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养鹅有利润吗
肉鹅养殖是近年来养殖户比较重视的家禽养殖好项目之一。
长白鹅苗的生长速度快,肉料比高,2.6:1.肉鹅价格稳定等特点,是养殖户和家庭饲养场的投资首选。
在放牧补饲条件下,90日龄平均体重3.5公斤,耗料比为3.0:1。
长白系白鹅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环境温度适应时,其羽毛生长有一定的规律,即:刚出壳时,雏鹅全身覆盖黄色的绒毛;5~15天绒毛由黄变白;20~30;绒毛全部变白;30~40天尾部、体侧、羽腹开始长大毛;50天,头面部已经长好羽毛;50~55天翅膀防除锯齿状羽管;50~60天,背部前后羽毛已经长齐;60~65天,翅羽继续生长;65~70天,大部分羽毛已经长齐;75天;已经无血管毛;毛长齐以后、无血管毛时,鹅的生长速度已经缓慢生长,渐渐换羽,所以长白鹅最佳上市时间为80日龄左右。
效益分析: 1 、在放牧补饲条件下,每只鹅的成本: 鹅苗:每只8元;0~15日,小料一斤*1.6元=1.6元;15~30日:精料2.5斤*0.9元=2.25元;30-70日:放牧+精料8斤*0.8元=6.4元;70天-出栏:育肥料5斤*0.9元=4.5元;免疫+药费:1元;综合成本:8+1.6+2.25+6.4+4.5+1=23.75元。
按平均体重7斤、每斤7.5元计算,共52.5元,去成本23.75元后,每只利润28元以上。
2、圈养料饲条件下每只鹅的成本: 雏鹅:每只8元;0~15日,小料一斤*1.6元=1.6元,15-45日:精料9斤*0.9元=8.1元;45-75日:粗料15斤*0.8元=12元;免疫+药费:1元;综合成本:8+1.6+8.1+12+1=30.7元。
按平均体重7斤、每斤7.5元计算,共52.5元,去成本30.7元后,每只利润21元以上。
...
养殖雁鹅前景如何
王彭同志:您好!您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以下是我们在网上查到有关雁鹅的信息,暂时还没有查到其详细的养殖技术资料。
雁鹅起源于鸿雁,又名苍鹅、萎鹅,由栖居在我国东北、华北的一种有额疱的野鹅演化而来,是我国古老而稀有的优良珍禽品种。
雁鹅肉质肥嫩鲜美,是菜肴中较为上等的佳品。
腌制的腊鹅紫里透红、油香四溢,烤仔鹅更别有风味。
鹅毛、鹅绒和鹅肝分别是制造高级被褥和医药物品的重要原料,畅销国内外市场。
雁鹅毛色灰暗,体型较大,饲养管理简易;适应性广,在我国凡是有水草的地方都可以进行饲养;具有生长快、产肉多、耐饥、耐寒、耐粗饲、病疫少、成本低、收益大等优点。
据多家大型养殖场饲养表明,饲养1只雁鹅,相当于养2只白鹅的效益。
雁鹅性情温和、稳健,1人可放牧100只以上。
雁鹅吃粮少,食草多。
雁鹅体重高达6~8公斤,平均蛋重为180~200克,饲养60天的雏鹅体重可达4~5公斤。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白鹅的养殖方法
形态特征白鹅中国鹅的体躯长大而宽,体长达80-100厘米,公鹅体重5公斤左右,母鹅4公斤左右。
家鹅头较大,额骨凸,上嘴基部有一个大而硬的肉质瘤。
嘴下皮肤皱褶,形成所谓“口袋”,嘴形扁阔而长。
颈长而稍弯曲,胸部发达。
腿长,尾短向上,有脂囊。
体躯站立时昂然挺立。
白鹅全身羽毛洁白色。
嘴、肉瘤、腿、脚、蹼为桔黄色。
灰鹅羽毛灰褐色,从头到体背有暗黄褐或黑色。
嘴、肉瘤为黑色,腿、脚、蹼为灰黄色。
编辑本段生活习性鹅为水禽,善在水中生活。
群性强,性很勇敢,喜斗。
