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蚯蚓如何养殖呢?
蚯蚓养殖方法:用一只0. 5米x0.4米的陶瓷缸,底部 有一个漏水孔,上面有一个盖。
取0.5千克米糠,用水拌湿,让其发酵,然后 上面再放2 ~3厘米厚的米泔汁(淘米沉淀后的泔汁)作词料。
每半个月加一 次词料。
该设备可放蚓种20—100尾9在15 ~20弋时,即行繁殖,根据不同 季节,还可喂以西瓜皮、白薯、香蕉皮。
缸要置于避光、避雨处,注意防鼠、蝇 为害。
蚯蚓对养殖场地要求有哪些?
养殖的选址、养殖方式多样, 可根据培养规模的大小因地制宜,室外和室内均可筑建,农 村可以利用边角闲地,也可以建造较大规模的大棚。
一般宜 选择粪料丰富、向阳通风、取水排水方便、易于管理的地方。
室外养殖有棚式、水泥池和树林中养殖等方式。
一般采取在 室内外用砖建水泥池,池高40厘米,池长宽任意。
为防蚯蚓 逃走,池底可铺水泥或将池底泥土夯实。
池底稍倾斜,以便 排水。
室内温度控制在15 -30℃,夏季要防水、防晒,冬季 要有保温设施。
蚯蚓繁殖以15 -25℃最为适宜。
池内要求放 些潮湿肥土,相对湿度控制在40% (手捏成团,指间出水), 酸碱度调节到pH值为7。
蚯蚓池底边长1米施放加人肥沃疏 松土壤的牛粪100千克,牛粪表面铺8厘米厚的青草、瓜皮 或水果残渣等,能掺人适量的酒糟则更好。
适宜人工养殖的蚯蚓有哪几种?
目前适于养殖的蚯蚓有以下两种。
(1)威廉环毛蚓这种蚯蚓适应性强,个体较大,但繁殖力 低。
体长150〜250毫米,背面青黄、灰绿或灰青色(俗称青蚓), 常栖息于莱园、苗圃、桑园等地。
(2)赤子爱胜蚓这种蚯蚓食性广,繁殖率高,适应性强,生 活周期短,是国内、外重点研究的养殖种类,如大平二号、北星二 号都属于赤子爱胜蚓。
体重0.4克左右即性成熟,在良好的条件下,全年可产卵。
成蚓体长90〜150毫米,背面及侧面橙红色,腹 部略扁平。
喜栖息于腐殖质丰富的泥土表层。
日本大平二号蚯蚓适应性强,繁殖快,个体小,肉质比例高, 人工养殖年内繁殖增重达万倍以上,每立方米基料年产蚯蚓40多 千克。
人工养殖大平二号蚯蚓是提供蛋白质来源的好途径。
蚯蚓的养殖有几种方法?
这里 只介绍适用的几种方法。
1. 盆养用脸盆、花盆等容器均可。
盆内基料厚度不要超过盆深的3/4,一般花盆,每盆可养蚯蚓20-70条;脸盆每盆养蚯蚓50- 150条; 其他容器适量增减。
盆越小,盆内温度和湿度受外界环境影响越大,表面的土壤和饲 料容易干燥,所以养殖时要特别注意,在保证通气的前提下,可加盖 苇帘、稻草、塑料薄膜等,并经常喷水,以保持其足够的温度和湿度。
2. 箱筐养殖包装箱、柳条筐、竹筐等都可养蚯蚓,也可制作专门的蚯蚓养 殖箱。
养殖箱为长方形的无盖木箱或塑料箱,适宜深度为20-35cm,大小均可,以方便搬运为宜。
养殖箱底和侧面均应钻有排水、通气 孔,箱孔面积应以占箱壁面积的20%-35%为宜。
箱外安装手拉柄,方便搬运。
箱养通常还要做多层饲育床(图5-4),将养殖箱叠放在饲育床 上,可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增加产量。
多层词育床可用钢筋、角黄第鳝五铁焊接或用竹、木搭架,也可用砖、水泥板等材料垒砌。
养殖箱放霞 在饲育床上,一般4-5层为宜,太高不便于操作管理。
两排床架之篇 间留出养殖人员通行的通道。
另外,还应有温、湿度表、喷雾器、竹夹、钨灯或卤素灯、网筛、齿耙等工具。
养殖箱内铺15cm左右的基料,放蚯蚓4 000-9 000条/平方米。
为防止水分蒸发,箱上可覆盖苇帘、稻草、塑料薄膜等。
养殖期间,室内要常通风,保持温度在18度以上,伺料堆湿度 70%-80%。
