大面积的产业化栽培。
特性:可作药用,也可用于美容,护肤,祛痘等皮肤问题。
三、注意事项 1,使用芦荟治病,首先鉴别是否是药用芦荟品种,切忌把龙舌兰、雷神或仅有观赏价值的芦荟品种用来防病、治病。
应该选择芭用芦荟品种,注意其特点、用法并根据病因,做到对症下药。
正确使用芦荟,方能取得最佳效果。
切忌过量服用或急于求成。
2,正确区别中药芦荟(干块)和新鲜芦荟在使用方法上的不同,特别是一些炎症,新鲜芦荟汁液,要比中药芦荟效果明显得多。
体质虚弱的少儿患者,不要过量服用芦荟,过敏者会出现皮肤红肿、粗糙的现象。
孕妇和经期中的女性严禁服用芦荟。
在古代芦荟是作妇科药剂的,用于治疗闭经之类症状。
因为芦荟能使女性骨盆内脏器充血,促进子宫的运动。
故而孕妇或经期妇女服用容易引起腹痛,导致流血严重出血。
病人如有痔出血、鼻出血,也不应使用芦荟。
3,食用芦荟时应当先做皮试,如果没有异常现象,方能使用。
因为有些人的体质对芦荟有过敏现象,如出现红肿、剌痛、起疙瘩、腹痛等,严重的腹部还会有灼热感。
初次内服,若出现恶心、呕吐或下泻等症状,有的是暂时现象。
如果这种情况出现次数较为频繁,则应暂停用药、减量服用或加热服用。
过敏者如想食用,可少量外用或内服,等身体适应后再慢慢增量。
室内怎么养芦荟
芦荟的确是一种具有多项保健与美容功能的植物,沿盆边轻轻地浇但不要用力冲,肥效好;还有少量水合蛋白酶,切记薄肥勤施! 芦荟的家庭养护 一.1%的浓度浇施,抗溃疡,使她拥有光滑柔软的头发和细嫩洁白的皮肤,适当施肥才能满足生长需要,肥料以有机肥较好.营养保湿芦荟中氨基酸和复合多糖物质构成了天然保湿因素,它可以补充水分,恢复胶元蛋白的功能。
防止面部皱纹,当盆土出现板结时,要适时松土,深度1.5厘米左右。
二、甘糖露、施肥 芦荟在生长过程中,芦荟中含有聚糖的水合产物葡萄酸。
它有对人体细胞组织的再生、保护作用,需要浇水时、浇水 芦荟盆土要保持湿润,水太多对芦荟的根系不利,因为芦荟有耐旱怕涝的特点,在美容护肤方面,如施化肥,以0,所以,想听听业内人士怎么说,花色叶型各有特色,利用效果大小不一样。
目前我国的大田种植和家庭盆栽都以翠叶芦荟(库拉索芦荟,用鸡蛋壳泡水15天左右兑上清水按照1:10的比例浇灌即可,也可一月一次。
据测定,再用水稀释浇施:1,施肥的次数要根据芦荟的生长情况而定。
因为芦荟汁是天然萃取物?首先,我想告诉大家、美国芦荟),因此,芦荟具有如下美容功能,增强内脏功能,调节生命机体正常化,因此,为了避免盲目地一哄而上,如花生麸(饼),一个月左右施一次。
芦荟的品种繁多,单靠盆土的养分是不够的,以免盆土容易板结,影响盆土的透气性。
时下流行芦荟护肤,相关产品如雨后春笋,如经常需要叶片利用的,次数要多一些、生物激素、荷尔蒙、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成份,形状差别很大,千姿百态、少量的糖醛酸和钙等,而且清洁卫生。
施用前,用水充分浸泡发酵芦荟的浇水原则是盆土不干不浇,浇则一次性把盆土浇湿,但是要想芦荟长得再肥壮些,保持皮肤柔润、光滑、中国芦荟(斑纹芦荟)、木立芦荟(日本芦荟)较普遍,这三种芦荟观赏性较高,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保湿剂和营养剂,芦荟大有用武之地。
据资料报道,早在公元前14世纪,埃及皇后尼菲提就使用芦荟美容...
家里种了芦荟,可以直接用来护肤吗?怎样使用?
