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高山蔬菜栽培播种应怎样操作?
把已催芽的种子播于已准备好的苗床中或育秧盘中,常用播种方式 有撒播与点播。
瓜类育苗,可用点播方式。
要求播种前浇足底水、稀播, 如番茄亩播种量约20 ~ 25克,需播种床面积6 ~7平方米。
播后盖细土5 ~ 1.0厘米左右,以不见种子为度,并覆盖草和地膜。
因高山蔬菜茄 果类,瓜类育苗时间在3月下旬至5月中下旬,此期间高山地区雨多,温 度较低.因此苗床需用小拱棚覆盖,若有条件的地方,在苗床内铺设电加 热线,更能保证蔬菜出苗全而齐。
当苗出土时,必须及时揭去苗床内地膜 和草。
高山地区适合种植什么经济作物
1,高山地区一般交通不便,宜选择干果类、木本药材、野生蔬菜、杂粮类等等。
2,利用山区木材废弃资源搞食用菌生产也有广大效益哦。
3,有条件的还可以搞野生动物人工养殖。
诸如上种种都是边远山乡的可走富路,问题是比较辛苦劳累,并且周期比较长,要有一定的耐心。
...
高山蔬菜栽培种子处理的方法是什么?
高山蔬菜栽培种子处理的方法:(1〉晒种。
为了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需在浸种前暴晒种子1 ~2天,能起到良好效果。
(2)种子消毒。
因蔬菜种子表面或种子内部常带有病菌,并会传给幼苗和成株,所以为了减轻高山蔬菜病害发生,需进行种子消毒。
目前常用 蔬菜种子消毒方法:热水烫种消毒法。
热水烫种所用水温为病菌致死温度 55SC,热水用量是种子体积的5 ~ 6倍以上。
烫种时要不断地搅拌,保持水 温15分钟,然后让水温降到30度再浸种。
这是什么花?是不是高山刺芹?能养在家里吗?有什么风水禁忌吗?
漂亮的蓝色花序扁叶刺芹;花浅蓝色,花瓣与萼片互生,膜质透明,圆卵形,上部分枝。
基生叶长椭圆状卵形,边缘有粗锯齿,伞形科 刺芹属 ,多年生草本。
高约75cm。
扁叶刺芹是一种典型的干旱植物,即使是在恶劣环境里也充满活力。
果实长椭圆形,卵形或近圆形。
头状花序着生于每一分枝顶端、阔卵形或半球形,茎灰白色、淡紫灰色至深紫色坚硬光滑,花果期7-8月,直立的茎叶...
铁兰花如何养殖
兰花养殖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我国有悠久的养兰历史,前人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艺兰经验。
我们要对前辈的经验融会贯通,吸取其精华,深刻认识到:栽培环境,植料,浇水,施肥,病虫危害的防治。
是兰花栽培管理的五大环节。
1.环境的选择比较重要。
惠兰主要生长在亚热带山林的灌木下,养成了兰花喜半阴半阳,喜湿润透风的生长习性。
只要掌握兰花的生长规律,提供或创造接近兰花的生长环境条件,全国各地都适合栽培春兰惠兰。
2.植料的使用。
根据各地的栽培经验,只要是微酸性,不管是什么植料(包括无土栽培)都可以养好兰花,问题是不同的植料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花盆最好用瓦泥盆或宜兴泥盆,因为兰花是气根植物花盆透气对兰花生长很有利。
3.合理浇水是养好兰花的关键,浇兰之水要洁净并带有微酸性,决不可浇带有病菌的污水。
浇水的方法应视植物的不同而不同。
疏松的山泥含水充足,颗粒土加含石火山石吸水也较充分,但不积水。
不同植料在浇过一次透水后,见盆面干燥,植料一公分左右以发白。
为提高空气温度,可喷盆面,增加上丰盆植料的水分使兰草及假鳞茎保持一定的湿润,待全盆上下未干透时再浇大水,透水。
