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养殖海参怎样才能养好。
1.建造养参池在中潮带或低潮带利用地理优势,最好是岩礁底质,用混凝土和石块围城形状,大小不等的池塘,风大的海区围墙要加厚加固。
小潮时要保证蓄水不低于1.5米,且不渗漏。
所选海区不得有污染,尤其是油类污染,养殖池各留一进、排水闸门,该池海水的更换最好依靠自然纳潮,每天换水量不底于百分之三十左右,池内平均水深1.5米以上。
2.放人工海参礁建造人工海参礁的目的,是为海参提供隐蔽场所,并繁殖大量的海藻、水草供刺参栖息、摄食和夏眠。
人工海参礁的材料可以是瓦片、砖头、废弃的扇贝笼,甚至稍大、形状不等的石块也是很好的参礁。
参礁的摆放以尽可能的增大海参的隐蔽空间为原则,可以摆放成列状或堆状,参礁投放的数量根据实际条件越多越好。
3.参苗的运输通常采用湿法和干法两种方法运输参苗。
所谓湿法运输,是在运输参苗时,把参苗放在帆布桶里,每桶装参苗300头左右,加水0.2立方水体左右。
所谓干法运输,是将参苗放于塑料周转箱中,箱的底部铺放50px厚的脱脂棉,上面铺放两层纱布,用海水湿透,将参苗均匀平放,外围用塑料布挡风。
天气干热时路途中还需适当喷淋海水。
4.参苗的投放参苗的投放密度可根据参苗的规格不同而合理控制,按大苗少投放,小苗多投放的原则来调节,通常300-500头/斤大小的苗种投放密度可控制在10-30头/平方米,最终成活率可达35%左右。
参苗的投放密度除与水温水质有关外,还与投喂管理有关,合理的投喂质量较好的海参配合饲料能有效的提高成活率,缩短养殖周期。
5.饵料投喂将海参配合饲料用水浸泡10-15分钟,然后均匀泼洒在参礁上及其附近,投喂量按池内海参总重的百分之3-5即可,一般每天早晚各投一次,也可隔天投喂,注意每天投喂时不要向外排水,以免饲料流失造成浪费,7-9月份一般不投喂。
6.注意事项海参体重一般达到250克以上时即可收获,收获时间可根据市场价格和养殖周期灵活掌握,一般深秋初冬收获较多,收获方法主要以潜水捕获为主,有条件的可以排干池水进行挑拣。
【海参养殖】如何区分野生海参和人工养殖海参
野生海参的营养要远远优于养殖海参。
海参养殖方式有两种,一是利用虾池或圈海养殖的海参,二是人工育苗,放回大海任其自己长成的海参,即底播海参,从海参成长过程看,可视为野生海参。
目前,纯粹的野生海参和底播海参是混居在一起的,是无法分辨的。
从营养价值上看,围坝圈海或是虾池水位很浅,光照充足,海参生长很快,营养积累低,就像养殖甲鱼的价值远远低于野生甲鱼一样。
更值得警惕的是,养殖过程中,一些海参养殖户为防治病虫害,在养殖海参的水池内加入抗生素;为促进海参快速生长,在饲料中添加生长激素等,导致成年海参体内药物残留,对人体有潜在的危害
怎样区分野生海参和养殖海参?
老刘海参为您解答:肉质:野生海参因为生长水域深(15到20米),水温低,日照少,生长慢,肉质厚实有弹性,筋宽厚饱满,沉积的营养物质丰富;而圈养的海参生长的快,肉质松软不紧实(这一点很像三个月出栏的生猪)。
形态:野生海参是纺锤形的,两头尖中间粗,短粗胖,看起来很结实;而圈养的海参长得细长,缺乏韧劲。
背刺:野生海参需要觅食,活动较多,背部和两侧的刺都是很粗壮,而且粗细不一;而圈养海参人工喂养,活动较少,背部和两侧的刺长短基本一致,而且刺长的细长显得没有力量的感觉。
生长年限:野生海刺参一般生长4到5年以上才达到捕捞标准,时间越久营养沉积越多,滋补价值越大;而圈养海参为了快速达到上市销售的目的,迅速对海参进行催肥,在短短一到两年的时间里就捕捞销售了,健康怠范糙既孬焕茬唯长沥滋补作用不言而喻。
另外,野生的海参口感劲道,无涩味,切口细腻、整齐、均匀。
海参的养殖方法
海参养殖方法:一、虾池养殖1、利用现有虾池,投放瓦片、石头、旧轮胎等作人工参礁,供海参栖息。
2、幼参投放密度为体长5厘米左右,每亩投苗3000头-5000头。
3、海参以参礁上附着的底栖硅藻、有机碎屑等为饵料。
同时,可投喂人工配合饵料, 或投喂鼠尾藻、裙带菜、海带等藻类。
4、虾池的水深应保持在1.5米-2.0米,夏、冬季水位要纳至高位,以利海参顺 利夏眠与越冬。
5、严禁施用化学消毒药品、向虾池排放油污等以防参体自溶。
另须注意池水的温度、 盐度,纳水时要密切注意参池周围的水环境,保证池水的日交换量在10%-15%。
二、海上筏式养殖1、海区潮流畅通,无大的风浪侵袭,无工业及生活污水的污染。
2、养殖时一般采用鲍笼、扇贝笼、塑料桶养殖,并大都与鲍混养。
参苗体长为5厘米 左右,密度为200头-300头/平方米,吊挂水层在5米-8米之间,笼间距为3米-4米。
3、饵料为鼠尾藻、海带或人工配饵。
应随着参个体的长大渐疏密度,并随时检查网笼的破损程度。
4、在台风或风暴潮来临前要及时将笼网下沉,以免造成损失。
5、海上筏养海参也可与藻类混养。
三、海底沉笼养殖1、选择潮流通畅、风平浪静、无大量淡水注入的内湾海区,用粗钢筋制成网笼,可为圆形,也可为长方形,外罩网衣,内放若干石块(3公斤-5公斤/个)。
2、放养密度为3厘米-5厘米参苗200头-300头/平方米,饵料为人工配合饵 料或海带、鼠尾藻等,根据情况可3天-5天投喂一次,也可一周一次。
3、日常注意网衣的破损情况,并根据海参生长的快慢及时疏密。
...