我没用过芦荟,但我曾经的皮肤和你有相象的地方,推荐给你珍珠粉的面膜,有非常好的效果,你的几种皮肤问题都有效.我也是从网上学习的.具体做法:去药店买敷面用的珍珠粉,用水调和刷在T区解决油和黑头;用牛奶\两颗VE\调和敷面解决痘印;眼部用眼霜或眼膜调和珍珠粉;总之非常非常全面的功效.如果你试过就知道有多神奇了.大S在她的书中介绍过珍珠粉的.
新种植的芦荟要注意什么事项
一、浇水 芦荟盆土要保持湿润,水太多对芦荟的根系不利,因为芦荟有耐旱怕涝的特点,需要浇水时,沿盆边轻轻地浇但不要用力冲,以免盆土容易板结,影响盆土的透气性,当盆土出现板结时,要适时松土,深度1.5厘米左右。
二、施肥 芦荟在生长过程中,单靠盆土的养分是不够的,适当施肥才能满足生长需要,肥料以有机肥较好,如花生麸(饼),肥效好,而且清洁卫生。
施用前,用水充分浸泡发酵,再用水稀释浇施,如施化肥,以0.1%的浓度浇施,施肥的次数要根据芦荟的生长情况而定,如经常需要叶片利用的,次数要多一些,一个月左右施一次。
芦荟的品种繁多,形状差别很大,千姿百态,花色叶型各有特色,利用效果大小不一样。
目前我国的大田种植和家庭盆栽都以翠叶芦荟(库拉索芦荟、美国芦荟)、中国芦荟(斑纹芦荟)、木立芦荟(日本芦荟)较普遍,这三种芦荟观赏性较高。
时下流行芦荟护肤,相关产品如雨后春笋,为了避免盲目地一哄而上,首先,芦荟的确是一种具有多项保健与美容功能的植物。
对人体细胞组织的再生、保护作用,抗溃疡,增强内脏功能,调节生命机体正常化,因此,在美容护肤方面,芦荟大有用武之地。
据资料报道,早在公元前14世纪,埃及皇后尼菲提就使用芦荟美容,使她拥有光滑柔软的头发和细嫩洁白的皮肤。
因为芦荟汁是天然萃取物,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保湿剂和营养剂。
据测定,芦荟中含有聚糖的水合产物葡萄酸、甘糖露、少量的糖醛酸和钙等;还有少量水合蛋白酶、生物激素、荷尔蒙、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成份,因此,芦荟具有如下美容功能:营养保湿芦荟中氨基酸和复合多糖物质构成了天然保湿因素,可以补充水分,恢复胶元蛋白的功能。
防止面部皱纹,保持皮肤柔润、光滑、富有弹性。
不要太晒太阳就可以了,否则会变黄。
空气要好点。
展开
家里有种植的芦荟,怎样用它做面膜啊?有什么效果?家里种着些芦...
1、土壤:养殖芦荟的盆土应具有排水、保水、透气和蓄肥的良好性能,排水透气性不良的土质会造成根部呼吸受阻,烂根坏死,但过多沙质的土壤往往造成水分和养分的流失,使芦荟生长不良。
常用的盆土配方是:腐殖质、园田壤土、河沙的比例为2:2:1,也可用木屑或熟煤灰代替河沙。
此外,盆土要求比较清洁卫生,栽植前可用必灭速等对土壤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2.选盆: 盆栽芦荟最好用泥盆,不宜用瓷盆和塑料盆,因为透气性差,易烂根。
用新盆前应用水浸透,否则上盆后浇水不易把盆渗透,半干半湿的盆壁会伤新根。
3、选苗:选苗也是芦荟养殖的关键,健壮的芦荟苗,应该是叶片短而厚实,颜色深绿,并带有四根以上自生根的。
4、上盆:上盆即载种到盆中,上盆应在春夏季进行,冬季不宜上盆,温度太低,不利于新根发生。
上盆前可在盆底先放一块碎瓦片,压在盆底的透水孔上,既能保持排水,又不会将盆土漏出。
上盆时,先把芦荟苗在盆中央放正,尽量让根系 舒展,填土覆盖根部后,再轻轻将苗向上提一提,并稍微压实,使根上下左右与盆土紧密接触,再将盆土加至与盆沿保持2~3厘米为止,注意尽量将苗扶正。
最后慢慢向盆内浇透水。
值得注意的是,刚上盆的芦荟不要让阳光直射,以免失水和养分过度消耗,宜放在半荫处养护,待苗生根以后才能多照阳光。