冬季注意保温,夏季经常用喷雾器喷洒凉水降温。
随着蚯蚓逐渐长大,还应适时减少箱内的蚯蚓密度。
3. 室内砖池养殖在室内用砖垒2-3排池,每池面积5- 10平方米,深40cm左右,每 排之间预留工作人员通道。
将发酵好的饲料在池内铺20-30cm,放 蚯蚓4 000-6 000条/平方米,小蚯蚓可放到20 000条/平方米。
为防止水分 蒸发,池上可以覆盖苇帘、稻草、塑料薄膜等;如果不盖,就要注意饲料的湿度,及时喷水加湿。
养殖期间,做好室内温度、湿度控制工作。
4. 农田养殖蚯蚓养殖,将室内和室外结合起来,效果更好。
温暖季节将蚯 蚓移到室外养殖,秋末冬初移至室内。
室外可充分利用田间地头、池 塘基埂及园林空地,开挖宽35~40Cm、深15~20cm的行间沟,然后填 人畜禽粪、生活垃圾等,上面再覆盖土壤,放人蚯蚓1 000条/平方米左 右。
也可以不专门放种,直接利用天然蚯蚓进行养殖。
沟内经常保持潮湿,但又不能积水。
这种方法成本低,但受自然条件影响大,产 量低。
5. 堆肥养殖这是一种较经济有效的室外养殖办法。
具体做法:将农家肥50%、土壤50%混合均匀,然后堆成堆;或铺一层肥料,再铺一层土壤,每层10cm厚,层层交替铺放成堆。
每堆宽l~2m、高50cm,长度不限。
一般堆放1天以后,肥堆内即可诱集少量蚯蚓,也可以向肥堆内投放蚯蚓种进行人工养殖。
养殖期间,经常向肥堆喷洒水,既要保持肥堆温度,又不能使水分太多,导致肥堆坍塌。
养蚯蚓有哪些小窍门呢?
一要分群饲养。
按蚯蚓个体的发育阶段给予不同的管理办法,在采收时无法从大小上分清年龄,对超过最佳收获期的成蚓,要全部采收,不能留种使用,以免造成种蚓年龄过大,生产能力下降,最好建立专门的种蚓床与生产蚓床。
二要薄伺勤除。
成蚓每月投料2次,每次给料厚度为15〜20 厘米;当发现旧料表面增大且蚓粪较多时,要及时除粪,用侧投法补料,引导幼蚓爬出蚓床,进入新蚓床生长繁殖。
三要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通过定期喷水和加盖覆盖物等措施保持蚓床湿度在20%〜30%,最佳温度在20°C〜25°四要注意通风换气。
利用取蚓茧或倒翻蚓床机会通风换气,始终保持伺料新鲜透气,阴天或露水浓重的夜晚,可揭开覆盖物,除通气外,还对交配、产卵和生长有促进作用。
在温湿度不适或通气不良等情况下蚯蚓会逃跑。
五要适时采收。
在饲料充足、温度适宜的情况下,一个多月时,蚓体出现环带则表明性成熟,证明蚯蚓已过快速生长期,这时就可釆收。
增加釆收次数,及时调节和降低种群密度,保持生长量和采收量的动态平衡,是养殖蚯蚓高产的关键。
六要轮换更新。
通过种蚓的不断更新和蚓床的周期轮换,不仅能保证种群的旺盛,也可避免在同一床位因长期养殖同一蚓群而形成的种群自然衰退。
田间怎样养殖蚯蚓?
在林蛙养殖场周围,选择背光、潮湿、排水良好的树阴下,在两行树间挖一沟槽,大小可根据树行距的宽窄而定,深度0.25 米,将发酵好的基料放人槽内形成蚓床,放入蚓种,覆盖一层腐殖土即可。
也可以在林木的行间将发酵好的基料堆成高15〜20厘米、宽以距树木40厘米左右为宜、长度依树行长度而定的中间髙两侧低呈弧形或梯形的蚓床,放入蚯蚓,然后在基料上面覆盖稻草、麦秸或芦华、麻袋等覆盖物,再架起遮阴避雨设施,定期喷水,保持基料含水量在20%〜30%、温度20°C〜25°C即可。
在树株间挖深0.5米左右的坑,将收取的蚓粪和旧饲料暂时转人土坑存放,上面加覆盖物,放1个月以后,其中的蚓茧已全部孵化出幼蚓,幼蚓能寻着新伺料的气味,再爬回蚓床生活。
此后可把蚯蚓粪从土坑中挖出装袋或装车运出,土坑可用来再次存放蚯蚓粪。
以上2种养殖方式最好是每2个蚓床之间,空出1个蚓床区域作为作业道和排水沟,冬季注意覆盖保温材料。
蚯蚓室外饲养方法有哪些?