4.施肥:在掌握好浇水的基础上,为了促进兰草更好地生地生长,施肥越发显得重要,有机肥即农家肥要稀,可每隔十多天施一次,其它无机肥(化学性肥料)要根据说明使用。
兰花生长期可根外追施叶面肥。
基肥也很重要,在翻盆换土时,肥料不接触兰根可加适量基肥,肥料过多易烧伤兰根、生黑斑,如果施肥得当能出壮苗、开好花。
给兰花施肥总的要求为量少、清稀淡,真正做到薄肥勤施。
5.病虫害防治:虫病好防、菌病难治,兰草如发现介壳虫及其它害虫,可用氧化录果或敌杀死按说明喷治,最好是混合使用,每年2-4次即可。
一般菌病也可治如黑斑,可用可杀得、甲基脱布津、白菌清等杀菌剂按说明,生长期15-20天定期交叉治疗和预防喷治,如果发现拜拉丝软腐病(烂球菌病)它是兰花中的绝症无法根治,一旦发现及时清除。
因此在购兰草时一定要注意,切忽把价格较低的病草购回家,从而影响到其他名贵兰草。
目前,随着国内外兰花需求量的增加,兰花的走势相当看好,特别是精品、珍品、绝品更是天价般攀升,因此兰花市场和兰花的潜在市场是十分广阔的,兰花的发展仍有很大的空间和前景,所以,我们必须正确地面对、去适应、去顺应这种喜人的形势。
充分保护好日益枯竭的兰花资源,熟练掌握国兰的生长习性,让自己的兰草养得更好。
谈 谈 兰 花 施 肥 这里再论兰花施肥,或许您认为是老生常谈,但对一些爱兰养兰新手及家庭植兰爱好者来说,如果您抽空阅读该编文章后可以掌握一些种植兰花用肥的基本知识。
结合本人养兰十余年的经验,并总结了养兰前辈及同仁养兰的用肥技巧得到的体会,现介绍给大家仅供参考。
首先您必须了解兰花的各个生长期,根据兰花不同生长期来合理用肥,达到养兰壮苗赏花的效果。
这里以春季开花的春兰、蕙兰、春剑、莲瓣兰为例,春至夏季(2至7月份)为兰花的萌芽、出苗、生长期,秋至冬季(8至翌年1月份)为兰花的壮苗、孕蕾期,谈三点兰花的施肥方法。
一 催苏 催芽肥(3月份)为打破兰花的休眠期,促进兰花早春早发芽,此时可施用催苏 催芽肥,选用四川产国光牌”兰花高级催芽液”灌根一次;喷施二次稀释2000倍(10-15天一次),同时可单施”兰菌王”稀释500倍喷施二次(10天一次)。
二 促根、助长肥(4至7月份)根据兰花的发芽情况来合理施肥,因栽培环境和栽培植料不同兰花出芽有早有晚,当新芽露出植料3-5cm时,上要展叶;下要生根,此时可施用美国产的一种综合化学肥料”花宝5号”稀释1000倍喷施五次(10天一次)。
同时(4至7月份)也是兰花壮苗分化花芽的时期,结合施用促根、助长肥的同时,可施用德国COMPO公司生产的狮马牌”开花素”稀释1000倍喷施六次(8-10天一次)。
三 花后补养肥,兰花开花后营养消耗颇大,只要急时补给营养,兰花才不至于影响抗春寒、早衰和当年的发芽,这时可结合兰花挨换盆,施用美国产的长效缓释颗粒”魔肥”做基肥用同时进行叶面追肥喷施磷酸二氢钾稀释1500倍加0.2%硼砂或是滴几滴食用醋三次(7天一次)。
以上谈的三点兰花用肥是真对家养熟草,如您获得或是引种的是下山生草,敬请尽量素植不要用肥,经一年以上家养驯化后才能施肥萌养。
兰花养殖从头到尾 场 所 兰棚应选择背西朝东方向的场所,东南方向空旷,西背方向有高墙或大树。
既能见初阳、又能挡烈日。
周围小环境空气清洁,有一定湿度保证的院落。
注意透风、受露、避烈日、忌烟等。
若建在屋顶或楼层阳台,除上面遮荫外,靠西北方向主要张挂帘子以防午后落日斜照灼伤草叶。
兰棚下面最好用泥地或下设清水池,以保持兰棚周围空气潮湿。
并注意地面清洁,防止病虫害滋生。
当室外气温降至0℃左右,须将兰盆移入室内,以防冻伤兰根。
兰 盆 传统养兰均采用瓦盆。
因传统植料为兰花泥,泥沫极细。
为使兰根通气,故用瓦盆。
由于植料的改变和观赏的需要,现大都采用砂盆和釉盆。
由于兰花根子细长,以高腰敞口...