5、换盆:盆栽芦荟养殖一般1~2年就要换盆一次,每年春天4~5月和秋季9~10月进行换盆为好。
在换盆时要保持完好的土团,尽量不伤根系。
换盆以后,还需放在半阴处养护一段时间,在完全缓苗后再移到有阳光处养护。
6、温度:芦荟怕寒冷,因其原本长期生长在终年无霜的沙漠环境中。
在室温5度时时芦荟停止生长,零度时,生命过程会发生障碍,芦荟养殖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5℃,湿度应为45—5%。
7、浇水:芦荟被称为“旱不死的植物”,所以不浇少浇水一般影响不大,但如果土中积水,就会导致根烂淹死。
冬季里可15到20天浇一次水,可适当增加叶面喷水,尽量少浇水,保持盆土干燥;春季,一般5到7天浇一次水,浇水原则是不干不浇,浇则浇透;夏天,需要2到3天浇水一次,还应注意少受烈日暴晒,减少水分的损失;秋季的芦荟浇水方法基本与春季相似,同时要使盆土有干有湿。
在芦荟返青生根以前不宜多浇水,浇水的时间一般都以清晨和傍晚为好,水温以接近盆土温度为佳,切记盆栽芦荟,宁干勿湿。
8、日照:芦荟需要充分的阳光才能生长,除了初植的芦荟不宜晒太阳(养殖半个月左右的),只能在早上见见阳光外,其它时间可多晒太阳,晒得多才越生长得好。
9、肥料:要想养殖长得好,肥料是不可缺少的,芦荟可用氮磷钾及一些微量元素的肥料,而为了保证芦荟是绿色天然植物,可尽量使用发酵的有机肥,如饼肥、鸡粪、堆肥等。
10、越冬养护:如果将盆栽芦荟放在室内,一般都能安全越冬。
要牢记5℃是芦荟越冬的最低安全线,当温度在在5℃以上时,要采取一些相应的保暖措施。
冬季要尽量少浇水甚至不浇水,可适当进行叶面喷水,并尽量让盆栽芦荟多见阳光。
一、注意事项:刚上盆的芦荟不要让阳光直射,宜放在半荫处养护,待苗生根以后才能多照阳光。
芦荟返青生根前不宜多浇水,浇水时间一般在清晨和傍晚,水温接近盆土温度为佳,切记盆栽芦荟,宁干勿湿。
二、芦荟的种植方法:1、盆土配置:芦荟在盆栽条件下被限制在狭小的盆里,适宜生长的盆土要有保肥效、保水排水、透气等功能,酸碱度适宜中性,常用来配制盆土的材料有田泥、园泥、腐殖质(发酵、堆沤过的落叶、稻草、木屑等)、河沙或媒灰。
配制的方法是田(园)泥、腐殖质、河沙(或媒灰)分别是4:4:2,配制时根据本地的材料来源,在不影响盆土对肥、水、气的条件下,可以适当变动。
2、花盆选择:盆栽前根据所栽的品种选择适合的花盆。
翠叶芦荟植株较大,种植一年半以上,叶片长50~80厘米,单叶重500克左右,花盆要大些,口径25~30厘米。
中国芦荟和木立芦荟植株较小,花盆的口径在20厘米左右,也可种植时先用小的花盆,待芦荟植株长到与花盆不对称时再转栽到大的花盆。
3、种植方法:盆栽时,先把盆土装上三分之二,把种苗放在盆中,把根系张开,然后装上余下的盆土,把种苗轻轻提动一下,稍为压实盆土,以种苗不倒为准,然后浇少量的定根水,放在有遮荫的地方,待芦荟开始生长后,再移到阳光处。
但夏天要防烈日,芦荟在幼苗时对阳光较敏感,要适当遮荫。
种植后,有的芦荟叶片会变色,这是芦荟的缓苗期,当它开始正常生长后,叶色就会变好。
三、芦荟的日常护理:1、浇水:芦荟盆土要保持湿润,水太多对芦荟的根系不利,因为芦荟有耐旱怕涝的特点,需要浇水时,沿盆边轻轻地浇但不要用力冲,以免盆土容易板结,影响盆土的透气性,当盆土出现板结时,要适时松土,深度1.5厘米左右。
2、施肥:芦荟在生长过程中,单靠盆土的养分是不够的,适当施肥才能满足生长需要,肥料以有机肥较好,如花生麸(饼),肥效好,而且清洁卫生。
施用前,用水充分浸泡发酵,再用水稀释浇施,如施化肥,以0.1%的浓度浇施,施肥的次数要根据芦荟的生长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