蚯蚓室外饲养(1)利用青饲料地、果园、桑园饲养这种场所土壤松软,土质较肥,有利于蚯蚓取食和活动。
在行距间开挖浅沟并投人蚯蚓培育饲料,然后将蚯蚓放人,便于蚯蚓穴居。
每平方米投放大平二号蚯蚓2000条左右。
在菜畦上放养蚯蚓,盛夏季节蔬菜新鲜茂盛,叶宽茎大,其宽大叶面可为蚯蚓遮阴避雨,有效地防止阳光直射和水分过度蒸发,平时蚯蚓可食枯黄落叶,遇到大雨冲击时可爬人根部避雨。
桑园、果园饲养与菜畦相似,但需常常注意浇水,防止蚯蚓体表干燥,同时也要防止蚯蚓成群逃跑。
这种饲养方法成本低,效果显著,便于推广。
(2)利用杂地饲养利用庭院空地、岸边、河沟的隙地及其他荒芜杂地,四周挖好排水沟,将杂地翻成1米宽左右的田块,定点放置发酵后的腐熟饵料,放入蚓种伺养,在较长时间内能保证自繁自养。
夏季搭凉棚或用草帘带水覆盖,防止泥土水分过度蒸发干硬,亦可种植丝瓜、扁豆等藤叶茂盛的蔬菜,为蚯蚓遮阴避雨,同时注意定期及时喷水保湿和补充饵料。
(3)利用大田平地培养大田平地培养法的特点是培养面积大,可就近利用杂草、落叶、农家肥料等,还可充足利用潮湿、天然隐蔽等有利条件。
这种培养法多结合作物栽培在预留行内同时进行。
栽培多年生植物比一年生植物的效果好,在叶面繁茂和水、肥条件较好的农田中养殖效果更好。
一般可在种植棉花、玉米、小麦和大豆等农田中进行,培养地要选择在排水性能好、能防冻、无农药污染的地方。
培养方法可在田边或农作物预留行间,开挖宽和深均为20厘米的沟,放入厚15-20厘米基料和蚯蚓种,上面覆盖土或稻草。
保持基料和土壤湿度50%左右,做到上面的料用手挤压时,手指缝间有水滴,底层有积水1-2厘米即可。
夏天早晚各浇水一次;冬天3-5天浇水一次。
在培养过程中还要投喂饵料,饵料用经过腐熟分解后的有机质为好,要具有细、熟、烂而易消化的好处。
饵料的制作方法:用杂草、树叶、塘泥搅和堆制发酵;也可用猪粪、牛粪堆制发酵,冬天上面要盖塑料薄膜或垃圾、杂草,帮助催化,15-20天即可使用。
加喂料厚15-20厘米,20天左右加料一次,1-2天后蚯蚓就会进人新鲜饵料中,与卵自动分开。
陈饵中的大量卵茧可另行孵化,也可任其自然孵化。
基料和饵料都要考虑到天热用薄料,天冷用厚料,通气要良好,薄料中要加入适量木屑和杂草,增进通气,厚料可用木棍自上而下戳洞,改善供氧并排出料中废气。
养殖蚯蚓的方式有哪几种?
现在人养殖蚯蚓的方法是人工养殖,人工养殖的注意点包括:要在掌握了各种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繁殖习性之后菜可以人工养殖。
具体的养殖方法和方式应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规模大小而定。
养 殖方式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即室外养殖和室内养殖。
室内养殖,按 照养殖容器的不同,有盆养法、筐养法;室外养殖,常见的有池养 法、沟槽养殖法、肥堆养殖法、沼泽养殖法、垃圾消纳场养殖 法、园林和农田养殖法、地面温室循环养殖法、半地下室养殖 法、塑料大棚养殖法、通气加温加湿养殖法等。
虽养殖容器和场 地各异,但其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就是要科学地养殖。
盆养法仅 适用于小规模的养殖,但有其优点,即养殖简便、易照管、搬动 方便,温度和湿度容易控制,便于观察和统计,很适用于养殖的 科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