马铃薯高山栽培技术中,怎样进行田间管理?
马铃薯高山栽培技术中,这样进行田间管理:① 追肥管理高山马铃薯栽培多选用早、中熟品种栽培,生育 期短,生物产量较大,需肥量也大,应施足基肥,并注意及时补充追 肥。
在出齐苗后,要尽早追施提苗肥,每亩用人粪尿肥水或尿素进行浇施。
进入发棵中期(即将现蕾时),结合培 土每亩施复合肥。
结薯期还应追施一次肥,每亩用复合肥进行浇施。
② 水分管理要保持土壤湿润,以促进植株生长。
在幼苗期, 土壤湿度以田间持水量的50%~60%为宜。
在结薯期,土壤含水量 应达到80%~85%。
如果结薯期土壤水分不均、水分时高时低等, 则容易导致薯块畸形生长。
高山区春季雨水较多,应做好清沟排水工 作。
夏、秋季土壤较干时,应及时灌水保湿。
马铃薯收获前,应停止 浇水。
③ 中耕除草与摘蕾没有喷施除草剂的田块,前期要中耕1~2 次,以轻锄为主,促进发芽出苗。
中后期中耕主要是除草和培土,防止薯块外露转绿。
在出苗约1个月后,马铃薯即进入块茎膨大与开花 的旺盛时期,要及时摘除花蕾。
④ 控苗如果植株生长过旺时,可在初花期用多效唑可湿 性粉剂溶液喷雾,能抑制地上部分生长,促进块茎 的膨大,提高产量。
高山养鱼什么品种好?
牦牛属的一种。
体长2~3米,尾长37~46厘米,肩高1.3米以上,体重约1000千克;躯体强健,颈短,头大,额长而平,四肢短粗;雌雄均具角;全身褐黑色或棕黑色;体侧、胸部、肩部、四肢上部和尾部密生长毛,尤其体侧的毛被几可及地。
系青藏高原特产。
通常栖息于海拔4000米以上野牦牛的高原地区,有时到6000多米处憩息,喜在山岭或山间盆地四周活动。
由于体毛厚密,性喜寒而畏热。
在高寒荒漠与高寒荒漠草原中能吃粗硬的牧草(如苔草类),若食物被雪覆盖,能用前蹄扒出。
夏季结成几十头或几百头的大群。
老牦牛独居或数头结群活动。
中更新世,从北美阿拉斯加到东西伯利亚、蒙古国、哈萨克斯坦以及中国东北一带均有野牦牛分布。
现生种只分布于青藏高原以及毗邻的中国新疆南部、克什米尔的拉达克等地区。
牦牛的分布主要限于亚洲的高原和山原地,包括了喜马拉雅、帕米尔高原、昆仑山、天山和阿尔泰山脉地段。
中国古代时期,牦牛的分布极为广泛。
由于生态环境的变迁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现代牦牛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
牦牛的气质属强健不平衡型,表现粗暴、性野、胆怯、易惊,但合群性强,经训练建立的条件反射不易消失,较能听从指挥。
因而大群牦牛放牧,一般只需一个放牧员,不易发生丢失。
根据牦牛易惊的特性,牦牛群进入放牧地后,放牧员不宜紧跟牦牛群,以免牦牛到处游走而不安静采食。
为防止牛只越界和害狼偷袭,放牧员可选择一处与牦牛群有一定距离,能顾及全群的高地进行守护、瞭望。
控制牦牛群使其听从指挥的方法是,放牧员用特定的呼唤、口令声,伴以甩出小石块。
用小石块投击离群的牦牛,一般多采用徒手投掷,投掷距离远及数十米。
距离较远时也可用放牧鞭投掷。
石块的落地,以及它在空中飞行的“嗖嗖”声,和放牧鞭的抽鞭声,都是给牦牛的警告和信号。
牦牛会根据石块落地点和声响的来源,判断应该前去的方向。
放牧员利用放牧鞭驱使牦牛前进,集合或分散。
走远离群的牦牛,听见鞭和飞石的声音,以及落石点,会很快地合群。
牦牛群的放牧日程,因牦牛群类型和季节不同而有区别。
总的原则是:“夏秋季早出晚归,冬春季迟出早归”,以利于采食,抓膘和提供产品.(1)夏秋季的放牧夏秋季放牧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产乳量,搞好抓膘和配种,使当年要屠宰的牦牛在入冬前出栏,其他牛只为越冬过春打好基础。