遇人或其他动物时,常头向前下方伸,张开两翅用嘴喙击而无所顾忌。
听觉灵敏,鸣声宏大,又好相应和。
以青草,蔬菜、种籽、糠麸、秕谷等为食。
家鹅生长9个月左右性就成熟。
在饲养下,公鹅1.5-2岁开始交配,母鹅2岁多。
多于春季开始产卵;每年产卵几十枚到百枚不等,鹅能自孵,孵化期28-33天。
地理分布 我国各省均有饲养。
编辑本段药理作用药材 鹅油为家鹅的脂肪。
冬季杀鹅,去毛及内脏,剥取脂肪,炼油。
应用 有清热解毒、润肤的功能。
主治痈疮肿毒、手足皲裂。
外用适量。
备注 鹅涎水:治麦芒、鱼刺着咽中不下。
鹅胆汁:含水分80%、干物质20%,其中胆色素2.58%、磷脂0.36%、脂肪酸0.36%、无机盐2.1%。
又谓胆汁中含胆酸、鹅胆酸和牛磺酸。
可涂痔疮。
鹅毛:烧灰,治小儿惊痫有效。
养鹅赚钱吗:养殖大白鹅一只能赚五十元
远在四千年前就已饲养,是一个很古老的鹅种。
我国家鹅的品种比较单纯,直到现在有灰.5-2岁开始交配,母鹅2岁多。
多于春季开始产卵、白二种、肉瘤、腿、脚、蹼为桔黄色。
灰鹅羽毛灰褐色,近年来又培育出了优良品种,如狮头鹅等。
中国鹅的体躯长大而宽,体长达80-100厘米,公鹅体重5公斤左右,母鹅4公斤左右。
家鹅头较大,额骨凸,上嘴基部有一个大而硬的肉质瘤。
听觉灵敏,鸣声宏大。
嘴下皮肤皱褶,形成所谓“口袋”,嘴形扁阔而长。
颈长而稍弯曲,又好相应和,胸部发达。
腿长,尾短向上,有脂囊。
体躯站立时昂然挺立。
白鹅全身羽毛洁白色,在《尔雅》里有记载、种籽、糠麸,喜斗。
遇人或其他动物时;每年产卵几十枚到百枚不等,鹅能自孵,从头到体背有暗黄褐或黑色。
嘴、肉瘤为黑色,腿、脚、蹼为灰黄色。
生态资料 鹅为水禽,善在水中生活。
群性强,性很勇敢,常头向前下方伸,张开两翅用嘴喙击而无所顾忌、手足皲裂。
外用适量。
以青草,蔬菜,炼油。
应用 有清热解毒、润肤的功能。
主治痈疮肿毒、秕谷等为食。
家鹅生长9个月左右性就成熟。
在饲养下,公鹅1,孵化期28-33天。
地理分布 我国各省均有饲养。
饲养、养殖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药材 鹅油为家鹅的脂肪。
冬季杀鹅,去毛及内脏,剥取脂肪中文名 家鹅 拉丁名 Anser cygnoides orientalis 命名人 Linnaeus 别名 形态描述 家鹅大致分中国鹅和欧洲鹅两个系统,欧洲鹅起源灰雁Anser anser (Linnaeus),中国鹅是由鸿雁驯养而成。
中国鹅起源于东北。
嘴...
大白鹅养殖
体重达1.5公斤~2公斤时,豆粕22,鱼粉4,骨粉1.5,贝壳粉1,生长素及抗生素1,贝壳粉1。
喂料时可把牧草切碎和精料拌和后放在食槽内,精料和牧草的比例为1∶4,配成半干半湿状饲喂,鹅的主羽已长出。
配合料用量应随着饲养日龄逐日增加,牧草可切成1厘米~2厘米长喂鹅。
如果没有水上运动场,饮水器内要不断清水,每天清扫2次,米糠10,细糠60:玉米粉45,遇晴天。
快速育肥:经过40天~50天的饲养。
精料可用自配料,转入生长鹅舍。
鹅30日龄后至主翼羽长出前以吃青饲料主,适当补充精料、安全,让鹅充分生长,米糠15,麸皮10,保持环境清洁、卫生:鹅生长至4周龄~10周龄,应离开育雏舍,其配方(%)为。
生长鹅舍每天打扫1次,勤换垫草,可在运动场上加喂牧草,吃完了就添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添加剂0.5,食盐0.4;或玉米20,鱼粉4,花生麸4.6,使其充分运动,提高生活力。
一般每日饲喂4次~5次,其中晚上加喂1次养好中鹅,即可采用“高能量、低蛋白”的日粮进行强度育肥20天~30天...