【海参育苗技术】海参的生活习性?如何养殖?
海参奇特的生活习性 在海潮的海洋中,海参可称得是生活习性很奇特的一族。
从外观上看,它是一种管状的无脊椎动物,褐色的体表长满许多肉刺,既没有优美动人的体态,又没有高超的游泳技巧,它一般只能在海底缓慢地爬行、蠕动,是生活在海洋最底层、与世无急的一户“居民”。
海参虽默默无闻,不求名分,但它的家庭却相当兴旺,目前全球约有八百多个品种。
不过,这些品种大多会有毒素不可食用,它们中有二十余种才是宴席上的美味佳肴。
例如,产于我国黄海、渤海的刺参和南海的梅花参便属于可食用的海参。
若论“性格”,海参是十分古怪孤僻的,它通常深居简出,只有泥沙地带和海藻丛中才是它们经常光顾和觅食的地方。
一旦吃饱了喝足了,它就居住在岩礁孔隙中或大石板下,因为这些地方的波流比较稳静。
海参一日三餐的食谱,真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吃的尽是其他海生动物不屑一顾的泥沙、海藻以及微生物等。
最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海参的再生能力极强,科学家曾对它做过试验,将其身体切成三段,然后放在海水中继续养殖,哪想到半年时间过后,每一段海参不但仍都活着,而且都长成了一个完整的海参。
更为奇妙的是,海参遇到敌对人的袭击或者恐吓时,它居然会把自己的内脏通过肛门全部排出体外丢掉,以此迷惑敌对人,自己却乘机逃之夭夭。
海参丢掉了自己的内脏后并不会死掉,它照样可以活得好好的。
过了几个月时间之后,它体内又能重新长出完整无缺的新内脏来。
据观察,海参在其一生中,可反复多次排出内脏,又重新长出内脏。
陆地上的一些动物,比如说青蛙、蜗牛、蛇类等是选择冬季“冬眠”的,而海参却与之相反,偏选择夏季“夏眠”。
此时,海参往往刚经历了“生儿育女”,体质虚弱,需要静养一番的。
它在夏眠期间,不吃也不动,腥部朝上,紧紧挨着海底岩石而眠。
待到它一觉醒来时,陆地上早已是深秋了。
海参赐被捕捞上来时,身体往往较大,但如果人们对它不及时进行加工处理的话,它便会慢慢地收缩变小,最后竟化成一滩汁水。
原来,海参体内充满了海水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极容易分解变成水汁一样的各种氨基酸。
为此,人们将海参捞上岸之后,通常需迅速去除其内脏,然后再用清水煮沸,并用食盐渍起来,再经过风干日晒,使之变成干品海参。
海参主要养殖 方式及要点简介如下。
一、虾池养殖要点1.利用现有虾池,投放石头、瓦片、旧轮胎等作人工参礁,供海参栖息。
2.幼参投放密度为体长5厘米左右,每亩投苗3000头~5000头。
3.海参以参礁上附着的底栖硅藻、有机碎屑等为饵料。
同时,可投喂人工配合饵料, 或投喂鼠尾藻、海带、裙带菜等藻类。
4.虾池的水深应保持在1.5米~2.0米,夏、冬季水位要纳至高位,以利海参顺 利夏眠与越冬。
5.严禁施用化学消毒药品、向虾池排放油污等以防参体自溶。
另须注意池水的温度、 盐度,纳水时要密切注意参池周围的水环境,保证池水的日交换量在10%~15%。
二、海上筏式养殖要点1.海区潮流畅通,无大的风浪侵袭,无工业及生活污水的污染。
2.养殖时一般采用扇贝笼、鲍笼、塑料桶养殖,并大都与鲍混养。
参苗体长为5厘米 左右,密度为200头~300头/平方米,吊挂水层在5米~8米之间,笼间距为3米~ 4米。
3.饵料为鼠尾藻、海带或人工配饵。
应随着参个体的长大渐疏密度,并随时检查网笼 的破损程度。
4.在台风或风暴潮来临前要及时将笼网下沉,以免造成损失。
5.海上筏养海参也可与藻类混养。
三、海底沉笼养殖要点1.选择风平浪静、潮流通畅、无大量淡水注入的内湾海区,用粗钢筋制成网笼,可以 为圆形,也可以为长方形,外罩网衣,内放若干石块(3公斤~5公斤/个)。