进入夏秋季后,力争牦牛群早出冬春季牧场,在向夏秋季牧场转移时,牛群日行程以10~15千米为宜,边放牧边向目的地前进。
夏秋季要早出牧、晚归牧,延长放牧时间,让牦牛多采食。
天气炎热时,中午让牦牛在凉爽的地方反刍和卧息。
出牧后由低逐渐向通风凉爽的高山放牧;由牧草质量差或适口性差的牧场,逐渐向牧草质量好的牧场放牧;可在头一天放牧过的牧场上让牦牛再采食一遍,这时牦牛因刚出牧而饥饿,选择牧草不严,能采食适口性差的牧草,可减少牧草的浪费。
在牧草质量较好的牧地上放牧时,要控制好牛群,使牦牛成横队采食,保证每头牛能充分采食,避免乱跑践踏牧草或采食不均而造成浪费。
Z芐LjUuJePVoox諽X钣jXMC?X1S3SqJrTK1谛Q萍UwA謓uK8u鮶頟4m?f?nbsp;更多农业信息 zy580.com夏秋季放牧根据安排的牧场或轮牧计划,要及时更换牧场和搬迁,使牛粪均匀地散布在牧场上,同时减轻对牧场特别是圈地周围牧场的践踏。
这样可改善植被状态,有利于提高牧草产量,减少寄生虫病的感染。
Z芐LjUuJePVoox諽X钣jXMC?X1S3SqJrTK1谛Q萍UwA謓uK8u鮶頟4m?f?nbsp;更多农业信息 zy580.comZ芐LjUuJePVoox諽X钣jXMC?X1S3SqJrTK1谛Q萍UwA謓uK8u鮶頟4m?f?nbsp;更多农业信息 zy580.com当定居点距牧场2千米以上时就应搬迁,以减少每天出牧、归牧赶路的时间及牦牛体力的消耗。
带犊泌乳的牦牛,10天左右搬迁一次,3~5天更换一次牧地。
应按牧场的放牧计划放牧,而不应该赶放好草或抢放好草地,以免每天驱赶牛群为抢好草而奔跑,造成对牦牛健康和牧场的不利影响(2)冬春季的放牧冬春季放牧的主要任务是保膘和保胎。
防止牦牛乏弱,使牛只安全越冬过春,妊娠母牦牛安全产仔,提高犊牛的成活率。
冬春季放牧要晚出牧,早归牧,充分利用中午暖和时间放牧和饮水。
晴天放较远的山坡和阴山;风雪天近牧,放避风的洼地或山湾。
放牧牛群朝顺风方向行进。
怀孕母牦牛避免在冰滩地放牧,也不宜在早晨及空腹时饮水。
刚进入冬春季牧场的牦牛,一般体壮膘肥,应尽量选择未积雪的边远牧地、高山及坡地放牧,推迟进定居点附近的冬春季牧地放牧的时间。
冬春季风雪多,应注意气象预报,及时归牧。
在牧草不均匀或质量差的牧地上放牧时,要采取散牧的方式,让牛只在牧地上相对分散自由采食,以便使牛只在较大的面积内每头牛都能采食较多的牧草。
冬春季是牦牛一年中最乏弱的时间,除跟群放牧外,有条件的地区还应加强补饲。
特别是大风雪天,剧烈降温,寒冷对乏弱牛只造成的危害严重,一般应停止放牧,在棚圈内补饲,使牛只安全越冬过春。
猪笼草怎样饲养
猪笼草喜欢排水性、透气性较好的栽培介质,常用的栽培介质有泥碳土、椰纤和一些大颗粒的栽培介质,通常都是将这些栽培介质溷合使用。
水苔也是常见的栽培介质,不过,水苔会有酸败的问题,通常半年到一年后必须换新。
所以,水苔比较适用在扦插或是小苗的栽培。
一: 浇水 猪笼草对栽培介质的水份含量是属于较低的,猪笼草通常较不喜欢过度潮湿的栽培介质,因此,采用浇水的方式会比较适合猪笼草。
不过,仍然可用浸水法来供水,只是需要改良栽培介质的透气性,增加大颗粒栽培介质的比例,以免栽培介质过湿。
使用浸水法的一个潜在问题是盐份的累积。
由于猪笼草的栽培期间很长,盐份累积在栽培介质中便成为明显的问题,此时在栽培介质的表面上会出现许多黄白色的垢,这便是水中的盐份沉淀下来了,当然了,这样的环境便造成猪笼草生长不良。
此时,可将表层的栽培介质去掉,重新铺上一层新的栽培介质便能改善。
二:温度 猪笼草分布的高度很广,从平地到三千公尺的高山都有。
在园艺上,依据其海跋高度的分布而分成两大类:高地种(high land)和低地种(low land)。