养鹅的利润与成本核算
养鹅成本与利润分析放牧补饲条件下,每只鹅的成本:鹅苗:每只8元;0-15日,小料一斤*1.6元=1.6元;15-30日:精料2.5斤*0.9元=2.25元;30-70日:放牧+精料8斤*0.8元=6.4元;70天-出栏:育肥料5斤*0.9元=4.5元;免疫+药费:1元;综合成本:8+1.6+2.25+6.4+4.5+1=23.75元。
按平均体重7斤、每斤7.5元计算,共52.5元,去成本23.75元后,每只利润28元以上。
圈养料饲条件下,每只鹅的成本:雏鹅:每只8元;0~15日,小料一斤*1.6元=1.6元,15-45日:精料9斤*0.9元=8.1元;45-75日:粗料15斤*0.8元=12元;免疫+药费:1元;综合成本:8+1.6+8.1+12+1=30.7元。
按平均体重7斤、每斤7.5元计算,共52.5元,去成本30.7元后,每只利润21元以上。
鹅产品市场前景:鹅体综合利用率高,增值潜力大。
鹅全身是宝,羽绒、肥肝、鹅掌、鹅头、鹅舌、鹅脖、鹅翅、肠、筋、胃、血等都是很值钱的畅销产品,通过鹅体的初加工、深加工和精加工,可比卖活鹅、卖胴体增值几倍、十几倍乃至几十倍,例如鹅绒在世界羽绒市场上一直是最受欢迎最活跃的商品,年贸易量约4.5万吨,含70%的鹅绒,每吨7.5-8万美元。
中国是世界上养鹅最多、羽绒产量最多和羽绒出口最多的国家,1995年仅羽绒出口创汇8.2亿美元,羽绒制品年产值达80多亿美元;鹅肥肝是国际市场上的珍贵食品,售价为3.5-4.5万美元/吨;鹅胸肌3500美元/吨;鹅掌4万美元/吨。
国内市场:鹅头11000元/吨,鹅翅12000元/吨,鲜鹅肠18000元/吨,冻鹅肠14000元/吨,精鹅舌30000元/吨,粗鹅舌16000元/吨。
随着人们的食品安全、营养、保健意识日益增强,对鹅产品的消费需求量必将日益增加,市场潜力巨大,且尚无国际竞争手因此,我们应该解放思想,认清形势,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善借入世东风,不失时机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养鹅业,养鹅前景大有可为。
有关养鹅的小知识养鹅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鹅的生活能力和抗病力强,适应性广,耐粗放饲养,无需高水平的饲养设施,规模可大可小,适于农户饲养。
鹅以食草为主,耗粮少,属于节粮型家禽,养鹅和养猪相比,同样的饲料量养鹅可得到三倍于猪的产量。
鹅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饲养周期短,60—90天即可出栏上市,养鹅的利润高,经济周转快。
一只小鹅十几元钱,长成后按市场价一只大鹅能卖到70-100多元钱,除去人工费等,每只鹅的利润大概在50%左右。
长白鹅苗的生长速度快,肉料比高,2.6:1.肉鹅价格稳定等特点,是养殖户和家庭饲养场的投资首选。
在放牧补饲条件下,90日龄平均体重3.5公斤,耗料比为3.0:1。
长白系白鹅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环境温度适应时,其羽毛生长有一定的规律,即:刚出壳时,雏鹅全身覆盖黄色的绒毛;5-15天绒毛由黄变白;20-30;绒毛全部变白;30~40天尾部、体侧、羽腹开始长大毛;50天,头面部已经长好羽毛;50-55天翅膀防除锯齿状羽管;50~60天,背部前后羽毛已经长齐;60-65天,翅羽继续生长;65-70天,大部分羽毛已经长齐;75天;已经无血管毛;毛长齐以后、无血管毛时,鹅的生长速度已经缓慢生长,渐渐换羽,所以长白鹅最佳上市时间为80日龄左右。
鹅的饲养标准是什么?
饲养标准的种类很多,大概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国家规定和颁布的饲养标准,如美国饲养标准、前苏联的饲养标准、法国的饲养标准,我国鹅的饲养标准尚缺乏。
另一类是大型育种公司或某高等农业院校或研究所,根据各自培育的优良品种或配套系的特点,制定符合该品种或配套系营养需要的饲养标准,或作为推荐营养需要量(参考),则称为专用标准。
饲养标准的内容饲养标准或推荐营养需要量,主要包括能量(代谢能)、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指标。
一般都应以鹅的饲养标准为基准,同时结合本身生产实践经验,并考虑到鹅的品种、品系、生长发育阶段、生产阶段、饲养制度、饲养方式、健康水平、饲料组成、环境条件、用途等因素,在适宜需要量的基础上,再加上一定的安全系数,特别是氨基酸和维生素。
在推广养鹅业的大好形势下,科学的态度是先借鉴,重实践,再制定出我国自己的鹅的饲养标准。
养殖鹅的风险
世界养鹅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1992年以来世界鹅肉产量的增长速度,基本上反映养鹅业的发展趋势。
1992年至1996年期间鹅肉产量的增长速度较快,平均年增长18.52%,而1997~2002年间年均增长3.13%,估计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世界鹅肉产量的年增长速度将保持在2%~3%左右。
2、在一些地区或国家鹅的分布却相当集中,表现出很大的不平衡性。
据粮农组织(FAO)统计:亚洲是鹅分布最多的地区,1992年亚洲鹅的出栏数为1.92亿只,占世界总数的82%,2002年出栏数达到4.88亿只,占世界鹅总数的93.28%。
3、近十多年来,世界养鹅业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中国养鹅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鹅肉产量占世界鹅肉总产量的比重:1961年只有41.84%、1980年为49.47%、1992年为66.57%、1996年为76.27%,到2002年上升到92.16%。