2.放养密度为3厘米~5厘米参苗200头~300头/平方米,饵料为人工配合饵 料或海带、鼠尾藻等,根据情况可3天~5天投喂一次,也可一周一次。
3.日常注意网衣的破损情况,并根据海参生长的快慢及时疏密。
四、潮间带垒石养殖要点1.在潮间带依地势特点,利用钢筋、石块、水泥筑坝,坝内垒石养参。
2.坝高应依历年最高潮位确定,坝底须留进排水孔,可自然进排水。
3.放养密度为1厘米~2厘米参苗20000头/亩,5厘米左右参苗8000头~ 10000头/亩。
4.饵料可以为人工配合饵料,也可为海带、底栖硅藻、鼠尾藻等。
5.注意雨季应提前纳高水位,并严禁化学消毒物质、油污的污染,以防参体自溶。
定 期清除海星等敌害生物。
五、工厂化鲍参混养要点1.利用工厂化养鲍车间已有的设施混养海参。
2.混养密度为4厘米鲍100头/平方米,3厘米~4厘米海参6头~8头/平方米 。
3.养殖期间,夏季应利用深海水井降温,冬季可利用锅炉提高水温,使海参不出现夏 眠现象,缩短生长周期。
大连野生海参和养殖海参的不同?
野生海参和养殖海参是有本质区别的,养殖海参的营养价值是不能和野生海参比较的。
野生海参生长周期长,生长在长岛水深20米-60米左右,依靠食用海底藻类及其他水生植物生长生长,经过3-5年时间才能长成个体,再由潜水员潜水一个一个挑选成熟的采收,所以成本就要高一些。
而人工养殖的海参一般都是在海边围堰,网箱或者养虾池里圈养,并通过投喂饲料和激素刺激生长,人工喂养一般一年或者更短的时间就可以长成个体进行采收,养殖的海参不但营养价值大打折扣而且口感很差,用烟台话说就是没有嚼头,大家吃海参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免疫力,延年益寿。
如果吃养殖海参,不但营养不高,可能还有激素,还不如不吃。
再说如果买了送人,当然要送货真价实的野生海参,常吃海参的应该都能吃出野生海参的不一样!
海参的生活习性
你好朋友!海参的生活习性是:海参多栖息于水深13-15m的海藻繁茂、风浪冲击小、水流缓慢、透明度较大、无大量淡水注入的海区。
生活生深自低潮线以下2-20m,幼小者生活在浅水底,个体较大者生活在深水底。
夏眠从夏至开始约100天。
当水温下降到20℃以下时即解除夏眠。
刺参具有很强的再生习性,当处在不良生活条件下,体壁强烈收缩,从肛门排出内脏,如消化管、中短波吸树、生殖腺等,条件转好时,再生新内脏。
切去身体的一段仍可再生。
以小型动植物为食,如腹足类、桡足类、软体动物的幼贝和硅藻及有机质碎屑等。
海参为雌雄异体,生殖腺5-6月成熟。
体外受精。
经数个变态幼虫后发育成稚参,再进一步成长为成参。
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3米。
当海参遇到敌害进攻无法脱身时,通过身体的急剧收缩,将内脏器官迅速地从肛门抛向敌害。
失去内脏后的海参,经过几个星期的生长,体内会重新长出内脏。
海参移动极为缓慢,每小时仅能移动3米,比蜗牛还慢,所以善于伪装,肤色和环境类似;同时依靠排出内脏迷惑天敌与强大的再生能力来维持生存。
只要水温和水质适宜,即使海参被切除一半或被天敌吃掉一半,海参可以在几个月后重新长出全部身体,但前提是剩下的一半必须有头部或肛门,因为生长细胞集中于这两个部位。
海参的天敌是螃蟹。
诚望给你更多的咨询与帮助!
养殖海参和野生海参的区分方法?
饵料比例银地区和时间而异。
甚至因苗的大小而异。
地区不同,要求的藻类也不同,时间不同,蛋白的要求也不同,比如现在这个季节,温度比较高,蛋白尤其是动物蛋白应该少加。
我在日照,这个地区,由于水质方面原因。
比较强调海带的比例。
60斤海带,3斤配合饲料,3斤马尾藻,2斤豆粕,虾粉1斤,鱼粉1斤,鲜扇贝边6斤,湿海泥90瓢。
6000斤左右参。
大概10-20头苗,可以参考一下