生长在一千公尺以上高山的猪笼草便是高地种,其栽培温度为白天21度,夜间10度;生长在平地或低于一千公尺高山的猪笼草为低地种,其栽培温度为白天29度,夜间21度。
高地种的猪笼草对温度的要求很严格;温度的控制往往是栽培成功的关键。
在台湾,想要栽培高地种猪笼草非得要用冷气降温不可。
栽培量不多时,可以买个贩卖饮料用的冰箱,也就是那种有玻璃门的冰箱,如此灯光便可以从外面照射进去。
冰箱的温度可以在购买时请人先设定好栽培所需要的温度。
如果没有做到温度控制,则只有少数能耐热的高地种猪笼草能在台湾栽培,但在夏季时会因为高温而生长不良,只有到冬季时才会正常生长。
平地种猪笼草由于生长在较为温暖的地方,所以在台湾的冬季常会因为气温过低而停止生长。
日夜温差对于猪笼草的生长可能有所帮助,季节的变化可能不是那么重要。
猪笼草大多生长在低纬度地区,这些地方四季的变化不明显,整年的温度不会有太大的差异。
然而,许多猪笼草生长在高山上或内陆,其特点是日夜温差大,可达10度以上。
许多猪笼草在台湾栽培总是难以种得漂亮,可能是因为台湾的日夜温差不够大的关系;有些以冰箱恒温栽培高地种猪笼草的玩家也常提到猪笼草的生长缓慢。
或许以人工控制方式制造出日夜温差可以加速猪笼草的生长。
三:光照 猪笼草对光照的需求有很大的不同。
有些猪笼草生活在较阴暗的森林底部,有些猪笼草生长在稍有遮荫的树林下,也有猪笼草攀附到树梢上或生长在山壁上,接受大量的日照。
基本上,猪笼草喜欢明亮的光照,在栽培上尽量种在明亮的地方为原则,再视品种来决定能不能去晒太阳。
要注意的是猪笼草可能会有晒伤的问题,如果发现叶柄的边缘发生枯萎、焦黑的现象就是晒伤了,必须要遮荫。
▓ 湿度 空气的湿度是影响猪笼草是否能够正常结出瓶子的关键。
通常生长在较为潮湿的地区,湿度至少要60%。
因此在栽培上,许多人总是会遇到一个难题,就是为什么猪笼草不会长出新的瓶子出来;瓶子往往还没长大,便有如焦掉一般枯萎了。
猪笼草不长瓶子,关键就在于环境太过干燥,但这并非是指水浇得不够,而是空气的湿度太低了。
要提高空气的湿度,可以用透明塑胶袋将猪笼草整个罩住,如此就能轻易地得到一个高湿度的环境;将猪笼草放在水族箱中,或者摆在角落,只要减少通风,湿度便会提高。
不过,猪笼草也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只要瓶子能长出来后,可试着逐渐减少空气的湿度,让猪笼草在较为干燥的地方也能长出瓶子来。
四:施肥与喂食 栽培猪笼草并不需要特别去喂它,栽培在室外的猪笼草通常能自行捉到昆虫。
想要人工喂食也没什么不好,至于要喂哪一种昆虫并没有什么限制,但不建议喂太多或太大的昆虫,例如蟑螂。
因为像蟑螂这样大的昆虫要完全被消化完需要数个星期,在这段期间被分解的昆虫所散发出来的腐臭气味可是会令人无法领教。
如果猪笼草有虫吃,就不用再施肥了。
不过,在室内栽培时,通常不会有足够的昆虫可供猪笼草捕捉,而且,为了顾及室内的卫生,可以改为对猪笼草施肥以补充养分。
猪笼草只能接受叶面喷洒的速效型肥料,绝对不可将肥料施用到土中。
市售的花宝R便是用作叶面喷洒的肥料,在选购上以含氮量较高的花宝五号最为适合。
由于食虫植物比较不耐高浓度的肥料,为了安全起见,应依据其使用量再多稀释几倍。
例如,肥料的使用说明上注明其使用量为稀释1000倍时,则用于猪笼草上可能要稀释到4000倍。
将稀释好的肥料以喷雾器均匀地喷洒在整株猪笼草上,将其喷湿即可。
除了用叶面喷洒肥料之外,还可以用缓效性的基肥,直接投入猪笼草的瓶子内来供给养份。
为避免环境卫生问题,最好还是采用化学肥料,花市中常见的「魔肥」便是缓效性的化学基肥。
只要将一小粒魔肥投入一个瓶子,一株猪笼草只要只个瓶子有施肥即可。
五:其他注意事项 猪笼草是多年生植物,而且会长得很大。
如果希望猪笼草能长出巨大的瓶子,就必须考虑给猪笼草一个稳定的栽培...