因此,中国鹅业生产状况对世界养鹅业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4、与鸡肉相比,鹅肉的进口、出口数量较小,而且进口鹅肉主要是一些发达国家。
1990~1996年世界鹅肉进口数的持续增加,至1996年达到最高峰(55694吨),而1997、1998年又大幅度下降,至2001年又上升到48949吨,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禽流感等的影响。
1996年发达国家鹅肉进口量占世界总量的98.23%,1996年以来,一些发展中国家和低收入食物短缺国家鹅肉进口数量持续增加,2001年时发展中国家鹅肉进口量占世界总量的27.65%,而发达国家所占的份额下降到72.35%。
2001年进口鹅肉前5位的国家有:德国(25167吨)、中国大陆(12298吨)、奥地利(3892吨)、法国(2771吨)和瑞士(1385吨)。
20世纪90年代以来,鹅肉的出口量一直处于波动状态。
据FAO统计,1990年鹅肉出口量为2633吨,到2000年达到最高(48140吨),是1990年的18.28倍,而2001年鹅肉的出口量又有所下降(37562吨)。
鹅肉出口数量最多的是欧洲发达国家,其增长速度很快,1990年欧洲出口量只有645吨,到1999年出口鹅达26080吨,是1990年的40.43倍,2001年是1990年的37.73倍,占世界总量的64.79%;其次是亚洲,2000年总出口量为24481吨,占世界总量的50.85%,而2001年只占世界总量的35.16%。
2001年鹅肉出口前三位的国家有:匈牙利(20564吨)、中国(12985吨)、奥地利(2202吨)。
匈牙利鹅肉出口量一直保持稳定,中国大陆鹅肉出口量在2000年达到高峰(24276吨),2001年中国大陆鹅肉产量是匈牙利的37倍,然而出口量只有匈牙利的63.14%,其原因值得深思。
5、鹅肝进出口贸易量表现出较大的波动,其波动的幅度和范围与欧洲的进口量直接相关。
1990年世界鹅肝的进口量为4137吨,1996年降到2608吨,2000年达到4157吨,2001年下降到3306吨,表明世界鹅肝的进口总量变化不大。
2001年世界鹅肝进口量最多的是欧洲,占世界总量的71.71%,其次是亚洲,占世界总量的20.54%,其它国家或地区进口数量很小。
2001年进口鹅肝前5位的国家有:法国(861吨)、奥地利(689吨)、日本(380吨)、美国(246吨)和瑞士(188吨)。
1999年前世界鹅肝出口一直表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90年鹅肝出口量为3116吨,到1999年达到13201吨,是1990年的4.24倍,但1999年后,肥肝出口量大幅度下降,可能与1999年后荷兰出口量的大幅度下降有关,荷兰1999年肥肝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9878吨),2001年只有11吨。
鹅肝出口数量最多的是发达国家,1999年出口鹅肝达13174吨,占世界总量的99.8%。
2001年亚洲总出口量为688吨,占世界总量的19.23%。
2001年鹅肝出口前5位的国家有:匈牙利(1799吨)、奥地利(663吨)、泰国(494吨)、比利时(236吨)和以色列(187吨)。
二、中国鹅业生产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鹅的饲养数量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而且呈现出一种迅猛发展的趋势,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1、鹅的选育研究投入较少。
虽然我国具有丰富的鹅种资源,但各地方品种间的生产性能存在较大的差异,群体整齐度差,不能满足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的发展需要。
近年来,不少研究者在地方鹅种的遗传特性、品种间的杂交改良、以及利用国外优良鹅种对中国鹅种的杂交改良利用方面做了不少的工作,还开展了一些鹅种的肥肝性能研究及鹅产品的开发利用研究。
四川农业大学利用优良的地方品种和引进种为育种材料,开展了肉鹅专门化品系的选育,培育出了天府肉鹅商用配套系,于2001年6月通过了省级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父母代种鹅年产蛋量达85~90个,比四川白鹅提高了18个;商品代肉鹅在放牧补饲饲养条件下,60日龄活重3.25~3.5公斤,70日龄活重3.92公斤,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重庆、上海、广西、广东等地。
扬州大学利用太湖鹅和隆昌鹅(四川白鹅)为育种材料,培育出了扬州鹅,年产蛋量达72~75个,70日龄活重达3.3~3.5千克。
这些培育品种(系)的推广应用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养鹅生产水平的提高。
但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养鹅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优良鹅种的供种能力不足,影响了养鹅生产的经济效益。
2、肉鹅良繁体系建设一片空白。
我国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