高山地区生姜栽培需注意哪些事项
1.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透气性好、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力强的沙壤土、壤土、粘壤土,要求田块地势稍高,排灌方便,不易积水。
生姜不宜连作,应与水稻、十字花科、豆科作物等进行3—4年的轮作。
2.选择姜块肥大丰满、皮色光亮、肉质新鲜、质地硬、具有1—2个壮芽、重50—75克、无病害的老姜作种姜。
种姜播种前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泡消毒。
种姜消毒后,先晒2—3天,待姜块表面发亮时,即可堆放,用稻草覆盖进行保温催芽,要求保持湿润,温度控制在20~25℃,当姜芽长到1厘米时即可播种。
3.灌溉条件好,气温高,且不催芽,在惊蛰节令播种;无灌溉条件及气温低,且需要催芽,在清明前后或谷雨节令播种。
播种实行条播,行距35~40厘米,株距26~30厘米,沟深10—20厘米,每亩用种500公斤左右。
亩用15公斤尿素、25公斤复合肥作种肥,将肥料放入沟内与土壤混匀。
播前1小时左右浇底水,使土壤湿润,将姜块水平放在沟内,使幼芽方向保持一致,并用手轻轻按入泥中,覆湿润细土5厘米左右4.生姜生长期长,应采取施足基肥、多次追肥的原则。
整地时,亩用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钾肥25公斤作基肥。
当苗高30厘米左右、1—2个分枝时,追1次肥,亩施20公斤尿素,也可用清粪水浇苗;立秋前后,亩施复合肥50公斤、硫酸钾25公斤,在距植株基部15厘米左右开沟施入,覆土灌水;地下根茎膨大时,亩施尿素10—15公斤、硫酸钾15—20公斤。
5.生姜是喜阴,不耐高温和强光的植物,因此夏季生长期间要进行遮阴,以促进生长。
遮阴方法很多,可以搭棚遮阴,也可与高秆作物玉米进行间作。
6.生姜不耐干旱,也不耐涝,对水分要求严格。
生长期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在夏季高温期间,应及时浇水降温,以早、晚浇水为好,雨水天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以减少姜瘟的发生。
为防止根茎露出地面,表皮变厚,品质变劣,要进行培土,一般结合浇水施肥进行2—3次培土,每次培土3厘米左右。
二、适应地区:东南部至西南部各省三、生姜种植注意事项:生姜播种前要精选姜种,剔除霉变,腐烂,干瘪的病弱姜块。
种姜要选择50~100克有1~2个壮芽的姜块为好,太大的姜块也可播种但需种量大,成本高,可以用刀切或用手擗开,但伤口应用草木灰或石灰消毒后再播。
播种前最好用药剂浸种催芽,方法将种姜摊开晾晒1~2天然后用1:l:120的波尔多液浸种10分钟,然后将种姜捞出后,用潮砂子将其层层堆码好用薄膜覆盖,厚度约30~40厘米,使温度保持在20~30℃,8~10天即可出芽,报据芽子的大小、强弱分级播种。
每亩用种量300~5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